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健身操教学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健身操教学论文
【摘要】民族健身操作为群体健身项目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切实推广中,政府职能部门应给予更大的支持,优化民族健身操开展环境,把民族健身操推广融入文化、旅游等产业,多渠道扩大民族健身操社会影响,同时大力培养专业指导人员,为在社会群众中开展提供物力、人力、财力支持。

民族健身操进入校园是民族健身操发展的基石,积极纳入学生教育发挥文化传承、活跃教学、促进健康等功能是民族健身操面临的巨大机遇。

民族健身操是由各民族在日常生活、劳动、健身中的习惯动作编成的健身操。

由于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地域分布及文化特点,动作和节奏有的舒缓轻柔,有的雄浑,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情和民族性格,突出了健康性、观赏性和体育性。

一、民族健身操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在他们的舞蹈中就有许多健身的元素,舞蹈中有体育,体育中有舞蹈。

民族健身操,正是从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出发,以健身娱乐为目的,将众多民族舞蹈的经典动作与健身需求相结合,用大众耳熟能详的民族音乐将民族舞蹈健身动作流畅地串联起来,在美妙的乐曲和优美的舞蹈中达到锻炼身体、愉悦身心的目的。

民族健身操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在秉承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特色的基础上,巧妙融合了当今动感、激情的健身时尚元素,成功吸引了广大健身爱好者特别是女性朋友。

恰逢当前全民健身运动如火
如荼之际,民族健身操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和期望。

然而,民族健身操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制约。

其中,自身理论研究尚未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缺乏对实践环节的指导,不利于其宣传和被认可;再次,民族健身操价值体系缺乏深层剖析,难以形成自身鲜明特色,不利于吸引健身爱好者与社会支持。

二、综观云南的民族健身操的发展历程
云南省少数民族健身操培训班在几年前已经进入探索阶段,经过几年时间的摸索、筛选后现在已经正式进入普及阶段。

此外,云南也是国内率先开设少数民族健身操培训班的地区之一。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

近年来,为进一步挖掘整理民族体育元素,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体质,云南省体育局组织专家对挖掘、整理、征集来的云南各少数民族的健身操进行了研讨,并在全省民族健身操展演的基础上,确定了以彝族、白族、傣族、藏族、佤族、哈尼族、景颇族、拉祜族等10套民族健身操为第一批推广健身操。

并已制作成图文和音像资料,进行推广。

民族健身操是集艺术性、观赏性和健身性于一体的健身操,它把广受人们喜爱的民族舞蹈与健身操动作合二为一,让民族文化和体育健身融为一体,分别以彝族、白族、傣族、藏族、佤族、哈尼族、景颇族、拉祜族的生产生活为蓝本,加入了大量的体育元素和部分舞蹈元素。

在音乐的编排上,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尚动感的节奏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三、民族健身操的动作特点及文化内涵
在动作特点方面,民族建设操多数来源于原始的生产、劳作、狩猎、祭祀等过程中,动作中带有诸多原始的农耕文化及渔猎文化的烙印,动作结构一般较为简单、自然、粗圹,且一般节奏感较强,体现了民族的个性及心理。

在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中,“操”和“舞”往往难以严格区分,因此民族健身操既有“操”的动作构成,又有“舞”的表现形式,很多动作中同时孕育着“操”与“舞”的元素,彼此相互依存。

从现代体育科学的视角来看,民族健身操动作相对简单,对身体素质也没太多特殊性要求,但都符合人体生理学及身体解剖学的原理,没有危害身体的动作,原始的动作套路也比较自然,富于表达力和感染力,具有原始的形态美。

民族体育也是民族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载体。

在上下五千年的民族文化演进发展史中承载了民族的性格与精神,反映了民族的认知水平与文明程度,对民族发展意义重大。

民族健身操是民族文化的杰出代表,很好地诠释了民族的体育文明,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尤其对于相对落后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而言,民族健身操中的一个动作或许就是一种民族心情,一套组合或许就是一段凄美的动人故事,每一次的动作展现都是一种民族体验,无时无刻不在表达着民族的情感与民族信仰。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冲击,民族文化正遭受了崭新的历史考验。

在这样的历史现状下,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不能固步自封,更需要与时俱进的不断开拓创新,因此在未来的发展
中,民族健身操必须尽快实现“艺术”向“体育”、“舞”向“操”的转变。

四、民族健身操在高校体育人文环境中的体现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理论上来说,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是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理想场所,而以民族健身操为代表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走向高校校园,本身也体现了时代的需求。

地处省会昆明的云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就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尤其是少数民族健身操融入到了教学活动中来,不断改革创新,分别在以云南当地彝族、白族、傣族、藏族、佤族、哈尼族、景颇族、拉祜族的舞蹈基础上,编排出了一系列的民族健身操付诸于教学活动实践,广受师生好评。

实现了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崭新跨越。

民族健身操从民族舞蹈中剥离出来,批上了崭新光鲜的健身操外衣,既有操类运动的时尚和活力,又具有民族舞蹈的古朴与简洁,将“操”与“舞”的积极因素完美结合,突出表现了“健康、轻松、简单、趣味、时尚”的主题特色,在高校体育人文环境中得以完美体现。

五、结束语
民族健身操作为群体健身项目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切实推广中,政府职能部门应给予更大的支持,优化民族健身操开展环境,把民族健身操推广融入文化、旅游等产业,多渠道扩大民族健身操社会影响,同时大力培养专业指导人员,为在社会群众中开展提供物力、人力、财力支持。

民族健身操进入校园是民族健身操发展的基石,积
极纳入学生教育发挥文化传承、活跃教学、促进健康等功能是民族健身操面临的巨大机遇。

参考文献:
[1]张朝学.试论云南少数民族健身操的现状与未来.[J].陕西教育.2011年11期
[2]艾静静.探索民族健身操教学过程中的人文价值.[J].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07期
[3]郝亚婷.试析当前在高校开展民族舞蹈教学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J].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4]邓志欢.浅谈高校开设民族舞蹈选修课的建设思路与价值体现 .[J].赤峰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12期
[5]王静仪.论当前民族体育运动中少数民族运动项目的建设与发展.[J].现代企业教育.2012年09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