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专题复习课件(公开课)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1+4
√
√
0+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3
√
√
《论语》
真德秀《西山读书记》
1+1
2+3
√
√
√
√
√
考情纵览
从上面的表格分析来看,五年来,浙江高考语文试卷 对《论语》的考查,涉及填空题和简答题两种,填空题比 较少,只有2011年和2013年出现了两次。除2010年是1道 题之外,其他年份都是2道题。分值从2009—2010年每年 都是4分,从2011—2013年每年都是5分。考查的目标涉及 识记、理解、概括分析、赏析、评价这五个方面。其中概 括分析和评价是考查的主流。
巩固练习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5分)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 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论语》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 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 “下事上,如地事天也,可谓大忠矣‛,‚心 止于一忠者,谓之忠;持二忠者,谓之患。‛(董 仲舒) 24.简要评价孔子和董仲舒的“忠君观”。(4分)
《<论语>选读》专题复习
考情纵览
试 卷 年 份 2009 2010 浙 江 卷 选文出处 题 型 题 量
0+2
分 值
1+3
考查能力
识记 理解 概括 分析 赏析 评价
《论语》 欧阳修《朋党论》
填空题 简答题
√
√
√
0+1
4
√
√
√
√
2011 《论语》《韩非子》 2012 2013
《论语》
陆德明《经典释文》
考纲要求
传统文化经典(《<论语>选读》)的理
解和评价
真题体验
[2013·浙江卷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5 分) 子贡曰: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 ‚可 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论语〃学而》) 子曰: ‚贫而无怨难, 富而无骄易。 ‛ ( 《论语〃 宪问》 ) □□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子路衣敝缊袍,与衣狐 貉者立而不耻; 皆所谓不耻□□□□者。 (宋〃 真德秀 《西 山读书记》) 23.补出上面材料的空缺部分。(2 分) □□ □□□□ 24.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孔子的观点。(3 分)
巩固练习4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 问题。 ①子曰:‚躬自厚【注】而薄责于人,则远怨 矣!”(《论语•卫灵公》) ②孟子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 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注】厚:重,与“薄”相对。 (2)两个选段中,孔子与孟子的话侧重点有 什么不同?请简析。(4分)
考生答案呈现
24.答案1:体现了孔子‚克己复礼‛的观点。 (误区一:没有审清题意,答非所问。) 答案2:孔子认为贫富都不重要,主要是自己对现状的看法。 自己若是觉得快乐,就可以了,不必在乎他人的看法。 (误区二:理解不到位,甚至误解、曲解。) 答案3:孔子认为贫穷而不谄媚,富贵而不骄横是好的,同 时他的话也让我们明白贫穷而不抱怨是很难做到的,富贵 而不骄奢则相对比较容易。 (误区三:直接以翻译代替概括或评论,不善于提炼概括,或 分析不完整等。) 答案4:孔子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做人要有自己 的原则,要‚守死善道‛,富贵时不能骄傲,忘了自己最 初的原则。贫贱也没什么好丢脸的,不要因为穷而有怨言。 (误区四:没有联系所给材料作答,或者泛泛而论,不着边际; 或者东拉西扯,不知所云。) (误区五:语言表达不规范,或缺乏条理等。)
参考答案
24.孔子承认人们追求利益的合理性,反对的 是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韩非子认为 人受利欲的主宰,人与人之间只有利害关系, 不存在道义关系。(以上“析”) “重义轻 利”和“重利轻义”,是两种对立的思维方 式,各有偏颇,应该强调义利的统一,反对 以利害义和以义害利。(以上“评”)(分 析2分,评价2分)
24.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 法。(3分)
参考答案
24.“仁者爱人‛,孔子的‚仁爱‛对象是人类,并 且还不是无条件无差别的‚爱‛,(它既不是佛家 的‚博爱‛、墨家的‚兼爱‛,也不是现代社会的 ‚万物平等‛,)而是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 在此(‚尊尊‛ 、‚亲亲‛)基础上推己及人、 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的爱。而后一种句读将孔子的 ‚仁爱‛推广到了‚马‛,这显然有悖于孔子的仁 爱观,体现的是后儒对孔子的推崇。 或:24.这种句读体现了后儒对孔子的推崇,但 ‚人马并重‛并非孔子的本意。因为孔子的‚仁‛ 并非兼爱,他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
解题指津
审清题意,明确要求 结合材料,联系整合 评析得当,针对性强
语言规范,表达完整
巩固训练1
2012年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5分) 《论语· 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 不问马。‛ 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 标点为:‚厩焚。子退朝,曰:‘伤人 乎?’‘不。’问马。‛ 23.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 马的态度。(2分)
真题回顾
[2013·浙江卷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5 分) 子贡曰: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 ‚可 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论语〃学而》) 子曰: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 (《论语〃宪 问》) □□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子路衣敝缊袍,与衣狐 貉者立而不耻;皆所谓不耻□□□□者。 (宋〃真德秀 《西山读书记》) 23.补出上面材料的空缺部分。(2 分) □□ □□□□ 24.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孔子的观点。(3 分)
24.孔子的“矜而不争”与“当仁”而“不让”,这 两种说法是否矛盾?试作分析。(4分)
参考答案
24.不矛盾。‚矜而不争‛是指君子庄重自持 而不争强好胜,不因私利与他人争逐;‚当 仁‛而‚不让‛是指面临仁义之事就应当积 极主动地去做而不推让。‚不争‛还是‚不 让‛,关键取决于面对的事情是否符合‚仁 义‛。
参考答案
(2)棘子成认为君子只需良好的本质,无需文 饰,这种认识过于片面;(1分)韩非子认为君 子是喜欢良好的本质而厌恶文饰的,文饰只 能掩盖本质之丑,而不能发扬其美,这种认 识将内在本质与外在形式根本对立起来,过 于绝对。(2分)正确的文质观应是二者相辅相 成,相得益彰的。(1分)
强化训练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 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 ” ………… 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 不敢不告也。”(《论语· 宪问》) 属其性乎仁义者,虽通如曾、史,非吾所谓臧 也;……吾所谓臧者,非所谓仁义之谓也,任其性 命之情而已矣。(《庄子· 外篇· 骈拇》) (1)孔子与庄子的人生态度是不一样的,分别用一 个词或短语来概括。(2分) 孔子:____________ 庄子:____________ (2)针对文中表现出的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谈谈 你的看法。(3分)
参考答案
24.孔子认为“法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 有缺陷,所以要“德治”;韩非子认为能够 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众人,必须以法 治国。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偏颇,应相 互补充。
实战演练
2013、2014浙江省《考试说明》高考样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5分) (1)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 语· 卫灵公》) (2)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卫灵 公》) 23.谈谈你对“群而不党”的理解。(1分)
参考答案
24.孔子认为君主与臣子都要各守本分,君主 要以礼待臣,臣以忠事君,同时认为以忠事 君,是指以忠于职守的行为和态度来侍奉国 君,体现的是一种诚信与尽责,是一种积极 的行为态度,与直接的忠于君主本人的行为 不同。(2分)而董仲舒则认为“忠”只有一 种解释,只能一心一意忠于“上”(皇上), 不论是非曲直,唯君主的意愿是从,否则为 “患”(祸害),这是一种愚忠、盲忠,不值 得提倡。(2分)
牛刀小试
(2011年浙江卷)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5分)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 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 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 ;用人不得为非,一国 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 子》) 【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什数:不能用 十来计算,不用十个。 23.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 (1分) 孔子:____________ 韩非子:____________ 24.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
考情纵览
从选材特点来看,除2009年第一年单独取材《论语》, 2010年从其他典籍中选取了一段材料,然后引用《论语》 的内容并分析思想之外,后来三年,每一年除从《论语》 中选一小段材料之外,还从中国古代其他典籍中选取一段 材料,起到内引外联、旁征博引的作用,旨在扩大《论语》 内涵的考查范围,要求学生在学习时要运用比较、迁移和 拓展的手法,做到活学活用,融会贯通,答题时不能照本 宣科,体现了命题专家组对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的追求。
误区警示
误区一:没有审清题意,答非所问。 误区二:理解不到位,甚至误解、曲解。 误区三:直接以翻译代替概括或评论,或概括分 析不完整等。 误区四:没有联系所给材料作答,或者泛泛而论, 不着边际;或者东拉西扯,不知所云。 误区五:语言表达不规范,或缺乏条理等。 误区六:要求发表看法的题没有观点,或者观点 模棱两可。 误区七:要求联系实际的题没有切身的体会,套 话连篇,架空作答。 ……
强化训练1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 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 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论 语· 颜渊》) 礼为情貌者也,文为质饰者也。夫君子取情而 去貌,好质而恶饰。夫恃貌而论情者,其情恶也; 须饰而论质者,其质衰也。何以论之?和氏之璧, 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 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 (《韩非子· 解老》) (1)子贡在反驳棘子成时说“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意在强调____________的重要性。(1分) (2)根据这两段文字,请你对棘子成、韩非子的文 质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
巩固练习3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小题。(5分)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 语》)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 之,不处也。‛(《论语》 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 所加也。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 则欲人之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韩非 子》) 23.从上面三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义 利观。(1分) 孔子: ; 韩非子: 。 24.对这两种义利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
参考答案
23.颜子(或颜回、颜渊) 恶衣恶食 24.①贫穷而不抱怨是困难的,富有而不骄横 是容易的,这是孔子对人之常情的体认。 ②孔子认为处于贫穷时不仅要保持气节, 更要安贫乐道;处于富有时不仅要不骄横, 更要谦逊好礼。他更赞赏‚安贫乐道‛‚富 而好礼‛这后两种人生态度。 ③孔子的这种贫富观值得我们借鉴,他告 诉我们精神的追求高于物质的享受,贫穷也 好,富贵也罢,人都要有一颗知足常乐的心。
参考答案
(2)孔子的话侧重点是,少责备别人,从而 避免别人的怨恨。孟子的话侧重点是,如果 不如别人,不要怨恨别人,而要从自身寻找 原因。两者的侧重点虽有所不同,但都指向 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凡事多从自身出发寻找 问题、解决矛盾,才能避免“怨天尤人”的 消极处世态度。他们的观点都是积极的、值 得肯定和借鉴的。(4分)
参考答案
(2)为了维护“礼”,实施仁政,实现人生追求, 孔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具有积极意 义,但有脱离当时的客观现实之嫌。庄子把 依循本真、顺其自然当作人生最完美的追求 而轻视仁义,有失偏颇。我们既要积极用事, 又要顺应自然。(孔子、庄子的态度各1分, 自己的观点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