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17石头书全能阅读苏教版.doc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17石头书(第1课时)教案 苏教版

17 石头书《石头书》一文是一篇科学小品,通过川川和磊磊两个孩子与勘探队员的交流,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也表现了两个孩子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
课文情趣盎然,寓科学知识于充满童真的对话之中,科普作品成了有趣的儿童读物,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使其产生阅读期待。
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结合语境正确区分多音字“好、壳、藏”的读音,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勘探、刨根问底、化石”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以几处问句为线索,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3.围绕“石头书”提出问题,仔细阅读叔叔的话,读懂“石头书里的学问”,读懂“刨根问底”的探究方法和探索精神。
4.朗读对话,初步感知对话描写中提示语的变化,学习冒号、双引号的一般用法,并尝试使用。
【重点】1.围绕“石头书”提出问题,仔细阅读叔叔的话,读懂“石头书里的学问”,读懂“刨根问底”的探究方法和探索精神。
2.朗读对话,初步感知对话描写中提示语的变化,学习冒号、双引号的一般用法,并尝试使用。
【难点】1.依托文本,引导学生读懂“刨根问底”的探究方法和探索精神。
2.初步感知对话描写中提示语的变化,学习冒号、双引号的一般用法,并尝试使用。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分析字形、示范书写、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在田字格内把字写端正、匀称。
2.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的重点对话部分,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通过教师有机调控,学生自主参与达到逐步到位。
3.借助媒体,使“树叶、贝壳、小鱼”这些石头书中的画变红,旨在引导学生好好读悟,交流各自体会。
4.总结课文,延伸拓展这个环节中准备让学生当一回解说员向游客介绍“石头书”。
【教师准备】1.课前检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以学定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练习正确熟练地认读本单元中出现的生字新词。
2.在田字格中写一写生字,并把你认为最难写和最容易写错的生字多写几遍。
3.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记下不理解的词语,并通过查工具书等方法解决。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17石头书(第1课时)教案 苏教版

17 石头书《石头书》一文是一篇科学小品,通过川川和磊磊两个孩子与勘探队员的交流,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也表现了两个孩子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
课文情趣盎然,寓科学知识于充满童真的对话之中,科普作品成了有趣的儿童读物,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使其产生阅读期待。
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结合语境正确区分多音字“好、壳、藏”的读音,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勘探、刨根问底、化石”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以几处问句为线索,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3.围绕“石头书”提出问题,仔细阅读叔叔的话,读懂“石头书里的学问”,读懂“刨根问底”的探究方法和探索精神。
4.朗读对话,初步感知对话描写中提示语的变化,学习冒号、双引号的一般用法,并尝试使用。
【重点】1.围绕“石头书”提出问题,仔细阅读叔叔的话,读懂“石头书里的学问”,读懂“刨根问底”的探究方法和探索精神。
2.朗读对话,初步感知对话描写中提示语的变化,学习冒号、双引号的一般用法,并尝试使用。
【难点】1.依托文本,引导学生读懂“刨根问底”的探究方法和探索精神。
2.初步感知对话描写中提示语的变化,学习冒号、双引号的一般用法,并尝试使用。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分析字形、示范书写、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在田字格内把字写端正、匀称。
2.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的重点对话部分,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通过教师有机调控,学生自主参与达到逐步到位。
3.借助媒体,使“树叶、贝壳、小鱼”这些石头书中的画变红,旨在引导学生好好读悟,交流各自体会。
4.总结课文,延伸拓展这个环节中准备让学生当一回解说员向游客介绍“石头书”。
【教师准备】1.课前检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以学定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练习正确熟练地认读本单元中出现的生字新词。
2.在田字格中写一写生字,并把你认为最难写和最容易写错的生字多写几遍。
3.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记下不理解的词语,并通过查工具书等方法解决。
精选-三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17石头书第2课时课件苏教版(1)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通读了课文,知道了两个小朋 友川川和磊磊,看见一位叔叔看着一块大石 头,这位叔叔还说他在“读书”。
2019/5/18
精选中小学课件
4
导入新课 那么请问,同学们,他读的是什么书啊? 石头书
2019/5/18
精选中小学课件
5
导入新课
为什么要读石头书呢?请大家来读读这句话。
石头书里的学问还真不少呢。
2019/5/18
精选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课件
20
作业布置 1.练习朗读课文。
2.课下请同学们自己认真观察周围环境,看看有
没有值得你研究的东西,你们也去读读身边的书。
2019/5/18
精选中小学课件
21
板书设计 17.石头书 刨 字 画(化石) 雨痕、波痕、矿物 树叶、贝壳、小鱼
2019/5/18
精选中小学课件
2019/5/18
精选中小学课件
11
新课学习
2019/5/18
精选中小学课件
12
新课学习 化石能说明什么? 再结合这块石头上的“字”、“画”, 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
2019/5/18
精选中小学课件
13
新课学习 练习说话。 化石告诉我们:这里曾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变 一片密林,地上有花有草,还有许多昆虫
17 石头书
2019/5/18
精选中小学课件
1
预习 该下列生字组词。 秃( 光秃秃 ) 秀( 优秀 ) ) 堪( 难堪 ) 湛( 湛蓝 ) 壳qiào(地壳 )
壳ké( 外壳
2019/5/18
精选中小学课件
2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17石头书课件苏教版(1)

2019/6/14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6/14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17.石头书
1、书有什么特点? (外形、内容、作用┉)
2、课文题目为什么叫做石头书?
你会读吗?
duì
shū
队员 叔叔
jì kuàng
足迹 矿物
kān
pā
勘探 趴在
páo
刨根问底
guài cè
奇怪 一册
ké méi tàn
贝壳 煤炭
dú
tū
读书 光秃秃
yìn
脚印
qiào
地壳
你会读吗? 队员 叔叔 奇怪 一册 脚印 足迹 矿物 贝壳 煤炭 勘探 趴在 读书 光秃秃 地壳 刨根问底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苏教小学语文三上《17石头书》word教案 (3)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石头书一、教学目标1.明确本课学习目标,理解课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科学的热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凭借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鼓励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问底”,乐于探究,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三、前置学习活动利用早读时间自主朗读课文,正确认读生字词语,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课时 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板书:17、石头书)一起读课题。
当你看到“石头书”这三个字时,你想到了什么?(什么是石头书?石头怎么能叫书?石头书上有什么?石头书在哪里?)……同学们根据课题,脑海中一下子就闪现了这么多问题,真好。
那么就让我们轻轻地打开书,到课文中去问个明白,探个究竟吧!(二)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地读读课文,找一找①川川和磊磊问了几个问题,用横线画出来②他们刨到了哪些问题,用曲线划出来。
1、学生读课文,做记号2、交流板书书?哪里有书哇?一层一层的这书上有字吗?雨痕、波痕、矿物这书上有画吗? 树叶、贝壳、小鱼化石?化石能说明什么呢?看懂了这些又有什么用呢?3、小结:同学们,川川和磊磊通过这三个问题就明白了石头书的样子,通过这两个问题就明白了石头书的用处。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一探究竟,“石头书”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三)精读课文1、了解“石头书也是一页一页的”。
(1)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5自然段,想一想哪儿说明了石头书也是一页一页的。
(学生自由读)(2) 学生交流。
(一层一层)2、了解“石头书里有字”。
(1)读课文,思考:哪儿告诉我们石头书上有字?(第七自然段石头书上有字)理解“雨痕、波痕、矿物”,并想象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17石头书课件苏教版

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呀,我们 也
要学会读这本书。”
作业
编后语
做笔记不是要将所有东西都写下,我们需要的只是“详略得当“的笔记。做笔记究竟应该完整到什么程度,才能算详略得当呢?对此很难作出简单回答。 课堂笔记,最祥可逐字逐句,有言必录;最略则廖廖数笔,提纲挈领。做笔记的详略要依下面这些条件而定。
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
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 的,闪光的,透明的------叫矿物。
这些都是石头书上的字。”
看图 复述
朗读课文:
• 川川不禁笑了起来,说:“这书上有 字吗?”
• “有哇,你们来看:这是雨点留 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留下的 足迹,叫波痕;还有那些小不点儿, 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叫矿物。这些都是石头书上的 字。”
川川好奇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呀?” “我在看书呢。”叔叔笑着说。 “书?那里有书哇?”他俩看了看面前这块光秃秃
的石 头,感到很奇怪。 “石头就是书。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
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川川不禁笑了起来, 说:“这书上有字 吗?”
•
“有哇,你们来看:这是雨点留
下的脚印,叫雨痕;
生 字:
• shū ɡuài cè yìn jì •叔 怪 册 印 迹 •kuànɡ ké páo méi tàn • 矿 壳刨 煤 炭
• 勘探队员 正趴在 一块大石头上 好奇地问
聚精会神地看
• 光秃秃的石头 感到很奇怪 • • 一层一层 一册厚厚的书 • • 脚印 雨痕 波浪 留下的足迹
波痕透明的矿物
2019/5/26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34
谢谢欣赏!
2019/5/26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17石头书全能阅读苏教版-图文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17石头书全能阅读苏教版-图文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
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
1/4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一、课内阅读。
川川不禁笑了起来,说:“这书上有字吗”“有哇,你们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叫矿物。
这些都是石头书上的字。
”磊磊问:“这书上有画吗”叔叔说:“有。
这是树叶,这是贝壳,那块石头上还有一条小鱼,这些都是化石。
”1.填空。
石头书上有也有。
石头书上的字是指、和;石头书上的画是指、和的化石。
2.大自然真是一部神奇的书。
根据,我知道了;根据,我明白了。
二、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从外形看,石头像一册书,从内容看,是石头书上的字,是石头书上的画。
从作用看,读懂石头书能。
2.下面哪个问题不是川川和磊磊问的()A.“这书上有字吗”B.“这书上有画吗”C.“化石能说明什么呢”D.“看懂了这些又有什么用呢”E.“你们为什么要勘探这些石头呢”三、课外阅读。
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
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
2/4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苏教小学语文三上《17石头书》word教案 (7)

(二)展示交流
1.各小组在组内读和讨论的基础上回答问题,谈学习的收获。
2.你知道到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想法?
3.课文12-14自然段朗读竞赛,小组互评。
四、达标检测
1.学习手册。
2.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①“我在读书呢。”叔叔笑着说。这里的书是指;“读书”是指。
(从石头的外形,石头的字画,及石头的价值和作用这些角度考虑)
3.读了课文后,你知道石头上的字指的字是什么?画指的是什么?
4.川川和磊磊听了勘探叔叔的话,为什么“不禁笑了起来”,“不禁”是什么意思?
5.川川和磊磊听了叔叔的回答后为什么感到很奇怪?比较"奇怪"与"好奇"。
(二)展示交流
1.每个小组选一同学选择一个问题回答。(小组互评)
重点书写:勘探叔矿刨
(二)展示交流:
1.小组赛读生字表、第2项词语。(互评)
2.汇报理解词语情况。
3.小组派一同学上板展示写字。(评比)
二.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
学习引导:
1.组内自读课文,互相做做小老师,读顺句子。
2.弄清课文脉络,思考:
根据下面的意思,对照课文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些意思。
贝壳(qiào☆ké☆)好看(hǎo☆hào☆)宝藏(cáng☆zàng☆)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
学习引导-----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默读课文,对照课后生字表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小组合作、交流读准字音和字形、组词。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勘探奇怪聚精会神足迹矿物地壳刨根问底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石头书》

看什么?
书
那里有书哇? 石头就是书
书上有字吗? 雨痕、波痕……矿物
书上有画吗? 树叶、贝壳、小鱼 说明什么呢? 以前—后来—又过了……现在
有什么用呢? 告诉我们:哪座山下…… 哪块地下……
填空:
石头﹙一层一层的 ﹚,看上去就像 ﹙ 一本书 ﹚。﹙雨痕 ﹚、﹙ 波痕 ﹚、 ﹙ 矿物 ﹚是这本书上的字,﹙ 树叶 ﹚、﹙ 贝壳 ﹚、﹙ 小鱼﹚等化石是这 本书上的画,石头书会告诉我们 ﹙哪座山下埋着煤炭,哪块地下藏着矿石﹚…,… 所以我们把它叫做石头书。
养成勤动脑、 爱思考的好习惯。
教师: 学校: 班级
石17头.石头书书
duì
队员
jì
足迹
shū
叔叔
kuàngຫໍສະໝຸດ 矿物guài奇怪ké
贝壳
cè
一册
méi tàn
煤炭
yìn
脚印
kān
勘探
lě lě
磊磊
pā
dú
趴 读书
páo
刨根问底
tū
qiào
光秃秃 地壳
矿物 脚印 煤炭 勘探 叔叔 一册 贝壳 地壳
刨根问底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石头书苏教版

第 1 页17 石头书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弄清文章脉络。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读通课文;弄清文章脉络。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从书中我们能汲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
今天我们要学习“17 石头书”2学生读题,你有什么想法?二、初读指导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及不理解的词语。
(2)读会生字词。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2 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2)指名试读课文,适时解释词语。
第 2 页矿石:含有有用矿物并有开采价值的岩石。
刨根问底:追究底细,寻根究底。
(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三、理清文章脉络1出示思考题:根据下面的意思,对照课文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些意思。
(1川川和磊磊发现一位勘探队员趴在石头上看着什么,感到好奇。
(2)勘探队员叔叔的介绍使川川和磊磊理解了石头书的含义,了解了有关化石的知识。
(3)川川和磊磊很高兴,也想读这本书。
四、指导书写1学生分析字型,找出易写字和难写字。
2讲解字形,范写生字。
左右结构。
写时左窄右宽。
“火”的第四笔要变成“点”,“甘”写在横中线以上,“木”要舒展。
3、学生描红、仿影。
板书设计:17石头书第二课时第 3 页教学要求: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科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石头书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石头书中到底有什么学问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石头书”二、精读课文。
1学生朗读课文,思考:川川和磊磊在这件事的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请画出有关的词语。
2指名朗读第1-2自然段。
指导朗读: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这种好奇的心情表现出来。
过渡:第1、2 自然段告诉我们勘探叔叔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看着什么,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了川川的好奇,那么叔叔究竟在干什么?川川和磊磊听了叔叔的回答后为什么感到很奇怪?3指名朗读课文3、4自然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 石头书_苏教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第十七课石头书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认读5个生字,书写10个生字。
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先生对科学的兴味,激发他们学科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石头的知识。
【教学难点】凭借对言语文字的朗读感悟,鼓励先生对周围感兴味的事物“刨根问底”,乐于探求,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教学方法】合作、探求、交流【课前预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师:同学们,日常生活中,你都读过哪些书?师:这些书有甚么特点?师:一页一页,有字有画,告诉我们知识。
同学们归纳的真好!师:同学们,你们听到过“石头书”吗?石头书是甚么样?它有甚么作用?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进课文《石头书》去看看吧!2. 板书课题《石头书》。
二、初读感知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自在浏览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交流识字方法:经过熟字加偏旁识字:人——队、又——叔、圣——怪、某——媒、灰——炭、亦——迹教师指点先生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印”摆布结构。
留意笔画之间的紧凑。
“壳”为上中下结构,上面是“士”字。
“迹”为半包围结构,第三笔是竖撇。
(2)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标出自然段。
2. 课文次要写了甚么?课文次要写了有着刨根问底精神的川川和磊磊从勘探队员那里得知了许多石头书的学问。
3. 川川和磊磊问了几个成绩?分别是甚么?6您在看甚么呀?书?哪里有书哇?这书上有字吗?这书上有画吗?化石?化石能阐明甚么呢?看懂了这些又有甚么用呢?4. 理解词语。
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妨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yìn jìkuàng cèguài shūméi tàn kékān pā脚印脚印矿物一册书奇怪叔叔煤炭贝壳勘探趴在A. 教师领读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
最新三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17石头书第2课时课件苏教版教学讲义ppt

1. “化石? 化石能说明什么呢 ? 川川和磊磊一起问。 ”
2.张明疑惑地看着王超说 :“你会做这道题 ?”
五、阅读文章
鱼化石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约摸算来,总有几亿年了。 一个春天,小河是那样清冽,阳光是那样灿烂,云朵是那样洁白。鸟语花香,莺 歌燕舞,一阵风吹过,杨柳的影子在河面上摇摇摆摆,就像一个婀(ē)娜(nuó)多姿的 小姑娘。 一条小鱼儿正在海洋中畅游,在浪花中跳跃,与同伴们追逐打闹,在石头的缝 隙间捉迷藏。它和同伴们几次跃出水面,望着刺眼的太阳光,看着形态各异的云朵 。 随之,从深远的海底下忽然传来一声巨大的声响,它和同伴们都被吓得愣住了 。回过神来,它们四处逃窜,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海水好像发怒了,从来没 有过的汹涌澎湃的大浪一个接着一个地翻腾着。海水变得越来越热,像锅里沸腾 的水,都开始冒泡了。这条小鱼儿拼了命地向着海岸游去,可是陆地上的一座火山 此时也爆发了。岩浆从火山顶冲向了天空,满天乌烟瘴气的。熔岩沿着山坡流了 下来,流到了海边,流进了海里,一直铁青着脸的大海,顿时露出了红得发亮的脸庞 。熔岩开始散开,向四处涌去,海水变得滚烫。小鱼儿频频地跳出水面,可是这一 切都是白费力气——它还是被火山的熔岩埋没了。 它死了,它的尸体沉入了海底,被沉积的泥沙覆盖而没有腐烂。 几千年,几万年,几亿年,转瞬即逝。成千上万嬉戏打闹的小鱼儿游过来又游过 去,又有谁会知道有这样一条满怀求生欲的小鱼儿在数亿年前的火山爆发中被埋 没到了海底的深处呢?
理解课文
为什么说石头就像一本书?磊磊和 川川从这本“书”中“刨”到了 哪些学问?你知道吗?自由读课文, 看看你能找出几点理由(用波浪线 圈画出关键词句)。
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 厚厚的书吗?
这段话中有一组近义词,你能找到吗 ?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7石头书 苏教版

17石头书【教学要求】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⒉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科学的热情。
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⒉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科学的热情。
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⒈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从书中我们能汲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书有关,题目是:22 石头书⒉看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想法?二、初读指导:⒈自学生字词。
⑴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不了解的词语。
⑵会读会写生字词。
⑶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勘探奇怪聚精会神足迹矿物地壳刨根问底⒉学生自读课文。
⒊检查自学情况。
⑴出示词语,让学生逐个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⑵指名解释词语:⑷齐读生字词。
⑸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勘"、"探"、"叔"、"矿"、"刨"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
⒊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⒋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⒌弄清脉络,出示思考题:根据下面的意思,对照课文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些意思。
⑴川川和磊磊发现一位勘探队员趴在石头上看着什么,感到好奇。
⑵勘探队员叔叔的介绍使川川和磊磊理解了"石头书"的含义,了解了有关化石的知识。
⑶川川和磊磊很高兴,也想读这本书。
三、精读课文⒈引出全文的感情线索。
读课文,思考:川川和磊磊这件事的过程中是在不断变化,清在稳重画出有关的词语。
⒉朗读第1、2自然段。
⒊朗读指导: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这种好奇的心情表现出来。
⒋过渡:勘探队员的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川川和磊磊的好奇,哪们,勘探队员到底在干什么?下节课学习。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17石头书(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

17 石头书第课时1.联系课文内容和“刨”字的结构,理解“刨根问底”的意思。
抓住“好奇地、高兴地”等提示语,有感情地读好人物对话,领悟“对话”的写作方法,学写“对话”。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什么是石头书、石头书里有哪些学问以及研究化石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重点】联系课文内容和“刨”字的结构,理解“刨根问底”的意思。
抓住“好奇地、高兴地”等提示语有感情地读好人物对话,领悟“对话”的写作方法,学写“对话”。
【难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初步了解什么是石头书、石头书里有哪些学问以及研究化石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方法一复习导入,感知课文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两个好奇的孩子向叔叔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是哪些呢?请大家把它们画出来。
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圈画。
PPT出示:六个问题分别是:叔叔,您在看什么呀?书?哪里有书哇?这书上有字吗?这书上有画吗?化石?化石能说明什么呢?看懂了这些又有什么用呢?师:这两个小朋友一连串提出了六个问题,像他们这样不断追问,直到把问题弄明白为止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继续学习课文吧。
[设计意图] 以复习的方式引入,画出文中两个好奇孩子提出的问题,实际上也在提醒同学们学习要有这种刨根问底的精神。
方法二复习导入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生齐读课题:石头书)师: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川川和磊磊是两个爱刨根问底的孩子,他们向叔叔问了六个问题,我们一起来读读。
(出示六个问题,教师引读)师:川川好奇地问:生:叔叔,您在看什么呀?师:他俩看了看面前这块光秃秃的石头,奇怪地问:生:书?哪里有书哇?师:川川不禁笑了起来,问:生:这书上有字吗?师:磊磊问:生:这书上有画吗?师:川川和磊磊一起问:生:化石,化石能说明什么呢?师:川川特别爱刨根问底:生:看懂了这些又有什么用呢?师:这节课我们就从这6个问题中去刨一刨石头书中有哪些学问。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17石头书教案苏教版2

17石头书【教学要求】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⒉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科学的热情。
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⒉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科学的热情。
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⒈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从书中我们能汲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书有关,题目是:22 石头书⒉看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想法?二、初读指导:⒈自学生字词。
⑴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不了解的词语。
⑵会读会写生字词。
⑶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勘探奇怪聚精会神足迹矿物地壳刨根问底⒉学生自读课文。
⒊检查自学情况。
⑴出示词语,让学生逐个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⑵指名解释词语:⑷齐读生字词。
⑸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勘"、"探"、"叔"、"矿"、"刨"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
⒊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⒋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⒌弄清脉络,出示思考题:根据下面的意思,对照课文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些意思。
⑴川川和磊磊发现一位勘探队员趴在石头上看着什么,感到好奇。
⑵勘探队员叔叔的介绍使川川和磊磊理解了"石头书"的含义,了解了有关化石的知识。
⑶川川和磊磊很高兴,也想读这本书。
三、精读课文⒈引出全文的感情线索。
读课文,思考:川川和磊磊这件事的过程中是在不断变化,清在稳重画出有关的词语。
⒉朗读第1、2自然段。
⒊朗读指导: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这种好奇的心情表现出来。
⒋过渡:勘探队员的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川川和磊磊的好奇,哪们,勘探队员到底在干什么?下节课学习。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17石头书课件苏教版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8/2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34
谢谢欣赏!
2019/8/2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35
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
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 的,闪光的,透明的------叫矿物。
这些都是石头书上的字。”
看图 复述
朗读课文:
• 川川不禁笑了起来,说:“这书上有 字吗?”
• “有哇,你们来看:这是雨点留 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留下的 足迹,叫波痕;还有那些小不点儿, 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 ------叫矿物。这些都是石头书上的 字。”
•
“化石?化石能说明什么呢?”川川和磊磊一起问。
•
“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茂林,地上有花有草,还有许多昆虫。后来,这
里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地壳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
山。”
•
“懂了这些又有什么用呢?”川川特别爱刨根问底。
•
“用处可大了。这本书会告诉我们,哪座山下埋着煤炭,哪块地下藏着矿石------”
川川好奇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呀?” “我在看书呢。”叔叔笑着说。 “书?那里有书哇?”他俩看了看面前这块光秃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三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17石头书全能阅读苏教版
一、课内阅读。
川川不禁笑了起来,说:“这书上有字吗?” “有哇,你们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还有那些小不点儿,黄的,黑的,红的,闪光的,透明的……叫矿物。
这些都是石头书上的字。
”
磊磊问:“这书上有画吗?”
叔叔说:“有。
这是树叶,这是贝壳,那块石头上还有一条小鱼,这些都是化石。
”
1.填空。
石头书上有也有。
石头书上的字是指、和;石头书上的画是指、和的化石。
2.大自然真是一部神奇的书。
根据,我知道
了;根据,我明白了。
二、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从外形看,石头像一册书,从内容看,是石头书上的字,是石头书上的画。
从作用看,读懂石头书
能。
2.下面哪个问题不是川川和磊磊问的?( )
A.“这书上有字吗?”
B.“这书上有画吗?”
C.“化石能说明什么呢?”
D.“看懂了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E.“你们为什么要勘探这些石头呢?”
三、课外阅读。
李四光爱石头
李四光爷爷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他可喜欢石头啦!为了给国家寻找宝藏,他整天忙着研究石头。
有一次,李爷爷在广西大学做学术报告时,让学生传看他珍藏的各种石头标本,报告结束后,一块小石头却不翼而飞了。
回家后,李爷爷急得连饭都没有吃,家里人知道原因后都劝他不必为丢失一块小石头这样着急,可是谁也没办法使他安下心来。
晚上,他对着装小石头的空木盒发愣,嘴里轻轻地叨念着:“这块石头可是从雁荡山采回来的呀!”深夜他难以入睡,眼前浮现着小石头上留下的火山岩浆化石……
广西大学负责人知道这件事后,想尽了办法,终于把这块小石头找回来了。
李四光爷爷捧着送回来的石头欣喜若狂。
1.李四光爷爷是我国著名的( )家。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不翼而飞:
(2)欣喜若狂:
答案
一、2.“雨痕”“树叶”这里曾是一片密林“波痕”“贝壳”、
“小鱼”后来这里变成了大海
二、1.一层一层矿物化石知道哪儿有石油,哪儿有煤炭,哪儿
有矿石 2.E
三、1.地质学 2.(1)没有翅膀却能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
文中
指小石头突然不见了。
(2)开心得不得了。
文中指找回了小石
头,李四光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