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基础生命支持PPT课件
合集下载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操作步骤与评分标准 共30页PPT资料

7、放电结束,继续观察监护仪5-10 秒钟,移开电极板,关机。
BLS-D 除颤
8、擦干胸壁皮肤。 口述(假设)“继续按压、人
工呼吸2分钟后复检呼吸、 脉搏出现,心肺复苏成功。”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操作流程
1、评估周围环境安全 2、判断意识 3、启动BLS 4、摆放体位 5、开放气道:观察口腔,并报“口腔无异
胸外心脏非同步直流电除颤术 1.准备除颤 正确开启除颤仪,调至监护位置(1分) 安放除颤电极板,报告心律情况“室
颤,须紧急电除颤”(1分); 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打开导电胶
盖,在电极板上涂以适量导电胶混匀 (1分)。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操作 评分标准
2.安放电极板 电极板位置安放正确(左、右电极板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操作流程
14、确定周围无人员与患者接触 15、放电 16、放电结束,移开电极板,关机;擦干患
者胸壁皮肤;口头报告:继续心肺复苏,2 分钟后再次复检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操作 评分标准
1.准备:戴手套 (0.5) 2.评估环境:观察周围环境,确定安全
(0.5) 3.判断意识: 拍患者双肩(1);分别对双耳呼叫,呼叫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操 作步骤与评分标准
(训练与考核要点)
无锡市急救中心 张振新
BLS-A
1、评估周围环境安全(以及戴手套) (主要针对院前人员)2、判断意识:拍双肩、呼唤者,确认 意识丧失。(开始计时)
(非院前人员从“判断意识”开始)
BLS-A
3、启动急救反应程序,请助手准备 除颤监护仪和简易呼吸器、面罩。
4、摆放体位:患者取仰卧位。置于 地上或硬板上:靠近患者跪地, 双膝与肩同宽。
BLS-D 除颤
8、擦干胸壁皮肤。 口述(假设)“继续按压、人
工呼吸2分钟后复检呼吸、 脉搏出现,心肺复苏成功。”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操作流程
1、评估周围环境安全 2、判断意识 3、启动BLS 4、摆放体位 5、开放气道:观察口腔,并报“口腔无异
胸外心脏非同步直流电除颤术 1.准备除颤 正确开启除颤仪,调至监护位置(1分) 安放除颤电极板,报告心律情况“室
颤,须紧急电除颤”(1分); 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打开导电胶
盖,在电极板上涂以适量导电胶混匀 (1分)。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操作 评分标准
2.安放电极板 电极板位置安放正确(左、右电极板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操作流程
14、确定周围无人员与患者接触 15、放电 16、放电结束,移开电极板,关机;擦干患
者胸壁皮肤;口头报告:继续心肺复苏,2 分钟后再次复检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操作 评分标准
1.准备:戴手套 (0.5) 2.评估环境:观察周围环境,确定安全
(0.5) 3.判断意识: 拍患者双肩(1);分别对双耳呼叫,呼叫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操 作步骤与评分标准
(训练与考核要点)
无锡市急救中心 张振新
BLS-A
1、评估周围环境安全(以及戴手套) (主要针对院前人员)2、判断意识:拍双肩、呼唤者,确认 意识丧失。(开始计时)
(非院前人员从“判断意识”开始)
BLS-A
3、启动急救反应程序,请助手准备 除颤监护仪和简易呼吸器、面罩。
4、摆放体位:患者取仰卧位。置于 地上或硬板上:靠近患者跪地, 双膝与肩同宽。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课件

开放气道时要尽量减 少对患者颈部的扭曲 和按压。
人工呼吸的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 总结词:人工呼吸是心肺复苏的重要环节,正确 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对于挽救患者生命至关重 要。
人工呼吸的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操作流程 开放患者气道 将患者的头部后仰,托住下巴
人工呼吸的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01
捏住患者的鼻子,用自己的嘴完 全覆盖患者的嘴,吹气两次
。
优先处理威胁生命的紧急情况
02
在抢救过程中,应优先处理可能导致患者死亡的紧急情况,如
心跳骤停、气道梗阻等。
持续评估与调整
03
在抢救过程中,应持续评估患者的状况,并根据需要及时调整
抢救措施。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起源于20世纪中叶,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内容和操作 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 总结词:心肺复苏术是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的必要手段, 需要正确掌握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心肺复苏术(CPR)的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操作流程 评估现场环境安全
判断患者意识、呼吸和脉搏情况
心肺复苏术(CPR)的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拨打急救电话 开始胸外按压
开放气道
心肺复苏术(CPR)的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创伤急救技术的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01
操作流程
02
检查患者伤势和伤口情况
03
对伤口进行清洁和消毒,避免感染
创伤急救技术的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对伤口进行包扎和固定,控制出血和 缓解疼痛
对于严重创伤或骨折等情况,需要采 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固定、搬运等 。
创伤急救技术的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三基三严培训(1)

一、成人基础生命支持
❖ 操作步骤: ❖ 1、发现病人 ❖ 2、评估环境 ❖ 3、判断意识 ❖ 4、启动BLS ❖ 5、摆放体位 ❖ 6、首次胸外心脏按压 ❖ 7、开放气道
一、成人基础生命支持
❖ 操作步骤: ❖ 8、首次人工通气 ❖ 9、电除颤 ❖ 10、开始五组循环 ❖ 11、复检 ❖ 12、整理
4000ml。 ❖ 3.若腹水流出不畅,可将穿刺针稍作移动或
稍变换体位。
四、腹膜腔穿刺术
❖ (三)注意事项
❖ 4.术后嘱患者仰卧,使穿刺孔位于上方,可防止腹 水渗漏。若大量腹水,腹腔压力太高,术后有腹水 漏出,可用消毒火棉胶粘贴穿刺孔,并用蝶形胶布 拉紧,再用多头腹带包裹腹部。
❖ 5.放液前后均应测量腹围、脉搏、血压,观察病情 变化。
❖ 6.作诊断性穿刺时,应立即送验腹水常规、生化、 细菌培养和脱落细胞检查。
四、腹膜腔穿刺术
❖ (四)禁忌证 ❖ 1.肝性脑病先兆 放腹水可加速肝性脑病发作。 ❖ 2.结核性腹膜炎有粘连性包块者。 ❖ 3.非腹水患者,包括巨大卵巢囊肿,包虫病
性囊性包块。
五、腰椎穿刺术
❖ (一)适应证 ❖ 1.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
保持胸膜腔负压。
三、胸腔穿刺术
❖ (三)注意事项 ❖ 4.抽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持
续性咳嗽、气短、咯泡沫痰等现象,或有头 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迫感或 胸痛、昏厥等胸膜反应时,应立即停止抽液, 并进行急救术。
三、胸腔穿刺术
❖ (三)注意事项 ❖ 5.一次抽液不可过多,诊断性抽液50~100ml
即可,立即送检胸腔积液常规、生化、细菌 培养、药敏试验及脱落细胞检查。治疗性抽 液首次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 1000ml,如为脓胸,每次应尽量抽净,若脓 液粘稠可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后再行抽液。
基础生命支持ppt课件

4
生存链(成人)
串联社区内对心跳停止各种紧急应急的 互相依赖性。 早期启动紧急医疗救护系统 早期心肺复苏 早期除颤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5
成人心肺复苏
对心脏急症的基础生命支持反应
先求救再急救/先急救再求救
基础生命支持的适应症: 呼吸停止 心跳停止
自动体外除颤仪的使用
6
基础生命支持的顺序
尽快进行人工呼吸(浅水中、船上或岸边) 如怀疑跳水意外或颈部受伤,应将患者颈部保持
于中立位置保护颈椎,可能的话应用脊柱板(长 背板)将患者移离水中 不要在水中进行胸外按压,如需要应该在离开水 面后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不要尝试将水从患者费中排出 清除气道内的异物(例如水草、沙石和泥土) 转送所有需要复苏的患者到医院
29
电 击
你必须确定你的救援行动不会使你自己处于电击 的危险。
当电源被授权人士关闭或是电源被安全的栘开患 者身边,立刻决定患者有无反应以及他们的心肺 状况。
即使患者在初始评估时呈现死亡状态,也应该积 极抢救。
电击伤害也可能导致相关的创伤。 如果没有自主呼吸或循环,在本手册所列出的
评估反应
确定现场安全,轻拍或轻 柔的摇动患者,同时大喊: “喂,你怎么啦?”
启动紧急医疗救护系统
120急救电话(具体位置、 电话号码、发生了何事、患者 的情况)
实施ABCDs
7
Airway 气道
开放气道 压额举颌法 (下颚推前法)
8
Breath 呼吸
评估呼吸 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
复苏姿势
10-12次/分 口对鼻人工呼吸
9
Circulation 循环
评估:检查循环征象(颈动脉)
生存链(成人)
串联社区内对心跳停止各种紧急应急的 互相依赖性。 早期启动紧急医疗救护系统 早期心肺复苏 早期除颤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5
成人心肺复苏
对心脏急症的基础生命支持反应
先求救再急救/先急救再求救
基础生命支持的适应症: 呼吸停止 心跳停止
自动体外除颤仪的使用
6
基础生命支持的顺序
尽快进行人工呼吸(浅水中、船上或岸边) 如怀疑跳水意外或颈部受伤,应将患者颈部保持
于中立位置保护颈椎,可能的话应用脊柱板(长 背板)将患者移离水中 不要在水中进行胸外按压,如需要应该在离开水 面后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不要尝试将水从患者费中排出 清除气道内的异物(例如水草、沙石和泥土) 转送所有需要复苏的患者到医院
29
电 击
你必须确定你的救援行动不会使你自己处于电击 的危险。
当电源被授权人士关闭或是电源被安全的栘开患 者身边,立刻决定患者有无反应以及他们的心肺 状况。
即使患者在初始评估时呈现死亡状态,也应该积 极抢救。
电击伤害也可能导致相关的创伤。 如果没有自主呼吸或循环,在本手册所列出的
评估反应
确定现场安全,轻拍或轻 柔的摇动患者,同时大喊: “喂,你怎么啦?”
启动紧急医疗救护系统
120急救电话(具体位置、 电话号码、发生了何事、患者 的情况)
实施ABCDs
7
Airway 气道
开放气道 压额举颌法 (下颚推前法)
8
Breath 呼吸
评估呼吸 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
复苏姿势
10-12次/分 口对鼻人工呼吸
9
Circulation 循环
评估:检查循环征象(颈动脉)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PPT

的经历。
39
F除颤篇
40
方式选择
• 同步:电复律时用 • 非同步:室颤/无脉室速
为了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室颤,除颤器应随时处于备 用状态。
41
电极板安放位置
• 右侧电极板放在病人右锁骨下方,左电极板放在与左 乳头齐平的左胸下外侧部。
• 当胸部有植入性装置时,电极应该放在正常距该装置 2.5cm的地方 ,切忌将AED电极板直接放在经皮植入 的治疗性补片的上方
胸外心脏按压
15
按压体位
• 为使按压效果最佳,受害者应该以仰卧位躺在硬质平 面(如平板或地面),而救助者跪在其胸旁。
16
按压部位
• 胸外按压的部位是胸骨下半部,双乳头之间。用一只 手掌根部放在胸部正中双乳头之间的胸骨上,另一手 平行叠放在手背上,保证手掌根部横轴与胸骨长轴方 向一致。
17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42
胸壁阻抗
• 成年人阻抗平均约为70-80欧姆 ,为了降低胸壁阻抗, 除颤仪操作者应使用导电材料 ,并且彻记导电材料不 应涂在电极板之间的胸壁上
43
心肺复苏实施
昏迷程度变浅,出现各种反射 肢体出现无意识挣扎动作 自主呼吸逐渐恢复 触摸到规律的颈动脉搏动 面色转为红润
伤病员已经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有专业医务人员接替抢救 医务人员确定被救者已经死亡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延长CPR时间,如 触电、一氧化碳中毒、溺水、特别是 溺入冰水中
华罗庚
1985年6月12日 因心脏病突发猝死于日 本 东京国际学术会议讲 台上,享年74岁。
高秀敏
2005年8月18日 凌晨因心脏病突发,猝 死在家中,年仅46岁。
。。。。。。
5
心肺复苏概况
原则
关键
39
F除颤篇
40
方式选择
• 同步:电复律时用 • 非同步:室颤/无脉室速
为了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室颤,除颤器应随时处于备 用状态。
41
电极板安放位置
• 右侧电极板放在病人右锁骨下方,左电极板放在与左 乳头齐平的左胸下外侧部。
• 当胸部有植入性装置时,电极应该放在正常距该装置 2.5cm的地方 ,切忌将AED电极板直接放在经皮植入 的治疗性补片的上方
胸外心脏按压
15
按压体位
• 为使按压效果最佳,受害者应该以仰卧位躺在硬质平 面(如平板或地面),而救助者跪在其胸旁。
16
按压部位
• 胸外按压的部位是胸骨下半部,双乳头之间。用一只 手掌根部放在胸部正中双乳头之间的胸骨上,另一手 平行叠放在手背上,保证手掌根部横轴与胸骨长轴方 向一致。
17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42
胸壁阻抗
• 成年人阻抗平均约为70-80欧姆 ,为了降低胸壁阻抗, 除颤仪操作者应使用导电材料 ,并且彻记导电材料不 应涂在电极板之间的胸壁上
43
心肺复苏实施
昏迷程度变浅,出现各种反射 肢体出现无意识挣扎动作 自主呼吸逐渐恢复 触摸到规律的颈动脉搏动 面色转为红润
伤病员已经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有专业医务人员接替抢救 医务人员确定被救者已经死亡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延长CPR时间,如 触电、一氧化碳中毒、溺水、特别是 溺入冰水中
华罗庚
1985年6月12日 因心脏病突发猝死于日 本 东京国际学术会议讲 台上,享年74岁。
高秀敏
2005年8月18日 凌晨因心脏病突发,猝 死在家中,年仅46岁。
。。。。。。
5
心肺复苏概况
原则
关键
成人心搏骤停的基础生命支持 PPT

猝死,再次震惊了世界! 中央电视台 《新闻1+1》 栏目于五四青年节当日制作 特别节目 《 中青年猝死: 真的“猝不及防”? 》为 题再次关注“猝死”!
猝死,
总是以心搏骤停作为事件的终点!
心搏骤停
心搏骤停: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脏有效 搏动突然停止,射血为零。 临床表现为:意识丧失、 呼吸停止 、 大 动脉搏动消失。 心电图:心室颤动、室扑、心室停搏、电 机械分离等。
后续专业救援团队的处理赢得了宝贵时间!
三、抢救心搏骤停的 四个基本动作
首先学习四个基本动作
1、胸外按压 2、打开气道 3、人工呼吸 4、电除颤
1、胸外按压
部位: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频率:至少100次/min 深度:至少5cm
胸外按压的技术方法
双臂绷直,肘关节不得弯曲。
双臂形成一直线,与患者胸部 垂直, 一手掌跟部置于按压点,另一 手手掌重叠于前者之上;
指沿口腔侧壁深入 口腔深
部 , 随后移向口腔另一侧,
当示指回收弯曲时顺 势将异
物勾出
仰面抬颌法
最常用的徒手开放气道 方法
一手掌压前额,另只手
中示食指向上向前抬高
下颌,两手合力将头后
仰
头后仰程度为:下颌、
耳廓的联线与地面垂直
仰面抬颈法
病人去枕,术者位 于病人一侧,一手 置病人前额向后加 压,使头后仰,另 一手托住颈部向上 抬颈。
Time is Life !
复苏的成功率与CPR开始时间的相关性: 心搏骤停后CPR开始的时间 CPR成功率 1分钟内 >90% 4分钟内 60% 6分钟内 40% 8分钟内 20% 10分钟内 0%
心搏骤停患者救治的关键在于目击者是否采取
了积极有效的救治措施!
猝死,
总是以心搏骤停作为事件的终点!
心搏骤停
心搏骤停: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脏有效 搏动突然停止,射血为零。 临床表现为:意识丧失、 呼吸停止 、 大 动脉搏动消失。 心电图:心室颤动、室扑、心室停搏、电 机械分离等。
后续专业救援团队的处理赢得了宝贵时间!
三、抢救心搏骤停的 四个基本动作
首先学习四个基本动作
1、胸外按压 2、打开气道 3、人工呼吸 4、电除颤
1、胸外按压
部位: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频率:至少100次/min 深度:至少5cm
胸外按压的技术方法
双臂绷直,肘关节不得弯曲。
双臂形成一直线,与患者胸部 垂直, 一手掌跟部置于按压点,另一 手手掌重叠于前者之上;
指沿口腔侧壁深入 口腔深
部 , 随后移向口腔另一侧,
当示指回收弯曲时顺 势将异
物勾出
仰面抬颌法
最常用的徒手开放气道 方法
一手掌压前额,另只手
中示食指向上向前抬高
下颌,两手合力将头后
仰
头后仰程度为:下颌、
耳廓的联线与地面垂直
仰面抬颈法
病人去枕,术者位 于病人一侧,一手 置病人前额向后加 压,使头后仰,另 一手托住颈部向上 抬颈。
Time is Life !
复苏的成功率与CPR开始时间的相关性: 心搏骤停后CPR开始的时间 CPR成功率 1分钟内 >90% 4分钟内 60% 6分钟内 40% 8分钟内 20% 10分钟内 0%
心搏骤停患者救治的关键在于目击者是否采取
了积极有效的救治措施!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ppt)

2005(旧):成人心肺复苏程序从开放气道开始,
检查是否可正常呼吸、然后进行 2 次人工呼吸 后进行 30 次胸外按压,之后再进行 2 次呼吸。
取消“看、听和感觉呼吸”
医务人员在检查反应时应该快速检查是 否没有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即,无呼吸或 仅仅是喘息)。然后该人员应启动急救系统 并找到 AED(或由其他人员寻找)。
• 触摸颈动脉5~10秒
5.摆放体位
• 让病人仰卧,背靠硬地板或硬板, 解开患者颈扣、领带、外套、女性 的胸罩,双臂在身体两侧,四肢伸 直,头低脚高。
6.胸外心脏按压30次
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 方法:将一只手掌根放在患者 的胸部中央,另一手从背部交 叉握紧,伸直双臂,与双肩垂 直,用上半身的重力匀速向下 按压。 用力压:胸壁下陷至少5cm 快速压:每分钟至少100次 免中断:换人不超过10秒
恢复自主呼吸及脉搏搏动。 出现眼球活动、手足抽动、呻吟。 瞳孔由散大变小,对光反射灵敏。 如果患者心跳恢复,呼吸未恢复,则只
需给予人工呼吸,通气频率为成人10~ 12次/分钟。
救人是在一念之间 救命则须一技在身
7.开放气道
压头提颏法:
8.人工呼吸
• 平稳吹气(每次1秒 至2秒)2次吹气应 在5秒内完成
• 方法:大嘴包小嘴 捏紧鼻孔,贴紧患 者口部,吹气量: 500-600毫升
• 观看患者胸部起伏。 在两口的比例:30:2 按压30次,人工呼吸2次为一个循环;
5个循环或2分钟后,用5-10秒钟检查 患者意识和呼吸情况,如未恢复,则 按压5个循环后再检查,如此循环往复 。
医务人员检查脉搏的时间不应超过10秒 ,如果10秒内没有明确触摸到脉搏,应开始 心肺复苏并使用 AED(如果有的话)。
强调高质量的CPR
检查是否可正常呼吸、然后进行 2 次人工呼吸 后进行 30 次胸外按压,之后再进行 2 次呼吸。
取消“看、听和感觉呼吸”
医务人员在检查反应时应该快速检查是 否没有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即,无呼吸或 仅仅是喘息)。然后该人员应启动急救系统 并找到 AED(或由其他人员寻找)。
• 触摸颈动脉5~10秒
5.摆放体位
• 让病人仰卧,背靠硬地板或硬板, 解开患者颈扣、领带、外套、女性 的胸罩,双臂在身体两侧,四肢伸 直,头低脚高。
6.胸外心脏按压30次
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 方法:将一只手掌根放在患者 的胸部中央,另一手从背部交 叉握紧,伸直双臂,与双肩垂 直,用上半身的重力匀速向下 按压。 用力压:胸壁下陷至少5cm 快速压:每分钟至少100次 免中断:换人不超过10秒
恢复自主呼吸及脉搏搏动。 出现眼球活动、手足抽动、呻吟。 瞳孔由散大变小,对光反射灵敏。 如果患者心跳恢复,呼吸未恢复,则只
需给予人工呼吸,通气频率为成人10~ 12次/分钟。
救人是在一念之间 救命则须一技在身
7.开放气道
压头提颏法:
8.人工呼吸
• 平稳吹气(每次1秒 至2秒)2次吹气应 在5秒内完成
• 方法:大嘴包小嘴 捏紧鼻孔,贴紧患 者口部,吹气量: 500-600毫升
• 观看患者胸部起伏。 在两口的比例:30:2 按压30次,人工呼吸2次为一个循环;
5个循环或2分钟后,用5-10秒钟检查 患者意识和呼吸情况,如未恢复,则 按压5个循环后再检查,如此循环往复 。
医务人员检查脉搏的时间不应超过10秒 ,如果10秒内没有明确触摸到脉搏,应开始 心肺复苏并使用 AED(如果有的话)。
强调高质量的CPR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 ppt课件

心脏按压注意事项
• 按压位置要正确 。 • 不要用力过大,特别是最初1~2次,也不要过小。 • 按压期间不可停止时间过长,尽量不要超过10秒钟。 • 按压频率不宜太慢或太快。 • 小儿可用2~3个手指进行
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 BLS)非医务人员亦可实施,
CAB
判定
• 1.意识判定: • 2、呼吸判定: • 3.脉搏判定: • 如果意识丧失,同时颈动脉搏动消失,即可判定为心
脏骤停。对于非专业急救者,如果意识丧失的患者没有 呼吸,就可假定为心脏停搏。
C——循环支持(Circulation)
心脏骤停主要标志
• 1.突然意识丧失。 2.颈动脉搏动不能触知。 3.呼吸停止,瞳孔散大。 4.皮肤粘膜呈灰色或发绀。 临床上只要具备前两项主要标志即可判定为心跳骤停, 应立即进行抢救。对于非专业急救者,如果意识丧失的 患者没有呼吸,就可假定为心脏停搏。
无脉心脏骤停
• 临床上根据无脉心脏骤停后的心电图变化,将其分为四型。 • ⑴心室颤动(VF) • ⑵无脉电活动(PEA) • ⑶心室停搏
心肺复苏暨成人基础 生命支持操作
心肺复苏概况 猝死典型案例
邓丽君
1995年5月8日因 哮喘病发猝逝泰国清迈, 时年四十二岁。
古月
2005年7月2日晚 11时,因突发大面积心 肌梗塞,而猝死于广东 佛山,享年66岁。
华罗庚
1985年6月12日 因心脏病突发猝死于日 本 东京国际学术会议讲 台上,享年74岁。
• 心跳骤停的常见病因 心脏病变
非心脏病变
冠心病、心肌梗死
严重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心肌炎 、心肌病
药物中毒及毒物中毒
风心病
电击
“心肺复苏课件:成人基本生命支持和高级生命支持”

回答参与培训的学员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和疑虑,提供专业的解答 和指导。
4
4. 寻找脉搏
在大动脉处寻找脉搏,若无则开始按压胸部。
5
5. 心肺复苏
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高级生命支持介绍
高级生命支持提供更进一步的抢救措施,包括电除颤和基本药物应用。
高级生命支持步骤
1
1. 心律监测
通过心电图监测心律。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电除颤
在适当时机施行电除颤来复律。
3
3. 药物应用
应用药物以维持心律和稳定患者状况。
“心肺复苏课件:成人基 本生命支持和高级生命支 持”
成人基本生命支持介绍
了解成人基本生命支持的重要性和目标,包括恢复血液循环和维持呼吸。
成人基本生命支持步骤
1
1. 辨识及呼救
确认意识状态和呼叫急救人员。
2
2. 建立通气道
采用头后仰-颈后伸法将通气道打开。
3
3. 检查呼吸
观察有无胸壁起伏和听取呼吸声音。
4
4. 病因治疗
识别心脏骤停的原因并针对性地采取治疗。
心肺复苏技能培训
• 通过模拟训练,学习正确的CPR技巧和步骤。 • 掌握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方法。 •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
实践操作演示
通过实际示范演练,加深对心肺复苏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应对紧急情况 的能力。
常见问题解答
4
4. 寻找脉搏
在大动脉处寻找脉搏,若无则开始按压胸部。
5
5. 心肺复苏
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高级生命支持介绍
高级生命支持提供更进一步的抢救措施,包括电除颤和基本药物应用。
高级生命支持步骤
1
1. 心律监测
通过心电图监测心律。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电除颤
在适当时机施行电除颤来复律。
3
3. 药物应用
应用药物以维持心律和稳定患者状况。
“心肺复苏课件:成人基 本生命支持和高级生命支 持”
成人基本生命支持介绍
了解成人基本生命支持的重要性和目标,包括恢复血液循环和维持呼吸。
成人基本生命支持步骤
1
1. 辨识及呼救
确认意识状态和呼叫急救人员。
2
2. 建立通气道
采用头后仰-颈后伸法将通气道打开。
3
3. 检查呼吸
观察有无胸壁起伏和听取呼吸声音。
4
4. 病因治疗
识别心脏骤停的原因并针对性地采取治疗。
心肺复苏技能培训
• 通过模拟训练,学习正确的CPR技巧和步骤。 • 掌握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方法。 •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
实践操作演示
通过实际示范演练,加深对心肺复苏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应对紧急情况 的能力。
常见问题解答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心肺复苏术CPR课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概念
❖ 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cerebral resuscitation, CPCR)是抢救心脏骤停和心源性猝 死最基本的医疗技术和方法,包括开放气道、人工通 气、胸外心脏按压、电除颤以及药物治疗等,目的是 使患者恢复自主循环(recovery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ROSC)和自主呼吸,最终恢复大脑功能
PLS
基本生命支持
高级生命支持
持续生命支持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心肺复苏术CPR 课件
CPR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初级复苏/基础生命支持(BLS) ❖ C(建立循环) ❖ A(畅通气道) ❖ B(人工呼吸) ❖ D(除颤)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心肺复苏术CPR 课件
第一阶段——BLS(CAB)
一 、评估环境 观察周围环境,确定安全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心肺复苏术CPR 课件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心肺复苏术CPR 课件
❖
按压姿势
❖采用跪姿,或立于脚踏板上
❖双臂绷直,与胸部垂直
❖髋关节为支点,上半身重量垂直下压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心肺复苏术CPR 课件
手掌交叉、肘部弯曲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心肺复苏术CPR 课件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心肺复苏术CPR 课件
❖ 具体操作即心肺复苏术。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心肺复苏术CPR 课件
生存链是提高CPR成功率唯一有效途径
❖生存链的概念——四个早期
❖
早期识别、求救
❖
早期CPR
❖
早期除颤——AED
❖
早期ACLS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心肺复苏术CPR 课件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心肺复苏术CPR 课件
概念
❖ 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cerebral resuscitation, CPCR)是抢救心脏骤停和心源性猝 死最基本的医疗技术和方法,包括开放气道、人工通 气、胸外心脏按压、电除颤以及药物治疗等,目的是 使患者恢复自主循环(recovery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ROSC)和自主呼吸,最终恢复大脑功能
PLS
基本生命支持
高级生命支持
持续生命支持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心肺复苏术CPR 课件
CPR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初级复苏/基础生命支持(BLS) ❖ C(建立循环) ❖ A(畅通气道) ❖ B(人工呼吸) ❖ D(除颤)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心肺复苏术CPR 课件
第一阶段——BLS(CAB)
一 、评估环境 观察周围环境,确定安全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心肺复苏术CPR 课件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心肺复苏术CPR 课件
❖
按压姿势
❖采用跪姿,或立于脚踏板上
❖双臂绷直,与胸部垂直
❖髋关节为支点,上半身重量垂直下压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心肺复苏术CPR 课件
手掌交叉、肘部弯曲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心肺复苏术CPR 课件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心肺复苏术CPR 课件
❖ 具体操作即心肺复苏术。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心肺复苏术CPR 课件
生存链是提高CPR成功率唯一有效途径
❖生存链的概念——四个早期
❖
早期识别、求救
❖
早期CPR
❖
早期除颤——AED
❖
早期ACLS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心肺复苏术CPR 课件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心肺复苏术CPR 课件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技术ppt课件

三 、2010与2005指南主要变化
(6) CPR操作顺序的变化:
C--- 胸外按压
A-B-C改变为C-A-B
? A---开放气道
亮点
? B---人工呼吸
理由:
? 心脏骤停最常发生在成年人,抢救成功率最高的是那些初始心律为室颤或无 脉性室速的患者,而基础生命支持中关键步骤是胸外按压和除颤,而摆好头 部位置并尽可能密封以进行口对口或者气囊面罩人工呼吸的工程则需要一定 时间
原发 VF 8%
Bayés de Luna A. Am Heart J. 1989;117:151-159.
Company Logo
电复律的分类
电复律
同步电复律
非同步电除颤
Company Logo
同步与非同步电复律
? 同步电复律—通过R波触发脉冲电流正好落在R波的下降 支,有效防止电刺激落在心动周期的易损期上( T波前 支靠近顶峰前20~30ms )可用于转复心室颤动以外的 各类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
四、成人基本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
(三)、胸外按压(C)
1.按压部位 :在胸骨下 1/3处或剑突上二横指 。十指相扣 ,手指翘起脱离胸壁。
四、成人基本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
(三)、胸外按压(C)
2.按压手法: ? 按压姿势:标准姿势 ? 深度: ≥ 5cm ? 频率: ≥ 100次/分 ? 按压与放松时间相同 ? 放松时手掌不离开胸壁 ? 用力按压、快速按压
1或2名30施:2 救者
30:2 单人施救者 15:2 2名医务人员施救者
单纯胸外按压
每6至8秒钟一次呼吸(每分钟8钟至时1间0次,呼明吸显)的,胸与廓胸隆外起按压不同步,大约每次呼吸1秒
心肺复苏之成人基础生命支持ppt课件

8
2010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ECC)
Oct 19, 2010
14
2010指南BLS要点(2)
强调实施确保高质量CPR的方法(适当频率 和深度的按压、按压间期让胸廓充分回弹、 尽量减少按压的中断、防止过度通气); 进一步减弱对健康从业人员脉搏判断的强 调; 简化了成人BLS策略; 有关经过培训复苏团队的复苏建议
15
Building Blocks of CPR
Cardiovascular Care
*第一个国际性指南 *有关CPR和ECC的具体操作 *ACS和急性中风的处理 *复苏有关问题:电解质失衡、中毒、特殊
情况(低温、溺水、创伤、孕妇等) 2000 生存链
6
2005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ECC) science with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
closed chest cardiac massage combination of chest compressions and rescue breathing 1962 direct-current, monophasic waveform defibrillation 2010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modern CPR
1. 目的:改进、简化复苏培训程序,提高复苏成功率 2. 依据:循证医学 大量研究结果 证据的等级(8级) 3. 内容:较大的修改
2010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ECC)
Oct 19, 2010
14
2010指南BLS要点(2)
强调实施确保高质量CPR的方法(适当频率 和深度的按压、按压间期让胸廓充分回弹、 尽量减少按压的中断、防止过度通气); 进一步减弱对健康从业人员脉搏判断的强 调; 简化了成人BLS策略; 有关经过培训复苏团队的复苏建议
15
Building Blocks of CPR
Cardiovascular Care
*第一个国际性指南 *有关CPR和ECC的具体操作 *ACS和急性中风的处理 *复苏有关问题:电解质失衡、中毒、特殊
情况(低温、溺水、创伤、孕妇等) 2000 生存链
6
2005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ECC) science with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
closed chest cardiac massage combination of chest compressions and rescue breathing 1962 direct-current, monophasic waveform defibrillation 2010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modern CPR
1. 目的:改进、简化复苏培训程序,提高复苏成功率 2. 依据:循证医学 大量研究结果 证据的等级(8级) 3. 内容:较大的修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
内三科 蒋彦
1
基础生命支持
• 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又称初期复苏处理 或现场CPR,其主要目标是
• 1、迅速准确判断心、肺功能衰竭或停止。
• 2、立即实施现场心肺复苏术,从体外支持患者的通气,氧 合和心泵循环功能。
• 3、通过BLS,至少能维持人体重要脏器的基本血氧供应, 直至延续到建立高级生命支持或恢复患者自主循环,或延 长机体耐受临床死亡时间
11
• (2)球囊面罩通气(又称简易呼吸器或复苏球)
• ①连接球囊部件,将氧气源连好,流量调至10-12L/min,按压1L球囊的 1/3-2/3,一次性送气量400-600mL。(无氧气时,可以直接通气)
• ②单人操作用手持球体,另一手持面罩; • ③将面罩贴紧扣口鼻处,尖端朝头部,宽端向脚侧; • ④以E-C手法固定面罩,使不漏气; • ⑤挤压球体,使气体送入肺内。(无论是口对口人工通气还是球囊面罩通
• 2、CPR无效 持续超过30分钟的CPR后,患者的呼吸和脉搏 都没有恢复,患者散大瞳孔固定
• 3、高级生命支持的到来
16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
•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AACD-CPR)是通过研发的腹 提吸附于患者腹部进行心肺复苏的新方法,该方法针 对呼吸心跳骤停特别是存在胸肋骨骨折、血气胸及胸 廓畸形等胸外按压禁忌的患者,可迅速建立有效的循 环和呼吸,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腹部提压装置有节律地 提拉与按压腹部,促使膈肌上下移动,引发胸腔内压 力改变,充分发挥“胸泵”“心泵”“肺泵”的作用,在避免 造成胸肋骨并发症的同时,对心搏骤停患者建立循环 与呼吸支持,实现了心与肺复苏并举的目的。
8
• 3.开放气道★
• (1)仰头抬颏法:适用于没有头和颈 部创伤的患者
• 急救者位于患者一侧将一手小鱼际 置于患者前额,使头部后仰,另手示 指和中指托住下颏骨角处,抬起下 颏,使下颌尖、耳垂连线与地面垂 直,注意手指勿用力压迫下颌部软 组织,防止造成气道梗阻。
9
• (2)托颌法:适用于头、颈创伤 者
• (2)按压部位:胸骨下段1/3处或两 乳头连线的中点部分。
•
7
(3)按压方法: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处,另一
手掌重叠于手背,两手交叉互扣,指尖抬起,避免 接触胸壁,双臂伸直,身体前倾,使肩肘腕关节连 线与地面垂直.双肩在胸骨正上方,用上半身重 量及肩臂肌力量向下用力均匀按压。 (4)按压频率:100-120次/分。 (5)按压深度:按压深度5-6cm。
17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机制
• (1)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是利用腹部提压装置经腹部进行心肺复苏的新
技术,是对传统心肺复苏方法的继承与发展。王立祥等经研究提出肺泵学
说并发明了腹部提压装置。
• (2)利用腹部提压装置按压腹部时,腹腔内压力增大,膈肌受压上抬,
• 2、尽早进行心肺复苏,着重胸外按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 5、综合的心搏骤停后治疗
ACLS
4
心肺复苏的基本 程序
• C 胸外按压 • A开放气道 • B人工呼吸 • 有条件的可考虑实行D即除颤
5
• 操作步骤 • ★1.识别 • 判断意识:双手拍患者双肩部并呼
唤患者有无反应(有反应标准:①肢体 运动;②眼部运动;③发声) • (2)判断呼吸:有无呼吸动作,无正常 呼吸等同于呼吸停止。判断时间<10 秒
• (3)检查脉搏:施救者用示-中指指尖 触甲状软骨并向近抢救者一侧滑动 2cm左右,肌间沟处触及,判断时间 <10秒
6
• ★2.胸外按压:有效胸外按压是 复苏成功的基础。
• (1)体位:将患者置于仰卧位,双手 位于躯体两侧,头、颈、躯干四肢 在同一轴面上,置硬板床或地上, 解开衣服,暴露胸壁撤出头及身下 的一切物品。
• 操作者站在患者头部,肘部可支撑 在患者躺的平面上,双手分别放置 在患者头部两侧,拇指放在患者口 角旁,其余四指握紧下颌角,用力 向前、向上托起下颌,如患者紧闭 双唇,可用拇指把口唇分开。
10
• ★4.人工通气 • (1)口对口人工通气:①在开放气道
情况下,用按前额手的拇指与示指捏 紧患者鼻孔;②自然吸气后,不必深呼 吸将患者口完全包被在抢救者的口 中将气吹入患者肺内,使患者胸廓抬 举;③吹气完毕,离开口部并松开捏紧 鼻孔的手指,可见患者胸部回弹.继续 第二次通气;④每次吹气时间不少于 1秒。
14
心肺复苏效果的判断
• 1、瞳孔 复苏有效时可见瞳孔由散大开始回缩 • 2、面色即口唇 面色由发绀转为红润 • 3、颈动脉搏动 • 4、神志 可见眼球活动,对光反射出现,手脚开始抽到,
肌张力增加 • 5、自主呼吸出现
15
终止心肺复苏的条件
• 1、CPR生效 患者恢复了心跳,自主呼吸与脉搏搏动,患者 有反应或呻吟
• 关键步骤:①立即识别心搏骤停 ②启动急救反应系统
•
③早期心肺复苏 ④快速除颤终止室颤
2
实施心肺复苏的紧迫性
• 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 30秒--全身抽搐 • 60秒--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 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 6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 • 8分钟--脑死亡-植物人状态
3
气.都不宜送气太快太强.因为选样可能造成气管、口鼻腔内的压力突然 升高,超过贲门关闭压.而使气体进入胃内); • ⑥送气频率10-12次/分,强度以看到患者胸廓有起伏动作为宜
12
13
• ★5.早期除颤
• 心搏骤停时,最初发生的心律失常最常见的是心室颤动或无 脉性室速,终止室颤和无脉性室速最迅速最有效的方法是除 颤,除颤具有时效性,随着时间的推移,除颤成功的机会随 之会迅速下降。施救者应从胸外按压开始心肺复苏,并尽快 在3-5分钟内使用AED,一次性电除颤能消除90%的室颤,使 用双向波除颤仪首选能量为150-200J
•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针对心搏、 呼吸停止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应用胸外按压或其他方法 形成自主呼吸并回复自主呼吸、达到恢复复苏和挽救生命 的目的。
• 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新心血管急救成人生存链包括五个环 节:
• 1、立即识别心搏骤停并启动急救反应系统
内三科 蒋彦
1
基础生命支持
• 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又称初期复苏处理 或现场CPR,其主要目标是
• 1、迅速准确判断心、肺功能衰竭或停止。
• 2、立即实施现场心肺复苏术,从体外支持患者的通气,氧 合和心泵循环功能。
• 3、通过BLS,至少能维持人体重要脏器的基本血氧供应, 直至延续到建立高级生命支持或恢复患者自主循环,或延 长机体耐受临床死亡时间
11
• (2)球囊面罩通气(又称简易呼吸器或复苏球)
• ①连接球囊部件,将氧气源连好,流量调至10-12L/min,按压1L球囊的 1/3-2/3,一次性送气量400-600mL。(无氧气时,可以直接通气)
• ②单人操作用手持球体,另一手持面罩; • ③将面罩贴紧扣口鼻处,尖端朝头部,宽端向脚侧; • ④以E-C手法固定面罩,使不漏气; • ⑤挤压球体,使气体送入肺内。(无论是口对口人工通气还是球囊面罩通
• 2、CPR无效 持续超过30分钟的CPR后,患者的呼吸和脉搏 都没有恢复,患者散大瞳孔固定
• 3、高级生命支持的到来
16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
•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AACD-CPR)是通过研发的腹 提吸附于患者腹部进行心肺复苏的新方法,该方法针 对呼吸心跳骤停特别是存在胸肋骨骨折、血气胸及胸 廓畸形等胸外按压禁忌的患者,可迅速建立有效的循 环和呼吸,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腹部提压装置有节律地 提拉与按压腹部,促使膈肌上下移动,引发胸腔内压 力改变,充分发挥“胸泵”“心泵”“肺泵”的作用,在避免 造成胸肋骨并发症的同时,对心搏骤停患者建立循环 与呼吸支持,实现了心与肺复苏并举的目的。
8
• 3.开放气道★
• (1)仰头抬颏法:适用于没有头和颈 部创伤的患者
• 急救者位于患者一侧将一手小鱼际 置于患者前额,使头部后仰,另手示 指和中指托住下颏骨角处,抬起下 颏,使下颌尖、耳垂连线与地面垂 直,注意手指勿用力压迫下颌部软 组织,防止造成气道梗阻。
9
• (2)托颌法:适用于头、颈创伤 者
• (2)按压部位:胸骨下段1/3处或两 乳头连线的中点部分。
•
7
(3)按压方法: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处,另一
手掌重叠于手背,两手交叉互扣,指尖抬起,避免 接触胸壁,双臂伸直,身体前倾,使肩肘腕关节连 线与地面垂直.双肩在胸骨正上方,用上半身重 量及肩臂肌力量向下用力均匀按压。 (4)按压频率:100-120次/分。 (5)按压深度:按压深度5-6cm。
17
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机制
• (1)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是利用腹部提压装置经腹部进行心肺复苏的新
技术,是对传统心肺复苏方法的继承与发展。王立祥等经研究提出肺泵学
说并发明了腹部提压装置。
• (2)利用腹部提压装置按压腹部时,腹腔内压力增大,膈肌受压上抬,
• 2、尽早进行心肺复苏,着重胸外按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 5、综合的心搏骤停后治疗
ACLS
4
心肺复苏的基本 程序
• C 胸外按压 • A开放气道 • B人工呼吸 • 有条件的可考虑实行D即除颤
5
• 操作步骤 • ★1.识别 • 判断意识:双手拍患者双肩部并呼
唤患者有无反应(有反应标准:①肢体 运动;②眼部运动;③发声) • (2)判断呼吸:有无呼吸动作,无正常 呼吸等同于呼吸停止。判断时间<10 秒
• (3)检查脉搏:施救者用示-中指指尖 触甲状软骨并向近抢救者一侧滑动 2cm左右,肌间沟处触及,判断时间 <10秒
6
• ★2.胸外按压:有效胸外按压是 复苏成功的基础。
• (1)体位:将患者置于仰卧位,双手 位于躯体两侧,头、颈、躯干四肢 在同一轴面上,置硬板床或地上, 解开衣服,暴露胸壁撤出头及身下 的一切物品。
• 操作者站在患者头部,肘部可支撑 在患者躺的平面上,双手分别放置 在患者头部两侧,拇指放在患者口 角旁,其余四指握紧下颌角,用力 向前、向上托起下颌,如患者紧闭 双唇,可用拇指把口唇分开。
10
• ★4.人工通气 • (1)口对口人工通气:①在开放气道
情况下,用按前额手的拇指与示指捏 紧患者鼻孔;②自然吸气后,不必深呼 吸将患者口完全包被在抢救者的口 中将气吹入患者肺内,使患者胸廓抬 举;③吹气完毕,离开口部并松开捏紧 鼻孔的手指,可见患者胸部回弹.继续 第二次通气;④每次吹气时间不少于 1秒。
14
心肺复苏效果的判断
• 1、瞳孔 复苏有效时可见瞳孔由散大开始回缩 • 2、面色即口唇 面色由发绀转为红润 • 3、颈动脉搏动 • 4、神志 可见眼球活动,对光反射出现,手脚开始抽到,
肌张力增加 • 5、自主呼吸出现
15
终止心肺复苏的条件
• 1、CPR生效 患者恢复了心跳,自主呼吸与脉搏搏动,患者 有反应或呻吟
• 关键步骤:①立即识别心搏骤停 ②启动急救反应系统
•
③早期心肺复苏 ④快速除颤终止室颤
2
实施心肺复苏的紧迫性
• 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 30秒--全身抽搐 • 60秒--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 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 6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 • 8分钟--脑死亡-植物人状态
3
气.都不宜送气太快太强.因为选样可能造成气管、口鼻腔内的压力突然 升高,超过贲门关闭压.而使气体进入胃内); • ⑥送气频率10-12次/分,强度以看到患者胸廓有起伏动作为宜
12
13
• ★5.早期除颤
• 心搏骤停时,最初发生的心律失常最常见的是心室颤动或无 脉性室速,终止室颤和无脉性室速最迅速最有效的方法是除 颤,除颤具有时效性,随着时间的推移,除颤成功的机会随 之会迅速下降。施救者应从胸外按压开始心肺复苏,并尽快 在3-5分钟内使用AED,一次性电除颤能消除90%的室颤,使 用双向波除颤仪首选能量为150-200J
•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针对心搏、 呼吸停止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应用胸外按压或其他方法 形成自主呼吸并回复自主呼吸、达到恢复复苏和挽救生命 的目的。
• 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新心血管急救成人生存链包括五个环 节:
• 1、立即识别心搏骤停并启动急救反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