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不会飞的鸟

合集下载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不会飞的鸟》及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不会飞的鸟》及教学反思

《不会飞的鸟》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鸵鸟的特点,知道鸵鸟不会飞的原因。

2.培养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激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鸵鸟的特点,知道鸵鸟不会飞的原因。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表达,深入理解鸵鸟不会飞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1.图片:鸵鸟、鸵鸟的脚、翅膀等。

2.视频资料:鸵鸟奔跑、鸵鸟的羽毛等。

3.教学道具:鸵鸟模型、鸵鸟羽毛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鸵鸟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鸵鸟的特点。

2.主体部分(1)观察鸵鸟的外形特征教师展示鸵鸟模型,引导学生观察鸵鸟的外形特征,如:身高、体重、脚的形状等。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

(2)探讨鸵鸟不会飞的原因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鸵鸟不会飞?”(3)观察鸵鸟的羽毛教师展示鸵鸟羽毛,引导学生观察羽毛的形状、颜色等。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

(4)观看视频资料教师播放鸵鸟奔跑、鸵鸟的羽毛等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鸵鸟的特点。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五、教学反思1.优点教学内容丰富,涵盖了鸵鸟的外形特征、不会飞的原因等多个方面,使学生对鸵鸟有了全面的认识。

教学方式多样,采用了观察、讨论、视频等多种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氛围轻松,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能力强。

2.不足在探讨鸵鸟不会飞的原因时,部分学生可能对生理结构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可能不够细致,导致部分学生表达不够完整。

3.改进措施在课后对理解不够深入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鸵鸟的生理结构。

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通过本次公开课,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为学生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不会飞的鸟》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不会飞的鸟》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不会飞的鸟》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不同动物的认识和了解,学会分类。

2. 培养幼儿对鸟类特点的认识和了解。

3. 培养观察和探索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图片、幼儿童谣、幻灯片、实物鸟巢、羽毛、幼儿百科书等。

2. 教学环境:活动室、动物角、绘本区等。

3. 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故事讲述、小组合作、幼儿探究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关于鸟儿飞翔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鸟儿在空中飞翔的形态和动作,并引导幼儿回答问题:“鸟儿会飞吗?为什么鸟儿能够飞翔?”2. 探究(1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集体前往动物角,让幼儿观察并描述不同动物的特点。

教师引导幼儿注意到不同动物的不同特征和行为,例如:鸟儿有翅膀,会飞;狗狗有四条腿,会跑;小猫有四只脚,会爬树等。

3. 图片展示(10分钟)教师出示多张鸟儿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鸟儿的特点。

教师可以问幼儿:“鸟儿有什么特别之处?你们能看出来吗?”通过图片展示,培养幼儿对鸟儿特点的认识。

4. 童谣学唱(10分钟)教师播放《小小鸟儿飞飞飞》童谣的音乐,引导幼儿一起学唱。

教师可以以歌曲为线索,引导幼儿了解鸟儿的特点和习性。

5. 故事讲述(15分钟)教师讲述《不会飞的鸟》的故事,通过故事的情节展示鸟儿无法飞翔的原因,并引导幼儿思考鸟儿为什么没有翅膀。

6. 制作鸟巢(15分钟)教师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个盒子和一些干草、树枝等材料,引导幼儿合作设计和制作鸟巢。

教师可以提问:“鸟儿为什么要建造鸟巢?鸟巢有什么特点?”通过动手制作,让幼儿进一步了解鸟巢的结构和功能。

7. 总结分享(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制作的鸟巢,并邀请幼儿描述鸟巢的特点。

教师还可以让幼儿展示自己收集的鸟类图片或书籍,让幼儿互相交流和学习。

四、教学延伸:1. 幼儿可以观察自己周围的鸟儿,记录鸟儿的外貌特征和行为,并画成图片或写成日记。

中班科学《不会飞的鸟》教案

中班科学《不会飞的鸟》教案

中班科学《不会飞的鸟》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为什么鸟会飞,并能够简单地解释这个过程;2.学生能够认识一些不会飞的鸟类,并了解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3.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类的方法来分辨不同类型的鸟,并能够简单地描述它们的特征。

教学内容1. 鸟类的基本特征•鸟的生活习性(在树上、在水边、在地上等);•鸟的外形特征(鸟喙、翅膀、羽毛、脚爪等);•鸟的行动特征(飞行、游泳、奔跑等)。

2. 鸟会飞的原因•鸟的翅膀造型和翼展、翼面积的影响;•空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升力、阻力);•鸟在飞行中的姿态调整和飞行能量的消耗。

3. 不会飞的鸟类•鸵鸟、企鹅、鸵形目等不会飞的鸟类;•这些鸟类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不会飞的鸟类与其它动物的共存关系。

4. 鸟类分类练习•通过对鸟形态、生活习性的观察和比较来进行分类练习;•理解分类的基本原则(形态相似、生境相同等)。

教学重点•学习鸟类的基本特征,并理解鸟类的分类原则;•掌握鸟类飞行的原理和方式;•了解不会飞的鸟类的生态角色,并能够简单地进行分类和比较。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和板书;•观察和比较练习;•问答交互;•合作学习。

教学步骤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好PPT幻灯片,包括相关图片和视频,以及分类练习材料;•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1. 导入•通过谈论和观察图片、视频等材料,引导学生们回顾鸟类的形态特征和飞行方式。

2. 讲解•教师通过PPT讲解鸟类的基本特征、飞行的原理和方式,以及不会飞的鸟类的生态角色;•适时加入问答环节,并鼓励学生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3. 练习•根据教师的指导,学生们进行观察、对比和分类的练习;•学生们需要在小组内合作,并进行集体讨论。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们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强调鸟类的重要性和生态价值,激发学生们的环保意识。

课后作业•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鸟类,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然后写一篇简单的报告;•学生们可以参加自然生态考察活动,并制作任务报告和学习心得。

不会飞的鸟中班科学教案

不会飞的鸟中班科学教案

不会飞的鸟中班科学教案引言:科学是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科学教育,幼儿能够开拓思维,观察和理解周围的世界。

本文将为中班幼儿设计一堂有趣的科学课,主题为“不会飞的鸟”,旨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探索精神。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不同种类的鸟类,尤其是那些不会飞的鸟。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教会他们通过观察和比较来认识和区分不同的鸟类。

3.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和寻找答案。

4. 通过手工制作,让幼儿亲身体验科学实验,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 图片或书籍,介绍不同种类的鸟类。

2. 不会飞的鸟的模型或图片。

3. 工艺纸、剪刀、颜料等制作手工的材料。

4. 洗涤盆、水、沙子等用于模拟鸟类在不同环境中的行为的实验材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 (10分钟)幼儿园教室里展示一幅关于鸟类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谈论他们对鸟的认识。

教师可以问一些问题,例如:- 你们见过哪些鸟?它们是什么颜色的?- 鸟有什么特点?它们怎么飞起来的?2. 探究活动: (30分钟)引导幼儿了解不同种类的鸟类,尤其是那些不会飞的鸟,并通过观察和比较来认识和区分它们。

教师可以使用图片或书籍向幼儿展示不同种类的鸟类,并讲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在介绍不会飞的鸟之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例如:- 为什么这些鸟不会飞?- 它们如何在地面上行动?- 它们如何寻找食物?与幼儿一起讨论这些问题,并鼓励他们提出更多的疑问和观察。

3. 实验活动: (30分钟)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不同鸟类的生活习性,教师可以进行一项简单的实验活动。

准备一个洗涤盆,在其中放入水和沙子,模拟湖泊或水边的环境。

然后,教师可以给幼儿一些小鸟玩具,让他们通过模拟观察鸟类在不同环境中的行为。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一些问题,例如:- 这些鸟在水边是如何找食物的?- 为什么它们会在水里洗澡?通过实验,幼儿能够亲身体验和观察,从而更深入地理解鸟类的行为和习性。

中班科学教案《不会飞的鸟》

中班科学教案《不会飞的鸟》

中班科学教案《不会飞的鸟》第一章:认识不会飞的鸟1.1 引入话题:介绍几种不会飞的鸟,如鸵鸟、企鹅等。

1.2 学习不会飞的鸟的特点:它们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

1.3 观察图片,让幼儿辨别哪些是会飞的鸟,哪些是不会飞的鸟。

第二章:了解不会飞的鸟的生活习性2.1 介绍不会飞的鸟的生活环境,如鸵鸟生活在草原上,企鹅生活在南极等。

2.2 学习不会飞的鸟的生活习性,如鸵鸟善于奔跑,企鹅善于游泳等。

2.3 讨论:为什么不会飞的鸟会有这些生活习性?第三章:探索不会飞的鸟的生存智慧3.1 介绍不会飞的鸟的生存智慧,如鸵鸟的奔跑速度快,企鹅的保温能力强等。

3.2 学习不会飞的鸟如何应对天敌和寻找食物。

3.3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模拟不会飞的鸟的生活场景。

第四章:不会飞的鸟的繁衍方式4.1 介绍不会飞的鸟的繁衍方式,如鸵鸟的蛋很大,企鹅的孵化过程等。

4.2 学习不会飞的鸟如何照顾雏鸟。

4.3 观察图片,让幼儿了解不会飞的鸟的雏鸟成长过程。

5.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幼儿复述不会飞的鸟的特点、生活习性、生存智慧和繁衍方式。

5.2 开展小组讨论:为什么不会飞的鸟能够在地球上生存下来?5.3 家庭作业:让幼儿和家长一起查找更多关于不会飞的鸟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幼儿的思维,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结合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第六章:观察不会飞的鸟的行为6.1 观看不会飞的鸟的生活视频,让幼儿观察它们的行为。

6.2 引导幼儿讨论不会飞的鸟在视频中展示了哪些生存技巧。

6.3 进行实地观察,如果可能的话,带领幼儿去公园或动物园观察不会飞的鸟。

第七章:了解不会飞的鸟的适应性7.1 介绍不会飞的鸟如何适应不同的环境,例如沙漠、水域等。

7.2 学习不会飞的鸟的适应性特征,如皮肤颜色、羽毛结构等。

7.3 通过故事或动画,让幼儿理解不会飞的鸟的适应性对生存的重要性。

中班科学《公开课不会飞的鸟》教案反思

中班科学《公开课不会飞的鸟》教案反思
举例:讲解企鹅生活在南极,具有保温的羽毛和脂肪层,适应寒冷的环境;鸵鸟有长长的下肢,善于奔跑,适应非洲大草原的生活。
(2)探讨不会飞的原因:分析不同鸟类不会飞的原因,如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等,强化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举例:企鹅的翅膀退化,不能飞行;鸵鸟的胸骨扁平,不利于飞行。
(3)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动物保护,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难点突破:通过对比会飞和不会飞的鸟类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等,让学生找到不会飞的原因。
(3)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学生对保护动物的意义和方法可能认识不足,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教育。
难点突破:结合现实案例,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并讨论如何在生活中采取行动保护动物。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不会飞的鸟的特点、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珍惜这些特殊的生物。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尝试扮演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孩子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他们围绕不会飞的鸟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很多有趣的观点。这让我深感欣慰,觉得他们在思考问题时越来越有深度。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孩子在讨论中显得比较拘谨,可能是因为害怕说错。因此,我需要在课堂上创造更加轻松的氛围,让孩子们敢于表达自己。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不会飞的鸟》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不会飞的鸟》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不会飞的鸟》含反思教案名称:不会飞的鸟班级:幼儿园中班科目:科学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不会飞的鸟的外形和行为,了解鸟类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资源:1.插图或照片展示不会飞的鸟。

2.幼儿园附近的公园或鸟类园。

教学准备:1.图片或照片展示不会飞的鸟。

2.相关的绘本故事书。

3.一些鸟类的特点和生活习性的知识。

教学过程:引入(15分钟):1.通过展示图片或照片,让幼儿观察不会飞的鸟。

2.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不会飞的鸟的外形和特点,例如:身体形状、颜色、喙、脚等。

3.提问:为什么这只鸟不会飞?鸟类的特点是什么?探究(30分钟):1.分小组,每组给幼儿分发一本鸟类绘本故事书。

2.引导幼儿观察绘本中的鸟类形象,与不会飞的鸟进行对比。

3.让幼儿互相分享他们观察到的不同的鸟类特点和习性。

实践(40分钟):1.前往幼儿园附近的公园或鸟类园,让幼儿观察不同种类的鸟类。

2.引导幼儿用照相机或手机拍摄所观察到的鸟类照片,并记录鸟类特点和习性。

3.回到教室,让幼儿用纸板、颜料、毛笔等材料自由绘制自己观察到的鸟类。

4.让幼儿展示、分享自己绘制的鸟类作品,并描述其中的特点。

反思(15分钟):1.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与一开始的观察到的不会飞的鸟进行对比。

2.询问幼儿对鸟类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有什么新的认识?3.提问:如果我们看到不会飞的鸟,我们应该怎么做?为什么?扩展活动:1.组织观察其他动物的活动,例如:蚂蚁、蚯蚓等。

2.进行关于动物保护的讨论,让幼儿思考自己如何保护动物和环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不会飞的鸟以及实地观察其他鸟类,让幼儿了解鸟类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通过亲近大自然的活动,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在反思环节,让幼儿思考如何保护动物和环境,培养了他们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可以进一步发展幼儿的科学观察能力,促进他们对自然界的兴趣和好奇心。

中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不会飞的鸟》

中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不会飞的鸟》
中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不 会飞的鸟》
授课教师:
2023-12-20

CONTENCT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教学过程与实录 • 教学效果评估与反思 • 课程资源整合与利用 • 教师团队建设与发展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教案背景及目的
引入主题
通过介绍不同的鸟类,引出“不会飞的鸟”这一主 题,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图片展示
展示不同种类不会飞的鸟的图片 ,让学生直观感受它们的形态和 特点。
学生实践与操作
观察活动
组织学生分组,提供不同种类不会飞 的鸟的模型或图片,让学生近距离观 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手工制作
引导学生使用纸张、颜料等材料,制 作自己心目中的不会飞的鸟,培养学 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归纳小结与拓展
知识总结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不会飞的鸟的特点和原因。
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回家后继续探索更多关于不会飞的鸟的知识,与家长一起分享和交流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鸟类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保护这些特殊的 鸟类。
04
教学效果评估与反思
教学效果评估
教学目标达成度
通过课堂观察和学生作品分析,评估 学生是否掌握了《不会飞的鸟》的相 关知识,以及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
学生参与度
教学资源利用
分析教案中设计的教学资源是否得到 了充分利用,是否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和掌握知识。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积极 发言、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评估 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兴趣。
教学反思与改进
01
02
03
04
教学内容反思
回顾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考是 否充分涵盖了《不会飞的鸟》 的相关知识点,有无遗漏或重 复。

中班科学活动不会飞的鸟教案与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不会飞的鸟教案与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不会飞的鸟教案与反思教学背景中班儿童正处于自我认知和实践经验获得的关键阶段,科学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探索自己身边自然世界的现象和规律,提升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本次教学中,我们将以“鸟的飞行”为主题,通过实践探究和观察,帮助儿童理解和认识鸟类的飞行方式和特点。

教学目标1.知道鸟类是如何飞行的,了解鸟类的特点和种类;2.能够观察和描述鸟类的特征和飞行方式;3.利用创意性思维,设计和制作一个模拟鸟飞行的玩具。

教学内容学习内容1.什么是鸟类?鸟类的特点和种类;2.鸟类的飞行方式和特点;3.制作鸟飞行的模拟玩具。

教学流程1. 导入环节通过播放有关鸟类的视频或介绍鸟类的资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探索鸟类的飞行方式和种类。

2. 互动探究环节1.相关理论探究:通过鸟类模型、图片或者实物观察,提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鸟儿能够飞翔?”“为什么上下扇动的翅膀能让鸟儿飞起来?”“鸟类飞行有哪些特点?”等等,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2.实践探究:幼儿模仿鸟类挥动翅膀的动作和模拟飞行的方式,进一步了解鸟类飞行的特点。

可以利用纸、材料、颜料等从现实出发,自由发挥想象,从而设计制作出自己心目中的飞行玩具。

3. 总结归纳环节让幼儿总结自己学习到了什么,让幼儿分享自己关于鸟类飞行的细节和领域经验。

4. 拓展延伸环节幼儿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和创意,推广自己设计的鸟飞行玩具,分享自己的成果和思路。

教学反思1.学生需要时间来探究,不要急于求成,需要耐心鼓励和引导学生思考。

2.积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各种材料、媒介,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既锻炼操作和手眼协调能力,也激发了孩子们对自然的好奇心和创新思维。

3.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例如,通过视频、实物、图片多种形式来展现鸟类的特点和飞行方式。

4.需要保障实践探究环节中的安全性,避免危险行为的发生,并充分做好预防和防范措施。

总结本次中班科学活动的主题是“鸟类飞行”,从鸟类基本概念和分类出发,通过实践探究和观察,引导儿童探究鸟类飞行的方式和特点,开发想象和创造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不会飞的鸟》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不会飞的鸟》

中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不会飞的鸟》教学反思《不会飞的鸟》【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探究,了解不同动物的特点和生存方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 借助绘本故事的形式,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1. 绘本《不会飞的鸟》一本。

2. 相关图片或视频素材。

3. 教具:垃圾桶、塑料袋、玻璃瓶、纸张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观看视频或放映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动物有哪些特点?不同动物有哪些不同之处?2. 引入绘本《不会飞的鸟》的故事,让学生猜想主人公为什么是一只不会飞的鸟。

二、故事阅读(15分钟)1. 教师朗读故事《不会飞的鸟》,并询问学生理解情节的关键问题,如:为什么其他鸟都会飞,只有小鸟不能飞?2. 分角色小组朗读故事,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展开讨论(15分钟)1. 提问:鸟能不能飞,只取决于它们的羽毛吗?2.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因素可能限制动物的飞行能力?3.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展示自己的观点。

四、实验探究(20分钟)1. 分小组进行实验探究:用垃圾桶、塑料袋、玻璃瓶、纸张等材料,模拟不同动物的翅膀或羽毛,探究不同形状和材料对飞行的影响。

2.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思考逐步记录实验结果,形成实验报告,并展示给全班。

五、课堂总结(10分钟)1. 结合实验结果,总结不同动物的飞行能力与身体特点之间的关系。

2.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为什么保护动物和环境对我们和地球的意义重大?3.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个人思考的成果。

【教学反思】《不会飞的鸟》这篇故事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实验探究,加深了学生对动物特点和飞行能力的理解。

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了思考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探究,学生了解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不会飞的鸟》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不会飞的鸟》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不会飞的鸟》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不会飞的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鸟类的特征和习性。

2. 增加学生对鸟类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1. PPT或图片:鸟类的图片、不会飞的鸟的图片。

2. 颜色和纸张: 用于制作小鸟模型的颜色纸和白纸。

3. 鸟类书籍和资料。

教学流程:1. 引入(5分钟)创设一个活跃的氛围,可以使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不同种类的鸟类,问学生他们见过哪些鸟类。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鸟儿可以飞?2. 探究(15分钟)介绍鸟类的特征和习性。

可以使用PPT或图片展示鸟类的特征,比如:有翅膀、有嘴巴、有爪子等。

同时可以和学生们一起探究鸟类为什么可以飞,引导学生提出一些观察到的现象或猜测。

3. 学以致用(20分钟)为学生提供一种不会飞的鸟类,比如企鹅。

可以使用PPT或图片展示企鹅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

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企鹅不会飞?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并开展小实验,制作一个不会飞的小鸟模型。

4. 制作小鸟模型(30分钟)教师将纸张和颜色纸发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和设计制作一个不会飞的小鸟模型。

可以鼓励学生们加上一些别致的装饰和颜色。

完成后可以一起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进行讨论。

5. 总结(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制作过程和作品进行总结,强调鸟类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和特点。

同时可以提醒学生们保护鸟类的重要性,比如不乱扔垃圾、遵守不打扰鸟巢等。

6. 结束(2分钟)教师可以以游戏或歌曲的形式结束课堂,增加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活力。

教学延伸:1.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了解更多鸟类的习性和特征。

2. 带领学生阅读鸟类相关的绘本,拓展他们的鸟类知识。

3. 制作一个鸟巢模型,学习鸟类生活习性和巢筑方法。

4. 发起一个保护鸟类的主题活动,让学生们参与其中,提高他们的保护意识。

中班科学教案《不会飞的鸟》

中班科学教案《不会飞的鸟》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生活中有哪些不会飞的鸟类,并知道它们的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合作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鸟类生活的兴趣,培养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不会飞的鸟类,并了解它们的特点。

难点:让幼儿观察不会飞的鸟类的图片,并能用语言描述它们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不会飞的鸟类图片、视频、音频素材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鸟类鸣叫的声音,引导幼儿说出生活中见到的鸟类。

2. 基本环节:(1)教师展示不会飞的鸟类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教师播放不会飞的鸟类视频,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这些鸟类不会飞?它们有什么特殊的生活习性?(4)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彩泥制作自己喜欢的不会飞的鸟类。

3. 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不会飞的鸟类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五、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让幼儿和家长一起观察周围的生活环境,找出不会飞的鸟类,并记录下来。

2. 园内作业:让幼儿在园内观察不会飞的鸟类,并用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记录下来。

六、教学策略:1.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直观素材,让幼儿更加清晰地了解不会飞的鸟类。

2. 引导发现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发现不会飞的鸟类的特点。

3. 合作学习法:分组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结果评价:评价幼儿制作的不会飞的鸟类作品的创意、美观等方面。

八、教学拓展:1. 开展“鸟类观察日记”活动,让幼儿定期观察不会飞的鸟类,并记录下来。

2. 邀请鸟类专家进行讲座,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认知水平、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幼儿的参与程度等,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不会飞的鸟》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不会飞的鸟》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不会飞的鸟》教学目标•知道鸟儿们是怎样飞行的•探索气流对鸟的影响•观察和描述能够在非飞行状态下使用翅膀的鸟类教学准备•鸟类资料和图片•翅膀的模型•大型纸片•幼儿园中班的学生教学流程热身1.老师与学生讨论鸟的外貌特征,并让学生称出各种鸟儿的名字。

2.让学生手舞足蹈,模仿鸟儿飞翔轨迹。

引入3.老师引领学生思考,根据之前热身的内容,鸟是怎样飞行的?听听学生的想法。

4.老师通过图片和模型,引领学生探索鸟是如何飞行的。

首先,用两匹长长的毛巾让学生拌在一起,形成一个‘V’形,形成一个三维形态。

告诉学生这个三维形态有什么用处。

5.通过同样的方式,让学生观察鸟儿的翅膀在不同状态下所处的位置和形状。

让学生尝试去发现并理解鸟类的动态各不相同。

活动6.让学生分组,每组一匹长长毛巾,用不同的方法去摆放,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风对翅膀的影响。

7.让学生搭建自己的“不会飞的鸟”,并给自己的鸟命名。

8.老师分发纸片给学生,并让他们放在头上。

老师播放一些舞曲,让学生在纸片头饰的帮助下模仿小鸟飞翔的姿态。

9.为了巩固学生对鸟类飞行方式的理解,让学生自由发挥,以图画和简短的文字的方式,展示和描述一个能够靠翅膀在非飞行状态下生活的鸟儿。

结束10.让学生分享他们所画的鸟类的住所和习性,老师帮助学生将所述内容与激发出来的主题联系在一起,回顾本次科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并鼓励他们在今后继续探究鸟儿是如何飞行的。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非飞行状态下生活的鸟儿的描述,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

•观察学生在飞行姿态表现上的程度,并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肯定。

幼儿园中班科学《不会飞的鸟》优质课教案比赛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不会飞的鸟》优质课教案比赛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不会飞的鸟》优质课教案比赛公开课获奖
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不会飞的鸟》
【活动目标】
1、丰富鸟的知识和经验,认识几种不会飞的鸟的形态习性以及演变。

2、萌发爱鸟护鸟的热情,亲近大自然,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

3、能在活动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并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背景音乐、《不会飞的鸟》ppt、大鸵鸟的视频、小鸟叫的声音。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带领幼儿做小鸟进入教室。

师:今天老师要来考考我们的小朋友,看看谁的小耳朵最灵,听听看这是什么小动物发出的声音?
师:原来呀它是小麻雀,老师听说这只小麻雀想成为森林里最幸福的小动物。

要想成为最幸福的小动物呢,就是要找到各种各样的小鸟来和它做朋友。

但是它又不会找朋友,想请我们的小朋友来帮它找朋友,你们愿意吗?
师:老师呢想帮这只小麻雀找啄木鸟做它的朋友?
二、出示ppt,介绍生活中的小鸟。

师:你们帮小麻雀找到了这么多的好朋友,它成为了森林里最幸福的小动物了,正邀请我们小朋友和它的新朋友玩呢!我们来看看有哪些小鸟?
师:有这么多的小鸟,有麻雀,鸽子,小燕子……。

现在请小朋友说说在哪里见到过这些小鸟?
三、猜猜想想,哪些鸟不会飞。

师:刚刚我们小朋友见到的小鸟都有一个共同的本领是什么?(飞)那你们觉得。

中班科学不会飞的鸟教案

中班科学不会飞的鸟教案

中班科学不会飞的鸟教案中班科学不会飞的鸟教案1活动目标:1、丰富鸟的学问和阅历,认得几种不会飞的鸟的形态习性以及演化。

2、萌发爱鸟护鸟的热诚,亲近大自然,挂念四周的生活环境。

3、能在活动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并能大胆的表达本身的看法。

4、进展幼儿的察看力、想象力。

5、培育探究自然的爱好。

活动准备:背景音乐、《不会飞的鸟》ppt、大鸵鸟的视频、小鸟叫的声音。

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爱好。

老师带领幼儿做小鸟进入教室。

师:今日老师要来考考我们的小伙伴,看看谁的小耳朵最灵,听听看这是什么小动物发出的声音?师:原来呀它是小麻雀,老师听说这只小麻雀想成为森林里最幸福的小动物。

要想成为最幸福的小动物呢,就是要找到各种各样的小鸟来和它做伙伴。

但是它又不会找伙伴,想请我们的小伙伴来帮它找伙伴,你们乐意吗?师:老师呢想帮这只小麻雀找啄木鸟做它的伙伴?二、出示ppt,介绍生活中的小鸟。

师:你们帮小麻雀找到了这么多的好伙伴,它成为了森林里最幸福的小动物了,正邀请我们小伙伴和它的新伙伴玩呢!我们来看看有哪些小鸟?师:有这么多的小鸟,有麻雀,鸽子,小燕子……。

现在请小伙伴说说在哪里见到过这些小鸟?三、猜猜想想,那些鸟不会飞。

师:刚刚我们小伙伴见到的小鸟都有一个共同的本领是什么?(飞)那你们觉得有不会飞的鸟吗?师:先请小伙伴猜猜看。

老师这里有一个记录表,这个表上有我们小伙伴认得的也有不认得的小鸟,请把你们猜想到的答案写在记录表上。

会飞的打勾勾,不会飞的打叉叉。

师:说说你为什么这样想的?四、介绍不会飞的鸟生活习性,形态。

师:刚才老师发觉有的小伙伴有的打的是叉叉,他认为是有不会飞的鸟的。

让我们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师:大鸵鸟有什么特征?(老师讲解特征)师:老师学小企鹅走提问,这是谁来了?你知道它是怎样生活的吗?师:这时又走来了一只胖胖的小鸟它是谁呢?(渡渡鸟)讲解特征。

师:这是谁?请小伙伴们看看他想谁?长得像恐龙,他就是恐鸟。

比现在的`鸵鸟还要高。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不会飞的鸟》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不会飞的鸟》

03
开展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或鸟类保护区,近距离观察不会飞的鸟,加深对它
们的了解。
THANKS
谢谢
拓展知识
让幼儿了解不会飞的鸟的种类 、特点和生活习性,丰富幼儿
的知识体系。
培养能力
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 ,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表
达能力。
情感态度
引导幼儿尊重生命、热爱自然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生态
观念。
知识点与技能要求
知识点 了解不会飞的鸟的种类和特点,如企鹅、鸵鸟等。
了解不会飞的鸟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
教学软件
利用相关教学软件或APP,提 供互动式学习体验,如鸟类拼 图游戏、语音识别鸟类叫声等

03
CHAPTER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激发兴趣,引入主题
故事导入
讲述一只不会飞的鸟的经 历,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 探究欲望。
问题导入
提出“为什么有些鸟不会 飞?”的问题,引导幼儿 思考并引入主题。
视频导入
流。
个性化辅导关注差异
了解幼儿差异
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每个幼儿的兴趣、经验和 认知水平,为幼儿提供个性化的辅导。
分层指导
根据幼儿的不同水平,将幼儿分成不同的层次, 提供不同难度的学习内容和指导方式。
关注特殊需求
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幼儿,如学习能力较弱或有特 殊才能的幼儿,提供额外的辅导和支持。
鼓励创新,培养批判性思维
选用依据
该主题符合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 ,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 欲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幼儿对 自然和动物的保护意识。
教学方法及手段创新
01
02
03
情境教学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
不会飞的鸟
活动目标1、使幼儿了解一些不会飞的鸟的形态和习性。

2、教育幼儿在外出游玩时,爱护鸟类。

活动准备1、鸟类世界的照片、录象2、鸵鸟、企鹅图片。

活动过程1、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让幼儿欣赏歌曲《大鸵鸟》2、配合图片和背景图引导幼儿再欣赏一遍。

3、结合图片引导幼儿回忆儿歌内容提问:世界上最大的鸟是什么鸟?它会飞吗?为什么不会?让幼儿知道鸵鸟是鸟类中最大的,它生活在沙漠地带,为了适应经常奔跑的生活,翅膀退化便于平衡身体。

4、联系幼儿的生活,引导幼儿讨论还有哪些不会飞的鸟?(企鹅)了解企鹅的生活习性。

5、教师小结:知道一些鸟是因为生存环境的变化,翅膀才逐渐的退化,所以不会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