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叉韧带重建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医学ppt--前叉韧带重建术
路
手术器械入路
断裂的ACL
经关节镜交叉韧带重建的术式
单股单隧道
A
ACL手术方式
双股双隧道
B
前交叉韧带重建技术—定位
❖ 胫骨隧道外口:胫骨粗隆内侧2cm;内口:外侧半月板前 角延长线上,PCL前7mm。
❖ 股骨隧道:位于髁间窝过顶位,左膝11点,右膝1点。 ❖ 先将导针沿此通路钻入,并从大腿外侧传出。
ACL的解剖
❖Norwood and Hughston(1980)将ACL分为 三束,i.e.前内侧束,中间束与后外侧束。
ACL的生理作用
❖ 限制胫骨前移 ❖ 限制过伸 ❖ 限制内外旋活动 ❖ 限制内外翻活动
经关节镜重建交叉韧带技术的引入
❖ 随着内镜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成熟,应用关节镜技 术进行交叉韧带的重建已被广大临床医师和患者 所接受。其优势和临床疗效也是传统治疗手段所 无法比拟的。
❖ 为获得更好的关节功能,对现有手术定位技术的 不断更新和改进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ACL等距重建在手术中操作要点
❖ 胫骨隧道内口的定位 ❖ 股骨隧道内口的定位
胫骨隧道内口
ACL等距重建在手术中操作要建ACL
双束重建术
ACL解剖重建
对ACL等距重建的不同认识
❖ Odensten和Gillguist首次提出ACL等距重建的概念。认 为等距点位于股骨和胫骨附着区的中心。
❖ 异体肌腱——有良好的强度和刚度,手术创伤小, 康复快,但是存在排斥反应和感染的风险。
❖ 人工材料——目前已应用于临床,尚存在一定的 争议。
前交叉韧带重建技术—手术入路及清理
❖ 常规采用Jackson描述的膝关节镜髌前内、外侧 入路,先行常规顺序镜检。确定病变后行损伤韧 带残端清除。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护理PPT课件
参考文献:
[1] 实用骨科学 [2] 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第11版)[J]. [3] 姚建华, 李海鹏, 黄炎, 薛元锁. 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
的治疗选择[J].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11,(08)
[4] 臧晋,王连璞.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损伤及修复[J]. 解剖科学进展, 2000,(04) .
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1、康复训练需根据自身的情况酌情进行,因
人而异,量力而行,循序进行,贵在坚持 2、训练过程中若出现头晕、心悸、胸闷等症
状,应立即停止训练,卧床休息。及时通 知医务人员 3、术后睡觉、下地及练习抬腿必须佩戴下肢 伸直支具(或石膏托固定) 4、术后患肢避免负重
术后护理-潜在并发症
疼痛 肿胀 活动受限 关节不稳
ACL损伤的临床表现
ACL损伤的体格检查
前抽屉试验:
ACL损伤的体格检查
Lachman试验:
ACL损伤的体格检查
轴移试验:
ACL损伤的检查
MRI
保守治疗
ACL损伤的治疗
移植物选择
1. 髌腱韧带:膝前痛发生率高 2. 半腱肌、股薄肌肌腱 3.异体韧带 4.人工韧带
ACL损伤的治疗
手术治疗:关节镜(重建)
ACL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
术前护理
指导功能锻炼 拐杖的使用
术后护理
患肢的护理 疼痛管理
支具的护理 功能康复指导 并发症的预防
出院指导
术前护理-指导功能锻炼
踝泵训练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直抬腿 腰背肌 腹肌
术前护理-拐杖的使用
术后护理-患肢的护理
抬高患肢高于心脏30度 肢端血运的观察 伤口有无渗血
感染 血管神经的损伤 下肢深静脉血栓
前交叉韧带重建PPT课件
塞
4415ug/L
隐
转入ICU后予以氧疗和关节置换常规抗凝治疗,
匿
氧合功能逐渐恢复,术后14小时血气分析(3L/
分):氧分压81mmHg饱和度97%
全程生命体征平稳,无胸闷气促,无突发胸痛,心 电图、胸片未见明显异常.术后予以规范化抗凝
18
术后48小时CT血管成像结果
右肺动脉主干近肺门处、右上肺动脉近段、上肺动脉主 干及其远端分支管腔充盈缺损;左脉干及其分支管腔可 疑充盈缺损。
按疗程使用(髋关节置换35天,膝关节置换14天)
40
不可忽略的细节
➢ 时间点明确,操作性强 ➢ 顺利协调多科室多人员协同工作时间 ➢ 红绿色警示,重点患者标示醒目,避免
服药失误
41
规范化带给临床的意义(一)
可操作性强,工作细节无重大遗漏
效率提高,住院医师完成首次病程及大 病历时间在30分钟以内
抗凝路径的建立
2008年12月 完善全髋关节置换、全膝关节置换临床路径 2009年9月 增补临床路径中术后抗凝治疗方案
32
术后置管镇痛的抗血栓治疗规范
硬膜外麻醉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
术后立即拔管
术后6-10小时首 次给药
术后管留置48-72小时
术后6-10小时 首次给予利伐沙班
拔管前最后一次 利伐沙班给药
27
Vit K 拮抗剂(华法林)
1-3日:3-4mg/日 3日后:2.5-5mg/日 定期监测PT,使INR在2.0-2.5,勿超过
3.0 (停药、VIT K1注射、血浆制品)
28
现有抗凝药物存在临床使用局限性
药物类型 给药途径
1930s
普通肝素 肠道外给药
1950s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配合课件
手术配合步骤
关节镜的置入及检查
递尖刀从膝关节前外侧入 路切开皮肤1-2cm,置入关 节镜检查关节腔内情况。
再从膝关节前内下方开口, 放入探钩检查韧带损伤情 况。
手术配合步骤
手术配合步骤
手术配合步骤
手术配合步骤
手术配合步骤
手术配合步骤
手术配合步骤
手术配合步骤
手术配合步骤
手术配合步骤
手术配合步骤
伴有内侧半月板破裂者应手术探查
ACL重建术的配合
麻醉方式:腰硬联合麻醉
手术体位:取平卧位,并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下肢可伸 直或屈曲,术者位于患侧以利于变换关节位置及对膝关节 的屈曲,旋转。
关节镜只能使用的光纤,显示器
手术配合步骤
常规消毒,铺单(手套套脚) 贴好手术薄膜 妥善连接各导线,管道 驱血 启动止血带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配合
前交叉韧带的解剖
膝关节的解剖图(前面观)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常见因素
01
卡压
02
旋转
03
强力外展损伤
04
膝关节强力过伸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表现
ACL重建术的手术适应征
ACL断裂合并内侧韧带损伤:膝关节前外侧或 前内侧旋转明显不稳,或出现内外翻异常活动
时。
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者,闭合不能复位亦应早 期手术复位。
前叉韧带重建术课件
前交叉韧带重建技术—钻取骨隧道
前交叉韧带重建技术—植入与固定
前交叉韧带重建技术的关键—等距重建
等距重建的含义
ACL等距重建是指在整个膝关节的活动范围内,移植物的股骨和胫骨附着点之间的距离将会保持不变。 ACL生理特性等距位置是指在整个膝关节活动范围内,移植物的股骨和胫骨附着点之间的距离变化在1~3mm范围内。
前交叉韧带损伤概述
前、后交叉韧带是膝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人们在体育锻炼、交通意外中,膝关节韧带很容易损伤。 早期会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关节积液、关节活动受限,如果未及时进行治疗,即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不稳感、错动感,后期严重的可继发膝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
ACL的解剖
Norwood and Hughston(1980)将ACL分为 三束,i.e.前内侧束,中间束与后外侧束。
ACL的生理作用
限制胫骨前移 限制过伸 限制内外旋活动 限制内外翻活动
经关节镜重建交叉韧带技术的引入
随着内镜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成熟,应用关节镜技术进行交叉韧带的重建已被广大临床医师和患者所接受。其优势和临床疗效也是传统治疗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交叉韧带重建植入材料
自体材料:阔筋膜、髌韧带、腘绳肌等 异体材料:同种异体骨-腱-骨与肌腱 人工材料:永久性假体韧带、韧带加强物、组织内生性韧带
交叉韧带重建植入材料
自体肌腱——强度高、刚度大、生物相容性好而被公认为交叉韧带重建的“金标准”,但存在手术创伤大、易发生骨折和术后髌前疼痛等并发症。 异体肌腱——有良好的强度和刚度,手术创伤小,康复快,但是存在排斥反应和感染的风险。 人工材料——目前已应用于临床,尚存在一定的争议。
前交叉韧带重建技术—手术入路及清理
前交叉韧带重建技术—植入与固定
前交叉韧带重建技术的关键—等距重建
等距重建的含义
ACL等距重建是指在整个膝关节的活动范围内,移植物的股骨和胫骨附着点之间的距离将会保持不变。 ACL生理特性等距位置是指在整个膝关节活动范围内,移植物的股骨和胫骨附着点之间的距离变化在1~3mm范围内。
前交叉韧带损伤概述
前、后交叉韧带是膝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人们在体育锻炼、交通意外中,膝关节韧带很容易损伤。 早期会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关节积液、关节活动受限,如果未及时进行治疗,即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不稳感、错动感,后期严重的可继发膝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
ACL的解剖
Norwood and Hughston(1980)将ACL分为 三束,i.e.前内侧束,中间束与后外侧束。
ACL的生理作用
限制胫骨前移 限制过伸 限制内外旋活动 限制内外翻活动
经关节镜重建交叉韧带技术的引入
随着内镜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成熟,应用关节镜技术进行交叉韧带的重建已被广大临床医师和患者所接受。其优势和临床疗效也是传统治疗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交叉韧带重建植入材料
自体材料:阔筋膜、髌韧带、腘绳肌等 异体材料:同种异体骨-腱-骨与肌腱 人工材料:永久性假体韧带、韧带加强物、组织内生性韧带
交叉韧带重建植入材料
自体肌腱——强度高、刚度大、生物相容性好而被公认为交叉韧带重建的“金标准”,但存在手术创伤大、易发生骨折和术后髌前疼痛等并发症。 异体肌腱——有良好的强度和刚度,手术创伤小,康复快,但是存在排斥反应和感染的风险。 人工材料——目前已应用于临床,尚存在一定的争议。
前交叉韧带重建技术—手术入路及清理
关节镜下膝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ppt课件
6
骨-髌腱-骨移植术:
7
8
腘绳肌腱移植术:
膝关节屈曲90度,于胫骨结节内侧作斜 切口5CM长,分离半腱肌和股薄肌腱,在 鹅足止点处切断,套入取腱器,沿肌腱 的纵轴平行推进,取下长度约20-30CM 长的肌腱,刮除腱端的肌肉组织,对折 成四股,
9
腘绳肌腱移植术:
10
腘绳肌腱移植术:
11
12
17
ACL股骨髁间成型术
可避免撞击征的发生。
18
重建后的ACL
19
PCL重建术:
胫骨隧道: 瞄准器尖端定位于胫骨后髁平面下10mm、 后正中偏外8mm处
20
PCL重建术:
股骨隧道: 瞄准器的中心点距软骨后缘10mm
21
PCL重建术:
22
重建韧带的固定
金属界面挤压螺钉固定
23
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
1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是较常见的膝部 损伤之一,而同时合并后交叉韧带的损 伤或单纯后交叉韧带损伤的发生也有逐 渐增加的趋势。我们采用关节镜技术对 单纯前交叉韧带损伤、单纯后交叉韧带 损伤和前后交叉韧带同时损伤的病人进 行了重建术。报告如下。
2
资料
单纯ACL损伤15例,单纯PCL损伤6例, ACL和PCL联合损伤9例。合并内侧副韧 带损伤5例,外侧副韧带损伤2例,内侧 半月板损伤6例,外侧半月板损伤5例, 后外侧角损伤3例。
3
骨-髌腱-骨移植术(B-T-B)重建
ACL 11例,重建PCL 4例,
腘绳肌腱移植术重建ACL 13例,重建
PCL 11例。
4
手术方法
5
手术方法
骨-髌腱-骨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术: 于髌骨下极和胫骨结节做纵行切口,用
骨-髌腱-骨移植术:
7
8
腘绳肌腱移植术:
膝关节屈曲90度,于胫骨结节内侧作斜 切口5CM长,分离半腱肌和股薄肌腱,在 鹅足止点处切断,套入取腱器,沿肌腱 的纵轴平行推进,取下长度约20-30CM 长的肌腱,刮除腱端的肌肉组织,对折 成四股,
9
腘绳肌腱移植术:
10
腘绳肌腱移植术:
11
12
17
ACL股骨髁间成型术
可避免撞击征的发生。
18
重建后的ACL
19
PCL重建术:
胫骨隧道: 瞄准器尖端定位于胫骨后髁平面下10mm、 后正中偏外8mm处
20
PCL重建术:
股骨隧道: 瞄准器的中心点距软骨后缘10mm
21
PCL重建术:
22
重建韧带的固定
金属界面挤压螺钉固定
23
关节镜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
1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是较常见的膝部 损伤之一,而同时合并后交叉韧带的损 伤或单纯后交叉韧带损伤的发生也有逐 渐增加的趋势。我们采用关节镜技术对 单纯前交叉韧带损伤、单纯后交叉韧带 损伤和前后交叉韧带同时损伤的病人进 行了重建术。报告如下。
2
资料
单纯ACL损伤15例,单纯PCL损伤6例, ACL和PCL联合损伤9例。合并内侧副韧 带损伤5例,外侧副韧带损伤2例,内侧 半月板损伤6例,外侧半月板损伤5例, 后外侧角损伤3例。
3
骨-髌腱-骨移植术(B-T-B)重建
ACL 11例,重建PCL 4例,
腘绳肌腱移植术重建ACL 13例,重建
PCL 11例。
4
手术方法
5
手术方法
骨-髌腱-骨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术: 于髌骨下极和胫骨结节做纵行切口,用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ppt课件
17
取材 Graft Harvesting
最好使用摆锯,避免垂直于软骨面敲击
,防止损伤髌骨软骨
18
取材 Graft Harvesting
也有使用环钻取腱的
19
髌腱修整 Graft fitting
测量套管: Ø=7,8,9,10,11,12 mm 套管内径=钻头直径=髌腱标本直径
20
髌腱修整 Graft fitting
出口打磨清理
28
股骨定位器与股骨导针 the femoral drill guide
29
准确放置股骨定位器
The guide is positioned on the back of the femur
按照左膝1点、右膝 11点 (髁间窝后顶为 12点)定位的基本方 法定位,在能够保 证骨道后壁完整的 前提条件下,尽可 能向后接近过顶处。
• 修整 后骨—腱—骨复合体:
1. 毫无阻碍地顺利通过所选用的测量套管 2. 骨端应修整得稍圆滑,以利于进入骨隧道 3. 两端穿线,用于引导牵引用
21
清理髁间窝 clean the notch
清 理 髁 间 窝
陈旧性ACL损伤
• 刨削切除ACL残端,以保 证视野清晰以及准确定位
• 髁间窝狭窄者可行髁间窝
成形术
22
ACL定位器
the tibial drill guide
23
准确放置ACL定位器
The tibial drill guide is positioned on the tibia
股骨导针为直径1mm克氏针
24
钻胫骨导针
The guide wire is drilled into the tibia
膝关节前十字韧带重建术的健康教育PPT课件
功能锻炼
1. 第一阶段:术后1-7天(术后水肿期)
行走训练 术后2~3d扶拐下地行走,但是患腿要在护具(屈伸角度分别
为10°、10°)保护下并且不负重。 术后4d增加负重及平衡,在护具保护下站立,双足分离,在微
痛范围内左右交替移动重心,争取可达到双足站在地上时负重 相同逐渐至可用患腿单足站立。如可轻松完成,则开始使用单 拐(扶于健侧)行走5min/次,2次/d,注意不要完全负重行 走,行走时要扶拐,而且手术膝关节只负重体质量的1/3。
② 疼痛的观察和护理:观察引流的情况、关节局部张力、足背动脉 搏动、皮肤、感觉
③ 防止腓总神经受伤:合适的尺寸、衬垫 ④ 皮肤的护理:小毛巾的使用
术后护理
3. 佩戴膝关节可调式支具的护理
注意事项: 患者在支具伸膝位的保护下方可 行走,下床活动和休息时支具调 整并锁定到0度伸直位,避免关 节突然大幅度屈曲,造成重建的 韧带松弛。
外伤史
损伤机制
过伸应力作用于前叉韧带。 A. 屈膝状态下,前内束紧张,后
外束松弛。 B. 伸膝状态下,前束拉紧低于髁
间窝顶。
( )
+
损伤机制
1. 下肢落脚、踩实后,上体带动髋部及大腿旋转。
落 脚 旋 转 示 意 图
网 球 运 动 员
脚足
方球
向运
和动
膝员
盖 旋 转 方 向
红 箭 头 表 示
落
滑雪运动员
损伤急性期的处理
2. Ice—冰敷15min/1~2h 减少疼痛/肿胀
损伤急性期的处理
3. Compression—加压包扎 减少水肿和出血
损伤急性期的处理
4. Elevation—抬高 促进静脉回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CL Reconstruction
1
膝关节骨骼: 外侧/内侧 观
股骨,胫骨,腓骨,髌
外侧骨
内侧
2
主要的膝关节韧带
MCL
内侧副韧带.
LCL
外侧副韧带.
3
膝关节韧带
内侧和外侧副韧带帮助稳定膝关节,对抗内外翻的应力
向外的应力 较外翻
向外的应 力叫外翻
向中线的应 力叫内翻
4
ACL
附着于胫骨前方 和股骨后外壁
8
ACL: 损伤机制
•减速运动 •扭转 •过伸
9
ACL重建步骤
可以简单分为: 1)取腱 2)移植物准备及测量 3)胫骨端定位 4)胫骨端钻取隧道 5)股骨端定位 6)股骨端钻取隧道 7)移植物传递
10
ACL 重建手术基础
介绍
11
ACL: 移植物选择
Autograft – 自体移植物 (90%) Allograft – 异体移植物 (9%) Synthetic grafts – 人造移植物 (1%)
公式:
Endobutton CL:隧道直径/2 + 1mm
挤压螺钉: 隧道直径/2 + 2mm
例如:
股骨隧道直径=10mm 隧道直径/2= 5mm E/F Aimer = 6mm offset (for Endo CL) E/F Aimer = 7mm offset for RCI/SoftSilk etc
25
股骨隧道钻取
1)股骨隧道可通过两种方 法进行钻取 A)经过胫骨隧道 B)通过前内侧入路
图片上所示是通过胫骨隧道 进行钻取.胫骨隧道的定位会 决定股骨隧道的定位点
26
股骨隧道位置
The Endo-Femoral Aimer.
定位在外侧髁的内侧壁,过顶位。
原则上是“穿胫骨瞄准器”,但 目前亦有医生通过“前内侧入路 ”使用该瞄准器。
牢记!!!!! 如果股骨隧道钻孔是通过胫骨隧道来 完成的,那么胫骨隧道开口的位置会决定股骨 隧道的长度。
Position A: 最长的股骨隧道,
12
腘绳肌腱移植物
鹅足: •半腱肌 •股薄肌 •缝匠肌
13
Hamstring Tendon Graft
移植位点症状
疼痛: 6% 无力: 10%
S+N Tendon Strippers
14
Hamstring Tendon Grafts: 优点
强度大 取材点并发症少 切口小,美观
15
Hamstring Tendon Grafts: 缺点
防止胫骨相对于 股骨的前移
在屈膝时限制胫 骨外旋
前交叉韧带
ACL 上 后
前
下
5
后交叉韧带
后交叉韧带
附着于胫骨后方,股骨 前内壁.
PCL是人体最强大的扇 形韧带
是限制胫骨相对股骨后 向移动的主要因素
限制伸膝
PCL
6
交叉韧带
ACL
PCL
前方观
后方观
7
ACL介绍
•起点:股骨外髁髁间凹面的后内 侧部分 •止点:胫骨髁间隆突之间及其前 侧的坡面与内、外侧半月板前角 之间
27
股骨隧道: 前后位置
过顶位? Offset 的含义?
髁间凹后界.
28
股骨隧道: 前后位置
Lateral Femoral Condyle
PCL
MM
LM
The ‘Over-the-Top’
position
Lateral Femoral Condyle
PCL
MM
LM
29
股骨隧道: 前后位置
股骨瞄准器的“offset”尺寸:
18
胫骨隧道钻取
用2.4的钻尖导针及适当大小的 钻头共同钻取胫骨隧道. 在钻的时候,在顶端要非常的 小心,防止导针及钻头切割或 撕裂PCL
19
胫骨隧道位置
Q: 何为“胫骨隧道” A: 为胫骨内钻通的隧道. 包括入口(A)和胫骨平头上的出口(B).
B A
20
胫骨隧道位置
胫骨隧道可以有不同的角度,长度和直径 (A, B and C) 但是,请注意,隧道出口位置是一致的( D).
原因?
• 隧道中点为1/2隧道直径。
• 如果在过顶位使用5mm offset 的话,后壁会被打爆。
• +1or +2 为股骨隧道与后壁之间“骨桥”的宽度。 30
股骨隧道: 内外位置 or “几点”
• 10 -11 o’clock in RIGHT knees • 1-2 o’clock in LEFT knees
D A B C
21
胫骨隧道位置
Q:隧道的适合长度和角度?
A: 需要考虑2个问题:
1 – 首先了解等长和正确的胫骨隧道位置. 2 – 为确保全部移物位于胫骨和股骨隧道内,需了解移植物的长度和直径 。
22
正确的胫骨隧道位置
将隧道中点定位在ACL胫骨起点中心后面的位置。记住:移植物直径通常大 于原装韧带的直径,因此,后移的作法能够避免膝关节伸直时的碰撞问题。
•固定点愈合慢 •长度,直径变化较大:直径7、8mm居多,长度21-28mm •取腱需要学习
16
瞄准器放置的“前后”位置.
肘式瞄准器: ACL残端缺如
– 将瞄准器的“肘部”靠在后交叉 韧带上。
– 克氏针打在“肘”的标记处。
点式瞄准器: ACL残端保留
– 将瞄准器尖端放在ACL残端后部。 – 克氏针打在瞄准器尖端。
12 11 10
9
胫骨隧道入口位置与“几点”的关系
31
Acufex 胫骨瞄准器
点对点 点对肘
BULLET
AIMER
Hfex 胫骨瞄准器
•坚固 •精确 •轻巧 •结构简单 •握持舒适 •单手操作
BULLET
AIMER
HANDLE
34
Bullet的位置
胫骨隧道入口位置对股骨隧道长度的影响
23
正确的胫骨隧道位置
位置的趋势是向后发 展 目前普遍采用的位置 是:ACL胫骨残端中 点的后侧
24
髁间凹的准备及撞击的防止
髁间凹成形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操作. 可以用打磨头打磨,刮匙,骨凿.基本的概 念就是将髁间凹的轮廓清晰防止撞击, 就象先前讨论的. 目前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意见对于需要 做髁间凹成型的指征组成. 但是我们相信移植物撞击股骨侧面及髁 间凹的顶部,就需要做髁间凹成型.
17
胫骨隧道钻取
1)胫骨瞄准器可以设置多种角度.医生的喜好和 病人的实际情况将决定这个角度的大小. 2)胫骨瞄准器一般最常设定的角度是55度 角度越大则胫骨隧道的长度越长 3)胫骨突起垂直线往内侧1-2cm及关节面下2-2.5CM 4)放置瞄准器在正确的部位(保持瞄准臂与胫骨 平台平行) 5)通过取韧带的切口放置瞄准管. 6)锁定阀盘, 锁定瞄准管
1
膝关节骨骼: 外侧/内侧 观
股骨,胫骨,腓骨,髌
外侧骨
内侧
2
主要的膝关节韧带
MCL
内侧副韧带.
LCL
外侧副韧带.
3
膝关节韧带
内侧和外侧副韧带帮助稳定膝关节,对抗内外翻的应力
向外的应力 较外翻
向外的应 力叫外翻
向中线的应 力叫内翻
4
ACL
附着于胫骨前方 和股骨后外壁
8
ACL: 损伤机制
•减速运动 •扭转 •过伸
9
ACL重建步骤
可以简单分为: 1)取腱 2)移植物准备及测量 3)胫骨端定位 4)胫骨端钻取隧道 5)股骨端定位 6)股骨端钻取隧道 7)移植物传递
10
ACL 重建手术基础
介绍
11
ACL: 移植物选择
Autograft – 自体移植物 (90%) Allograft – 异体移植物 (9%) Synthetic grafts – 人造移植物 (1%)
公式:
Endobutton CL:隧道直径/2 + 1mm
挤压螺钉: 隧道直径/2 + 2mm
例如:
股骨隧道直径=10mm 隧道直径/2= 5mm E/F Aimer = 6mm offset (for Endo CL) E/F Aimer = 7mm offset for RCI/SoftSilk etc
25
股骨隧道钻取
1)股骨隧道可通过两种方 法进行钻取 A)经过胫骨隧道 B)通过前内侧入路
图片上所示是通过胫骨隧道 进行钻取.胫骨隧道的定位会 决定股骨隧道的定位点
26
股骨隧道位置
The Endo-Femoral Aimer.
定位在外侧髁的内侧壁,过顶位。
原则上是“穿胫骨瞄准器”,但 目前亦有医生通过“前内侧入路 ”使用该瞄准器。
牢记!!!!! 如果股骨隧道钻孔是通过胫骨隧道来 完成的,那么胫骨隧道开口的位置会决定股骨 隧道的长度。
Position A: 最长的股骨隧道,
12
腘绳肌腱移植物
鹅足: •半腱肌 •股薄肌 •缝匠肌
13
Hamstring Tendon Graft
移植位点症状
疼痛: 6% 无力: 10%
S+N Tendon Strippers
14
Hamstring Tendon Grafts: 优点
强度大 取材点并发症少 切口小,美观
15
Hamstring Tendon Grafts: 缺点
防止胫骨相对于 股骨的前移
在屈膝时限制胫 骨外旋
前交叉韧带
ACL 上 后
前
下
5
后交叉韧带
后交叉韧带
附着于胫骨后方,股骨 前内壁.
PCL是人体最强大的扇 形韧带
是限制胫骨相对股骨后 向移动的主要因素
限制伸膝
PCL
6
交叉韧带
ACL
PCL
前方观
后方观
7
ACL介绍
•起点:股骨外髁髁间凹面的后内 侧部分 •止点:胫骨髁间隆突之间及其前 侧的坡面与内、外侧半月板前角 之间
27
股骨隧道: 前后位置
过顶位? Offset 的含义?
髁间凹后界.
28
股骨隧道: 前后位置
Lateral Femoral Condyle
PCL
MM
LM
The ‘Over-the-Top’
position
Lateral Femoral Condyle
PCL
MM
LM
29
股骨隧道: 前后位置
股骨瞄准器的“offset”尺寸:
18
胫骨隧道钻取
用2.4的钻尖导针及适当大小的 钻头共同钻取胫骨隧道. 在钻的时候,在顶端要非常的 小心,防止导针及钻头切割或 撕裂PCL
19
胫骨隧道位置
Q: 何为“胫骨隧道” A: 为胫骨内钻通的隧道. 包括入口(A)和胫骨平头上的出口(B).
B A
20
胫骨隧道位置
胫骨隧道可以有不同的角度,长度和直径 (A, B and C) 但是,请注意,隧道出口位置是一致的( D).
原因?
• 隧道中点为1/2隧道直径。
• 如果在过顶位使用5mm offset 的话,后壁会被打爆。
• +1or +2 为股骨隧道与后壁之间“骨桥”的宽度。 30
股骨隧道: 内外位置 or “几点”
• 10 -11 o’clock in RIGHT knees • 1-2 o’clock in LEFT knees
D A B C
21
胫骨隧道位置
Q:隧道的适合长度和角度?
A: 需要考虑2个问题:
1 – 首先了解等长和正确的胫骨隧道位置. 2 – 为确保全部移物位于胫骨和股骨隧道内,需了解移植物的长度和直径 。
22
正确的胫骨隧道位置
将隧道中点定位在ACL胫骨起点中心后面的位置。记住:移植物直径通常大 于原装韧带的直径,因此,后移的作法能够避免膝关节伸直时的碰撞问题。
•固定点愈合慢 •长度,直径变化较大:直径7、8mm居多,长度21-28mm •取腱需要学习
16
瞄准器放置的“前后”位置.
肘式瞄准器: ACL残端缺如
– 将瞄准器的“肘部”靠在后交叉 韧带上。
– 克氏针打在“肘”的标记处。
点式瞄准器: ACL残端保留
– 将瞄准器尖端放在ACL残端后部。 – 克氏针打在瞄准器尖端。
12 11 10
9
胫骨隧道入口位置与“几点”的关系
31
Acufex 胫骨瞄准器
点对点 点对肘
BULLET
AIMER
Hfex 胫骨瞄准器
•坚固 •精确 •轻巧 •结构简单 •握持舒适 •单手操作
BULLET
AIMER
HANDLE
34
Bullet的位置
胫骨隧道入口位置对股骨隧道长度的影响
23
正确的胫骨隧道位置
位置的趋势是向后发 展 目前普遍采用的位置 是:ACL胫骨残端中 点的后侧
24
髁间凹的准备及撞击的防止
髁间凹成形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操作. 可以用打磨头打磨,刮匙,骨凿.基本的概 念就是将髁间凹的轮廓清晰防止撞击, 就象先前讨论的. 目前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意见对于需要 做髁间凹成型的指征组成. 但是我们相信移植物撞击股骨侧面及髁 间凹的顶部,就需要做髁间凹成型.
17
胫骨隧道钻取
1)胫骨瞄准器可以设置多种角度.医生的喜好和 病人的实际情况将决定这个角度的大小. 2)胫骨瞄准器一般最常设定的角度是55度 角度越大则胫骨隧道的长度越长 3)胫骨突起垂直线往内侧1-2cm及关节面下2-2.5CM 4)放置瞄准器在正确的部位(保持瞄准臂与胫骨 平台平行) 5)通过取韧带的切口放置瞄准管. 6)锁定阀盘, 锁定瞄准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