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初探
孔子教育思想学习心得范文(2)
孔子教育思想学习心得范文(2)孔子教育思想学习心得范文篇三中国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国家。
“自有人生,便有教育。
”教育的任务重在德教。
在奴隶制崩溃的春秋时代,官学衰废,私学兴起,思想流派随之产生,法家,道家,儒家先驱人物出现,宣传各自的主张。
孔丘是儒家的创始人,在政治上主张改良,试图利用教育的力量改良社会。
他提出的一系列教育主张,形成了他的教育思想体系,并流传了两千多年,成为中华教育的主流,他主张自觉修养德行,树立了优秀教师的典范。
他重视道德教育,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准则,鼓励人们提高道德水平。
他提出了道德修养应遵循的重要原则,重视立志,明确人生的前进方向。
力求走中庸之道,自觉进行思想检查,改过迁善。
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
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的大浪淘沙以后,孔子的德育精髓已经深深渗透在中华民族千秋万代儿女们的灵魂之中。
一、孔子的德育思想孔子,鲁国陬邑人,生活在春秋末期,孔子三岁父逝,母亲颜徵迁居曲阜闕里,家教中重视对他的礼仪之教。
当时,鲁都曲阜是春秋时期重要的文化中心,保存着西周的传统文化,但是由于社会的动荡,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周礼遭受严重破坏。
在思想意识上,一些适应时代变化的新思想正在萌芽。
人道思想,民本思想,尚贤思想都有发展,时代变化给孔丘的教育思想以深刻影响。
(一)重视德育的作用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利民的德政,为了达到德政的目的,他强调教育中要宣传忠君孝亲,奉公守礼。
加强感化性的礼教。
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意思就是说:如果用道德来诱导他们,用礼教整顿风俗,人民就有廉耻之心,而且归服与领导。
所以,对人民进行整治伦理说教,转变人民的思想,有助于国家社会进行自上而下的整顿,朝着恢复周礼的政治目标前进。
如今,我们的社会正在呼唤德育的回归,中国人的文明程度正在走向衰退,比如:一些人在电影院,公共汽车,候车大厅,候机大厅等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一些人为了利益,不顾后果,不顾他人及后代,如:食品安全问题已经相当严重了,仍然有人屡屡触碰这根红色道德底线:饭店里面地沟油依然泛滥,粮食中的农药严重超标,从前人们爱吃新米煮的米饭,喝新米熬的粥,如今连农民自己家留下来专门供自己吃的新米也不吃了,他们都知道,米里面有毒,需要放置几个月以后才能吃。
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理解
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理解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誉为“至圣先师”。
他的教育思想对于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今天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理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性观、教育目的、教育方法和师道尊严。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张“性善论”,即认为人性本善。
孔子认为人天生具有善的品质,不论出身贫寒还是贵族,都有通过教育修养和培养使自己成为君子的潜质。
这一观点与西方的原罪论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人的天性和自由意志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培养和发展人的天性,使其成为有道德修养的人。
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仁人。
仁者爱人、尊重他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道德行为。
孔子强调通过学习和修养,使个人能够理解道德的重要性,积极展现仁的特质。
对于孔子来说,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道德情操和品德修养。
孔子的教育方法主要包括“学而时习之”的“诵读经典”、“示范教学”和“以身作则”。
孔子认为学习是一种持久的过程,循序渐进地进行。
学生需要不断重复读经典,通过诵读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质。
孔子还强调师生的互动和示范教学的重要性。
他认为教师应该做出榜样,以自己的行为和品德影响和教育学生。
孔子对师道尊严有着极高的要求。
孔子认为教育家应该具备卓越的品德、学识和教育能力,必须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他认为只有真正有道德修养和教育水平的人才有资格从事教育工作。
他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强调教育家应该具备学问和修养,才能够成为合格的教育者。
孔子的教育思想体现了对人性的肯定和关注,主张培养有道德、智慧和修养的人。
他强调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修养和教养,塑造学生的品格和道德情操。
他强调师道尊严,要求教育者具备卓越的品德和教育能力,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和方法仍然对于今天的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思考。
《论语》学习手册:探讨孔子的教育思想与道德观
《论语》学习手册:探讨孔子的教育思想与道德观1. 引言1.1 概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道德教育的重视,孔子作为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教育家之一,他的教育思想和道德观依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经典著作,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和道德观念。
本文旨在探讨孔子的教育思想与道德观,并探索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价值。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进行阐述。
首先对于孔子的教育思想进行介绍,包括学习的重要性、德行与道德观的培养以及他独特而富有启发性的教育方法等方面。
接着,分析《论语》中所体现出来的道德观,包括仁爱和人伦关系、忠诚和孝道以及礼仪和品德修养等方面。
然后,我们将探讨孔子的教育思想在现代社会中所具有的意义,涵盖培养公民素质与社会责任感、增强个人道德品质与自我完善能力以及塑造良好家庭关系与社交能力发展等方面。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孔子的教育思想与道德观点,强调其对现代社会的积极影响和应用价值,并提出个人对于《论语》学习的思考与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和道德观,以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对人格修养的关注。
另外,通过分析孔子教育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意义,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于道德教育和个人成长的重视,并为现代教育体系改革和个体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2. 孔子的教育思想2.1 学习的重要性孔子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教育理念。
他认为学习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基本和关键的任务,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智慧。
孔子认为学问是可以通过刻苦努力而获得的,他鼓励人们不断追求知识,且在实践中将所学知识付诸于行动。
2.2 德行与道德观的培养在孔子看来,教育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培养人们的智力,更重要的是塑造人们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
他主张培养学生端正正确的德行和行为规范,引导他们遵守道义、尊重礼仪。
孔子强调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塑造自身品质的同时也具备了影响社会和国家发展走向繁荣富强的能力。
孔子的道德教育怎么理解
孔子的道德教育怎么理解孔子是中国古代非常著名的智者之一,他的学说对中国的文化传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孔子不仅是哲学家,也是一位教育家,他的道德教育理念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教育思想和实践。
道德教育是从古代开始就有的一种教育理念,孔子的道德教育特别强调孝道、仁爱等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其目的在于造就有道德、有修养、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而对于孔子的道德教育的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仁爱之道孔子非常看重仁爱之道,他提倡以仁爱为中心的人际关系,并认为仁爱是实际行动的表现。
孔子的仁爱之道主要体现在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
在家庭方面,孔子主张孝道。
他认为,孝顺父母是人类道德生活的基础。
孔子说:“父母有常,哀而不失怨,也是可以为孝的。
”他认为,孝顺要做到“不违其亲”,即不违背父母的意愿,不败坏家族的声誉,要“备至其所好,忧至其所忧,乐至其所乐”,即要真诚关心亲人的幸福和疾苦。
在社会方面,孔子提出要发扬仁爱精神,他强调要尽可能地照顾到别人的利益,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他认为,如果每个人都能遵循这个原则,那么世界上就不会有恶行发生。
二、克己之道孔子提倡的克己之道,主要是通过自抑自强来达到自我改造的目的。
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是人的意志经常被欲望所左右,以至于违背了自己的本性。
因此,他强调了人的自我审视和自我约束,让人在行为方面保持积极正面的品质和态度。
孔子提出了“恕、温、恭、让”四个道德准则,它们统称“克己之道”。
这四个准则旨在教人如何自我控制,如何在与人的相处中遵守和尊重社会准则。
恕,表现在对他人的宽容和忍让上;温,体现在对他人的关注和热爱上;恭,表现在对他人的敬重和尊重上;让,表现在对他人的支持和关爱上。
三、君子之道孔子提倡君子之道,即人们应该用品行来检验自己的社会地位和世间美德,这一理念似乎有些古老,但是它仍然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用的启示。
孔子认为,人们的品德就像钱币一样,只有通过自己的自我修养,才能成为真正的有用之人。
孔子道德教育思想探析
孔子道德教育思想探析
古今中外,一直有关于推广公平正义的文化传统。
这种传统源远流长,一直流传至今,受到当代人的支持和认可。
其中,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至今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孔子提出的道德教育思想,也深深地影响着当代世界,并被许多学者以不同视角来研究。
首先,孔子主张“仁”不仅仅是一种情感,而是一种行动起来的道德观念,他崇尚仁义,重视“仁”的修养。
他指出,人们应该以“仁”来认识自己及其他人,用“仁”尽自己的义务,“仁人之事,无不可为”。
他认为,“仁”是“有至至之义”,只有精神上的充实和完备才能获得这种“仁”。
其次,孔子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一种传授知识的活动,而是一种培养具有健全的性格的活动。
他倡导的“礼”,所强调的是形成有礼貌的行为习惯,他认为,“礼”就是循环使用,凡事以“礼”为准则,以“德”为根本。
他认为,只有当人们具备“仁”和“礼”等道德意识,才能够把道德观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另外,孔子强调教育应该是一种规范性的活动,他提出了“义”,强调遵守规则,尊重礼仪,倡导正义原则,把道德观念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
他认为,“义”是一种实践,是一种正义,“专横乱法,害仁义”。
此外,孔子还主张“智”,他认为“智”是从学习中获取知识的智慧,以此来指导和帮助人们完善其道德行为。
他认为,“智”是在
进行实践的过程中,整合一切知识,以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总之,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对我们当代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提供了新的思路,使我们能够从中获得许多有价值的见解,从而更好地实践道德教育。
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
浅析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之一,在他的生平和思想中,教育思想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孔子的教育思想如此伟大,以至于它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的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是:民族性、生命性、思辨性和道德性。
这些特点导致了孔子教育思想的复杂性和完整性,同时也说明了中国传统教育的特点。
一、教育的民族性孔子的教育理念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价值观。
孔子始终坚持“以天下为己任”的信念,他认为教育不仅是个人的事情,而且是国家和民族的事情。
他希望通过教育,使学生掌握中国文化传统和智慧,塑造自己的人格,从而使整个民族更加强大。
二、教育的生命性孔子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造就和自我完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活动。
他认为,教育应该使学生富有生命活力,使他们的精神得以升华和发挥,而不是仅仅掌握知识和技能。
三、教育的思辨性孔子的教育理念强调思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他认为,一个人的思想应该通过不断的思考、探究和反思得到提升,同时,他也主张对于多个观点的碰撞,该以开放心态、审时度势的方式来思考问题。
这种思辨性的教育理念,鼓励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育的道德性孔子的教育理念主张道德修养和道德约束。
他认为,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决定了他的成长和发展。
孔子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培养,他强调学生应该遵守道德准则,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尤其是注重人文关怀,而非把人视作工具,这种特点让孔氏教育思想变得更加人性化。
总之,孔子的教育理念,充分体现了民族性、生命性、思辨性和道德性,这些思想不仅对古代中国影响深远,也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对孔子教育思想的学习和研究,对人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尊重传统文化、弘扬和创造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德育为先
孔子认为,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决定了他的行为举止和处事方针,因此,孔子的教育思想强调以德育为先。
他提出了“以礼治国”、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著名的教育思想,强调个体的自我修养和
社会公德,而且强调以教化人,不重罚治人。
二、注重礼制
孔子主张重视礼制,认为礼能够调整人们的情感和行为,建立
秩序,推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他认为,礼包括人际关系、职务分工、行为规范等多个方面,而且强调在实践中细化、发展礼制,不
断推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三、崇尚传统
孔子崇尚中国传统,他认为,中国文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应该继承和弘扬这种传统文化。
他注重经典文化教育,倡导
“三绝”(即礼乐诗),认为这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个人修养的基础。
四、尊重个性
孔子在教育中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他认为,教育是因材施教,应该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特长,为其提供多样化的研究途径和资源。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教育思想强调德育为先、注重礼制、崇尚传统和尊重个性等方面,至今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仍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孔子教育思想初探
孔子教育思想初探孔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了解孔子教育思想的基本体系,探求孔子教育思想与现代、当代教育理论之间的渊源流变,对于教育科学的传统继承、理论创新,意义重大。
一孔子教育思想的内容孔子的社会理想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
为了实现大同世界,把仁爱思想灌输到广大群众之中,需要有一大批有志于弘扬和推行道的志士和君子。
这类君子既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志向,又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德才。
志向是指:“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德才是指:具有智、仁、勇、礼、乐等六个方面的才能。
可见培养具有上述弘道与行道志向与德才的君子或志士就是孔子的教育思想。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孔子对教育作用的理论概括。
二孔子的德育特点特色1德育的针对性,突出德育的根本。
“君子务本,本立道而生”。
孔子素以德育著称,他的成功之道正是发现并加强了德育的“基础教育”,而德育的“基础”,就是他所谓的务本。
这里的|“本”就是做人的根本,务本就是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能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人。
2德育的有效性,重视德育的途径。
即:“由近及远,推己及人”。
先从身边亲近的人开始培养仁爱之心,然后扩展到师长、国家、社会,达到“泛爱众”的要求。
三孔子关注和重视教育心理1重视学习动机。
“吾五十而有志于学”说明孔子认识到求学先解决动机问题,才能使学习具有内在的驱动力。
2放大兴趣效应。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孔子已经认识到学习的内驱力不仅与动机有关,还与意志和情感有关,并且按内驱力大小把学习的心理境界分成三个层次:想学、好学、乐学。
3捕捉情感契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必然要出现的两种心理状态,这是教师进行启发引导的最佳时机。
4关注心理差异,人的智力有智愚之分,性格有鲁雅之异,心理有勇进和退缩之别。
孔子的德育思想
孔子的德育思想一、因材施教孔子进行教学活动的特点,是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其智力水平的不同来“因材施教”。
孔子很早便注意到人的这个特点,所以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语上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中等以上水平的人,可以跟他讲高深的学问,对于中等以下水平的人,贝,J不可以讲高深的学问。
”根据这个原则,他深入了解他的学生们的不同智力、兴趣和能力,掌握他们每个人的特点,并施以不同的教育。
二、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孔子是古代首位创立启发式教育的教育家。
他认为,教育学生不应该采取灌注式妁方式,而是要结合教学同时诱导他们主动思考,如思考后仍不得要领时,再去开导他;其次是要在他想说出自己意见而又说不出时,再去启发他况出来。
另外,一定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这总的精神是指教学时不能只强迫灌输,而是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孔子的这一论点是非常高明的,他要求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善于推论,闻一知二,举一反三。
三、内省在孔子看来,人是教育的对象,也是道德的主体,无论在道德实践中,还是在德性的涵养中,自我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孔子认为一个人道德境界的提高,美德的养成,主要不是靠“外烁”,而是靠“内化”依靠自我的努力与锻炼,内在的修养与锻炼才能使人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中可以看出孔子从道德论上肯定了每一个主体为善为恶的自觉和自由。
四、发挥榜样的作用在孔子看来,榜样的作用主要从两个方面发挥:一是典范。
孔子认为典型人物的高尚想、规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是有效的道德教育方法。
孔子在教学中常用品德高尚的人物来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他主张向贤者学习,不要向不好的入学习,以不贤人为镜子,看自己有没有他们同样的缺点。
二是示范。
孔子不仅以知识教人,而且以言行风范感人,处处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化弟子,为世世代代所仰慕。
孔子虽然博学,精通六艺,但却非常谦虚好学,不知疲倦。
他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的论文
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的论文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他创办私学,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为中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的论文篇一《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其主要言行由其弟子整理编纂成《论语》一书,其真实详细地记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论语》一书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其对我国的传统教育以及教育思想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两千多年过去了,孔子所倡导的许多教育思想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孔子《论语》教育思想孔子,名丘,字仲尼,出生在鲁国昌平乡陬邑,是我国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孔子之所以能成为“万世之师表”,和其童年的成长经历分不开。
据《史记》记载,孔子幼年时便失去了一个完整的家,其父在孔子仅三岁时便离他而去。
孔母颜徵在为更好地教育孔子便移居曲阜阙里。
孔母的心血没有白费,孔子幼年时就极为聪明好学,其自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在学习之余,孔子常将祭祀用的礼器(俎豆)摆设起来,练习行礼演礼,作为一种游戏。
待孔子刚步入成人阶段时,其母颜氏也撒手人寰。
父母的离世使幼年的孔子过早饱尝了生活的艰辛,生活的磨砺也使孔子很快地成长起来;孔子在二十岁的时候,学识就已经非常渊博了,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孔子自云:“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纵观孔子一生,其十七岁开馆办学至七十三岁去世,教学实践长达半个世纪;其教育成果也相当丰富,取得了“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的伟大教育成果。
一、孔子对教育的态度和看法孔子对待教育的态度是严谨、认真的,同时他也认为学思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首先,孔子肯定了学习的重要价值,他认为学是教育的基础。
他在《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意思是说:“经过学习才知道自己知识的不足”;其又云“不学礼,无以立”。
教育德为先浅议孔子的德育思想
教育德为先浅议孔子的德育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化名人,他对中国的思想、文化、伦理道德以及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教育思想强调“德育为先”,即将品德教育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
本文就浅谈孔子的德育思想。
孔子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人生的真正意义。
他的教育思想中,“德”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德是人的行为准则,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
他认为,只有当人们注重德育教育,尊重严格的道德规范,才能产生道德良心和情操,从而实现自我完善和社会和谐。
在孔子的德育思想中,人们的品行、行为习惯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也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所以,孔子强调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通过修身养性、学习做人的道理,来塑造学生的品格,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
孔子在教育实践中,采用了一系列的德育方法。
他主张要先以身作则,自己做到认真、谨慎、诚实、宽容、正直等各方面的品质,才能更好地教育后人。
同时,他也提倡教育要因人而异,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培养,以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造精神。
孔子还认为,诗、礼、乐、易这些文化传统是德育的重要途径。
这些传统可以用来激发人们良好的情感,增强自我控制和理智思维能力,提高人们的自我修养,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自己的德行高尚,自然就有能力去教育、引导别人了。
在现代社会,德育教育依旧是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提供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权威。
这一点在教育中尤为重要,因为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德育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核心。
他致力于培养一个充满仁爱之心、客观刚毅、自我提升,以及具备领导才能的人物。
这种思想已经深深地印刻在人们的心中,也成为了中国教育史上不可替代的记忆。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初探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初探春秋末年,诸侯割据,社会动荡,急需安邦治国之才。
孔子适应时代需要,针对国学衰微的现实状况,打出了“有教无类”的旗帜,开创了平民教育之先河。
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提倡以“仁”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指导了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教育,直到今天还闪着耀眼的光芒。
1 “当仁不让于师”的教育理念所谓教育理念,是统贯教育活动的指导原则,它体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开创者,他所培养的学生就是“儒者”。
所谓“儒者”,是指从事文化事业,体现儒家文化价值的知识分子。
“儒”作为一种职业,在孔子之前已存在,这批人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是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一种专门的术士,通过为富贵人家“相礼”来谋生。
孔子首先要求他的弟子要成為“君子儒”,而不是“小人儒”。
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这不只是对子夏的要求,也是对所有学生的要求,是他从事教育的指导思想。
孔子认为君子须品德高尚。
孔子“尚”德,把“德”视为人才必备的条件,是以德治国的倡导者。
南宫适问孔子曰:“后裔善射,酋荡舟,俱不得其死然。
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夫子不管。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宪问》。
南宫适能够从中总结出尚力者不得善终,尚德者终有天下的道理,得到了孔子的高度赞扬。
孔子主张德治,认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德有多方面的内容,“知、仁、勇”是三种最重要的德行,被称为“三达德”。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这是针对知、仁、勇的不同表现形态、功能和作用说的。
“不忧”是从情上说的,即是乐;“不惑”则是从知上说的,即不会受到迷惑,能明白事理;“不惧”是从意志上说的,即勇敢而无所畏惧。
这三者之中,“仁”是核心,同时也是孔子教育理念的核心。
孔子将“仁”作为最高标准来要求学生,他说:“当仁,不让于师。
”就是说“仁”凌驾于包括老师在内的任何权威之上,成为“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永远共同奋斗的目标。
《论语》2:孔子的教育思想
《论语》2: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论语》一书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在《论语》2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教育思想,这种教育思想已经影响了中国几百年的历史,其内容深刻而易于理解,在此我们一起详细地探讨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著名的一句话,它告诉我们,学习和思考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两个环节。
只有先学习了知识,然后才能进行思考和分析,否则学习的知识就会变得毫无用处。
同时,仅凭思考而不学习,就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从而导致失败或危险。
二.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教育思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尊重传统。
他认为,学生必须了解自己的文化和历史,才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只有通过温故知新,才能达到深入理解的境界,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或领导者。
三.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教育思想的第三个方面是关于热情的。
他认为,对于任何事物,只有充满热情,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理解和成就。
因此,学生应该追求自己真正感兴趣和热爱的事物,并为之努力。
四.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学”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道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他认为,只有道德高尚、品德良好的人,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和领导者。
因此,在学习和教育中,必须强调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观念,这样才可能有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
五. “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教育思想的最后一个要素是坚持不懈的追求。
他认为,只有不断地追求进步和成长,才能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
根据他的说法,只要朝着目标前进,即使失去生命,也是值得的。
这一观点促使人们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为了达到目标而持之以恒。
孔子的教育思想包括了学习与思考、传统与创新、热情与兴趣、道德与品德、目标和追求这五个要素,这些思想贯穿于《论语》之中,并深深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它呈现了一个没有终点的学习过程,告诉我们学习和追求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对这种教育思想的理解和遵循,我们才能在生命中实现真正的成功和价值。
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理解
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理解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教育思想对于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我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理解。
孔子强调“教”和“学”。
他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重要手段,通过教育,人们可以获取知识、提高道德修养和培养能力。
而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发展,更是为了社会的进步和和谐。
孔子提出的“教学相长”的观点,强调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和共同成长。
他主张以爱心和耐心的态度对待学生,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孔子注重“仁”的教育。
孔子认为,人的价值在于其道德修养,而“仁”就是最高的道德价值。
他认为,只有具备“仁”的品质,才能为社会做出真正的贡献。
孔子提倡以“仁”来对待他人,以慈爱、宽容和正义的态度与人相处,从而促进社会和谐。
他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张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关心、尊重和帮助。
孔子也强调了“礼”的教育。
他认为,人应当遵守社会的规范和行为准则,尊重他人,谦虚有礼,以礼待人。
他主张通过学习和实践来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以塑造自己的人格和提升社会地位。
孔子认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礼仪修养,才能起到榜样的作用,对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孔子还强调了“学以致用”。
他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将所学应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
他提倡实践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他也鼓励学生通过实践中的错误和困难来积累经验和成长。
孔子强调“学问之道”。
他认为,学问应当以道德修养为根本,同时也要注重宽广的视野和全面的知识。
他主张学习各种学科和艺术,不局限于某一领域,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才能。
他认为,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人们可以获得智慧和成就。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一种以人为本、注重道德修养和实践的综合教育理念。
他的教育思想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为目标,以推动社会和谐与文明为使命,对于现代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评价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评价孔子,古代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哲学家、政治家,被尊称为“至圣先师”。
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孔子的教育思想,并对其进行评价。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1. 以“仁”为核心孔子的教育思想注重培养人的仁爱之心。
他认为,人性本善,只要通过教育引导,每个人都能具备仁爱之心。
他倡导以“仁”为核心的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使其成为具备仁爱之心的人,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2. 强调人的修养孔子提倡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教育的核心任务。
他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认为个人的品德和行为应该成为塑造社会的基石。
孔子主张通过学习经典文化,培养个人的礼仪观念、道德观念和正确的价值观,以提高个人修养。
3. 重视教育的方法和过程孔子注重教育的方法和过程。
他主张“因材施教”,即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能力水平来灵活调整教学方法。
他还提出了“三纲五常”的教育原则,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以及仁、义、礼、智、信等五个核心价值观,来引导学生的行为和思维。
二、孔子教育思想的评价孔子的教育思想深刻而富有智慧,为后世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1. 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孔子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智慧和技能。
他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认为教育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
这对于现代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提醒我们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而非仅仅追求分数和技能。
2. 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孔子提倡因材施教,注重教育的个性化和差异化。
他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这一思想对于现代教育也具有重要的启示,引导我们注重学生的兴趣、特长和个性,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3. 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孔子强调教育对于社会稳定和和谐的作用。
他认为,教育应该培养人的道德和行为准则,使人们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这一思想对于现代教育也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提醒我们教育不能仅仅注重个人的发展,更应该关注社会的需要和责任。
谈孔子的教育思想内容
谈孔⼦的教育思想内容 孔⼦是儒家的创始⼈,使中国儒家学说成为中华⽂化的主流。
那么下⾯就让我们来谈谈对圣⼈孔⼦的教育思想吧!如果你想深⼊的了解可千万别错过了这篇⽂章哦! 教育思想 孔⼦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因⽽⼈⼈都可能受教育,⼈⼈都应该受教育。
他提倡“有教⽆类”,创办私学,⼴招学⽣,打破了奴⾪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他主张“学⽽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就去做官。
他的教育⽬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君⼦必须具有较⾼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要地位(“弟⼦⼊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
⾏有余⼒,则以学⽂”)。
孔⼦在教学⽅法上要求⽼师“有教⽆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
他教育学⽣要有⽼⽼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举⼀⽽反三”。
孔⼦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
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道德准则。
“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
在道德修养⽅⾯,他提出树⽴志向、克⼰、践履躬⾏、内省、勇于改过等⽅法。
“学⽽知之”是孔⼦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
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将学到的知识运⽤于社会实践。
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
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意谓教师应该在学⽣认真思考,并已达到⼀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启发和开导,他⼜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因材施教⽅法的教育家。
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法,培养出了德⾏、⾔语、政事、⽂学等多⽅⾯的⼈才。
论孔子的德育思想
论孔子的德育思想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博大精深,道德教育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孔子把德育看作是立身治国的根本。
孔子的德育思想强调德育首位,在此前提下做到因材施教,注重主体的能动作用,突出了德育实践,要求做到知行合一。
关键词:孔子德育身教知行合一道德教育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第一命题。
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尤其是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德育思想。
置身于复杂动荡的现实社会,孔子充分发挥自己非凡的智慧才能,形成了前无古人的整体教育观。
(一)以德为本、全面发展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必须重视德育的教育家。
他将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放在培养君子的首要位置,提出所谓“君子怀德”(《论语里仁》),即一个人要成为君子,首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
他认为德育是教育的根本,应放在第一位,“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
“弟子人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里仁》),就是说,在“孝”、“弟”、“信”、“爱”之余,再去“学文”。
在审美方面,孔子认为外表美与内在美同样重要。
孔子主张“君子成人之美”。
他说的美,实际上也多少包含了今天所讲的“四美”的某些内容。
(二)重视学校、家庭的综合作用孔子德育思想中,十分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整体作用。
孔子特别强调了学校教育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矢志不移地实践他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的教育主张。
他坚持把如何培养人当作学校的根本宗旨,把德育作为最重要的教育内容,并从“文、行、忠、信”四个方面教育学生,这里的“行、忠、信”都属于道德教育的范围。
孔子在庭院中“诗礼传家”的教子经验对后世影响很大。
所谓“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篇》),强调的就是读书与做人的结合,治学与修身的统一。
孔子非常注重以家庭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伦关系。
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形式使伦理关系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从《论语》中认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生态度
从《论语》中认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生态度引言《论语》是中国古代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对后世影响深远。
通过阅读《论语》,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到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生态度。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1. 教育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出了许多具有时代性和普遍意义的教育观点。
a) 培养君子孔子主张培养完善的个体,即所谓的君子。
他认为一个君子应具备仁、礼、忠、信等美德,并通过自己的榜样效应来影响他人。
这种教育方式注重品格修养和道德价值观的培养。
b) 多元智能发展孔子倡导全面而多元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在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他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各种学科,并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c) 实用性教育孔子主张实用性教育,认为学习应该与实践结合。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技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
2. 人生态度孔子对待人生有着独特的态度和观念,也给后世留下了许多深刻的思考。
a) 稳定如山孔子倡导稳定而坚定的心态。
他认为在面对挫折和困境时,应坚守自己的信念,并以宽容、理解和智慧来应对困难。
b) 注重人际关系孔子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观点。
他认为真正的友谊应建立在互相尊重、帮助与理解上。
c) 追求德行和卓越孔子强调道德修养和追求卓越。
他认为一个人应当通过不断地追求德行来改善自身,并成为社会的榜样。
结论从《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提出了一系列教育观点和人生态度,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人际关系以及个人成长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通过学习和理解孔子的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并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初探作者:赵晶来源:《教育界·下旬》2017年第12期【摘要】春秋时期,面对“礼坏乐崩”的现实,孔子提出仁礼统一的思想,他试图使礼的内容与形式实现统一,以恢复礼原有的人道精神。
仁礼观成为孔子道德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二者相辅相成,人的外现就是礼,礼的履行就是仁,互为表里,互为因果。
【关键词】仁;礼;孔子一、关于“仁”“仁”是孔子道德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
一部《论语》12700多字,“仁”字出现了106次。
由此可见,孔子对“仁”的重视程度。
他与弟子们多次谈“仁”,每次都有不同的释义。
最重要的一次是和学生颜渊的谈话:“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12~1)关于“天下归仁”的“归”字,学者们有不同的解释。
我用了“归附”的说法,这可以以孔子另外两次谈话为证。
一是孔子對弟子樊迟说:在上的人只要好礼、好义、好信,“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
意思是在上者能做到那三个“好”,那么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负着自己的小儿女来投奔。
另一次是孔子对冉有、子路讲:“如果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这仍然是修德以致远人来“归附”的意思。
由此可见,把“归”解释为“归附”是比较符合孔子的原义的。
孔子还对“克己复礼”进行了更为具体的解释:对于不合于礼的事不看、不听、不说、不做,杜绝一切“非礼”的思想行为。
孔子重视“仁”,也体现在重视人的生命。
反对拿像人的俑去陪葬。
据《孟子》记载,孔子曾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孟子》·1~4)孔子在《论语》中说得很清楚:“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这“五者”就是:“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17~6)这也是孔子给“在位者”提出的建议,是“仁”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和体现。
意思是恭敬谨慎便不会遭到训斥,蒙受侮辱,宽厚待人便会得到众人的拥护,信实诚恳就会得到别人的赏识和任用,敏捷勤快地工作就会出成果,经常给人以恩惠就能够使唤人。
这“五者”中,恭、信、敏三条是对上级、对工作的态度,宽与惠则是对待下级和老百姓的态度。
只有照这五条去做才会使上级、下级、百姓都感到满意,政通人和。
这是“仁”的具体体现。
樊迟问仁,孔子说“爱人”(《论语》·12~22)。
有的学者认为这个“人”不包括老百姓。
例如“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1~5)“人”和“民”是分开讲的。
“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14~42),“人”和“百姓”也是分开讲的。
所以孔子说的“爱人”的“人”是指上层人物,而不包括一般庶民百姓。
这样理解也有道理。
但孔子还讲过“泛爱众”(《论语》·1~6)。
这个“众”是不能解释为“上层人物”的。
对于庶民百姓,孔子主张“富而教之”,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2~3),施以教化。
这也是孔子“仁”的一个方面。
根据以上论述可知,“仁”是在位者的道德。
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论语》·14~16)所以“仁”只能是对在位者而言,“天下归仁”“能行五者于天下”“惠则足以使人”这些都不是庶民百姓的事。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论语》·12~2)在这段话中孔子进一步给“在位者”或准备成为“在位者”的人讲解了“仁”的实践问题:“出门做事(上班工作)就像去接待贵宾一样,役使老百姓就像承当大祭祀典礼那样(都要严肃认真,小心谨慎)。
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在官府工作就没有人怨恨,在家族中也没有人怨恨。
”这段话更加明白地说明:“仁”是在上者的道德,在上者实践“仁”,在下者就能得到“惠”。
孔子这一思想到了孟子这里就发展成系统的“仁政”理念。
二、关于“礼”在《论语》中,孔子和他的弟子多次谈论“礼”,“礼”字前后出现过74次,但孔子却没有给“礼”下过概括性的定义。
《左传》等古籍对“礼”进行了一些随机解释:“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左传》·隐公十一年)“夫礼,所以整民也。
”(《左传》·庄公二十三年)又说:“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治政安君也。
”(《礼记》·礼运)这些解释从不同的角度说明“礼”的作用:“礼,是治理国家,安定社会,尊卑有序,利于后代的法规。
礼是用来整治人民的,是国君治理国家的重要工具。
其作用就是治理国政,使国君得到安宁。
”根据这些解释和孔子与弟子们的谈话,我们可以体会到“礼”的基本精神就是维护贵族等级制度,严格区分上下尊卑的法规章程和行为规范。
君、臣、父、子、君子、小人各守其位,各安其分,国家就能治理好,君主及在位者就能安乐。
春秋时期之所以混乱不安,在孔子看来就是因为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失去了原来的约束作用,以致弑君,弑父,僭礼,越位,“礼崩乐坏”“天下无道”。
孔子认为要想使天下归于“有道”,就必须“复礼”。
首先他自己身体力行,规行矩步,严格按照“礼”的规范行事。
他认为:“君见臣,按礼的规定应该先在堂下磕头,升堂后再次磕头,现在大家不按礼行事,都不在堂下磕头了,这是倨傲不恭的表现。
虽然违反大家的做法,我还是坚持古礼先在堂下磕头。
”(《论语》·9~3)孔子反对一切违礼行为。
鲁国国君举行“禘”礼,这是一种极为隆重的大祭之礼,只有周天子才有举行“禘”礼的资格和权力。
而鲁国一个诸侯国却举行“禘”礼,孔子认为这是违礼的行为。
他虽然管不了,但还是忍不住说:“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论语》·3~10)鲁国的大夫季氏用“八佾”(每佾八人)共64个人奏乐舞蹈,按“礼”只有周天子才能用“八佾”,诸侯只能用“六佾”(48人),大夫只能用“四佾”(32人)。
季氏只是“大夫”,他却用起了只有周天子才能用的“八佾”来歌舞。
孔子评论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3~1)管仲(?—前645)是齐国的宰相,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辅助齐桓公称霸四十多年,据说他家的一些设施、享受跟齐桓公一样。
他去世九十多年之后孔子才出生,对这位故去近百年的前名相孔子提出批评,说他和齐桓公一样的享受是“不知礼”(《论语》·3~22)。
晋国把刑法条文铸在鼎上,让百姓能够看到。
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513年(周敬王七年,鲁昭公二十九年),在此以前刑法掌握在少数贵族手中,庶民百姓是不知道的,“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左传》·昭公六年,孔颖达疏)。
现在法律条文公开了,贵族要想随心所欲就不能那么方便了。
孔子不赞成这事,他说:“贵贱不愆,是谓度也。
”今失其度,“贵贱无序,何以为国!”(《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贵贱的等级不乱这就是法度。
现在刑法公开了,贵贱不分,连低贱的“小人”也可以看到法律条文了,还靠什么来治理国家呢?三、“仁”与“礼”的统一根据以上分析得知,孔子认为“仁”是内在的观念,表之于外则为“礼”,“仁”与“礼”是不可分的。
“仁”的外现就是“礼”,“礼”的履行就是“仁”,二者互为表里,互为因果。
但《论语》中有一个事例令人感到矛盾。
孔子批评管仲“不知礼”,却称许管仲的“仁”。
“不知礼”而又“仁”,这与“克己复礼为仁”的原则显然不相符合。
不过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二者——“礼”与“仁”,在管仲这位政治家身上是可以统一的。
管仲在生活方面确实有“僭用”“越位”等违礼之嫌,但他提倡“尊王攘夷”,即尊重周天子,排除边境地区少数落后民族部落的侵袭和骚扰,他以此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使天下局势稳定了四十多年。
孔子赞扬齐桓公“正而不谲”,而这些都是管仲之力。
从总的方面来讲:尊奉周天子是头等大事,所以管仲是最知礼的。
孔子的弟子子夏说:“大德不踰闲,小德出入可也。
”(《论语》·19~11)。
管仲虽然在生活待遇方面有些违礼,但“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微管仲,吾其被发在衽矣。
”(《论语》·14~17)管仲有这样大的功劳,当然应该称许他的“仁”,这与“克己复礼为仁”并无矛盾。
孔子从没有做过周天子的“王臣”,但他一生都在为恢复“周礼”恢复周天子的权威劳力尽心。
他自己坚持一丝不苟地依“礼”行事,也坚决反对别人的“违礼”行为。
有人认为“这就是搞历史倒退”,是“死心塌地为奴隶社会招魂”。
其实这样看问题未必恰当。
人的思想总是要受到当时的历史条件限制,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在孔子那个时代,他和他的弟子都不可能知道什么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更不可能知道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是历史规律,是社会进步。
他也根本不可能想到要站出来支持“造反”“领导时代新潮流”。
他只是看到“礼崩乐坏”,上下无序,周王室日益衰微,诸侯征战不休。
他想改变这种“天下无道”的局面,使天下恢复“有道”,恢复到贵贱不愆,“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语》·16~2)的时代。
虽然有人说他这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论语》·14~38),但他还是要坚持做下去。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18~6),这正是孔子生前不见用于诸侯的根本原因。
他的悲剧性的性格,决定了他最终的悲剧性的结局。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博大精深,笔者这篇短文只是以管窥天,以蠡测海,远未登堂入室,仅以此求教于大方之家,希冀获得指点。
【参考文献】[1]张志刚.论语通译[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2]刘利.左传[M].纪凌云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3]〔汉〕郑玄注.礼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5.[4]王秀梅译注.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 2015.[5]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6]馮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