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四大古本
桂林古本《伤寒论》原文.
桂林古本<伤寒论>原文伤寒杂病论序(张机序)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賫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嗚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足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
哀乎!趋势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元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
相对须臾,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闕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
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汉长沙太守南阳张机序伤寒杂病论序(桂林左德序)余闻吾师张绍祖先生之言曰:“吾家伤寒一书,相传共有一十三稿,每成一稿,传抄殆遍城邑,兹所存者为第十二稿,余者或为族人所秘,或付劫灰,不外是矣;叔和所得相传为第七次稿,与吾所脏者较,其间阙如固多,编次亦不相类,或为叔和所篡乱,或疑为宋人所增删,聚讼纷如,各执其说;然考晋时尚无刊本,犹是传抄,唐末宋初始易传抄为刊刻,遂称易简,以此言之,则坊间所刊者,不但非汉时之原稿,恐亦非叔和之原稿也。
背诵伤寒论,选择哪个版本好?
背诵伤寒论,选择哪个版本好?学习伤寒论,首先得选一个好的版本,然后开始用功,这样才能学好。
要是一开始就学错了方向,那就很难再回来了。
在这里介绍伤寒论的几个版本,希望能给初学者一点帮助。
一、伤寒论的最佳版本——宋本《伤寒论》新人学习伤寒论,白文本的宋版伤寒论,是最好的版本。
宋本则是相对完整的一本中医古籍。
至于千古争论不休的条文顺序,其中个别字的对错,都是可以搁置的,没有必要去纠缠,先通读再说吧。
二、忽悠最多人的伪本——桂林古本伤寒论现在新人能找到的文章,很多都会说这个版本好。
之所以这样,一是因为宋本太常见了,满足不了大家寻找秘本的心理,所以选择这个所谓的古本。
二是因为很多人读不通宋本,寄希望于这所谓的古本。
桂林古本是伪书,已经是毫无疑问的了。
但是伪书不等是于错书,里边的方子基本可以治病,但不能因为它有效就证明它是张仲景写的,这是两码事,很多人根本搞不清这中间的关系。
就是把现在的专家的经验方放进书里,也同样会有效,只不过是大家能明显分辨罢了。
有人认为有效就好,管它是不是伪本。
真和伪,是大是大非的问题,必须得有明确的立场。
为什么韩国人说粽子起源于韩国、端午节起源于韩国,我们中国人要去反对、辩驳?这就是大是大非的问题,不能乱来,说得多了,黑的成白的了,就祸害后代。
如果每个医家都弄一个版本,都宣称自己的是古本,那么几百年以后,学习伤寒论的人就会无法判断哪个是真哪个是假,这是非常糟糕的事情。
三、康平古本日本人校刊的。
大概率也是伪本。
与宋本是大同小异,宋本里很多读不通的,大都被标为注文。
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本吧。
四、长沙古本这个和桂林古本同出一源。
伪本,没有太大的特色,已经基本被抛弃。
此外,像成无己注本即《注解伤寒论》也算是一个版本,古时学伤寒论,很多时候都把它当原本。
还有一个《金匮玉函经》,这是一个传世别本。
还有从孙思邈书里辑复的唐本,这些都可以了解一下。
遇秋认为,不要有猎奇心理,宋本伤寒论,这个版本最好,不是说它的条文顺序多么合理,而是说,一千多年来,所有的中医学中伤寒学经方都是围绕它来的,参考书参考案例什么的,资料最丰富,学起来相对容易。
伤寒论常用版本
伤寒论常用版本
《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记载了伤寒病的病因、病理、症状、辨证论治等内容。
目前较为常见的《伤寒论》版本包括:
1.《伤寒杂病论》:又称《伤寒杂病论》,是明代医学家张介
宾根据《伤寒论》整理而成。
此版本在传承了《伤寒论》原文基础上,增加了不少自己的理解和说明,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2.《伤寒论》内篇:此版本是《伤寒论》原文的整理本,除去
了后世医家的注释和解释,只保留了原文内容。
此版本适用于对《伤寒论》原文进行深入研究的学者和医生。
3.《伤寒论》《金匮要略》合刻本:这是将《伤寒论》和《金
匮要略》(另一本与伤寒病有关的医学经典)合并刻印成书的版本。
此版本有助于读者对比两本书之间的异同,加深对于伤寒病的理解。
此外,还有一些现代医学家根据研究和临床经验编注的《伤寒论》版本,这些版本在保留了原文的基础上,结合了现代医学知识和临床实践,对病因、病理、症状等进行了解读和解释,使其更贴近现代医学的认识。
这些版本有助于医生和学者更好地应用《伤寒论》于实际临床场景中。
总之,《伤寒论》的不同版本都有各自的特点和用途,根据个人需求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版本进行阅读和学习。
桂林古本和宋本伤寒论区别
《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据称为东汉张仲景所着《伤寒杂病论》第十二稿之世传抄本,历来未见于世。
直至清末,世居岭南的张仲景六十四世孙——张绍祖方始传书予其徒桂林左盛德,左再传予其徒罗哲初。
尔后于1934年罗哲初借予黄竹斋抄写成《白云阁藏本》(略称《白云阁本》),1939年由张伯英资助而方校刊公世。
因为本书在民国之前未见记载,学者对此版本的真伪,仍有争议。
现在通行版本包括了:1939年黄竹斋《白云阁本》。
1956年罗哲初之子罗继寿将世传抄本(直排)原稿献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后由广西人民出版社于。
1960年出版不完全简体字化的直排版;1980年出版简体字横排版。
1980年由黄竹斋高足米伯让,补刻三页书版“勘误表”,由陕西中医药研究院,依原黄竹斋所刻之《白云阁藏本》版重印二百部,称“《白云阁本》重刻版”。
1986年,台湾正体字版书籍与电子档(直排)是由中医整合研究小组赖鹏举医师等人所推行,主要参考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本。
2006年由民间自动发起校正的民间中医网校正版本(横排),以广西人民出版社的1960年版和1980年版为底本,参以中医整合研究小组版本、《白云阁本》重刻版、黄竹斋《会通本》等,各版本不一致处均保持正文与广西人民出版社版本一致,另加注脚说明不一致处。
【特色】根据《桂林古本》刊行序文,称仲景撰有一十三稿;现存宋本之《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为第七稿,而《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为第十二稿,共十六卷。
一至二卷,为脉学;三至五卷,讨论温病。
六至十六卷,除了少数文字略有改动,与后世传本大致相同。
《桂林古本》与传统版本最大的差异是加入了温病的内容,就完整度及一致性(条文不矛盾)上来说,《桂林古本》较为齐全,故得到一些人的支持,认为它才是真正善本。
《桂林古本》较通行本《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者合参,多出篇章:“平脉法第一”、“平脉法第二”共两卷奇经八脉病脉证并治,出现在《桂林古本》卷二“平脉法第二”篇。
《郝万山讲伤寒论》完整文字版
《郝万山讲伤寒论》完整文字版郝万山讲《伤寒论》全文文字版《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一部经典医学著作,被誉为中医经典之首。
其中详细记录了伤寒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和治疗方法。
本文将以郝万山的讲解为基础,全文文字版呈现《伤寒论》的内容。
《伤寒论》由四篇组成,分别是《伤寒论》、《金匮要略》、《风痹论》和《杂证论》。
其中,《伤寒论》是最早成书的一篇,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篇,被誉为中医的经典之一。
《伤寒论》首先介绍了伤寒病的病因,认为伤寒病是由于外邪侵入人体所致。
外邪使人体正气受损,导致脏腑功能紊乱,从而引发疾病。
其次,《伤寒论》详细叙述了伤寒病的病机,即病因引发的病理变化。
张仲景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总结出了伤寒病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类型,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
在伤寒病的辨证过程中,张仲景提出了“表里辨证”的理论,即根据病情的表现,判断病邪所在的部位。
根据病情的轻重、发展的速度、病人的体质等因素,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他还提出了“寒热辨证”的理论,即根据病人的体温、舌苔、脉象等进行辨证,判断病人体内的寒热状况,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根据伤寒病的病机和辨证结果,张仲景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他强调了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提出了“三部曲”的治疗原则,即先解表、后攻里、再调和。
他还根据伤寒病的不同类型,制定了相应的方剂,如桂枝汤、小柴胡汤等。
这些方剂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伤寒论》还包括了一些与伤寒病相关的其他内容,如伤寒病的预防措施、病后调养、饮食禁忌等。
这些内容丰富了《伤寒论》的内容,为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伤寒病提供了指导。
总的来说,《伤寒论》是一部系统全面介绍伤寒病的医学著作,它详细记录了伤寒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和治疗方法。
它不仅在古代医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对后世的医学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郝万山通过讲解《伤寒论》,使更多的人了解了这部经典之作,为中医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伤寒论哪个版本比较好详解伤寒论的内容
伤寒论哪个版本比较好详解伤寒论的内容一、伤寒论比较好的版本是哪个《伤寒论》目前有多个版本,以金代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最为普遍,但它里面内容改动较多。
古代最好的版本当属《宋版伤寒论》了,但该版本几乎已经看不到了,明朝的赵开美刊刻的《仲景全书》是完全仿摹《宋版伤寒论》刊印的,但现在存世的也仅仅有5部。
目前,最全最好的《伤寒论》版本就应当属伤寒大家刘渡舟先生在80年代末主编的《伤寒论校注》一书了。
在《伤寒论》流传史上,曾经有过王本(王叔和本)、唐本(孙思邈本)、敦煌本、宋版(林亿主编)、成本(成无己版)、赵版(赵开美版)的出现,现在,就要数刘版《伤寒论》了,是目前为止最好的版本。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个《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的版本,据说是和上述王叔和传本并列传下来的另一版本,其内容中的某些词句与王本一系略有不同,也是可以参考的版本。
不过,该书真假一直存有疑问。
二、伤寒论的内容《伤寒论》全书10卷,共22篇,列方113首,应用药物82种。
第一卷为“辨脉法”和“平脉法”两篇,主要论述伤寒及杂病的脉、证与预后。
第二卷为“伤寒例”、“辨痓湿暍脉证”、“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主要总论六经发生、发展、治疗、预后的一般规律、痓湿暍的证治。
第三卷至第六卷,主要论述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经病的脉、证、治疗与预后。
第七卷至第十卷主要论述霍乱、阴阳易、劳复的证治及伤寒病的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等。
六经形证六经形证,是《伤寒论》全书的纲领,它是把证候分类而定出来的,后世认为这是不废的法则,张仲景观察到热性病虽然错综复杂,但归纳起来,可分为六个类型,同时又运用《素问》的精神分析了阳热、表实和阴寒、里虚。
即“三阳证”与“三阴证”。
三、伤寒论的流传《伤寒论》原书曾经西晋王叔和整理编次,在五代十国时期已经处于一线单传、存亡继绝的危机状态。
此书在北宋国家书府秘藏八九十年,嘉佑年间(1056-1063),北宋校正医书局成立,选高继冲进献本为底本,由孙奇、林亿等校定,于1065年由朝廷诏命国子监雕版刊行,名为定本《伤寒论》,结束了从汉末至宋凡八百余年传本歧出、条文错乱的局面。
解析《伤寒论》流传的各个版本,哪个是你认为的“善本”?
解析《伤寒论》流传的各个版本,哪个是你认为的“善本”?《伤寒论》是我国东汉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所撰著。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南郡涅阳人(今河南省南阳地区),生卒年代约为公元150年至219年,他早年学医于同都张伯祖,由于他天资敏悟,刻苦钻研,在医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后世尊为医圣。
《伤寒论》大约写成于于公元200~210年,原书名叫《伤寒杂病论》,共16卷,内容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
书成之后,由于汉代末年战争频繁,社会动乱,不久便流散于民间,而不显于世,至西晋才由太医令王叔和收集到原书的外感病部分内容,予以整理、编次成书,并命名为《伤寒论》。
王叔和整理、编次的《伤寒论》不久又晦。
从晋至隋唐,《伤寒论》主要流传在民间少数人手里,存在着多种形式的抄本。
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公元581年一683年) 在晚年才见到一种流传本,以致慨配:“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二书中分别收录了两种不完整的古本。
从《千金翼方》九、十两卷收录的伤寒病内容看,已与后世流行的版本有不小的差别,但它仍可视为《伤寒论》最早的一种版本。
到了宋朝治平年间,由于考虑到“百病之急,无急于伤寒”,才正式由宋政府命令高保衡、孙奇、林亿等人,对经过王叔和整理的《伤寒论》传本,进行校正、整理,便成为宋本《伤寒论》,共计10卷,共22篇,附加校正。
其后又发现了“杂病”部分,经校定命名为《金匮要略方论》(简称为“金匮要略”)分别颁行于世,从此,《伤寨杂病论》便成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
宋本原刻本现已不得见,只有明代赵开美的影宋刻本,称谓“赵本”,由于宋本的原刻已亡佚,赵本又为宋本的复刻本,故现今一般将“赵本”直称为“宋本”,赵氏影刻本,在清代后已经少见,国内仅有极少数的收藏。
1959年由重庆中医学会出版的《伤寒论》一般认为也是“宋本”的复印本。
此外,金代(1144年) 刊行的成无己所著的《注解伤寒论》是《伤寒论》的另一种通行版本,称谓“成本”。
《伤寒论》选读重点整理
总论1、成书年代:东汉末年作者:张机,字仲景共有:十卷,二十二篇,一百一十二方2、首次整理;魏晋王叔和首次校正:宋朝林亿首次注解:宋金成无己通行本:宋本《伤寒论》、《注解伤寒论》3、“伤寒”的涵义: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
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
4、直中:是指病邪不经太阳初期及三阳阶段,直接发病于三阴。
合病:凡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无先后次第之分者,称为“合病”。
并病:若一经的病证未罢,而另一经病又起,有先后之分者,称为“并病”。
两感:有表里关系的阴阳两经同时受邪发病。
如太阳少阴两感。
太阳病篇病邪:寒邪八纲:表、实、寒——阳证病位:在表主症: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病机:风寒袭表,营卫受邪【纲要】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2)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3)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6)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7)1、风温:温病误用辛温发汗后的一种变证。
与后世温病学中的风温不同。
直视:双目前视,眼球转动不灵。
再经:第二经。
【中风表虚证】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3)2、桂枝汤煎服法:①微火煮;②啜热稀粥;③温覆;④发汗适度;⑤根据病情用药;⑥禁忌。
3、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凤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针药并用)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
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灵活运用)45、比较:桂枝汤vs麻黄汤两证均是太阳表证的主要证型,以恶风寒、发热、头痛、脉浮为基本临床表现,为风寒袭表,营卫失调所致。
但桂枝汤证基本病机为卫阳不固,营阴失守,以汗出、脉浮缓为特点,唯其汗出,故又称表虚证,治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麻黄汤证的病机是卫阳被遏,营阴郁滞,以无汗、脉浮紧为特点,唯其无汗,故又称表实证,治以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伤寒论版本流传
伤寒论版本流传1、《敦煌本伤寒论》: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伤寒论》抄本残卷。
S.202残卷和P.3287残卷二部份。
S.202卷,首尾残缺,考为初唐时写本,内容与康平本和宋本《伤寒论·辨脉法》篇大致相同。
P.3287卷,首尾残缺,考为唐高宗时写本、内容主要是论述三部九候脉法,表里两感脉病治则,相类脉及四季主王各脏脉象,诊脉法及寸口脉分部主病,论脉证治等,与《伤寒论·伤寒例、辨脉法》文字同。
2、《康治本伤寒论》:日本康治二年(1143年)沙门了纯抄本。
日本最澄和尚804年于浙江天台山龙兴寺抄回。
全书一卷,条文仅65条,比宋本少333条,在65条中,太阳病43条,阳明病4条,少阳病1条,太阴病2条(实为一条),太阴病2条,少阴病12条,厥阴病3条。
全书处方50首,比宋本少63首,且无丸剂、散剂、单方等,同时“青龙汤、陷胸汤、建中汤”无大小之分,有大承气汤而无小承气汤,书末附有抄写时间记载。
3、《康平本伤寒论》:日本康平三年(1060年)国医丹波雅忠藏本。
日本和尚空海806年从唐都长安带回日本。
为一卷十二篇。
无《伤寒例、辨脉法》两篇,无“可”“不可”诸篇;排版格式有顶格、降一字格、降二字格以及正文中有小字旁注、小字夹注、大字附注三种形式。
宋本中许多疑惑之处在此书中冰消雪解。
4、《金匮玉函经》: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校正医书局校正本。
5、《高继冲本伤寒论》:荆南国节度使高继冲藏本,于淳化三年(992年)收编入《太平圣惠方》中。
斯时宋本底本尚处于民间还未出世。
6、《唐本伤寒论》:唐孙思邈收编入《千金翼方》。
“江南诸师密《仲景要方》不传”,孙晚年时方得此全貌,录入《千金翼方》。
7、《宋本伤寒论》: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校正医书局校正本。
此为现行伤寒论依据所持。
8、《注解伤寒论》:金成无己注,依据已经是《宋本》,9、《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本人曾经很推崇此本,如今回看,当是后世重编而已。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原文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原文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原文又称《伤寒杂病论》、《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书籍之一,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
以下是对该书几个重要章节的原文摘录:
1. 伤寒论其一
夫病有时一日发者,有时两日发者,有时三日发者。
发热而病渴,此为太阳也。
发汗,自汗出者,此为汗出,不发热也。
未欲解也,而嗜卧者,此病初起也。
2. 伤寒论其二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解者,名为发汗。
发汗后,身凉而下利者,此为亡阳,故利也。
3. 伤寒论其三
太阳病,自发汗已,身灼热而渴者,此为恶寒也。
服汤药已,微利者,身灼热而渴者,此为重发汗也。
以上是《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中的部分原文摘录,这本书主要论述了伤寒等病症的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方法,对于古代医学的发展和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简析伤寒论各个版本伤寒杂病论哪个版本好
简析伤寒论各个版本伤寒杂病论哪个版本好一、敦煌本伤寒论《敦煌本伤寒论》的发现,无疑地对研究和校勘《伤寒论》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这是因为《敦煌本伤寒论》的抄写年代较早.而且在一千余年中,也未再发现与《敦煌本伤寒论》相同的版本,因此可以说《敦煌本伤寒论》是一部独立的《伤寒论》版本,其价值不言而喻。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封洞时间,多数学者考证认为在西夏时代,而他的发现距今仅一百年,且对《敦煌本伤寒论》的研究也仅仅是近五十年的事,真真研究并获得成果还是近二十年的事.因此元明清研究《伤寒论》的诸多名家均未见到《敦煌本伤寒沦》,所以研究《敦煌本伤寒论》可以澄清元明清诸多学者是似而非模糊的观点,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研究《伤寒论》较元明清学者多了一份史料,其观点又多了一份有力证据,当然论点也就较为明确了。
现将《教煌本伤寒论·辨脉法》残卷之一((S-202)与《金匮玉函经》、《注解伤寒论》、《宋本伤寒论》对照,可以发现有如下四条,是另外两者没有的。
即:①嗫嗫如吹榆英,名曰数。
②跌脉微涩,少阴反坚,微即下逆,(涩)则燥烦.少阴紧者,便即为难,汗出在头,谷气为下。
便难者,愈微溏,不令汗出,甚者遂不得便.烦逆奥鸣,上竭下虚,不得复通。
③脉虚而不吐、下、发汗,其面反有热,令色欲解,不能汗出,其身必痒。
④跌阳脉浮而微,浮则为虚,微则汗出。
二、金匮玉函经金匮著作。
八卷。
系东汉·张仲景所撰《伤寒杂病论》的古传本之一。
1066年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定,与宋本《伤寒论》同时刊行。
共内容与宋本基本相同,但体例编次不同。
其中卷一为证治总例;卷二-四为痓、湿、暍、辨脉、六经病、厥利、呕哕、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等病证;卷五-六为汗、吐、下、灸刺、水等治法的“可”与“不可”及热病阴阳交并生死证;卷七-八共收载方剂115首。
作为一种较早的古传本,在校勘和研究《伤寒杂病论》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现存清刻本。
1949年后有影印本。
《金匮玉函经》就是《伤寒论》,同体而别名,是《伤寒论》的一个古本。
桂林古本伤寒论伤暑病脉症并治原文和译文
主题:桂林古本《伤寒论》伤暑病脉症并治原文和译文序号:002古本《伤寒论》概述《伤寒论》是我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被誉为我国千年医学宝典。
其记载了我国古代医家张仲景的医学思想和临床经验,被誉为“医圣”。
古本《伤寒论》即为流传于桂林的一部《伤寒论》手抄本,据称保存了更加原始、完整和纯正的版本。
序号:003桂林古本《伤寒论》伤暑病脉症并治原文据寻访者所得资料显示,桂林古本《伤寒论》中收录了关于伤暑病脉症并治的原始内容。
其中对于伤寒、暑病的病因、病机、病症、脉证以及治疗方法进行了详细记录。
其原文虽然古旧,却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研究意义。
序号:004桂林古本《伤寒论》伤暑病脉症并治译文据专家学者研究发现,桂林古本《伤寒论》伤暑病脉症并治的译文对现代医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其中的医学理论、诊断方法、治疗方案等内容,对于今天的临床医生和医学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桂林古本《伤寒论》伤暑病脉症并治的保护与传承优秀的古籍文献如桂林古本《伤寒论》,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在当今社会,面临着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难题。
对于桂林古本《伤寒论》伤暑病脉症并治内容的保护与传承,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序号:006结语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桂林古本《伤寒论》伤暑病脉症并治的原文与译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我国古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能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更为丰富的历史和学术资源。
希望有关机构和专家学者能够加大对桂林古本《伤寒论》的保护力度,同时也希望通过更多的研究与交流,能够将其宝贵的医学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受益。
序号:007桂林古本《伤寒论》的重要性桂林古本《伤寒论》是一部对于我国古代医学史有着深远影响的经典文献。
在这部古籍中,记载了大量的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尤其是关于伤寒、暑病的诊断与治疗,以及其中所包含的病脉症并治的原理和方法。
这些内容对于医学史研究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桂林古本《伤寒论》的保护与传承,不仅仅是保护一部古籍,更是保护我国千年医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医学传统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伤寒论》总论
2020/4/17
30
《伤寒论》 教学方法
九、伤寒论教学方法 1.原文分析讲授为主:把握课程的特点,逐条解析。阐发 蕴含于原文中的临床指导意义和辨证论治思维方法。 2.理论联系临床实际:突出《伤寒论》对临床实践的指导 作用,开展病案讨论。 3.课堂理论教学与自学相结合: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参 与式等多种探究式教学方法。 4.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学习能力, 研究方法的学习训练。
2020/4/17
22
《伤寒论》总论
六经辨证是伤寒论的辨证方法,应用六经辨证方法去辨析
处理六经病证是《伤寒论》核心内容。
张仲景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来归纳外
感病的证治,是通过对以脉证为中心的六经病证,进行综
合、分析,辨明病因、病位、病性、病机、病势等,并给
予立法处方,说明煎服禁忌,调养护理,指出预后转归。 五、六经辨证与其他辨证的关系 1.与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是谁提出来的?
《伤寒论》总论
《伤寒论》总论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伤寒论》的现存版本、伤寒的涵义、
学术渊源及成就、六经病证的传变及治则。 2.掌握《伤寒论》的评价、六经及六经病证、 六经辨证与八纲、脏腑经络辨证的关系。 3.熟悉张仲景的生平、时代背景及伤寒论学习 方法等。 计划学时:4时
2020/4/17
2
《伤寒论》总论
2020/4/17
25
《伤寒论》总论
六.六经病证的传变 ①传变的含义: ②影响传变的因素:
A正气,B邪气,C治疗,D宿疾等。 ③传变的方式: 循经传、越经传、表里传等。 ④特殊类型: A合病, B并病, C直中,D两感
2020/4/17
26
《伤寒论》总论
【我为《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正名:这是最好的一个伤寒论版本】
【我为《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正名:这是最好的一个伤寒论版本】张仲景是我国伟大的医学家,编著《伤寒杂病论》以后名震中外。
在1993年国际著名英国维尔康医史研究所推崇的世界医学伟人29位,张仲景名列第5位。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经典的著作,它包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相当于占了(四大经典的)四分之二、二分之一啊,是一部具有辉煌成就的著作,是医门之圣书。
要想对伤寒论版本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建议大家可以去买《伤寒论版本大全》。
它里面有九个版本的伤寒杂病论,加上《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一共十个版本,大家可以找一下看看。
现在呢有许多著名的中医认为《桂林古本》优于其它版本,例如蔡德元先生就说:“非单因自序是圣师裔孙所珍藏,且卷符十六者,主要是内容全面,章节合理,句无语病,载方无佚,……”,却对通行版的“众多疑问,读罢古本,(皆瓦解冰释矣)”。
张贵江先生说桂本《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第一书。
例如两腘窝疼痛,就是腘窝屈伸不利而且非常疼的时候,就用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肾著汤)来治疗,此方也可以治疗寒湿型腰疼;肘外痛,则臂不能伸,甘草泻心汤主之,类似于西医说的肱骨外上髁炎;苓桂枣甘汤可以治疗肾脏结的膀胱癌;吃过饭以后肚子胀,下午比上午胀的厉害,以整个大腹部为主,用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主之。
这些都是根据桂本的条辨进行施治后的案例,经过临床验证,效如桴鼓。
这个是目前最完整最好的《伤寒杂病论》版本《桂林古本》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合并在一起的,并没有拆分,共为十六卷。
正合仲景师在序言中说道:“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我看是仲景原著无疑。
医圣张仲景著作的书,收藏在张家是最有可能的,祖先的著作,后世子孙视若珍宝,世代流传,可能性极大,细看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内容,先论平脉法上下两卷,这些宋本也有,没有争议,卷三论六气,伤寒,杂病,卷四论温病,卷五论风寒暑湿燥热,我看内容俨然罗列,井然有序,先从六气主客,太阳斗勺二十四节气,论述天道的寒热往来,然后先论伤寒,再讲伤寒例外之杂病,然后到冬伤于寒,春发温病,温病从春夏秋冬论述,特别说夏则病暑,而不病温,后面就论风寒暑湿燥热,再分六经就把十四经脉全部联系上了,后面内容没有争议。
《伤寒杂病论》诸版本略考
一、《金匮玉函要略方》、淳化本、宋本、康治本、康平本北宋林亿等校正《伤寒论》,以淳化本为底本。
淳化本与《金匮玉函要略方》、《千金翼方》不同,避杨坚讳,改“坚”为“硬”、“鞕”。
《金匮玉函要略方》是秘阁中发现的蠹简,随代早就不用竹简了,此简至少是南北朝之物,所以自然就不避讳。
《千金翼方》中的伤寒论应该是孙思邈后来从南方得到的秘本,隋朝统一南方的时间短,可能这段时间没有翻钞,也就没避讳。
林亿等校出了宋版《伤寒论》,将《金匮玉函要略方》中剩下的内容编为一书,也就是宋版《金匮要略》。
《金匮玉函要略方》除去《金匮要略》剩下的内容,就是《金匮玉函经》。
宋本《伤寒论》中的前四篇和最后八篇,《金匮玉函经》没有篇目,必然是来自淳化本。
由于当初《金匮玉函要略方》还是竹简钞本,为了节省篇幅会尽可能舍弃非原创的内容,到了纸本时代才逐渐加入后学增溢者。
《金匮玉函要略方》前论后方,也是为了节省篇幅,方随论附也是纸本时代的产物。
总之,源自《金匮玉函要略方》的今传《金匮玉函经》和宋本《金匮要略》才是最古老的版本。
至于康治本,只是一种简短的节抄本,其中也是用“硬”、“鞕”。
康平本《伤寒论》虽然也用“硬”、“鞕”,但却是货真价实的唐钞本。
宋本《伤寒论》的太阳病上中下三篇,《金匮玉函经》太阳病只有上下两篇,中篇分入上下篇,于是就只有辨太阳病上下两篇。
康平本是将《辨痉湿暍病脉症》作为太阳病第一篇,将宋本太阳病上中篇合为太阳病第二篇,太阳病下篇则名之为太阳病结胸篇。
这种编排在所有版本中是独一无二的。
康平本无张仲景序,无无脉法两篇,无宋本《伤寒论》最后八篇。
可见它是一种相当古老的版本。
只是在传抄的过程中经过随代避讳改字,然后日本遣唐使钞录回去。
二、浏阳本(湘古本)和白云阁本(桂林古本)浏阳本是在宋本《伤寒论》基础上增溢而成,没有金匮杂病部分,应该叫《伤寒论》更确切。
浏阳本最“伟大”的成就是,增加了“暑热温湿燥”五篇。
应该是作者有感于温病学的成就,志在为圣人拾遗补阙,故仿经方用药风格作此五篇。
《伤寒论》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
《伤寒论》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伤寒论》主要内容简介及鉴赏【导语】:《伤寒论》是中医学经典著作。
《黄帝内经》简介以及概要
《黄帝内经》简介以及概要《黄帝内经》简介以及概要《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理论着作。
《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
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哲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辨证思想。
黄帝内经成编于战国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
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并吸收了秦汉以前有关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运用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现存最早的中医药学著作《黄帝内经》收载的成方13首中,就有10种中成药,并有丸、散、酒、丹等剂型。
《黄帝内经》是早期中国医学的理论典籍。
世简称之为《内经》。
最早著录于刘歆《七略》及班固《汉书?艺文志》,原为18卷。
医圣张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为伤寒杂病论",晋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时,称"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九卷》在唐王冰时称之为《灵枢》。
至宋,史嵩献家藏《灵枢经》并予刊行。
由此可知,《九卷》、《针经》、《灵枢》实则一书而多名。
宋之后,《素问》、《灵枢》始成为《黄帝内经》组成的两大部分。
1 成书年代和组成内容关于探讨《黄帝内经》成书年代的问题,早经许多学者在这方面作过考证,一般都认为写成于战国时期,加上"黄帝"的名字,不过是后人的伪托而已。
桂林古本《伤寒论》原文
桂林古本《伤寒论》原文LT桂林古本<伤寒论>原文伤寒杂病论序(张机序)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賫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嗚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足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
哀乎!趋势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元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
相对须臾,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闕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
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汉长沙太守南阳张机序伤寒杂病论序(桂林左德序)余闻吾师张绍祖先生之言曰:“吾家伤寒一书,相传共有一十三稿,每成一稿,传抄殆遍城邑,兹所存者为第十二稿,余者或为族人所秘,或付劫灰,不外是矣;叔和所得相传为第七次稿,与吾所脏者较,其间阙如固多,编次亦不相类,或为叔和所篡乱,或疑为宋人所增删,聚讼纷如,各执其说;然考晋时尚无刊本,犹是传抄,唐末宋初始易传抄为刊刻,遂称易简,以此言之,则坊间所刊者,不但非汉时之原稿,恐亦非叔和之原稿也。
桂林古本伤寒论讲解
桂林古本伤寒论讲解伤寒论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其中包括有桂林古本伤寒论。
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贡献之一,它解释了伤寒病论、诊断、治疗以及各种伤寒病的预防措施。
在中国,桂林古本伤寒论是最普遍的伤寒论。
它由中国古代医学家张仲景编写,其内容以伤寒病学为主题,以脏腑为基础,以气血和病因协同作用为核心,形成了中国传统医学的经典理论体系。
伤寒论是围绕张仲景的理论体系而编撰的,因此其理论内容十分丰富。
张仲景把五行理论作为伤寒论的基础,把气、血、津液、脉、神等等中医理论融入伤寒论的诊疗范畴。
据传,张仲景在编撰桂林古本伤寒论的时候,曾说过:“天下之至理乃行于五行。
”这说明,五行理论是伤寒论的核心理论,因此桂林古本伤寒论将五行理论细分成了具体的病症,以此为根据来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张仲景还把气血、津液、脉及神等中医理论融入伤寒论的诊疗范畴,他把气血、津液、脉及神作为疾病的共同因素,把气、血、津液、脉病发作急性病症与五行相应归属。
张仲景还分析了气血、津液、脉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六相联变”的概念,即津液与血相互作用,气与津液、血相互作用,脉与气、血、津液相互作用。
此外,张仲景有时也会调换“六相联变”中的各种不同元素,以便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此外,张仲景还提出了“表若外则内”的概念,该概念的要义是,疾病的外部表现与内部机制之间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和相关性,只要注意到这一原理,就可以对元气机体发生的问题和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以此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桂林古本伤寒论也强调了“抑制”的概念,这表明治病的方法不仅仅是清除病因,还要抑制病原体,以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此外,桂林古本伤寒论也强调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把预防疾病的保健视为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以防止病情的发生和发展。
除了上述论述,桂林古本伤寒论还认为应当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强调一般预防保健以及常见病的治疗等,进行综合诊断和治疗,把药物、饮食、调养和理疗相结合,以伤寒论的临床诊治方法治疗疾病,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四大古本
中医界历来以宋·林亿的官修本《伤寒论》作为标准通行本,但是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出现了“四大古本”:
一、长沙古本
长沙古本于1932年石印公世,比通行本《伤寒论》多了温、暑、热、湿、燥病篇,缺风、寒病篇,且无《金匱要略》条文,难以称为《伤寒杂病论》,只能说是《伤寒论》的某个版本。
二、四川古本
四川古本于1935年石印公世,为“王叔和所述,孙思邈所校”,其《伤寒论》的部分与唐本《伤寒论》(即《千金翼方》里收录的《伤寒论》)接近,无六气病篇。
三、桂林古本
桂林古本于1939年校刊公世,六气病篇完备,但内容与长沙古本有出入。
四、康平本、康治本
康平本、康治本是流传于日本的版本。
康平本印行于1937年。
康平是日本平安中期的年号,康治是后期的年号。
康平本是以《和气氏古本》为底本,康治本是以《户上玄斐版刻本》为底本。
某宝有售
康平本
1.无《辨脉法》、《平脉法》两篇及“可”与“不可”诸篇。
此诸篇皆为王叔和重新归纳排列、整理的《伤寒论》条文,故康平本为更接近《伤寒论》的原型版本。
2.排版格式与《伤寒论》其他版本显著不同,独树一帜,康平本的排版有每行15字,每行14字,每行13字三种格式,即顶格式、降一字格式、降二字格式。
顶格式和降一字格式似乎应看作为《伤寒论》原有的内容,而降二字格式内容似乎可看作王叔和所写。
这种排版格式,在校勘宋本时,有些问题可以解释学者们的一些疑问和异议。
比如:
a.《伤寒论》自序中的文风前后不一致,许多注家认为非出仲景之手,但苦于证据不足。
今观康平本自序,
“余每览……思过半矣”为顶格排,
“夫天布五行……请事斯语”为低二字格排,可见不是原文,而是后人所加。
钱超尘教授又依据《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引用《伤寒论》自序的不同语气,也断定自序中后半段亦非仲景原文。
林亿等人校注《伤寒论》时,将此段作原文排印,而造成后世注家的疑窦,现读康平本则焕然冰释。
b.宋本将很多注文混入正文,如:
第23条末:“……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
第40条末:“……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
”
第107条末:“……本云柴胡汤,今加龙骨等。
”
第173条末:“……昼三夜二,疑非仲景方。
”
第233条末:“……疑非仲景意,已试甚良。
”
在康平本中,这些字句皆为脚注或旁注,而非正文。
康治本
康治本原系唐人手抄卷子本。
此版本内容很少,只有42味药物,50首方剂,65条条文,厥阴病篇只有一个条文,没有提到蛔,甚至连乌梅丸都没有。
所以钱超尘教授将此本与康平本合编出版。
国内中医界认为康治本是《伤寒论》的节录本。
康平本与宋本的条文对比
宋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
之”。
后世注解:
阳浮而阴弱:阳气浮散,阴气柔弱。
阳浮者,热自发:阳气浮散的,自然发热。
阴弱者,汗自出:阴气柔弱的,自然出汗。
这样解释显得抽象、空泛。
此条康平本为:
“太阳中风,脉阳浮而阴弱。
(旁注: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
原来“阳浮而阴弱”是指脉象。
《伤寒论》脉法的“阴阳”是指表里,“阳浮”即表症,“阴弱”即里虚,故用桂枝汤(阳土剂)。
宋本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脾一汤。
”
既云“不可发汗”,则何以又用麻桂?
既云“此无阳也”,何以又用石膏以抑阳?
注家或怀疑有厥(缺)文,
或怀疑无阳指阳邪衰微,
或怀疑像这样的证候,可改用当归四逆汤,不适宜用桂枝二越脾一汤。
像这样的条文,注家愈多,愈使我们堕入五里雾中,莫衷一是了。
康平本: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不可大发汗,宜桂枝二越脾一汤。
(旁注:此无阳也。
)”
从此条文中可以看出,脉微弱者乃机体素亏,或病后引起的一种
虚象,即旁注的“此无阳也”。
此病既有发热恶寒的表证,不能不予汗解,但身体衰弱,不宜用辛温之剂以大发汗,故在桂麻剂中,加芍药酸收敛阴,加石膏甘寒之品协调桂麻勿使过于辛散,证治很是恰当明畅,初学者亦很容易领会。
宋本134条:“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
凡表病之脉均浮。
本论以浮缓为中风,浮紧为伤寒,而本条何以又说出“浮则为风”呢?
数则为热,属有余,本条第三句既云“数则为热”,第五句何以又说成为“数则为虚”?
凡痛病之脉,大都弦紧沉迟,何以又说“动则为痛”呢?
从各方面来推敲,这四种脉象,真是难以解释。
康平本: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
(夹注: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
)”
宋本把夹注的四句,都排为正文,因此历来研究伤寒的人,都费了不少心机进行推理、解释,至今还是不能领会他的真精神,这就要归罪于撰次或夹注的牵强和辗转抄写的误会了。
宋本176条:“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也,白虎汤主之。
”
按白虎汤是甘寒解热剂,治疗阳明经证如大渴大热,脉洪大之证,确有卓效。
白虎本能达热出表,本条之脉浮滑和表有热,是非常对证的。
至于里有寒的说法,施用白虎汤治疗,即稍有中医知识的人,都是引以为戒的。
本条有的注家认为是表有热乃表有寒之误,里有寒乃里有热之误;有的注家认为其中必有脱简。
康平本:
“伤寒脉浮滑,白虎汤主之。
”
其中无“此表有热,里有寒也”字样。
故“表有热,里有寒”为后人所添的蛇足。
宋本244条:“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
这三种脉象,即最有临床经验的中医师,也可能没有摸到过,事实上也不可能区分得这样清楚的。
康平本:“太阳病,缓浮弱……”
其旁注部份,亦属后人撰入或旁注的寸关尺,宋本却也排为正文,却变成了寸缓关浮尺弱的文字,自此画蛇添足的文字,对仲景的脉法,起了一些徒乱人意的作用。
宋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
下之,利不止。
”
emmm。
康平本:
“厥阴之为病,气上撞心,(注:消渴。
)
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注:吐蛔。
)
下之,利不止。
”
原来“消渴”、“吐蛔”是注文,略去注文后读起来通顺多了。
结论:日本汉方的兴盛绝对与康平本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