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概论试题(1_5)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史上最全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史上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0939878702d276a200292e14.png)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1一、填空(每空1分,共30分)1.儒家是中国本土文化的主干,《大学》中的、亲民、止于至善就是三纲领,而格物、正心、、、、、被称为八条目,为古人设计了一条人生道路。
2.宗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佛教在不同的地域与该地区文化结合,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释加牟尼是在树下悟道的,因而该树为智慧的象征。
四谛说是佛家的基本理论,四谛指、、、、道,是佛家对世界的基本看法以及修养原则。
3.、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张角所创立的,张陵、张衡、张鲁所创立的是道教的重要源头,金元时期王重阳所创立的风靡中国。
4.中国古代科技曾创造过辉煌,自成系统。
《汉书·五行志》中的一段:“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关于的记录。
《》是汉代产生的著名数学著作,是南北朝著名的数学家,对推算圆周率作出重要贡献。
5.中国古代历史记载的系统性、完备性举世无双,形成了自成系列的史学巨著。
《》是二十四史的开端,它是一部体通史;司马光的《》是一部体通史,与以后的续作形成了正史以外的又一系列;唐代杜佑的《》是体例制史书的第一部;宋代袁枢开创了体系列。
6.中国学术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同的特点,先秦诸子学产生,东汉、西汉学发达,魏晋风行一时,隋唐佛学达到极盛,宋明开创了儒学的新局面。
7.五行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定形,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维工具,它们之间存在着和等关系。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1.百家争鸣中对逻辑分析方法及自然科学比较注重的学派是()。
A.儒家 B.兵家 C.道家 D.墨家名家2.《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被称为“四大奇书”,代表了当时俗文学的最高成就。
A.《金瓶梅》 B.《官场现形记》 C.《红楼梦》 D.《初刻拍案惊奇》3.我国四大发明中()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A.造纸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4.目前公认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A.仰韶文化的陶文 B.甲骨文 C.金文 D.石鼓文5.“三武灭佛”之后,()成为中国佛教最为流行的宗派,它充分体现了华夏文化的特征。
13春《中国文化概论》作业1234
![13春《中国文化概论》作业1234](https://img.taocdn.com/s3/m/293098fd7c1cfad6195fa7e6.png)
13春《中国文化概论》作业1一、单选题1. 王羲之行书天下第一,其代表作为A. 《兰亭集序》B. 《颜勤礼碑》C. 《古诗四帖》D. 《乐毅论》正确答案:A2. 东汉的许慎,系统提出了汉字的六种结构,学术称为A. “造字之本”B. “六用”C. “六体”D. “六书”正确答案:D3. 中国历史上实行郡县制的朝代是A. 秦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正确答案:A4. “画圣”是指A. 欧阳询B. 苏东坡C. 吴道子D. 颜真卿正确答案:C5. 我国固有的宗教是A. 佛教B. 道教C. 伊斯兰教D. 基督教正确答案:B6. 清朝皇帝自己的办事机构称为A. 尚书省B. 门下省C. 军机处D. 中书省正确答案:C7. 《古兰经》是哪个教派的经典A. 佛教B. 道教C. 伊斯兰教D. 基督教正确答案:C8. 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史A. 《春秋》B. 《汉纪》C. 《隋书?经籍志》D. 《史记》二、多选题1. 中国古代建筑大体的类型有A. 宫廷B. 陵墓C. 寺庙D. 园林正确答案:ABCD2. 文化结构的四层次说包括A. 物态文化层B. 制度文化层C. 行为文化层D. 心态文化层正确答案:ABCD3. 原始宗教的主要形式有A. 大自然崇拜B. 鬼魂崇拜C. 图腾崇拜D. 灵物崇拜正确答案:ABCD4. 汉字结构所体现的精神,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 浪漫主义B. 写实主义C. 人体本位D. 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的反映正确答案:BCD5. 世界三大宗教指的是A. 佛教B. 道教C. 伊斯兰教D. 基督教正确答案:ACD6. 在印刷术方面,元代继活泥字以后,又出现了A. 木活字B. 墨拓技术C. 锡活字D. 铜活字正确答案:ACD三、判断题1. 周人最早生活在东北平原,有着悠久的农业生活传统。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2.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者“人类化”。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3. 《九章算术》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祖冲之的关于数学理论的著作。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37db277fa26925c52cc5bf62.png)
(一)一、单选1.儒家《三礼》:周礼、仪礼、礼记2.中国历史上首先使用年号的是:汉武帝3.唐代的科举制度考试:每年一次4.中国历史始终坚持的基调是:统一5.《日知录》是顾炎武的著作6.严复在近代思想史上的重大贡献是翻译了:《天演论》7.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汉书》8.“药王”孙思邈是:道教徒9.以道教为题材的神话小说是《封神演义》10.越是早期人类文化的创造,越是受制于它的:地理条件11.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所用的格式是:八股文12.我国古代皇宫、寺庙、官府等建筑物选址的朝向是:正南13.中国古代林木滥砍滥伐,在北方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其中一个重要性的原因是统治者喜欢:大兴土木14.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第一次大规模的交流与融合,发生在:汉唐时期15.文字神赐说典型的代表是:《河图洛书说》二、多选1.商代宗教崇拜的对象有:超自然神、天地神、祖先神2.察举是一种由下向上选拔官吏的人才制度,其中最著名的三科为:孝廉、茂才、贤良3.古代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宗教祭祀,军事讨伐4.属于平民的礼俗有:三月三、七月七、春节、清明、端午5.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观点有:天人合一、天人交胜、天人之分、重天轻人6.中国戏曲的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7.中国唐代最盛行的舞蹈为:剑舞、软舞8.反映中国古代审美观念的是:尚意追求中和之美、尊崇自然9.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仁爱、谦和、重义轻利、真诚有信10.中国古代改造利用自然文化的成就表现在:土地的开垦、水利的兴修、运河的开凿三、名词解释1.九族:一说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仍孙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2.木兰辞:是北朝乐府民歌中最杰出的篇章,歌颂的代父从军的女英雄木兰。
3.三言:冯梦龙纂辑的短篇小说集。
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
4.文曲星:星宿名之一。
中国神话传说中,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文章写得好而被朝廷录用为大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
5.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633b74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e6.png)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四大名著中,以历史为背景的小说是:A.《红楼梦》B.《西游记》C.《三国演义》D.《水浒传》答案:C2. 中国古代的“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御”指的是:A. 驾车B. 骑马C. 射箭D. 书法答案:A3.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是:A. 王羲之的《兰亭序》B.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C. 柳公权的《玄秘塔碑》D. 苏轼的《赤壁赋》答案:A4.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级别的考试是:A. 乡试B. 会试C. 殿试D. 童试答案:C5. 中国传统医学中,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医学体系是:A. 藏医B. 蒙医C. 中医D. 苗医答案:C6. 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是:A. 都江堰B. 郑国渠C. 大运河D. 灵渠答案:A7. 中国传统建筑中,具有独特风格的民居是:A. 四合院B. 土楼C. 吊脚楼D. 窑洞答案:B8.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对世界文化传播影响最大的是:A. 造纸术B. 火药C. 指南针D. 印刷术答案:A9. 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提出“性善论”的是: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老子答案:B10. 中国传统戏曲中,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手段的是:A. 京剧B. 越剧C. 黄梅戏D. 豫剧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中国古代的“五经”包括以下哪些著作?A. 《诗经》B. 《尚书》C. 《礼记》D. 《春秋》E. 《易经》答案:ABCDE2.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指的是:A. 西施B. 王昭君C. 貂蝉D. 杨贵妃E. 赵飞燕答案:ABCD3. 中国古代的“四大书院”包括:A. 白鹿洞书院B. 岳麓书院C. 嵩阳书院D. 应天府书院E. 石鼓书院答案:ABCD4.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五音”指的是:A. 宫B. 商C. 角D. 徵E. 羽答案:ABCDE5.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楼”包括:A. 黄鹤楼B. 岳阳楼C. 滕王阁D. 蓬莱阁E. 鹳雀楼答案:ABCE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的春节也被称为“农历新年”。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模拟试题和答案 (1)(1)(1)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模拟试题和答案 (1)(1)(1)](https://img.taocdn.com/s3/m/c12f6c0c866fb84ae45c8d73.png)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一)一、单项选择1. 清朝皇帝亲行开耕礼的文物藏品,现保存在北京的()A. 日B. 月坛C. 天坛D. 地坛2. 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一人是()A. 黄帝B. 仓颉C. 太史籀D. 许慎3.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一文的作者是()A. 高士奇B. 钱学森C. 茅以升D. 竺可桢4. 商朝的鼎盛时期是()A. 太甲时期B. 武丁时期C. 盘庚时期D. 祖辛时期5. 我国制盐业的迅速发展是在()A. 春秋B. 战国C. 秦代D. 汉唐6. 表明中国传统社会中央集权管理体制成熟的是()A. 宗法制的确立B. 分封制的确立C. 三公六卿制的确立D.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7. “天人之分”观点的提出者是()A. 荀子B. 董仲舒C. 刘禹锡D. 张载8. 在明朝,与著名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有过来往的思想家是()A. 王阳明B. 王艮C. 李贽D. 颜均9. 中国科举制度成熟的时期是()A. 汉朝B. 曹魏C. 隋朝D. 唐宋10. 钟敬文提出“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以分为三种干流”,即上层文化、中层文化、下层文化。
又将中下层文化归纳为( )A. 民俗文化B. 市民文化C. 娱乐文化D. 工艺文化11. 在中唐思想界打出“攘斥佛老”大旗的代表人物是( )A. 韩愈B. 柳宗元C. 刘禹锡D. 白居易12. 东汉学者郑玄解释说,“道”是宽多少的路()A. 八尺B. 十二尺C. 十六尺D. 二十尺13. 在古代,分隔着东方与西方两大文明世界的高原是( )A. 青藏高原B. 云贵高原C. 帕米尔高原D. 蒙古高原14. 中国科举制度的雏形是( )A. 九品中正制B. 汉代察举制度C. 门阀士族制D. 世卿世禄制度15. 道教的基本教义是( )A. 长生久视、全性葆真B. 性净自悟、普渡众生C.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D. 修心养性、明心见性DBDBD DACDA ACCBA二、多项选择题1. 东晋以后,佛教般若学的代表人物有()A. 道安B. 道生C. 鸠摩罗什D. 僧肇2. 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即“三母德”)是()A. 仁B. 义C. 礼D. 信3. 历史上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曾居住过()A. 吐蕃人B. 匈奴人C. 契丹人D. 羌人4. 《易》总结的对立物变化的规律有三条,即()A. 相反而成B. “趣时”C. 利而不害D. “生生”与“日新”5. 我国居住建筑的文化含义主要表现在()A. 祭祀后土B. 居住方式C. 建筑格局D. 建筑仪式6. 韩非子主要是把哪些人的理论结合在一起,最后发展出一套专门为君主权力斗争服务的法术之学()A. 孔子的“仁”B. 商鞅的“法”C. 慎到的“势”D. 申不害的“术”7. 汉武帝数十年对匈奴战争中,大的战役有()A. 河南战役B. 上党战役C. 河西战役D. 漠北战役8. 宋元明清以后地域文化的新现象,是东南沿海一带因海洋贸易所发展起来的一些影响一方的商业都会,最著名的有()A. 广州B. 福州C. 泉州D. 上海9. 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或叫“三大纲领”)是()A. 在明明德B. 在明人伦C. 在亲民D. 在止于至善10. 我国古人关于知行关系的观点主要有()A. 知易行难B. 知轻行重C. 行先知后D. 知先行后1.ACD2.ABC3.AD4.ABD5.BCD6.BCD7.ACD8.ABCD9.ACD 10.ABCD四、判断改错题1. 诞生礼是人生第一礼。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143acf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0e.png)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A. 多元性与包容性B. 连续性与非连续性C. 封闭性与开放性D. 传统性与现代性答案:A2.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
A.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B.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电报C.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电话D.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计算机答案:A3. 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其核心是()。
A. 仁B. 义C. 礼D. 智答案:A4. 中国古代的道家思想,其核心是()。
A. 道B. 德C. 无为D. 自然答案:A5. 中国古代的法家思想,其核心是()。
A. 法B. 术C. 势D. 刑答案:A6. 中国古代的墨家思想,其核心是()。
A. 兼爱B. 非攻C. 节用D. 尚贤答案:A7. 中国古代的兵家思想,其核心是()。
A. 兵法B. 兵势C. 兵形D. 兵略答案:A8. 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其核心是()。
A. 阴阳B. 五行C. 阴阳五行D. 五行相生相克答案:C9. 中国古代的中医理论,其核心是()。
A. 阴阳平衡B. 五行相生相克C. 经络学说D. 脏腑学说答案:A10. 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其核心是()。
A. 抒情B. 叙事C. 议论D. 描写答案:A11. 中国古代的书画艺术,其核心是()。
A. 笔墨B. 线条C. 色彩D. 构图答案:A12. 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其核心是()。
A. 木结构B. 石结构C. 砖结构D. 土结构答案:A13. 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其核心是()。
A. 自然B. 人文C. 宗教D. 政治答案:A14. 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其核心是()。
A. 唱B. 做C. 念D. 打答案:A15. 中国古代的民间艺术,其核心是()。
A. 民俗B. 民间C. 民艺D. 民情答案:A16. 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其核心是()。
A. 佛教C. 儒教D. 基督教答案:B17.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其核心是()。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题目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1f643511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c7.png)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题目一、是非题(共12题,每题2分)1. 中国的“酒文化”最主要关注的内容是我国数千年来酿酒工艺的衍变。
(错)2. 伏羲又称为“炎帝”,与黄帝一同被后世尊为中国民族的始祖。
(错)3. 黄河流域的“河姆渡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重要的早期人类文化区。
(错)4. “经史子集”当中,道家的经典《庄子》属于“经”的范围。
(错)5. 战国时代的战争形式类似于体育竞技,按照一定的礼仪规则列阵交战,一般一场战役历时仅数日,伤亡较少。
(错)6. 春秋时代战争频繁,经常出现数十万人死亡的惨烈战役。
(错)7. 秦始皇曾派人出使西域,使统一的中华帝国受到周围国家的尊敬(错)。
8. 曹操提出“唯才是举”的选才制度,是对两汉察举制度的巩固。
(错)9.“锦衣卫”是清朝创立的特务机关。
(错)10. 明成组朱棣做了两件事:迁都北京、废除丞相。
(错)11. 宋朝外战不利,丢失了“燕云十六州”。
(错)12. 我国的科举考试历时1300年,始终以“八股文”为考试形式,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错)13.“反者道之动”是《荀子》的核心概念。
(错)14. 魏晋玄学的兴盛是国家统一、民族富强的盛世景象。
(错)15. 两晋时期文学的主流文体是散文。
(错)16.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因此在“经史子集”的分类当中,这部书应当属于“集”部。
(错)17. 唐伯虎被称为“唐解元”,说明他在乡试中获得了第一名。
(对)18. 赵云字子龙,名与字意义相关。
(对)19. 国子监是明清相当于国立大学的教育机构。
(对)20. “连坐法”是秦国的商鞅提出的。
(对)21. 中唐时期,大文学家韩愈、柳宗元发起了“古文运动”,提倡“文以载道”,反对空洞无物。
(对)22.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对)23. 秦始皇是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个上泰山封禅的皇帝。
(对)24. 韩愈提出“道统说”,意图复兴儒学。
(对)二、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4分)1. 下面哪一项与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后果无关?(A )A.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的相继失败B.外战不利,最终北宋亡于异族之手C.国家内部长期安定统一,经济发达D.根除了藩镇军阀割据的局面2. 儒家理想中的一国之君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理想人格?(B )A.无为而治B.内圣外王C.称霸天下D.铁面无私3. 儒家的“内圣外王”指的是怎样的君主?(D )A.什么也不干涉,让百姓按照自然法则生活的君主B.制定法律,并且严格依法治国的君主C.秦始皇、汉武帝那样有大作为,改变历史的君主D.以上三项都不对4.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文化 阶段测评(一)
![文化 阶段测评(一)](https://img.taocdn.com/s3/m/e531e47b6529647d2628522e.png)
《中国文化概论》阶段测验一(绪论—第1章)一、单选题1、曹魏时期淮河曾结冰,北朝时贾思勰在()中记录黄河以北的桃花开的时间,比现在要晚十天到半个月。
A、《农书》B、《农政全书》C、《齐民要术》D、《天工开物》【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曹魏时期淮河曾结冰,北朝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录黄河以北的桃花开的时间,比现在要晚十天到半个月.参见教材P50。
2、北宋的运河以()为中心,仍然以汴河(即通济渠)为重要的经济补给线.A、郑州B、洛阳C、开封D、长安【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北宋的运河以开封为中心,仍然以汴河(即通济渠)为重要的经济补给线。
参见教材P59。
3、有专家统计,洪武年间的植树总量在10亿棵左右.这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政绩。
A、朱建文B、朱元璋C、朱棣D、朱高炽【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有专家统计,洪武年间的植树总量在10亿棵左右。
这的确是朱元璋一个了不起的政绩.参见教材P58。
4、基于传统解释,学术界经常把英文的“culture”一词对译为()。
A、文化B、文学C、修养D、教养【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基于汉语“文化”概念的传统解释,学术界经常把它与英语的Culture对译.参见教材P38.5、“文化”一词中,“化”的本义是()。
A、变化B、改易C、融合D、交流【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化”的本义是改易.参见教材P37.6、汉代长安一带皇家大规模的园囿,对保护()环境也有相当意义。
A、东南B、西南C、东北D、西北【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汉代长安一带皇家大规模的园囿,对保护西北环境也有相当意义.参见教材P58。
7、“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出自()。
A、《易·贲卦》B、《礼记·中庸》C、《说苑·指武》D、《荀子·不苟》【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礼记·中庸》说:“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完整版)中国文化概论第一套试卷
![(完整版)中国文化概论第一套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3660f4e558fafab068dc020c.png)
中国文化概论第一套试卷总分:100考试时间:100分钟A、化学B、文学C、化解D、改易2、谈到“文化”,人们常常引用“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此语出自(答题答案:D)A、《论语》B、《易》C、《荀子》D、《礼记》3、文化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这里的“文化”指的是(答题答案:A)A、广义的文化B、狭义的文化C、民族文化D、历史文化4、狭义的文化又称(答题答案:B)A、.历史文化B、小文化C、民族文化D、制度文化5、“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指的是(答题答案:B)A、自然现象和规律B、人伦社会规律C、人体花纹D、人的文化水平6、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翰的(答题答案:C)A、大西洋B、印度洋C、太平洋D、北冰洋7、在人类漫长的早期,可以把地理环境主要当作(答题答案:A)A、自然环境B、经济环境C、人文环境D、社会文化环境8、越是早期,人类文化的创造越是受制于它的(答题答案:C)A、气候条件B、经济条件C、地理条件D、国际条件9、下列民族中,从境外迁入中国的民族是(答题答案:B)A、鲜卑族B、塔塔尔族C、匈奴D、满族10、清朝最终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基础的时间是(答题答案:C)A、康熙十四年B、雍正五年C、乾隆二十四年D、道光六年11、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答题答案:D)A、亚热带气候B、高原气候C、海洋气候D、温带气候12、唐朝在安史之乱后设立的了州以上的一级政区是(答题答案:C)A、路B、布使政司C、方镇(又称道)D、行中书省13、最能体现中原华夏民族试图把农耕区围护起来的防御心态的工程是(答题答案:B)A、大运河B、万里长城C、都江堰D、十三陵14、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化进程开始于(答题答案:C)A、商代B、西周C、东周以降D、战国时代15、中国古代统治者进行海外贸易的主要目的是(答题答案:D)A、获得经济利益B、得到海外奇珍异宝C、满足民众的生活需求D、在政治上夸示于海外16、唐代中叶以后专制国家对土地私有权的干预逐渐减弱,出现的新的租佃关系是(答题答案:C)A、均田制B、雇工制C、契约制D、依附型17、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布局导致商业对政府的(答题答案:B)A、独立性B、依赖性C、寄生性D、对抗性A、中华文化B、汉文化C、民族文化D、华夏文化2、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答题答案:ABCD)A、文化典籍B、科技工艺C、语言文字D、文学艺术3、文化的结构四层次包括(答题答案:ABDE)A、制度文化层B、物态文化层C、社会意识层D、行为文化层E、心态文化层4、文化的重要属性包括(答题答案:AC)A、国度性B、阶级性C、民族性D、民间性5、传统文化具有以下一些特性(答题答案:ABCD)A、历史性B、遗传性C、同一性D、变异性E、6、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答题答案:BC)A、生产工具B、雕塑C、书籍D、筷子E、衣物7、下列民族中,曾建立过统治中原地区的政权的有(答题答案:ABDE)A、契丹B、女真C、回族D、鲜卑族E、羌族8、曾统治过整个中国的少数民族是(答题答案:CE)A、匈奴B、女真C、蒙古D、朝鲜族E、满族9、中国历史上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人口南迁是(答题答案:ABE)A、西晋末永嘉之乱后B、唐安史之乱后C、清代中叶D、明朝初年E、北宋末靖康之乱后10、中国地形、地貌变化比较明显的有(答题答案:ABCD)A、湖泊的发育和消亡B、水道和水系的变迁C、沙漠变迁D、海陆变迁11、下列关于中国政区的说法,正确的是(答题答案:ABCD)A、秦汉实行郡县制B、元朝设行省C、清初设18省D、东汉末形成了州——郡——县三级制12、下列关于中国人口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有(答题答案:ABD)A、西北人口稀疏B、东南人口稠密C、人口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D、人口分布很不均衡13、下列关于中国的地形、地貌的表述,正确的有(答题答案:ABD)A、高原和丘陵总面积的65%B、盆地占19%C、超过8000米的山峰12座D、平原占总面积的12%14、春秋战国时期,与促进农耕经济联系在一起的改革有(答题答案:ABC)A、管仲的“相地而衰征”B、李悝的“尽地力之教”C、商鞅的“重农固本”D、吴起“厉甲兵”15、被称为中国古代中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精妙结晶的是(答题答案:CD)A、汉唐的丝绸之路B、昭君出塞C、万里长城D、战国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16、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答题答案:ABC)A、多元成分结构造B、持续发展C、既早熟而又不成熟D、具有极大的承受力17、中国的农耕经济中除农业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有(答题答案:BC)A、土地产业B、手工业C、商业D、蚕桑业A、是B、否2、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是上层文化精华的荟萃。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期末考试题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期末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99d159a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cd.png)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期末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礼记.中庸》说“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这说明中国古代观察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出发点是(C)A.道德B.礼仪C.人文D.科学2.唐朝时,在今西藏地区主要居住的民族是(B)A.羌族B.吐蕃C.鲜卑D.回纥3.历来有居“天下形势”之说的地区是(B)A.山东B.山西C.湖南D.湖北4.我国现行的少数民族文字中,属于表意文字的是(A)A.彝文B.朝鲜文C.傣文D.蒙古文5.中国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是(D)A.从西南向东南逐渐移动B.从西北向东北逐渐移动C.从西南向东北逐渐移动D.从西北向东南逐渐移动6.在保护自然方面,“不违天时”观念的提出者是(B)A.老子B.孟子C.墨子D.韩非子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宋代“通漕四渠”的是(D)A.广济河B.金水河C.惠民河D.淮河8.氏族制度形成于(B)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商代D.周代9.汉朝地方行政体系中,最小的单位是(A)A.里B.乡C.亭D.县10.儒家“仁者,人也”最基本的要求是(B)A.“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1.庄子哲学强调主观上对矛盾的摆脱,强调对生活的超越。
摆脱、超越的方法是(B )A.无为B.齐物C.天人感应D.道法自然12.汉代灭南越,设立珠崖、南海等九郡的皇帝是(C)A.汉文帝B.汉景帝C.汉武帝D.汉宣帝13.士人群体真正构变成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士族阶层是在(B)A.先秦时期B.两汉时期C.魏晋时期D.五代十国时期14.唐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中负责政策执行的是(C)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内使省15.明朝用“八股文”取士,题目就出自朱熹的(C)A.《楚辞章句》B.《古今图书集成》C.《四书章句》D.《五经正义》16.“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历史揭示出自(A)A.《山坡羊·潼关怀古》B.《一枝花·不伏老》C.《哨遍.高祖还乡》D.《西园闻见录.关税》17.我国南方稻麦两熟制形成于(D)A.西汉B.东汉C.北宋D.南宋18.下列选项中,属于秋季的节气是(C)A.雨水B.小满C.处暑D.小寒19.晚清时期,广州为给外商外货提供场所专设了(B)A.四夷馆B.十三行C.番邦行D.迎宾馆20.下列选项中,历史上曾以狗拉爬犁为交通工具的民族是(A)A.赫哲族B.黎族C.傣族D.瑶族21.中医肺腑学说的思想来源是(B)A.“天人合一”学说B.“阴阳五行”学说C.“知行合一”学说D.“中和之德”学说22.下列选项中,已出现雕版印刷术的是(D)A.周代B.秦代C.汉代D.唐代23.古代“朝赏暮戮,忽罪忽赦”的情形时有发生,这反映了皇帝拥有(A)A.司法权B.军事权C.财经权D.行政权24.礼起源于(C)A.祭祀B.法律C.习俗D.神话25.天子亲自前往泰山祭祀,这种祭祀方式属于(A)A.就祭B.望祭C.周祭D.合祭26.荒礼属于(D)A.冠礼B.婚礼C.诞生礼D.凶礼27.“家人鸡鸣而起,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所描述的场景会出现于(A)A.春节B.清明节C.端午节D.重阳节28.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法,下列选项不属于“四谛”法的是(D)A.苦B.集C.灭D.爱2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体现的教学思想是(A)A.启发诱导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学思结合30.中国对乐理的认识很早,周代已创立了五音阶体系。
尔雅中国文化概论2016-5期末答案
![尔雅中国文化概论2016-5期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f514a37375a417876f8f57.png)
尔雅中国文化概论2016-5期末答案我的答案:×7《曲礼》规定对待家长要无犯无隐。
()1.0分我的答案:×8礼乐文明是一种尊重人情的文化体系。
()1.0分我的答案:√9欧洲艺术史上的洛可可艺术阶段深受东方影响。
()1.0分我的答案:√10“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中庸》谈人性是与动物相比较而言的。
()1.0分我的答案:√11儒家的“仁”的观念不仅仅是个人道德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关于政治的话题。
()1.0分我的答案:√12基督教在中国传播受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文化冲突。
()我的答案:√13彝族的历法是一年十个月,每月三十六天。
()1.0分我的答案:√14道德律是一种自由律。
()1.0分我的答案:√15商鞅的重农主义在中国影响深远。
()1.0分我的答案:√16历史是培养出来的,不是宣传出来的,甚至不是启蒙出来的。
()1.0分我的答案:√17汉代继承了秦代的官僚制度。
()1.0分我的答案:√18儒家教化论强调教先于刑。
()我的答案:√19文化在多元发生以后,走向统一化的文明进程,这个过程是非常缓慢的。
()1.0分我的答案:√20西周对殷商遗民采取的是绥靖政策。
()1.0分我的答案:√21先秦时期哲学上的天人合一表现为《周易》的哲学和儒家的心性之学。
()1.0分我的答案:√22儒家教化论诞生在礼乐文明背景下,而礼乐文明强调的正是品德的熏陶和教化。
()1.0分我的答案:√23故宫的建设遵循的是先秦的遗范——三朝体制。
()1.0分我的答案:√24古代百姓与官方交流的主要事件是交税和打官司。
()我的答案:√25周公辅政期间以洛阳为精神中心,建立了东都。
()1.0分我的答案:√26汉代的四大宰相指的是萧何、曹参、邴吉、魏相。
()1.0分我的答案:√27先秦时期建立法度一方面指的政策条例,另一方面还指度量衡。
()1.0分我的答案:√28陶寺遗址的发现印证了《尧典》的文献记载。
()1.0分我的答案:√29汉武帝实行推恩制。
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的全部试题(有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的全部试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f7b86ea45177232f60a2e1.png)
2011年10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C)A.文化思潮B.文化传统C.文化观念D.文化现象2.中国广大的东部地区处在季风气候区内,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故其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灾特重,其次是(C)A.地质灾害等B.沙尘暴灾害等C.洪涝灾害等D.风灾等3.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我国气候进入(D)A.第一个温暖期B.第二个温暖期C.第三个温暖期D.第四个温暖期4.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其占主导倾向的追求是(D)A.和睦B.团结C.和平D.统一5.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是打制石器的使用,当时还没有(D)A.原始采集业B.原始捕捞业C.原始狩猎业D.农业6.中国“家天下”的历史开始于(C)A.三皇时代B.五帝时代C.夏代D.商代7.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牧师,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D)A.教师B.官吏C.说客D.辩士8.中国历史上,南方的水稻生产上升至高居粮食作物产量的全国第一位是在(C)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9.七巧板运用的原理是古算中的(A)A.出入相补原理B.等差原理C.中国剩余定理D.秦王暗点兵10.我国古代医学诊断技术“四诊”指望、闻、问和(D)A.查B.验C.测D.切11.我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是在(C)A.公元6世纪B.公元8世纪C.公元l2世纪D.公元16世纪12.中国古代,开创考选官员的制度,而且确立了儒家思想在选官制度中的支配地位的朝代是(B)A.周代B.汉代C.隋代D.唐代13.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特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使得中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是(C)A.选举政治B.世袭政治C.伦理政治D.文官政治l4.完整的宗法制度出现于(C)A.五帝时期B.夏朝C.周代D.春秋时期15.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D)A.宗族祭祀与祖先崇拜B.军事征伐与发展农业C.祖先崇拜与发展农业D.宗族祭祀与军事征伐16.中国素称“礼义之邦”,把礼的重要作用说成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经典是(A)A.《左传》B.《周礼》C.《论语》D.《孟子》17.下列典籍中,运用类比思维最多的是(D)A.《周礼》B.《庄子》C.《周易》D.《诗经》l8.下列观念中,造成中国文化中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的观念是(B)A.知行合一B.天人合一C.重义轻利D.文以载道19.倡导道教于鹤鸣山(今四川崇庆境内),因入道须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一套习题 试题与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一套习题 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0d7d3aa300a6c30c229f89.png)
第一套习题试题一、填空类1.文化三现象包括__、__和__。
2.中国多元文化的形成经历了____、____、____和____四个时期。
3.宗法制形成于__代,__代以后名存实亡。
※4.古代世界中比较完善的选官制度是中国的____。
5.思维是_____________。
※6.中国文化以汉为界,前为利用“____”拓疆期,后为利用“____”交流期。
7.秦以后,中国国家体制的“法治”主要表现在:⑴_______──以国家之法的形式确定统治秩序;⑵______──考试选官。
8.古代世界中较为完善的“官僚制”是中国____朝的_____制。
9.周易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中国哲学发展的高峰期,即宋明时期,哲学已进入探讨哲学____,即“______”时期。
11.人性论是中国______的主要理论之一。
12.古代人性论中,影响较大的有____的“性善论”、____的“性恶论”及______的“性三品说”。
13. 把世界本原当作哲学问题进行系统讨论的起始者是北宋的_____。
14.名家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说,前一个“马”指的是____,后一个“马”指的是____。
15.宗教历史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个阶段。
16.中国传统宗教观包括_____、_____和_____。
17.佛教汉化的原因及表现在⑴____、⑵_________、⑶______、⑷______。
18.道教信仰的基本特征有⑴______;⑵______;⑶______。
19.中国古代文学的特色有⑴______;⑵_______;⑶________;⑷________。
20.中国文学的意境有两大构成要素,一是____,一是___。
21.中国古代史学有以下特点:⑴______;⑵______;⑶__________;⑷___________;⑸____________。
22.艺术作品和心灵之间存在共鸣和感应的关系,叫做_____。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试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e97716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58.png)
中国文化概论大纲第一部分课程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是世界古代四大文明唯一存在的实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精神风貌的体现,是世界上自成系统、独具特色的文化。
“中国文化概论”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祖国悠久、丰厚文化遗产的简明文本,使之对中国文化的特征有所把握,并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引发思考;帮助学生在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提高其人文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二、与相关课程的关系中国文化概论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但较之类似中国文化史有所不同,作为概论,主要是按内涵分类作专题论述,虽然有些专题也要讲述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变化发展的历程,讲述其发展顺序,但重点是阐明各个专题的特殊内容,它更具有专题性和特殊性,在本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它是相对独立的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
三、教材与教辅资料本课程教材采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方克立主编)。
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讲授要简明而有系统,既要对中国文化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又要避免被无法穷尽枝节材料所淹没,要将历史的梳理与逻辑的分析相结合,提高对中国文化的理论思维能力。
数千年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同时也带来因袭的重负。
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熟悉传统文化、分析传统文化、变革传统文化,努力培养学生的理性态度与务实精神,提高其人文素质。
五、教学方法与形式的建议1.教学应以辅助学员联系现实开展自学为主。
2.可运用多种媒体教材的一体化设计方案,结合本地区学员的学习条件,提供多种方式的学习支持服务。
3.面授辅导应侧重于理论教学,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讲清思路与方法。
学习方法的指导要突出重点,可试用课题研究的方法,注意培养学员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安排好实践教学环节。
有条件的地方要组织学员开展实地考察和撰写中国文化分析报告。
鼓励学员运用所学知识去对比分析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对今日中国的影响。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试题(1-5)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试题(1-5)](https://img.taocdn.com/s3/m/fc618839f01dc281e43af024.png)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作业(一)班级学号??????姓名??????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儒家六经,即??????、??????、??????、??????、??????、??????,四书即??????、??????、??????、??????。
2、神话传说凝结着民族精神,据《史记》记载??????、??????、??????、??????、??????,是我国传说中的五帝。
他们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文化注重伦理的核心特征。
3、中国古代学术与政治关系密切,不同时代各有其最为发达的学术形态,春秋战国时期????????学发达,两汉??????盛行。
魏晋?????风靡士林,隋唐?????独步一时,宋明理学精致高妙,清代?????达到极盛。
1A.邹衍2A.3A.造纸4A.5A.儒学6A.程颐7A.日本8A.韩非9A.夏B.10A.汉B.11A.12A.《春秋》B.《史记》C.《汉书》D.《文献通考》13.中国最古老的高等学校是(?)A.汉太学B.唐国子监C.宋书院D.明宗学14.下列农作物中除(?)外都是华夏大地古已有之的。
A.水稻B.大豆C.粟D.西瓜15.中国古代科学中,至今仍然屹立于世界科学之林的唯一传统学科是(?)A.天文学B.数学C.农学D.中医学16.把中国古代各行艺术加以综合并使之精致化的艺术形式是(?)A.音乐B.戏曲C.建筑D.园林17.唐代画家中被称做画圣的是(?)A.李思训B.吴道子C.闫立本D.韩干18.提出“非攻”、“节用”、“兼爱”等学说的学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19.《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被称为“四大奇书”。
代表了明代俗文学的最高成就。
A.《金瓶梅》B.《官场现形记》C.《红楼梦》D.《初刻拍案特奇》20.元杂剧作品有700多种,其中不乏名作被称作天下奇魁的剧作是(?)A.《窦娥冤》B.《墙头马上》C.《西厢记》D.《赵氏孤儿》三.判断(每题1.5分,共15分)1.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集粹(单选题)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集粹(单选题)](https://img.taocdn.com/s3/m/d61db6c56137ee06eff91810.png)
中国文化概论题集(一)单选题集粹1."文"与表示先天素质的"质"相对时,一般指的是后天形成的 A 。
A 品德、修养B 知识、学问C身份、地位D 装扮、修饰2.文化的历史传播,上层文化是以文字典籍为媒体的,而底层文化则主要靠 C 。
A 自发传承B 家庭传承C口头传承 D 传男不传女3.贯穿于一个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是 C 。
A 传统文化 B 历史文化 C 文化传统 D 文化观念4.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属于 A 气候。
A 温带气候 B 亚热带气候 C 寒温带气候 D 热带气候5.把湘江和漓江两大水系沟通联结起来的是 B 。
A 汉水 B 灵渠 C 淮河 D 郑国渠6.竺可桢先生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一文中指出,五千年来中国气候的大势是 B 。
A 由冷变暖,温暖时期越来越长,温暖程度越来越高。
B 由暖变冷,温暖时期越来越短,温暖程度越来越低。
C 由冷变暖,温暖时期越来越短,温暖程度越来越低。
D 由暖变冷,温暖时期越来越长,温暖程度越来越高。
7.据有关学者统计,自两汉以来,中国的灾害总的趋势是 C 。
A 频率越来越疏,程度越来越大 B 频率越来越密,程度越来越小 C 频率越来越密,程度越来越大 D 频率越来越疏,程度越来越小8.中国文化的发祥地是 C 。
A 长江流域 B 四川盘地 C 黄河流域 D 东南沿海9.决定了中国文明发展的道路与文化方向的地理背景是 D 。
A 西高东低的地势 B 温带季风气候 C 整体性地形 D 广大地域10.中国政治观点中的基调和历史基本方向是 A 。
A 追求一统 B 等级制度 C 宗法伦理思想 D 儒家思想1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灿烂辉煌的文化高潮,得益于分封制带来的区域意识和 B 。
A 山川地理条件 B 竞争意识 C 经济军事发展 D 开放的文化政策12.扬州及周围地区盛极一时的商业文化形成,如果从构成区域文化因素的角度出发,应该收入 B 。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全套..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7fd58129eefdc8d377ee3208.png)
中国文化概论选择题练习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 C 】A.文化思潮 B.文化传统 C.文化观念 D.文化现象2.中国广大的东部地区处在季风气候区内,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故其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灾特重,其次是【 C 】A.地质灾害等 B.沙尘暴灾害等 C.洪涝灾害等 D.风灾等3.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我国气候进入【 D 】A.第一个温暖期 B.第二个温暖期 C.第三个温暖期 D.第四个温暖期4.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其占主导倾向的追求是【 D 】A.和睦 B.团结 C.和平 D.统一5.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是打制石器的使用,当时还没有【 D 】A.原始采集业 B.原始捕捞业 C.原始狩猎业 D.农业6.中国“家天下”的历史开始于【 C 】A.三皇时代 B.五帝时代 C.夏代 D.商代7.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牧师,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 D 】A.教师 B.官吏 C.说客 D.辩士8.中国历史上,南方的水稻生产上升至高居粮食作物产量的全国第一位是在【 C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9.七巧板运用的原理是古算中的【 A 】A.出人相补原理 B.等差原理 C.中国剩余定理 D.秦王暗点兵10.我国古代医学诊断技术“四诊”指望、闻、问和【 D 】A.查 B.验 C.测 D.切11.我国的造纸术传人欧洲是在【 C 】A.公元6世纪 B.公元8世纪 C.公元12世纪 D.公元16世纪12.中国古代,开创考选官员的制度,而且确立了儒家思想在选官制度中的支配地位的朝代是【 B 】 A.周代 B.汉代 C.隋代 D.唐代13.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特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使得中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是【 C 】A.选举政治 B.世袭政治 C.伦理政治 D.文官政治14.完整的宗法制度出现于【 C 】A.五帝时期 B.夏朝 C.周代 D.春秋时期15.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 D 】A.宗族祭祀与祖先崇拜 B.军事征伐与发展农业C.祖先崇拜与发展农业 D.宗族祭祀与军事征伐16.中国素称“礼义之邦”,把礼的重要作用说成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经典是【 A 】 A.《左传》 B.《周礼》 C.《论语》 D.《孟子》17.下列典籍中,运用类比思维最多的是【 D 】A.《周礼》 B.《庄子》 C.《周易》 D.《诗经》18.下列观念中,造成中国文化中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的观念是【 B 】A.知行合一 B.天人合一 C.重义轻利 D.文以载道19.倡导道教于鹤鸣山(今四川崇庆境内),因人道须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题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4d366627e21af45b307a89b.png)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如果将私有制产生、国家建立作为文明的标志,那么我们民族的文明史应从________朝开始。
________王朝最终奠定了今日中国疆域的基础。
A. 秦,汉B. 商,唐C. 夏,清D. 西周北宋2.“(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易·贲卦》)这里的“文”字的含义是___________。
A.纹理 B. 符号 C. 彩画、装饰 D. 人为道德修养3.东周以后,随着牛耕和铁制农具的使用,农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土地国有形态走向瓦解,___________被破坏,变“公田”为“私田”现象普遍出现。
A. 契约制B. 均田制C. 井田制D. 租用调制4. ________出现了象形、会意、形声制字原则的甲骨文,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到成熟阶段。
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5. 欧洲14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冲破了中世纪的枷锁,打破神学势力的垄断;而我国,早在_______时期,人们的智力、体力水平不断增进,对神的力量崇拜就已经逐渐淡漠,开始由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过渡。
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6. 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确立了儒学“定于一尊”的地位的是_________。
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7. 诸子百家当中,主张“兼爱、非攻”的是_______。
A. 儒B. 墨C. 道D. 法8. 以儒学为主体,以伦理为本位,融合道、释思想的哲学理论体系_________,成为宋文化发展的标志。
A. 玄学B. 经学C. 理学D. 新儒学9. 经考证,我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技术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指南针、印刷术、火药武器三项重大发明创造是_______科技最为突出的结果。
A.魏晋B. 隋唐C. 两宋D. 元明10. 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_________,耶稣会士叩开封闭的中国大门,来华传教,也带来了欧洲文化,包括欧洲古典哲学、逻辑、美学、音乐、以及自然科学等,对中国影响很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文化概论作业(一)班级学号姓名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儒家六经,即、、、、、,四书即、、、。
2、神话传说凝结着民族精神,据《史记》记载、、、、,是我国传说中的五帝。
他们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文化注重伦理的核心特征。
3、中国古代学术与政治关系密切,不同时代各有其最为发达的学术形态,春秋战国时期学发达,两汉盛行。
晋风靡士林,隋唐独步一时,宋明理学精致高妙,清代达到极盛。
二.选择(每题1.5分,共30分)1.五行说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哲学思想,最早提出阴阳五行说的是().A.邹衍B.《尚书》C.《周易》D.《老子》2.周代实行()A.宗庙祭祀B.分封制C.嫡长子继承制D.以上答案都正确3.我国四大发明中()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A.造纸 B。
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4.目前公认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A.仰韶文化的文B.甲骨文C.金文D.石鼓文5.佛教约于汉代传入中国,晋时期借()之风获得大的发展A.儒学B.道学C.玄学D.经学6.宋明理学改变唐以来注疏五经的传统,成为渗透着佛道思想的新儒学。
宋代理学理气论、心性论集大成者是()A.程颐B.程颢C.朱熹D.王重阳7.中国高度发达的文化对周边产生了巨大影响,有的国家曾长期使用汉字,并借鉴汉字创造了本国文字,如()A.日本B.朝鲜C.越南D.上述三国8.法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法家中提出“法,术,势”的是()A.非B.商鞅C.申不害D.悝9.华夏族最终形成于()A.夏B.商C.汉D.春秋战国10.在整个中国古代,教育和科技最发达的朝代是()A.汉B.唐C.宋D.清11.佛教“四谛”是指()A.生老病死B.四大皆空C.脱苦D.苦集灭道12.下列史书中属于编年体的是()A.《春秋》B.《史记》C.《汉书》D.《文献通考》13.中国最古老的高等学校是()A.汉太学B.唐国子监C.宋书院D.明宗学14.下列农作物中除()外都是华夏古已有之的。
A.水稻B.大豆C.粟D.西瓜15.中国古代科学中,至今仍然屹立于世界科学之林的唯一传统学科是()A.天文学B.数学C.农学D.中医学16.把中国古代各行艺术加以综合并使之精致化的艺术形式是()A.音乐B.戏曲C.建筑D.园林17.唐代画家中被称做画圣的是()A.思训B.吴道子C.闫立本D.干18.提出“非攻”、“节用”、“兼爱”等学说的学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19.《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被称为“四大奇书”。
代表了明代俗文学的最高成就。
A.《金瓶梅》B.《官场现形记》C.《红楼梦》D.《初刻拍案特奇》20.元杂剧作品有700多种,其中不乏名作被称作天下奇魁的剧作是()A.《窦娥冤》B.《墙头马上》C.《西厢记》D.《氏孤儿》三.判断(每题1.5分,共15分)1.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2.中庸是一种辨证思想。
()3.自春秋战国以来,我国历代一直都把儒家哲学尊崇为官方哲学。
()4.古代科举制度自隋唐以来至光绪31年废止,共实行了1300多年。
()5.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之一仰韶文化位于一带。
()6.司马迁的《史记》属于断代史。
()7.完备而严密的宗法制度确立于始皇时代,是封建社会制度的重要标志。
()8.复杂的地域特点使中国文化的多样性非常明显。
()9.佛教传入中国形成了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
大乘佛教称作汉传佛教,小乘佛教乘作藏传佛教。
()10.元代戏剧四大家是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和洪升。
()四.列举题(每题3分,共15分)1.列举殷商神本文化的实质。
2.列举三纲五常的主要容。
3.列举“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4.列举汉文化统一的主要容。
5.列举明清时代文字狱最为酷烈的几个王朝。
五.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材料题:[孟子说]居天下之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摘自《孟子》)阅读该段材料后,请回答:A.能够给你一些什么样的人生启迪?B.该段材料反映了什么学派的什么思想?2.唐代在艺术的哪些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历史文化概论作业(二)班级学号姓名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佛教在西汉时间传入中国,有文献记载的佛教寺庙为白马寺,唐代佛教发展到宗派佛教阶段,有、、、、等佛教宗派,被尊为道教的创始人,他与佛祖、儒家创始人并世存在,是著名的三大哲人。
2、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属性是、、、、。
3、和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两个高峰。
4、诸子百家中较有代表性的、、、、五家。
二.选择(每题1.5,共30分)1.五行说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哲学思想,最早提出阴阳五行说的是().A.邹衍B.《尚书》C.《周易》D.《老子》2.周代实行()A.宗庙祭祀B.分封制C.嫡长子继承制D.以上答案都正确3.我国四大发明中()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A.造纸 B。
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4.目前公认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A.仰韶文化的文B.甲骨文C.金文D.石鼓文5.佛教约于汉代传入中国,晋时期借()之风获得大的发展A.儒学B.道学C.玄学D.经学6.宋明理学改变唐以来注疏五经的传统,成为渗透着佛道思想的新儒学。
宋代理学理气论、心性论集大成者是()A.程颐B.程颢C.朱熹D.王重阳7.中国高度发达的文化对周边产生了巨大影响,有的国家曾长期使用汉字,并借鉴汉字创造了本国文字,如()A.日本B.朝鲜C.越南D.上述三国8.法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法家中提出“法,术,势”的是()A.非B.商鞅C.申不害D.悝9.华夏族最终形成于()A.夏B.商C.汉D.春秋战国10.在整个中国古代,教育和科技最发达的朝代是()A.汉B.唐C.宋D.清11.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文化贡献最大的是()A.十进位制B.圆周率的计算C.正负开方术D.四则运算12.明清两代严厉的文化专制突出表现在()A.文字狱的盛行B.焚书坑儒C.独尊儒术D.文人属于第九等人13.世界上最早最大的百科全书是()A.《永乐大典》B.《四库全书》C.《大英百科全书》D.《古今图书集成》14.古典诗词的主要功能是()]A.叙事B.论理C.抒情D.说明15.中国最古老的高等学校是()A.汉太学B.唐国子监C.宋书院D.明宗学16. 下列农作物中除()外都是华夏古已有之的。
A.水稻B.大豆C.粟D.西瓜17.下列关于"五行"的说法错误的是()A.五行主要表现事物之间的关系B.它最多只是一种哲学畴,而没有逻辑强制性C.五行说产生于宋代,是构造理学的主要思维工具D.五行之间有一种相生相克的关系18.中国古代科学中,至今仍然屹立于世界科学之林的唯一传统学科是()A.天文学B.数学C.农学D.中医学19.把中国古代各行艺术加以综合并使之精致化的艺术形式是()A.音乐B.戏曲C.建筑D.园林20.提出“非攻”、“节用”、“兼爱”等学说的学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三.判断(每题1.5分,共15分)1.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2.中国传统文化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文化.()3.在古代小说中,唐传奇是文言短篇小说,宋话本则是白话短篇小说.()4.宋明理学在宋、元、明、清四朝一直是官方的意识形态。
()5.中国书法在晋南北朝开始走向美的感觉,出现了王羲之等书法名家.()6.晋玄学属于儒学.()7,春秋战国时期,"私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发展起来。
()8.法家思想的先驱者是商鞅,集大成者是非。
()9.孔孟儒学,老庄道学和程朱理学既相对独立又互相渗透,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哲学体系。
()10.商代人尊神重巫,体现出强烈的神本文化特色。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汉文化的宏伟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2.简述隋唐文化隆盛的背景。
3.简述元文化粗俗野蛮的重要体现。
五.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材料题:[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摘自《论语》)阅读该段材料后,请回答:A.该段材料反映了什么派别的什么思想?B.能够给你一些怎么样的人生启迪?2.试述明清时代是如何极端强化君主专制的?中国历史文化概论作业(三)班级学号姓名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___年____战争以前的文化.2儒家<<六经>>即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清实行闭关政策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时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中国文学体材的发展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先诸子的_______争奇斗艳;汉代的________成就辉煌;唐代的______登峰造极;宋代的________-独领风骚;元代的______别开生面;明清的___________臻于大盛。
二选择(共20题,每题1.5分)1.五行说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哲学思想,最早提出阴阳五行说的是().A.邹衍B.《尚书》C.《周易》D.《老子》2.周代实行()A.宗庙祭祀B.分封制C.嫡长子继承制D.以上答案都正确3.我国四大发明中()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A.造纸 B。
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4.目前公认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A.仰韶文化的文B.甲骨文C.金文D.石鼓文5.佛教约于汉代传入中国,晋时期借()之风获得大的发展A.儒学B.道学C.玄学D.经学6.宋明理学改变唐以来注疏五经的传统,成为渗透着佛道思想的新儒学。
宋代理学理气论、心性论集大成者是()A.程颐B.程颢C.朱熹D.王重阳7. 佛教中国化以后,( )成为佛教最流行的宗派,它充分体现了华夏文化的特征.A.华严宗B.天台宗C.法相宗D.禅宗8.华夏族最终形成于()A.夏B.商C.汉D.春秋战国9.在整个中国古代,教育和科技最发达的朝代是()A.汉B.唐C.宋D.清10. 民间道教”天师道”的创始人是( )A.老子B.洪C.陵D.角11.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文化贡献最大的是()A.十进位制B.圆周率的计算C.正负开方术D.四则运算12.明清两代严厉的文化专制突出表现在()A.文字狱的盛行B.焚书坑儒C.独尊儒术D.文人属于第九等人13.世界上最早最大的百科全书是()A.《永乐大典》B.《四库全书》C.《大英百科全书》D.《古今图书集成》14.古典诗词的主要功能是()A.叙事B.论理C.抒情D.说明15.下列史书中属于编年体的是()A.《春秋》B.《史记》C.《汉书》D.《文献通考》16. 下列农作物中除()外都是华夏古已有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