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说课稿

合集下载

部编版(2024年新教材)初中历史七年级上(核心素养精品课件)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ppt

部编版(2024年新教材)初中历史七年级上(核心素养精品课件)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ppt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 社会的过渡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2024年 统编版 新教材
新课导入
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 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
——《三字经》
思考:这段《三字经》出现的 朝代更替和人物分别有哪些?
主要在今河南中西 部、山西南部一带。
(3)考古印证:
“二里头遗址”
知识链接
夏朝历史的文物印证
二里头夏朝宫殿基址
二里头夏朝宫殿复原图
二里头,这个位于中国河南省 偃师市境内的村落,不仅是中国最 早的都城遗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名录上的璀璨明珠。其历史可追溯 至公元前1600年,是夏朝都城的所 在地。在这里,考古学家们发现了 大量精美的青铜器、陶器、玉器等 文物,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繁荣程度 和文明水平。二里头遗址的发掘, 对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具有极其重 要的意义,也为世界文明史的研究 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史记·夏本纪》:及禹崩,虽授益,益
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
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
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视频:从禅让制到世袭制
壹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3、统治概况
(1)国家机器:夏朝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还制定了历法,称为“夏历”。
(2)中心区城:
(3)巩固:增强军力,设置监狱,
制定刑法,加强对奴 隶和平民的控制。
视频:盘庚迁殷
知识链接
商朝历史的文物印证
河南安阳殷墟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 遗址,自1928年开始发掘以来,这里出土 了大量的甲骨文、青铜器、玉器等珍贵文 物,对研究商代历史、文化和科技发展具 有重要价值。尤其是甲骨文的发现,更是 填补了中国古代文明史的空白,成为世界 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说课稿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继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后讲述中国古代社会的又一个重点章节,对奴隶社会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和总结,从知识衔接上看,有继承性。

同时本课又与下一节内容《青铜器和甲骨文》有密切关联,因此十分重要。

2.教材内容要素分析:夏、商、西周的建立和灭亡,构成了本课的主线索。

本课首先简要地叙述了约公元前2070年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和夏桀无道为汤所灭、商朝建立的史实。

其次,叙述了盘庚迁殷后,商朝疆域不断扩大以及商纣的奢糜残暴和武王伐纣,西周的建立。

最后,叙述了周初统治者为巩固奴隶制政权而实行的分封制和西周的灭亡。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说出西周的分封制,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进程、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根据新课程理念,我把现代信息技术与本课的内容进行整合,针对初一学生的现状,实行开放式教学模式。

七年级学生求知欲强,但知识积累不够丰富,对一些复杂历史现象和地理概念模糊不清,因此,本课以教师讲述为辅助,把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定为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夏商西周时期创造了光辉的文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并让学生认识到奴隶制度的进步性和残酷性。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有二。

其一是夏朝的建立。

首先,因为夏朝是我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国家,这也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生产关系方面的重大变革。

其次,因为夏王朝的建立,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

其二是西周的分封制。

言其为重点,主要在于它是西周的重要制度,起到拓展疆域、巩固统治的作用,对后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夏商周的更替 说课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夏商周的更替  说课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大盂鼎,1849年出土 于陕西,器内壁铸铭 文19行291字,记述了 周康王册命贵族“盂” 之事。
猜一猜,写一写
猜一猜,周王会对“盂”说些什么?请根据教材预习,设计一份周 王封“盂”的对话,白话文即可。
盂,你………
你在少年时期,就作过显 要职务…… 赐给你管理国家的官员、 平民、奴隶…… 你要尽快把赐给你的人和 物迁徙到你所在的领 地…… 你要敬肃遵守你的政长职 责,不要废弃我的命令!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二里头二,里洛头阳1平号原宫普殿通地村基庄图的名
字廊,院但式却建隐筑藏夏着朝华后夏期民都族城的遗一址段
辉煌历史“,中这华里第产一生王了都最”早的
“中国”。
二里头1号宫殿复原图
玉礼器钺等
华夏第一鼎 绿松石牌饰
绿松石龙形器,2002年出土,长64.5 厘米,由2000余片绿松石片组合而成, 有人称其为“中国龙”。
牧野之战
武王伐纣
周朝建立
朝代名称 西周 建立者 周武王(姬发) 建立时间 公元前1046年 建立都城 镐京(今陕西西安)
四 西周的分封制
昔武王克商,封夏后氏之后于杞, 封殷氏之后于宋。
——《唐律疏议》
此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
——《吕氏春秋》
阅读材料,思考西周实行什么社会等级制度?
分封制(封建制)
1959年开始发掘,遗址内发现有宫殿、 居民区、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窖穴、 墓葬等遗迹,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 玉器、铜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遗物。
二里头遗址的年代是距今3750年到 3500年,而史书记载的夏王朝的年代 是距今4000多年到3500年,所以二里 头遗址只能是夏中晚期的都城。
——卜宪群《中国通史》
(2)难点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课件(26张PPT)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课件(26张PPT)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辉煌历史“,中这华里第产一生王了都最”早的“中
国”。
二里头1号宫殿复原图
华夏第一鼎 绿松石牌饰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地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我国夏最朝早建的立大的型宫意殿义建:筑群 1.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标志原始社会解体,奴隶社会的开始我。国最早的青铜礼器群 3.标志着中华文明的开始。
阶 级
奴—隶—《诗经·小雅·北山》
周 平 王
周厉王
西周第十任帝王 在位37年 道路以目
周幽王
西周第十二任帝王 在位11年
烽火戏诸侯
前841年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
西周王朝被 犬戎族所灭
镐京 洛邑 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是什么?从中我们又得到什么启示?
三、武王伐纣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
【译文】周武王征伐商纣王,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 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zhāo)歌。
牧野之战(武王伐纣):公元前1046年
04
西周的分封制
四、西周的分封制
朝代名称 西周 建立者 周武王 建立时间 公元前1046年 建立都城 镐京(今陕西西安)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学习目标 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
本史实。 了解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 初步认识朝代兴衰更替的规律,
认识人心所向是朝代更替规律。
01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朝代名称 夏朝
建立者 禹
建立时间 约公元前2070年
统治残暴,不得民心
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夏商周的更替》说课稿

《夏商周的更替》说课稿

《夏商周的更替》说课稿大家好!我是初中历史老师,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本课是初中历史教材的第二单元第4课,主要内容是夏商周的更替。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中国历史上三个重要朝代的更替,了解到夏商周的发展与衰落,为后续的历史学习打下基础。

二、说学情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第一单元的内容,对于历史学科有了初步的认识。

他们对于古代历史的认知还较为模糊,对于夏商周的了解也较少。

因此,本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夏商周的发展与衰落;(2)掌握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基本特点;(3)能够描述夏商周的更替过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2)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3)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整理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基本特点,掌握夏商周的更替过程。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夏商周的发展与衰落的原因,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五、说教学方法本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等。

通过多种方法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说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教师出示一幅夏商周的历史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这是什么时代的图片。

例如,出示一幅描绘夏朝的壁画图片,让学生观察人物服饰、建筑风格等细节,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第二环节:学习新课(1)讲授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基本特点。

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介绍夏商周三个朝代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文化成就等方面的内容。

例如,教师可以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夏朝的社会制度是封建制度,商朝的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周朝的文化成就有《诗经》等。

(2)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讨论夏商周的发展与衰落的原因,并记录下来。

例如,学生可以讨论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是否合理,经济发展是否受到制约等。

七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教案(表格式)

七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教案(表格式)
1.通过阅读材料,辨别史料类型。
2.认识到考古发现与文物研究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
过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设问:根据西周建立和灭亡的时间,如果换算成世纪年代分别是多少?西周明明存在275年,为何说是“八百载”?八百载的长久统治得益于哪项重要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
学会计算历史年代,思考回答:公元前1046年是公元前11世纪40年代;公元前771年是公元前8世纪70年代。西周灭亡后,周平王在洛邑重建周政权,史称东周,直到公元前256年秦灭东周。周朝实际存在790年,近800年。分封制。
阅读教材和《相关史事》,思考后回答。
共同点:增强军力;设置监狱;制定刑法。
阅读教材第24页正文和第25页正文前两段及《人物扫描》,回答问题。
主观上:周人以农业立国,拓展疆土,势力逐渐强大;任用吕尚等人才。
客观上:商纣王的残暴统治,导致民不聊生。
阅读材料,分析思考,回答问题。
类型:材料一是实物史料,材料二是文献史料。
示意图中人物从上到下相应的身份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等级结构的特点:血缘维系、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学生观察表格内容,并阅读教材第26页《相关史事》,思考后回答。
制定者:周公旦。
内容:包括严格区分君臣、父子、夫妻等身份和亲疏、尊卑、贵贱等地位的礼仪,以及与这些礼仪相配套的乐舞。
观察地图,归纳概括。
活动3
阅读教材《相关史事》和课后《知识拓展》,说说商朝奴隶制社会性质的表现。
活动4
阅读教材“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和“商朝的统治”子目的前两段内容,设问:商朝和夏朝在巩固统治上有何共同之处?
活动5
结合教材第24页正文和第25页正文前两段及《人物扫描》,布置任务: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分析武王伐纣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说课稿)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说课稿)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主要讲述了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建立、发展和灭亡。

教材通过生动的叙述,展示了我国古代历史的变迁,使学生了解夏商周时期的社会风貌,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较远,需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受历史的发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夏商周时期的历史较为久远,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基础知识,如夏商周的地理位置、年代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建立、发展和灭亡,掌握夏商周时期的社会风貌。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史料、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民族自豪感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建立、发展和灭亡;夏商周时期的社会风貌。

2.教学难点:夏商周时期的历史变迁及其原因;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授法、提问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史料图片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夏商周时期的音乐、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建立、发展和灭亡。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夏商周时期的社会风貌,分享学习心得。

4.讲授法:教师讲解夏商周时期的历史变迁及其原因。

5.提问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解答学生疑问。

6.总结提升: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历史发展规律。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发展奴隶制国家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灭亡夏朝商朝西周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对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建立、发展和灭亡的了解程度。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案)-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案)-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科目
历史
年级
七年级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课题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课时
1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的第1课,在教材位置上开启第二单元的新篇章,上承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并为后来讲述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和先秦时期等历史作铺垫。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所开创的世袭制为以后历代王朝承袭,继夏朝而兴起的商朝创造了以青铜器、甲骨文为显著标志的文明成就。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成熟阶段,统治者实行分封制,通过各级贵族维系国家的统治,分封制是西周主要的制度。
4.商朝的衰亡
【提问】出示商朝奴隶图片,据说一座商王墓,殉葬的奴隶有400多个,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和课本24页,
【回答】设置监狱,制定酷刑,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通过奴隶俑、史料等材料,发现商朝衰亡的过程及衰亡原因,认识到得人心者得天下的结论,培养唯
商朝后期如何加强统治?
出示史料,请学生史料研读,商朝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亡的?
通过概括商朝的统治措施和商朝与方国间的关系,认识到商初的兴盛。
3.盘庚迁殷
【讲授】出示地图和图片,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引导学生思考商朝前期,都城并不固定,为什么商朝前期不断迁都?
观察地图,思考问题
【回答】躲避自然灾害;缓和阶级矛盾;发展经济。
通过商朝多次迁都的史实,结合教材,推断其迁都的原因,提高历史分析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三)
课堂小结
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末代君主桀残暴统治,结束了夏王朝的统治;约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期间多次迁都,最为典型的是盘庚迁殷,纣残暴统治,而后西周建立,以分封制为主题统治政权,但最后也走向灭亡的道路。三朝兴衰,告诉我们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得人心者得天下。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讲稿)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讲稿)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讲稿)导入:大家好!文物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媒介。

那么,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件文物吧!这件约2900年前铸造的青铜器,名字叫遂公盨。

要想知道它讲述了哪些历史,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没错,我们需要解读它的铭文。

它的内底铸有98个字的铭文,讲述了“天命禹治水,禹削平山岗、疏道河流,平息了水患……(禹)亲自举行祭祀,民称其如父母。

”提问:原来这件文物讲述了大禹治水的故事。

禹因为治水有功,受到人民的拥护。

于是,当时黄河流域的部族首领舜就把位子禅让给了禹。

此后,又会发生哪些故事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在文物中发现夏、商、周的历史吧!一、夏朝的兴衰讲述:现在,请大家阅读教材,完成补充卡片上关于夏朝建立的史实。

大约在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王朝。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禹在位时,征服了南方的三苗,在阳城修建了城池。

考古学家在河南省登封王城岗发现了城址,推断其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1世纪,这个遗址就被认为是传说中禹的都城,也就是阳城。

此外,禹还制定各种制度,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随着禹渐渐老去,他就想要按照禅让制传位给在治水中立下大功的伯益。

但是,王位最终传给了谁呢?我们来读一段材料。

“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

及禹崩,虽授益(也就是伯益)……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

”原来,禹的儿子启最终继承了王位。

问题:这与之前尧舜的传位方式有什么不同呢?回应:尧、舜依据德行选择继承人,通过禅让的方式传递权力。

而启的继位则是父死子继,也就是依据血缘来传递王位,这就是世袭制,这时候天下就变成了他们一家人的了——也就是私天下。

为了稳固统治,夏朝还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此外还制定了历法,称为“夏历”。

那么,夏朝是一个什么样的朝代呢?我们可以借助考古学者的发现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夏朝的中心地区在今天的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一带。

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掘出年代相当于夏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

这里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还有手工作坊,还出土了用于祭祀的精美玉器和乐器,成套的青铜酒器,镶嵌绿松石的精美铜牌等。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中国古代历史中夏、商、周三代王朝的相互更迭;2.了解夏、商、周三代王朝的社会制度;3.能够分析夏、商、周三代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教学内容】一、情境导入1.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猜测图片所代表的历史时期。

2.学生通过阅读史料梳理古代中国的王朝更替,初步认识夏商周三代的王朝。

二、讲授1.夏、商、周三代王朝的相继出现和更替。

2.夏、商、周三代王朝的社会制度。

3.夏、商、周三代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变化。

三、讲解分析1.夏、商、周三代王朝的相继出现和更替带领学生分析夏、商、周三代的出现顺序以及相互之间的更替关系,初步了解中国古代王朝的历史演变。

2.夏、商、周三代王朝的社会制度带领学生认识三代王朝的政治权力与家族关系的关联;初步了解周王朝的封建制度和等级制度。

3.夏、商、周三代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变化带领学生分析三代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变化,初步掌握古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

四、讨论1.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围绕夏、商、周三代王朝的出现和更替展开讨论,互相交流想法和看法。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建立思辨意识,进行讨论研究,追求深度理解。

五、练习1.使用时间轴表现出夏、商、周三代的出现和更替关系,并简单注释关键事件和人物。

2.让学生根据课堂讲授,分别列举出夏、商、周三代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变化。

六、总结1.对课堂内容进行回顾,强调夏、商、周三代王朝的社会制度;2.指导学生深入思考古代中国历史的总体趋势,探究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

【教学评估】1. 课堂检测。

2. 作业。

3. 课后测试。

【教学参考】1.《历史》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中华历史文化教育网。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 观察图片,猜测历史时期通过放映古代建筑、器物、服饰等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图片所代表的历史时期和文化特征。

2. 阅读史料,初步认识夏商周三代的王朝让学生对《史记》中的关于夏商周王朝的内容进行阅读,并结合讲解,初步认识三代王朝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变化。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教案
重点
难点
重点:夏朝的建立,武王伐纣和西周的分封制。
难点:西周的分封制。
教法
学法
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史料设置问题进行探究。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导入新课
出示《大禹治水像》和《戴冠冕的夏禹》两幅图片(见课件)。
教师:根据图一、图二,思考大禹的身份和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让我们一起走进《夏商周的更替》来揭开谜底吧!
掌握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识读《春秋争霸形势图》《战国形势图》,获取有效信息。
历史解释
了解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知道甲骨文发现的基本史实和影响,培养观察、想象、归纳概括的能力;认识春秋时期是生产力飞跃进步、社会制度大变革、政治局面大动荡的时代;辩证认识诸侯争霸战争和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培养用联系、辩证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开放性讨论,培养创新思维;知道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答案: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是迁到殷,此后商朝保持了相对稳定。
4.观看图片(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归纳商纣王的暴行有哪些?
答案: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他:①对外征伐,耗费国力,②修筑豪华宫殿,③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④施用酷刑,残害人民。
过渡语:汤建立商朝后,励精图治,商朝逐渐强大起来。但纣王的残暴统治同样激起人民反抗,武王伐纣后,商朝最终灭亡,西周建立。
答案: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建在亳。
2.观看图片(见课件)并结合教材知识,归纳商朝强大起来的史实。
答案:商汤重视人才(伊尹),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相对安定,使商朝强大起来。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说课稿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是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课《夏商周的更替》的授课老师,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本次课程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夏商周的更替。

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以下知识点:1.了解夏商周朝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和政治制度;2.认识夏朝的创始人和重要的贡献;3.了解商朝的形成和演变过程,认识殷墟的文化特点和重要的考古发现;4.认识西周的建立过程和政治制度,并了解商周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特点。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对夏商周三代的历史更替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能够认识到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性和价值。

二、教学目标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1.通过多媒体课件、图片、文物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夏商周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和文化特点。

2.引导学生认识到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和中国古代文明的价值,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3.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全面了解夏商周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和文化特点。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商朝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并了解商周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特点。

四、教学方法本次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1.多媒体课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夏商周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和文化特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夏商周的发展历程。

2.图片和文物展示:通过展示夏商周的文物、图片,使学生形象地认识其文化特点和历史价值。

3.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与夏商周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古代中国文明的探索欲望。

2.讲述夏商周的历史背景(10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夏商周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制度,让学生了解夏商周的社会发展文化背景和政治制度。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教案(含反思、说课稿)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教案(含反思、说课稿)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了解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初步梳理历史发展线索。

二、过程与方法阅读“材料研读”和“相关史事”内容,了解史实;识读西周等级示意图,认识分封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理解朝代兴衰和更替的规律,帮助学生认识到人心所向是朝代更替的规律。

教学重难点重点: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西周的分封制。

难点: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图片“嫦娥奔月”]你能讲一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吗?据说故事中嫦娥和后羿是夏朝时期的著名人物。

那么夏朝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呢?夏朝之后紧接着是哪个朝代?我们今天就来了解这段历史吧。

【内容探究】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禹因治水有功,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其部落的势力和影响得到扩大。

约公元前2070年,禹结束了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

[多媒体展示“夏朝统治区域示意图”]师:夏朝的中心统治地区大致在今天的什么范围?夏朝的建立有什么重要意义?生:夏朝的中心地区主要在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

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师:阅读课本第20页正文部分内容,问:世袭制的具体含义又是什么?其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答出:世袭制指王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家族血缘关系世代继承下去的制度。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

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教师出示材料:史书上记载,禹建立了一支军队,征服南方三苗,还建立了官僚机构,有“六卿”等官职。

那时已有刑法,史书上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并问:从以上材料中你可以看出夏朝出现了与以前不同的什么政治制度?实质是什么?生:出现了国家机构(军队、刑法、监狱、政府等)。

夏朝的国家机构是用来维护夏王朝统治的工具或手段。

[多媒体展示二里头遗址的“宫殿复原图”“墓葬群”“青铜酒器”等图片]师:这些历史图片资料说明了什么?生: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也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教学设计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教学设计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新课标:知道具有奴隶制特点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发展,了解西周分封制等重要制度。

二、核心素养1、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了解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初步理清夏商周时期历史发展线索。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2、通过阅读商代重要城市分布图、周初分封诸侯国示意图,《材料研读》和《相关史事》内容,了解夏商周时期相关史实。

(史料实证)3、通过识读西周等级示意图,认识西周分封制的目的、主要内容、性质。

(历史解释)4、通过学习早期国家社会政治制度的演变,使学生清楚社会制度的变革促进了国家的产生和发展;通过夏商周政权更替材料解读,认识夏商周的更替的主要原因是统治者的暴政,使学生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以达到“读史明智”的目的。

(唯物史观)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西周的分封制。

难点:西周的分封制。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四千年前夏朝建,征服三苗都阳城;启承父业家天下,禅让终结世袭沿。

二里头遗址宫殿,手工作坊墓葬群;阶级分化等级显,桀驾人车特暴戾。

商汤起兵灭夏桀,建立商朝都在亳;水患不断又内乱,盘庚迁殷始稳定。

最后暴君名为纣,征伐重赋用酷刑;武王伐纣顺民意,牧野一战成英明!血缘功劳来分封,授民授土权务分。

朗读上述诗句,提问学生:诗句中提到的朝代有哪些?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几个王朝,板书课题: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

(二)、新课讲授师生探究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自主阅读课本P20~22内容,完成第1~3题。

1.夏、商、西周的兴亡。

2.问题思考:禹通过禅让制成为部落首领,那么在夏朝建立后,有没有继续通过禅让制选出下一任君王呢?三字经中的“夏传子,家天下”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提示:没有,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

这句话的意思是禹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这个天下变成了他们家的天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家天下”开始。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案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案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历史《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案一、课题名称《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二、课程课时1课时三、教材内容分析教材主要阐述了夏、商、西周三个王朝的建立、发展、鼎盛与衰亡的过程。

通过对这三个王朝的介绍,呈现了早期国家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发展概况,包括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国家机构的建立、青铜文明的发展以及分封制等重要内容。

四、核心素养目标1.唯物史观: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如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转变。

2.时空观念:明确夏、商、西周在历史长河中的先后顺序以及其所处的大致时间范围。

3.史料实证:通过分析历史文献、考古发现等资料,了解夏商西周时期的历史事实。

4.历史解释:能够解释世袭制、分封制等重要制度的内涵和意义。

5.家国情怀:从古代王朝的兴衰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强对国家发展的关注。

五、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夏、商、西周的建立与灭亡过程。

分封制的内容和影响。

2.教学难点理解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历史意义。

深入分析分封制对西周统治的作用以及其弊端。

六、课的类型及主要教学方法1.课的类型:新授课。

2.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史料分析法、讨论法。

七、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教学环节:展示大禹治水和启继位的图片。

教师活动:“同学们,我们先来看这两张图片,一张是大禹治水,一张是启继位。

大禹治水大家都比较熟悉,而启的继位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图片,思考两者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对早期国家形成的兴趣。

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够对夏商西周时期的历史产生好奇,顺利进入学习状态。

2.夏朝的建立与灭亡(15分钟)教学环节:结合课本内容讲解夏朝的建立和世袭制。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看到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禹治水有功,威望大增,他死后,启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那世袭制有什么特点呢?”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后回答,“世袭制就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教案)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教案)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教材分析本课课程标准: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本课重点: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西周的分封制。

本课难点:分封制的特点和影响。

本课解读:国家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夏、商、西周是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时期。

商朝和周朝,国家地域扩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国家统治者建立了统治人民的机构、军队,制定了法律和制度。

这些制度与世袭制、分封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内容。

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反映了朝代兴衰的规律。

学情分析面对的是初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上仍是处于未成熟的发展阶段;性格上,比较活泼好动同时注意力容易转移。

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才刚开始,对于学习历史的方法还需要加强,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同时还需要注意学习习惯的培养,历史兴趣的培养,尽量让学生参与更多。

教学目标了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了解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初步梳理历史发展线索。

阅读《材料研读》和《相关史事》内容,引导学生如何利用教材,使用教材。

分析西周等级示意图,结合材料分析,认识分封制的特点和影响,辩证看待分封制。

初步认识、理解朝代兴衰和更替的规律,帮助学生认识到人心所向是朝代更替的规律。

通过对奴隶制国家夏朝的学习,知道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本课重点: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西周的分封制。

本课难点:分封制的特点和影响。

板书设计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一、大禹立夏家天下1.夏朝2.世袭制二、商周更替国成型1.商朝2.西周:分封制三、兴衰成败悟家国得民心者得天下教学过程导入展示图片:何尊。

教师讲解:在《如果国宝会说话》节目中,曾经介绍过一件西周时期珍贵的国宝:何尊。

尊底有一段铭文“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这段话的意思是:我将中国作为统治地,自己统治那里的民众。

2024年秋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案)

2024年秋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案)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教案一、新课标标准知道具有奴隶制特点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发展,了解西周分封制等重要制度。

二、内容分析国家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夏、商、西周是中国早期国家的发展时期。

商朝和周朝,国家地域扩大。

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国家统治者建立了统治人民的机构、军队,制定了法律和制度。

这些制度和世袭制、分封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内容。

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反映了朝代兴衰的规律。

三、教学目标1.了解夏商周三代更替的相关史事,掌握西周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及作用。

(时空观念、唯物史观)2.通过夏商周的更替认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家国情怀)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设计意图:回顾旧知,引入新知。

(二)讲授新课1.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教师活动阅读教材P22,概况夏朝建立的相关史实。

(2)学生活动(3)教师活动想一想世袭制与禅让制有什么区别?(4)学生活动(3)教师活动阅读课本,思考二里头文化遗存,反映出怎样的信息。

(4)学生活动①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②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发展水平。

2.商朝的统治(1)教师活动商朝的建立与统治(2)学生活动①商王汤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商朝很快走向强盛。

②商朝为巩固统治,增强军力,设置监狱,制定酷刑,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3)教师活动首都是国家的中心,为什么要多次迁都?古我先王将多于前功,适于山,用降我凶,德嘉绩于联邦。

今我民用荡析离居,罔有定极。

——《尚书·盘庚》自中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

——《史记·殷本纪》(4)学生活动自然灾难;王室争夺权力。

3.西周的兴衰(1)教师活动阅读教材P26,梳理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基本概况?(2)学生活动①目的:巩固统治②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③权利与义务:义务:政治上:听命天子,朝觐述职;军事上: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经济上:交纳贡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继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后讲述中国古代社会的又一个重点章节,对奴隶社会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和总结,从知识衔接上看,有继承性。

同时本课又与下一节内容《青铜器和甲骨文》有密切关联,因此十分重要。

2.教材内容要素分析:夏、商、西周的建立和灭亡,构成了本课的主线索。

本课首先简要地叙述了约公元前2070年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和夏桀无道为汤所灭、商朝建立的史实。

其次,叙述了盘庚迁殷后,商朝疆域不断扩大以及商纣的奢糜残暴和武王伐纣,西周的建立。

最后,叙述了周初统治者为巩固奴隶制政权而实行的分封制和西周的灭亡。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说出西周的分封制,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进程、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根据新课程理念,我把现代信息技术与本课的内容进行整合,针对初一学生的现状,实行开放式教学模式。

七年级学生求知欲强,但知识积累不够丰富,对一些复杂历史现象和地
理概念模糊不清,因此,本课以教师讲述为辅助,把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定为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夏商西周时期创造了光辉的文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并让学生认识到奴隶制度的进步性和残酷性。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有二。

其一是夏朝的建立。

首先,因为夏朝是我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国家,这也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生产关系方面的重大变革。

其次,因为夏王朝的建立,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

其二是西周的分封制。

言其为重点,主要在于它是西周的重要制度,起到拓展疆域、巩固统治的作用,对后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分封制同时也是本课的难点。

尤其是在不正面介绍宗法制的情况下,要使学生明了分封制的内容,难度更大。

四、说教法、学法
围绕本课的重点、难点我采用问题教学法,设置了若干个小问题,以图说文,让学生在讨论中,在教师的指导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并且还采用了自主探究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分组导学,采取精讲深化、分析综合、设疑辩论教学方法,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为了生动形象直观,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来完成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校兴趣,提高良好的课堂效果。

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夏商西周灭亡的原因及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让学生学会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并充分利用自学、讨论、辩论、表演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增强学生的参与协作意识。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故事导入,创设情境。

多媒体展示嫦娥奔月图片,并配以音乐,由同学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导入新课,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讲授新课:
第一框: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首先请同学观看多媒体屏幕上《夏朝统治区域示意图》并阅读课后自由阅读卡,为学生设疑:这些历史资料说明了什么?(夏朝已是早期国家了),并由此让学生总结出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特点。

然后提出问题: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请同学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介绍末代暴君夏桀,首先多媒体展示《夏桀把人当坐骑》插图,引起学生注意,然后阅读教材,请同学讨论:夏桀比得上禹吗?表现在哪里?这样学生在讨论中得出结论,自然能体会到夏朝的灭亡,并由此引出本节第二个内容――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第二、三框《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对这部分内容我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讲述;(1)提出问题:商汤为什么能灭夏?学生在讨论中得出结论,自然记忆夏的灭亡和商的建立。

(2)指导学生讨论:后世为什么把商朝又称为殷朝?当时商王盘庚为什么要迁都?引出商王盘庚迁都的内容。

在讨论中加深印象。

(3)多媒体展示《商都城示意图》,请同
学指出商的统治区域,设问这样的一个大国是怎样灭亡的呢?过渡到暴君商纣。

请同学讲述纣王的残暴,给商的灭亡打下伏笔。

(4)请同学表演“姜太公钓鱼”的故事,增加趣味性,并引出“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佳话,在表演中使同学了解文王求贤若渴重用人才的品德。

文王的做法为武王伐纣奠定了基础,过渡到牧野之战(5)多媒体展示《牧野之战示意图》,请同学描述当时战争的景况,得出牧野之战导致商灭亡西周建立。

(6)最后请同学分组讨论: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取得胜利的原因,加深印象。

并设问西周建立后怎样才能巩固统治,过渡到下一个内容。

第四框《西周的分封制》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难点。

所以,我采用提问讨论的方法,让学生思考西周统治者怎样才能把被征服的广大地区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目的)对被分封的诸侯采取什么办法控制?(内容)分封制实行的结果如何?(作用)请同学自由讨论,然后选派代表回答,各组可以互相辩论,在辩论中掌握知识,并且有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

问题解决之后,多媒体展示西周等级示意图,让学生到电脑前标出每一等级的名称。

最后由学生讲述“道路以目”的故事,并表演“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总结出昏君误国的教训。

(三)课堂小结。

利用歌谣来小结。

(四)巩固练习。

针对本课的内容和特点,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请同学制作一个夏商西周的大事年表,可以自己设计,并展示,教师给予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