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日汉因果复句对比研究--以「オカゲデ」句为中心
基于语料库的转折复句日汉对比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转折复句日汉对比研究本文利用语料库数据,以ノニ条件复句与“而”句的日汉对应关系为中心展开研究,利用数据统计分析方法探寻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双语言对比分析反作用于汉语研究,更加清晰地透视汉语中“而”的用法。
本文作为探索ノニ条件复句与汉语转折复句对应关系研究的一部分进行论述,期以该研究对中国日语学习者的逆接条件句学习产生指导意义。
标签:中日对译语料库转折复句日汉对比ノニ条件复句一、文献综述关于ノニ的意义分类,莲沼等(2001)在《条件表现》一书中将其用法分为“因果关系不成立”和“预想外”两种。
在表示“因果关系不成立”时,ノニ的用法又进而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种为ノニ的最典型用法即用来提示因果关系的不成立;第二种是用来表示前后分句对比关系。
在表现“预想外”时,ノニ逆接条件句的预想外用法又可以细分为以下三类:1.对于前句的预想结果后句并未实现;2.在前句预想事态并未发生的情况下,省略预想落空的结果,直接表达对预想没有实现的意外感;3.终助词用法。
前田直子(2009)在《日语复句——条件句及原因理由句的记述研究》一书中将ノニ的使用方法分为从属用法和非从属用法。
从属用法包括逆原因、非并列·对照、预想外、非本意事态发生;非从属用法包括表露意外感用法和终助词用法。
对于汉语中“而”的分类,邢福义(2001)在《汉语复句研究》一书中指出,“而”的接续关系主要有并列、转折、因果和连贯。
关于“而”表示转折的用法,吕叔湘(1999)对其主要用法及语法意义进行了归纳,具体分为以下四类:1.连接并列的形容词、动词,用法同“然而”“但是”“却”。
两部分意思相反,后一部分修正和补充前一部分;2.连接小句,表示相对或相反的两件事。
“而”只能用在后一句的头上;3.“而”前后两部分一肯定一否定,对比说明一件事或一件事的两个方面;4.放在意思上相对立、形式上像主语谓语的两部分之间,含有“如果”“但是”的意思,后面要有表示结论的另一小句。
基于对译语料库的因果关系日汉对比研究——以「KARA」「NODE」“因

ʻ 外语教学与研究
基于对译语料库的因果关系日汉对比研究
’ 以’ KA R A」 NO D E」料库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 探究日语 中 表 示 因 果 关 系 的 ’ 与汉语中表示因果 Pカ ラ ㊁ Q」 Pノ デ ㊁ Q」 关系的句式 因为 P, 所以 Q P, 所以 Q 因为 P, Q P, Q 的对应关系和对译模式 . 结论为两个日语句式都是译成无标形式的 ’ ’ 倾向最强 ; 两个日语句式在翻译倾向最弱的句式上倾向不同 , 句式为后空标形式 , 句式为全标形式 . Pカラ ㊁ Q」 Pノデ ㊁ Q」 关键词 : 因果关系 ; 日汉对比 ; 对译语料库 最具代 表 性 的 接 续 助 词 是 ㊀㊀ 日语表现因果关系的句子中 , ’ カラ」 ノデ」 .当’ 和’ 和’ 句式汉译时 出 Pカラ㊁ Q」 Pノデ㊁ Q」 现了前后关 联 词 的 单 独 出 现 前空标 后空标 (前空 标 :P, 所以 Q ㊁ 后空标 : 因为 P, 形式的出现 . 经 前 Q ) 期调查发现 , 同一译者翻译的同一本小说中 ’ 和’ Pカ ラ㊁ Q」 P ノデ㊁ 被翻 译 成 前 空 标 后 空 标 的 现 象 很 多 . 根 据 以 Q」 ’ ㊁ ’ 上问题 , 针对在日汉对译时 , 和汉译 Pカ ラ㊁ Q」 Pノ デ㊁ Q」 的前空标 ㊁ 后空标 ㊁ 全标 ㊁ 无标形式的对 应 关 系 和 对 译 模 式 问 题进行研究 . 先行研究 カラ」 ’ ノデ」 カ ラ」 一直以来 , 有关 ’ 的研 究 都 是 针 对 于 ’ ノデ」 和’ 区别的研究 . 被广泛支持 的 是 永 野 ( 的主观㊁ 1 9 5 2) 客观说 . ) 益冈 ( 以原因理由句为焦点 , 从接续形式来看这种 2 0 1 3 カラ」 ’ ノ デ」 句式的全貌 . 他主张 ’ 表示根据 ㊁ 表示事态之间 宽松的联系时 , 都有着各自的独立性 . 在 不 同 情 况 下 使 用 差 カラ」 ノデ」 别的原因为 ’ 比’ 更能表示 前 后 两 件 事 情 的 关 系 . ’ カラ」 ノデ」 和’ 在表示事件之间关系强弱上的差别可以从 前件事情是否被焦点化进行判断 . ) カ ラ」 ’ ノ デ」 王( 进行的是 以 ’ 为中心的对于原因 2 0 1 3 カ ラ」 ’ ノ デ」 理由句的日汉对比研 究 . 日 语 的 ’ 很多都被翻 : : 译成无标形式 , 表示 判 断 ㊁ 发 言㊁ 态度的根据 比 I 表示 I I 事态 ㊁ 行为的原因 ㊁ 理由 被翻译成无标形式的倾向性更大 . 先行研究的问题 カ ラ」 ’ ノ デ」 以上先行研究没有说 明 ’ 和 因为 所以 的四个汉译形式的具体对应关系 . 研究对象 日语研 究 对 象 : 表示因果关系的’ 和’ Pカ ラ㊁ Q」 Pノ デ㊁ . Q」 汉语的研 究 对 象 : 表 示 因 果 关 系 的 因 为 P, 所以 Q P, , , , , 因为 所 以 无 标 的 考 查 范 围仅限和 Q P Q PQ PQ ’ カラ」 ’ ノデ」 对应的情况 .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日本 具 有 代 表 性 的 小 说 和 相 应 的 中 文 译 本 作为数据 , 制作 语 料 库 进 行 日 汉 对 比 , 进而说明’ Pカ ラ㊁ Q」 ’ ノデ㊁ 」 . 和 因为 所以 的四个汉译形式的对应关系 P Q 语料库数据的小 说 选 取 的 是 曾 获 得 诺 贝 尔 文 学 奖 的 大 江健三郎的五部长 篇 小 说 . 五 部 日 文 小 说 对 应 的 译 著 分 别 ( ; 为王中忱 ㊁ 雅芬等的 « 个人 的 体 验» 光 明 日 报 出 版 社) 李正 ( ; 伦㊁ 李实 ㊁ 李长嘉的 « 同时代的游戏 » 作家出版社) 许金龙的 « ( ( 别了 , 我的书 » 百花 文 艺 出 版 社) 和« 愁 容 童 子» 南海出版 ; ( . 公司 ) 林怀秋的 « 青年的污名 » 作家出版社 ) 日语 ’ 句式的汉译结果 Pカラ ㊁ Q」 根据对句子 的 筛 选 和 分 析 , 2 2 1个筛选后的句子中 因 ; 为 P, 所以 Q 句式占总体 的 1 后空标形式的 因 2% ( 2 6个) ; 为 P, 前空标形式的 P, 所以 Q Q 占1 0% 比例最小 ( 2 3个) ( ) ; , 占3 个 比例最大的是无标形式的 占 6% 7 9 PQ 4 2% ( 9 3 . 个) 以下为各句式中抽取的例句 . それは前まえから 夜明 けがたのことであった か ら㊁ 1. 考 えての 上 の 待伏 せであったにちがいない. 因为 天 刚 刚 亮 , 所 以 可 以 想 象 他 们 很 早 就 等 在 这 里 了. « » 同时代的游戏 ㊀ いまの 所 は 専門家 が 調査 してくれているんだから㊁ 2. かれらにまかせておきましょう. 因为 是 专 家 在 调 查, 目 前, 只 能 相 信 他 们.㊀ « 个人的 体验 » この英単語を使われ 単 に 歌 というのじゃないか ら㊁ 3. たんでしょう. 这不是单纯的歌曲 , 所以 才 用 英 语 作 曲 名 的 吧 . ㊀ « 愁 容童子 » 日语 ’ 句式的汉译结果 Pノデ㊁ Q」 从分析后的句子来看 , 所以 Q 句 1 2 8 个句子中 因为 P, ; 式占总体的 4% 比例 最 小 ( 后 空 标 形 式 的 因 为 P, 5个) Q ; ; 占 6% ( 前空标形 式 的 P, 所以 Q 占1 比 7个) 3% ( 1 7 个) . 例最大的是无标形式的 P, Q 占7 7% ( 9 9个) 以下为各句式中抽取的例句 . そんな 状態 なので㊁ 話合 いは 延期 させていただ く ほ 1. かなかったのでございます. 因为 是 这 么 一 种 状 态 , 所 以 关 于 谈 判 事 宜, 也就只好恳 请延期了 . ㊀ « 愁容童子 » 夢 のなかでは 荒若 は㊁ 震 えながら 泣 いて 歩 いて い た 2. が㊁ それは 東原 サキと 鶴屋老人 が 眠って い る 暗 く 清 潔 な 部 かれは 僧 悪 よ り も む し ろ 嫉 妬 に な 屋 にむかっているので㊁ やんでいるのである. 在梦中荒若颤抖着哭着走路 , 但因为 是 朝 着 东 原 崎 和 鹤 屋老人睡觉的漆黑 清 洁 的 房 间 , 他 与 其 说 是 为 憎 恶, 不如说 是为嫉妒而苦恼着 . ㊀ « 青年的污名 » 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 无论是 ’ 句式还是’ Pカラ㊁ Q」 Pノ デ㊁ 句式无标形 式 都 占 据 了 最 大 比 例 ; 其中’ 句 Q」 Pカ ラ㊁ Q」 式翻译成后空标形 式 因 为 P, Q 的倾向性在四个句式中最 小, 而在 ’ 句式中翻译成 因为 P, 所以 Q 形式的倾 Pノデ㊁ Q」 ’ 向性是最小的 ; 另外 , 与’ 句式的无标形式相比, Pカラ㊁ Q」 P ノデ㊁ 」 . 句式的无标形式从百分比看倾向性更强 Q 参考文献 : [ ]永野賢 . ’ から 」 と’ ので」 とはどう違うか[ 国語 1 A] . と 国文学 [ ( ) 東京大学国語国文学会 , C] . 1 9 5 2, 2 9 2 3 0-4 1. [ ]益岡隆志 . くろしお 日本語構文意味論[ 東 京: 2 M] . 出版 , 2 0 1 3. [ ]王楠 . カラ 」 原因 ������ 理由文 における 日中対照研究― ’ 3 ’ ノデ 」 を 中心 に ― [ : 大連 : 大連理工大学 , D] . 2 0 1 3 1 - 1 1 6 . 作者简介 : 郎茗茗 , 辽宁省大连市 , 大连外国语大学日本语学院 .
基于文学作品语料库因果复句“タメニ”的日汉对比研究

基于文学作品语料库因果复句“タメニ”的日汉对比研究本文以表示原因、理由的“タメニ”复句为研究对象,将其用法分为“叙述事实”“推断结果”“特别原因”三类,并借助《中日对译语料库》考察了其汉译倾向。
经考察发现,表示“叙述事实”时的汉译形式“因,N而”,表示“推断结果”时的汉译形式“为”,表示“特别原因”时的汉译形式“Q,是因为P”较为常见。
此外,从接续词的位置来看,表示“叙述事实”“推断结果”的“タメニ”与汉语对应的接续词的位置是相同的,而表示“特别原因”时有所不同。
标签:タメニ语料库对译中日对照叙述事实推断结果一、引言“タメニ”是日语中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之一,翻译成汉语的时候一般翻译为“因为”。
但是在利用日汉对译语料库的调查中,发现还有“由于,原因在于,缘故,因此,所以,是”等多种表达方式。
另外,根据语言环境,在翻译时,“タメニ”没有翻译出来(即:无标形式)的情况也不少。
莲沼昭子等(2001)将“タメニ”句式大致分为叙述事实,推断结果和特别原因三种形式。
日语中表示因果关系复句“タメニ”的句式,从构成上可以分为顺行型(原因?结果)和逆行型(结果?原因)。
从意义上来看,顺行型(原因?结果)又可以分为叙述事实和推断结果两种形式,逆行型(结果?原因)则表示特别的原因。
本文采用上述分类形式并在日汉对照语料库检索分析的基础上考察其相对应的汉语翻译特点和倾向。
二、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使用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制作的“中日对译语料库”CD-ROM版中的4部作品及自作语料库中的11部日本最新小说,对“タメニ”复句的对译语料进行检索。
通过这种方式考察“タメニ”复句与汉语因果复句的对应或非对应关系。
共检索出229条“タメニ”语料,其中表示叙述事实的“タメニ”的有效语料为113条,表示推断结果的“タメニ”的有效语料为43条,表示特别原因的“タメニ”的有效语料为73条。
三、顺行型(原因?结果)复句对译例及分析如前所述,顺行型(原因?结果)复句分为叙述事实和推断结果两种形式。
基于语料库的中日因果复句对照研究--以倒装「カラ」句为中心

基于语料库的中日因果复句对照研究--以倒装「カラ」句为中
心
王楠;李光赫
【期刊名称】《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年(卷),期】2013(000)004
【摘要】本文以表示原因、理由的倒装「カラ」句为研究对象,借助《中日对译
语料库》考察了其汉译倾向。
经考察发现,倒装「カラⅠ」句(事态、行为的原因、理由)的汉译形式中有标复句“(之所以)q,(是)因为p”居多,「カラⅡ」句(判断的依据)则是无标复句“q,p”居多,同时倒装「カラⅠ」句和「カラⅡ」句分别对应汉语的分析断定原因和补充说明原因的“由果溯因”句。
【总页数】2页(P136-137)
【作者】王楠;李光赫
【作者单位】辽宁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116024;辽宁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11602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文学作品语料库因果复句“カラコソ”的日汉对比研究 [J], 李光赫;穆红;邹善军
2.基于语料库的ナラ派生形式汉译倾向研究——以ノナラ、ナラバ、タナラ为中心[J], 杨雨;李光赫;
3.基于语料库的日汉因果复句对比研究--以「オカゲデ」句为中心 [J], 张斌;林乐
青;李光赫;张北林
4.基于语料库的因果复句日汉对比研究--以「ダケニ」句为中心 [J], 张斌;李光赫;吴世兰;林乐青
5.日语转折复句的日汉对比实证研究——以位于句前的ニモカカワラズ为中心 [J], 祖铭泽;李光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语料库的汉日对比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汉日对比研究「シカシ」虽为逆接接续词,但并非任何情况下均可被译为“但是”等。
本文基于「シカシ」的意思分类,借助汉日对译语料库,考察了其汉译倾向。
同时借助汉译倾向,探讨了“但是”等连词在转折强度上的区别,并对副词“却”进行了语用分析。
标签:「シカシ」对译倾向转折连词“却”一、文献综述关于「シカシ」的意思分类,各大日语辞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其中《类语例解辞典》(2003)提到,「シカシ」不仅表示单纯的逆接关系,还可以用于前后事项并列、对比同类事项以及后项暂且非反对前项等情况;《大辞林(第3版)》(2006)进行了具体明确的分类,即划分为逆接、话题转换和引出话题等三类;《广辞苑(第6版)》(2008)虽列举了三类,但不同的是将其分为逆接、对比以及引出话题。
除日语辞书外,国内学者唐云(2016)结合了各种意思分类,对其细分为逆接、话题转换、引出话题和对比等四大类。
关于「シカシ」对应的汉译词汇“但是”“可是”“不过”“然而”等,张健军(2010)认为它们的词义并无差异,但在转折强度上却有不同,并得出了一个强弱顺序,即“但是”≥“然而”>“可是”>“不过”。
此外,邢福义(2001)提出,上述四个连词倾向于客观描述,而副词“却”有所不同,其存在强调对立关系的用法,并且能够传达说话人的主观情感。
「シカシ」分类不同的原因主要在于细分程度的不同。
本文为尽可能详尽地解析「シカシ」的用法,采用唐云的分类标准进行分析。
下面将基于四大意思分類,并结合语料库中的汉译倾向,以验证汉译词汇转折强度顺序以及“却”的用法为目标展开讨论。
二、「シカシ」用法分类(一)逆接逆接指的是,即使在前项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后项也不受此条件约束,依然成立。
此外,唐云(2016)提出逆接句常表现出说话人的失望或意外之情。
如例(1),由前项可常识性预测学校会收留“我”,但事实却违背了常理。
故四类意思中该情况的转折语气最为强烈。
(1)私立の方が障害者に対する理解があるとの情報もあった。
902-基于语料库的中日因果复句对照研究-以倒装-王楠

136
一、引言 日语中表示因果关系的助词有很多,其中「カラ」可 以说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助词。在行文结构上,「カラ」有 「pカラ、q」和「q、pカラ」两种形式。而在表示原因、 理由时,「カラ」有表示“事态、行为的原因、理由”和 表示“判断的依据”两种用法。 然而,大多数日语学习者可能并没有意识到「カラ」 有两种用法。鉴于此,本文选取实际语料中相对少见的倒 装「カラ」句为研究对象,以“事态、行为的原因、理 由”和“判断的依据”为切入点(为行文方便,以下分别 简称为「カラⅠ」和「カラⅡ」),在对语料库大量实例 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探究「カラⅠ」句和「カラⅡ」 句的汉译倾向,并进一步得出倒装「カラ」句与汉语的因 果复句的对应关系,以期对中日因果复句对照研究提供理 论支撑。 二、先行研究 对于「カラ」的用法,日语学界的一些学者已经进行 过详尽但各不相同的阐述。一般认为「カラ」的用法有两 种,即表示“事态、行为的原因、理由”和表示“判断的 依据”(南,1993;前田,2009等)。另外,从行文结构 来看,「カラ」句又可分为“由因到果”的「pカラ、q」 和“由果溯因”的「q、pカラ」。 另一方面,关于汉语的因果复句也有很多相关研 究,其中邢福义(2001)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邢福义 (2001:39~41、61~62)首先指出汉语的复句包括“有 标复句”和“无标复句”。而在行文结构上,汉语的因果 复句同样存在“由因到果”和“由果溯因”两种形式。其 中“由果溯因”又有两种情况,一种重在分析断定结果产 生的原因,在形式上,常用“(之)所以p,(是)因为 q”之类前后呼应的格式。另一种重在补充说明结果产生 的原因。语流中,一般是顺着上文说出了某个结果,紧接 着这个结果,又补充说明一个原因;形式上只在补说原因 的分句前头用“因为”,“因为”前边不用“(正)是、 就”之类的词语。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日语因果条件句汉译研究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日语因果条件句汉译研究本文以日语因果条件句的汉译情况为研究对象,经过比对,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カラ」、「ノデ]和「テ連用形」三种复句,并以「カラ」、「ノデ]和「テ連用形」为关键词,检索出中日对译语料库中的相应对译文本,后期经过筛选统计,形成论文语料。
日语因果条件句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复句,从翻译角度来看,中文中与之对应的句子形式也非常宽泛,所以在具体翻译过程中,如何对日语因果条件句进行有效翻译变得非常重要。
但是迄今为止,对日语因果条件句的研究大多是从中日对比的角度出发,运用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对其汉译进行的系统研究还甚少,因此,本文从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出发,以「カラ」、「ノデ]和「テ連用形」三种复文为中心,分别探讨其各种不同的对译形式并对例证了各种形式的合理性或者必要性,以此对日语因果条件句的汉译进行初步考察研究。
本论文通过对比例证的研究方法,对日语因果条件句的汉译进行了功能分析,最后笔者得出如下结论:日语因果条件句的汉译并不受制于原文的单一形式,可以翻成有标文,也可以翻成无标文,其中无标文占了总体语料很大一部分比例,其在表示事情原因、行为理由的顺行型「カラ」文的译文中占50.2%,逆行型「カラ」文的译文中占62%,在表示事情判断或态度依据的顺行型「カラ」文的译文中占64%,逆行型「カラ」文的译文中占89.8%,在表示事情原因、行为理由的「ノデ」文的译文中占52.9%,在表示事情原因、行为理由的「テ連用形」文的译文中占60.3%。
有标文也因原文功能不同而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
表示事情原因或者行为理由的顺行型「カラ」句的译文有十一种,其中“从属句+所以+主句”所占比例最高,达到23.8%;逆行型「カラ」句的译文有两种,其中最多的是“从属句+因为+主句”,占25.3%;表示判断和态度依据的顺行型「カラ」句的译文有四种,其中“因为+从属句+所以+主句”最多,逆行型「カラ」句的译文只有“从属句+因为+主句”这一种;表示事情原因或者行为理由的顺行型「ノデ」句的译文有九种,其中“从属句+所以+主句”占比最多;表示事情原因或者行为理由的顺行型「テ連用形」句的译文有三种,其中“从属句+就/便/而/从而+主句”占总数24.7%。
基于语料库的因果复句日汉对比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因果复句日汉对比研究基于语料库的因果复句日汉对比研究基于语料库的因果复句日汉对比研究-汉语言文学基于语料库的因果复句日汉对比研究□张斌李光赫吴世兰林乐青摘要:本文以日语中表示“事态或行为的原因”的因果复句「ダケニ」句为研究对象,借助《中日对译语料库》进行全语料库检索,按照「当然」「强调」和「逆说」的三种用法,通过「ダケニ」句的对译语料考察了其汉译倾向。
考察发现,表示「当然」时的汉译形式中无标形式“P,Q/Q,P”“因为P,所以Q”和“由于P,所以Q”较为常见。
而表示「强调」时的汉译形式中无标形式“P,Q/Q,P”“因为P,所以Q”和“到底是/不愧是/毕竟是P,Q(定型语)”较为常见。
此外,表示「逆说」时的汉译形式中“因为P,反倒Q(定型语)”“P,而Q”和“因为P,所以Q”较为常见。
关键词:ダケニ语料库对译日汉对比当然强调逆说一、引言在日语因果复句接续词中,大多数日语学习者可能会将「ダケニ」翻译成“到底是/不愧是/毕竟是”;然而从实际的对译结果来看,除了“到底是/不愧是/毕竟是”之外,“因为,由于,反而”等汉译形式也并不少见。
此外,无明显因果接续词的无标形式也不在少数。
对于「AだけにB」一句来说有以下三种用法:1.B是由于A的存在而自然发生的事件或状况,或B的发生当然是因为A的存在,相当于「…だからやはり」「…だからさすがに」;2.没有A的存在B也会发生,但A的存在强调了B的事件或状况,相当于「…だからいっそう」;3.B的发生与从A预想的事件或状况相反,相当于「…だからかえって」。
本文中将这三种用法简称为「当然」「强调」和「逆说」,并基于此研究与汉语因果复句的对应关系。
二、先行研究前田(2009)指出,「ダケニ」一般接续在动词及形容词的非过去形及过去形、形容动词词干及名词+「な/だった/である/であった」之后。
从句的主语后用「が」,而不用「は」。
此外,「ダケニ」的主句一般为叙述句,而不使用表示行为要求、意志或希望的句子。
基于语料库的假设复句日汉对比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假设复句日汉对比研究————————————————————————————————作者:————————————————————————————————日期:基于语料库的假设复句日汉对比研究-汉语言文学基于语料库的假设复句日汉对比研究□王紫微李光赫吴世兰林乐青摘要:本文根据益冈「ナラ」的分类,以表示假设的「ルナラⅠ」为研究对象,借助《中日对译语料库》考察了其汉译倾向。
「ルナラⅠ」在汉译形式中,理论上应该是“如果P(的话),(就)Q”的形式,但实际考察的结果是无标形式“P,Q”最多,并且出现了表示既定事实“既然P,Q”的汉译形式。
关键词:ルナラⅠ 语料库对译中日对照如果……那么…… 既然……就……一、引言大多数日语学习者可能会将「ルナラⅠ」翻译成“如果,那么”,但从实际的对译结果来看,并不是只有“如果,那么”,也出现了表示既定事实的“既然P,Q”。
同时也存在“ P,那么(就)Q”等汉译形式。
二、先行研究益冈(1997)将「ナラ」分成了7种用法:1.P是从听话人得到的情报;2.观察听话人的样态;3.典型的假定表现。
4.反事实条件句。
5.「タラ」的强调形式。
6.提题用法的「ナラ」。
7.P是客观事实,现实的状态。
本文只研究「ルナラⅠ」的汉译倾向。
ナラⅠ:「モシ+(という)ナラ/ノナラ」表示偏句中假设听到的信息为真,正句中表示说话人的判断和态度。
从听话人口中得到的信息是发生在说话当时获得的新信息,无法判断其真假。
因此说话人只能假定听话人的信息是真。
句首可以加上「モシ」,并且「ナラ」的前面也可以加入「という」。
「ノナラ」的形式也很常见。
例如:(1)a.私は間違ったこととは言っていない。
b.間違っていないのなら、証拠を見せなさい。
(2)a.歓送会には太郎も出席するそうだ。
b.太郎が出席するのなら、僕は出席しない。
汉语中,邢福义(2003)将因果复句分为因果句、推断句、假设句、条件句、目的句。
推断句是“据实性因果推断句”的简称,以事实为根据推断事物间的联系,代表句式是“既然……就……”,与日语中偏句为事实句的「ナラ」很接近。
基于文学作品语料库因果复句“カラコソ”的日汉对比研究

Science &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 57
Science & Technology Vision
b. 简 单 说 来 袁 正 因 为 世 界 本 身 是 平 庸 的 袁 所 以 你 也 才 平
庸遥
林少华译叶寻羊冒险记曳
3援2 表示行为要求复句对译例及分析
按照句末的情态助动词类型袁把表示行为要求复句野肢珠殖纸冶句
式分为四种形式遥 其形式和用例数如下院玉帐寨掌障帐臻帐栅渊2冤曰域
帐寨掌障栅毡帐栅渊1冤曰芋胀招帐臻阵渊1冤曰郁召窄渊1冤遥
的形式遥 除了无标形式之外袁其次的有标形式为野崭浙帐栅斋冶遥
渊员冤a.片山障全寨思栅付斋帐斋彰湛遥 思栅付斋帐栅斋臻粘战尧不
安帐瘴绽遥
赤川次郎液三毛猫舟ー粥趾瘴恐怖館一
b.片山毫无头绪袁因而不安遥
叶蕙译叶三色猫恐怖馆曳
渊圆冤a.君账障战侦绽毡瘴力宅闸针遥 绽斋臻粘战俺绽彰掌粘侦辙
涨尧個人的账肩入侦辗掌窄湛阵崭浙帐栅斋遥
帐斋彰湛瘴绽遥 赤川次郎液三毛猫舟ー粥趾瘴登山列車一
b.但是正因为是人才必须留意遥 叶蕙译叶三色猫登山列车曳
渊愿冤a.辗斋辗尧绽斋臻粘战珍臻胀招帐臻阵噎
赤川次郎液三毛猫舟ー粥趾瘴推理一
b.也因为如此袁所以我不得不干噎噎
叶蕙译叶三色猫探案曳
渊怨冤a.绽斋臻粘战液闸针召窄珍咋诊(战侦站侦瘴分账応崭掌瘴闸
特性袁设计了如下协调控制回路袁在平
衡调节给煤量的同时袁使流化床锅炉能
基于语料库的「たとこらで」让步文的中日对比研究

1351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基于语料库的「%&'()」让步文的中日对比研究◎张锐摘要:以日语中表达让步的接续助词为考察对象,从中日对译语料库中筛选出与其相关的对译之后进行分类整理,调查「./0123和中文的对译倾向,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其形成原因。
通过调查得知,「./0123除了表示时点外,一般被认为是让步式转折复句的一种,与其对应的译文可以分为假设性让步句、容忍性让步句和无条件让步句,其对应汉语形式有“即使/即便/纵令/纵然P,也q”“无论/不管p,也q”等。
关键词:「./0123接续助词对译倾向语料库—、弓I言表示场所、位置的形式名词「<」和格助词「>」连用时,以「的形式表示“时点、契机”和“让步条件”。
如下面两个例句:(1)彼力空入E彳一?始G-时点、契机)(2)彼?入—EF—H始GIJ k。
(让步条件)对于「的接续用法,先行研究中一般只给出简单的释义,因此学习者只了解可以表示“让步条件”,其具体的意义用法并没有详细说明。
而且从言语类型论的角度进行的对比研究迄今为止还鲜有见到。
本研究旨在通过语料库中大量的实例,弄清表示让步条件的接续助词「C:;<>」与汉语的对译情况,从言语类型论的角度考察分析文在句式结构与翻译倾向上的异同点,并分析其原因,希望对国内日语学习者更好的掌握「c的意义用法起到参考作用$专题研究134二、文献综述对接续助词「的研究,日本国内成果较为丰富。
其中,前田-1994( 2009)指出「是表示逆接条件的接续助词,可以表示假说条件和事实条件,然而并没有详细论述关于「c:;<>」的意义分类。
《日本語文型辞典》-1998)中指出的两个用法,一个表示分段话题的时点,可以译为“刚好,刚刚”,另一个表示逆接关系,可以译为“就是、即使、即便”。
表示逆接用法根据主句的特点,又分为两层意思,即①在预料前项所讲的将成为徒劳之事的情况下,用以连接后项,多以「…的形式出现。
如例(3):(3)K<頼人怎引吉受QAH L S$(『日本語文型辞典』1998:334)即使你再怎么他,他大概也不会答应你的。
假设复句日汉对比与翻译策略研究——基于语料库的「ナラⅢ」为中心

【 关键词 】 r 十 I I I J ; 对译 ; 如果 P , 那么 Q ; 既然P , 那么 Q
0 引 言
扣c 于 寸。
大多数 日语学 习者可能会将典 型的假定 r 于 l l I J 翻译成 “ 如果 , 2 . 2 “ 既然 P . 9” 那么 ” , 但从实 际上 , 并 不是只有 “ 如果 , 那么 ” , 也 有表示 既定 事实 的 “ 既然 P , Q ” 是据 实性因果 推断句的代表形 式 , 是 以事 实为依 据 , “ 既然 P , Q ” 。同时也存在 “ P , 那么( 就) Q ” 等汉译形式。 推断事物问的联系。 凡是 “ 既然 ” 句式 , 前分句都表示理 由或者根据 , 后 分句都表示结论或断语 1 先 行 研 究 ( 6 ) a . 扎 姓 、 休憩所 c 土 二: L 加 、 c 土 土。 益 冈将r 十 1 分 成 了 7种用 法 , I: P 是从 听话 人得 到的情 报 。 b . 既然如此 , 休息 处只有这边有啊 ! ( f -毛猫 东一厶 夕 Ⅱ: 观察听话人的样态。Ⅲ: 典型的假定 表现。Ⅳ : 反 事实条件句 。V: I J 灭7灭』 ) r 夕 I 的强调形 式。 Ⅵ: 提题用法的r 十 J 。 Ⅶ: P 是 客观事实 , 现实 的 ( 7 ) a . 屯L、 元 c : 扫金持 与 立一 一 状态。本文只研 究r 十 Ⅲ J 的汉译倾 向。 . b . 墅 签她那么有钱。 ( f -毛猫水一厶 , ) <I ) 箱j ) 十 Ⅲ: r 乇 + 十 l 表示假定偏旬发生的事件 为真 , 是典型 的假 “ 既然 P , Q” 形式后分句常带有 “ 为什 么/ 为何 ” , 即 “ 既然 P , 为什 定表现形式。句首可以加上r 乇 I 的形式也很 常见 。例如 : 么/ 为何 Q ” 的形式。“ 为什么 …呢” 到底 表示反 问还是 诘问 . 往往受 到 ( 屯L ) 妻力 { 簧成 L < 札否 立、 私c 土 新L , 、 仕 事 老始幻 否。 具体语境的制约 , 因而往往需要在具体语 境中辨别。( 8 ) b 表示的是诘 ( 屯L , ) 推加括金 老贷 L , < 扎 为人 弓姓 、 私f 世界 旅行 毒 问。 ( 9 ) b表示 的是反 问。
基于语料库的因果复句日汉对比研究——以「のだから」句为中心

芑
现 埸合 5 : 、 非雄 二 工7 , /叉c 、 土 强< 表札 否。 r 现代 E t 本箫文法 j ( 2 0 0 3 , <乃 L挡 ) c 土、 r
b .你 还 年 轻 要 多读 一 些 书 。
特徵 老r 徒属筇 事 憋 老碓力 、 事实 L 示 L、 圣‘ 二加
l 二 对照的考察 : 茔行 一 ) 允。圣 结果、 r 加 岛I : { 未 J r 以上j c 耋 基 本的 c : 推谕的 因果文“ 既然 P, 就Q ” “ 既然 P , Q ” 表
亨倾向 强<、 圭7 = = 熹棵形式“ P , Q ” 龊寸埸合 宅 ) 南否I =
人I : 墨 、 ; 土 - f 力
、 。
b .那么小的孩 子都能做 , 大人没有理 由不会做 。
‘ 二 上 弓I : 、 E t 本箫 原 因 ・ 理 由文 匕中国箫 因果 梭
文 同I : c 共通 点 南 否一 方相逢 点 毛 ) 南否 考 之 扎
状况 老踏 圭之札{ 、 当然 主饰 示 冬札 弓行 穗 老实行 L
合、 燕 榇形 式℃表守. 二 屯 少 < 、 考之 札 为。
( 1 ) 8 .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7 = = c 土交 若 、 加 岛、 毫 ) , ) 匕本 老就
0 o
加, ) 相手老非鞋寸否意味合 功 生 匕为. 二 、 後件 、 相
手屯 後件 判 断 c : 至否 墨 、 弓. 二 老仨 之否命 令表
“ 只要 P , Q ” 表守 倾向 见 札 7 = = 。
分加, ) 。冬岛I : 条件的因果阴傈 老表守掳合c 土
[ 丰 一 一 F】 力 、 岛I 二 c 耋 ; 以上; 对识; 日中对照研究; 原因理由; 判断
基于文学作品语料库因果复句“カラコソ”的日汉对比研究

基于文学作品语料库因果复句“カラコソ”的日汉对比研究作者:李光赫穆红邹善军来源:《科技视界》2015年第28期【摘要】本文以表示原因、理由的“カラコソ”复句为研究对象,将其用法分为“必然性判断”“行为要求”两类并借助《中日对译语料库》考察了其汉译倾向。
经考察发现,表示“必然性判断”时的汉译形式主要为“正因如此,才”的形式,表示“行为要求”时的汉译形式呈现多样化,无倾向性的特点。
此外,从句末的情态助动词类型来看,表示“必然性判断”的主要为“のだ”的形式。
而表示“行为要求”的则呈现无倾向性的特点。
【关键词】カラコソ;语料库;对译;中日对照;必然性判断;行为要求1 文献综述“カラコソ”是日语中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之一,翻译成汉语的时候一般翻译为“因为”“所以”。
但是在利用日汉对译语料库的调查中,还发现有“只要...就”、“ 只有...才”等多种表达方式。
另外,根据语言环境,在翻译时候“カラコソ”没有翻译出来(即:无标形式)的情况也不少。
前田直子(2009)将“カラコソ”句式大致分为“平叙文”“命令”“希望”三种形式。
在本研究所利用的语料库中,没有获得表示“希望”形式的用例,因而在本研究中把在日汉对照语料库检索到的用例分为必然性判断和行为要求两种形式考察其相对应的汉语翻译特点和倾向。
2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使用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制作的“中日对译语料库”CD-ROM版中的4部作品及自作语料库中的11部日本最新小说,对“カラコソ”复句的对译语料进行检索。
通过这种方式考察“カラコソ”复句与汉语因果复句的对应或非对应关系。
共检索出119条“カラコソ”语料,其中表示必然性判断的“カラコソ”的有效语料为114条,表示行为要求的“カラコソ”的有效语料为5条。
3 “カラコソ”复句的对译例句类型及分析日语的“カラコソ”复句,按照其句末的情态助动词类型分为必然性判断和行为要求两种类型。
3.1 表示必然性判断复句对译例及分析式和用例数如下:Ⅰのだ(64);Ⅱかもしれない(3);Ⅲじゃないか(10);Ⅳだろう(4);Ⅴにちがいない(1);Ⅵわけ(5);Ⅶずにいられない(1);Ⅷ无标(26)。
基于文学作品语料库“”的日汉对比研究

基于文学作品语料库“”的日汉对比研究作者:邹善军,李光,赫穆红来源:《科技视界》 2015年第28期邹善军1 李光赫2 穆红2(1.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辽宁大连 116621;2.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4)【摘要】本文以“バカリニ”句式为研究对象,将其用法分为因果复句和表示限定、程度两类并借助《中日对译语料库》考察了其汉译倾向。
经考察发现,“バカリニ”表示因果复句的数据很少,バカリニ”的主要是表示限定和程度等用法。
表示限定和程度等的“バカリニ”,在翻译成汉语的时候,除了无标形式之外,“动词+バカリニ”形式,“形容词+バカリニ”形式和“名词+バカリニ”形式多翻译为“只”。
而“ンバカリニ”形式和“トバカリニ”形式多翻译为“好像”。
【关键词】バカリニ;语料库;对译;中日对照;因果复句;限定和程度※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基于语料库的条件句日汉对比研究”(DUT15RW2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基于日语视频语料库的条件表现研究”(DUT15RW13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邹善军(1970—),男,辽宁大连人,博士,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日语语言学。
李光赫(1971—),男吉林延吉人,博士,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日语语言学。
穆红(1978—),女黑龙江大庆人,博士,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日语教育。
1 文献综述“バカリニ”是日语中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之一,同时还有表示限定和程度等的非因果性的用法。
前田直子(2009)中指出,“バカリニ”表示后悔,害怕,责难,遗憾,牢骚,放弃等心情,都表示非期待的事态的发生。
《日本語記述文法研究会2008》中,针对“バカリニ”的形式特征和意思用法等进行了说明。
指出“バカリニ”句式从其意义用法上可以划分为两种。
即:遗憾的结果和唯一理由。
其中从句为表示希望的“たい”的情况下,主句可以是非负面性的事态。
基于语料库的假设复句日汉对比研究--以「ナラⅠ」为中心

式 “ P ,q ”最多 ,并且 出现 了 表 示既定事 实 “ 既然P ,Q ”的汉译形式。
关键词: 产多I 语料库 对译 中 日对照 如果……那 么…… 既然 ……就 ……
一
、
引 言
三 、对 译 语 料 分析 从1 8 部 日语 小说 中抽 出 复句 『 J 于 于 I J 1 1 6 个。
语 言应 用研 究
基 于语 料库 的假 设复 旬 日汉对 比研 究
以 r
口王紫微 李光赫
I J为 中心
吴世 兰 林 乐青
摘
要 :本文根据益 冈 r 于 J的分类 ,以表示假设 的 r 产 I J为研 究对 象,借助 《 中 日对译语料库》考察 了其
汉译倾向。 r 产于 I J 在汉译形式 中,理论上应 该是 “ 如 果P( 的话 ), ( 就 )Q ”的形 式,但 实际考察的结果是 无标形
( 1 )a . 私c 主 同逵 , , ‘ = b . 同遭 , ) 【L , L 法言 【L L 。 岛、 尝兄 世 冬L 。
( 一) “ 如 果P ( 的话), ( 就 )Q ”
“ 如 果 ”是 典 型 的表 示 假 定 的连 词 ,与 其意 思相 近 的还 有 “ 要 是 ,假使 ,假 如 ,倘 若 ,若 ”等 。在 汉 译 中
从 听 话人 口 中得 到 的信 息 是 发 生在 说 话 当 时获 得 的 新信 息 ,
无法判 断其真假。因此说话人只能假定听话人 的信息是真。
句首可 以加上 r 乇 J,并且 f 寸 . 于 J的 前 面 也 可 以加 入
『 L j J。 『 / 于 于j 的形 式 也很 常见 。例 如 :
称 , 以假 设 为 根 据 推 断 某 种 结 果 ,代 表 句 式 “ 如 果 … … 【 c 土的 E
基于语料库ノニ条件句的日汉对比研究

基于语料库ノニ条件句的日汉对比研究作者:姬彩彤李光赫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7年第08期摘要:ノニ条件句是日语转折复句的一大典型代表,常见的翻译形式有“却”“但/但是”“而/然而”“可/可是”“还”等。
本文基于汉日对译语料库,将ノニ条件句划分为“逆因果、对照、预想外、非本意和结果省略”五类,分别考察了其语气特点及常用标志等。
在此基础上,以中日对照的角度利用数据分析的方法探究了不同ノニ条件句用法分类下的翻译倾向和各对译句式的特点。
关键词:ノニ转折翻译倾向逆因果一、引言关于ノニ条件句的语义与用法,中里(1997)表示ノニ通过引导逆接确定条件来表达反期待性。
日语记述文法研究会(2008)认为ノニ条件句可表达意外、责备、遗憾、不满、非本意、称赞等多种语气,且负面语气要远多于正面语气;池上(1999)表示ノニ有侧重于说话者意志的性质,在预想落空时,说话者通过ノニ来诉说自身的感受与心情。
关于ノニ条件句的用法分类,莲沼等(2001)将其分为因果关系不成立(包括前后句的对比)和预想外事态发生(包括结果省略以及终助词用法)两类;而前田(2009)则将其分为逆因果、对照、预想外、非本意、结果省略和终助词用法。
ノニ条件句常被译为“却、但、可、而”等,关于这几种汉语中常见的转折关系标志,邢福义(2001)表示“但是”句式的构成基础是事物的矛盾对立或相互差异,其主要有直接对立、违逆因果、稍有抵触这三点功能;与其作用相关或相近的有“可是、可、然而、却”等,但“却”重在从意义上标明转折点,“但是”重在对前后分句划出转折界限;“而”通常表示以下四种关系:并列、转折、因果、连贯。
二、ノニ条件句的用法分类本文基于中日对译语料库,将从66部文学作品中随机检索出的651例ノニ条件复句按照前田等人的分类将其划分为逆因果、对照、预想外、非本意和结果省略(表达说话者的意外感)五类。
下文例句(1)~(5)分别对应了以上五类ノニ条件句的用法。
基于语料库的「たとこらで」让步文的中日对比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たとこらで」让步文的中日对比研究
张锐
【期刊名称】《语言与文化论坛》
【年(卷),期】2017()3
【摘要】以日语中表达让步的接续助词「たとこらで」为考察对象,从中日对译语料库筛选出与其相关的对译之后进行分类整理,调查「たとこらで」和中文的对译倾向,并在此础上探究其形成原因。
通过调查得知,「たとこらで」除了表示时点外,一般被认为是让步转折复句的一种,与其对应的译文可以分为假设性让步句、容忍性让步句和无条件让步句,对应汉语形式有“即使/即便/纵令/纵然p,也q”“无论/不管p,也q”等。
【总页数】8页(P132-139)
【关键词】「たとこらで」;接续助词;对译倾向;语料库
【作者】张锐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
【相关文献】
1.“~てから”“~たあとで”“~たあとに”“~たあと”用法辨析 [J], 丁建国
2.相当なレベルに到達できるのなら、それを越したことはない。
」错在哪儿?
[J], 于康
3.中日教育文化交流のあり方に関する一考察大平学校から見えてきたこと [J], 孙晓英
4.基于语料库的“たところで”让步文的中日对比研究 [J], 张锐
5.こんな时に何と言ったらぃぃのでしよぅか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结果来看 ,除 了 “ 托 …… 的福 ”之外 , “ 因为 ,由于 ,
“ 之所 以 ”是指示 代词 “ 之” ( 犹 “ 其 ”,作指示 定语 )
因此 ,结果 ”等汉 译形式也 并不少见 。此外 ,无 明显 因果 用在名 词性 “ 所 以 ”前面 ,构成指示 性偏正词 组—— “ 之 接 续词 的无标形式 也不在少数 。 『 才力 尹J既可表 示引 所 以”,犹 “ 其所 以”。 “ N 之所以”和 “ 之所以 ”这两种
四 、对 译 语料 分 析 ( 一 ) 关于 “ 满意”
『 才力
J表 示 引起希 望 发 生 的结果 的原 因 、理
此 外 ,严 慈 ( 2 0 1 0 )指 出 , “ 之 所 以 ” 可 用 于 句 首 由 , 即表示 “ 满意 ”的意 思的语 料有 1 3 3 例 。其中 ,① 2 5
一
、
引 言
与句中 。 “ 之 所 以 ” 用 于 句 中 时 , 其 实 是 结构 助 词 “ 之”
在 日语 因果复句接 续词 中,大多数 日语 学 习者可 能会 ( 犹 “ 的 ” ,作 定语 标 志 )用 在 领 属性 偏 正 词组 “ N 所 以”
将 『 才力 尹 J翻 译 成 “ 托 … … 的 福 ” ,然 而 从 实 际 的 对 中 间 — — “ N 之所 以 ” ,犹 “ N的所 以 ” ; 而 用 于 句 首 的
『 <扎弓J了)。此外 , 『 才力 尹j 还 可 表 “自嘲 ” 然接 受 。
使用北 京 日本学研 究中心制 作的 “ 中 日对 译语料库 ”
对 『 才力 尹J复句 的对译语料 进行全语 料库检索 ,以此 考察 『 才力 尹j复句与汉语 因果复句 的对应或非 对应 关
行 研 究较 少 。 三 、研 究方 法 及研 究对 象
前田 ( 2 0 0 9 )指 出 『 才力 尹J一 般接续在 动词及形 “ 托 …… 的福/ 沾 ……的 光/ 拜 ……所赐 ” ( 定型 语 ) 、
/℃南 ,亡j之后 。 『 才力 于 . J表示 引起 希望发 生的结 果的原 因。当 r 才力 尹J对于 说话人来 说是令人满 意的 <札6 J的形 式 ( 当然如 果主体就 是第一人称 ,就不需 要
所 以Q ,是 由于P ;⑥ 因为P ,才Q ;⑦ 因为P ,所 以Q ;⑧ 幸
重在强调 结果产生 的理 由。此外 , “由于 ”既可 以同 “ 所 亏/ 幸好/ 亏得/ 多亏 ( 副词 );⑨ 托……的福/ 沾 ……的光 以 ”配 合,又可 以同 “ 因而 ” “ 因此 ”配 合 。 “ 因为 ”只 / 拜 ……所赐 ( 定型语 );⑩这下/ 这么着 1 0 种。 能同 “ 所 以”配合 。从句 中位置来看 , “ 因为”既可放在 表结果 的小句之前 ,也可置于其 后 。 “ 所 以 ”只能放 在表 结果的小句之前。
在 日语 因 果 复 句 的 汉 译 过 程 中 ,通 常 是 将 表 示 原 因 或
j句 与汉 理 由 的接 续 词 翻 译 成 “ 因 为 ” “由于 ” “ 所以” “ 因而 ” 等 。除这些 之外 ,在 实际对译语 料的分析 中发现 , 『 才力 J还被 翻译 成 “ 幸亏/ 幸好 / 亏得 / 多亏 ” ( 副词 ) 、 “ 这下/ 这么着 ”这三种形式 。而对于这三种汉译形式 的先
起 希 望 发 生 的 结 果 的 原 因 、 理 由 ,又 可 表 示 引起 不 希 望 发 语法结构及其句式,源 于远古 ,流传于现今 。
生的结果 的原因 、理 由。本文将 这两种用法 分别称 为 “ 满 意 ”和 “ 讽刺 ”,并基 于此 分类 考察 『 才力
语 因 果 复旬 的对 应 关 系 。 二 、先 行 研 究 容词的非过去形及过去形、形容动词词干+ 『 / 。 / t南. ; 5/ 南一 ) j 之 后 ,或语 方 面 的 分类 如 前 所 述 ,为 “ 满 意 ”与 “ 讽 刺 ”两
状况 时,如果前句 主体非说 话人本人 ,则需额外 附加 『 ( C D — R 0 M 版,以 『 梭索条件 = 正规表现 : 扫 I ,℃I 扫除 ℃J
或者 “ 讽刺 ”的意 味,表示对 于本不希望 发生 的事件 的欣 系。共检索 出2 1 2 条语料,有效语料为2 1 0 条。 在对 汉 译 文 中的 因果 接 续词 分 类 时需 注 意 “ 因为”
语 言应 用研 究
基 于 语 料 库 的 日汉 因 果 复 句 对 比 研 究
以 r 才力
口张 斌 林 乐青
J句为 中心
李光赫 张北林
摘
要 :本文 以表示原 因、理 由的 r 才力 尹 J句为研究对 象,将其用法分为 r 满意 J 和 r 讽刺 J两类 ,并借助 中日
对译语料库 考察 了其汉译 倾向。经考察发现 ,表 示 r 满意 J时的汉译 形式以 “ 由于P ,所以Q ” “ 托 ……的福/ 沾 ……的光 / 拜 ……所赐 ( 定型语 )”和无标形式 “ P ,Q / Q ,P ”较为常见。此外,表 示 r 讽刺 J时的汉译形式 中无标形式 “ P ,Q / Q , P ” “ 因为P ,所以Q ”和 “ 由于P ,所以Q ”较 为常见。 关键词 :才力 尹 语料库 对译 中日对照 满意 讽刺
原 因 ,重 在 强 调 因 果 关 系 ;而 “ 由 于 ”表 示 理 由或 根 据 ,
类 。汉语方 面 的分 类为① P ,Q / Q ,P ( 无标形 式 );② 之
和 “由于 ” 的 异 同 。倪 重 阳 ( 2 0 0 8 )指 出 , “ 因 为 ” 表 示 所 以Q ,是 因为P ;③ 由于P ,所 以Q ;④ 由于P ,才Q ;⑤ 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