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4.3防范医疗风险,确保患者安全

合集下载

医疗项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医疗项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医疗项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1. 简介本文档旨在制定医疗项目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以确保医疗项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生命和健康。

2. 背景医疗项目中存在着各种潜在的安全风险,包括设备故障、人为失误、保密泄露等。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风险,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和可操作的管控制度。

3. 风险分级根据医疗项目的具体情况,将安全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并提供相应的管控措施。

风险级别的评估应综合考虑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3.1 高风险高风险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伤害或生命丧失的风险,需要高度重视和严格管控。

应制定详细的风险管理计划、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定期检查和培训。

3.2 中风险中风险是指可能导致一定损害或健康影响的风险,需要适当的管控措施。

应建立风险监测和报告机制,培训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并进行风险定期评估。

3.3 低风险低风险是指可能引起轻微或可忽略的影响的风险,需要基本的管控措施。

应制定简明的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安全事故记录和反馈机制。

4. 管控措施根据不同风险级别,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如下:4.1 高风险管控措施- 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和故障排除机制。

- 定期进行设备性能和安全性的检测。

- 培训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包括灾难救生技能。

- 实施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防止潜在的错误和事故。

- 进行定期的风险评估和管理,及时调整管控策略。

4.2 中风险管控措施- 建立风险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风险事件。

- 加强医务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提高其风险防范能力。

- 建立安全文化,鼓励医务人员主动报告风险和事故。

- 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4.3 低风险管控措施- 制定简明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医务人员的基本安全行为。

- 建立安全事故记录和反馈机制,及时处理和改进。

- 定期进行风险评估,保持对低风险的管理和监控。

5. 总结医疗项目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是确保医疗项目的安全运行和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健康的重要措施。

医疗质量管理检查表

医疗质量管理检查表

有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并组织实施。

相应条款:4.2.1.1 有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套制度、考核标准、考核办法、质量指标、持续改进措施。

【C】 1办法、质量指标。

2.有医疗质量管理考【B】符合“C”,并 1.落2.对方案执行、制度落实、考核结果等内容有分析、【A】符合“B”,并4.2.1.2 有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管理标准与措施。

【C】 1.有医疗质量(如危(wei)险重患者管理、围手术期管理、输血与药物管理、有创诊疗操作等。

2.有重点部门(急诊室、手术室、血液透析室、内窥镜室、导管室、重症病房、产房、新生儿病房等) 的3.有主管职能部门【B】符合“C”,并 1.相关人员相关质量管理标准及措施,并落实。

2.主管部门履行施的落实情况有定期检查、分析、反馈,有改进措施。

【A】符合“B”,并4.2.2 建立与执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操作规范、诊疗指南。

4.2.2.1 根据法律法规、规章规范以及相关标准,结合本院实际,制定完善的覆盖医疗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并及时更新,切实保证医疗质量。

【C】 1律法规、规章规范及相关标准,且符合本院实际。

2.有完善的,并有明确的核心制度。

【B】符合“C”,并 1.能够覆盖本院医疗全过程。

2.对制度的管理规范,对制定、审核、批准、发布、【A】符合“B”,并对制度能够4.2.2.2 执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重点是核心制度。

【C】 1.落实各项医疗2.有医院及科室的岗位相关制度。

3.有主管【B】符合“C”,并【A】符合“B”,并4.2.2.3 有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

【C】 1.有各专业临床技2.对医务人员进行遵循本专业岗位相关规范和指南开展医疗工作。

【B】符合“C”,并对规【A】符合“B”,并根据医学发展和本院实际,对规范和指南及时进行。

坚持“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强化“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训与考核。

4.2.3.1 坚持“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强化“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训与考核。

医疗安全

医疗安全

预案、制度与质量与安全指标,医院与科室能定期评价,提出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的24/48小时重返重症医学科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性感染率、导尿管相关的泌尿系感染率、重症患者预期死亡率与实际死亡率、重症患者压疮发生率、各类导管管路滑脱与再插率、人工气道脱出例数等。

【B】符合“C”,并1.有落实相关指标的具体措施,并根据相关指标的分析改进质量与安全管理。

2.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定期进行评价、分析和反馈。

MICUPICUNICU医务科质控科【A】符合“B”,并持续改进有成效。

MICUPICUNICU4.14.7有药物安全性监测管理制度,观察用药过程,监测用药效果,按规定报告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并将不良反应记录在病历之中。

4.14.7.1 实施药品不良反应和用药错误报告制度,建立有效的药害事件调查、处理程序。

【C】1.有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监测报告管理的制度与程序。

2.医师、药师、护士及其他医护人员相互配合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监测。

重点监测非预期(新发现)的、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有原始记录。

3.发生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或药害事件,积极进行临床救治,做好医疗记录,保存好相关药品、物品的留样,并对事件进行及时的调查、分析,按规定上报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4.将患者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如实记入病历中。

药剂科【B】符合“C”,并1.有鼓励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报告的措施。

2.对严重用药错误报告有分析,有整改措施。

3.建立药品不良事件报告信息平台。

药剂科【A】符合“B”,并1.临床医师有路径可及时获得“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信息。

2.统一管理“药品不良事件与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信息平台。

药剂科。

医疗风险防范措施

医疗风险防范措施

医疗风险防范措施标题:医疗风险防范措施引言概述:医疗风险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利事件,包括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等。

为了降低医疗风险,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医疗机构和医疗人员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医疗风险防范措施。

一、医疗机构管理措施1.1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医疗服务规范、建立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实施医疗质量评估等。

1.2加强医疗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医疗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

1.3建立医疗风险管理团队,负责医疗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

二、患者安全措施2.1加强患者的知情权,提供充分的医疗信息和知情同意,确保患者对治疗方案和风险有清晰的了解。

2.2建立患者投诉和建议机制,及时处理患者的投诉和意见,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2.3加强医疗过程中的沟通和协作,确保医疗团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配合。

三、医疗过程控制措施3.1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程,避免医疗操作失误和疏忽。

3.2加强医疗器械和药品的管理,确保医疗器械和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3加强感染控制,防范医院感染和交叉感染,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四、医疗风险评估措施4.1建立医疗风险评估制度,对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

4.2定期进行医疗风险评估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医疗风险。

4.3加强医疗事故的调查和分析,总结教训,改进医疗质量管理。

五、医疗责任追究措施5.1建立医疗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医疗人员和医疗机构的责任和义务。

5.2加强医疗纠纷的调解和解决,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5.3加强医疗事故的报告和处理,依法追究医疗事故的责任。

结语:医疗风险是医疗工作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但通过科学合理的防范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医疗风险,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医疗机构和医疗人员应该认真贯彻执行相关措施,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医疗风险防范

医疗风险防范

医疗风险防范引言概述:医疗风险防范是指通过合理的措施和方法,预防和减少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意外事件,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医疗风险防范是医疗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医疗风险防范的内容。

一、医疗设施和环境的安全1.1 设施安全:医疗机构应确保设施的安全性,包括建筑物的结构稳定、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消防设备的完善等。

1.2 环境卫生:医疗机构要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减少感染的风险。

1.3 设备维护:医疗设备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意外事件。

二、医疗过程中的风险控制2.1 临床路径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科学合理的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明确医疗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操作规范,减少医疗风险。

2.2 药品管理:医疗机构要加强药品管理,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避免药品误用或过期使用。

2.3 手术安全:医疗机构要建立严格的手术安全制度,包括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手术中的操作规范、手术后的护理等,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成功。

三、医务人员的培训与管理3.1 专业培训: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医疗技术和操作能力,减少操作失误和医疗事故的发生。

3.2 岗位责任:医务人员要明确自己的岗位责任,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流程进行工作,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3.3 团队合作:医疗机构要鼓励医务人员之间的团队合作,加强沟通和协作,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医疗事故。

四、患者权益保护4.1 信息告知:医疗机构要向患者提供充分的信息告知,包括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等,让患者做出知情决策。

4.2 知情同意:医疗机构要确保患者对治疗方案和手术风险等有充分的知情权,并取得其知情同意书,保护患者权益。

4.3 投诉处理: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患者的投诉和意见,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五、医疗事故的应急处理5.1 应急预案:医疗机构要制定完善的医疗事故应急预案,包括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处理措施和救治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完整版)4.2.4.1医疗风险防范、控制制度及工作流程

(完整版)4.2.4.1医疗风险防范、控制制度及工作流程

医疗风险防备、控制制度及工作流程一、总则1、为提升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防备医疗纠葛,创立安全医院,建立和睦医患关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办理条例》、《医院投诉管理方法(试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等法律、法例,联合本院实质,拟订本制度。

2、增强以事先防备为主,做到防患于已然。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 理念,重视患者安全,不停改良服务条件,优化服务流程,转变服务作风,增强业务培训,不停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易能力,努力为患者供给优良安全的医疗服务。

3、落实院长负责制,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系统,成立规范管理和连续改良的长效体制,成立科学的医疗质量监控系统和评论方法,增强监察管理,保证责任落实到部门和个人,踊跃做好医疗风险防备与控制工作。

4、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一定严格恪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例、部门规章和诊断护理规范、惯例。

医务人员应该建立敬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增强责任心,关怀、爱惜、尊敬患者,增强医患交流,保护患者隐私;努力研究业务,更新知识,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

5、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季进行各项制度检查,进行医疗安全状况剖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顿举措,拟订并完美医疗风险防备举措,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减少医疗事故的伤害。

6、按期召开防备医疗事故及争议工作会议,组织学习有关法律法例和各项规章制度,议论科室存在的医疗安全隐患,对存在问题提出整顿举措并抓好落实。

7、成立健全医务人员违纪违规行为公示和责任追查制度、医疗质量监控和评论制度、医患交流制度。

8、增强治安管理,明确治安责任人,逐级落实内部治安捍卫安全责任制,完美医院内部安全防备体制,落实人防、技防、特防等安全防备举措。

二、医德医风建设1、增强对医务人员的政治思想、医德医风、个人涵养和职业道德建设,制订落推行风教育、查核和责任追查制。

医疗质量控制目标

医疗质量控制目标

医疗质量控制目标引言概述:医疗质量控制是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医疗机构需要设定明确的质量控制目标。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疗质量控制的五个目标,包括:安全性、有效性、高效性、及时性和患者中心。

一、安全性1.1 患者安全:确保医疗服务过程中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安全。

包括避免医疗事故和错误,减少医疗感染风险,保证手术安全等。

1.2 药品安全:确保患者使用的药品安全有效,避免药物过敏和不良反应。

包括药品采购、贮存、配药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1.3 设备安全: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性能,避免设备故障和意外事故。

包括设备的选择、维护、保养和更新等。

二、有效性2.1 临床实践指南:制定科学合理的临床实践指南,确保医疗服务的有效性。

指南应基于最新的临床研究证据,提供明确的诊疗方案,避免无效、过度或者不必要的治疗。

2.2 治疗效果评估:对医疗服务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确保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

包括临床疗效的评估、患者满意度的调查等。

2.3 技术水平提升:提升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确保医疗服务的有效性。

包括持续教育培训、技术交流和专业认证等。

三、高效性3.1 流程优化: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包括就诊流程、手术流程、检验流程等的优化,减少等待时间和重复工作。

3.2 资源管理:合理管理医疗资源,确保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分配。

包括人员、设备、药品和床位等资源的管理。

3.3 成本控制:控制医疗服务的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包括药品的合理使用、检查项目的选择和医疗费用的透明化等。

四、及时性4.1 就诊等待时间:减少患者的等待时间,提高医疗服务的及时性。

包括预约挂号系统的建立、医生就诊时间的合理安排等。

4.2 检查结果反馈:及时向患者反馈检查结果,提高医疗服务的及时性。

包括检查结果的快速出具和及时通知患者。

4.3 医嘱执行:确保医嘱的及时执行,提高医疗服务的及时性。

包括医嘱的准确传达、患者用药指导和随访等。

医疗安全“三防”体系研究

医疗安全“三防”体系研究

医疗安全“三防”体系研究1. 引言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医疗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患者安全风险,本文档将对医疗安全“三防”体系进行研究,旨在为医疗机构提供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案。

2. 医疗安全“三防”体系概述医疗安全“三防”体系是指防范医疗事故、防范医疗纠纷和防范医疗风险的三项措施。

通过建立健全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患者安全,从而促进医疗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3. 防范医疗事故3.1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对医疗行为的监督与检查,确保医疗质量安全。

具体措施包括:- 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医疗质量控制目标和要求;- 设立医疗质量管理组织,负责医疗质量监督与评价;- 加强医疗技术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 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程,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

3.2 完善医疗设备与设施医疗机构应重视医疗设备与设施的配置与维护,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具体措施包括:- 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检修、保养,确保设备正常使用;- 加强对医疗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操作技能;- 建立健全医疗设备管理制度,规范设备使用与维护。

4. 防范医疗纠纷4.1 加强医患沟通与信息披露医疗机构应加强医患沟通,提高医疗服务透明度,减少医患矛盾。

具体措施包括:-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需求与顾虑;- 明确医疗服务流程、费用等信息,降低患者误解;- 及时披露医疗信息,提高患者知情权。

4.2 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纠纷处理机制,确保纠纷得到及时、公正、有效的解决。

具体措施包括:- 设立医疗纠纷处理机构,负责纠纷的调查与处理;- 引入第三方调解机制,提高医疗纠纷处理的公正性;- 加强医疗纠纷防范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法律意识。

5. 防范医疗风险5.1 加强药品安全管理医疗机构应加强药品采购、储存、使用等环节的管理,确保药品安全。

具体措施包括:- 制定药品管理制度,明确药品采购、储存、使用要求;- 加强对药品质量的监督检查,防止假冒伪劣药品流入;- 定期对药品进行质量评估,确保药品安全有效。

医院二甲评审(医务科)

医院二甲评审(医务科)

医院二甲评审(医务科)医院评审医务处相关工作内容概要1、1.2.3.1将推进规范诊疗、临床路径管理与单病种质量控制作为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得重点项目。

有专门部门与人员对诊疗规范、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得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分析,及时反馈,改进、2、1.2、4、1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医疗服务流程,缩短患者诊疗等候时间与住院天数、有调研、有具体实施措施。

3、1、2.6。

1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规模。

4、2、4.1.1完善患者入院、出院、转科服务管理工作制度与标准,改进服务流程,方便患者、有科室没有空床或医疗设施有限时得处理制度与流程,并告知患者原因与处理方案。

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5、2。

4。

3。

1加强转诊、转科患者得交接,及时传递患者病历与相关信息,为患者提供连续医疗服务。

有病情与病历等资料交接制度并落实,保障诊疗得连续性,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6、有出院患者健康教育相关制度并落实。

2.有出院患者随访、预约管理相关制度并落实。

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7、2.6、1。

1患者或其近亲属、授权委托人对病情、诊断、医疗措施与医疗风险等具有知情选择得权利。

医院有相关制度保证医务人员履行告知义务。

(★)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8、2、6、2.1向患者或其近亲属、授权委托人说明病情及治疗方式、特殊治疗及处置,并获得其同意,说明内容应有记录。

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9、2.6.3.1对医务人员进行知情同意与告知方面得培训,对实施手术、麻醉、高危诊疗操作、特殊诊疗(如化疗)或输血、使用血液制品、贵重药品、耗材等时应履行书面知情同意手续。

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10、2、6.5、1保护患者得隐私权,尊重民族习惯与宗教信仰。

三甲医院第四章需培训内容

三甲医院第四章需培训内容

【C】1.急诊医护人员全部经过急诊专业培训,能够胜任急 诊工作,考核达到“急诊医师、护理人员技术和技能要求 ”,有考核记录。
急诊专业培训
急诊医护人员
32
4.8.2.2医院管理部门对急诊实施管理与协 调。
【C】2.有关职能部门职责明确,负责协调急诊科日常管理 。 3.有紧急情况下各科室、部门的协调与协作流程。
规范及标准、流程的培训
(★)
重症医学医护人员
【C】2.对医护人员进行重症医学专业理论和技能培训,考
40
4.9.3.1医护人员实行资格、技术能力准入 核合格后方可独立上岗。
及授权管理。
【A】1.有定期考核与再培训、再授权管理,保证医护人员
技术能力,呈持续提高状态。
重症医学专业培训
重症医学医护人员
41
4.9.5.1由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人 员组成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医疗质 量和安全管理。
心肺复苏高级教程培训
【C】1.医院制订的麻醉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与流程。
25
4.7.4.2有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 2.科室组织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规范和流程培训的资料。 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
规范。
3.职能科室对预防各项麻醉意外与并发症发生各项措施落实
症处理规范
情况的检查记录。
【C】1.麻醉复苏室床位设置与设备设施平面示意图。
全面质量管理培训与教育
医院领导与职能部门 管理人员
质量管理工作。
7
4.2.5.2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具 有相关质量管理技能,开展质量管理工作。
【C】查看临床、医技各1个科室质量控制组织、人员与培 训的资料(每个医疗单元至少明确1名兼职质量管理员,科主 任、质量管理员每年至少接受1次质量管理培训)。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支撑台账目录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支撑台账目录
1.对科室质量与安全进行定期检查,并召开会议,提出改进措施。
2.对本科室质量与安全指标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
【A】符合“B”,并
1.能够运用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2.科室对落实改进的意见的成效进行自我评价,提出再改进意见。
4.1.2医院有适当的质量管理组织,包括医疗质量管理、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委员会、护理管理、医院感染管理、病案管理、输入管理等,定期研究医疗质量管理等相关问题,记录质量管理活动过程,为院长决策提供支持。
4.1.2.1
有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即各质量相关组织,人员构成合理,职
[C]
1.院长作为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统一领导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和协调各相关组织工作。
2.各相关组织包括:医疗质量管理、药事管理、医院感染管理、病案管理、输血管理、护理管理等。
3.各相关组织有明确的职责与人员组成要求。
[A]符合“B”,并
用案例表明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发挥统领作用。
4.1.2.2
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各组织能在质量与安全管理中发挥各自作用
[C]
1.定期召开相关质量与安全组织会议,每年不少于1次,有记录。
2.各相关组织定期向院长做工作汇报,为医院制定年度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及计划,能提供决策的支持。
A
[C]
1落实各项医疗质量管理制度,重点是核心制度。
2.有医院及科室的培训,医务人员掌握并遵循本岗位相关制度。
3.有主管职能部门监管。
A
1、医院核心制度汇编
2、核心制度培训签到表、讲义及核心制度培训试题
3、医疗核心制度检查记录(XX-XX年,每季度一次)
4、会诊制度改进效果报告
【B】符合“C”,并

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

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

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一、总则1.1 目的为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各医疗医技及有关科室。

二、医疗风险防范2.1 医疗质量管理2.1.1 医院应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各项医疗规章制度,确保医疗质量。

2.1.2 医院应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严格执行诊疗规范,确保医疗安全。

2.1.3 医院应建立医疗质量监控制度,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2 医疗风险识别2.2.1 医院应建立医疗风险评估制度,定期对医疗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分析。

2.2.2 医院应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点环节、重点人员的管理,降低医疗风险。

2.2.3 医院应加强对药品、医疗器械的管理,确保其安全、有效。

2.3 医疗纠纷处理2.3.1 医院应建立健全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及时、公正、妥善处理医疗纠纷。

2.3.2 医院应加强医患沟通,增进医患理解,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

2.3.3 医院应加强对医务人员法律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法律意识。

三、医疗应急处理3.1 应急预案3.1.1 医院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的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处置程序等。

3.1.2 医院应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3.2 医疗事故报告3.2.1 医院应建立医疗事故报告制度,及时、准确、完整地报告医疗事故。

3.2.2 医院应加强对医疗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3.3 医疗救援3.3.1 医院应建立健全医疗救援机制,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3.3.2 医院应加强与急救中心、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的协作,提高医疗救援效果。

四、保障措施4.1 组织保障医院应成立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理工作。

《医疗机构四级手术全过程管理(专家解析)》

《医疗机构四级手术全过程管理(专家解析)》

《医疗机构四级手术全过程管理(专家解析)》《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指出:“未纳入禁止类技术和限制类技术目录的医疗技术,医疗机构可以根据自身功能、任务、技术能力等自行决定开展临床应用,并应当对开展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实施严格管理。

医疗机构应当制定本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目录并及时调整,对手术实行分级管理”。

2022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修订的《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指出:“手术分级管理是指医疗机构以保障手术质量安全为目的,根据手术风险程度、难易程度、资源消耗程度和伦理风险,对本机构开展的手术进行分级,并对不同级别手术采取相应管理策略的过程。

”四级手术是指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资源消耗多或涉及重大伦理风险的手术。

2023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3—2025年)》《手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中,对开展四级手术提出了具体要求,为帮助医疗机构做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与四级手术科学规范管理,防范医疗风险、保障患者安全,特对医疗机构四级手术全过程管理进行专家解析。

1. 四级手术全过程管理概念四级手术全过程管理是指医疗机构从手术目录管理、患者安全管理、手术医师管理、手术过程及质量持续改进管理的全过程,应当包括但不限于:(四级)手术目录制定及动态调整、手术目录报送备案及公示、手术逐项授权及动态调整、新技术管理、紧急状态下超出手术权限开展手术管理、术前多学科讨论、术后首次转运及病房床旁交接班、手术随访、个案分析、围手术期死亡管理、手术质量安全评估、建立手术医师技术档案和手术分级管理督查等内容。

2. 四级手术全过程管理的要求2.1 四级手术管理目录制定及动态调整(1)将手术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资源消耗多或涉及重大伦理风险的手术纳入四级手术管理目录。

1)手术风险包括麻醉风险、手术主要并发症风险、围手术期死亡风险等;2)手术难度包括手术复杂程度、患者状态、手术时长、术者资质要求以及手术所需人员配置、所需手术器械和装备复杂程度等;3)资源消耗程度指手术过程中所使用的医疗资源的种类、数量与稀缺程度;4)伦理风险指人的社会伦理关系在手术影响下产生伦理负效应的可能。

4.2.4.3医疗风险防范培训剖析.

4.2.4.3医疗风险防范培训剖析.


• • • •

1、第一家医院有无失误? 2、第二家医院有无失误? 3、如何在各个环节预测风险、别医院各环节易发风险 • 熟悉医疗法律及相关法律 • 运用法律手段应对、防范风险
医疗风险识别
• • • • • • 一、医疗主体风险 二、医疗病历风险 三、医疗程序风险 四、医疗实体风险 五、医疗管理风险 六、医疗边缘风险
医疗执业风险防范与法律应对
余贤恩
医疗风险原因
医疗失误 法律供应不足
患方权利意识过强
法院适用法律双重性
媒体误导
医疗投入不足
医疗管理关系
角色定位
行政领导 管理者
科主任/护士长
患者/家属
医师或护士
医院的要求
医疗质量
医疗安全
管理目标
医疗质量义务
关键义务
告知义务
注意义务
救治义务
安全义务
知情同意权 正确诊治保障 实现治疗目的
病历的法律意义
• 病历是重要的证据
• 证据有瑕疵将影响事件的澄清,影响案件 的审理
案例4
病历遗失案
• 手术患者整套病历遗失
• 封存病历中缺少手术记录 • 10年后患者住院病历缺失
二:医疗病历风险
• 法律依据
•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2002年9月1日起施 行) • 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 (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 处方管理办法(试行)(2004年9月1日起施行) •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2002年9月1日起施行)等
患者安全
医疗安全义务
配合义务
主体义务
病历义务
管理义务

医疗风险的防范流程

医疗风险的防范流程

医疗风险的防范流程引言概述:医疗风险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潜在危险和错误,可能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威胁。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医疗风险防范流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疗风险防范的五个部分,包括患者安全、医疗设备安全、药物安全、感染控制和医疗纠纷处理。

一、患者安全:1.1 患者身份确认:在患者入院时,医务人员应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确保患者与医疗记录一致,避免患者信息混淆导致的错误操作。

1.2 手术安全:在手术前,医务人员应仔细核对手术部位、手术项目和手术器械,避免手术错误和手术部位感染。

1.3 药物安全:医务人员在给患者使用药物时,应核对患者的过敏史和用药情况,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二、医疗设备安全:2.1 设备维护: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2.2 设备操作培训:医务人员在使用医疗设备前应接受专业培训,熟悉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设备误操作引发的事故。

2.3 设备监测和记录:医疗机构应建立设备监测和记录系统,及时掌握设备的使用情况和故障情况,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药物安全:3.1 药品采购和储存:医疗机构应选择正规的药品供应商,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药品的储存也应符合规范,避免药品受潮、变质等问题。

3.2 药品配药和使用:医务人员在给患者配药和使用药物时,应仔细核对药品的名称、剂量和用法,避免药物错误使用和过量使用。

3.3 药物监测和不良反应处理:医疗机构应建立药物监测和不良反应处理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四、感染控制:4.1 感染预防措施:医疗机构应制定感染预防措施,包括手卫生、消毒灭菌、隔离措施等,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4.2 感染监测和报告:医疗机构应建立感染监测和报告系统,及时掌握感染情况,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避免感染扩大和蔓延。

4.3 感染处理和追踪:对于感染患者,医务人员应及时采取治疗和隔离措施,并进行感染追踪,找出感染源和传播途径,遏制感染的蔓延。

三级医院评审关于培训的内容

三级医院评审关于培训的内容

1.2.2按照规范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师资、经费、培训空间等支持细则。

1.3.2承担政府分配的为社区、农村培养人才的指令性任务,制定相关的制度、培训方案,并有具体措施予以保障1.4.3.1开展灾害易损性分析,定期进行灾害易损性分析,对应对的重点进行调整,对相应预案进行修订,并开展再培训与教育。

1.4.4.1开展全员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各级、各类人员的应急素质和医院的整体应急能力。

1.5.3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实施方案,提供相应培训条件及资金支持。

1.5.5.1指导和培训下级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提高诊疗水平,推广适宜卫生技术。

2.2.3.2有门诊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和处理预案,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1.有应急预案,包括建立组织、设备配置、人员技术培训、通讯保障、后勤保障等。

2.3.1.2急诊科应当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急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

医护人员定期技能再培训,不断提高急诊抢救水平。

2.4.1.1完善患者入院、出院、转科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和标准,改进服务流程,方便患者。

有对员工进行服务流程培训的相关制度并执行,当服务流程变更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再培训。

2.6.3.1对医护人员进行知情同意和告知方面的培训,主管医师能够使用患者易懂的方式、语言,与患者及其近亲属沟通,并履行书面同意手续。

2.7.4对员工进行纠纷防范及处理的专门培训。

对员工进行纠纷防范及处理的专门培训,有完整相关资料(每年至少一次)。

3.4.2医护人员在临床诊疗活动中应严格遵循手卫生相关要求(手清洁、手消毒、外科洗手操作规程等)。

对员工提供手卫生培训。

3.9.1有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制度与可执行的工作流程,并让医务人员充分了解。

有对员工进行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教育和培训。

4.2.2.3有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

二甲培训全内容

二甲培训全内容

二甲复审培训内容第一章一、 1.4.3.1 开展灾害易损性分析,明确医院需要应对的主要突发事件及应对策略。

A.定期进行灾害易损性分析,对应对的重点进行调整,对相应预案进行修订,并开展再培训与教育。

对相关制度知晓达100%。

二、1.4.4.1 开展全员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各级、各类人员的应急素质和医院的整体应急能力。

C.医院有安全知识及应急技能培训及考核计划,定期对各级各类人员进行应急相关法律、法规、预案及应急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培训,组织考核。

B.培训考核的内容涵盖了本地区、本院需要应对的主要公共突发事件。

*考核相关应急技能与防火技能(如穿脱隔离衣、外伤肢体包扎、灭火器的使用等),合格率100%。

应急信息报告制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条例,传染病防治知识等。

应急预案培训及演练。

三、 1.5.2.1 承担医学院校医学生的临床教学和实习任务或承担本地区全科医师培养 C.承担对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的人员培训任务(进修人员)。

员工继续教育及培训资料。

B.本县内全科医师培养记录。

A.医学院校医学生临床教学、实习相关培训记录。

第二章一、2.1.4.1 建立与挂钩合作的基层医疗机构的预约转诊服务B.有提高转诊质量的相关培训和指导。

包括医院制订的预约转诊工作规范与流程、制度(含向上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转诊)。

二、2.2.3.2 有门诊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和处理预案,提高快速反应能力C. 门诊有应急预案,包括建立组织、设备配置、人员技术培训、通讯保障、后勤保障等。

门诊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及突发事件报告、处理流程知晓率100%。

三、 2.3.1.3 急诊医务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能够胜任急诊工作,考核达到“急诊医师、护士技术和技能要求”C. (1)急诊医护人员全部经过急诊专业培训,能够胜任急诊工作,考核达到“急诊医师、护士技术和技能要求”,有考核记录。

(2)若设急诊监护室,则固定医师与护士均经ICU专业培训,技能考核合格。

(3)有年度的培训计划并组织落实。

防范医疗风险确保患者安全课件

防范医疗风险确保患者安全课件
危机应对
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危机事件,降低其对患者 的危害。
危机评估
对危机事件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危机级别和 应对策略。
危机恢复
在危机得到控制后,进行恢复和重建工作, 确保医疗服务的正常运转。
危机应对案例分析
SARS疫情应对
分析我国在SARS疫情期间采取的 应对措施和成效,总结经验和教 训。
医院火灾应对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 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
优化就医流程
简化就医流程,提高诊疗效率, 降低患者等待时间和就诊成本。
建立回访制度
定期对出院患者进行回访,了解 患者康复情况和对医院的满意度
,持续改进医疗服务。
05
CATALOGUE
医疗风险应对与危机管理
风险应对策略
预防策略
通过提高医疗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监督,以预防 医疗风险的发生。
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安全隐患,防止 因设备问题导致的医疗风险。
加强设备日常维护保养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清洁、保养, 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药物管理
1 2
建立严格的药品管理制度
规范药品的采购、存储、发放和使用等环节,确 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及时发现和处理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保障患者用 药安全。
探讨医院火灾发生后的应急处置措 施和人员疏散方案,提高医院火灾 应对能力。
医疗纠纷危机
分析医疗纠纷引发的原因和应对策 略,提高医疗机构化解纠纷的能力 。
06
CATALOGUE
医疗风险管理未来展望
国际医疗风险管理趋势
个性化医疗风险管理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针对患者的个 性化特征进行风险评估和预防成为趋 势,例如基因检测用于预测疾病风险 。

不良事件整改

不良事件整改

对医疗不良事件中存在问题的整改计划一、诊疗效果、技术操作、工作效率在医疗服务质量中出现频率较高,有如下因素:1、医师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存在问题,工作态度存在问题。

2、与病人的关注度最高有关。

病人来医院治病,最关注的就是治疗操作、治疗效果,自己的不适诉求是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

3、病人及家属对治疗效果期望值过高。

在当今医疗技术水平下,真正能够治愈的疾病很少,但病人或家属认为到了医院就什么病都能治。

二、整改计划1、加强医患沟通。

病人及家属对医学知识的欠缺导致对治疗效果的过高期望,是主观因素,需通过在医患沟通中让病人及家属了解当今医学水平的局限,得到进一步的理解。

2、加强管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是保障医疗效果基础。

2.1我院早在2011年就下发了临床科室“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上级医师全面负责本医疗小组的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训工作及科室主任授权的行政管理工作。

对组内的病人的诊疗、病程观察负有全程责任。

负责对本组下级医生的业务工作进行培训、指导、监督、检查和考核。

弥补下级医师的诊疗经验不足。

下级医师勤查房弥补上级医师的时间不足,下级医师对分管的疑难、危重、急诊病人,负有向本组上级医师或值班二级医师及时报告、请示相关治疗问题的责任;对自身水平不能完成或按规定一级医师不能独立进行的操作,负有向上级医师请示、报告及请求帮助的责任。

2.2 科教科重视全院“三基”培训,年轻医师都有一个学习成长的过程,科教科负责制定全院的“三基”培训计划,各临床科室要有详细的本专业“三基”培训计划并不断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

另外,可以通过“三基”考核的方式促进临床医师自学。

2.3临床科室可以根据本专业的发展需要,做出医师外出进修计划,送各级医师到国内本专业的知名医院进修、学习,提高医师的临床专业水平及创新能力。

三、督导检查;有制度,就要认真落实,医务科要经常参与科室的交接班和查房,检查“三级医师责任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落实情况,对落实不到位的加以整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安全与风险防范
防范医疗风险,确保患者安全
晋宁县人民医院 医务科
一、医疗安全的概念 二、风险防范 三、医疗风险 四、医疗风险防范 五、建议
前言
医疗服务是一项科技含量高、风险大的工作,是认
识未知和在一定程度上驾驭已知的艰难探索。任何的临 床活动,甚至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存
部门推诿:好事争、坏事躲
稳定和谐:怕出麻烦、怕丢位置、怕处理人
二、风险防范
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具有客观性、永恒性、不定性和危害性等特征。有狭 义风险和广义风险之说。 风险防范:是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计划、组织、控
制和检查等活动来阻止防范风险损失的发生,削弱损失发 生的影响程度,以获取最大利益。
四、医疗风险防范
六、加强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对患者健康危害极大,可造成群体发病,
给患者和医院带来很大损失。成立院感组织,制定院感 制度,严把医院消毒质量关,定期对全院各科室的医院 感染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尤其对重点科室,发现问 题时要及时反馈,查找原因及时整改,对发生医院感染 的易感因素进行目标性监测,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
一、医疗安全的概念
医疗安全不仅是业务、工作概念,更是依法执业、依法行政的卫
生法制概念,必须从新的高度、新的视角去认识,对医疗安全的认识应 高于对一般医疗质量的认识。 医疗安全要从法制建设、道德建设、机构和队伍建设、制度建设
等多方面入手,要把“安全第一”,对患者安全的思考主要放在系统设
计、组织工作和运转管理上强化管理。
有可能是恶性事件。植入性器材远期性能变化也会带来
医疗风险。风险较大的医疗设备有呼吸机、高压氧、放 疗、介入、放射、超声、检验等。
三、医疗风险

药物因素: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药物自身的毒副
作用、药物的质量问题、药物的配伍不当,药物的使用 不当均会给医疗过程带来风险。 其它因素:医院的建筑规划是否人性化、是否安全,
表现5:媒体
行业目的:提高网络点击率、电视收视率 个人目的:想尽快出名、受人指使、打击报复 行业竞争:媒体自身生存 经济目的:提高收入 风险问题:报道医疗案件风险最小
表现6:政府
投入不足:卫生行业投入滞后和不足
投入错位:大城市投入多,基层投入少
机制机制:管理机制、用人机制
在着医疗安全问题。正确认识医疗安全的重要性和防范
风险,尽可能减少医疗安全事故,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害, 对于维护病人的权益,促进医院发展,更好地开展临床 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一、医疗安全的概念
医疗安全,即指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患者三方之
间形成合法、有序、良性、健康的运作体系,以保障医 疗行为价值实现的最终目的。当然,这种安全体系遭到 破坏时并不排除中介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应司法救 济等公法领域相应机制的介入。
二、风险防范

医疗风险的因素是指整个医疗过程中,引起或促使
损失、损害事件发生和扩大的原因或条件。要防范医疗
风险,并将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和损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就必须研究和认识引发事故的原因和各种影响因素,查 找风险点,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以找到相应的防范措 施和对策。
三、医疗风险
主体因素:由于医学是一门未知科学,医疗水平的有 限性和差异性,医务人员的道德水平、责任意识、告知义 务,保密意识,医务人员的协作关系不一致等是造成医疗 风险的主体因素。这方面的案例很多。 客体因素:同一病人可能感染多种疾病,不同的病人
表现3:患者
患者自身:思想方面、行为方面、素养方面 患者家属:不理解、要求高
患者周围人群及患民族特点
疾病本身:难度大、风险高
特殊疾病:精神病有被攻击的危险 思想方面:道德滑坡的危险 素质方面:相互拆台、泄露隐私、侵权的危险 经济方面:商业贿赂的危险 行医方面:过度治疗的危险(3个目的) 责任方面:发生医疗事故的危险
会,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宣传医院的服务,增加社会的
公信力。
五、建议

根据美国医疗风险管理研究结果显示:医院如果能
宫产术,长达3个小时僵持过程中,医务人员、旁观者和
到场警察苦苦劝告,肖志军仍不同意签字,造成母子双
亡的惨剧。这是患者及家属不配合的结果。
例五
据新华社《齐鲁晚报》报道2010年6月10日7时许,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肿瘤中心一名50岁左右的女医生在医
院内被杀。11日7时20分左右,这家医院肿瘤中心的一
安全管理是否到位、制度是否健全落实,行业的痼疾是 否消除。
例一
新华网2009年3月22日信息: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 18日到19日发生的新生儿院内感染已得到有效控制,目前 未发现有续发病例。6例重症新生儿相继转往北京儿童医 院救治。 据天津市卫生局新闻发言人介绍,截至22日下午2时, 共造成5例新生儿死亡,另有1例仍在该院接受治疗。 根据北京儿童医院对3名发病患儿血培养检查,均革 兰氏阴性菌感染,其中2名结果为阴沟肠杆菌。因此,确 定为医院内感染。
政治地位、社会关系、生活习惯、方式、对药械的敏感程
度不同,这些往往被临床淡化或忽视,容易造成医疗事故, 从而加大医疗风险,这种风险因素是主要的。另外病人参
与是否到位也是风险大小的一个方面。
三、医疗风险

疾病因素:疾病发生发展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是造成
医疗风险的重要因素。在临床上经常看到相同疾病在不 同个体上会表现不同症状,疾病的发展和转归也不一样, 治疗上出现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这就给临床诊断和
常规、肝功等项目的临床检验中没有相应的原始检验记
录,没有出具真实有效的检验结果。调查发现,医院每 年向检验科下达明确的经济收入指标,并向检验人员工 资的30%与科室业务收入挂钩。
例四
2007年11月21日,孕妇李丽云被其丈夫肖志军送到
北京朝阳医院京西分院。因肖志军无钱,医院决定免费
为其妻入院治疗,肖志军拒绝签字同意医院立即进行剖
四、医疗风险防范
三、加强医疗缺陷监控
医疗风险潜藏在日常的医疗缺陷中,且具有一定的 随机性特点。因此,必须时时处处监控缺陷,以防患于 未然。建立健全医疗缺陷预警制度,科室一旦发现医疗 缺陷,需及时向上级报告,以便采取干预措施,避免或 降低医疗缺陷带来的风险;分管领导用职能部门应深入 科室检查,对发现的医疗安全隐患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另外,要做好应对风险发生的准备工作,尽量降低突发 医疗事件对医院工作的负面影响。
例二
2009年11月17日,通城县中医院在对患者赵荣彬施行
右股骨全麻行骨折开放复位钢板固定手术治疗中,由于经 治医生的严重不负责任,违反医疗操作规程,本应在右腿 施行的手术,却在健侧左腿相应部位作了手术,造成严重 的医疗责任事故。
例三
2009年2月10日,卫生部通报,甘肃省金塔县人民医
院在2008年的全县职工健康体检中,对数千人进行的血
四、医疗风险防范
一、建立医疗安全目标责任制 医疗安全防范的关键对策是完善医疗安全责任制,使各个科室
和各级医务人员做到层层对医疗安全负责。只有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院长要与各个科室主任签订安全生产目标
责任书,科室主任要对全科的医疗安全负主要责任。科主任要制定 保障本科医疗安全具体的措施,科室人员则按照措施进行医疗工作,
治疗造成难度,从而加大医疗风险。处理好这个问题的
关键是由医疗水平决定,这是医院的差别,也是医生的 差别。
三、医疗风险

仪器设备因素:医疗仪器设备是造成医疗风险的一
大因素。设备设计生产、固有特性、应用环境、人为因 素、性能退化等存在医疗风险,工作人员操作不当、不 熟练或误操作致设备故障,可能会造成医疗安全事件,
四、医疗风险防范
四、严格实行技术准入和人员准入制度

对高难度、高风险的新技术项目开展实行严格的准入,
首先评估是否安全有效,以保证临床医疗质量。对于医务 人员、实习进修人员、返聘人员等,要严格执行医疗卫生
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
责,同时加强全面的安全教育和管理,严格落实三级医师 查房制度,重大手术术前讨论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等, 杜绝违反医疗操作常规行为的发生。
四、医疗风险防范
八、重视医患沟通 目前,要达到医患双方理想的沟通还存在不少困难。
首先医患沟通的意识还没有树立,不但医方也缺乏,患方 缺乏;其次沟通机制没有建立,只是停留在文件上;第三 沟通的渠道还不畅通,双方都缺乏一个平台,医生没有足 够的时间听取患者反馈治疗的感受,患者也不知道去哪里、 跟谁反映自己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困此加强沟
通,才使患者真正能够参与到医疗风险防范之中。
四、医疗风险防范
九、加强医院医疗服务信息化建设 要在医院开展了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坚持住院患者
费用清单制,做到让患者对诊疗收费标准、药品价格、 自己的病情、做何种检查项目、自己的经治医生“五个 明白”;对诊疗程序、诊治专家、手术应履行的手续、 诊治项目和价格、服务承诺“五个知道”;对检查、诊 疗、用药、收费、服务“五个放心”。同时主动走向社
出现的问题,及时集相关科室人员的专题研究。
四、医疗风险防范
七、加强病历质量管理 病历既能反映医护质量,又是重要法律证据。保持病 历的客观、真实、完整,对医疗事故的举证提供科学依据。 要经常组织检查和培训,要求医务人员掌握其中的要求和 内容,严格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做好疑难病历的记录, 医嘱内容要与病程记录相吻合。加大病历环节质量的监管 力度,对不合格病历的书写者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定期通报病历检查情况,增强医务人员风险意识,从而提 高医院的医疗质量。
四、医疗风险防范
五、加强对高风险科室的管理
ICU、急诊室、手术室等是高风险科室,患者通常 都是急、危、重,病情变化大,抢救工作刻不容缓,稍 有疏忽极易发生医疗纠纷。外科系统、妇产科、儿科风 险也较大,针对这些科室要加强管理。同时在工作中, 突出重点环节的管理。针对重点科室、重点部位、重点 人员,有针对性的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对于节假日期间特殊时间段以及患者转出、转入特殊环 节等,做好处理突发事件的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