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大德寺出借四幅南宋「五百罗汉图」展出,你不可不知的国宝级绘画

合集下载

海外宋画遗珍,南宋周季常林庭圭五百罗汉图

海外宋画遗珍,南宋周季常林庭圭五百罗汉图

海外宋画遗珍,南宋周季常林庭圭五百罗汉图
“书画名家赏鉴”诚请您的添加关注,感谢您的支持转发恭祝您吉顺、安康
周季常,生卒年不详,浙江宁波(今属浙江)人,约活动于淳熙、绍熙、庆元年间(1178-1200),正史无传,南宋民间佛像画家林庭圭约活跃于1178至1200年间(大致在孝宗、光宗、宁宗年间),南宋时期民间画家。

其合作完成的《五百邏漢圖》原有百幅,因历时长久部分图已遗失,目前日本大德寺藏82幅、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藏10幅、弗利爾美術館藏2幅。

南宋周季常五百罗汉图轴:受胡输赆
南宋林庭圭五百罗汉图轴:施饭饿鬼
南宋周季常五百罗汉图轴:竹林致琛
南宋周季常五百罗汉图轴:经典奇瑞
南宋周季常五百罗汉图轴:观舍利光
周季常林庭圭五百罗汉迎天降瑞
南宋周季常五百罗汉图轴:施财贫者
五百罗汉迎天降瑞
南宋周季常五百罗汉图轴:洞中入定
周季常林庭圭五百罗汉.树下品梵
南宋周季常五百罗汉图轴:云中示现
周季常林庭圭五百罗汉雅俗共养
南宋周季常五百罗汉图轴:应身观音
周季常林庭圭五百罗汉丘壑聚议
南宋周季常五百罗汉图轴:渡水罗汉
弘扬中华文化经典,传播中华书画艺术.......
向致力于书画艺术继承、研究、探索、创新的书画艺术家致以崇高的敬意......
————刊文编辑:朝海夫。

吴彬《临李公麟五百罗汉图》

吴彬《临李公麟五百罗汉图》

CHINESE A RTISTS I N P AINTING &C ALLIGRAPHY 吴彬从纪年来看,吴彬的作品主要集中在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期的二十几年间。

他的山水画以其险峻怪异的地质结构和变幻莫测的空间组合引人入胜,花鸟画则追求一种奇特之姿,而他为寺庙绘制了大量的罗汉及其他佛教人物像,风格新奇怪诞,被记载为“奇形怪志,迥异前人,自成门户”④。

吴彬的道释画在当时很有名气,尤以栖霞寺的《五百罗汉画》被名士广为传播。

如顾起元在《绘施五百罗汉梦端记》中记述:“文仲吴君八闽之高士也,夙世词客,前身画师。

飞文则万象缩于毫端,布景而千峰峙于颖上。

”⑤金陵文士焦竑为之震撼,在《栖霞寺五百阿罗汉记》中这样称赞:“真文下烛,悬少微之一星;俊气孤骞,发大云之五 色……居士释艺苑之斧斤,建心王之旗鼓,吮笔和墨,范素镕金,移众善于笔端,貌群形之云变。

”⑥董其昌看到画作后说:“而画罗汉者,或蹑空御风,如飞行仙;或渡海浮杯,如大幻师;或掷山移树,如大力鬼;或降龙驯虎,如金刚神。

是为仙相、幻想、鬼相、神相……以前人为眼,以自己为手。

作如是观者,进于画矣。

”⑦惜画作今已不存。

吴彬《临李公麟五百罗汉图》,纵33.7厘米、横2345.2厘米,现藏于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末尾处有题款“枝隐头陀吴彬斋心拜写”,讲述五百罗汉朝拜南海观世音的系列故事。

画面如数描绘了五百个罗汉圣人、十八位侍从、一位菩萨,还有类似山海经里的狮象、龙虎、异兽等有趣怪物形象,是对五百罗汉神奇法力和日常生活的刻画,记载于《秘殿珠林续编》。

关于这幅画的创作来历,吴彬说画中殊形诡状的罗汉形象皆自己梦中所睹,顾起元也在《绘施五百罗汉梦端记》中记载了吴彬因梦而创作这幅作品的情节。

但中国古人自有作画托梦之说,以便立意绝俗,终能因此传世,故创作由来有主观臆度的因素。

吴彬师承关系不详,但关于《临李公麟五百罗汉图》画作的笔法传承,董其昌《栖霞寺五百阿罗汉画记》中有所提及:“莆中吴彬居士者,婆娑艺圃,泛滥珠林,翰墨余闲,纵情绘事……余发而观之,有贯休之古而黜其怪,有公麟之致而削其烦,其可传矣。

弗利尔美术馆 为何拥有全美最多中国古画

弗利尔美术馆 为何拥有全美最多中国古画

COVER STORY弗利尔美术馆为何拥有全美最多中国古画?文I 李崇寒1917年11月15日,一场以中国 为名的古代绘画、玉器、造像展 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举办,展品来自底特律大亨査尔斯•朗•弗利 尔(Charles Lang Freer, 1854—1919 ),包含唐以前佛像、商周古玉、宋元绘画,件件堪称精品,画者不乏顾恺 之、阎立本、王维、周昉、周文矩、张 萱、韩滉、李公麟、赵孟頫等宗师级人62|国家人文历史・大洋彼岸的屮国美・金/弗利尔美术馆,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的国家广场、史密森学会总部大楼西侧,1923年向公众开放,由底特律大亨查尔斯•朗•弗利尔捐建,为史密森学会旗下首家艺术类博物馆。

弗利尔厌恶浮华的大理石虚饰,美术馆建筑低矮,由白色大理石和石灰石建造,馆藏中国古画1200多件,数量居全美之首物。

一位朋友向弗利尔汇报展厅中实况:上午和下午四个多小时内,只有不到二十位观众,所有人只是匆匆走过。

中国艺术的热潮正席卷美国博物馆界,美国民众却不买账。

两年前,建馆45年的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成立远东部,1916年,费城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现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与人类学博物馆)与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不约而同推出东方艺术展,轮到弗利尔拿出毕生所藏,展厅却意外清冷,观者寥寥。

不同于朋友的愤愤不平,弗利尔表现得很平静,他相信一定会有观众从中国艺术中获得启发。

他所能做的,是继续扩大亚洲尤其是中国艺术品的收藏,为正在出资建造的弗利尔美术馆(Freer Galleryof Art)充实库存。

他发现过去数月中,很多中国收藏家因局势动荡都在出手他们的珍藏,这反倒刺激了美国艺术界,源源不断的清宫藏品、私人收藏及考古发掘品流入国际市场,部分抵达弗利尔底特律的家中,它们的最终归宿不在底特律,而是首都华盛顿一弗利尔设想中“未来国家艺术博物馆”所在地,他希望在那里“现代的作品与古代伟大文明某一时期的杰作达到统一,在神韵和形式上和谐共鸣”,以启迪美国人的心灵,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京都大德寺出借四幅南宋「五百罗汉图」展出,你不可不知的国宝级绘画

京都大德寺出借四幅南宋「五百罗汉图」展出,你不可不知的国宝级绘画

京都大德寺出借四幅南宋「五百罗汉图」展出,你不可不知的国宝级绘画佛教仪礼和茶:从仙药说起?? 日本京都|茶道资料馆秋天果真是黄金展季,日本关西好展不断。

比如,最近京都茶道资料馆秋季特别展「佛教仪礼和茶:从仙药说起」,借来了京都大德寺藏南宋《五百罗汉图》的其中四幅。

《五百罗汉图》为南宋画家周季常、林庭珪所作,在中国宋代绘画中地位非同一般。

原作共有百幅,被视为“一部宋代风格的百科全书”。

而历史上的大德寺,是一座对日本文化影响颇深的寺院,尤其与茶道文化渊源很深,著名的“一休哥”80岁之时便在此任住持。

16世纪入藏京都大德寺后,《五百罗汉图》作为稀有之珍藏,鲜少示人。

这组作品的流转离失,颇为传奇,今天,当人们讲述美国藏中国古代绘画的历史时,也总是从它开始——1894年,美国历史上第一场专门的中国古代绘画展览,展出的正是44幅《五百罗汉图》,美国也由此打开了其举足轻重的中国书画收藏格局。

展览海报日本人有多珍视《五百罗汉图》?有媒体报道,曾有机构希望高清出版大德寺藏《五百罗汉图》图像,但做了长久工作都未能成功。

大德寺给出的理由是:不能对外。

据说,当时,八十几岁的艺术史家方闻亲自从美国飞到日本,在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教授板仓圣哲的陪同下,前去大德寺拜访。

然而对方负责僧人很坚决,就是不肯松口。

方闻与《五百罗汉图》渊源颇深。

1956年,还在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学位的方闻在老师罗利的建议下,前往日本大德寺研究其所藏的佛教绘画。

次年,他提交了以大德寺五百罗汉为题的博士论文,并获得学位。

其夫人方唐志明在回忆中提到:“我们俩在日本度过了那一年的美好时光,花了许多时间观看并拍摄京都大德寺所藏的罗汉画。

”但方闻也未能说动大德寺,可说是一大遗憾。

《五百罗汉图·罗汉会》日本京都大德寺藏《五百罗汉图·罗汉会》(局部)今秋,大德寺为京都茶道资料馆的这场特别展出出借《五百罗汉图》四幅,分别为「罗汉会」「浴室」「备茶」「吃茶」。

西园寺五百罗汉堂解析

西园寺五百罗汉堂解析

西园寺五百罗汉堂解析
西园寺五百罗汉堂,又称千佛殿,位于日本京都市西京区,是西园寺寺内的一座重要建筑。

该堂建于13世纪,由日本最有名的佛像工匠良源所建,为木造三层建筑,高15米,面积约400平方米,内部设有五百尊罗汉塑像。

罗汉是指佛教中的高德人物,据说他们能够通过修行而达到超凡的境界,成为了神圣的存在,受到了佛教徒的崇敬。

五百罗汉堂的外观造型简洁大方,内部装饰丰富精美,是江户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堂内的五百尊罗汉立于堂内三层楼高的栏杆间,每尊罗汉面容各异,表情生动逼真,塑像栩栩如生。

罗汉的装束、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各具特色,充满了良源工匠的个性。

五百罗汉堂是日本最早的木造罗汉像殿堂之一,也是日本国宝级文化遗产之一。

堂内保存了很多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如高麗时代的宋瓷、云南的宝瓶、钿铛、母珠等,展示了佛教艺术的发展历程及其精髓。

作为日本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遗产,五百罗汉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佛教文化。

流失海外的25幅国宝级国画,每一幅都“价值连城”

流失海外的25幅国宝级国画,每一幅都“价值连城”

流失海外的25幅国宝级国画,每一幅都“价值连城”1、《疏松幽岫亭》曹知白元代立轴纸本水墨纵48厘米横36.4厘米(法)吉美国立东方美术馆藏前景是挂满藤蔓的参天松柏,中景、远景的山峰层叠而巍峨。

山间有飞流的瀑布,瀑布下有平常的人家。

虽然仍能找到宋代山水画的遗风,但曹知白也将自己的个性色彩加了进去。

由于家中雄厚的财力,曹知白的日子过得舒心如意,与倪瓒等人同为太湖一带的著名文人。

传世之作有《疏松幽岫亭》《群山雪霁图》《溪山泛艇图》等。

2、《花卉图》陈遵明代立轴绢本设色纵136.8厘米横57.8厘米(日)泉屋博古馆藏。

溪流自左至右贯穿着画面,岸边繁花似锦,色彩缤纷。

花草以没骨法画成,色彩浓淡层次丰富。

轻柔的笔法,完美地表现出小溪边的清新景致。

陈遵,生平不详,明代画家。

字汝循,浙江嘉兴人。

擅长描绘花鸟,栩栩如生。

传世作品有《三友图》《枇杷图》《蓼花蛱蝶图》。

3、《陶渊明故事图》陈洪绶明末清初长卷绢本设色纵30.3厘米横308厘米(美)火奴鲁鲁艺术学院藏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诗人、名士,不阿权贵,嗜酒安贫,喜好在宁静中体会生活的乐趣。

这幅画抓取解印、种秫、归去、无酒等几个特写镜头来描绘陶渊明辞官归田后的清馨生活(此选两幅)。

作者陈洪绶(1598—1652)是明末清初的人物画家,少年时得到北宋李公麟所作《孔门七十二贤》的拓本,关门在家终日鉴习。

到晚年已突破前人陈规,自成一派。

4、《仙山图》陈汝言元代长卷绢本设色纵33厘米横102.9厘米(美)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山峦层叠起伏,错落有致。

山顶和山脚都配以墨色厚重的松树,它们压住了山峰鲜亮的绿色,使画面趋于沉稳。

山峦中安排了小桥、村落、浮云、人物,左下角两人正在看山羊戏耍,右边有高士与童子,一片世外仙境的境象。

陈汝言,元末画家,和元四家之一的王蒙是好友。

传世之作有《仙山图》《百丈泉图》《荆溪图》等。

5、《猿图》法常宋代立轴绢本水墨纵173.9厘米横98.8厘米(日)京都大德寺藏一棵枯松斜插天际,猿猴的重色稳定了画面的重心。

罗汉图集—古代之(唐)作品

罗汉图集—古代之(唐)作品

罗汉图集—古代之(唐)作品罗汉图集—古代(传)隋无款成陀罗造《观世音菩萨像》隋成陀罗造观世音菩萨像轴隋成陀罗造观世音菩萨像轴“曹家样”究竟是一种什么风格的画呢?我们从他的师承关系可略知一二,张彦远说曹仲达师袁昂,并说“袁尤得绮罗之妙”。

也就是说曹仲达继承了中原魏晋以来的汉族文化传统,掌握了绣罗人物的技巧,即一种工笔重彩所应用的粗细一致、细劲有力的线条,把这种线条应用来画菩萨与佛像的衣饰,又带着明显的外来文化的色彩。

我们可从北朝的石窟造像中看到“曹家样”画法的某些特点:一种宽袍大袖的服饰,“其势稠叠,衣服紧窄”,给人以薄衣贴体的美感,所以有“曹衣出水”之誉。

张增繇达摩像张僧繇作品《神农伏羲像轴》张僧繇《鱼篮观音图》(传)张僧繇鱼篮观音图张僧繇为梁武帝时画家,比曹仲达年代稍早,也是学习外国的。

据说他曾在南京一乘寺画凹凸花,用天竺遗法,“朱及青绿所成,远望眼晕如凹凸,就视即平”,当时人们感到非常奇异,甚至把一乘寺叫着凹凸寺。

这种来自西域的晕染法;又叫“没骨法”,与传统的“有骨画法”,即以线条为主体,且仅有一种色枣墨色的画法迥异。

特别重视光影和透视,在色彩上以石青、石绿及朱砂等矿物性颜料为主,色调相当浓重醒目,沿着衣纹、五官及肌肤轮廓线条的边缘,由浓渐淡加以晕染,增加肌理的质感和量感,从而形成画面凹凸视觉的立体效果。

这一新画风和画法带动了整个绘画美学的进步和发展。

张僧繇的这种独特的画法,也被称为“张家样”。

张还绘制了大量佛画,他在江陵天皇寺画《卢舍那佛像),张彦远曾藏有他的《定光如来像》,并亲眼见过他的维摩诘像、菩萨等作品。

他的佛画像改变了顾、陆“秀骨清像”的形象,创作比较丰破的典型。

张是结束顾、陆并开隋唐画风的大家,从阎立本、吴道子的作品中可看到他的影响。

张僧繇《观音菩萨像》张僧繇(yao第二声),南北朝(梁)吴人。

梁天监中为武陵王侍郎,直秘阁知画事,历右军将军、吴兴太守。

苦学成才,长于写真,并擅画佛像、龙、鹰,多作卷轴画和壁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真迹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真迹
故宫国宝《十大传世名画真迹》亮相
中美协10位画坛顶级巨匠联袂创作
纪念故宫博物院成立90周年国宝复原工程 中华10大馆藏国宝神迹再现
纪念故宫博物院成立90周年,国家启动国宝再造工程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首次复原
《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百骏图》《五牛图》《千里江山图》《洛神赋》 《步辇图》《韩熙载夜宴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汉宫春晓图》并称“中国十大传世 名画”是中国数千年来绘画艺术的巅峰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为了庆祝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弘扬国宝文化,国家特别启动“故宫珍宝·藏宝于 民”大型工程,特邀中国美术家协会10大顶尖巨匠,历时三年,效法先贤神匠之精髓, 感悟古人妙笔之神韵,终将《故宫国宝十大传世名画》完美再现,再登中华书画艺术之 巅峰,堪称当代10大镇国之宝!
画坛奇才苗桂欣创作,中华生肖第一神品《五牛图》
苗桂欣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五牛图》(唐代),中国是少数几件唐代传 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也是现存最古的纸本中国 画,堪称"镇国之宝",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五牛图》麻纸本,无作者款印,有赵构、赵 孟頫、孙弘、项元汴、弘历、金农等十四家题记。 画中五头不同形态的牛,韩滉以淳朴的画风和精湛 的艺术技巧,表现了唐代画牛所达到的最高水平。
张元吉创作,重彩仕女《汉宫春晓图》
张元吉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青海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汉宫春晓图》,汉宫春晓是中国人物画 的传统题材,主要描绘宫中缤妃生活。仇英在 绘画上以“重彩仕女”著称于世。 《汉宫春晓图》是仇英重彩仕女画的杰出 代表。此图勾勒秀劲而设色妍雅,画家借皇家 园林殿宇之盛,以极其华丽的笔墨表现出宫中 嫔妃的日常生活,极勾描渲敷之能事。不仅是 仇英平生得意之作,在中国重彩仕女画中也独 树一帜,独领风骚。

清代许从龙《五百罗汉图》的渡海图像

清代许从龙《五百罗汉图》的渡海图像

清代许从龙《五百罗汉图》的渡海图像作者:廖媛雨陈霞来源:《美与时代·中》2020年第08期摘要:文章提出清代许从龙《五百罗汉图》所画大量的罗汉渡海,继承了佛教渡海题材的图像传统,同时又能将佛教的其他题材转变为渡海图像,丰富了《五百罗汉图》的图像类型,反映了明清时期人们的海洋观念。

关键词:许从龙;《五百罗汉图》;渡海图像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江西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立项“江西鄱阳县藏吴彬漆缣本《五百罗汉图》研究”(16YS32)研究成果。

清代画家许从龙所绘《五百罗汉图》创作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 年),原作共 200 幅,每幅纵274 厘米,横125 厘米,纸本设色,共画500个罗汉形象,故称《五百罗汉图》。

现存113幅,112幅藏于庐山博物馆,1幅藏于南京博物院。

画中共有大小罗汉280余个,描绘龙、凤、蛇、狮、虎、牛等各种动物十余种。

许从龙的这套《五百罗汉图》(以下简称“许版”)的粉本来源现在还无法确定,但同《石涛百页罗汉》(以下简称“石版”)有大量的相似之处。

《石涛百页罗汉》纸本墨笔,图共100页,纵42厘米,横31厘米,大约作于1667年到1672年之间,是石涛30岁前后的作品,画人物310余人[1]。

许版浓墨重彩,造型夸张,线条遒劲有力。

石版纸本墨笔,用笔含蓄内敛,衣纹线条组织简洁,极具文人气息。

两个版本均画有踏浪、移山、持法器各显神迹、坐蒲团、依神兽、读经卷、论佛法的僧人生活场景,也有补衣挠背的世俗生活。

两版相同或相似的图像高达71幅。

石涛的百页罗汉大约作于1667年到1672年之间,他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卒于扬州。

许版的时间大约为1706年。

从时间上看,许版晚于石版。

这两套作品的关系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许从龙或许见过《石涛百页罗汉》,并以石涛的罗汉为粉本进行创作;第二种是许从龙和石涛在绘制时借鉴了同一个图像系统。

许版与石版有71幅相同或相似的图像,但是有很大一部分是《石涛百页罗汉》中没有的。

罗汉图集—五百罗汉.陈良敏《五百罗汉图》(1)

罗汉图集—五百罗汉.陈良敏《五百罗汉图》(1)

罗汉图集—五百罗汉.陈良敏《五百罗汉图》(1)罗汉图集—五百罗汉陈良敏《五百罗汉图》(1)陈良敏巨幅画作《五百罗汉图》陈良敏巨幅画作《五百罗汉图》局部1—4 陈良敏巨幅画作《五百罗汉图》局部1—4 陈良敏巨幅画作《五百罗汉图》局部1—30 陈良敏巨幅画作《五百罗汉图》局部1—30陈良敏1951年出生于福建仙游,字熙翰,号八闽游子、九鲤山人,当代著名国画家,尤以人物、山水见长。

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国政协办公厅书画创作室画家、中国书画研究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工笔画院副院长。

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唐勇力先生的评价(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五百罗汉图》此画高250cm纵6111cm,在历史上这么大的罗汉作品是不多见的,其气概之大,形式之巧妙,也可是说目前是没有见到过的很出色的精品佛教题材绘画。

罗汉是梵语“阿罗汉”的略称,是依佛教修持的方法进修而得到断尽一切烦恼、解脱生死轮回而决定得入涅槃的果证的出家弟子。

罗汉是小乘佛教所修最高果位。

五百罗汉一般是指佛祖释迦牟尼涅槃后参加第一次佛经聚集的以佛祖大弟子迦叶、阿难为首的五百比丘。

陈良敏精心绘制的《五百罗汉图》大体就是表现此次佛教聚会的盛况,他为了搜集众多罗汉的形像,还曾专程前往巴基斯坦采风写生,搜集大量素材,体验生活,并且认真研究了关于五百罗汉的很多资料,这么大的画这么多的人物形象,创作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在传统佛教绘画的作品中,表现罗汉的作品大多是一幅画中单独画一罗汉像,其内容都只是侧重在表现某一罗汉像的某一特定时刻,或是多尊像共构成为主体,其中有主有伴,共同体现一个故事。

例如:贯休的《十六罗汉像》是在一幅画中绘出每位罗汉的仪容形貌,或降龙、或伏虎,各尊罗汉不相联系。

而在陈良敏所作的《五百罗汉图》中包含了佛祖十大弟子、须菩提、富楼那、宾头卢、降龙、伏虎等五百位罗汉。

这些罗汉相貌各异,或老或少、或善或恶,或美或丑、或沉思冥想,或坐而论道,杂俗怪异、胖瘦高矮、动静喜怒均表现与笔端,他不着重强调人物造型的坚实,而是追求心性的自由,一切从内心出发,充分发挥水墨的随意性和抽象性,不用看似概念化的形式来表现,他使用的绘画语汇触及到一些前人的图像记忆,而他对色彩的表现却与常见的清雅散淡的文人画大不相同,这种体验和实践注入了当代意识和个人情感。

罗汉图集—古代之(宋)周季常、林庭珪 《五百罗汉图》

罗汉图集—古代之(宋)周季常、林庭珪 《五百罗汉图》

罗汉图集—古代之(宋)周季常、林庭珪《五百罗汉图》罗汉图集—古代周季常周季常,生卒年不详,浙江宁波(今属浙江)人,约活动于淳熙、绍熙、庆元年间(1178—1200),正史无传,南宋民间佛像画家(画工)。

南宋周季常、林庭珪五百罗汉图《临流涤衣》(美)弗利尔美术馆藏南宋周季常、林庭珪五百罗汉图《天台石桥图》轴(美)弗利尔美术馆藏宋周季常林庭圭《五百罗汉·洞中入定》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宋周季常林庭珪《五百罗汉·应身观音》纵111.5厘米横53.1厘米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南宋周季常、林庭圭《五百罗汉图.施饭饿鬼》轴波士顿美术馆1178年南宋周季常、林庭珪《五百罗汉图轴:洞中入定》波士顿美术馆1178年南宋周季常、林庭珪《五百罗汉图轴:观舍利光》波士顿美术馆1178年南宋周季常、林庭珪《五百罗汉图轴:施财贫者》波士顿美术馆1178年南宋周季常、林庭珪《五百罗汉图轴:应身观音》波士顿美术馆1178年南宋周季常、林庭珪《五百罗汉图:迎天降瑞》波士顿美术馆1178年南宋周季常、林庭珪《五百罗汉图:丘壑聚议》波士顿美术馆1178年南宋周季常、林庭珪《五百罗汉图:树下品梵》波士顿美术馆1178年南宋周季常、林庭珪《五百罗汉图:雅俗共养》波士顿美术馆1178年南宋周季常、林庭珪《五百罗汉图:迎天降瑞》波士顿美术馆1178年南宋周季常、林庭珪《五百罗汉图:渡水罗汉》波士顿美术馆1178年南宋周季常、林庭珪《五百罗汉图:经典奇瑞》波士顿美术馆1178年南宋周季常、林庭珪《五百罗汉图:受胡输赆》波士顿美术馆1178年南宋周季常、林庭珪《五百罗汉图:云中示现》波士顿美术馆1178年南宋周季常、林庭珪《五百罗汉图:竹林致琛》波士顿美术馆1178年南宋周季常、林庭珪《五百罗汉图:洞中入定》南宋周季常、林庭珪《五百罗汉图:天台石桥》南宋周季常、林庭珪《五百罗汉图》日本大德寺和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弗利尔美术馆分别藏有南宋周季常、林庭的《五百罗汉图》,此图原有百幅,六幅早佚。

罗汉图集—古代之(元)钱选作品

罗汉图集—古代之(元)钱选作品

罗汉图集—古代之(元)钱选作品罗汉图集—古代钱选(1239—1299),宋末元初著名画家,与赵孟頫等合称为“吴兴八俊”。

字舜举,号玉潭,又号巽峰,霅川翁,别号清癯老人、川翁、习懒翁等,湖州(今浙江吴兴)人。

南宋景定三年乡贡进士,入元不仕。

工诗,善书画。

画学极杂:山水师从赵令穰;人物师从李公麟;花鸟师赵昌;青绿山水师赵伯驹。

人品及画品皆称誉当时。

继承苏轼等人的文人画理论,提倡士气说,倡导戾家画。

他提倡绘画中的“士气”,在画上题写诗文或跋语,萌芽了诗、书、画紧密结合的文人画的鲜明特色。

《石勒问道图》明人画钱选石勒问道图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石勒问道图》局部1 《石勒问道图》局部2 《石勒问道图》局部3 《石勒问道图》局部4 《石勒问道图》局部5 《石勒问道图》局部6钱选石勒问道图手卷纸本钱选石勒问道图手卷纸本设色纸本?手卷27×308.5cm.约7.5平尺题识:磊落为人天下奇,来参佛法始知机,一言能悟圆通理,却笑刘聪事事非。

舜举。

钤印:舜举(朱)、钱选之印(白)鉴藏印:神品(朱)、溪南老屋(朱)、宣公三十七世孙(朱)、熙贤珍藏(朱)、墨林(朱)、墨林生(白朱)、子京(朱)、子京父印(朱)、平生真赏(白)、平生真赏(朱)、虚朗斋(朱)、项元汴印(白)、项叔子(白)、墨林外史(白)、擕李项氏世家宝玩(朱)、墨林秘玩(朱)、子孙世昌(白)、项墨林印(白)、陆氏(朱)、三敦五爵庐主(朱)、项子京家珍藏(朱)、樵李项氏士家宝玩(朱)、退密(朱)、项墨林父秘笈之印(朱)题跋:(一)荒山秋晚草离离,剑珮遥临自不知,懒对英雄谈幻术,石严入定已多时。

黄敷仲。

钤印:凤山清气(白)(二)指颐熟睡眼如眉,銮驾临门尚未知,不似葛陂初见日,青莲花绽钵中枝。

南堂清欲。

钤印:天台沙门清欲了菴章(白)(三)霸主停骖门法来,懒将睡眼为渠开,风铃解语轻饶舌,怪底相传遍九垓。

遥山晋莊。

钤印:释氏敬中(白)(四)割据山河二十年,平生磊落视无前,只缘误却禅中趣,惹得虚名后世传。

宋元时期宁波绘画文献的整理、保护与利用策略

宋元时期宁波绘画文献的整理、保护与利用策略
因此 , 对这一 时期宁波的绘画文献作系统整理 , 对进一步开展 宁波 绘画史 、 宗教史 、 对外文化交流史研究有着重要 的意义。
南宋余 姚北 乡( 今 慈溪市匡堰镇 ) 高翥 , 号菊润 , 《 中国美术 家人名辞典》 称其 “ 孝宗至理宗 中叶, 以画名 。” 宋戴复古在《 石屏
诗集 》 中 即称 “ 高翥能诗 复能 画 ” , 宋 陈郁 在《 藏一 话时期绘 画题材广泛 , 绘 画技术娴熟 , 绘画成
与楼璃 同时 的孙祖 同, 擅长 山水画 。清代 画家金农 的《 随笔》
里 曾称 “ 其山多神秀 , 所谓得草木而华者 ” 。金农还很欣赏其高 尚 廉 洁的品质 , 并 进而非 常欣赏其画 。
就斐然 , 可 以说是我 国绘画史上的鼎盛时期。宁波地处浙 江以东 , 是具有 7 0 0 0年文明史的河姆渡文化发祥之地。在绘 画领域 , 宁波 也世代有名人 , 传世之作 , 弥足珍贵。但是绘画类古籍文献在宁波 乃至全国都历来缺乏 系统整理与科学研究 , 收集与发现极其不易。
释枯林 、 释宝昙
《 芍药谱 》 一册 凡 3 O帧 , 帧各一种 , 俱有 手题品名 , 运笔 落色 , 娇
艳 如 生 。”
廉布 , 南宋初活动于 四明地区 , 善 山水 , 师法苏轼 。宋高似孙
在《 剡录》 中记 载王锤 自会稽 舟行至剡中 , 雪迟梅迟 , 烟外万枝夹
岸, 幽香层层 。廉布 闻之 , 为其作《 子猷文访戴 图》 。
民间佛像 画家 金大受 、 周 季常 、 林庭琏 、 金处士 、 陆信忠 、 1 0 普悦 、 赵躏 、 赵琼 、 张思恭 、 张思训
王立本 、 王继 宗 、 王蔼 、 毛世济 、 乌斯 道 、 方
僧禅画家是 宋元 时期 出现 的一 群较为特殊 的绘 画人 群 , 大 多用 笔墨来表达禅道 , 开创 了唐 以来 中国绘画的新 画风 。 宁波 地区宋元 时期的僧禅画家以释智融最负盛名 。智 融早

不可不知的百幅中国名画

不可不知的百幅中国名画

不可不知的百幅中国名画(2)中国绘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许多伟大的画家创造了不胜枚举的传世名画。

这些名画极大地丰富了祖国的艺术宝库,是留给世界人民的宝贵遗产。

26.《十六罗汉图》《十六罗汉图》尺寸,纵92.2厘米,横45.2厘米,晚唐五代时期贯休所画。

现存的摹本虽然出于一个底本,但材料和技法五花八门,有绢本、纸本、又有石刻本,有设色,也有水墨。

目前大多流传海外,日本皇宫内厅的这幅贯休的《十六罗汉图》,据日本学者鉴定是宋初摹本,是最接近贯休原作的作品。

27.《珍禽图》《珍禽图》描绘了龟、蝉、麻雀、鸠等20多种动物。

从画面"付子居宝习"来看,显然是一幅课徒的写生稿本。

非常强调真实,重视形似,质感的表达,使描写对象富有生机活力。

这幅《写生珍禽图》是黄筌给儿子作范本的画稿,虽然只是为了课图作稿之需,信手而画,大小间杂,动物之间互有联系或无联系,但作为一件独立的创作作品来看,仍然错落有致,别具一格。

28.《匡庐图》《匡庐图》传为五代时期荆浩创作立轴画作,纵185.8厘米,横106.8厘米,绢本墨笔,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其中有宋高宗所书“荆浩真迹神品”六个字,一般认为是其真迹。

此画是一幅绢本水墨立轴。

全幅用水墨画出,画法皴染兼备,充分发挥了水墨画的长处。

画幅上部危峰重叠,高耸入云,山巅树木丛生,山崖间飞瀑直泻而下,大有“银河落九天”之势。

山腰密林之中深藏一处院落,从院落之中一路下山,山道蜿蜒盘旋,道旁溪流宛转曲折,最后注入山下湖中。

山脚水边,巨石耸立,村居房舍掩映于密林之中。

水上有渔人撑船,不远的坡旁路上,有一人正赶着毛驴慢行。

画中只有两人,人物在画中只作为陪衬。

《匡庐图》之中峰峦巍峨,林木瘦劲,溪流曲折,山居静谧,表现了山川大地的宏伟壮丽。

画家以散点透视法将丰富的景物巧妙地组织在一个画面中,构图严谨,用墨精润,景物远近有别,向背分明,树石立体感、重量感、空间感均得以充分表现。

南宋《五百罗汉图》世俗内容解析(一)

南宋《五百罗汉图》世俗内容解析(一)

近,但是一点也不害怕,应该是已经习惯了僧人的投喂。

同时,一位僧人正在把钵盂里的食物倒进水里喂鱼,水中有鱼清晰可见。

这是寺僧慈悲为怀、救济苍生、爱惜生命的体现。

在中国古代绘画中喂鸟台比较常见,一般被画在庭院里。

明仇英《人物故事册》册页中有一幅中就有一个喂鸟石台。

仇英《写经换茶图》中的喂鸟石台上还有两只喜鹊正在吃食。

2.笔架笔架也叫笔搁、笔格,是放置毛笔的架子。

《五百罗汉·拜访冥府》中的笔架红色,看样子应该是木质,上面竖放着这两只毛笔。

这件笔架上宽下窄,两侧的立柱向两边外侈。

连接两侧立柱的横木上面应该有圆洞,毛笔就放在这些圆洞里,笔头向上。

毛笔不用的时候,需要妥善放置,防止弄脏了其他物品。

于是就有了笔架,笔架的形式多样。

图中桌子上还有砚台、纸张等物。

南宋佚名《槐荫消夏图》有一件类似器物,上面插着两支毛笔,带着笔帽,用湘妃竹制作。

旁边还有砚台和一包卷轴。

元代刘贯道《消夏图》中屏风画上一老者身边有一炕桌,上面也有一件这样的笔架。

上面插着两支毛笔。

毛笔的使用很早,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纹饰应该是用毛笔绘制的,在一些商周时期的甲骨文上有毛笔书写的痕迹。

南北朝时期已经有笔架的记载。

宋代笔架有石质、铜质,还有瓷质等材质,讲究的还有玉石、珊瑚、象牙、水晶、紫檀等材质。

笔架形状以“山”字形较为常见,有五峰、三峰之分,中间之峰最高,向两侧依次降低。

上海博物馆藏有一件宋代铜质笔架,有九峰,中峰最高,两侧山峰依次降低。

1981年7月浙江省诸暨县城西面发现的南宋宁宗庆元六年(1201)董康嗣墓本页左图:南宋 周季常、林庭珪《五百罗汉·拜访冥府》日本京都大德寺中上:南宋 佚名《槐荫消夏图》中的笔架故宫博物院藏中下:元 刘贯道《消夏图》中的笔架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右上:北宋 米芾《研山铭》中的砚山形象故宫博物院藏右下:元 佚名《十王图》中的笔架日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141插花以后,可能会失去平衡,为了使其更加稳固,宋人专门制作了花瓶架子。

牧溪的《六柿图》

牧溪的《六柿图》

牧溪的《六柿图》牧溪是南宋的画僧,⽆准禅师的弟⼦。

牧溪的⽣平,史籍记载语焉不详。

元代吴⼤素《松斋梅谱》所述稍多。

此书在中国已亡佚,⽇本保存有⼿抄本,也不载⽣卒年⽉,语云:“僧法常,蜀⼈,号牧溪。

喜画龙虎、猿鹤、禽鸟、⼭⽔、树⽯、⼈物,不曾设⾊。

多⽤蔗渣草结,⼜皆随笔点墨⽽成,意思简当,不费妆缀。

松⽵梅兰⽯具形似,荷芦写,俱有⾼致。

⼀⽇造语伤贾似道,⼴捕⽽避罪于越丘⽒家,所作甚多,惟三友帐为之绝品,后世变事释,圆寂于⾄元间。

江南⼠⼤夫家今存遗迹,⽵差少,芦雁⽊多赝本。

今存遗像在武林长相寺中,有云:爱于此⼭。

”从《松斋梅谱》记述,可以理出⼀下⼏点:⼀,牧溪是蜀⼈,法常是法名,牧溪是号。

⼆,擅画,画⽔墨画。

⼭⽔、花鸟、⼈物、动物都画。

三,曾经得罪过宋理宗的宰相、宋度宗的太师贾似道,逃往于越地。

四,宋元异代之际出家,元代⾄元(1264年 —1294年)年间去世。

在现存⽇本的《佛祖正传宗派图》⽆准师范法脉中有“牧溪 法常”的记载,是以知他出于⽆准禅师的门下。

牧溪在⽂⼈画⼀脉中评价并不⾼,或者说很受忽视。

元⼈汤垕著《画鉴》说:“近世牧溪僧法常作墨⽵,粗恶⽆古法。

”明朱谋垔在《画史会要》中说:“法常号牧溪,画龙虎、猿鹤、芦雁、⼭⽔、⼈物皆随笔点墨⽽成,意思简当,不费妆饰,但粗恶⽆古法,诚⾮雅玩。

”其实“雅玩”⼆字评价牧溪不对光景,甚⾄媚俗。

明代⼤鉴藏家项元汴藏有牧溪⽔墨画花卉翎⽑⼀卷,后来⼊于清宫。

项元汴的题跋开始为牧溪翻案:“宋僧法常,别号牧溪。

喜画龙虎猿鹤芦雁⼭⽔树⽯⼈物,皆随笔点墨⽽成,意思简当,不假妆饰。

余仅得墨戏花卉蔬果翎⽑巨卷。

其状物写⽣,殆出天巧。

不惟肖似形类并得其意。

京爱不忍置,因述其本末,以备参考。

墨林项元汴书于天籁阁。

”他保留了朱谋垔的评价,删去了“粗恶⽆古法,诚⾮雅玩”的恶评,献上了他的“爱不忍置”的赞美。

此卷还有晚明⾼僧雪峤圆信的题跋:“这僧笔尖上具眼,流出威⾳那边,鸟鹊花卉,看者莫作眼见,亦不离眼思之。

难得一见,珍藏在世界各地博物馆中的中国罗汉图!

难得一见,珍藏在世界各地博物馆中的中国罗汉图!

难得一见,珍藏在世界各地博物馆中的中国罗汉图!
《十六罗汉降龙》南宋,陆信忠藏于日本相国寺
《罗汉图》南宋刘松年中国台湾故宫博物馆
《十六罗汉图. 南宋赵环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罗汉图》南宋李嵩中国台湾故宫博物馆
《罗汉像第十八尊者》清姚文瀚中国台湾故宫博物馆
《五百罗汉云中现》南宋周李常林廷珪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五百罗汉迎天降瑞》南宋周李常林廷珪藏于日本大德寺
《应真参妙图》元佚名中国台湾故宫博物馆
《五百罗汉洞中入定》南宋周李常林廷珪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五百罗汉布施》南宋周李常林廷珪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罗汉像第十尊者》清丁观鹏中国台湾故宫博物馆
《罗汉图》南宋刘松年中国台湾故宫博物馆
《五百罗汉升腾》南宋周李常林廷珪藏于日本大德寺
《十六罗汉像第十尊者》元佚名藏于日本清凉寺
《罗汉像第十尊者》清丁观鹏中国台湾故宫博物馆
《十六罗汉像之四》南宋贯休藏于日本高台寺
《罗汉像》北宋中国台湾故宫博物馆
《十六罗汉像之十》南宋贯休藏于日本高台寺
《五百罗汉渡海罗汉》南宋周李常林廷珪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十六罗汉像之十四》南宋贯休藏于日本高台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都大德寺出借四幅南宋「五百罗汉图」展出,你不可不知的国宝级绘画佛教仪礼和茶:从仙药说起?? 日本京都|茶道资料馆秋天果真是黄金展季,日本关西好展不断。

比如,最近京都茶道资料馆秋季特别展「佛教仪礼和茶:从仙药说起」,借来了京都大德寺藏南宋《五百罗汉图》的其中四幅。

《五百罗汉图》为南宋画家周季常、林庭珪所作,在中国宋代绘画中地位非同一般。

原作共有百幅,被视为“一部宋代风格的百科全书”。

而历史上的大德寺,是一座对日本文化影响颇深的寺院,尤其与茶道文化渊源很深,著名的“一休哥”80岁之时便在此任住持。

16世纪入藏京都大德寺后,《五百罗汉图》作为稀有之珍藏,鲜少示人。

这组作品的流转离失,颇为传奇,今天,当人们讲述美国藏中国古代绘画的历史时,也总是从它开始——1894年,美国历史上第一场专门的中国古代绘画展览,展出的正是44幅《五百罗汉图》,美国也由此打开了其举足轻重的中国书画收藏格局。

展览海报日本人有多珍视《五百罗汉图》?有媒体报道,曾有机构希望高清出版大德寺藏《五百罗汉图》图像,但做了长久工作都未能成功。

大德寺给出的理由是:不能对外。

据说,当时,八十几岁的艺术史家方闻亲自从美国飞到日本,在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教授板仓圣哲的陪同下,前去大德寺拜访。

然而对方负责僧人很坚决,就是不肯松口。

方闻与《五百罗汉图》渊源颇深。

1956年,还在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学位的方闻在老师罗利的建议下,前往日本大德寺研究其所藏的佛教绘画。

次年,他提交了以大德寺五百罗汉为题的博士论文,并获得学位。

其夫人方唐志明在回忆中提到:“我们俩在日本度过了那一年的美好时光,花了许多时间观看并拍摄京都大德寺所藏的罗汉画。

”但方闻也未能说动大德寺,可说是一大遗憾。

《五百罗汉图·罗汉会》日本京都大德寺藏《五百罗汉图·罗汉会》(局部)今秋,大德寺为京都茶道资料馆的这场特别展出出借《五百罗汉图》四幅,分别为「罗汉会」「浴室」「备茶」「吃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罗汉会」「浴室」(前期展出:10月3日―10月29日)「备茶」「吃茶」(后期展出:11月3日―12月3日)* 点击页面底部左下角阅读原文可查看完整展览清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百罗汉图·备茶》日本京都大德寺藏《五百罗汉图·备茶》(局部)《五百罗汉图·吃茶》日本京都大德寺藏《五百罗汉图·吃茶》(局部)十二幅流入美国后悔卖出再难买回今天,当人们谈起《五百罗汉图》,更多被提及的是其在美国中国古代绘画收藏中里程碑式的地位。

1894年,波士顿美术馆举办了美国历史上第一场专门的中国古代绘画展览——“中国佛教绘画”特展,展出44幅大德寺藏《五百罗汉图》,引发了极大关注。

其幕后推手,叫费诺罗萨。

1890年,这位东亚艺术史学家在日本待了十二年后回到美国,出任波士顿美术馆日本美术部第一任部长。

在对东亚艺术的鉴藏上,他深刻地影响了当时西方的品味。

也正是因为这场展览,《五百罗汉图》其中12幅流入美国,如今分别为波士顿美术馆与佛利尔美术馆所藏,这也是日本僧人始终无法释怀的一大遗憾。

《五百罗汉图·洞中入定》波士顿美术馆藏学者孔润华的《东亚艺术与美国文化》中,详细记录了当时的情形——最早,这批画作是作为抵押。

大德寺的僧人们以此向费诺罗萨认识的一位日本收藏家借钱。

而费诺罗萨则将画作运往美国,在纽约和波士顿展出。

展览结束之后,其中十件被直接出售,五件卖给了波士顿美术馆,还有五件卖给了哈佛大学教授、博物馆赞助人丹曼·罗斯(Denman Waldo Ross),这五件最终也赠予了波士顿美术馆。

如今,波士顿美术馆拥有《五百罗汉图》中周季常所作的《受胡输赆》、《云中示现》、《施财贫者》、《竹林致琛》、《观舍利光》,以及林庭珪的《施饭饿鬼》等,也正是这批收藏,在20世纪初期,奠定了波士顿美术馆藏中国古代绘画最早的基础。

另外还有两件《罗汉洗濯》《天台石桥》,进入了佛利尔美术馆的收藏,期间曾有过几番波折。

这两件被认为是最好的作品,均带有画家名字及年号,但却很奇怪地在展览前就“被放错了地方”,并未展出。

根据孔润华所写,“挑选展品的博物馆负责人和罗斯在遴选展品时也从未看见过这两幅画作”。

几年后,《罗汉洗濯》后被费诺罗萨“找回”,并卖给了著名艺术鉴藏家查尔斯·佛利尔——即后来的佛利尔美术馆创始人,两人是交往十余年的老友。

对此,费诺罗萨曾解释“是在把绘画作品打包准备送回日本的时候发现的,日方代理人将这幅画作为此次展览的礼物赠送给了他。

”卖给佛利尔时,这张画是被作为“李公麟真迹”出售。

而《天台石桥》也于1907年再次神秘地在市场出现,那正是费诺罗萨去世前一年,买家还是佛利尔。

《罗汉洗濯》和《天台石桥》由此入藏佛利尔美术馆。

《五百罗汉图·罗汉洗濯》佛利尔美术馆藏《五百罗汉图·罗汉洗濯》(局部)《五百罗汉图·天台石桥》佛利尔美术馆藏《五百罗汉图·天台石桥》(局部)时至今日,这仍是大德寺的一大憾事,日本方面曾想重新买回这批画作,但为时已晚。

加之《五百罗汉图》早年在流传中曾有六幅散佚(江户时代日本僧人补绘了这六幅),最终,大德寺还余下82幅南宋《五百罗汉图》,它们在1908年被认定为日本“国宝”(目前为重要文化财),受到严格保护,极少外借。

检索了一下,最难得的一次是在八年前——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在2009年的特展“圣地宁波—日本佛教1300年的源流”。

那一次,大德寺藏82幅南宋罗汉图全数展出,以餮观者,另外还从美国借来了两件。

中国观众距离《五百罗汉图》最近的一次,是2012年“翰墨荟萃——美国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波士顿美术馆藏其中四幅《云中示现》、《施财贫者》、《竹林致琛》、《观舍利光》非常难得地现身在展览之中。

如今,日本大德寺藏这部分《五百罗汉图》的高清图像依然极难找到,接近它的最好办法,便是去实地亲眼观摩。

流转近八百年画上仍清晰可辨泥金铭文《五百罗汉图》无疑是“研究南宋道释人物画的第一手资料”,举世无双。

我们试着通过目前所能见到的部分图像资源及其细节披露,尽可能了解这批作品。

完整的《五百罗汉图》共为一百幅立轴,每幅中有五位罗汉。

画中罗汉与众多人物鬼形配列,情节复杂,画面生动。

既体现了南宋佛教信仰的面貌,又是当时世俗世界的变相概括。

其作者,是南宋年间活跃于宁波地区的两位画家——周季常、林庭珪。

除此画作,他们在其他方面均鲜为人知。

彼时,除了宫廷画院,民间亦有一批画家群体。

坊间有专门的画铺,为寺观作壁画、挂轴画等。

周季常和林庭珪,正是受僧人義绍所托,为宁波明州惠安院绘制这套作品。

从孝宗淳熙五年(1178)开始,義绍化缘十年,一直到1188年,画家才完成了整组作品。

《五百罗汉图》中写有義绍之名从部分画轴上,如今尚可辨别当时留下的泥金铭文,题有南宋年号。

2011年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与东京文化财研究所对《五百罗汉图》进行了光学研究,显示现存94幅罗汉图中,48幅有铭文记录。

从铭文中我们得知,在唐天祐元年(904),惠安院青山顶曾有十六罗汉灵异显现,由此得称罗汉院,罗汉信仰在此兴起。

有意思的是,据说其中波士顿美术馆藏的这幅《应身观音》,画中两人原型便来自周季常和林庭珪——画中这二人执笔和纸,正欲作像;而他们后面那位拱手合十的僧人,很可能就是義绍。

《五百罗汉图·应身观音》波士顿美术馆藏《五百罗汉图·应身观音》(局部)另外,从波士顿美术馆的高清图像资源中可见,泥金铭文中也能清晰看到周季常和林庭珪的落款。

“周季常笔”“林庭珪笔”艺术史家高居翰先生为2012年上博“翰墨荟萃——美国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的撰文中,曾介绍到这组作品。

他说,那时,这些绘画属于大量表现罗汉、地狱十王等宗教题材的绘画。

几个世纪以来,都是日本的寺院向宁波的商业画师订购的。

但《五百罗汉图》究竟如何流入日本,尚待考证。

目前学者认为,这套作品进入日本的时间恐怕不会早于1200年;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其在南宋末年动乱的局面下才流入日本。

至此,《五百罗汉图》辗转流传近800余年。

记得在文章的最后,高居翰谈到:对于宁波宗教绘画的兴趣只局限于日本境内,特别展览和一些相应的研究也因此展开。

但是这种兴趣会传播到中国吗?他甚至还期待着:从上海博物馆去宁波还是很方便的,当地商业画家大规模生产宗教绘画的证据肯定依然还在,等待着人们去探寻。

《五百罗汉图·应身观音》(局部)??更多精赏《五百罗汉图》波士顿美术馆藏《五百罗汉图·渡水罗汉》波士顿美术馆藏《五百罗汉图·渡水罗汉》(局部)《五百罗汉图·观舍利光》波士顿美术馆藏《五百罗汉图·观舍利光》(局部)《五百罗汉图·经典奇瑞》波士顿美术馆藏《五百罗汉图·经典奇瑞》(局部)《五百罗汉图·施财贫者》波士顿美术馆藏《五百罗汉图·施财贫者》(局部)《五百罗汉图·施饭饿鬼》波士顿美术馆藏《五百罗汉图·施饭饿鬼》(局部)《五百罗汉图·受胡输赆》波士顿美术馆藏《五百罗汉图·受胡输赆》(局部)《五百罗汉图·竹林致琛》波士顿美术馆藏《五百罗汉图·竹林致琛》(局部)回到京都茶道资料馆秋季特别展「佛教仪礼和茶:从仙药说起」本身,对茶道感兴趣的读者,还可以看到这些重要展品:建盏·菊牡丹文堆朱天目台天台大师像滋贺·西教寺藏北斗曼荼罗图京都·醍醐寺藏参天台五台山记京都·东福寺藏菊牡丹文彩色华鬘奈良国立博物馆藏佛教仪礼和茶:从仙药说起?? 日本京都|茶道资料馆展览时间:即日起至12月3日○茶道资料馆○日本〒602-0073 Kyoto Prefecture京都市上京区寺之内竪町682番地??开放时间:周二-周日:9:30-16:30? 展玩图文消息版权已交由版权机构代理严禁门户网站、自媒体平台等未经授权复制、抄袭或抓取,违者必究展玩所使用的图片、视频等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联系我们以妥善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