医学与艺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与艺术
古罗马著名医学家盖仑在晚年对其从医几十年的感慨中,就曾说:“医学既是一门博深的科学,又是一门伟大的艺术。

”十九世纪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女士也曾语:“医学除了用生物学知识之外,更多的还要应用许多人文科学知识来为病人服务,使千差万别的人在很短时间内都能达到治疗或者康复需求的最佳身心状态,这本身就是一项‘最精细的艺术’。

”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也曾说:医生的艺术包括三件大事,即疾病、患者和医生。

医生是艺术的仆人,治疗艺术的最高职责就是治好病人,医疗艺术乃是一切艺术之中最为卓越的艺术。

众多医者先哲通过毕生的实践总结,均将医学视为一门艺术,其中必然有其内在缘由。

医学,一门主要以预防和治疗疾病,守护人类健康和生命为主要使命的自然科学。

艺术,一门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更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

从字面意义与分类上来看,医学与艺术似乎根本没有任何共同之处,我们也找不到两者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将医学视作是一门艺术,很多人也会难以理解。

但是,在人类发展与进化的过程中,医学与艺术却实实在在的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存在着很多共性的东西,两者也相互交融。

医学通过艺术得到了充实与完善,而艺术通过医学即发展了自身,又得到升华。

那么,让我们由此步入医学与艺术的两条各自不同的轨道来看一看,在两者相互交融的那些点所迸发出的炫丽的光芒吧!
医学的产生与存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类对生命的一种原始本能需求。

而后又通过人类的思维将其系统性的疏理以后,形成了一门自然科学理论体系,并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

在这一点上,艺术与医学有着极其相似的一面。

(由于自己浅于对艺术理论的研究与探讨,在此只引用对此有专门研究的专家和学者们的成果了)。

宋耀良先生在其所著《艺术家生命向力》一书中就有一段关于艺术与生命本能的精彩论述:“艺术也穿越过情感和意识的显露层次,进入潜意识领域,着意表现那个多少世纪前的古老的生命之梦。

艺术表现生命本能,又本能地表现本能中的焦灼和忧虑。

一方面是有着巨大驾驭力量并正走向宇宙的人,一方面却又自感羸弱,充满着危机意识。

对壮丽生命的切望强旺活力的渴慕,促使着人类生命努力超越对痛苦的深刻体验与对死亡的战颤恐惧……。

”在这一段论述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艺术源于人类生命本能,又欲表现尊重生命、渴望美好的那种欲望。

艺术这种对生命的表现欲望与医学对生命的守护责任,在人类本能需求与生命美好的渴望中产生强烈的共鸣。

另一方面,医学用其具体而实际的行动,守护着人类的健康、维系着人类的生命,满足了人类的这种本能的需求;而艺术在人类对生命与健康的忧患或是感叹的时刻,也用自己方式激发与调动了人类维系生命、渴望健康原始本能。

医学与艺术在此时相互依辅、相互衬托,共同为了人类生命美好这一个相同目的而发挥着自己能量。

前面我们曾经说过,人类因为有了情感,才使得人类的生活变得如此丰富多彩。

而医学也正是融入了人类太多的情感,并有了人类情感的融入与衬托,才使得医学也不再仅仅是一门单纯的自然科学,而是成了一种人类情感的表达,也具备了人文气息,具备了活的动态的生命力。

那么,人类的情感与艺术又有何关系呢?“感情对于艺术,犹如血液之于人体。

有了血液,才能维持人体的生命;艺术有了情感,才使得静止的事物动起来,使无生命的事物活了起来。

”“没有情感就没有美和艺术。

情之相通,美寓其中。

……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人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感情的社会生物体。

一方面由于情感状态可以影响到人的生理状态;另一方面由于医学中包含着艺术因素,而艺术的本质在于情感表达。

因此,医者必须带着感情色彩去从事自己的职业,很难想象一个冷酷无情、麻木不仁的医生能医治好别人身心创痛。

”(见肖青林著《医学与艺术》一书)
医学与艺术,还不仅仅只是作为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两种类别学科,或是意识形态,在抽象的本质属性中有着诸多的共性东西,而对于分别承载着医学与艺术的实体——医务人员与艺术家来说,也有着极其类似的共性。

艺术需要艺术家的加工,有了艺术结晶的存在,才显示出了艺术的生命。

而对于医学来说呢?医学则必须
通过医务工作者的行为,有了人类健康的微笑,才能显示出医学的价值——维护人类健康,企望生命永恒。

当一位艺术家将浸着自己感情的每一件艺术作品完成后,这件艺术品便可以独立存在了,它便开始寻找自己的路,成为了传递美的使者。

它或是成为一件珍奇的作品,或是沉藏于收藏者的精致的收藏箱中,或是平平常常地存在于众多艺术作品之间。

总之,对于艺术品来说,它是在寻找着自身存在的价值。

而对于艺术家来说,也许在艺术品完成后,他便觉得作品有了其自己的存在空间而将其忘却了,但是,艺术家却知道正是这一件件艺术品的完成与存在,才会使他有了继续创作新艺术品的动力。

从医者们呢?“医务人员每救活一个病人,每治好一例患者,实际上就是在完成了一件最伟大、最生动、最感人的美的‘艺术作品’”(见肖青林著《医学与艺术》一书)当他们用自己的能力与爱心医治每一位患者以后,对于患者来说,他又可以充满欢乐、健康的独立生活了,他们又开始了自己新的生活,去寻找自己新的生活方式。

而在医者的眼中,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健康的机体在他精心的“雕琢与修饰”下又可以继续存在。

也许医者在今后的日子里会渐渐地淡忘他所医治好的那些患者,但是,医者却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最大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因为,他知道在这芸芸众生当中,有他的创造,有他的一份浸着自己情感的创造。

当人们在沉浸于艺术品为他们所带来的美的艺术享受的时侯,往往会忽略艺术家创造艺术品时的艰辛。

而当病人在脱离疾病困扰重新享受着健康生活的幸福的时侯,往往也会忽略医者的辛劳。

而医者与艺术家们则很少会顾及这些,他们只会看到自己的成果为人们带来了欢乐而自愉自乐般的兴奋。

当人们将这种欢乐带走以后,他们又会充满着自己的激情而去创造。

在艺术家全身心地投身于艺术创造过程中的时侯,有时在外人看来这个过程是极其枯燥与单调乏味的,而对于陶醉于这个创造过程的艺术家们来说却是充实的,并充满着人生的乐趣。

因为只有艺术家们才能感受到艺术创造所能体现出的人类生命活力与激情。

“艺术家献身于艺术的另一种形态,并不是以绝欲、虚静的方式悟得生命的启示和艺术的真谛,而恰恰是投入到火热的现实斗争中去受撞击,受熔炼,受激荡。

他们努力寻找的不是心灵深处原始人格意绪与遥远往昔的生命历史彼岸的那种联系与原始遗留,而恰恰是沿着另外一个方向,寻求内心中幽远隐秘的人格意绪与现实人类生命搏击洪流的相关联系与作用意义。

用艺术的形式,努力将自身生命向力投掷于阻碍现实人类生命发展的那道绝壁上,从而发出巨大的精神回响,不惜粉身碎骨而撞破绝壁,为人类开通坦途。

”(见宋耀良著《艺术家生命向力》一书,1988)在看到这一段文字的时侯,曾经为医的我不仅已暗暗地在内心深处将这段文字中的“艺术家”换成“从医者”了。

此时,才忽然发现“艺术家”与“从医者”在人类生命的这一共同命题中竟然如此相似。

是的,从医者们对医学的投入、对生命的理解、为人类生命的付出,何尝又不是如此呢?“用艺术的形式,努力将自身的生命向力投掷于阻碍人类生命发展的那道绝壁上而发出巨大的精神回响。

”作为承担着医学行为主体的从医者来说,他们在面对每一位病患者的时侯,不也是在将“医学”通过自身的行为表达而向疾病发起一次一次的挑战,他们不也是在“不惜粉身碎骨而撞破绝壁,为人类开通坦途”吗?只不过从医者们没有艺术家们那般的富有想象力,而只是在以自己切身的行为与实实在在,默默地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一切。

艺术家在完成一件浸着自己心血的艺术作品后,他们往往会沉浸于自己的成果中而不能自已。

医者在用自己的知识,为每一位病人解除病痛以后,他们也往往会不由自主地使自己融入病患者的欢乐之中。

忘记自己是在哪儿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画家,他每天都在创作自己的作品。

与其它的画家不同的是,其它画家都使用各式各样的颜料,作出美丽的画。

而这位家却总是使用唯一种颜料作画。

但是,他的以一种颜料画出的作品中却闪现着一种惊人的魅力。

其它的画家都对此茫然不解,纷纷问他所使用颜料是从何处得来。

这位画家总是没有答案,只是继续他的画。

后来,画的色彩越来越红,画的感染力也越来越惊人。

但是,画家的身体却越来越虚弱。

直到有一天,他去世了。

人们在埋葬他的时侯,才发现在他的左胸口处有一处伤疤。

后来,画家逐渐地被人们忘掉了,可他的作品却依然以其强大的艺术力而留世。

这是一则故事,真实性有待可考。

但从中我们却可以看到一位艺术家是在用心血创造艺术的。

艺术使得艺术家为之付出健康与生命,但是,他们却微笑依然。

再来看看我们的医者们呢!相比艺术家,他们有过之而无不及,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美是艺术最本质的体现。

绘画、雕塑等艺术向我们传递了创作者对现实生活用形象与色彩方式表达的一种美;建筑、音乐等艺术则让我们在视觉与听觉中感受到了创作者们的一种象征的美。

总而言之,无论用任何艺术形式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只要是能够引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某种共鸣,在它的身上必定是美的一种体现。

从这个角度来说,医学在人类将其付之于实践的过程中,也无时不刻在追求着美,体现着美。

各种病魔在人体上发威的时侯,往往会将人体所蕴含着的美毫不客气的驱走。

比如肝炎病、白血病、紫绀等疾病在人体的外在表现是让我们的皮肤变成一种毫无生气与美感的病态颜色;各种创伤时的身体损害、血淋淋场面,更是毫无美可言;仅仅是病患者痛苦的表情,也根本让人感觉不到美。

然而,在病魔肆虐,让美即将远离我们的时侯,却遇到了医学强有力的阻击。

是的,医务工作们在解除病患者病痛的过程中,美也无时不刻地被他们用医学特有的方式表达。

在外科中,逢合时进针的角度、进针部位与伤口的距离、针与针之间的距离,都有着明确的规规定。

当手术者在仔细地按照规定完成逢合的时侯,除了伤口会很好的愈合外,此时的伤口那排排的针线与齐整的创缘组在一起的时侯,也是体现了一种美。

在各种整形手术中,当异形的机体被手术者精心的手术修复后,人体的美则又一次被挖掘出来。

在病人终于脱离了疾病的折魔后,他们的欢乐与欣喜流露,其实传递的不也是一种美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