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轼,悟人生”专题学习整体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苏轼,悟人生”专题学习整体规划

一、研究主题

苏轼是位儒、释、道兼容的大文豪,在儒、释、道的影响下,苏轼所持的处世态度是:出世与入世的交织;人生观是:乐观与旷达的升华。是儒家思想培养了苏轼,塑造了一个积极入世的苏轼。从苏轼的词中,可以看出苏轼的人生态度是复杂的,然而其最终的走向却是明确的。他始终以一种超然的心态去适应困境,从不堪的遭遇中解脱自我,从而乐观旷达的看待人生。

本研究专题试图对入选人教版初中阶段的苏轼的作品进行一次专题化、探索性的研究。重点涉及两方面内容:一、了解苏轼的生平事迹;二是学习苏轼的诗词和散文,领悟苏轼的人生观。通过学习、探究,从中汲取到苏轼诗文丰富的文学内涵、哲理内涵和文化内涵,培养欣赏古代散文的能力,为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提升人生境界打下坚实基础,从而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积极高尚的人格。

二、教材分析

苏轼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个难以匹敌的天才人物,正如林语堂先生曾评价说:“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苏轼是北宋中期最伟大的全能文学家,也是以欧阳修为首的诗文革新运动的集大成者。他的散文在“唐宋八大家”中属于佼佼者;他的诗达到了北宋诗歌的最高水平,并和黄庭坚一起被尊为宋诗的代表;他的词

在内容和风格上突破宋词婉约的特点,开创豪放风格的先河。读苏轼的作品,会使人觉得自己的人生境界大为开阔,胸怀变得豁达通脱,性格变得乐观开朗。

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苏轼的作品占据重要席位。其中八年级上册有:《记承天寺夜游》、《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八年级下册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九年级上册有:《江城子·密州出猎》、《浣溪沙·蔌蔌衣巾落枣花》。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强调“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最新修订版】中,在“三、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中明确提出:(一)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二)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我们备课组选择“读苏轼,悟人生”专题学习探究,就是为了加强综合教学内容,突出重点,注重积累、感悟和熏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有效地落实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目标。

三、学情分析

在小学语文要背诵的唐诗宋词里,苏轼的作品并不少见。因此,对于苏轼的作品,很多学生已经能朗朗上口了。但是,都仅仅是会背而已。对于苏轼其人,对于苏轼作品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一个似曾相识的层面上。到了初中,苏轼的作品是古诗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中考考试的重点内容。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对苏轼作品的教授都是零散的,不够系统,也不够深入,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也是零碎的、浅显的,不能形成一个知识链,对苏轼的诗词及其所包含的思想价值和人生观缺乏深刻的认识。我常想,如果将苏轼的作品进行整合成一个专题探究学习,这样是不是会更有效果呢?经过备课组的再三讨论,我觉得这是可行的。有利条件在三:一是苏轼的作品主要集中在八、九年级的教材上,我们可以在八年级上学期来进行这个专题学习,为初三的古诗文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学生能熟读苏轼的作品,三是先进的多媒体设备与网络资源能为我们的专题学习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我们坚信,学生对这个专题学习是充满兴趣并会深受启发的。

四、总体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苏轼的诗词、散文,并诵读能背。

2.指导学生借助注释,能够读懂苏轼的诗词、散文的内容。

(二)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欣赏苏轼诗词、散文的意境。

2.培养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苏轼诗词、散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学习苏轼豁达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积极高尚的人格。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苏轼的诗词、散文,诵读能背,并能读懂内容。

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学会欣赏苏轼诗词、散文的意境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学习苏轼豁达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积极高尚的人格。

六、专题研究教学策略

在对初中阶段语文教材以及苏轼作品在教材中的分布进行分析后,我们决定将整个专题研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走近苏轼。这个阶段主要是布置学生利用学校图书馆、家庭网络收集资料,了解苏轼跌宕起伏的一生、丰富多彩的故事。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学习兴趣,我们将采用手抄报比赛、读书笔记展示、故事演讲等方式进行效果检验。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对苏轼的人生故事、志趣性格、人生观有了初步的认识,也激发了他们对苏轼的研究兴趣。

第二阶段:欣赏苏轼。这个阶段主要是三篇苏轼作品(初中教材收录的)研读赏析课的铺开:李荣赞老师主讲的《记承天寺夜游》、白杨老师主讲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和姚巧婷老师主讲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们根据学科教学的要点“教什么”、“怎么教”,打破了

初中语文教材的编排顺序,将教材中收录的五篇苏轼作品组合在一起,进行研读赏析,带有创新性地落实了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三节苏轼作品研读赏析课,学生不仅学会了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些作品,理解其内容,还学会了欣赏苏轼诗词、散文的意境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体会到了苏轼豁达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第三阶段:对话苏轼。这个阶段主要是专题学习成果展示。学生整理自己收集的资料,梳理学习和思考收获,以写作的形式表述自己对苏轼的喜好或评价。作文的题目可以自拟,也可以在老师提供的标题里选择一个。老师提供的标题有:1.苏轼,我想对你说 2.苏轼,你是真君子 3.烟雨人生苏轼路 4.苏堤上的你

七、课时安排

根据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引导与自学相结合的原则来安排课时,我们将安排五个课时来完成本专题学习。第一课时:以“走近苏轼”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读书笔记展示、故事演讲汇报课;第二课时:李荣赞老师主讲的《记承天寺夜游》、第三课时:白杨老师主讲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第四课时:姚巧婷老师主讲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第五课时:“对话苏轼”作文展示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