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实验手册

合集下载

数学实验手册2年级上册

数学实验手册2年级上册

数学实验手册2年级上册《数学实验手册 2 年级上册》亲爱的小朋友们,欢迎来到有趣的数学实验世界!在这本手册里,我们将一起通过好玩的实验,探索数学的奇妙之处。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数字吧。

数字就像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们能帮我们数清楚身边的好多东西。

比如说,数一数教室里有几张桌子,有几把椅子。

实验一:数字连连看准备一些数字卡片,上面写着 1 到 10 的数字。

然后,在一张纸上画出 10 个小方格,每个方格里随机写上一个 1 到 10 的数字。

小朋友们的任务就是把相同的数字用线连起来。

通过这个小实验,小朋友们可以更加熟悉这些数字的样子,还能锻炼自己的观察力呢。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加法。

加法就是把两个或者更多的东西合在一起,数一数一共有多少。

实验二:糖果加法准备一些小糖果,把它们分成不同的堆。

比如一堆有 3 颗,另一堆有 2 颗。

然后让小朋友们数一数,两堆糖果合在一起一共有几颗呀?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小朋友们可以亲手数一数,感受加法的神奇。

再说说减法。

减法就是从一堆东西里拿走一部分,看看还剩下多少。

实验三:玩具车减法假设小朋友有 5 辆玩具车,拿走 2 辆,让小朋友们想一想,还剩下几辆玩具车呢?这个实验能帮助小朋友们理解减法的概念。

形状也是数学里很重要的一部分哦。

实验四:图形拼图准备一些不同形状的卡片,比如三角形、正方形、圆形。

让小朋友们用这些卡片拼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像小房子、小花朵。

在拼的过程中,小朋友们就能更清楚地认识这些形状啦。

还有位置和方向,也很有趣呢。

实验五:教室寻宝老师在教室里藏一个小礼物,然后告诉小朋友们一些关于位置和方向的提示,比如“在讲台的左边”“在窗户的下面”,让小朋友们根据提示去找礼物。

这样可以让小朋友们更好地理解上下、左右、前后这些方向。

测量也是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哦。

实验六:量一量准备一把尺子,让小朋友们量一量自己的铅笔有多长,书本有多宽。

通过这个实验,小朋友们能学会怎么使用尺子,还能知道长度的概念。

数学教学实践手册(3篇)

数学教学实践手册(3篇)

第1篇一、前言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严谨性、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

本手册旨在为广大数学教师提供一些教学实践的指导,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

3. 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策略1. 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教学内容,确保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2)注重知识的连贯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逐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通过课堂讲解、课后作业等方式,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1)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1)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其能够从具体事物中发现抽象规律。

(2)通过图形、符号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建模,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1)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使其能够从几何图形中发现规律。

(2)通过实物、模型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3)鼓励学生进行空间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1)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其敢于质疑、勇于探索。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一年级数学实验操作指导手册

一年级数学实验操作指导手册

一年级数学实验操作指导手册【一年级数学实验操作指导手册】实验一:数的认知与比较实验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数量的物体,培养学生的数的认知和比较能力。

实验材料:金属球若干,玻璃球若干。

实验步骤:1. 将金属球和玻璃球分别排成两行,每一行的球数可以不同。

2. 让学生观察两行球,注意观察它们的数量。

3. 请学生回答一下几个问题:a. 两行球中哪一行的球多?b. 两行球中哪一行的球少?c. 两行球中的球数相同吗?d. 如何用数字来表示每一行的球数?实验二:简单的加法运算实验目的: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加法运算的概念与方法。

实验材料:计数器若干。

实验步骤:1. 给每个学生发一枚计数器,要求学生将计数器的值调整到0。

2. 让学生拿起两个计数器,然后按照加法法则进行操作,例如拿一个计数器放在另一个计数器上,结果应该是两者的和。

3. 让学生回答一下几个问题:a. 加法是指什么运算?b. 怎样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c. 有没有其他的加法方法?实验三:形状和空间的认知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培养学生的形状和空间的认知能力。

实验材料:正方形纸片、长方形纸片、圆形纸片等。

实验步骤:1. 分发不同形状的纸片给学生,让他们仔细观察每个纸片的形状。

2. 以一个纸片为例,让学生回答一下几个问题:a. 这个纸片的形状是什么?b. 它有几条边?c. 它有几个角?d. 这个纸片的形状与其他纸片有何不同?3. 让学生拿起不同形状的纸片进行比较,找出相同形状的纸片。

4. 让学生自由发挥,用纸片组成一些简单的图形。

实验四:数的排列组合实验目的: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数的排列组合的概念和方法。

实验材料:不同颜色的积木块若干。

实验步骤:1. 将积木块放在桌上,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颜色。

2. 让学生选择2块积木进行排列,记录下所有可能的组合。

3. 让学生选择3块积木进行排列,记录下所有可能的组合。

4. 让学生回答一下几个问题:a. 选择2块积木进行排列有多少种可能?b. 选择3块积木进行排列有多少种可能?c. 有没有其他的排列组合方法?通过以上实验,一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操作和观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认知能力。

《数学实验手册》培训学习心得

《数学实验手册》培训学习心得

《数学实验手册》培训学习心得在这次《数学实验手册》的培训学习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新知识,而且收获了许多实用的技能。

通过实验的方式,我深刻体验到了数学知识的乐趣和实际应用的价值。

首先,我学到了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实验设计是数学实验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如何确定实验目标、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变量以及控制实验条件等内容。

通过实际操作,我逐渐明白了设计实验需要考虑的因素和注意事项。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

通过运用统计学方法,我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实验结果的有效性,并从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

其次,我深入了解了数学实验的教学意义和实际应用。

数学实验不仅是一种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有效手段,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实验的过程中,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思维方式得到了转变,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思维模式,而是更加注重观察和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数学实验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和推理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此外,数学实验还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这些都使我对数学实验的教学价值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再次,我学到了如何进行项目的管理和合作。

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被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完成一个数学实验项目,并最终撰写实验报告。

每个小组都需要进行实验计划的制定、资源的调配、任务的分配以及进度的控制等工作。

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方式,我学到了如何领导团队、协调合作、有效沟通以及问题解决等技能。

在实践中,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优势,互相配合,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有效管理时间和资源,使项目高效进行。

这些技能对于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我还学到了一些数学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技巧。

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使用各种实验仪器和设备,并运用坐标轴、图表、公式等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展示。

数学实验手册案例解读七上

数学实验手册案例解读七上
(2)做一枚正十二面体的骰子,在其中十个面上分 别标上0~9这十个数字,空两个面.这样随机抛掷这 枚骰子,进行实验,0~9这十个数字出现的概率相同, 掷到空的一面朝上时放弃重新抛掷.记录结果,也可 得到具有普遍性的无限不循环小数.
实验1 感受无理数
❖ 教学建议: 5.可进行实验工具改进。 (3)取10枚完全相同的棋子或小球,在上面分别标 上0~9这十个数字,将其放进不透明的袋子中,进行 有放回的随机摸球或取棋子活动,记录结果,仍然可 得到带有普遍性的无限不循环小数. (4)做分别标有0~9这10个数字的10张签(除所 标数字不同外,其它都相同),以抽签方式产生每个 数位上的数字,同样可得到具有普遍性的无限不循环 小数.
开发教具学具
二、实施数学实验教学的相关要求
1.加强对数学实验的理解
❖ “初中数学实验”是指为获得某种数学理论,检 验某个数学猜想,解决某类数学问题,运用一定 的物质手段,在数学思维活动的参与下进行的一 种探索活动。
❖ 数学实验,是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试验等实践 活动来进行数学学习的一种方式,这种学习方式, 不是学生被动接受课本上的或老师叙述的现成结 论,而是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通过 自己动手、动脑,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 手段获得经验,逐步建构并发展自己的数学认知 结构的活动过程。
首歌的感受有什么变化吗?具体是什么?
数学实验手册的定位:
❖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辅助用书; ❖ 是学生观察现象、动手实践、分析思考的一个文本; ❖ 是学生感受和发现数学、分析和思考问题、理解和
掌握数学、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指导用书。
❖ 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将知识形成过程实验化, 探究过程具体化、数据化,应用过程可信化。
❖ 中学数学实验的特点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手册(3篇)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手册(3篇)

第1篇第一章引言一、编写目的本手册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套实用的实践教学指导,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适用对象本手册适用于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师、教育工作者以及教育相关专业的学生。

三、手册结构本手册共分为六章,分别为: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案例和教学反思。

第二章教学理念一、新课程改革理念1. 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强化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 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理念在实践中的应用1.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4.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第三章教学内容一、教材分析1. 分析教材的编写特点、编排体系、内容结构。

2. 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

3. 研究教材的课后习题,掌握教材的练习要求。

二、教学内容设计1. 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

2.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

3. 注重知识间的联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4. 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有趣、实用的教学活动。

三、教学内容实施1.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反馈。

3. 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第四章教学方法一、教学方法概述1. 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探究式教学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1. 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数学实验手册苏教版四上课件

数学实验手册苏教版四上课件

数学实验手册苏教版四上课件引言概述:数学实验手册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辅助工具,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苏教版四上课件是一套优秀的数学实验手册,它结合了理论与实践,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实验内容。

本文将从六个大点来阐述苏教版四上课件的特点与优势。

正文内容:1. 实验内容的丰富性1.1 实验内容的多样性苏教版四上课件中的实验内容涵盖了数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几何、代数、概率等。

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实验来巩固和拓展自己的数学知识。

1.2 实验内容的实用性苏教版四上课件中的实验内容贴近生活,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 实验设计的科学性2.1 实验设计的合理性苏教版四上课件中的实验设计经过精心策划,能够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实验步骤合理清晰,易于操作。

2.2 实验设计的创新性苏教版四上课件中的实验设计充满创新,通过引入新颖的实验思路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1 学生与实验的互动苏教版四上课件中的实验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包括实物展示、动画演示等,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其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3.2 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苏教版四上课件中的实验设计注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提问等方式,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4. 实验结果的直观性4.1 实验结果的可视化苏教版四上课件中的实验结果通过图表、图像等形式直观呈现,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实验的结果,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4.2 实验结果的可比性苏教版四上课件中的实验设计注重结果的对比,学生可以通过对比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结果,进一步理解数学知识的变化规律。

5. 实验过程的操作性5.1 实验操作的简便性苏教版四上课件中的实验操作简单易行,学生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完成实验,提高学习的效率。

5.2 实验操作的安全性苏教版四上课件中的实验操作注重安全性,学生在进行实验时能够遵守实验守则,保证实验过程的安全。

苏科版初中数学实验手册的理解与使用

苏科版初中数学实验手册的理解与使用

归纳用附录4中的硬纸条搭三角形 ,直观感受可能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可以搭成一 个三角形,另一种是不能搭成三角形.
理性归纳—— 理性思考“搭成”或“搭不成 ”三角形的原因,归纳得到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 量关系.
实验3 搭三角形
具体实验流程: 1.操作与统计
1.实验中用的是生活中的硬纸条,而这些“硬纸条”代表的是数 学中的“线段”,“黑点”与“黑点”用大头针订在一起,表示的是 “线段”与“线段”“首”与“尾”相连,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 把“生活实物语言”抽象成“数学语言”,这是数学的一大基本特征 ——抽象与概括.
2.归纳是从部分到整体,从特殊到一般,从个别到普遍的推理. 是指从许多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则或结论的思维方法 .所以本实验的结论是在学生进行多次反复实验的基础上的归纳和总 结.本实验的结论,我们还可尝试让学生用数学的方法进行严格的推 理说明:平面上,连结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要概念,在平面几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初中数 学课标中,除了对垂心不作要求外,内心、重心仍然是 规定的学习内容.在后面的学习中,还要求学生能用尺 规作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和中线.所以在这里,一 定要让学生深刻理解和认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中 线的意义及图形所具有的基本特征.
2.本实验可安排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和中线这 3个概念形成后进行.在实验中,可引导学生体会“点与 点”、“线与线”关于某一直线的“对称”,为后面学 习图形的对称、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积累经验.
实验5 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
教学建议:
1.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直观度量、拼图中发现多边形内角 和的结论,再利用图形的分割进行理性分析和思考,将从特殊到一 般作为三个活动展开的主线,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会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实验手册》培训学习心得

《数学实验手册》培训学习心得

《数学实验手册》培训学习心得在过去的一周时间里,我参加了为期五天的《数学实验手册》培训学习。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我对数学实验手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以下是我在培训学习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这次培训学习让我充分认识到了数学实验手册的重要性和价值。

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们在数学学习中往往缺乏实践、应用的机会,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实践的机会。

而数学实验手册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设计的,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进来,积极思考和实践。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因此,数学实验手册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和素养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这次培训学习让我认识到了数学实验手册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一系列的数学实验手册设计原则和方法,如问题导入、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结论等。

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案例分析,我清楚地了解到了这些原则和方法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在实际教学中,我将会更加注重引入实践和应用问题,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实验设计中,我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技能,让他们能够独立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收集。

在数据分析和结论部分,我会引导学生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让他们从实验结果中得出合理的结论。

通过这样的实践和应用,学生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再次,这次培训学习让我认识到了数学实验手册的编写方法和技巧。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数学实验手册的编写流程和要点,如目的和意义、实验步骤和要求、实验记录和分析、实验心得和反思等。

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我逐渐掌握了数学实验手册的编写方法和技巧。

在实际编写中,我将会更加注重实验目的和意义的准确描述,让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实验的目标和意义。

在实验步骤和要求的编写中,我会更加详细地描述实验步骤和操作要求,避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困惑和误操作。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实验手册培训课件 数学实验手册解读与思考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实验手册培训课件 数学实验手册解读与思考

三、实验设计意图与实施建议
三、实验设计意图与实施建议
三、实验设计意图与实施建议
三、实验设计意图与实施建议
实验5 剪纸与中心对称图案 1.两次折叠,完全重合——剪出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 称的图案
(两条折痕互相垂直——旋转)
隐含:两次翻折相当于一次旋转! 建议:将学生仿照上述两例剪出的图案进
行展示。
(定量——不定量;封闭——开放;被动——主动; 完成任务——引入竞争机制……)
2.填表与绘图 先小组再全班。
小组绘图前需将频数 转化为频率!
三、实验设计意图与实施建议
实验2 骰子游戏 3.成果展示: 建议将各小组的条形统计图粘贴在展示板上!
(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欲和展示欲……)
三、实验设计意图与实施建议
3.统计方法: 建议利用word查找替换功能,
三、实验设计意图与实施建议
实验1 键盘中字母排列的奥秘
3.统计方法: 建议利用
word查找替换功能,
三、实验设计意图与实施建议
实验1 键盘中字母排列的奥秘 4.统计结果:
有人曾做过大量统计,把字母和空格键出现的频率 由大到小排列为:空格键, E,T,O,A,N,I,R,S,H,D,L,C,F,U,M,P,W,Y,G,B,V,K,X,J,Q,Z.
(两条折痕互相垂直,有两部分两次重合——旋转)
仍然隐含:两次翻折相当于一次旋转! 强烈建议:这个剪纸让有兴趣的学生课外 完成。
三、实验设计意图与实施建议
三、实验设计意图与实施建议
三、实验设计意图与实施建议
三、实验设计意图与实施建议
实验6 “做”菱形 1.为什么“做”要加引号? 一方面,是“剪”“叠”“折”的统称; 另一方面,是依据菱形的判定而“做”成的。 2.发展推理能力 剪出菱形——利用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叠出菱形——利用四条边相等; 折出菱形——利用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利用 四条边相等。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寒假实践手册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寒假实践手册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寒假实践手册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北京版二年级数学寒假实践手册的示例:
一、长度单位换算
1. 用尺子测量家中的物品,如桌子、椅子、床等,记录它们的长度。

2. 将这些物品的长度换算成厘米和米,并比较它们的长度。

二、测量与计算
1. 用尺子测量家中物品的宽度和高度,如门窗、书架等。

2. 计算这些物品的周长和面积。

3. 尝试使用其他工具,如绳子或布带,测量家中物品的长度。

三、观察与思考
1. 观察家中物品的形状,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2. 思考这些形状的特点,并尝试使用图形来描述它们的形状。

3. 思考生活中的一些物体,如汽车、电视、冰箱等,它们的形状是什么?为什么?
四、分类与整理
1. 将家中的物品按照大小、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

2. 将分类好的物品整理到不同的容器或抽屉中,并贴上标签。

3. 思考如何更好地分类和整理家中的物品,以便更好地管理和使用。

五、数学游戏
1. 和家人一起玩数学游戏,如扑克牌游戏、数独等。

2. 在游戏中运用数学知识,如加减法、乘除法等。

3. 尝试创新一些数学游戏,并与家人一起玩。

二年级数学实验操作指导手册

二年级数学实验操作指导手册

二年级数学实验操作指导手册1. 引言在二年级数学教学中,实验操作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

本指导手册旨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份详细的实验操作指导,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和学习效果的提升。

2. 实验目的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帮助他们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培养观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验材料- 计算器- 直尺- 尺子- 乒乓球- 铅笔- 纸张4. 实验步骤4.1 实验一:数的排序4.1.1 实验目的通过操作一组随机数字,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的大小比较和排序方法。

4.1.2 实验步骤1. 随机选择一组数字,例如:3、7、1、5、9。

2. 使用直尺和尺子将这些数字在纸上排成一行,并用铅笔标记好每个数字。

3. 使用大小比较法,将数字从小到大排列。

4.2 实验二:掷骰子统计4.2.1 实验目的通过掷骰子的实验操作,帮助学生理解概率和统计概念。

4.2.2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骰子,并将其掷3次。

2. 记录每次掷骰子得到的数字,并用表格或图表的形式统计每个数字的次数。

3. 总结并讨论掷骰子结果的概率分布。

4.3 实验三:度量重量4.3.1 实验目的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重量单位并进行简单的重量度量。

4.3.2 实验步骤1. 准备一组乒乓球,并使用尺子测量乒乓球的直径和高度,记录数据。

2. 比较测量结果,并将乒乓球按照不同的直径进行分组。

3. 使用计算器计算每个分组乒乓球的平均直径。

5. 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中,教师应提前规划好实验内容、步骤和时间安排,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 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应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 实验结果的记录和数据统计应准确无误,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讨论。

6. 实验总结实验操作是二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和概念。

通过本手册的指导,教师和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实验操作,提升学习效果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数学实验手册》培训学习心得

《数学实验手册》培训学习心得

《数学实验手册》培训学习心得在《数学实验手册》培训学习中,我深感受益匪浅。

通过对这本手册的学习和实践,我不仅加深了对数学实验教学的理解,还提升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以下是我在学习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在学习中,我深刻认识到数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往往只强调对知识的传授和应用,而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缺乏关注。

而数学实验教学则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力。

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原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实验设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使数学学习更加深入和有趣。

其次,在学习中,我深感到数学实验教学需要教师有更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数学实验教学是一种较为新颖和前沿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在学习手册中,教师需要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实验材料和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等。

在实施实验过程中,还需要及时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以及评价实验结果的有效性。

所有这些都需要教师具备实验思维和创新意识。

再次,在学习中,我认识到数学实验教学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随着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实验教学也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

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仿真软件等现代科技手段,来开展更加高效和精确的实验教学。

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和实践教学平台,让学生能够更广泛地接触到数学实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最后,在学习中,我认识到数学实验教学需要与其他学科教学相互融合,形成有机整合的教学体系。

数学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数学的相关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因此,在实施数学实验教学时,我们应该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结合,形成跨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通过跨学科教学,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在学习《数学实验手册》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数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和价值,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教学能力和水平。

一年级数学物理实验手册与分析

一年级数学物理实验手册与分析

一年级数学物理实验手册与分析实验一:测量长度材料:1.尺子2.纸张步骤:1.将尺子放在桌子上。

2.将一张纸张铺在尺子上。

3.使用尺子测量纸张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及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纸张的长度为XX厘米。

这个实验帮助学生了解了长度是如何进行测量的,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能力。

实验二:浮力实验材料:1.水桶2.水3.不同材质的物品(例如石头、木块、橡皮等)步骤:1.将水桶装满水。

2.选择一个物品,轻轻将其放入水桶中。

3.观察物品在水中的浮力现象,并记录下来。

4.重复以上步骤,进行多次实验。

实验结果及分析:根据实验观察,不同材质的物品在水中的浮力现象是不同的。

石头下沉于水中,木块部分浮出水面,而橡皮则完全浮在水面上。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材质对浮力的影响,以及浮力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三:测量时间材料:1.计时器或手表步骤:1.准备好计时器或手表。

2.点击计时器的开始按钮,开始计时。

3.注意时针、分针和秒针的运动,并记录下来。

4.在一定的时间后,点击计时器的停止按钮,停止计时。

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时间的流逝,并能够对时针、分针和秒针的运动进行观察和记录。

这个实验帮助学生初步理解时间的概念,并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能力。

实验四:测量温度材料:1.温度计2.水杯3.温水和冷水步骤:1.准备一个温度计和一个水杯。

2.将温度计放入水杯中。

3.分别测量温水和冷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及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温水的温度为XX摄氏度,冷水的温度为XX摄氏度。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温度的测量方法,以及不同水的温度差异。

同时,他们还能够锻炼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的能力。

总结: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实验,一年级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到数学物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培养了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这些实验手册不仅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物理概念,还能够激发他们对科学实验和探索的兴趣,为他们今后深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科版)小学数学实验操作手册

(教科版)小学数学实验操作手册

(教科版)小学数学实验操作手册实验名称
实验名称:XXXXX(填入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小学生掌握和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实验材料
- 物品1
- 物品2
- ...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并摆放在实验桌上;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材料,引发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思考;
3. 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通过实验完成问题的解答;
4.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和整理;
5. 结束实验,进行实验结果的总结和讨论。

实验注意事项
1. 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注意安全,避免使用尖锐、易碎等
危险物品;
2.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仔细观察,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实验结束后,注意收拾实验桌,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

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并在实践中巩固所
学知识。

同时,通过观察、思考和操作,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
验能力。

扩展阅读建议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建议学生进行更多的数学实验和探究活动。

以下是一些推荐的数学实验书籍:
- 《小学数学实验大全》
- 《趣味数学实验与游戏》
- 《探索数学的乐趣》
希望学生能够在实验中享受到数学的乐趣,愿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

参考资料。

八(下)数学实验手册 实验六 “做”菱形

八(下)数学实验手册  实验六  “做”菱形

F
将G E H D
B A
C F

G E
H D
B
A
C
实验六 《“做”菱形》
----矩形中的菱形问题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 高 铭
实验目的:
在矩形中,通过剪、折的方法制作菱形纸片,加深对菱形的理解,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推理能力,感受生活中数学的乐趣。

实验准备:矩形纸片若干,剪刀 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课前热身:
在矩形ABCD 中,将△ABD 沿着对角线BD
翻折,与BC 边交于点E ,求证:△BED 是等腰三角形。

【问题1】:将此矩形按如图方式折叠,展开后,四边形BEDF 是一个菱形吗?
二、课堂操作:
操作一:将一张矩形纸片,先折叠,再剪出一个菱形。

操作二:若只通过折叠,你能折出一个菱形吗?并说明理由。

方案一:
F
将G E H D
B A
C F
将G
E H D
B
A
C
F
将G E
H D
B A
C F 将G E H D
B A
C 方案二:
方案三:
方案四:
【发现】:按如图的方式折出来的是菱形吗?为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问题2】
:从特殊到一般:如何在矩形中折一个一般的菱形?
F
将G E
H D
B
A C
三、课后拓展:
请你改造这个矩形,构造一个面积与之相等的菱形。

你有多少种做法?(可用工具:剪刀)。

《数学实验手册》培训学习心得

《数学实验手册》培训学习心得

《数学实验手册》培训学习心得《数学实验手册》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数学教学参考书籍,通过研究该书,我对于数学实验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掌握了一些实用的数学实验教学技巧和方法。

在参加培训学习期间,我深深感受到了数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总结了我的学习心得。

一、理论学习在培训学习期间,我们首先进行了相关的理论学习,学习了数学实验教学的理论基础、设计原则和关键环节等内容。

通过理论学习,我深入了解了数学实验教学的内涵和目标,同时也认识到了数学实验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数学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

与传统教学相比,数学实验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

在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二、实操训练在培训学习期间,我们进行了多次实操训练,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我更加熟悉了数学实验教学的过程和环节。

实操训练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如何组织学生的实验活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等。

在实操训练中,我发现一个好的实验设计非常重要。

一个好的实验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操作能力。

此外,一个好的实验设计还应该注意到实验材料的准备和实验步骤的安排,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三、教学实践在培训学习的最后阶段,我们进行了教学实践,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通过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数学实验教学的特点和优势。

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了多种不同的数学实验教学方式,如小组合作探究、个别差异教学、游戏化教学等,这些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数学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比传统教学,数学实验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性,学生在实验中可以主动探究和发现,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数学实验》实验手册

《数学实验》实验手册

第一章 MATLAB 软件初步一、验证性实验实验目的:熟悉软件环境,掌握数组与矩阵创建的多种命令并理解其含义,掌握数组与矩阵各种运算方法和技巧。

实验内容:利用first:increment:last ,linspace(first,last,number),logspace(first_value,last_value,number)创建数组及直接输入创建数组,数组的加减,点乘,点除,点幂等运算;特殊矩阵的生成,矩阵的创建、拼接与裁剪,矩阵的四则运算(加减乘除)、转置、行列式、矩阵值及特征向量、逆及矩阵范数与条件数计算,具体实验内容可选择讲义或课件中的数据作实验。

二、应用性实验实验目的:在掌握基本操作命令的基础上,能运用MA TLAB 命令求解一些实际问题 实验内容:1。

设有分块矩阵33322322,E R A O S ⨯⨯⨯⨯⎡⎤=⎢⎥⎣⎦其中E ,R ,O ,S 分别为单位阵,随机阵,零阵和对角阵,试通过数值计算验证22E R R S A O S +⎡⎤=⎢⎥⎣⎦2。

分块矩阵求逆的方法,求下列矩阵的逆方阵 210011000025013H ⎛⎫ ⎪ ⎪= ⎪⎪⎝⎭,2100110012251113H ⎛⎫⎪⎪= ⎪- ⎪-⎝⎭3。

某零售店有9种商品的进价(元)、售价(元)及一周的销售量如表所示,问哪种商品的利润最大,哪4。

用矩阵除法运算解线性方程组123412423412342583692254760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第二章 MATLAB 的图形功能一、验证性实验实验目的:熟悉各种图形命令如ezplot()、plot()、polar()、plot3()、meshgrid()、surf 、mesh 、subplot 、ezsurf 的使用格式,加深对这些命令的理解;会用坐标轴操作命令、图形标注命令完成坐标轴的控制及图形的美化。

数学教学实践活动手册(2篇)

数学教学实践活动手册(2篇)

第1篇一、前言数学教学实践活动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手册旨在为数学教师提供一套实用的教学实践活动方案,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数学教学实践活动。

二、教学实践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增强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4. 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实践活动内容1. 数学游戏(1)数学接龙: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数学题目的接龙。

(2)24点游戏:学生利用四张扑克牌,通过加减乘除运算得到结果为24。

2. 数学探究(1)几何图形探究:引导学生观察、测量、比较、分类几何图形,探究其性质和规律。

(2)数学问题探究:提出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解决问题。

3. 数学实验(1)测量长度:利用尺子、卷尺等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高度等。

(2)图形变换:通过平移、旋转、翻转等操作,探究图形的变化规律。

4. 数学应用(1)生活中的数学: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2)数学建模:根据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和分析。

四、教学实践活动实施步骤1.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实践活动。

2. 教师向学生介绍活动目的、内容、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4. 学生展示活动成果,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

5. 教师根据实践活动情况,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

五、教学实践活动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学生成果: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等。

3. 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后的学习成绩,了解活动对教学效果的提升作用。

六、注意事项1.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学生的实践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MATLAB 软件初步一、验证性实验实验目的:熟悉软件环境,掌握数组与矩阵创建的多种命令并理解其含义,掌握数组与矩阵各种运算方法和技巧。

实验内容:利用first:increment:last ,linspace(first,last,number),logspace(first_value,last_value,number)创建数组及直接输入创建数组,数组的加减,点乘,点除,点幂等运算;特殊矩阵的生成,矩阵的创建、拼接与裁剪,矩阵的四则运算(加减乘除)、转置、行列式、矩阵值及特征向量、逆及矩阵范数与条件数计算,具体实验内容可选择讲义或课件中的数据作实验。

二、应用性实验实验目的:在掌握基本操作命令的基础上,能运用MA TLAB 命令求解一些实际问题 实验内容:1。

设有分块矩阵33322322,E R A O S ⨯⨯⨯⨯⎡⎤=⎢⎥⎣⎦其中E ,R ,O ,S 分别为单位阵,随机阵,零阵和对角阵,试通过数值计算验证22E R RS A OS +⎡⎤=⎢⎥⎣⎦ 2。

分块矩阵求逆的方法,求下列矩阵的逆方阵2100110000250013H ⎛⎫ ⎪⎪= ⎪⎪⎝⎭,2100110012251113H ⎛⎫⎪ ⎪= ⎪-⎪-⎝⎭3。

某零售店有9种商品的进价(元)、售价(元)及一周的销售量如表所示,问哪种商品的利润最大,哪4。

用矩阵除法运算解线性方程组123412423412342583692254760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三、设计性实验已知四面体的顶点是A(1,1,0)、B(0,1,!)、C(-1,0,1)和D(0,0-1),请设计实验求它的体积及顶点A 所作的高。

第二章 MATLAB 的图形功能一、验证性实验 实验目的:熟悉各种图形命令如ezplot()、plot()、polar()、plot3()、meshgrid()、surf 、mesh 、subplot 、ezsurf 的使用格式,加深对这些命令的理解;会用坐标轴操作命令、图形标注命令完成坐标轴的控制及图形的美化。

归纳总结这些图形命令的区别与联系,学会根据需要恰当选择图形命令完成作图的方法和技巧。

实验内容:用符号函数作图命令作一些常见的基本初等函数如指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对数函数和常见的工程曲线如心脏线、双纽线、星型线、摆线、渐开线的图形,plot 命令的多种使用格式的使用,subplot()和极坐标作图命令polar 的使用。

应用meshgrid()和surf (或mesh )命令作常见二次曲面的图形如马鞍面、抛物面的图形。

用ezsurf 作椭环球面、圆环面的图形。

二、应用性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加深对图形功能命令的理解,并学会应用图形命令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实验内容:1。

用两种方法在同一坐标下作出23451234,,,y x y x y x y x ====这四条曲线的图形,并要求用两种方法在图形上加标注。

2。

用subplot 分别在不同的坐标系下作出下列四条曲线,为每幅图形加上标题。

1)概率曲线2x y e -= 2) 四叶玫瑰线sin 2ρθ=3)叶形线2223131t x t t y t ⎧=⎪⎪+⎨⎪=⎪+⎩4)曳物线21x y =-3。

作出下列曲面的3维图形 1)(sinz =2)环面(1cos )cos (0,2)(1cos )sin (0,2)sin x u v u y u vu z u ππ=+∈⎧⎪=+∈⎨⎪=⎩4。

能图形放大法判定方程30xx e -=,2sin 04x x -=,sin 1x x =的根的范围,并求出其中的一个近似根。

第三章 MATLAB 的程序设计初步一、验证性实验实验目的:熟悉程序编辑器的界面及操作(启动、编辑、运行),会编辑简单的M 文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程序设计中常见的三种结构,会用三种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命令型M 文件和函数型文件的操作方法及这两种M 文件的区别与联系。

实验内容:程序编辑器的界面认识及操作,编写简单的顺序结构的M 文件并运行之,编程求前n 个自然数之和(前n 个奇数、偶数之和),求n 的阶乘的计算,多项式的加减法运算,编程定义符号函数及编程完成符号函数的作图,输入姓名对其国籍的处理,运费折扣处理程序,无理数e 的计算。

二、应用性实验实验目的:能应用程序设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内容:1立。

建立一个命令型M 文件,求所有的“水仙花数”,所谓“水仙花数”是指一个三位数,其各位数字的方和等于该数本身。

例如153是一个“水仙花数”,因为333153153=++2。

编写函数M 文件SQRT.m 用迭代法求x =1112n n n x x x +⎛⎫=+ ⎪⎝⎭迭代的终止条件产前后两次迭代的x n 的差的绝对值小于10-53。

用两种方法编程完成无理数π的计算4。

不用roots 命令和solve 命令,编程完成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的求解,要求编写函数型M 文件,输入三个系数,运用判别式法判定根的情形,并输出各种类型的根。

第四章 MATLAB 在高等代数中的应用之一一、验证性实验 实验目的:熟练掌握MA TLAB 求解线性方程组的各种方法,并能应用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法于向量相关性与无关性的判断。

掌握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MA TLAB 求解方法,并能用于矩阵的相似对角化,进而判定二次型的正定性。

掌握用MATLAB 求解线性模型的方法和步骤,实验内容:求线性方程组的初等变换法、rref()、克兰姆法则、左除、逆矩阵法等,包括唯一解和无穷解的基础解系和特解求法;列向量的相关性与无关性判定,线性表出系数,特征值特征向量求解命令eig()的使用;常见的数学模型如道路交通模型、水泥混料问题、闭合经济问题、平面薄板温度问题、减肥食品配方问题、化学方程的配平等的求解。

二、应用性实验 实验目的:能灵活应用各种线性方程组求解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线性代数模型),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线性代数知识在生活中的多种应用。

实验内容:1.用行初等变换法求矩阵的逆矩阵012114210A ⎡⎤⎢⎥=⎢⎥⎢⎥-⎣⎦(提示:用()|A E 法,要求不能用rref 命令) 2.营养学家配制一种具有1200卡,30克蛋白质及300毫克维生素C 的配餐,有三种食物可供选用:果冻、鲜肉和牛肉,这3种食物每盎司(28.35克)的营养含量如下表: 食品 果冻 鲜肉 牛肉 热量(卡) 20 100 200 蛋白质(克) 1 3 2 维生素(毫克)302010计算所需果冻、鲜肉和牛肉的数量。

3. 化简二次型43423241312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并判别二次型是否正定4. 生产计划安排一制造商生产三种不同的化学产品A ,B ,C 。

每一产品必须经过两部机器M ,N 的制作,而生产每一吨不同的产品需要使用两部机器不同的时间,如下表所所示。

周内每一产品须生产多少才能使机器被充分利用。

5.判断向量组a1=[1,2,1,1]';a2=[1,1,1,1]';a3=[1 1 -1 -1]';a4=[1,-1,1,-1]',a5=[1 -1 -1 1]'的相关性和无关性,若线性无关求向量组的极大无关组,并将其余向量用极大无关组线性表出第五章 MATLAB在高等代数中的应用之二一、验证性实验实验目的:掌握多项式创建的多种方法及多项式表示方法,会用MATLAB命令求多项式的四则运算和导数运算,理解多项式的求值命令polyval()与polyvalm()关系,理解多项式因式分解、最大公因式和最小公倍式计算的程序实验内容:直接输入向量创建多项式,poly(A)得特征多项式,poly(r)得多项式,多项式的符号命令poly2sym(),多项式求根roots(),多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命令,多项式的求值命令polyval()与polyvalm(),多项式的部分分式展开residue()命令,多项式的微分polyder(),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和最大公约式最小公倍式计算程序.第六章 MATLAB在微积分学中的应用一、验证性实验实验目的:熟练掌握极限、导数及积分运算等微积分学基本运算命令limit()、diff()、int()的各种形式,会推广应用这些命令到求二元函数的二次极限,偏导数及二重积分计算。

知道taylor命令的多种形式,会求一些基本初等函数的taylor级数。

初步了解数值积分命令quad、quadl、trap命令计算数值积分的方法,为学习数值计算方法的数值积分方法作好准备。

实验内容:limit的多种形式(一般的极限、重要极限、二次极限)的应用,应用diff()求符号函数的对指定变量的一阶导数、高阶导数,带参变量(多元函数)的一阶偏导数、高阶偏导数、混合偏导数,隐函数的偏导数,复合函数求导链式法则;应用int求不定积分、定积分、广义积分、二重积分,数值积分命令trapz()、quad、quadl、dblquad的应用,taylor的多种应用形式二、应用性实验:实验目的:能应用基本的微积分命令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微积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实验内容:1.正态分布概率表的生成2. 如图所示,一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轨道位于地球的赤道平面内,且可近似认为是圆轨道,通信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球的自转的角速度相同,即人们看到它在天空不动,若地球半径取为R=6400km,问卫星距地面的高度H应为多少以及这颗通信卫星的覆盖面积是多少?3. logistic 生长曲线方程0.5162.6613274.15ty e -=+生长拐点和旺盛生长期的确定4.在曲线y=x 3+3x-2上哪一点的切线与直线y=4x-1平行。

第七章 MATLAB 求解简单数学模型的应用一、验证性实验实验目的:掌握线性规划模型建立方法,理解线性规划模型求解的命令linprog()的格式,会用linprog()求解线性规划模型。

了解动物种群生态模型的有关知识,会用软件求解模型。

实验内容:linprog 的使用,编程完成动物种群生态模型问题计算。

二、应用实验1.某厂每日8小时的产量不低于1800件,为了进行质量控制,计划聘请两种不同水平的检验员。

一级检验员的标准为:速度25件/小时,正确率98%,计时工资4元/小时,二级检验员的标准为:速度15件/小时,正确率95%,计时工资3元/小时。

检验员每错检一次,工厂要损失2元。

为使总检验费用最省,该工厂应聘一级、二级检验员各多少名?2.对城乡人口流动作年度调查,发现有一个稳定的朝向城镇流动的趋势,每年农村居民的5%移居城镇,而城镇居民的1%迁出,现在总人口的20%位于城镇,假如城乡总人口集中保持不变,并且人口流动的这种趋势继续下去,一年以后在城镇人口所占比例是多少?十年后呢?若干年后呢?3.科明化工公司生产两种主要产品A 和B ,两种产品都需要相同的两道工序,生产每公斤A 产品第一道工序需要2小时,第二道工序需要3小时,B 产品第一道工序3小时,第二道工序需要4小时,用两道工序的设施只能用于生产一种产品,在每一天中,启用第一道工序设施的时间不能超过16小时,第二道工序的设施可连续不停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