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心理学的流派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结构恰如一座冰山。冰山 分为三层,最上层浮在水面上的是意识,只占冰山的 很小部分;冰山的下层占了冰山的大部分,是无意识 ;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还有一层是前意识,意识与前 意识属于同一系统,而无意识与前意识属不同系统, 无意识的东西由于受检查作用的压抑不能进入意识领 域。也就是说,无意识属于人的心理结构中更深的层 次,是人的心理结构中最真实最本质的部分。
由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杜威(等人所创立。机 能主义是作为构造主义的对立面而提出来的。 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具有适应性的心理活动 ,强调环境对有机体进化和心理发展的作用,他 的的主要贡献在于他们不是去研究一种孤立的现 象,而是研究意识与环境的关系 机能主义的理念,与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经验主义 和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思想有关。但是它 对以后心理学的发展影响较小。
(五)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观点: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可以解释许多人类的心理与行为现象,但是难以用 实证的方法加以验证。
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求:这பைடு நூலகம்层级的需求是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也就是能够维持人活下来的需求,反映在生活中 就是食物、空气、饮水、睡眠、保暖衣服、居住 安全需求:这个层次需求一般是在满足生理需求 的情况下,人开始注意自身安全和稳定方面的 需求。这个需求主要体现在社会秩序、体质、 法律、和平、医疗、教育等各方面。 爱与归属的需求:这个层次的需求就是在人们精神方面了,在满足前两种需求的情况下,人们 就开始渴望亲人、朋友、爱、友谊,希望能和别人建立起一定的交际关系,希望别人的认可。 需要在周围的亲人朋友同事等群体中处于一个恰当的位子。 尊重需求:这是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已经不再是希望一个恰当位子的需求,一方面是获得自 尊、信心、能力、本领、成就、独立、自由的愿望;另一方面要在一定群体中有威望、被承认 、有地位、有名誉、被欣赏等。 尊重需求:这是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已经不再是希望一个恰当位子的需求,一方面是获得自 尊、信心、能力、本领、成就、独立、自由的愿望;另一方面要在一定群体中有威望、被承认 、有地位、有名誉、被欣赏等。
弗洛伊德的心理治疗
有三种方法:
(1)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弗洛伊德认为浮现在脑海中的任何东西都不是 无缘无故的,都是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借此可挖掘出潜意识中的症结。自由联想就 是让病人自由诉说心中想到的任何东西,鼓励病人尽量回忆童年时期所遭受的精神创 伤。 (2)释梦(dream interpretation)。弗洛伊德将梦境分为两层次:当事人所记忆者 称为显性梦境(manifest dream-content),显性梦境并非梦的真正内容。另一为当事 人所不能记忆者为隐性梦境(latent dream-thought),隐性梦境中隐含更重要的意义 。心理治疗的目的,即在根据患者显性梦去解析其隐性梦的涵义,从而找出当事人潜 意识中的问题。 (3)移情(transference)。即患者对心理医生的情感反应。移情有正移情( Positive transference)和负移情(negative transference),正移情是患者将积极的 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负移情是患者将消极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借助移情,把病 人早年形成的病理情结加以重现,重新经历往日的情感,进而帮助他解决这些心理冲 突。
柯勒的顿悟研究
柯勒(1887-1967) 德国完形心理学家
黑猩猩在目的受阻的情境中学习解决问题时,能洞察 问题之整个情境,发现情境中各种条件之间的关系,最后 才采取行动。柯勒称黑猩猩此种学习模式为顿悟
(四)心理动力学
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观点:人类的行为源于欲望和动机;欲望 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的行为(非常看重 潜意识)。
著名的小艾尔伯特实验 03:
研究者对随后想要探讨这种习得的恐惧是否会迁移到其他物体 上。在心理学术语中,这种迁移叫做“泛化”。如果艾尔伯特对 其他刺激物产生恐惧,那么这种习得的行为就已经泛化了。一 周后,对艾尔伯特的再次测试发现,他仍旧对白鼠产生恐惧。 随后研究者欲测试这种恐惧是否泛化,他们呈现给艾尔伯特一 种与白鼠相似的动物(白兔)。用研究者的话来说:“消极反 应立即出现,艾尔伯特尽可能地远离动物,低声抽泣,然后大 哭起来。我们让他触摸兔子时,他却把脸埋在垫子里,然后用 四肢将自己支撑起来,边哭边爬走了”。这里要提醒读者的是 ,在这种条件反射建立以前,艾尔伯特并不怕兔子,并且没有 让他将兔子与恐惧建立特定的条件反射。 同一天,研究者依次给小艾尔伯特呈现狗、白色皮毛大衣、一 袋棉花和华生头上的灰白头发。他对所有这些东西都感到恐惧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
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
“自我”表现为人的“意识”和观念,是公开的,表面的;“ 本我”形成的“潜意识”处于最深部位,而“超我”是意识观念 的半成品,弗洛伊德将其命名为“前意识”。这样人的心理活动 或人格的冰山就可以以图示范了。一个人的“前意识”,甚至是 深藏的“潜意识”,即“超我”甚至“本我”在一定条件下是会 部分暴露的。中国人说“酒后吐真言”,“梦话言心声”就是一 种深层次内心活动的暴露方式。另外到了某种特定的气候,进入 了一种特定的环境,或碰到了某件偶发事件,深层的“本我”和 “潜意识”就会突然爆发出来,令人觉得突如其来,无法接受。
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 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 体所觉察。 “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它遵循的是 “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 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的。“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 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要求“自我” 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一、梦是对未满足愿望的补偿”。梦是因愿望而起,它的内容是“愿望的达成”。梦不仅使思 想有表现的机会,而且借幻觉经验的方式,以表示愿望的满足。关于梦是“愿望的达成”,作 者举了许多实例。其中一个是他的5岁的小儿子的梦。有一次,他们全家到达赫山脚下去游玩 。小儿子由于常用望远镜可以看到山上的西蒙尼小屋,因此他并不满足于在山下玩。但父母并 没有带他上山,他当时不很高兴。作者说:“第二天早上,他神采飞扬地跑过来告诉我;‘昨 晚我梦见我们走庙到了西蒙尼小屋。’我现在才明白梦使他得到了补偿。” 二、梦是潜意识的自我表现:潜意识被压在人的心灵的最深处,但它很活跃,于方百计要突破 前意识的领域冒出来。当“自我”在既要休息又得不到完全体息,即自我”处于浑浑噩噩的状 态而放松了戒备的时候,潜意识开始活动,于是出现了梦。由于做梦的人有不少愿望是违反道 德的,于是潜意识以改头换面的形式冒出来。梦之所以奇特而不可理解是由于梦的化装造成的 。 三、弗洛伊德认为梦和精神病有相似之处,他认为“梦包含着简要的神经质病的心理学”。因 为他在闻释梦和神经病时都是以关于潜意识的理论为依据的。他总结梦和精神病都符合潜意识 的活动规律,得出的结论是:“潜意识比较喜欢和前意识中那些不被注意、被漠视或刚被打入 冷宫(受排挤)的概念攀上关系。”通过这种手法,狡猾的潜意识可以偷偷溜到意识领域中去。 弗洛伊德否定了过去人们所说的梦是来自超自然的鬼神的启示,强调梦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部 分,是来自潜意识。
现代心理学的学派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开创的实验心理学标志着心 理学上第一个思想学派──构造主义 后来他的弟子铁钦纳(美国)继承和发展了这 种心理学理论体系并命名为构造心理学。 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意识经验,主张采用实验内 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和组成部分并认为意识可 以独立存在。
(二)机能主义
小艾尔伯特是一名9个月大的孤儿,从出生起就待在医院 里。研究人员和医护人员都认为他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很健 康。为了了解艾尔伯特是否害怕某种特定刺激,实验者给 他呈现白鼠、猴子、狗、有头发和没有头发的面具以及白 色羊绒棉。研究者密切观察艾尔伯特对这些刺激的反应。 艾尔伯特对许多动物和物体都感兴趣,愿意接近它们,并 不时触摸它们,从来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恐惧。因为这些东 西不引起恐惧,所以可以将它们看做是中性刺激。 实验的下一步是要确定艾尔伯特对巨大的声音是否会产生 恐惧反应。所有人,特别是婴儿,都会对突然发出的巨大 声音产生恐惧反应。因为这种反应是无须学习就会发生的 ,所以巨大的声音被看做是“无条件刺激”。在本实验中, 实验者在艾尔伯特身后用锤子敲一根1.2米长的铁棒。
著名的小艾尔伯特实验 02:
现在我们就可以检验艾尔伯特的恐惧情绪是不是条件反射的结 果了。真正的条件反射检测是在艾尔伯特11个月大时进行的。 因为研究者曾对通过实验引起儿童恐惧反应的做法感到犹豫, 但最后他们决定继续进行 实验开始时,研究者向艾尔伯特同时呈现白鼠和令人恐惧的声 音。一开始,艾尔伯特对白鼠很感兴趣并试图触摸它,在他正 要伸手时,突然敲响铁棒,突如其来的响声使艾尔伯特十分惊 恐,这一过程重复了3次。一周以后,重复同样的过程。在白鼠 与声音的配对呈现7次后,不出现声音,单独向艾尔伯特呈现白 鼠时,你可能已经猜到,艾尔伯特对白鼠产生了极度恐惧。他 开始号啕大哭,转身背对白鼠,向远离它的方向移动,他爬得 飞快,以致研究者不能冲过去抓住他,以免他从桌子的边缘掉 下来。对于一种物体从没有恐惧到产生恐惧只有短短的一周时 间。
(三)行为主义
S R
华生的名言: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 并在我设置的特定环境中教育他们。 那么,任意挑选一个婴儿,不管他的才 能、爱好、性格和神经类型等种种因 素如何,我都可以把他训练成我所选 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 术家、商人,乃至乞丐和盗贼。” 华生恐惧实验
华生
著名的小艾尔伯特实验:
华生的的思想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 条件反射学的影响,华生认为,狗可以通过训练建立条件反射 ,人也有类似的情况。如果我们经常给人的某种行为施以正强 化(奖励),那么这种行为就会巩固下来。如果不给强化或以 负强化(惩罚)。那么该行为就会减弱或不再出现。因此,强 化很重要,华生认为,我们只要找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关 系,再根据条件反射原理加以强化,使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牢 固的关系,那么就可以预测,并控制人的行为。 在巴甫洛夫的实验中,每次给狗喂食的同时摇铃。当狗见到食 物时,自然会分泌唾液。但巴甫洛夫发现,狗在听到铃声时即 使不给食物,也会分泌唾液。这种现象称之为经典条件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