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ath治疗法又称为神经发育学治疗法
Bobath疗法

一、概念Bobath治疗法又称为神经发育学治疗法(Neuro-deveiopmental treatments,NDT),是当前世界各国治疗脑瘫及一切肢体运动障碍的主要方法,它是由英国医学博士、小儿神经病学者Karel Bobath及其夫人理学疗法士Beda Bobath夫妇从50年代起密切合作,共同创造的治疗方法。
Bobath主要采用抑制异常姿势、促通正常姿势的方法治疗脑瘫,疗效显著,在英、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广泛采用,并成立了专门的Bobath医院。
目前正被世界各国康复医学工作者广泛应用。
Bobath疗法给脑瘫患者的康复带来了希望。
二、Bobath认识脑性瘫痪的基本观点Bobath认为:脑瘫患儿和正常小儿不同,存在着精细运动和随意运动等多方面障碍,因而表现出复杂离奇的动作和各种异常姿势。
这种异常不仅是运动功能障碍,还有语言、性格、视觉、听觉、智力等多方面不同程度的障碍。
这些障碍常重复出现,在一个脑瘫患儿身上同时存在着两个以上障碍的情况,称为“脑损伤综合征”。
在治疗脑瘫时也发现随着运动功能改善,其他伴随障碍也同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因此Bobath认为治疗脑瘫必须从多方面着手,按照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进行治疗。
Bobath治疗大体可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使肌张力恢复或接近正常状态,可采用抑制异常紧张性姿势反射,如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和紧张性迷路反射。
逐渐获得正常的肌张力。
第二阶段:促进立直反射与平衡反射发育,多在无意识当中,在各种姿势下,在失平衡状态下促进立直反射与平衡反射的发育。
如乘车时突然停车,无意识地向前迈出一步的保持平衡动作,也可以在穴位时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推动患儿,使其在失去平衡的情况下迈出第一步。
促进平衡动作,这是一种无意识的自动反射,是人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第三阶段:向随意动作移行阶段,治疗时不给患儿摆好动作,而是通过设计的场面,引导患儿出现正常的动作姿势,体会正常运动的感觉,使痉挛减轻,逐渐引出自发的随意动作,按翻身、四爬、坐、站立等顺序进行。
Bobath治疗法又称为神经发育学治疗法.

Bobath治疗法又称为神经发育学治疗法(Neuro-deveiopmentaltreatments,NDT,是当前世界各国治疗脑瘫及一切肢体运动障碍的主要方法, Bobath主要采用抑制异常姿势、促通正常姿势的方法治疗脑瘫,疗效显著,Bobath治疗大体可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使肌张力恢复或接近正常状态,可采用抑制异常紧张性姿势反射,如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和紧张性迷路反射。
逐渐获得正常的肌张力。
第二阶段:促进立直反射与平衡反射发育,多在无意识当中,在各种姿势下,在失平衡状态下促进立直反射与平衡反射的发育。
如乘车时突然停车,无意识地向前迈出一步的保持平衡动作,也可以在穴位时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推动患儿,使其在失去平衡的情况下迈出第一步。
促进平衡动作,这是一种无意识的自动反射,是人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第三阶段:向随意动作移行阶段,治疗时不给患儿摆好动作,而是通过设计的场面,引导患儿出现正常的动作姿势,体会正常运动的感觉,使痉挛减轻,逐渐引出自发的随意动作,按翻身、四爬、坐、站立等顺序进行。
Bobath基本治疗手法主要的有以下几种:一.反射性抑制手法反射性抑制手法包括反射性抑制伸展姿势手法与反射性抑制屈曲姿势手法两种。
(一反射性抑制伸展姿势手法适应证:适用于手足徐动型脑瘫与痉挛型脑瘫,头背屈、全身呈明显的伸展姿势,或者呈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姿势,严重者呈角弓反张的患儿。
抑制手法:使患儿呈自然地仰卧状态,训练师跪坐在患儿足下方,用一手先屈曲后头侧的下肢于腹部,然后再屈曲前头侧的下肢于患儿的腹部,使患儿两下肢屈曲后固定在训练师胸前(图22—4,A。
训练师再用双手握住患儿双手,并内收内旋后固定于患儿胸前(图22—4,B,然后训练师用一手托起患儿后头部,用另一手固定患儿双手,使患儿呈坐位,坐在训练师的双侧大腿上,这时患儿头前屈,膝关节、髋关节屈曲,形成一个全身屈曲状态(图22—4,C,然后训练师将患儿双侧下肢伸展,外展、使股角逐渐扩大。
Bobath疗法

一、概念Bobath治疗法又称为神经发育学治疗法(Neuro-deveiopmental treatments,NDT),是当前世界各国治疗脑瘫及一切肢体运动障碍的主要方法,它是由英国医学博士、小儿神经病学者Karel Bobath及其夫人理学疗法士Beda Bobath夫妇从50年代起密切合作,共同创造的治疗方法。
Bobath主要采用抑制异常姿势、促通正常姿势的方法治疗脑瘫,疗效显著,在英、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广泛采用,并成立了专门的Bobath医院。
目前正被世界各国康复医学工作者广泛应用。
Bobath疗法给脑瘫患者的康复带来了希望。
二、Bobath认识脑性瘫痪的基本观点Bobath认为:脑瘫患儿和正常小儿不同,存在着精细运动和随意运动等多方面障碍,因而表现出复杂离奇的动作和各种异常姿势。
这种异常不仅是运动功能障碍,还有语言、性格、视觉、听觉、智力等多方面不同程度的障碍。
这些障碍常重复出现,在一个脑瘫患儿身上同时存在着两个以上障碍的情况,称为“脑损伤综合征”。
在治疗脑瘫时也发现随着运动功能改善,其他伴随障碍也同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因此Bobath认为治疗脑瘫必须从多方面着手,按照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进行治疗。
Bobath治疗大体可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使肌力恢复或接近正常状态,可采用抑制异常紧性姿势反射,如非对称性紧性颈反射和紧性迷路反射。
逐渐获得正常的肌力。
第二阶段:促进立直反射与平衡反射发育,多在无意识当中,在各种姿势下,在失平衡状态下促进立直反射与平衡反射的发育。
如乘车时突然停车,无意识地向前迈出一步的保持平衡动作,也可以在穴位时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推动患儿,使其在失去平衡的情况下迈出第一步。
促进平衡动作,这是一种无意识的自动反射,是人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第三阶段:向随意动作移行阶段,治疗时不给患儿摆好动作,而是通过设计的场面,引导患儿出现正常的动作姿势,体会正常运动的感觉,使痉挛减轻,逐渐引出自发的随意动作,按翻身、四爬、坐、站立等顺序进行。
Bobath法(一)

2.相反神经支配的作用 正常的相反神经支配是人类进行交替运动的基础,
也是自律运动和随意运动不可缺少的条件。 (1)维持运动的协调性:可以根据运动的时间性和
方向性,使主动肌、拮抗肌、协同肌阶段性的或收缩或 弛缓,从而维持运动的协调性。
26
(2)调节机体运动肌群自律的适应姿势的变化:
产生的刺激:这种刺激可以引起肌肉的反应,身体各 部位肌肉可因不同的情况而产生不同的反应,在客观 上可以见到肌肉的紧张度的增高或降低。
Bobath博士认为,如果用上述的三方面身体功能
状态来表示肌肉的性状可以客观的反应出中枢神经系 统内部兴奋中枢与抑制中枢的动态平衡状况,所以用 来表示肌肉的性状更为确切,他根据这三种状态的特 点,将肌肉的性状用“姿势紧张”这一名词来表示。
12
2)维持支持性:当一个人在维持坐位、立位等
姿势时起支持作用的肌群,特别是头部和躯干部位的
肌群都必须对抗重力起支持身体的作用,即所谓的支
持性。只有在相应的肌群的姿势紧张保持一定高度才
能保证这种支持性,从而才能维持身体姿势的稳定。
13
(2)姿势紧张要在运动中保持一定的低度 :当
上一世纪,国际上先后出现了许多具有不同特色的
康复治疗技术,主要有Bobath技术、Rood技术、 PNF 技术、Brunnstrom技术等。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和临床 应用,逐渐形成了一个治疗技术体系,即神经发育治疗
体系或称为神经发育促进技术 (neurodevelopmeny
treatment, NDT)。
这些方法是应用神经生理学、神经发育学等学科的
基本原理来治疗运动障碍,目前,已经成为康复医学中 的主要治疗手段。
Bobath基本治疗手法要点

Bobath基本治疗手法一、概念-Bobath治疗法又称为神经发育学治疗法(Neuro-deveiopmental treatments,NDT),是当前世界各国治疗脑瘫及一切肢体运动障碍的主要方法,它是由英国医学博士、小儿神经病学者Karel Bobath及其夫人理学疗法士Beda Bobath夫妇从50年代起密切合作,共同创造的治疗方法。
Bobath主要采用抑制异常姿势、促通正常姿势的方法治疗脑瘫,疗效显著,在英、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广泛采用,并成立了专门的Bobath 医院。
目前正被世界各国康复医学工作者广泛应用。
Bobath疗法给脑瘫患者的康复带来了希望。
-二、Bobath认识脑性瘫痪的基本观点-Bobath认为:脑瘫患儿和正常小儿不同,存在着精细运动和随意运动等多方面障碍,因而表现出复杂离奇的动作和各种异常姿势。
这种异常不仅是运动功能障碍,还有语言、性格、视觉、听觉、智力等多方面不同程度的障碍。
这些障碍常重复出现,在一个脑瘫患儿身上同时存在着两个以上障碍的情况,称为“脑损伤综合征”。
在治疗脑瘫时也发现随着运动功能改善,其他伴随障碍也同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因此Bobath认为治疗脑瘫必须从多方面着手,按照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进行治疗。
-Bobath治疗大体可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使肌张力恢复或接近正常状态,可采用抑制异常紧张性姿势反射,如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和紧张性迷路反射。
逐渐获得正常的肌张力。
--第二阶段:促进立直反射与平衡反射发育,多在无意识当中,在各种姿势下,在失平衡状态下促进立直反射与平衡反射的发育。
如乘车时突然停车,无意识地向前迈出一步的保持平衡动作,也可以在穴位时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推动患儿,使其在失去平衡的情况下迈出第一步。
促进平衡动作,这是一种无意识的自动反射,是人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第三阶段:向随意动作移行阶段,治疗时不给患儿摆好动作,而是通过设计的场面,引导患儿出现正常的动作姿势,体会正常运动的感觉,使痉挛减轻,逐渐引出自发的随意动作,按翻身、四爬、坐、站立等顺序进行。
神经发育疗法

Bobath疗法的特点
• 通过关键点的控制及其设计的反射抑制模 式和肢体的摆放来抑制肢体的痉挛
• 痉挛缓解后,通过反射、体位平衡诱发平 衡反射
• 进行主动的、小范围的、不引起联合反应 和异常模式的关节运动
• 再进行各种运动控制训练 • 过渡到日常生活活动的训练
Bobath疗法的治疗技术
(4)有脑干、脊髓控制的低水平反射的 释放是运动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的观点, 目前认为是无根据的。
(5)Bobath曾根据Magnus的研究提出过 一些治疗方面的理论,目前认为Magnus 在当时居统治地位的概念,已不为当今的 生理学家所接受,目前认为感觉传入,对 运动控制无关键作用,另认为运动控制也 不依靠反射。
• 患侧拇指在上,目的是防止臂旋前, 使拇指有较大的外展。
(三)反射抑制性模式(RIP)
1.基本方法:
• RIP是对抗原有的痉挛引起的异常姿势 而进行的一种被动运动,例如,上肢 因痉挛引起的内收、内旋、屈肘、前 臂旋前、屈腕和指的姿势,RIP就是通 过被动运动,使之变为外展、外旋、 伸肘、前臂旋后、伸腕和指的姿势。
3.基本方法
轻拍 肢体负重是刺激本体感受器
关节压缩是在因不能负重时采用的一种 代替办法
(1)促进对患侧上肢的控制 (2)改善站、走时膝关节的不稳定 (3)为下肢站立做准备 空间定位放置和挺住:
• 总之:Bobath主要在治疗前要对
患者的姿势、运动进行评价,找出阳 性(正常不应出现的反射和反应)体 征和阴性(正常应出现而现在消失的 反射和反应)体征,对阳性体征在治 疗中贯彻用RIP等抑制技术,对阴性 体征在治疗中贯彻促进的技术。
(3)对抗全身性屈肌痉挛的RIP: (4)对抗全身性伸肌痉挛的RIP (5)对抗躯干肌痉挛的RIP: 。
16.广泛性发育迟滞

Bobath夫妇最早提出这种治疗方法是在19世纪40年代。 B.Bobath早年在德国接受体操和运动疗法的专门训练, 后来为了免受迫害来到英国并开始对神经科病人进行治疗。 在对成年偏瘫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她注意到有一个患者上 臂和大腿是僵直的,而且不能计划和执行正常的运动模式。 在训练的过程中B.Bobath努力帮助这个患者以及其他与 他情况相似的患者,使他们的患侧肢体重新获得正常的协 调模式。经过反复的试验,她发明了一些能改变中风病人 异常肌张力以及可以教会病人患侧重新学会比较正常的运 动模式的技术。她的这种对成年中风患者进行治疗性运动 的方法并不是建立在发育顺序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她对 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运动组成分析的基础之上的。
Bobath治疗法是当前世界各国治疗脑瘫及一切肢体不自由 者的主要方法,它是由英国学者KaIel Bobath和Berta Bobath夫妇从50年代起密切合作,共同创造的治疗方法。 运动发育的末成熟性和运动发育的异常性,是Bobath 认识脑瘫的两个基本观点,Bobath认为尽管脑瘫定义为 “脑瘫是非进行的”,但是如果异常姿势、异常运动不被 中断,病情仍然是进展的。 所以Bobath指出:“脑瘫的临床症状至少在青春期前 是进行的。”Bobath强调,应抓住有利时机,提倡早期治 疗,尽早切断恶性循环,赋活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Bobath疗法的这种观点,改变了神经组织不能再生, 损坏了就不能恢复,脑瘫是不治之症的陈旧观念,Bobath 主要采用抑制异常姿势、促通正常姿势的方法治疗脑瘫, 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在英、美、日、德等发达国家被 广泛采用。
二.Bobath神经发育治疗法的基本理论
一、概念 Bobath治疗法是当前世界各国治疗脑瘫及一切 肢体不自由者的主要方法,它是由英国学者 KaIel Bobath和Berta Bobath夫妇从50年代起密 切合作,共同创造的治疗方法。Bobath主要采用 抑制异常姿势、促通正常姿势的方法治疗脑瘫, 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在英、美、日、德等发 达国家被广泛采用,并成立了专门的Bobath医院。 Bobath疗法给不治之症的脑瘫患者带来了康复的 希望。
易化技术

易化技术易化技术又称神经发育疗法,或神经生理学疗法。
这是一类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患的康复治疗技术技术。
它依据神经生理级发育过程。
即由头到脚、有近端及远端的发育过程,运用诱导或抑制的方法,使患者逐步学会如何以正常的运动方式去完成日常生活动作,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在康复治疗中常用的方法时: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PNF技术、Rood 技术、MRP技术等。
(一)Bobath技术1.概述:2.治疗原则:3.常用的治疗技术(1)关键点的控制(2)反射性抑制抗痉挛模式1)躯干抗痉挛模式由于患者躯干患侧肌的痉挛,常使其躯干侧屈向患侧,躯干肌出现短缩的现象,因此躯干的抗痉挛模式是使患侧躯干伸展。
方法是患者健侧卧位,治疗师立于患者后面身后,一手放置于肩胛带周围,另手放置于骨盆周围髋,然后双手做相反方向的斜线牵拉,从而达到缓解去躯干痉挛的目的。
2)上下肢的抗痉挛模式1.使患侧上肢处于外展、外旋、伸肘、前臂旋后、伸腕或指、拇指外展的位置。
可对抗上肢的屈曲痉挛模式。
2.轻度屈髋屈膝、内收内旋下肢、踝背屈、趾伸展,可对抗下肢的伸肌痉挛模式。
在康复训练中,当诱发患者患侧上肢主动运动时,患侧下肢应摆放于RIP的位置;当诱发患者患侧下肢主动运动时,患侧上肢应摆放与RIP的位置。
3)肩胛带的抗痉挛模式:由于菱形肌、斜方肌尤其是背阔肌的痉挛,使肩胛骨呈内收和下降位,因此肩胛骨的抗痉挛,模式应为:肩胛骨外旋、上提。
4)手的抗痉挛模式手的常用抗痉挛模式,为患者双手及上肢同时活动时常用的抗痉挛的模式。
如,患者双手掌心相对,十指交叉握手,患侧拇指在上,此形式的握手又叫Bobath式握手。
5)利用反射性机制改善异常的肌张力6)。
bobath技术3篇

bobath技术第一篇:bobath技术简介Bobath技术也称为NDT(神经发育治疗)技术,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主要用于重建神经系统的运动控制功能。
该技术以三位神经科学家Bobath夫妇的名字命名,他们是首先提出并使用该技术的人。
Bobath技术可以改善运动功能和姿势控制,以及改善个体的独立性和社交交往能力。
Bobath技术依据神经发育及其失调的原则,利用理解神经发育的知识和神经损伤的影响来进行治疗。
该技术鼓励个体去发现身体本身的动作方法,以提高他们的控制和协调。
由于其非常适用于提高大脑和身体之间的协调,所以它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帕金森病、脑卒中、小儿麻痹和脑性瘫痪等疾病。
Bobath技术的主要特点是使治疗师贴近个体,考虑个体的个体差异和个体的感知,以便在处理身体控制方面与个体建立有效的沟通。
Bobath治疗师的目标是通过与个体的沟通,使个体在恰当的时间内使用具有后备功能的运动模式,并在关节稳定不动的情况下构建和调整适当的运动模式。
Bobath技术主要包括平衡性、手、躯干、坐位以及站立等方面的治疗。
第二篇:Bobath技术的治疗原则Bobath技术是建立在神经学、解剖学、生理学等医学学科理论基础上的综合性治疗方法,主要为处理中央神经系统和运动机能方面的问题提供有力的支持。
Bobath技术主要遵循以下几个治疗原则:1.基于神经系统发育的原则:Bobath技术基于神经系统发育的原则进行运动和活动治疗,例如引导运动模式的建立和完善。
2.处理身体控制方面的个体化治疗:Bobath治疗师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化特点,尤其是对感知方面的重视。
治疗方法应根据个体的身体特点进行个性化调整。
3.处理身体控制方面的环境适应治疗:Bobath技术不仅处理身体控制方面的问题,也关注环境适应的问题。
Bobath治疗师利用环境适应的方法,让每个人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
4.处理身体控制方面的协作治疗:Bobath技术强调治疗师和患者之间的协作关系,以及患者本身各个部分的协作关系。
Bobath技术PPT课件

2020/4/11
5
由于在这种方法中,一方面强调按运 动正常发育顺序进行训练,另一方, 在小儿身上应用时,主张先找出小儿 运动发育停止的点,并从此点出发促 进其运动发育,以减少患儿和正常儿 之间的差距,故又称为神经发育疗法。
2020/4/11
6
(1)在脑瘫等中枢神经疾患的患 者身上,传入冲动往往绕过正常通 路而优先传到(即短路)少数已发 生异常反射或异常运动模式的突触 链中去,因此患者对刺激的反应, 总呈现异常的模式。
(3)随着RIP的应用,应使患者能自己 学会克服其异常的姿势和痉挛。
(4)RIP不应是静止的,应在几个部位 上轮流进行或插入其他促进技术。
(5)进行RIP时要注意充分运用头、肩 胛、骨盆等关键点
2020/4/11
18
此处所述的促进技术,指对翻正反 应、平衡反应和上肢伸展防护反应 的促进,重点是对平衡反应的促进。
治疗中治疗者通过在关键点上的手法操作来抑制异常的姿 势反射和肌张力,引出或促进正常的肌张力、姿势反射和 平衡反应。
对关键点的控制是Bobath技术中手法操作的核心,常和反 射性抑制综合应用。
人体关键点包括: 1. 中部关键点如头部、躯干、胸骨中下段。 2. 近端关键点如上肢的肩峰,下肢的髂前上棘。 3. 远端关键点如上肢的拇指,下肢的拇趾。
2020/4/11
19
2020/4/11
20
2020/4/11
21
2020/4/11
22
Hale Waihona Puke (四)促进技术注意事项①要从前面、后面、侧面或
对角线的方向上推或拉患者,
让其达到或接近失衡点。
②要密切监控以防意外,但
不能把患者扶牢,否则患者
Bobath的名词解释

Bobath的名词解释Bobath(波巴特)是一种著名的神经发育治疗方法,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英国。
它被广泛应用于儿童神经发育障碍(例如脑性瘫痪)和成人中风、脊髓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
Bobath方法通过整合多学科的康复治疗,致力于优化患者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
波巴特治疗的核心理念是“动作单位”。
它将大脑、神经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视为一个整体,认为动作活动是由这些系统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实现的。
因此,波巴特方法旨在通过调整和平衡这些系统的功能,恢复和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
与传统康复方法不同,波巴特方法更注重理解和矫正患者不良的运动模式,以及解决其根本的问题。
在波巴特治疗中,医疗团队通常由物理治疗师、职能治疗师和言语治疗师组成。
他们综合运用各种康复技术和方法,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设计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他们通过观察、评估、操作和重塑患者的运动模式,促进肌肉的协调性、平衡和灵敏度。
波巴特方法强调每个患者的个体需求。
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特定状况和目标,定制针对性的治疗计划。
在实施治疗时,他们会不断地观察和调整,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他们通过提供适当的刺激和引导,以帮助患者重新建立运动控制和功能。
波巴特治疗还注重促使患者主动参与康复过程。
治疗师通过与患者和他们的家庭紧密合作,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日常生活活动,并提供支持和指导。
他们在康复过程中也会教授患者和家庭一些特定的技能和策略,以便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挑战。
波巴特方法与许多其他治疗方法相结合,以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功能和生活质量。
除了物理、职能和言语治疗外,还可能包括辅助设备(例如矫形器、辅助步行器等)的使用,以帮助患者在日常活动中更好地行动和交流。
波巴特方法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许多成功的治疗案例。
它以其独特的理念和方法在康复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bobath技术常用的基本技术

bobath技术常用的基本技术Bobath技术,又称为NDT(神经发展治疗),是一种常用于儿童和成人的康复技术。
它的目标是通过改善运动控制和姿势控制,提高患者的功能能力和生活质量。
Bobath技术是由英国物理治疗师Berta Bobath和她的丈夫Karel Bobath于20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他们针对脑性瘫痪患者的特殊需求,提出了一套独特的治疗方法。
Bobath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调整患者的姿势和运动控制,以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再组织和恢复功能。
它强调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即大脑和脊髓可以通过适当的刺激和训练来重新组织和恢复功能。
因此,Bobath技术的关键在于提供恰当的刺激,以激发患者的运动和感觉功能。
在Bobath技术中,常用的基本技术包括以下几种:1. 感觉刺激:通过触摸、按摩、振动等手段,刺激患者的感觉系统,以增强他们对身体位置、运动和触觉的感知能力。
这有助于改善他们的运动控制和姿势调整能力。
2. 运动训练:通过引导患者进行特定的运动,帮助他们改善肌肉张力、平衡和协调能力。
运动训练可以包括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和抗阻运动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设计。
3. 姿势控制:通过调整患者的姿势,帮助他们改善重心平衡和姿势控制能力。
常用的姿势控制手段包括床位调整、垫子和枕头的运用等,以提供稳定的支撑和适当的挑战。
4. 功能训练:通过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功能动作,帮助患者恢复和改善日常生活技能。
功能训练可以包括各种动作,如坐立、转身、爬行、行走等,以及手部和上肢的功能训练。
5. 环境适应:通过调整环境条件,为患者提供适宜的治疗环境。
环境适应可以包括调整光线、音乐和温度等,以及提供适当的工具和辅助设备,帮助患者更好地参与治疗和日常生活活动。
以上是Bobath技术常用的基本技术。
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康复目标。
在实际操作中,治疗师需要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和个体化的治疗计划,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并进行适时的调整和改进。
Bobath法

湖南省儿童医院康复中心运动室 刘跃琴
定义
➢ Bobath疗法又称Bobath神经发育治疗法。是 由英国物理治疗师Berta Bobath和她的丈夫 Karel Bobath从50年代起密切合作,共同创 造的治疗方法。是当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引起的运动障碍的主要疗法之一。
基本原理
三、控制关键点
➢ 治疗师通过操作身体的某些部位,抑制挛缩和异常姿 势反射,同时能够促通正常的姿势反射和自发运动, 这就是控制关键点的操作。针对患儿情况,在仰卧位 、俯卧位、四爬位、立位等各种体位中进行操作。
➢ 前屈 ➢ 背屈 ➢ 回旋
1、头部关键点的控制
头部前屈
头部背屈
➢。
头部回旋
2.肩胛带及上肢关键点的控制
➢利用反射性抑制肢位抑制异常姿势 和运动,促进正确的运动感觉和运 动模式。
治疗原则
➢强调患者学习运动的感觉 ➢强调患者学习基本姿势与基本运动模
式 ➢按照运动的发育顺序制定训练计划 ➢整体性原则
Bobath治疗手技
➢反射性抑制手技(RIP) ➢促通性手技 ➢关键点的控制 ➢叩击性手技
一、抑制性手技
屈曲模式,促进正常的体轴回旋运动和四肢的 回旋运动
4.骨盆带及下肢关键点的控制
➢ 骨盆带后倾 ➢ 骨盆带前倾 ➢ 屈曲下肢 ➢ 下肢伸展位外旋 ➢ 足趾背曲
骨盆前倾与后倾
下肢关键点调节
• 屈曲下肢,促进髋关节外展、外旋,促进踝 关节足背屈。 • 下肢伸展并外旋,可促进下肢外展与踝关 节背屈。 • 足趾背屈(特别是2、3、4、5趾),可抑制 下肢伸肌痉挛,促进踝关节背屈与下肢外展、 外旋,对髋关节与膝关节的伸展也有抑制
➢
抱球姿势模式
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练习题库与参考答案

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练习题库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15题,每题1分,共115分)1.在蜡疗中,下列哪种情况不应该降低温度,避免过热?()A、局部血液循环障碍B、局部有瘢痕C、局部感觉过敏D、局部有肿胀E、局部感觉障碍正确答案:D2.中频电疗法禁用于什么部位?()A、头部B、心前区C、无禁忌D、眼部E、会阴部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中频电疗法禁用于心前区部位。
3.患者男,38岁。
股骨干骨折术后3周,为防止关节挛缩,可采取的治疗措施不包括()。
A、关节松动术B、CPMC、石膏外固定D、肌力训练E、牵张训练正确答案:B4.软组织急性化脓性炎症不可逆时,采用温热量超短波、红外线和大剂量紫外线可能达到什么结果?()A、炎症局限B、化脓成熟C、炎症消散D、炎症加重E、炎症迁延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软组织急性化脓性炎症不可逆时,采用温热量超短波、红外线和大剂量紫外线可能达到促使组织坏死液化,加速脓肿成熟。
5.颈椎牵引治疗效果最佳的颈椎病类型是()。
A、神经根型B、椎动脉型C、脊髓型D、混合型E、交感神经型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颈椎牵引在临床上可用于颈椎病的任何型,但效果最为肯定(或最佳)的应该是神经根型;椎动脉型和脊髓型在临床上运用颈椎牵引常常是疗法不够肯定,有时还会加重其症状,是属于谨慎使用的类型。
平衡与协调训练(11~12题共用备选答案)6.数个关节需要锻炼,依次从远端到近端逐个关节训练,遵循的原则是()。
A、综合治疗的原则B、逐步、反复的原则C、功能活动的原则D、顺序原则E、安全原则正确答案:B7.超声波治疗选用移动法时,声头移动速度为()。
A、5~7cm/sB、7~9cm/sC、3~5cm/sD、无所谓E、1~3cm/s正确答案:E8.左侧臂丛神经严重损伤患者,为促进其左侧上肢的血液淋巴回流,应进行的运动疗法为()。
A、近端到远端的被动运动B、远端到近端的被动运动C、近端到远端的主动运动D、近端到远端的助力运动E、近端到远端的抗阻运动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由远端到近端的被动运动可促进其左侧上肢的血液淋巴回流,同时可把患肢抬高,超过心脏水平。
Bobath技术概要

治疗师须根据患者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设计训练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诱发有目的 性的反应,而且要充分考虑到是否可以为 患者提供相同运动重复的机会。
只有反复刺激和重复动作才可促进和巩固 动作的学习。
治疗方法
(一)控制关键点
关键点(Key point)是指人体的某些特定部位,这些部 位对身体其它部位或肢体的肌张力具有重要影响。
在以上训练中,必须了解患者 的反应,起初是很缓慢的,要 耐心等待反应的出现,当获得 第一个正确反应后,应大量重 复以使之牢固地建立。
当获得正常姿势和反应速度接 近正常的反应后,下一个目的 是使之反应迅速更可靠,而且 与刺激强度与周围环境的需要 相一致。
(五)触觉和本体感的刺激
触觉和本体感刺激主要包括轻拍 (tapping)、关节压缩和挺住 (holding)几种。 •除肢体负重和关节压缩可用痉挛尚 未完全消除外,其余各法均只适用 于痉挛已完全消失,留下肌力不足 的情况,而且进行中不能过度用力, 更不允许诱发痉挛。
Bobath技术
bobath技术又称神经发育疗法。
是由英国物理治疗师 bobath夫妇经 过多年的康复治疗实践提出来的评 定和治疗小儿脑瘫以及成人偏瘫的 方法,这就是众所周知的bobath技 术和神经发育疗法(ndt)。
这一技术被认为是20世纪中治疗神经 系统疾患,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引起的运动障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基本操作方法
通过控制关键点(胸椎),促进站立位平衡
(二)强调患者学习基本姿势与基本的运动 模式
每一种技能活动均是以姿势控制、翻正反应、平衡反应及 其他保护性反应、抓握与放松等模式为基础而发生的。
依据人体正常发育过程,抑制异常运动模式,同时通过关 键点的控制诱导患者逐步学会正常的运动模式,诱发出高 级神经系统反应使患者克服异常动作和姿势,逐步体验和 实现正常的运动感觉和活动。
Bobath疗法

抑制躯干肌痉挛
交替将胸部 挺起、下压训练
(1)头部
①头部的屈曲(前屈):头部前屈使全身屈 曲模式占优势,对全身伸展模式起到抑制作 用,对屈曲运动起到促通作用。 可在仰卧位、坐位、立位体位时进行。
通过操作使头部前屈可抑制 头后仰 ;
也可抑制患者在起立与步行 时发生的髋关节与膝关节的 过伸展。
(4)不同肢位上关键点的调节
①俯卧位 ②仰卧位 ③坐位 ④膝立位、立位
反射抑制抗痉挛模式
(1)躯干抗痉挛模式: (2)上下肢的抗痉挛模式: (3)肩的抗抗痉挛模式应: (4)手的抗痉挛模式:
(1)躯干抗痉挛模式
由于患侧背部背阔 肌的痉挛,常使患 侧的躯干短缩,因 此躯干的抗痉挛模 式是使患侧躯干伸 展。 通过牵拉患侧躯干 使之伸展。
(4)利用阳性支持反射
刺激趾腹和脚掌前部,将引起足骨间肌肉 收缩,整个肢体的伸肌张力也会随着增高。 偏瘫患者步行时,由于足趾和脚掌前部先 着地,过强的反射将引起整个下肢伸肌张 力升高,足跖屈,膝关节处于过伸位,导 致下肢不能充分负重。
肢体负重、压缩
肢体负重刺激本体感受器:※ 一方面增加患者对患肢的感知,有助于患者对 它的控制;
患者的反应起初是很缓慢的,要耐心等待反 应的出现。 获得第一个正确反应后,应大量重复,以使 之牢固地建立。 当获得姿势正常和反应速度亦接近正常的反 应后,下一个目的是使之反应迅速和可靠, 而且与刺激强度、与周围环境的需要相一致。
复习题
1Bobath疗法概念? 2 Bobath基本原理? 3Bobath式握手? 4Bobath常用的治疗技术?
bobath技术

2.反射性抑制(2)
(2)肢体肌张力增高:屈肌张力增高时可取肢 体外旋位,伸肌肌张力增高时可取肢体内旋位, 上臂屈肌痉挛时,取肢体的对称性伸展(保持 头在中立位,以排除不对称紧张性颈反射)。
躯干、头、肢体的伸肌张力均增高时,使髋屈 曲外展并屈膝即可抑制。
13
2.反射性抑制(3)
(3)出现痉挛:颈、臂及手出现屈曲痉挛时, 可取上臂水平外展或对角线伸展来抑制;躯干 与髋出现痉挛时,可将臂上举过头,以促进躯 干及髋的伸展。
33
脑损伤患者在获得这些基本技巧后,比较容易 达到不同的运动阶段,例如:在掌握中线对称 后,几乎不需要经过特别练习,就可以掌握坐 位技巧。
6
4.重视整体治疗
强调在治疗中把患者作为一个整体来治疗,不 仅治疗瘫痪肢体,更重要的是鼓励患者积极参 与治疗,去体会和掌握肢体运动时的感觉,而 不是运动时的动作本身。
放置与保持常一起应用。如:上肢软瘫患者, 取仰卧位,被动将上肢放置在前屈90度、伸肘 的位置上。通过从腕部对肘及肩部反复多次挤 压,让患者保持上肢前屈、伸肘这一位置。
26
(3)轻推
有几种手法: ①压迫性轻推---即挤压关节,用来增加肌张力。 ②抑制性轻推---以诱发由于拮抗肌痉挛产生交互
抑制的无力肌肉收缩。 ③交替性轻推---用方向相反的手法轻推患者,如
18
未抑制时体位及肌痉挛
作业性活动 单用健手磨沙板、搬木块引 起患侧上肢屈曲痉挛,下肢 足跟不着地、膝外旋、外展
抑制痉挛的体位
健手带患手完成各种作业或患侧上 肢支撑位下(同坐位)进行作业、患 侧下肢同坐位要求 双膝部用带子固定防止膝外旋
力量性活动
躯干半桥活动:出现患膝伸 卧位:双手交叉保持上肢伸直上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obath治疗法又称为神经发育学治疗法(Neuro-deveiopmentaltreatments,NDT),是当前世界各国治疗脑瘫及一切肢体运动障碍的主要方法, Bobath主要采用抑制异常姿势、促通正常姿势的方法治疗脑瘫,疗效显著,Bobath治疗大体可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使肌张力恢复或接近正常状态,可采用抑制异常紧张性姿势反射,如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和紧张性迷路反射。
逐渐获得正常的肌张力。
第二阶段:促进立直反射与平衡反射发育,多在无意识当中,在各种姿势下,在失平衡状态下促进立直反射与平衡反射的发育。
如乘车时突然停车,无意识地向前迈出一步的保持平衡动作,也可以在穴位时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推动患儿,使其在失去平衡的情况下迈出第一步。
促进平衡动作,这是一种无意识的自动反射,是人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第三阶段:向随意动作移行阶段,治疗时不给患儿摆好动作,而是通过设计的场面,引导患儿出现正常的动作姿势,体会正常运动的感觉,使痉挛减轻,逐渐引出自发的随意动作,按翻身、四爬、坐、站立等顺序进行。
Bobath基本治疗手法主要的有以下几种:一.反射性抑制手法反射性抑制手法包括反射性抑制伸展姿势手法与反射性抑制屈曲姿势手法两种。
(一)反射性抑制伸展姿势手法适应证:适用于手足徐动型脑瘫与痉挛型脑瘫,头背屈、全身呈明显的伸展姿势,或者呈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姿势,严重者呈角弓反张的患儿。
抑制手法:使患儿呈自然地仰卧状态,训练师跪坐在患儿足下方,用一手先屈曲后头侧的下肢于腹部,然后再屈曲前头侧的下肢于患儿的腹部,使患儿两下肢屈曲后固定在训练师胸前(图22—4,A)。
训练师再用双手握住患儿双手,并内收内旋后固定于患儿胸前(图22—4,B),然后训练师用一手托起患儿后头部,用另一手固定患儿双手,使患儿呈坐位,坐在训练师的双侧大腿上,这时患儿头前屈,膝关节、髋关节屈曲,形成一个全身屈曲状态(图22—4,C),然后训练师将患儿双侧下肢伸展,外展、使股角逐渐扩大。
训练师用双脚压在患儿伸展、外展的双腿上,用双手握住患儿拇指,使患儿上肢屈曲、伸展、向上、向下、调节头部位置,使头部调节成直立正中位(图22—4,D)。
以上是反射性抑制全身伸展姿势的基本手法,在抑制伸展姿势的同时,也促进了屈曲的姿势,因而全身伸展或角弓反张的异常姿势得到了纠正,Bobath称这种抑制伸展的手法,由于头部、颈部躯干前屈,上肢内收内旋固定于胸前,屈髓、屈膝,恰似球形(图22-4,E)故称为抱球姿势,这种姿势可抑制全身伸展,促进屈曲、保持对称的姿势,利于上肢功能动作的形成。
(二)反射性抑制屈曲姿势手法适应证:本手法用全身屈曲姿势的脑瘫患者,或者患儿头前屈、脊柱弯曲成拱背状,或受紧张性迷路反射(TLR)影响,臀高头低,脊柱伸展不充分的患者。
抑制手法:首先使患儿呈俯卧位,双上肢向前方伸展,使头与脊柱形成一条直线,为了加强效果,训练师可用双手按在患儿背部,一手向头部方向,一手向骶尾部方向按压晃动,使患儿脊柱得到充分伸展(图22—5,A)。
然后训练师移到患儿身体一侧(右侧为例),将右手从患儿胸前伸到左上肢处,并握住左上肢,并轻轻拖起,训练师的左手放在患儿臀部上方,起固定作用,这时右手轻轻摇动,左手用力按压,使屈曲的躯干逐渐伸展(图22—5,B)。
当患儿脊柱伸展充分后,训练师移到患儿头上方,使患儿用肘关节支撑,抬高头部,使脊柱充分伸展,促进抗重力肌发育(图22—5、C),然后可用一侧肘支撑,一侧上皮向上伸展,训练师可轻轻上下抖动向上伸展的上肢,两侧交替进行,这种手法,利于脊柱伸展;利于头部调节,更利于抗重力肌的发育。
如果患儿不能抬头,须训练师借助,用一手在固定患儿上臂的同时,用中指支撑患儿下颌,使其抬头,反复进行,使患儿体会抬头的感觉(图22—5,D)。
使脊柱伸展,是对屈曲姿势的最有力的抑制。
为了加强效果,可使患儿仰卧。
在腰部或骶尾部放上圆滚,可使躯干得到充分的伸展,因而屈曲的姿势得到了纠正。
以上是反射性抑制屈曲姿势的基本手法,可以说,抑制全身屈曲的基本手法就是用肘和手支撑体重的抬头姿势。
在俯卧位用双肘和双手支撑体重的抬头姿势,恰似小狗俯卧时的姿势,因此又称小犬姿势(pappydo?sition)。
这种姿势利于头部调节,抑制屈曲,可充分伸展脊柱。
二.关键点调节所谓关键点调节是指训练师在患者身上特定部位进行的调节,使患者痉挛减轻,促进正常姿势和运动的手法。
Bobath把这个特定的部位称为关键点,效果最好的关键点在身体的近位端,以下为主要的关键点。
(一)头部关键点1、使头部前屈、全身屈曲。
可抑制全身伸展,促进全身屈曲姿势及屈曲运动(图22-6,A)。
2.使头部背屈、全身伸展,可抑制全身屈曲,促进全身伸展姿势及伸展运动(图22—6,B) 3.使头部左右回旋,可破坏与抑制全身屈曲与全身伸展姿势,促进脊柱旋转动作、利于四肢外展,外旋与内收内旋姿势的形成(图22—6,C)。
如果患儿痉挛严重或者有间歇性痉挛的患者,要避免直接在头部操作,应改在其他部位上进行调节。
(二)肩部、上肢关键点调节1.使肩关节前屈、利于全身屈曲姿势的形成,同时抑制头背屈、抑制全身伸展姿势(图22—7,A)。
2.使肩关节后伸,全身形成伸展姿势,可抑制头前屈及全身屈曲的姿势,促进抗重力伸展(图22—7,B)。
一般多利用上肢,调节肩关节,而不在头部上进行调节,这样可防止发生痉挛。
3.使肩关节外展、上肢上举,利于脊柱、髋关节、下肢伸展、抑制全身屈曲姿势(图22—7,C)。
4.使上肢外展、外旋向脊柱后方伸展,可抑制屈肌痉挛,特别是颈部肌群与胸肌群,促进手指自发性伸展,这种调节,可在坐位与立位下进行(图22—7,D)。
5.使前臂外旋,可利于拇指外展及全手指的伸展。
(三)骨盆、下肢关键点调节1.屈曲下肢,促进髓关节外展外旋,踝关节背屈。
2.使下肢伸展外旋、促进双下肢外展,外旋,开大股角,纠正下肢交又及剪刀步态。
3.使足背屈,抑制下肢伸肌痉挛。
促进踝关节背屈。
4.使骨盆后倾,坐位下使骨盆后倾,由于上部躯干代偿向前而促进屈曲姿势,立位时骨盆后倾,可促进全身伸展姿势。
5,使骨盆前倾,坐位时使骨盆前倾可促进躯干伸展,立位时骨盆前倾可使脊柱向前,促进全身伸展姿势。
(四)躯干的关键点调节1.使躯干前屈,可抑制全身伸展姿势,使全身成屈曲的姿势,因而可促进全身屈曲姿势及屈曲运动。
2.使躯干后仰(屈),全身则形成伸展的姿势,抑制了屈曲姿势,促进了脊柱伸展姿势与伸展运动。
(五)各种体位下关键点调节1.俯卧位(1)头部、上肢、肩关节的伸展可促进躯干与髋关节的伸展(图22—8A)。
(2)头部背屈、上肢水平外展,肩关节后伸,可促进脊柱伸展、手指伸展及下肢外展(图22—8,B)。
(3)头部背屈并向一侧旋转,这时可促进颜面侧下肢屈曲外展并向上肢方向移动(图22—8,C)。
2.仰卧位(1)上肢向前方两手在胸前合拢。
下肢外展,屈膝于腹部,这种调节可促进姿势对称。
(2)仰卧位屈髋、屈曲,可利于足背屈、纠正尖足。
3.坐位(1)使下肢外展,两下肢伸展成坐位(长坐位或伸腿坐位),髋关节充分屈曲,可促进脊柱伸展和头部伸展(图22—9 A)。
(2)使上肢内收内旋,可使肩关节稳定,在拉起时或仰卧时便于头部的调节(图22—9,B)。
-(3)在拉起时,手在前方按压胸骨使胸椎后突呈圆背状,可抑制颈部与肩关节后退(图22—9,C)。
(4)调节头部和上肢向前、抑制过度伸展的异常姿势,用于重度痉挛患者(图22—9,D4.立位(1)调节上肢向前、肩关节前屈、上胸部前屈,可抑制全身伸展,用于抑制手足徐动型脑瘫的伸肌痉挛(图22—10,A)。
(2)使上肢外展外旋,在躯干后方合拢,可抑制痉挛型脑瘫躯干、髋关节,下肢的痉挛,促进脊柱伸展、髓关节、下肢外展,外旋及伸展(图22—10,B)。
以上简要的介绍了各关键点调节的方法,但在实际应用时,应明确患儿的障碍情况,找出主要问题,在关健部位给予调节以诱导出正确的反应,抑制异常的反应。
随着治疗深入,从被动调节到主动的运动,促进小儿自主运动形成,发挥患儿主动的调节能力。
三.姿势反射的促进手法促进姿势反射对赋活人的基本运动,再现正常的姿势反射具有重要作用,促进姿势反射的手法很多,采用的部位也不相同,以下主要介绍临床上最常用的从头部操作的颈立直反射的促进手法。
出发姿势;患者取仰卧位,训练师位于患儿头部上方、左手固定患儿下颌部(以左手为例),右手固定患儿的后头部(图22—11,A)。
操作手方法:训练师双手缓慢上提后头部、使背部抬高离开床面,下颌抵胸,使颈部周围肌群同时收缩并波及到肩部及腹部,这时训练师手中的头部有变轻的感觉后,继续上提头部,使头部向左侧回旋、当头部向左侧旋转时,肩部、上肢、躯干、髋关节、下肢都顺序向左旋转形成侧卧位(图22—11,B)。
从侧卧位,继续牵引头部向左侧旋转形成俯卧位(图22—11,C)。
当形成俯卧位后,训练师两手位置不变,(一手固定下颌,一手固定后头部),左右旋转头部,小儿用肘关节或手支撑,前胸离开床面,这时训练师继续牵引头部,左右旋转并向前牵拉,诱导出一侧下肢屈曲向前方移动(图22—ll,D)。
此手法多用在痉挛性双瘫患者,促进其两下肢交替向前的移动运动。
当患儿用双手支撑后,继续左右旋转躯干,使骨盆从床面上抬起,形成四爬位(图22—11E)。
此时训练师缓慢牵引头部向上,使体重向后移动,因髋关节与躯干的抗重力伸展而形成膝立位(图22—12,A)。
患儿形成膝立位后,训练师移动患儿侧方,仍用手固定头部,使体重移向一侧膝部(训练师侧)并继续旋转头部向训练师侧,另一侧下肢向前伸出形成单膝立位(图22—12,B),这时训练师仍固定患儿头部,位于患儿前方,用力诱导使体重移动到向前伸出的下肢的足底(图22—12,C),并逐渐地支撑体重,训练师继续用双手固定头部,向上牵引,患儿髋关节伸展,并向另一侧旋转头部,此时患儿站起用双侧足底支撑体重(图22—12,D),诱导出立位姿势。
以上是从头部操作,促进颈立直姿势反射的促进手法,这种反射是无意识的动作,是人类基本运动功能的基础。
治疗时可以与口头指示互相配合,调动患儿的主观能动性。
此种促进手法,可从头部操作,也可从肩部操作,选择方法要根据患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