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 《青春有格》 教案3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 《青春有格》 教案3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 《青春有格》教案3一. 教材分析《青春有格》这一章节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青春期是一个人生理、心理和社会角色发生重大变化的阶段,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明确青春有格的内涵,知道如何做到有格,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青春期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但可能存在一些误解和困惑。

学生已经学习了道德和法治的基本知识,但对于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青春期的特点,认识到青春期是一个人生理、心理和社会角色发生重大变化的阶段。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明确青春有格的内涵,知道如何做到有格。

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青春期特点的认识。

2.青春有格的内涵和如何做到有格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青春期的特点和如何做到有格。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3.情境模拟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青春有格的内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情境模拟材料,用于实践操作。

3.制作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道德和法治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提问:你们对青春期有什么认识?认为青春期是一个怎样的阶段?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在青春期遇到了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案例:小明在青春期遇到了生理上的变化,感到困惑和迷茫,但他通过与父母、老师的沟通,正确对待了自己的青春期。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谈谈自己对青春期的认识,以及如何做到有格。

–讨论:你们认为青春期有格意味着什么?如何做到有格?4.巩固(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讨论成果,让学生明确青春有格的内涵和如何做到有格。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教案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教案设计

《青春有格》教学设计【设计理念】1、当前社会出现的一些是非模糊、善恶不明、荣辱错位、价值虚无的问题,青少年作为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群体,受到上述问题的影响,在价值观整合的过程中出现价值混乱、无所适从的现实感受,有些开始推崇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追求生命当下的快感,实用主义思想至上。

同时近年来,频发校园霸凌事件,蓄意通过肢体、语言、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他人的行为,警示我们必须加强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引领和精神关怀,帮助学生学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多元的价值观念,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坚守道德底线,增强法治观念,使自己的青春无悔。

2、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让青少年学生不做有损人格的事,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学会诚信友善、宽容、帮助他人,与人为善,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设计思路】遵循从生活中来(视频案例)----结合书本内容分析问题、得出观点----到学习、生活中去运用的思路来教学本节课。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会碰到很多是非问题需要分辨,所以我在课前搜集到一些具体的事例和生动的视频材料,设计了一些合适的问题在课堂上讨论、交流,然后形成一定的认识、判断,最后再回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来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材说明】《青春有格》是《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框题的内容。

社会的急剧变化,学生面临的复杂社会环境,使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需要引导学生在探索青春的过程中,坚守底线,做到“行己有耻”,有所为,有所不为;引导学生明白青春需要格调,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

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诚信、友善、明礼、法治等理念,同时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识和了解“行己有耻”与“止于至善”的含义和要求。

2.能力目标:增强对“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的理解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2 青春有格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七下3.2《青春有格》教案课题《青春有格》单元第一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七年级学习目标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树立规则意识,培养知耻之心,懂得荣辱之分。

道德修养: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健全人格:明白青春要有自己的格调,要有至善的追求。

重点如何做到行己有耻?难点如何做到止于至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新课导入:青春的我们,乐于实践,敢于尝试,希望证明自己,但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青春要有格。

重点问题:1 行己有耻的含义2 如何做到行己有耻?3 止于至善的含义4 榜样的作用5 如何做到止于至善?引出本课主题——青春有格学生分组,写一写由这个“格”你会联想到什么?“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

”如何理解“格”?讲授新课第一目:行己有耻探究一行己有耻含义思考:你知道这些名言的含义吗?提示:含义: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思考:同学之间搞恶作剧的行为可取吗?提示:不可取,可能会伤害到他人的身心健康。

阅读名人名言:行己有耻”,“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你是怎么理解这些名言?学生分享关于此类的名言探究二行己有耻的要求说一说:在我们身边有哪些“耻”的事?提示:知耻是有所不为的前提,用羞耻心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思考:卢梭的经历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提示:人要有羞耻之心,对自己错误的行为,要反思其不良影响,并加以改正。

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思考:高某某终身禁止进入熊猫基地参观,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提示: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

思考:如何看待王某的行为?提示:王某拦车辱骂并用拳头打砸其他车辆,最终受到法律制裁。

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思考:防沉迷系统、法律规定等都是外在约束,如何才能让学生戒掉“网瘾”?提示:外在约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监督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未成年人要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新)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3.2《青春有格》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3.2《青春有格》教学设计

第三课第二框《青春有格》详细教案知识目标:知道“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内涵和要求。

懂得如何把握青春。

能力目标: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重视修身,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做到慎独。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

认同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

重难点:行己有耻止于至善复习回顾:1、自信的作用?2、怎样做到自信?3、自强的作用?4、怎样做到自强?导入:笑话一则:我批评我的学霸同桌:“你看看你,上课不闹,下课不吵,作业不抄,考试自考,回家复习完就睡觉,你就不能做一点出格的事情?”同桌说:“能”我惊奇道:“是什么?”同桌淡淡地回答:“写作文。

”请问:这个笑话的笑点在什么地方?点拨:同桌眼中的“格”是作文纸上的方格,而笑话中我眼中的“格”则是规则、纪律、品格的意思。

总结:写汉字需要方格规范,那么我们飞扬的青春需不需要规范呢?(生答:需要)青春也需有格。

可见,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课第二框《青春有格》。

正课讲授:环节一:1、什么是“行己有耻”(含义)?出示学习目标:1、什么是“行己有耻”(含义)?2、知耻之心、羞恶之心有什么作用?3、怎样做到“行己有耻”(要求)?4、什么是“止于至善”?5、怎样理解“止于至善”?6、怎样追求“止于至善”?7、好的榜样有什么作用?过渡:本节课主要讲两个关键词: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

什么是行己有耻呢?这个词是谁说的呢?生答:略孔子说:“行己有耻”。

意思是说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这个词是个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呢?比如我认为上课不听讲、说话是可耻的,所以我上课认真听讲、全身贯注。

所以,这是个褒义词,我们要做到行己有耻。

朱熹对这四个字做了进一步解释: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意思是说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可耻的,才知道什么事不能做。

过渡:大家知道生活中哪些行为是可耻的吗?请从旅游中、社会中、学校中、家庭中、其他等方面进行列举。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 《青春有格》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 《青春有格》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 《青春有格》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青春有格》是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讲述了青春期的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抵制不良诱惑,做到心中有格,行为有度。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剖析,引导学生认识青春期的困惑和挑战,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和心理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他们开始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但同时也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缺乏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因此,他们在学习《青春有格》这一课时,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困惑和挑战,知道如何抵制不良诱惑,做到心中有格,行为有度。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学会自我调适和自我成长。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困惑和挑战,知道如何抵制不良诱惑,做到心中有格,行为有度。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入理解教材内容。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2.教案:详细的教学设计文档。

3.课件:教学课件,包含图片、视频、动画等素材。

4.案例: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5.小组讨论:提前分组,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中。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青春期的困惑和挑战,引导学生思考:青春期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青春期?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困惑和挑战。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3.2.青春有格》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3.2.青春有格》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3.2.青春有格》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3.2.青春有格》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青春期是个性和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有规范和底线意识,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以及如何处理好与同学、老师、家庭和社会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独立性,但又受到自身经验和认知水平的限制。

他们对社会现象有自己的看法,但缺乏深度分析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思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认识到青春期是个性和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2.培养学生规范和底线意识,提高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3.引导学生处理好与同学、老师、家庭和社会的关系,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认识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理解青春有格的含义。

2.难点:培养学生规范和底线意识,提高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以及如何处理好与同学、老师、家庭和社会的关系。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准备相关法律法规资料,用于引导学生了解法治观念。

3.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青春期的图片,让学生回顾一下青春期的特点,引出本课主题。

2.呈现(15分钟)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的心理变化,以及他们如何处理好与同学、老师、家庭和社会的关系。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他们对青春有格的理解。

3.操练(2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分析。

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案例中的底线意识,以及如何培养自己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部编人教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第三课青春的证明第2框青春有格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第三课青春的证明第2框青春有格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第三课青春的证明第2框青春有格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第三课青春的证明第2框青春有格,主要讲述了青春期的特点以及如何做到青春期有格。

本节课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青春期有格的重要性,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助于学生认识自身的成长过程,提高自我修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自己身体的发育、心理的变化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在这个阶段,学生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形成不良习惯。

因此,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有助于他们正确对待青春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自己的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特点,掌握青春期有格的要求,能够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和社会法律法规。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在青春期能够自觉做到有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青春期有格的要求及意义。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自觉遵守规范。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青春期有格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青春期有格的必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相关案例材料。

3.教学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情景,如:青春期的同学们在校园里的一天,引发学生对青春期的思考,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青春期有格的要求,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到青春期有格。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分析青春期有格的具体做法。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总结归纳,强调青春期有格的重要性。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教案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教案设计
止于至善
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在生活中
如何追求“止于至善”?
钟南山,1936年10月出生,福建厦门人,生于南京。出身医学世家,呼吸病学专家。
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2007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抗击"非典"先进人物。
行己有耻
一个人行事,
凡是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可耻的,
才知道什么事不能做。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你在生活中,经历过哪些“不好意思“的瞬间呢?你知道为什么会不好意思吗?
公元405年秋,陶渊明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督邮来检查,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陶渊明马上动身。
在生活中寻找“贤”并将他们作为榜样。
榜样的作用: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而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国家才会变得更好。
在我们班集中,有哪些好人好事,被你发现了,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让大家向他学习。
部编版七年级下道德与法治第三课第二节
青春有格教学设计
课题
青春有格
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青春期的我学要懂得什么是耻,知廉耻,懂荣辱。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反思自己的过失。
能力目标
积极合作吗,勇于创新,乐于尝试,积极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在小组合作中提升自己。真正做到知耻后勇,止于至善。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教学设计2018年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案
1)运用行己有耻的知识回答,你如何看待漫画中人物的行为?
参考答案自我检测:
1.C
2.D
3.D
4.A
巩固训练:
1.C
2..B
3.(1)破坏共享单车的行为是缺乏羞耻心的表现,不利于社会的文明、和谐发展。

(2)A.“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做到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B.“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C.“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第2课时 青春有格》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第2课时 青春有格》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课青春的证明第2课时青春有格》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课青春的证明》第2课时“青春有格”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到青春不仅仅是自由和激情,更要有责任和约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理解到,青春有格,就是要在遵守规则、尊重他人、负责任等方面做到心中有规则,行动有底线。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青春的格调,青春的责任和青春的行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很强烈,但同时也缺乏对规则和责任的意识。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有冲动、逆反的行为,对规则和责任的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和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接受青春有格的理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青春有格的含义,认识到青春不仅仅是自由和激情,更要有责任和约束。

2.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他人、负责任的意识和行动。

3.引导学生正确处理青春期的矛盾和困惑,健康成长。

四. 教学重难点1.青春有格的含义和意义。

2.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接受青春有格的理念。

3.如何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他人、负责任的意识和行动。

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接受青春有格的理念。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实践教学法:通过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遵守规则、尊重他人、负责任的意识和行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素材。

2.设计好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3.准备好教学PPT和教学辅助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青春期的真实案例,引发学生对青春有格的思考。

案例可以是关于青春期学生违反校规、逆反行为等,让学生思考青春有格的重要性。

2.呈现(15分钟)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青春的格调”、“青春的责任”和“青春的行动”三个部分的内容。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3.2 青春有格 教案
学生思考微尘这一称谓有什么意义,
微尘们的故事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引导学生不以善小而不为,激发学生对社会善行的思考。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是谁,每天早上步履匆忙,赶到教室开门?
是谁?每天晚上辛苦守候,关灯关门?
是谁,每天值日认真打扫?
是谁,为班级活动建言献策,积极参与?
是谁,在班级中乐于助人,帮同学们解决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及张晓磊的感言,谈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学练结合,深化学生的思考。
七、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青春有格
一、行己有耻
(1)知廉耻
(2)懂荣辱
(3)有所为
(4)有所不为
要求:
(1)明辨是非
(2)底线意识
(3)慎独
(4)磨砺意志
二、止于至善
(1)小事做起
(2)向榜样学习
(3)自我省察
是谁,看到父母的辛苦工作,老师的辛勤付出,能够抓紧时间,好好学习?
是谁,每天早上摇摇晃晃,早读课上才姗姗来迟?
是谁,总是破坏班级公物?
是谁,每天值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甚至制造垃圾?
是谁,对班级活动漠不关心,甚至捣乱?
是谁,在班级中欺负同学,对同学做恶作剧?
是谁,不管父母的辛苦工作,无视老师的辛勤付出,每天在学校里浪费时间?
某同学:我最觉得羞耻的事是上课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我答不出来,我想可能是老师注意到我走神了,虽然他没有批评我,但是在全班的注视中坐下去,太让我羞愧了。
有同学说,老师又没有批评我,我才不会羞愧呢!你觉得这对你来说是羞耻吗?
在我们的道路上经常会出现中国式过马路,还有一些车主加塞骂人,这样的行为屡见不鲜,甚至让人习以为常了,你还认为这些不是“耻”吗?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青春有格》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特点,认识青春期面临的各种挑战,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从而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在这个阶段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他们对自我认识逐渐深入,开始关注自己的外表、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

同时,他们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尝试独立思考和做出决定。

然而,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在面对青春期挑战时可能会感到困惑和无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特点,认识青春期面临的挑战。

2.培养学生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3.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老师和同学良好沟通,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特点,认识青春期面临的挑战。

2.难点:培养学生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青春期的特点和挑战。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境模拟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与父母、老师和同学良好沟通。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典型案例,用于分析青春期的特点和挑战。

2.设计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准备情境模拟材料,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沟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青春期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青春期是什么?青春期有哪些特点?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在青春期面临的挑战,以及他们是如何应对的。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你在青春期遇到过哪些挑战?你是如何应对的?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互相借鉴。

4.巩固(5分钟)总结学生在讨论中提到的应对青春期挑战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自我调节情绪的重要性。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 《青春有格》 教学设计2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 《青春有格》 教学设计2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 《青春有格》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青春有格》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认识到青春期是一个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在这一时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惑。

本章旨在帮助学生理解青春期的问题,并引导他们正确处理青春期的情感、人际关系和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的变化,同时也在探索自我认同和价值观。

他们对于青春期的困惑和挑战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缺乏正确的处理方式。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青春期是一个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

2.帮助学生正确处理青春期的情感、人际关系和价值观。

3.培养学生积极面对青春期的态度,增强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青春期的问题,并引导他们正确处理青春期的情感、人际关系和价值观。

2.难点: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经历和感受,增强互动和合作。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青春期的问题和处理方法。

3.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青春期可能遇到的情境,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

4.反思写作:通过反思写作,让学生深入思考青春期的困惑和挑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图片,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角色扮演的道具和场景。

3.准备反思写作的问题和指导。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青春期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讨论案例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青春期的困惑和挑战。

3.操练(10分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青春期可能遇到的情境,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

4.巩固(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经历和感受,增强互动和合作。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提供相关的建议和指导。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_3.2青春有格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_3.2青春有格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_3.2 青春有格教学设计第三课第二节青春有格【教材分析】本课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的落脚点。

第一目“行己有耻”引导学生要有羞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并树立底线意识,不断增强自控力;第二目“止于至善”引导学生理解其含义并寻找榜样,做到自省和慎独。

本节课是对学生自律自省的教育,采用名人事例进行激励,引导学生向模范学习。

【学情分析】进入青春期,学生面临很多的不良诱惑,增强对不良诱惑的抵抗能力,增强自律意识,是初中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课对学生进行自律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底线意识,不触犯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努力学习榜样,自我反省,做更好的自己。

修身为本,在学习中成长,是青春最好的证明。

【教学目标】了解什么是行己有耻?什么是止于至善?增强自控能力,提升自身道德修养。

学习榜样的精神和行为,努力成为别人的榜样,有羞耻之心,反思之意,不断省查自己。

【教学重点】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怎么做?增强自控力的方法?榜样的作用?止于至善的要求?【教学难点】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怎么做?增强自控力的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青春有格一、行己有耻1、含义2、要求二、止于至善1、含义2、要求【作业布置】印成卷子下发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_3.2 青春有格教案青春有格教案[ 教学目标]了解什么是行己有耻?什么是止于至善?增强自控能力,提升自身道德修养。

学习榜样的精神和行为,努力成为别人的榜样,有羞耻之心,反思之意,不断省查自己。

[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怎么做?增强自控力的方法?榜样的作用?止于至善的要求?难点: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怎么做?增强自控力的方法?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青春有格》这一课,主要围绕着青春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展开。

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剖析,让学生认识到青春期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挑战的阶段,同时也是塑造人格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也有实际案例的分析,旨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这个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但同时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

他们在面对青春期的矛盾和挑战时,往往感到迷茫和困惑。

因此,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显得尤为重要。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特点,认识青春期面临的矛盾和挑战,学会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这些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他们积极面对青春期的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特点,认识青春期面临的矛盾和挑战。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小组讨论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青春期的案例,引发学生对青春期的思考,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介绍青春期的特点,分析青春期面临的矛盾和挑战。

3.案例分析:学生分组讨论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4.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对青春期的认识和看法。

5.情感升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他们积极面对青春期的态度。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 《青春有格》 教学设计3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 《青春有格》 教学设计3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2 《青春有格》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青春有格》是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青春有格的含义,认识到在青春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到自律、自尊、自爱、自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人深思的问题和富有启示性的名言,引导学生思考青春期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但同时面临着各种诱惑和困扰。

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青春期,理解青春有格的内涵,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提高自律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青春有格的含义,认识到青春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到自律、自尊、自爱、自强。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讨论、名言分享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青春期的价值取向,培养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提高自律能力,成为有担当、有道德的青少年。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青春有格的含义,认识到青春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思考青春期的价值取向,培养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青春期的价值取向。

2.问题讨论法: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3.名言分享法:分享富有启示性的名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小组合作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2.案例材料:选取与青春期相关的典型案例。

3.名言素材:收集与青春有格相关的名言。

4.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青春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成长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是“行己有耻”?“行己有耻”的内容有哪些?怎样做到“行己有耻”?
2.怎样增强自控力?
3.怎样理解“止于至善”?怎样做到“止于至善”?
4.榜样的作用有哪些?
5.什么是慎独?
Hale Waihona Puke 6.对青春的最好证明是什么?三、学习新课(师生研讨案例,互动学习)
(一)行己有耻
1.运用你的经验:P27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经验分享]你是如何拒绝不良诱惑,增强自控力的?
4.知识总结: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二)止于至善
1.解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分析:中学生李江与好友组建了一支志愿者服务队,经常开展“献爱心”活动。此事引来了不少非议:有人说他们是出风头,有人说他们是争表现,有时连家长也不理解,认为这样做既辛苦也没什么好处。但李江和好友并未因此有所改变,仍然坚持开展“献爱心”活动。
预设学生回答:
——不道德的行为
——违反中学生守则,校纪校规的行为
——严重的还是违法的行为
——可耻的行为
2、导入:青春要张扬,但张扬要有度,青春需要坚守底线,有所为,有所不为。青春需要格调,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今天我们就来探讨《青春人格》这个话题。(板书课题)
二、请大家认真默读课本27--P32的内容,初步了解一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并且通过自学,回答下列问题:
对这些羞耻的事,我们应抱什么态度呢?
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2)这些可耻行为会带来哪些后果?给我们什么启示?
违反校规校纪,受到批评和道德谴责,情节严重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启示: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4.活动:说说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诱惑
学生展示后,师根据情况,适当补充出示一些,之后提问:面对这些诱惑,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要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2018年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案
课题
3.2青春有格
单元
第一单元
主备人
时间
3.22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青春期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崇尚追求至善的境界。
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与分享,体会行为和后果的联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重视修身,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做到慎独。
知识目标
理解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含义.掌握落实和践行“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要求和途径.
重点
理解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难点
教材中引用的古语
学法
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阅读法
教法
情境教学法、讲授法
课前
准备
1、课前完成自主预习,查电脑弄清教材中引用的古语的意思
2、老师搜集一些典型素材,制作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个 案
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校园暴力》,提问:暴力欺凌他人的行为可耻吗?你会这样做吗?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方案二:多媒体出示幻灯片44,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谈启示。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我懂得了。
布置
作业
必做题
练习册选择题
选做题
练习册非选择题
板书设

教学反思
为了表彰那些各行各业的榜样人物,,你知道我国每年有哪些正能量的评比活动吗?国家为什么频频举办这些活动?
那么榜样的作用有哪些呢?
因此我们要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3)请学生讲述负荆请罪的故事。试图挑起事端的廉颇,后来为何却赢得世人赞扬?上述故事,为我们“止于至善”带来哪些启示?
“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己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点拨:出示图片“你会怎么做”,学生谈了会怎么做后,继续提问: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自觉做。你知道这叫什么品德吗?慎独。
(4)齐声朗读《少年中国说》文字片断,思考:对青春最好的证明是什么?
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5)知识总结:如何做到止于至善?(学生总结后,出示幻灯片46,学生做好笔记,当堂记忆。)
“言有物而行有格也。”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你如何理解这些语句中的“格”?
(2)解读框题“青春有格”
——规矩、规则、规格。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青春需要引导和规范。
2.提问:什么是行己有耻?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举例:某市在新闻媒体开辟“曝光台”“公德岗”“我投诉”“民声站”等栏目,通报卫生状况最差街道,公开曝光违章车辆,评选20种不文明行为,针砭违反公德的行为。
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
做人要知廉耻,懂荣辱。“羞恶之心”引导人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
知识总结:为什么要“行己有耻”?
3.小组活动:搜耻行动:列举身边有哪些可耻行为?实施这些可耻行为会产生哪些后果?
(1)预设学生答案:例如:欺负同学、不尊重老师、不孝敬父母;考试作弊、不讲诚信、偷盗;破坏公物、不守秩序,不讲公德等。
默默无闻,乐于奉献,助人为乐,止于至善。
出示微公益:发哥的故事。结合微尘和发哥的故事,谈启示。
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列举身边有哪些善举?我们中学生能做什么?
(2)榜样
小调查:咱们班有没有你学习的榜样?有没有你打篮球的榜样?有没有你为人处世的榜样?他们对你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雷锋同志对我们起了什么作用?
(1)你如何评价李江他们的行为?
(2)作为中学生,你应该怎样做呢?
怎样理解“止于至善”?
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美好的、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3.怎样做到止于至善?
(1)阅读教材30页“阅读感悟”:微尘
你从“微尘”身上学到了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