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社会(1)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同社会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可以从个人对社会、社会对个人以及人尽其力归纳为三个方面:

(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这主要是就人们的思想观念说的,因为只有树公心、去私心,才能达到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的境界。不过大同社会并不是完全不可能。只有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的修养到达相当高的境界就可以实现大同社会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大同社会是中国古代儒家所宣传的最高理想社会

1.全民公有的社会制度

2.选贤与能的管理体制。

3.讲信修睦的人际关系。

4.人得其所的社会保障。

5.人人为公的社会道德

6.各尽其力的劳动态度。

7.但需要注意的是,大同社会毕竟只是一种人们理想中的社会。宗

孔子的大同社会主要特征有三点: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

小康社会

这是孔子说的,孔子区分了小康社会与大同社会的,孔子认为周礼只不过是“人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的小康社会,小康社会天子是世袭的,人是分等级制度的;但是大同社会则是尧舜时代,天子由禅让、选举产生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孔子认为人类最终会走向大同社会的盛事之中!

孔子之所以在当时主张恢复周礼,只不过是对现实妥协的结果,是针对于当时春秋时期各地不断战乱而提出来的、更切实际的一种政治主张。也就是说,孔子认为当时的中国应该先实现小康社会(恢复周礼),然后再过渡到大同社会

大同社会类似共产主义社会,但比共产主义社会更合理;小康社会比社会主义社会更现实,更可操作。儒家大同社会,可欲不可求;小康社会是个理想的现实社会,可欲可求。

孔子所说的“小康社会”指的是()三代之英时期(即后文指的禹、汤、文、武、成王、周公时期)。

大同社会是中国古代儒家所宣传的最高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得意忘言

:只有主体和客体融合才能得意,一旦主客分离,虽言语尽也不能得其意,得意正是忘我的境界的一种体现。在这种境界中,意不可传,不可言说,因为真正的意存在于主体和客体的融合过程中,言只是对主客分离时对客体的描述,一旦主客分离,主体脱离融合之境,其描述只是对象性的,不可能切合真正的意。主体忘言,即主体达到了主客融合的境界。

•庄周《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解释:

原意是言词是表达意思的,既然已经知道了意思,就不再需要言词。后比喻彼此心里知

道,不用明说。

横渠四句

“横渠四句”出自张载《横渠语录》,原文如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译文:为天地确立起生生之心,为百姓指明一条共同遵行的大道,继承孔孟等以往的圣人不传的学问,为天下后世开辟永久太平的基业。

实则,恻隐之心,就是不忍人之心,也就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仁所由出

的起点。

2、“为生民立命”,直接来源于孟子的“立命”的思想。《孟子.尽心上》通过修身致教,最后

如果能而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即不管一个人的寿命是长是短,都能保持自己的性体全德,那么这个生命个体就可以说已经安身立命了。张载所标示的“为生民立命”,实即为“民吾同胞”

来“立命”,其立命在于教,“修道之谓教”,此之谓也。

3、“为往圣继绝学”,故“往圣”者,孔子、孟子所代表的先儒也;“绝学”者,孔孟先儒所弘扬

之道学也。对儒学而言,孔子固然是集大成者,而宋的濂、洛、关、闽诸大家,则把儒学拓展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阶段。真能阐扬承继孔孟先儒之道统者,惟有宋儒。

4、“为万世开太平”,所表达的是先儒也是宋儒的永恒政治理想。“开”期待之谓。“为万世开太平”,实现张载《西铭》描述的文化理想,民胞物与,全体归仁,才能让蔽惑无明的现代人重新回归率性诚明的人类精神家园。

充斥着物质利益的当代社会里,“孔颜乐处”无疑是学者安身立命、心灵环保的精神家园。孔颜所乐之处就是在艰难条件下,为了追求理想而达到的乐观主义境界

王阳明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第一句----------- 王阳明认为,“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没有善恶就是心的本体,类似于佛教的心形归空,但又不同于佛教的空,也就是心中没有想法,应机而动,如果水一般没有形态,心体本空就像圣人和天地一般无有思虑和欲望。

第二句----------- 心体本空就像圣人和天地一般无有思虑和欲望,当人有了善恶之分的时候,说明人的主观意识有了活动,也就是所谓的意动(意识活动,也就是凡人的状态)。

第三句----------能分辨善恶,就说明人的主观意识发挥了作用。这里的重中之重-------------善恶,就是人欲,知就是天理,有了天理,人才能对欲望进行善恶的区分,有了欲望,天理才有区分对象,一个是认知的本体,一个是认知的对象,两者共同组成了天理人欲的理论系统。而天理人欲都是人的意识活动的产物,人欲是自己的主观意识活动,天理是给自己意识活动以及意识活动衍生的行为做出的规定,两者的关系是紧密结合本生同源的,第四句----------- 就是讲述如何能够通过传统的儒家教程“格物致知”来领悟心学的奥义。

-首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指心的本体,也是真心,也是性,也是天。发之于外,成万事万物、显喜怒哀乐;证之于内,自然了知它原本如如不动,不生亦不灭,不来亦不去,无善亦无恶。

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这里有两重意思,需要辨明。意的第一重含义,是真心的显现妙用,所谓感而遂通。《中庸》讲天下至诚,《大学》讲诚意。意的第二重含义,是私心妄念。在佛教,则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是指心体的作用。阳明先生以“致良知”立论,曰:"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

第四句“为善去恶是格物”,是说接下来做功夫,也就是“致良知”的方法途径。因为人的良知恒在,所以要为善去恶,去私存公,来恢复良知的觉悟。

知行合一

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就是将知与行合作一处,才知便是行,能行便是真知。这里的知,就是指知善知恶的良知。良知人人都具有,人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人可以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