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文学的起源与发展
北魏时期的佛教文化
北魏时期的佛教文化北魏时期,佛教文化得到了相当的发展和传承。
在这个时期,佛教成为了从皇宫到寻常百姓家的一种信仰和文化。
而佛教文化的兴起,也为当时的社会带来了诸多变化。
一、北魏时期佛教文化的起源与传入佛教文化在北魏时期有着相当的传统和历史。
据史书记载,公元366年,东晋名士桓温率领十万军队北伐,途中经过伏波山,看到一座高耸的佛塔,便上前参拜。
当地人向他介绍佛教,并送了一些佛典给他。
此后,佛教就开始在中国传播,逐渐走入了北魏时期。
在北魏时期,佛教文化开始在社会中广泛传播。
从皇宫到寻常百姓家,佛教都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
许多人开始修习佛教,从而传承了佛教文化。
二、北魏时期佛教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在北魏时期,佛教文化得到了相当的发展和繁荣。
在这个时期,佛教的信众逐渐增多,许多皇帝和高官也开始信奉佛教。
北魏的佛教寺庙越来越多,佛教文化的影响力也逐渐扩大。
同时,北魏时期的佛教文化还包括佛教艺术、文学、音乐等方面。
佛教艺术的代表作品就是龙门石窟,这里保存着大量的佛教艺术品,包括佛像、壁画等。
同时,在佛教文化的带动下,北魏时期的文学、音乐也有了新的发展。
例如,北魏时期的“佛经子钞”就是在佛教文化的基础上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
三、北魏时期佛教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北魏时期佛教文化的兴起,也为当时的社会带来了诸多变化。
首先,北魏时期的佛教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
佛教文化的影响带动了艺术、文学、音乐等方面的发展,这无疑为当时的社会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其次,北魏时期的佛教文化也为当时的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和谐与平衡。
佛教文化强调“三无漏”,即无永存之我、无我所恋、无我所取,这种思想可以帮助人们超越私欲,减少纷争,使社会更加和谐。
最后,北魏时期的佛教文化也为当时的社会带来了一些内在的改变。
佛教文化倡导“遵义而成性”,即通过禅修、心静等方式发掘自己本来的内在潜能,从而提高自身境界和修养。
这种思想可以帮助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不忘精神内涵,追求更高境界的发展和提升。
中国化佛教的过程是怎样的
中国化佛教的过程是怎样的一、中国化佛教历史发展脉络1. 汉末佛教传入阶段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未年开始传入中国时,先依附于流行于汉代的道术(方术),魏晋时,又依附于玄学。
发展缓慢,仅流行于宫庭。
这时的佛教学说大体上为神不灭说和因果报应说,佛成为中国传说中的天地神仙。
佛教到中国,特别强调因果报应,跟中国原有的福善祸淫思想相通,传佛教者学习中国方术,以方便传佛教。
魏晋时学术大变,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的玄学流行,佛经译家即用老庄学说中的概念、词来比喻佛家经典中的名词,僧肇的般若理论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也是对魏经玄学的深化总结,这时的佛教活动主要是译经。
2. 东晋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东晋以后,长期战乱,佛教在中国有了广泛的传播,民间信仰日益广泛和深入。
中国原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发生了矛盾与冲突,佛教某些理论如思辨超过了中国文化,两种文化发生冲突,以南北朝时为最激烈,有政治、经济利益,有哲学和宗教论理方面的问题,出现了北方灭佛事件。
一时门派众多,互相争鸣,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东晋未年,佛家经典越来越多,讲经论经兴起,这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大论战。
3. 佛教在中国的鼎盛时期佛教在中国经过四、五个世纪的流传,到隋唐后,达到了鼎盛时期,这时南北政治统一,国家经济发达,文化交流融合,佛教也随着异说求同求通的趋势,表现为出现中国化佛教——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律宗、华严宗、密宗、净土宗、禅宗等并传播到日本、朝鲜,并在那里又产生了新的流派。
到此,佛教中国化完成,提出顿悟成佛的禅宗的出现是佛教中国化的主要标志。
4. 宋代禅宗教派与宋明理学佛教到了宋代,主要流传的是禅宗,这一时期,中国佛教各宗派已走向融通,佛、儒、道之间日益相互调和,形成了宋明理学,儒学是主流,吸收了佛教的心性学说、理事理论;程朱一派吸收了华严宗理事无碍理论,建立了以理为本体的形而上学的理论体系;陆王心学,吸收禅宗心性学说,心外无物。
5. 宋以后佛教的衰落期宋代以后,佛教总的情况是大势已去高潮已过,逐渐走向衰落。
中国化佛教的过程是怎样的
中国化佛教的过程是怎样的一、中国化佛教历史发展脉络1. 汉末佛教传入阶段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未年开始传入中国时,先依附于流行于汉代的道术(方术),魏晋时,又依附于玄学。
发展缓慢,仅流行于宫庭。
这时的佛教学说大体上为神不灭说和因果报应说,佛成为中国传说中的天地神仙。
佛教到中国,特别强调因果报应,跟中国原有的福善祸淫思想相通,传佛教者学习中国方术,以方便传佛教。
魏晋时学术大变,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的玄学流行,佛经译家即用老庄学说中的概念、词来比喻佛家经典中的名词,僧肇的般若理论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也是对魏经玄学的深化总结,这时的佛教活动主要是译经。
2. 东晋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东晋以后,长期战乱,佛教在中国有了广泛的传播,民间信仰日益广泛和深入。
中国原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发生了矛盾与冲突,佛教某些理论如思辨超过了中国文化,两种文化发生冲突,以南北朝时为最激烈,有政治、经济利益,有哲学和宗教论理方面的问题,出现了北方灭佛事件。
一时门派众多,互相争鸣,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东晋未年,佛家经典越来越多,讲经论经兴起,这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大论战。
3. 佛教在中国的鼎盛时期佛教在中国经过四、五个世纪的流传,到隋唐后,达到了鼎盛时期,这时南北政治统一,国家经济发达,文化交流融合,佛教也随着异说求同求通的趋势,表现为出现中国化佛教——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律宗、华严宗、密宗、净土宗、禅宗等并传播到日本、朝鲜,并在那里又产生了新的流派。
到此,佛教中国化完成,提出顿悟成佛的禅宗的出现是佛教中国化的主要标志。
4. 宋代禅宗教派与宋明理学佛教到了宋代,主要流传的是禅宗,这一时期,中国佛教各宗派已走向融通,佛、儒、道之间日益相互调和,形成了宋明理学,儒学是主流,吸收了佛教的心性学说、理事理论;程朱一派吸收了华严宗理事无碍理论,建立了以理为本体的形而上学的理论体系;陆王心学,吸收禅宗心性学说,心外无物。
宋以后佛教的衰落期5.宋代以后,佛教总的情况是大势已去高潮已过,逐渐走向衰落。
中国古代的佛教传播与影响
中国古代的佛教传播与影响佛教作为一种重要的宗教和文化传统,在中国古代有着广泛的传播和深远的影响。
从东汉末年至唐宋时期,中国佛教逐渐融入中国社会,并与其他宗教相互影响,塑造了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面貌。
一、佛教传入中国佛教传入中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汉朝时期。
传说中的汉昭帝时期,有两位传教士将佛教带入中国。
最早传入中国的佛教徒是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他们主要来自印度,带来了佛经和佛像等宗教文化。
佛教以其独特的信仰观念和精神内涵,受到当时社会上思想和宗教的融合,逐渐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二、佛教在中国发展与影响1. 佛教的融合和本土化佛教传入中国后,迅速融入当地文化。
佛教在汉朝后期至三国时期逐渐本土化,与中国的宗教和哲学思想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中国佛教特色。
佛教与道教、儒家思想相互影响,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宗教文化传统。
2. 佛教的社会影响佛教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佛教提倡慈悲善良、宽容仁爱的思想,影响了社会风气,使人们更加关注他人的利益和幸福。
其次,佛教传播了科学的医药知识,推动了医药事业的发展。
此外,佛教经文对于艺术、音乐等方面也有重要的影响,例如唐代的佛教音乐艺术和佛教造像艺术等。
3. 佛教对文化的塑造中国古代佛教对文化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佛教的传播推动了佛教文化在中国的发展,促进了佛教教育、文学、哲学等领域的繁荣。
例如,唐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黄金时期之一,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佛教思想家和文化人物,如玄奘等。
佛教的精神内涵也影响了中国文学和美学的发展,例如以佛教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4. 佛教对政治的影响佛教在中国古代政治中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在唐代,佛教曾经与政权结合,一度成为国家官方宗教。
唐玄宗时期,佛教的繁荣达到了巅峰,佛教寺庙遍布全国,佛教僧侣形成了庞大的经济和政治力量。
然而,随着政权的变迁和社会状况的变化,佛教的政治地位逐渐下降。
三、中国古代佛教的现状与影响中国佛教在近代受到了一系列的冲击和挑战,例如文化大革命期间,佛教遭到了很大的打击和压迫。
中国历史上的佛教与道教
中国历史上的佛教与道教佛教与道教,作为中国历史上两大重要的宗教传统,对于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佛教与道教的起源,发展以及其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佛教的传入与发展佛教最早于公元前1世纪传入中国,起源于印度。
随着汉朝时期与西域的交通开展,佛教开始传播到中国。
最早的佛教经典传入中国,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佛教的发展经历了魏晋南北朝、隋唐以及宋明清等时期。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成为了士大夫阶层的一种信仰,并融入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中。
而在隋唐时期,佛教达到了鼎盛时期,成为了皇家的宗教信仰,经历了大规模的寺庙修建与佛教艺术的繁荣。
宋明清时期,佛教逐渐式微,但在民间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影响力。
二、道教的起源与发展道教起源于中国本土,其思想源于古代中国的自然崇拜与哲学思想。
道教创始人为老子,其著作《道德经》成为了传世之作,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教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经历了与佛教相似的进程。
隋唐时期,道教成为了国家的宗教信仰,随着皇帝的赐名和庙宇的建设,道教的影响力达到了顶峰。
然而,随着宋明清时期的来临,道教逐渐式微,但仍然在中国社会中保持了一定的存在。
三、佛教与道教的异同佛教与道教在思想理念与信仰仪式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
在思想理念方面,佛教强调“四谛八正道”,主张人们通过修行解脱生死轮回。
而道教则注重“道德经”中的“道”的修炼,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超越。
在信仰仪式方面,佛教注重对佛像的供奉和念诵经文,强调个人信仰和修行;而道教则注重庙宇的建设与祭祀活动,更多关注社会公众的信仰与参与。
四、佛教与道教的地位和作用佛教与道教在中国历史中均扮演了重要角色,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的传入与发展,促进了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佛教的思想理念为中国人提供了心灵的寄托与修行的方式,对于人们的精神生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佛教艺术的繁荣也为中国艺术史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中国南北朝时期佛教学术的兴盛与传播
中国南北朝时期佛教学术的兴盛与传播中国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的重要事件和事物,其中就包括佛教学术的兴盛与传播。
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已经非常普遍和广泛,佛教学术已经成为当时的主要学术思想之一,并且对中国后来的文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一、佛教的传入南北朝时期是佛教在中国传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早在汉朝时期,佛教就已经传入了中国,但是当时佛教的传播并不是很广泛。
到了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推广,佛教的学术在南北朝时期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推广。
佛教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是由于南北朝时期政治和社会经济的动荡。
在这个时期,各种宗教信仰都在得到广泛的传播,佛教也不例外。
在中国北方,由于数十年的战乱和刀耕火种的生活,人们对佛教这种信仰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佛教在中国北方的传播就更加广泛和深入。
二、佛教学术的兴盛在南北朝时期,佛教学术得到了非常大的兴盛,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荡和战乱,导致了人们对宗教信仰的需求增加,佛教这种信仰的传播因此得到了更广泛和更深入的推广。
由此,佛教学术得到更多人的重视和研究。
其次,佛教学术在南北朝时期得到了很多的传承和发展。
南朝梁代的范晔、南朝陈代的郑玄、北魏的道宣、隋代的宗喀等人,都是佛教学术的重要代表。
他们在佛教学术方面做出了很多的贡献,给后来的佛教学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南北朝时期也涌现出了很多的佛教译经家。
他们在翻译佛教经典的同时,对佛教学术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例如,北周的法显、隋代的玄奘等人,都对佛教学术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佛教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南北朝时期,佛教学术的兴盛和传播对中国的文化、文明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首先,佛教学术对中国哲学和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佛教的理论和哲学体系给中国的哲学和思想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方式和新的结论,成为了中国哲学思想中的重要分支之一。
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与文化
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佛教是在公元1世纪左右传入中国的。
其间,佛教的历史演变极为复杂和多样化,从印度扩散至东亚、东南亚、中亚和西亚等地区。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始于汉代,经历了三个阶段:前期、中期和后期。
在汉朝的大量征伐中,汉朝国王统治下的大多数地区属于匈奴,而其他地区则被分散管理。
在此期间,佛教传入中国,与道教、儒教和民间信仰共存。
佛教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
佛教的思想、哲学和文化在中国深入人心,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教文明。
佛教以其独特的思想体系,为中国人带来了精神上的安宁和庇护,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化和社会。
佛教在历史上的传承和发展,体现在佛教历史的三个阶段,也反映了佛教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第一阶段是佛教传入中国的前期,即汉朝晚期至西汉末期。
在这个时期,佛教通过印度和天竺的游方僧侣传入中国。
这些僧侣带着佛经、佛像和佛教思想到达中国,开始在中国布道,劝化民众信佛。
在这一阶段,佛教与中原文化相衔接。
中国文化已经趋于成熟,儒家思想被广泛传播。
佛教思想在中国得以生根发芽,同时与中国的文明结合,从而产生了独特的佛教文化;这场融合,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和影响是深远的。
在此期间,佛教渗透入政治和日常生活,佛教教义在汉朝重要议题上引起了大量争议,最终得以获得社会和政治立足之地。
第二阶段是佛教在中国的中期,即魏晋南北朝至唐朝的时期。
在此期间,佛教渐渐地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起来。
这使得中国佛教文化又进了一步。
这也是中国佛教文化的一个高峰。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繁,经济衰退,社会纷乱,佛教成了士人、文人的精神寄托,所以该时期的佛经多由僧侣、名士、性无异者编撰,内容丰富繁多。
南北朝时期,佛教发展成为一种文化和社会机构。
佛教在文化、建筑、美术、文学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贡献。
第三阶段是唐朝,全盛时期为世界佛教的巅峰。
唐朝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高峰,是佛教与中国古代文化最为融合的时期之一。
唐朝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黄金时期,佛教在唐朝社会中的地位是重要的。
中国佛教文化的兴起和传播
中国佛教文化的兴起和传播中国佛教文化兴起和传播佛教是一种源于印度的哲学、宗教、文化和生活方式。
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
佛教在中国经历了兴起、传播、繁荣和衰落的历程,在文化和艺术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佛教在中国的兴起可以追溯到汉朝,其传播和发展主要分为三个时期:东汉、南北朝、唐代。
在东汉时期,佛教从西域传入中国,得到了王莽朝和匈奴统治时期的推崇,开始在中国本土社会和政治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南北朝是佛教在中国传播的黄金时期,佛教的流传非常广泛,许多佛教文化和艺术的代表作品诞生。
唐代是佛教在中国的最繁荣时期,佛教文化达到了顶峰,影响力遍及全国。
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既受到了政治的支持,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
在中国历史上,贵族、皇帝、士人、商贾、百姓都是佛教的信仰者和受益者。
这种宏大的社会背景和信仰氛围,为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佛教的传播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传播,同时也是文化的传播。
佛教在艺术、文学、哲学、科学等领域都有重要的贡献。
佛教所传授的心灵修行、禅悟境界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的艺术表现主要分为建筑、雕塑、绘画和音乐等多个领域。
佛教建筑风格庄重大气,起源于南亚佛教建筑,经过数百年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佛教建筑风格。
佛教雕塑主要表现优美的形态和丰富的内容,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绘画既有肖像画,也有壁画和绢画。
佛教音乐又称偈颂,传来传去言传身教,用人声和乐器演奏,为佛教文化增添了魅力和神秘感。
中国佛教文化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遭到了一些批评和反对。
比如北宋张载、陆九渊等程朱理学学派的学者,曾公开批判佛教教义并发表了一些论文和著作。
但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都无法否认佛教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随着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佛教文化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佛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宗教,起源于西元前6世纪的印度。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后,它迅速与中国的文化相融合,发展形成了中国佛教的独特风格,并对中国社会、宗教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以及其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一、佛教传入中国的历程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具体时间为公元1世纪末至2世纪初。
当时,东汉末年的政治动荡和社会不稳定导致人们对精神寄托的需求增加,传统儒家思想和道教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佛教传入中国的最早记录可以追溯到汉明帝时期,当时一位名叫安世高的西域僧人,带着佛经和佛教教义来到洛阳,传播佛法。
此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逐渐展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信徒。
尤其是在东晋时期,佛教的传播达到了一个高峰,当时有许多印度和中亚的僧侣来到中国,传播佛教教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在中国的传播逐渐扩大,渗透到中国各个阶层和地区。
佛教寺庙相继兴起,成为人们学习修行和寻求心灵安宁的场所。
佛教的传播也促进了印度和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拉近了两国的联系。
二、佛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佛教在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在佛教的影响下,中国出现了大量的佛教寺庙和僧团。
这些佛寺成为了中国社会的宗教中心,也吸引了大批学者前来学习佛教教义和修行。
佛教具有慈悲为怀、舍己为人的核心价值观,对中国的社会道德和伦理观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其次,佛教的思想理念对中国社会的其他方面也产生了影响。
佛教强调放下欲望、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这对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教化和缓解社会矛盾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佛教还提倡勤奋修行和精神提升,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最后,佛教的传播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随着佛教的传入,许多印度的文化艺术形式也被引入中国,如佛教造像、佛教音乐和佛教绘画等,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和多样性。
三、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文化的繁荣和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9年),是中国佛教文化繁荣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的政治动荡、社会变革和文化融合,为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适宜的环境,造就了许多杰出的佛教思想家和文化精英。
在这个时期,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佛教文化,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的兴盛和发展,与当时社会政治的变革密切相关。
中国历史上自古就有佛教的传播和影响,但正式进入中国是在东汉时期。
由于汉朝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使得佛教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和发展。
但随着汉朝的衰落和分裂,佛教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阻力。
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才真正成为一种与中华文化相结合的宗教文化。
佛教在这个时期的传播和扎根,受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
其中最突出的因素是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荡,使得周围的各种文化和思想相互碰撞和融合。
佛教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推动。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社会生活日益繁忙。
佛教的出现和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种心灵的安宁和思想的寄托。
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教团为例,当时的佛教教团可以轻松地穿越国界,将佛教思想和文化传播到各地。
佛教教团通常由一些有着不同背景和信仰的人士组成。
这些人士不仅掌握了佛教经典的精髓,还对当时中国的经济社会情况有着深刻的了解。
他们以佛教教义为核心,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既理性又富有情感的佛教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文化也在思想框架、宗教庙宇、艺术表现、文学创作等方面表现出了丰富多彩的特点。
佛教思想家如竺法深、慧远、慧灯等在经学、哲学和逻辑等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成为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一些寺庙建筑、雕塑、壁画等文化遗产,不仅是艺术上的珍品,而且也是佛教文化在建筑和艺术方面的表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文学创作,擅长于描写情感,通常把佛教的思想融入到文艺作品之中,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中国佛教文学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佛教文学的起源与发展【摘要】中国佛教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宗教、哲学和文化内涵。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佛教文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首先介绍佛教文学传入中国的历史背景,然后分析其早期发展和繁荣时期,在其中探讨其作品风格和主题特点。
接着探讨中国佛教文学的衰退与复兴,以及其在现代的发展现状。
最后总结中国佛教文学对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影响与意义,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探讨其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和发展潜力。
通过对中国佛教文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促进文学和宗教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关键词】中国佛教文学, 起源, 发展, 传入, 早期, 繁荣, 衰退, 复兴, 现代, 影响, 意义, 发展方向, 重要性, 研究目的, 展望未来.1. 引言1.1 中国佛教文学的重要性中国佛教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国古代文化传承和历史发展的重要使命。
佛教文学的传入和发展,不仅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中国文学注入了新的思想和艺术元素。
中国佛教文学以其独特的主题和表现形式,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内容和形式,且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中国佛教文学以佛教经典和佛教思想为基础,具有深厚的宗教内涵和文学价值。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佛教文学不仅在诗歌、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形式中有所表现,还在文学创作的思想内涵和审美风格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佛经的翻译、佛教经典的创作、佛教思想的传播等,都为中国佛教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佛教文学以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独特性,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它不仅记录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生活风貌和人文精神,也为后世文人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文化底蕴。
在中国文学史上,中国佛教文学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中国佛教文学的起源与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揭示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通过对佛教文学在中国传入、早期发展、繁荣时期、衰退与复兴以及现代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分析,探讨其中的原因和特点,并探讨中国佛教文学的影响和意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文化与演变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文化与演变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十分特殊的一个阶段,这个时期的历史地位也非常的重要。
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同时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佛教文化不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而且还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本文就来探讨一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文化与演变。
一、佛教文化的传入和发展作为一种宗教信仰,佛教最初是从外来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
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开始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和发展。
特别是晋代,朝廷的宣传和推广,使得佛教文化得以进一步的普及和深化。
佛教文化的传入为中国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文化,它对中国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
佛教文化强调四谛、八正道、烦恼和涅磐等概念,这些概念对于人们的生活、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有很大的启示和帮助。
同时,佛教文化还对中国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等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佛教文化的演变和变革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文化虽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也不乏一些争议和问题。
特别是在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的演变和变革显得尤为明显。
首先,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的教义和学术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在这个时期,佛经译注和经论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创新,人们对于佛教的学术和教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同时,佛教文化也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民间信仰等文化相互渗透和影响,进一步丰富了佛教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其次,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的实践和传承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特别是在北魏时期,佛教徒由于受到限制和压迫,开始向南方迁移和传播,从而使得佛教文化在中国南方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影响。
同时,佛教文化的实践方式也从传统的出家僧侣转向了在家信徒,佛教文化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愈发密切。
最后,佛教文化的演变还伴随着一些新的问题和困惑。
比如一些佛教徒的腐败和世俗化,一些佛教活动的超商业化和虚无缥缈化等,这些都是佛教文化面临的新的挑战和难题。
三、佛教文化的影响和启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发展,对于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
中国传统佛教文化
中国传统佛教文化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中国社会和人民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的历史上,佛教在政治、哲学、艺术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佛教的起源与传入、佛教的发展与传播、佛教对中国社会与人民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佛教的起源与传入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创始人为释迦牟尼佛,他在公元前五世纪的印度北部弘扬佛法。
佛教传入中国是在汉代,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传统佛教文化。
佛教经过丝绸之路的传播方式,逐渐渗透到中国社会并与中国本土的儒家学说、道教、民间信仰等相互融合。
二、佛教的发展与传播在中国,佛教经历了历史上的鼎盛与衰落。
佛教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佛教、中期佛教以及晚期佛教。
早期佛教主要是通过译经活动,将佛经从印度翻译成中文,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中期佛教则是佛教在中国的发展阶段,各地的寺庙建设迅速增加,佛教教义得到更加深入的传播。
晚期佛教则是佛教的黄金时期,佛教的影响力达到顶峰,寺庙遍及全国各地,成为中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传播的途径不仅限于译经和寺庙建设,佛教艺术也是佛教传播的重要方式。
在佛教艺术中,佛像、壁画、石窟等形式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些艺术作品生动地表现了佛教教义与哲学思想,成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佛教对中国社会与人民的影响佛教对中国社会与人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宗教信仰与精神追求:佛教崇尚智慧、慈悲与无私,提倡个人修养和心灵追求。
这种宗教信仰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使得他们更加关注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清净。
2. 社会建设与慈善事业:佛教寺庙往往承担着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活动,包括救助贫困人群、养老院的建设等。
这种精神体现了佛教慈悲的核心价值,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文化积淀与艺术创作:佛教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教义融入了中国文化中,影响了中国绘画、雕塑、诗词等艺术形式。
佛教的起源及发展
佛教的起源及发展引言概述:佛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它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并且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迅速传播到其他亚洲国家。
本文将探讨佛教的起源、佛教的核心教义、佛教的传播、佛教的发展以及佛教在现代社会的影响。
一、佛教的起源1.1 释迦牟尼佛的生平1.2 佛教的基本教义1.3 佛教的教派分支二、佛教的核心教义2.1 四圣谛2.2 八正道2.3 无我观念三、佛教的传播3.1 佛教在印度的传播3.2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3.3 佛教在其他亚洲国家的传播四、佛教的发展4.1 佛教的艺术发展4.2 佛教的文学发展4.3 佛教的哲学发展五、佛教在现代社会的影响5.1 佛教的精神实践对个人的影响5.2 佛教的教义对社会的影响5.3 佛教的和谐理念对国际社会的影响正文内容:一、佛教的起源1.1 释迦牟尼佛的生平佛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
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他在尼泊尔的一个王子家庭出生,并在30岁时抛却了王位,成为一位苦行僧。
佛陀通过冥想和思量,获得了对人类苦难的洞察力,提出了解脱苦难的方法。
1.2 佛教的基本教义佛教的核心教义包括四圣谛(苦、集、灭、道)和八正道(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四圣谛指出了人类苦难的根源和解脱的方法,而八正道则是实现解脱的路径。
1.3 佛教的教派分支佛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分化出多个教派,其中最主要的有上座部和大乘佛教。
上座部佛教注重个人的解脱和修行,而大乘佛教强调普度众生和追求菩提心。
二、佛教的核心教义2.1 四圣谛四圣谛是佛教教义的核心,它们是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苦谛指出生老病死、痛苦和无常是人类存在的基本特征;集谛指出痛苦的根源在于欲望和无明;灭谛指出通过消除欲望和无明可以解脱苦难;道谛指出通过八正道可以实现解脱。
2.2 八正道八正道是佛教实现解脱的路径,它包括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正见是对真理的理解和认知,正思是正确的思维方式,正语是诚实和善良的言语,正业是正确的行为和职业,正命是遵守道德规范,正精进是努力修行,正念是保持正觉和觉知,正定是达到内心的平静和专注。
10佛教的中国化进程
10.佛教中国化进程
汉哀帝元寿元年佛教传入中国佛教的中国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印度佛学在中国的发展,二是印度佛学与中国文化的融合而形成的新佛学。
佛教的中国化
1.汉代:佛教的方术(道教)化
佛教初传入中国,由于传入和翻译的佛经有限,时人对佛教缺乏认识,因此多数人以本国原有宗教思想来解释佛教。
汉代黄老方术思想盛行,所以人们就用其中的神仙思想来理解佛教,把佛教当作为黄老道术的一种,称佛教为“佛道”。
2.魏晋:佛教的玄学化与儒学化
魏晋玄学的兴起,在思想领域为佛学特别是般若(智慧)学的阐释所利用,因而表现出佛学的玄学化倾向,但佛学又极力保持着佛教独立的地位。
同时,佛教与儒家思想的冲突与融合也在交替的显现。
3.南北朝:佛教的普及与盛行北朝:
甘肃敦煌莫高窟(前秦)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北魏)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北魏)是佛教艺术在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4.隋唐:佛教的宗派化
结束了南北分裂局面而继往开来的隋唐,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最强盛的朝代,也是中国佛教史上经典翻译、宗派竞立的巅峰时期,其影响不仅深入中国各阶层,而且远播至朝鲜半岛、日本、越南,开启各国佛教的灿烂新页。
禅宗完全是中国化的佛教。
而在慧能之后,禅宗才真正有着和其他派别不同的教义,自成一派。
慧能是禅宗真正意义上的创始人。
慧能之后,禅宗又分五宗,将禅宗发扬光大,名扬海外。
隋唐佛教心性论的确立,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完成。
5宋元明清:佛教的由盛而衰
宋代以后,佛教总的情况是大势已去、高潮已过,逐渐走向衰落。
佛教对中国文学、风俗、艺术有极大的影响,佛教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谈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的发展
谈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经历了一个发展的空前阶段。
这个阶段是中国佛教的黄金时期,其间取得了了极为丰硕的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现代中国佛教文化的部分面貌。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出现的时间比较的晚,经历了两千多年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洗礼,以及道教和儒学两种思想文化的角逐,在逐渐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之后,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
一、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背景1、佛教传入中国据传,佛教最早是在公元前2世纪传入汉代中国。
但是进一步发展非常缓慢,在魏晋时期才真正开始快速传教。
在4世纪中叶之后,佛教的传播范围迅速扩大,影响范围逐渐扩展到中原地区以至于中国各个角落。
2、社会矛盾变相促进了佛教的传播应该指出的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曾经受到长期的排斥与打压。
这是由于佛教一度被认为是吸引民众注意力和地位的渗透性宗教,且夹杂着异族色彩。
但在社会经济和政治压力的巨大推动下,佛教逐渐成为了一种宗教里程碑性的信仰之路,也是一种社会矛盾解决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可以被视为是中国佛教兴起的重要背景。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主流文化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及宗教等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佛教文化范畴内渗透着诸多的民间道德和价值观念,并推动了当时绘画、文学、建筑和音乐等艺术形式的发展。
1、佛教发挥调和作用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所扮演的,是一种代表社会和谐的角色。
佛教强调导致和谐的行为和思想方式,包括丰富生活与理智对待自我、族群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不仅如此,佛教的传播还推动着心理、文化和美学等领域的增进和提高。
2、佛教的教义推动了文化的发展佛教的理论体系以空和无为观念为单体,激发了当时各种文化模式的变迁。
比如说,在绘画方面,佛教的传入推动了壁画的兴盛,还开创了中国绘画中的新时代;在音乐方面,佛教也推动了当时民间音乐、宫廷音乐等各种音乐形式的进步和发展。
三、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特点1、佛教规模空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是持续增长的,形成了极其剧烈的发展趋势。
佛教的传入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的传入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佛教起源于公元前2世纪的汉朝,经历了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等历史时期,并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文明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佛教文化。
佛教作为东方文化的一部分,对中国的文化、哲学、艺术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佛教传入中国佛教是源于印度的一种宗教思想,传播到中国是通过丝绸之路。
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汉唐与西域地区的贸易联络,为佛教传到中国奠定了基础。
最早传入中国的佛教教派是大乘佛教,又称为正法师佛教,具有普遍性,更符合中国人的宗教意识。
二、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一)思想方面佛教的到来对中国的思想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教学中充满着仁爱、慈悲、智慧等思想,降低了世俗化的纷争,提高了人们的人文精神。
佛教思想中的“因果律”、“轮回转世”等思想,也得到了中国人的认同和接纳。
(二)文学方面中国传统文学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
唐朝盛世时期,佛教文学大量涌现,成为唐诗中的一种主要流派。
著名的诗人李白、王维、白居易、杜甫等人,曾在其诗作中表现出对佛教的推崇和追求。
(三)艺术方面佛教的传入对中国的艺术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佛教文化中强调的超然与清静的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追求紧密相连,孕育了独具特色的佛教艺术。
禅宗中“禅意六字”、“心印佛像”等表现,都体现了佛教文化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三、结语佛教的传入,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多元化。
佛教文化中蕴含的仁爱、慈悲、智慧等传统哲学思想,不仅弥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缺陷,更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
佛教文化中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也为中国传统艺术注入了新的元素,开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空间。
佛教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深远,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佛教文化论文
中国佛教文化论文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历经两千余年的演变,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
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佛教不仅丰富了我国的文化内涵,还对民众的道德观念、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1. 佛教传入中国的初期佛教传入中国初期,主要在宫廷和士大夫阶层传播。
东汉末年,楚王刘英首开官方信佛之先河,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随后,佛教逐渐向社会各阶层扩散,尤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了迅速发展。
2.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佛教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吸收儒家、道家等传统文化元素,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
如佛教的因果报应观念与儒家的伦理道德相结合,使得佛教更加符合中国人的价值观。
同时,佛教的修行方法也为道教所借鉴,促进了三教合一的发展趋势。
3. 佛教宗派的兴起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深入发展,各种宗派相继兴起。
主要有禅宗、净土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等。
这些宗派各具特色,为佛教文化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中,禅宗和净土宗对后世影响尤为深远,成为我国佛教文化的两大主流。
二、中国佛教文化的特点1. 重视修行实践中国佛教文化强调修行实践,认为修行是达到解脱的关键。
各宗派都有独特的修行方法,如禅宗的参禅打坐、净土宗的念佛往生等。
这些修行方法旨在帮助信徒净化心灵,实现生命的升华。
2. 倡导慈悲为怀慈悲是佛教的核心价值观。
中国佛教文化倡导慈悲为怀,强调关爱众生,尊重生命。
这种精神在我国传统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对民众的道德观念产生了积极影响。
3. 融合多元文化中国佛教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融合其他文化元素,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
如佛教艺术、佛教建筑、佛教音乐等,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 传承与创新并重中国佛教文化在传承过程中,既注重保持传统,又不断进行创新。
各宗派在继承前人教义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发展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佛教思想。
这使得佛教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至今仍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地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化佛教的过程是怎样的
中国化佛教的过程是怎样的一、中国化佛教历史发展脉络1. 汉末佛教传入阶段佛教起源于,西汉未年开始传入时,先依附于流行于汉代的道术(方术),时,又依附于玄学。
发展缓慢,仅流行于宫庭。
这时的佛教学说大体上为神不灭说和因果报应说,佛成为中国传说中的天地神仙。
到中国,特别强调因果报应,跟中国原有的福善祸淫思想相通,传佛教者学习中国方术,以方便传佛教。
魏晋时学术大变,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的玄学流行,佛经译家即用老庄学说中的概念、词来比喻佛家经典中的名词,僧肇的般若理论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也是对魏经玄学的深化总结,这时的佛教活动主要是译经。
2. 东晋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以后,长期战乱,佛教在中国有了广泛的传播,民间信仰日益广泛和深入。
中国原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发生了矛盾与冲突,佛教某些理论如思辨超过了中国文化,两种文化发生冲突,以时为最激烈,有政治、经济利益,有哲学和宗教论理方面的问题,出现了北方灭佛事件。
一时门派众多,互相争鸣,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东晋未年,佛家经典越来越多,讲经论经兴起,这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大论战。
3. 佛教在中国的鼎盛时期佛教在中国经过四、五个世纪的流传,到后,达到了鼎盛时期,这时南北政治统一,国家经济发达,文化交流融合,佛教也随着异说求同求通的趋势,表现为出现中国化佛教——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律宗、华严宗、密宗、净土宗、禅宗等并传播到日本、朝鲜,并在那里又产生了新的流派。
到此,佛教中国化完成,提出顿悟成佛的禅宗的出现是佛教中国化的主要标志。
4. 宋代禅宗教派与宋明理学佛教到了,主要流传的是,这一时期,中国佛教各宗派已走向融通,佛、儒、道之间日益相互调和,形成了宋明理学,儒学是主流,吸收了佛教的心性学说、理事理论;程朱一派吸收了华严宗理事无碍理论,建立了以理为本体的形而上学的理论体系;陆王心学,吸收禅宗心性学说,心外无物。
5. 宋以后佛教的衰落期宋代以后,佛教总的情况是大势已去高潮已过,逐渐走向衰落。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变迁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变迁佛教源于印度,自公元前一世纪传入中国。
在与中国文化交融之后,佛教发生了很多变迁,成为中国特色的佛教。
本文将从历史、哲学、艺术、文学等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变迁。
历史上,佛教的传入和传播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
东汉末期,中国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渴望寻求一种能够减轻痛苦和增强信仰的宗教。
当时,佛教正好传入中国,作为一种异域宗教,它在中国受到了广泛关注和接受。
隋唐时期,佛教发展到了顶峰,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寺庙建筑极为壮观,文化艺术也极为繁荣。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佛教变迁的主要表现是与儒家、道家、墨家等其他思想体系的交流和融合。
佛教教义中的缘起空性和四谛等思想与中国哲学的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很大的共通之处,因此在传播过程中,中国文化特色逐渐渗透到了佛教中,促成了佛教理论的发展和变化。
佛教对中国艺术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佛教的传入,使得佛像、佛殿、佛塔等建筑风格在中国得到流行。
历史上,中国的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中,均可看到佛教元素的融合。
如著名的敦煌壁画,就是佛教艺术的代表之一。
在文学方面,佛教也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古典小说、历史著作等文学作品中,都能看到佛教思想的影响。
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就充满了禅宗的意味;元代小说《西游记》则是中国文学中佛教思想的杰出代表。
总之,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变迁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它与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演变密切相关。
佛教的确是一种异域宗教,但在中国,它发展出了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凡物須時。時未及到,強設功力,返得苦惱,以是之故,世人當知「時」與「非時」。
這是個講述了一位富翁的傭人想討好他,卻適得其反的故事,說明了任何事物都有一個時機,時機未到,勉強追求,反而會帶來苦惱。讓世人知道甚麼時候做甚麼事才是合乎時宜的,不合時宜或因緣未到就不能勉強而為。
佛教文學作品引入中國,是中國佛教文學的開端,佛經作品中的多種表現手法和藝術技巧,給後來佛教文學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除了寫作詩歌,有的僧人還寫有偈頌,以表達證悟的境界。宋代佛印禪師的<<磨磚作境不為難>>就是這樣的偈頌。
偈云﹕
磨磚作鏡不為難,忽地生光照大千。
堪笑坐禪求佛者,至今牛上更加鞭。
這首偈頌是為懷讓禪師開導馬祖之事而作的,前兩句是說禪悟之後,碓能達到一個神奇的境界,心地光明,上下洞徹,磨磚作鏡也不是難事,關鍵在於能悟。後兩句是說那些祇知坐禪求悟的人,亦如鞭牛而行,並未理解到向外馳求之不可,也就衹能一味著相地在「磨磚作鏡」了。
二、僧人文學的發展
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和興盛,得益於歷代高僧的弘揚。在夕法方式上,他們不衹拘限於口頭的宣講,而且還以詩歌的形式來傳播。其中很多僧人還成名垂青史的詩僧。僧人作品中不僅有詩歌、偈頌,還有俗講和變文。
僧人詩的興起是在東晉以後開始的,東晉時期的支遁(314—366)是我國最早的詩僧,他的作品今僅存「八關齋詩」三首。
變文是唐代民間創作的一種新文體,其體裁是有說有唱,後來為佛教俗講所借用。變文之「變」,當是指變更了佛經的本文而成為「俗講」之意,但當「變文」成了一個專稱之後,便不限定敷衍佛經故事,而是用時人所喜聞樂見的詩文結合的新人體重新加以敷演,使之通俗易解,所以變文是說唱俗文學,是供藝人演唱用的底本。我們現在所見到的變文大多保存在敦煌說唱類作品中。如<<破魔變文>>、<<降魔變文>>、<<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並圖一卷並序>>、<<八相變>>等,變文的特點,一是說唱相間,散韻結合演述故事。說為表白宣講,多用俗語或淺近駢體文;唱為行腔詠歌,多為押偈句韻的七言詩。這種體制雖與講經文相似,但變文一般不引原經文,唱詞末句也無催經套語,不標「平」、「斷」、「側」。二是說白與吟唱轉換時,每有慣用的過階語作提示,如「……處若為陳說」、「……時有何言語」之類。如《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
腰腎豈能於館舍,獄卒擎叉左右遮。
……
阿娘昔日極芬榮,出入羅帷錦帳行。
那堪受此泥犁苦,變化千年惡鬼行。
口裡千回拔出舌,胸前百過鐵犁耕。
骨節筋皮隨處斷,不勞刀劍自凋零。
……
兒與娘娘今日別,定知相見在何年?
那堪聞此波吒苦,其心楚痛鎮懸懸。
地獄不容相代替,惟知號叫大稱冤。
契此和尚(﹖— 916)的<<播秧詩>>是至今被我們所稱頌的僧詩名篇。
詩曰﹕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禪門中的行、住、坐、臥、擔水、砍柴……皆是禪,這首詩就是根據插秧的經驗所表達的禪悟,作者在詩中並不僅僅是強調「退一步海闊天空」之類的處世哲學,而主要是強調事物的相對性,在一定條件下低就是高,退就是進。明白了這個道理,就能開闊自己的眼界,調整自己的世界觀,使心靈和行為達到更高的境界。
俗講,又稱講經文,取材全為佛經,思想內容均為佛教的無常、無我、苦空、 業惑、生死輪回、因果報應、修持戒定慧,以求涅槃解脫等等教義。其中一些作品,以生動的故事情節,敘事、描繪、抒情等手法,廣譬博喻,縱橫騁說,把深奧的教義轉化為生活展示,往往突破宗教藩籬,映照出現實世界,以其濃郁的生活氣息,新奇別致的內容,張弛起伏的情節,通俗生動的語言引人入勝。如<<妙法蓮華經講經文>>旨在說明供養人間師僧,即是敬奉佛菩薩。故事用一位國王毅然拋棄人世的榮華寶貴,屢遭種種磨難仍甘於為仙人的供給走使,執著追求大乘真理的故事來表現。情節波瀾起伏,故事娓娓動聽。又如<<維摩詰講經文>>,規模宏偉,想像豐富,甚有文學色彩。其中對於魔女的描寫,極盡鋪陳渲染之能事,辭藻華麗,帶有駢文的節奏聲韻之美。
有一愚者,不及得踏,而作是言﹕「若唾地者,諸人踏卻;欲唾之時,我當先踏。」
於是長者正欲咳唾時;此愚人即便舉腳,踏長者口,破唇折齒。
長者語愚人言﹕「汝何故踏我唇口﹖」
愚人答言﹕「若長者唾出落地,左右諂者已得踏淨。我雖欲踏,每常不及。以此之故,唾欲出口,舉腳先踏,望得汝意。
另一部佛經文學作品是<<百喻經>>。我國現代文學之父魯迅先生對其十分推崇,並曾自己出資印贈該經。<<百喻經>>是一百則寓言故事的彙集,每則故事都是通過情節完整的故事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如其中有一篇<<踏長者口喻>>云﹕
昔有大富長者,左右之人,欲取其意,皆盡恭敬。長者唾時,左右侍人以腳踏卻。
中国佛教文学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佛教文学的起源与发展
佛教文學是指佛教內容為題材,旨在宣佛教信仰的文學作品。追溯佛教文學的源頭,最早可以從佛經傳入中國算起。隨著佛經被譯成中文,佛經中的文學作品隨即被國人認可和接受,繼之而起的是僧人的文學創作,由於中國自古就有士僧交往的傳統,歷代文人也寫了大量表達述佛理禪意的文學作品。從佛經文學到僧人文學進而延伸到文人文學,形成了中國佛教文學一脈相承的發展過程。
玄覺大師的<<永嘉大師證道歌>>,以歌謠的形式描述了對修行的見解和證道的感悟。這首長篇歌謠被歷代禪者奉為禪修的寶典。現節選片斷如下﹕
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
給逢鋒刀常坦坦,假饒毒藥也閑閑。
我師得見燃燈佛,多劫曾為忍辱仙。
……
心是根,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
三、文人佛教文學的興盛
中國古代文人一向有與僧人交往的傳統。文人與僧人交往的原因多種多樣,有官運亨通時把佛教作為加官晉爵的精神慰藉的;有自幼受家庭影響而篤信佛教的;還有的是在官場失意,心情沮喪時尋求解脫而接觸佛教的,如是等等,不一而足。這些文人在接觸佛教之後,很多人成為虔誠的居士。由於中國古代文人一向有吟詩作對的傳統,所以他們在詩文創作中自然會寫下大量與佛教有關的詩文,以此抒情言志,表達堅定的信仰。
有的佛經還可以完全作為文學作品來閱讀。這類經典中最有名的是<<佛本生經>>。
<<佛本生經>>是記載佛陀在此娑婆世界中所做功德的故事集。它是在印度民間故事、神話傳說、詩歌、格言的基礎上形成的。該故事集以一個個生動的故事,讚揚了佛陀前世自利利他,濟度眾生的動人事,具有普遍的教育意義。
痕垢盡除光始現,心法雙忘性即真。
歷代以偈頌、歌謠形式闡釋禪悟的僧人還有很多。例如﹕良價禪師的<<開悟偈>>,龍山禪師的<<示法偈>>,自在禪師的<<三個不歸頌>>以及希遷禪師的<<草庵歌>>等等。
僧人佛教文學發展的最高成就是唐代的俗講和變文的出現。
俗講是利用多種藝術手法為俗眾宣 講經文、教義的一種宗教性說唱活動。其最初是由六朝以來佛家的「轉讀」與「唱導」演變而來。俗講的講者盡為高僧,即所謂俗講僧。他們有主經的部講,主講解的法師,主吟偈贊的梵唄等。俗講有一定儀軌,維那鳴鐘集眾;法師、都講上堂升座,作梵念佛;說押座,開題,說莊嚴、懺悔、受三歸、請五戒、稱佛名等。正式講經,先由都講詠原文若干,法師即就經文敷陳講解,繼以唱辭。一段完了,例以套語催經;於是都講再詠經若干,次由法師解說。如此反復,直至講畢,以解座文結束。俗講的底本,就是講經文。俗講的經文,都是散韻結合,說唱兼行。說為淺近文言或口語;唱為七言、六言或五言。其上往往有平、斷、側、吟之類的辭語,標示聲腔唱法。
獄卒行至第七隔中,挑青幡,打鐵鼓:「第七隔中有青提夫人否?」其時青提第七隔中,身上二十九道長釘,鼎在鐵床上不敢應。……獄主聞語,扶起青提夫人,母瘦卻二十九道長釘鐵鎖腰生杖轉繞,驅出門外。母子想見處:
生杖魚鱗似雪集,千年之罪未可知。
七孔之中流血汁,猛火從娘口中出。
蒺藜步從空中入,由如五百乘破車聲。
佛教的興盛,促進了唐代僧人弘法方式的變革。俗講和變文就是這種變革的結果。俗講和變文的產生,使佛教深奧的義理變為通俗淺近,從而為更多的人接受佛教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僧人獨創的這兩類特殊的文體形式,也大大擴大了唐代文學的體裁,為唐代文學的繁榮注入了生機。
僧人佛教文學是繼佛經文學之後興起的另一類文學形式。歷代僧人在詩歌、偈頌和歌謠中,不僅表達對經典教義的理解和修證的體驗,而且還抒懷言志,關心民生疾苦。俗講和變文的出現,使深奧的佛教教義變得通俗,對佛教的傳播起了重要的作用。僧人文學補充了中國文學表現內容和體裁的不足,是僧人對中國文學做出的傑出貢獻。
文人佛教文學作品是在東晉以後出現的。從那時起一直到近代,凡是在文學上做出巨大貢獻,產生深遠影響的作家,都不同程度受到佛教影響。其中如謝靈運、沈約、杜甫、白居易、柳宗元、蘇軾、龔自珍、康有為、梁啟超等,都是代表一代思想和學術水準的傑出人物,他們都寫下了大量佛教文學作品,他們中有的還吸收了佛經文學和僧人文學的優點,創作了許多哲理深遂,意境優美的詩文,推動了佛教文學的大發展。
一、佛經文學的起源
佛經文學源自於佛經,自印度佛經被翻譯成中文以來,佛教便在中土開花結果。佛陀住世時,為讓弟子明瞭深刻的佛理,多採用「應病與藥」、「應機說法」的方式來講說佛法。他所運用方法主要就是形象化的譬喻,如<<維摩詰所說經.文殊師利問疾品>>中佛曰﹕我以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演說佛法。後來,佛陀所採用的通俗的弘化方式被弟子所繼承,並在結集佛典時體現出很高的文學水準。當佛教傳入文學高度發達的中國,這一傳統得到進一步的發揚光大。佛經在被譯成中文的過程中,譯經師們運用了音譯、意譯和直譯等多種方式,同時採用多種文學手法加以潤色,使譯成中文後的佛經盡可能保持印度佛經的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