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实验课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探究题(3篇)
第1篇一、题目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了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
为了探究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究。
二、研究目的1. 分析初中数学教学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
2. 探索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研究内容1. 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1)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繁杂。
(2)教学方法单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3)评价方式单一,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 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探究(1)优化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
(2)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创新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1)加强数学思维训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四、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和有效策略。
2. 观察法:观察课堂教学,分析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状态。
3. 实验法:通过教学实践,验证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4. 问卷调查法: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策略的满意度。
五、实践探究过程1. 优化教学目标(1)明确教学重点,突出知识的内在联系。
(2)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3)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丰富教学方法(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
(2)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创新评价方式(1)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等。
(2)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
(3)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学生的进步过程。
4.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1)加强数学思维训练,如逻辑推理、归纳总结、类比联想等。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研究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研究导言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具体的学科,它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常常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为了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实际运用能力,我们需要开展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去应用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分享一些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研究,希望对广大教师和学生有所启发。
一、实践活动的意义1.提高学习兴趣数学知识通常是抽象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很容易觉得枯燥乏味。
而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将数学知识应用在实际中,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的魅力,从而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2.培养实际应用能力数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3.促进团队合作实践活动通常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这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实践活动的内容1.数学建模数学建模是一种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数学建模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解决实际问题,比如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和模拟,对结果进行评估和修正等步骤,来解决实际问题。
2.实践探究通过实际的调查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比如通过调查身边同学的身高、体重等数据,学生可以学习如何使用统计学知识来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3.竞赛活动可以组织一些数学竞赛活动,让学生在竞赛中运用自己学到的数学知识,体验数学问题的挑战和乐趣,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实践活动的实施1.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活动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实际操作去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可以通过安排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安排一些实验课、实地考察、实践探究等活动。
2.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实践活动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初中数学课堂互动讨论(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数学课堂互动讨论第一篇范文:初中数学课堂互动讨论1. 引言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课堂互动讨论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
初中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之一,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本文将从实际教学案例出发,详细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初中数学课堂互动讨论。
2. 课堂互动讨论的策略2.1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数学课堂互动讨论的顺利进行,首先需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教师应以亲切、友好的态度与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幽默、生动的语言,以及形象直观的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课堂互动讨论的核心是问题。
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具有启发性、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
问题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
2.3 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小组合作是数学课堂互动讨论的重要形式。
教师应合理划分学习小组,确保每个学生在小组内都有发言的机会。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引导小组成员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2.4 教师引导与总结在课堂互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适时给出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观念。
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提炼出问题的关键点,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3. 教学实践案例以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平行线的性质”一课为例,我们可以进行如下设计:3.1 课堂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际图片,如铁路、街道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平行线。
进而提出问题:“你能总结出平行线的一些性质吗?”3.2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讨论问题如下:1.请用你们自己的方式,总结出平行线的性质。
2.你们认为,平行线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3.3 课堂展示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补充。
初中数学实验课教学初探
3 结合计 算机运 用数 学软 降 型实验课 .
的一 面 , 又必 须重视 数学 发现 、 数学 创造过 程 中具体 化 、 经验 化的
一
面 。面对 目前的 数学教 学 , 们更应 关注 后者 , 如《 日制义 我 正 全
“ 学课 程 的 设计 与实施 应重 视运 用现 代信 息技 术 ”计 算机 数 , 模拟 实验 教 学 是指 借助 于 计算 机 的快 速运 算 功能 和 图形处 理 能 力 , 拟再 现 问题 情境 , 模 引导 学生 目主挥 素数 学知 识 、 检验数 学咭
论( 或假 设) 的数 学活 动 计算 机多 媒体技 术能 为教 学活动提 供 并 展示 各种 与教学 内容 相适应 的情境 , 为抽 象 的数 学思维 提供 _ , 盲 讽模 型 , 为学 生 的学 习和发展 提供 了 丰富多彩 的学 习情 境和 有 力 的学 习工具 ~ 此类 型实验 课协 助学 生和 用计算机 与数 学软 件包 来 J 完成 一些典 型的 习题 一 方面 可以 步培 养学 生用计 算机 及数学
欧几里 得式 严谨 的科学 。 从这 方面看 数学像 是 _ 门系统 的演绎 科 -
学 ; 另一方 面 , 但 创造 过程 中的数 学 看起 来 却像 一 门实验 性 的 归
纳科 学。 这要 求数学 课 堂教学 既要充 分体现 它 的 行数 学实 验 , 间 图形展 开 以后 ( 上 图 )转 化 为利 用 空 如 .
【 Y] i 新 察I 视 f 啼 教育 观
初 中数 学 实验 课教 学初 探
有 效的数 学 学习活动 不能 单纯依 赖模 仿和 记忆 ,动 手 实验 、 自主探 索 与合作 交流是 学生 学 习数 学的 重要方 式 。 学实验 教学 数 应该 充分体 现学 生的主 体地 位 , 让学 生在 “ 自主 、 究 、 作 ” 探 合 中亲 历“ 数学发 明创造 的过 程” 本 文从 数学 实验教 学 的现状 、 论依 理 据、 实施方 案 、 实施 难点 这 四个 方面 入手 , 阐述 了对 数学 实验 课教
初中数学教研话题讨论(3篇)
第1篇一、引言初中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关键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本次教研活动围绕“初中数学教研”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二、讨论内容1. 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1)学生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生活丰富多彩,但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导致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
(2)教师方面: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意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材方面:教材内容较为抽象,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不够紧密,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①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②鼓励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提高。
(2)创新教学方法①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③注重生活化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3)优化教学评价①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②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4)加强家校合作①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
②开展家长培训,提高家长对数学教育的认识。
3.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1)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①从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数学的应用。
②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2)加强数学概念教学①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②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②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 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1)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①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计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
②运用游戏、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①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初中数学课探究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初中数学课探究活动的探索与实践初中数学课是学生接触数学知识的重要阶段,而如何通过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是每一位数学老师都在探索和实践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初中数学课探究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一、探究活动的意义1.激发学生的兴趣数学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往往会觉得数学知识脱离实际,容易产生学习上的厌倦情绪。
而通过探究活动,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去,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探究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数学思维,通过自主探究、发现问题本质、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探究活动是一种积极参与的学习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会更加深入和牢固。
1.选材设计在进行探究活动的前期,老师可以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能引发学生兴趣和挑战性较大的问题作为探究活动的题材。
可以选取一些趣味性强的数学问题或者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探究的起点。
2.分组合作在探究活动中,可以设置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一起去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也可以促进他们在探究中相互启发、相互学习。
3.引导探究在进行探究活动时,老师可以适时地给予学生一些引导和提示,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保持方向性和目标性。
也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让他们在探究中慢慢领会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总结分享探究活动的最后阶段,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探究过程和成果进行总结和分享。
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总结经验和归纳规律,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通过对初中数学课探究活动的实践,可以发现以下一些效果:1.激发兴趣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往往能够以更加主动和积极的姿态去参与数学学习,因为他们能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挑战性。
2.培养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学生们的探究能力和数学思维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初中数学学科教研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传统,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导致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高,核心素养发展不足。
因此,如何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成为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课题研究意义1. 提高学生数学素养: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适合初中学生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 优化教师教学方式: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 推动课程改革:本课题的研究将为初中数学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有助于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4. 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课题研究内容1.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内涵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2.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3.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4. 课堂教学策略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5. 课堂教学策略实施效果评价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核心素养培养的理论基础和国内外初中数学教学研究现状。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3. 行动研究法: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验证。
4.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分析课堂教学策略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五、课题研究步骤1. 准备阶段:确定课题研究方向,查阅相关文献,制定研究方案。
2. 实施阶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课堂教学现状,探索课堂教学策略,实施教学实践。
3. 总结阶段:对教学实践进行总结,撰写研究报告,提出改进建议。
初中数学教研讨论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为了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数学教研组于2022年3月开展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研讨论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研讨,帮助教师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目标1. 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现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2. 探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
3.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三、案例实施1. 研讨前准备(1)教师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现状和原因。
(2)教师分析教材,确定研讨主题。
(3)教师制定研讨方案,明确研讨步骤。
2. 研讨过程(1)分析学生解决问题的现状教研组首先对全体学生的数学作业、试卷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在解决问题方面存在以下问题:①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导致解题时无从下手。
②解题思路不清晰,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③解题技巧不足,导致解题速度慢、准确率低。
(2)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分析,教研组认为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忽视了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②课堂氛围不活跃,学生缺乏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
③家长和学生对数学学科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动力。
(3)探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针对以上问题,教研组提出了以下教学方法:①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游戏教学、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②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教师要从基础知识入手,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④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数学建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
(4)总结与反思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经验。
初中数学教学教研方法(3篇)
第1篇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
为了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教研方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数学教学教研方法。
二、教学策略1. 优化教学设计(1)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2)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充分展示。
2.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1)注重师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强化基础知识的传授: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确保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数学能力。
(3)注重解题技巧的培养:通过典型例题、变式训练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
3. 加强课后辅导(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辅导。
(2)布置分层作业: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开展课外辅导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兴趣小组等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三、教研方法1. 课堂教学观摩(1)开展校内观摩课:邀请优秀教师进行示范教学,让其他教师学习借鉴。
(2)参加校外观摩课:与其他学校教师共同学习,交流教学经验。
2. 教学案例研讨(1)收集优秀教学案例:整理、筛选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供教师学习借鉴。
(2)开展教学案例研讨:针对具体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 教学反思(1)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教师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总结,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开展教学反思交流活动:教师之间相互交流教学反思,共同进步。
4. 教学评价(1)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2)关注教学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数学教学教研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成为广大数学教师关注的热点。
本案例以“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为主题,通过分析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案例描述1. 教学情境某初中八年级数学教师在教授“一次函数”这一课时,发现部分学生对函数概念理解困难,课堂参与度不高,教学效果不佳。
2. 教学问题(1)学生对函数概念理解困难,难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2)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效果不佳。
(3)教师对课堂管理不够重视,教学过程中存在纪律问题。
3. 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函数现象,如气温变化、人口增长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数学规律。
同时,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函数知识解释现象,提高学生的兴趣。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研究一个函数问题。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3)注重教学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教师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
在评价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进步和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4)加强课堂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重视课堂纪律,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
同时,通过表扬优秀学生,树立榜样,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教学反思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应合理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确保教学效果。
3. 注重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初中数学教研课研讨(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我校数学教研组于近日开展了一次教研课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探讨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研讨内容1. 课堂教学方法探讨在本次教研课研讨中,教师们就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大家一致认为,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以下是一些具体措施:(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故事、游戏等形式,将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课堂上,教师应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实践等方式,自主探究数学问题。
(3)关注个体差异,分层教学。
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教师应采取分层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2. 数学教学评价改革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们对数学教学评价进行了探讨。
以下是一些具体措施:(1)关注学生过程性评价。
教师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等能力。
(2)多元化评价方式。
教师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实践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注重学生自我评价。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3. 数学课程资源整合在本次研讨中,教师们就如何整合数学课程资源进行了探讨。
以下是一些具体措施:(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将教材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教师可以结合学校特色和学生需求,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
(3)整合网络资源。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三、研讨成果通过本次教研课研讨,教师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
教师们对教学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能够更好地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初中数学教研专题研讨(3篇)
第1篇一、研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开展了以“深化数学教学改革,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为主题的初中数学教研专题研讨活动。
本次研讨活动旨在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探讨,共同研究解决数学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推动我校初中数学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研讨内容1.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确立(1)教师应明确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目标,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分层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
2.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1)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3)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多媒体技术、小组合作等。
(4)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
3. 初中数学教学评价改革(1)改革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2)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3)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4. 初中数学教师专业成长(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2)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拓宽知识视野。
(3)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研讨成果1. 提高了教师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认识,明确了教学方向。
2. 丰富了课堂教学策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 推动了教学评价改革,关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4. 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研讨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分层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3. 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初中数学教研研讨(3篇)
第1篇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们组织了一次初中数学教研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研讨,提高教师对初中数学教学的认识,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研讨内容1. 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1)学生方面: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和生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逐渐减弱。
同时,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对数学的接受能力较弱。
(2)教师方面:部分教师对初中数学教学的认识不足,教学方法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够,资源共享不足。
(3)教材方面:教材内容较为陈旧,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2. 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探讨(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引入实际生活问题、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优化教学方法: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加强师生互动: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4)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师应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关注教育教学改革动态。
3. 教研活动开展(1)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2)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教师对初中数学教学的研究。
(3)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经验交流,促进教师之间的学习与提高。
(4)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跟踪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研讨成果1. 教师对初中数学教学的认识得到提高,对教学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资源共享更加充分。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数学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四、总结初中数学教研研讨活动对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研讨,我们认识到,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初中数学教师教研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初中数学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合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初中数学课堂探究式学习的实践策略,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目的1. 了解探究式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2. 分析探究式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优势与不足。
3. 探索适合初中数学课堂的探究式学习策略。
4. 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课题研究内容1. 探究式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1)调查分析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应用情况。
(2)分析探究式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
2. 初中数学课堂探究式学习策略研究(1)探究式学习设计策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探究式学习活动。
(2)探究式学习实施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合作交流。
(3)探究式学习评价策略: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3. 探究式学习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1)调查分析探究式学习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影响。
(2)分析探究式学习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影响。
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探究式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2. 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应用情况。
3. 行动研究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实施探究式学习,观察、记录、分析探究式学习的实施效果。
4.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探究式学习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五、课题研究步骤1. 准备阶段:明确研究课题,查阅相关文献,制定研究方案。
2. 实施阶段: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实施探究式学习,观察、记录、分析探究式学习的实施效果。
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及教研(3篇)
第1篇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初中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研活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及教研。
二、初中数学教学策略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2)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生动有趣的数学实例;(3)开展数学游戏、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强化基础知识,注重能力培养数学基础知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以下方面:(1)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基础知识;(2)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等基本能力;(3)通过练习、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3.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确保课堂节奏紧凑;(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提高学生参与度;(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4. 注重实践,培养创新能力数学教学应注重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
具体措施如下:(1)开展数学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2)鼓励学生参与数学竞赛、课题研究等活动,提高创新意识;(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初中数学教研活动1. 教研组活动(1)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共同探讨数学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2)分享教学经验,相互学习,共同提高;(3)组织观摩课、示范课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 教学观摩与反思(1)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其教学方法和经验;(2)教师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 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1)组织教师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如课件、习题、案例等;(2)推广应用优秀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实验融入数学课堂——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策略探讨
3.数学与生活的联结数学与生活的沟通是必然趋势ꎬ小学与初中教材的设计都比较注重与生活的联系.尤其是小学ꎬ我们必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要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用一种用数学的眼光㊁从数学的角度观察㊁分析周围生活中的问题.很明显ꎬ这种意识的培养具有长期性ꎬ需要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去激发.要注重知识的来龙去脉ꎬ也就是要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从哪里来ꎬ又要到哪里去.确定位置在生活中应用广泛ꎬ教室里有座位的确定ꎬ走出教室有电影院座位的确定ꎬ走出座位的确定有生活中的象棋㊁围棋都渗透了平面直角坐标系ꎬ走向世界地球上的经线㊁纬线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从这节课开始ꎬ我们对位置的认识已经从一维走向了二维ꎬ进一步开阔学生的眼界ꎬ让学生跳出二维走向三维ꎬ天空中飞机位置的确定ꎬ2016年10月17日神州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在太空中找到彼此ꎬ对接成功ꎬ足以证明位置确定的重要性.让学生带着这些思考离开课堂ꎬ继续去探索去学习.相信有了一维向二维发展时的探究经历及思维方式作为基础ꎬ他们一定能够顺利拓展到三维空间.一节课的结束并不是学生学习的结束ꎬ而是走出教室这个小课堂ꎬ进入到生活这个充满思考和探索的大课堂.以上是我以五年级 确定位置 这节课为例ꎬ对初小衔接的一些思考ꎬ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继续深入的思考ꎬ例如:小学和初中分别以教室的座位位置和电影院的座位位置引出有序数对ꎬ而这样的两个情境都以(1ꎬ1)为起始点ꎬ都不利于建立原点重合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可能正是因为如此ꎬ小学教材在例2渗透直角表坐标系时更换了情境ꎬ初中教材在教学直角坐标系时直接脱离了生活情境ꎬ以数轴为引子ꎬ引导学生理性分析.设置怎样的情境才能更有效的贯穿始终ꎬ将生活与直角坐标系紧密联系ꎬ让学生更充分地感受到到它的重要性?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毕竟常教常思才是进取之道.以上内容旨在抛砖引玉ꎬ引发大家更多的思考.㊀㊀参考文献:[1]杨秀芝.让学生的数学思维精彩绽放 苏教版四下«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与思考[J].江苏教育ꎬ2019(41):56-58.[2]保春燕.加强思维训练㊀提升思维品质 以特级教师张齐华«确定位置»一课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ꎬ2016(01):15-16.[3]乐理明.初小衔接阶段的学生数学思维教学 关于数学教学中思维的原始归位[J].现代教育论丛ꎬ2007(09):77-79.[责任编辑:李㊀璟]实验融入数学课堂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策略探讨胡青青(江苏省沭阳县怀文中学㊀223600)摘㊀要:很多人对实验的认识存在误区ꎬ将实验仅仅作为自然科学相关学科的教学手段ꎬ其实实验在数学教学中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这是因为广义上的数学教育也属于科技活动ꎬ是科技研究中的一部分.将实验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ꎬ便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学㊁启迪学生数学思维ꎬ并且能够突出研究内容的数学性质.本文研究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关键词:实验ꎻ数学课堂ꎻ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20)17-0027-02收稿日期:2020-03-15作者简介:胡青青(1983.10-)ꎬ女ꎬ江苏省沭阳人ꎬ本科ꎬ从事数学教学研究.㊀㊀新课标中要求数学教学重视人的发展ꎬ提倡以自主㊁探究㊁合作等学习方式ꎬ努力为学生构建有活力的㊁开放的环境.数学实验鼓励学生动手操作ꎬ在实验活动中发现㊁探究㊁思考㊁分析并总结数学知识和思维ꎬ从而获得数学概念㊁解决问题思路等知识ꎬ更重视知识的形成ꎬ有利于学生体验数学的 做 和 用 两个过程ꎬ提高学生积极性.㊀㊀一㊁设计实验教学情境情境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式ꎬ将实验融入课堂教学ꎬ同样可以采用设计实验情境的方式ꎬ优化实72验教学流程和方法ꎬ优化教学质量ꎬ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积极性.多媒体技术在科学技术和教学理念改革的基础上ꎬ在教学活动中得以广泛应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情境资源ꎬ展示知识发生㊁发展㊁变化的过程ꎬ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多媒体的动态性能演示图象ꎬ将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ꎬ将原本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内容ꎬ构成新的知识结构.例如:在讲解两圆的位置关系等相关知识时ꎬ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 几何画板 功能画图ꎬ在大屏幕上任意变化两个圆的位置ꎬ引导学生观察圆之间的位置变化ꎬ探索相交㊁相离以及相切等相关内容ꎻ而后引导学生总结知识点ꎬ得出结论的同时ꎬ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㊀㊀二㊁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认为ꎬ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较高ꎬ主要原因是受其 抽象性 以及 严谨性 特点影响ꎬ但这也是数学本身的优点.数学的抽象性受其能够高度概括事物的实质ꎬ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应用.而数学的严谨性ꎬ使其在社会科学㊁自然科学等相关知识的研究中能够从定性研究的角度进行.但这也不代表数学知识的教学就一定要 严肃 ㊁ 难以理解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实验教学方法ꎬ通过情境㊁实验㊁交流㊁操作以及练习这种新的教学模式ꎬ便于学生理解问题的来源和解决方式ꎬ能够使学生理解㊁表述知识ꎬ能够将其从具体变化到抽象ꎬ切实理解知识.在这个过程中知识的变化都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ꎬ使数学的严谨性变得合情合理ꎬ更容易理解.例如:在讲解圆和直线的位置关系时ꎬ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直线从离圆较远的位置ꎬ逐渐移动到与圆相交的位置ꎬ完整的演示出二者相离㊁相切和相交的位置关系ꎬ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ꎬ使学生掌握并且能够利用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解决问题.㊀㊀三㊁培养学生实验思维数学知识的抽象性ꎬ需要以直观的想法作为其支撑背景.因此ꎬ初中数学教师就需要有效利用实验教学ꎬ突显出这种直观背景ꎬ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本质ꎬ掌握其变化㊁发展㊁与其他相关问题之间的关联性ꎬ即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ꎬ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四边形»一课教学为例ꎬ其中包含 重心 .教师可以告知学生在上课之前准备好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ꎬ找出不同几何图形的重心ꎬ从而使学生认识到 重心 就是几何图形的中心ꎬ实现教学目标.初中数学有很多知识都可以利用这种直观的实验进行教学ꎬ阐述抽象的知识ꎬ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效果ꎬ还能够使学生更扎实地掌握知识ꎬ达到提升教学水平的目的ꎻ同时ꎬ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ꎬ改变学生浮夸的思维弊端ꎬ使学生快速抓住知识的本质ꎬ进而提出有创意的想法.将实验融入课堂教学ꎬ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实验思维的方式ꎬ实现初中数学应用实验的教学目标.㊀㊀四㊁开展实验互动教学互动是初中数学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ꎬ尤其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ꎬ教师㊁学生彼此之间的互动越来越重要ꎬ课堂教学也有更新的内涵ꎬ使教学活动面向互动教学发展.将实验融入课堂教学之中ꎬ互动就显得更为重要.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正多边形和圆»这部分知识时ꎬ学生在进行实验过程中ꎬ需要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ꎬ完善实验流程和内容ꎬ尽量减少实验遗漏ꎻ在总结实验现象和规律时ꎬ也需要学生之间表达㊁归纳想法.此外ꎬ还需要学生与教师互动ꎬ即教师适当点拨学生遇到的困惑㊁帮助学生完善结论ꎬ使学生真正地掌握这部分知识.在实验互动教学中ꎬ还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㊁提高其合作能力ꎬ是一种非常有效㊁科学的教学方式.例如ꎬ在初中数学 圆锥的体积 教学中ꎬ圆锥的体积与正方体㊁长方体等看似规则的体积计算有着很大的差异.在课程开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讨应采用什么方法求 圆锥的体积 .这时很多学生对圆锥较为陌生ꎬ尤其是在教师拿出圆锥实物时ꎬ更会让很多学生感到头疼.这时教师可以开展数学互动实验ꎬ引导学生通过互动实验的方式去求得圆锥的体积.有的学生会想到ꎬ将圆锥体内装满水ꎬ然后倒入一个规则的正方体内ꎬ再通过求正方体内水的体积来得出圆锥体的体积.这是学生动手操作的一个好处ꎬ也是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的一个过程ꎬ不仅提升了学生数学学习效率ꎬ同时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ꎬ从而实现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发展.数学实验是一个学生进行探究㊁发现㊁分析和总结等活动的一个过程ꎬ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学生在实验教学中能够模拟和探究知识的形成ꎬ发现问题㊁解决问题ꎬ并且在自身知识结构的支持下变换和引申问题ꎬ拓展学习范围ꎬ能够有效激发出学生积极性ꎬ促使学生深入理解㊁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因此ꎬ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ꎬ教师要积极㊁合理应用实验.㊀㊀参考文献:[1]罗绵景.融入数学实验ꎬ发展核心素养 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数学ꎬ2019(12):81-82.[2]陈学.数学实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ꎬ2019ꎬ16(03):66.[3]冯艺霞.启发性实验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ꎬ2019(05):120-121ꎬ134.[4]王建顺.初中数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ꎬ2018(09):137-138.[责任编辑:李㊀璟]82。
初中数学实验课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实验课教学探讨提要:本文讨论了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形式的改动。
经过数学实验课〝效果情形-数学实验-课堂交流-课堂操作-课堂练习〞这种的学习形式。
让先生从〝听〞数学的学习方式,改动成教员的指点下〝做〞数学。
:主体教学形式计算机启示性实验课堂交流笼统性与严谨性新课程规范要求先生是学习的主体,数学学习中的概念了解与效果求解,哪一样也离不开先生的自动参与。
但是在以教员为中心的传统课堂上,先生的参与是有限的。
在数学研讨中,数学家在〝做〞数学为,在数学教学中,先生在听数学,这两者有实质的区别。
美国的数学家对传统教学提出了疑问:〝我们如今所教授的是我们正在做的那种数学吗?〞讨论这个效果是有积极意义的。
它不只触及到传统的教授数学知识的方式能否有效,能否能调动先生数学学习的自动性与积极性,还触及到数学教学能否有助于树立先生正确的数学观并增强他们的自决计。
自己以为如今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误区是:权衡数学课的质量更多看中提教员的扮演,而不是先生自身的参与。
把CAI引入数学课以后状况发作变化了吗?从目前的状况看,基本上没有变。
大少数课堂上,计算机的可应用只相当于一个放相机辅佐教员解说演示,计算机所特有的交互性没有发扬作用。
先生还是看着在屏幕听教员讲,教员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形式没有改动。
值得留意的是如今我们正在投入少量的人力物力开发这类软件。
比课本搬家式的软件略有提高的只是添加了一些动画,有的还插进教员讲课的片段,细想起来这类软件完全可以用录相片替代的。
看来数学教学课件与软件的设计必需要思索教学形式。
传统教学在讲授时一个难以克制的困难是缺乏先生足够的活动与实验,教员往往用自己的演讲替代了先生自身的〝建构〞进程。
在课堂上提供的思想资料十分贫乏。
应用计算机恰恰可以补偿这个缺陷,计算机可以提供理想的数学实验室,可以满足先生一般活动与小组讨论的要求,也便于创设富于启示性的教学情形。
举个教学实例:三角形相似的判定。
这是一位教员的数学实验课,学校是先生来源较差的普通校。
教研课题初中数学(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数学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解题能力。
因此,探究“数形结合”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对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目的- 探索“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途径。
- 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 优化数学教学过程,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2. 意义- 理论意义:丰富和发展“数形结合”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理论。
- 实践意义:为初中数学教师提供教学参考,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 教育意义: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 “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理论依据。
- “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各模块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 “数形结合”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 “数形结合”在数学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2.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数形结合”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分析“数形结合”在其中的应用。
- 行动研究法:结合实际教学,探索“数形结合”的应用策略。
- 经验总结法:对“数形结合”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和提炼。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1. 准备阶段- 确定研究课题,明确研究目标。
- 收集相关文献,了解研究现状。
- 制定研究方案,确定研究方法。
2. 实施阶段- 开展教学实践,尝试“数形结合”的应用。
- 收集教学数据,分析教学效果。
- 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过程。
3. 总结阶段- 对研究过程进行总结,提炼研究成果。
- 形成研究报告,撰写论文。
- 推广研究成果,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五、预期成果1. 形成一套“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初中数学教研议题讨论(3篇)
第1篇一、议题背景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我国各地教育部门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以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讨论初中数学教研议题,为我国初中数学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议题内容1. 初中数学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改革(1)教学目标的调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数学教学目标应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能力培养、素质提升转变。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注重与实际生活、科技发展相结合。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2.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1)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有效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将数学知识融入具体情境中,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
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 初中数学教学评价改革(1)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传统的数学教学评价以考试为主,难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操作能力等,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素养。
(2)评价内容的全面化评价内容应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发挥特长。
4. 初中数学教师队伍建设(1)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教师是教学质量的保证。
教师应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初中数学精品教研(3篇)
第1篇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初中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开展初中数学精品教研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数学精品教研的内容和实施策略。
二、初中数学精品教研内容1. 教学理念(1)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案例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数学。
(3)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
3. 教学评价(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3)多元化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4)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4. 教材研究(1)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内涵。
(2)结合实际教学,对教材进行合理调整。
(3)关注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重难点。
(4)创新教材,提高教材的使用价值。
5. 教学资源(1)开发、整合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2)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3)开展课外活动,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
(4)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
三、初中数学精品教研实施策略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2)开展教师教学经验交流,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3)鼓励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2. 深入开展教研活动(1)定期举行教研活动,分享教学经验。
(2)开展教学观摩,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学习。
(3)组织教学竞赛,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
3. 加强教学反思(1)教师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
(2)鼓励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3)开展教学案例研讨,促进教师对教学问题的深入思考。
4. 关注学生需求(1)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实验课教学探讨
提要:本文探讨了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改变。
通过数学实验课“问题情景-数学实验-课堂交流-课堂操作-课堂练习”这种的学习模式。
让学生从“听”数学的学习方式,改变成教师的指导下“做”数学。
:主体教学模式计算机启发性实验课堂交流抽象性与严谨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数学学习中的概念理解与问题求解,哪一样也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
然而在以老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是有限的。
在数学研究中,数学家在“做”数学为,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在听数学,这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美国的数学家对传统教学提出了疑问:“我们现在所教授的是我们正在做的那种数学吗?”讨论这个问题是有积极意义的。
它不仅涉及到传统的传授数学知识的方式是否有效,是否能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还涉及到数学教学能否有助于建立学生正确的数学观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本人认为现在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误区是:衡量数学课的质量更多看中提教师的表演,而不是学生自身的参与。
把CAI引入数学课以后情况发生变化了吗?从目前的情况看,基本上没有变。
大多数课堂上,计算机的可利用只相当于一个放相机辅助教师讲解演示,计算机所特有的交互性没有发挥作用。
学生还是看着在屏幕听教
师讲,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没有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我们正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发这类软件。
比课本搬家式的软件略有进步的只是增加了一些动画,有的还插进教师讲课的片段,细想起来这类软件完全可以用录相片替代的。
看来数学教学课件与软件的设计必须要考虑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在讲授时一个难以克服的困难是缺乏学生足够的活动与实验,教师往往用自己的演讲代替了学生自身的“建构”过程。
在课堂上提供的思维材料十分贫乏。
利用计算机恰恰可以弥补这个缺陷,计算机能够提供理想的数学实验室,能够满足学生个别活动与小组讨论的要求,也便于创设富于启发性的教学情景。
举个教学实例:
三角形相似的判定。
这是一位教师的数学实验课,学校是学生来源较差的普通校。
课程在每人一机的计算机教室进行,上课前,教师发给学生需要在课堂填写的数学实验报告,上面有实验课题、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论、练习与作业。
开始,教师在相连的电视屏幕上演示了几种动态的相似三角形,提问:“谁能说出什么是相似三角形?两个三角形一旦相似就具有什么性质?”在学生回答出相似三角形定义,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以后,教师问:“那么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需要几个条件、什么条件?”然后教师讲,这就是今天我们需要通过“几何画板”
上进行实验研究的问题。
教师详细交代了实验步骤、实验的注意事项以及实验报告的填法之后,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由学生在计算机上动手实验。
首先学生被要求作△ABC与△DEF,接着学生按实验报告中的要求测算∠A与∠B的度数,用鼠标调整角使这两个角相等并观察这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以后又测算出两个角的度数并调整角使之相等。
在学生观察出此进两个三角形相似之后,他们又按实验步骤的要求测算各边的长并验证对应边是否成比例。
与传统课堂不同,所有的学生都在全神贯注地进行、观察,之后填写实验报告。
学生们在实验后进行交流,所有同学都能用数学符及文字语言表达他们得到的结论。
教师在组织了大家的将就之后及时对表现好的学生了表扬,并要求学生用当堂等到的结果画两个相似三角形。
学生对这项任务非常积极,当堂有好几位同学用不同的方法现出了不同位置的相似三角形。
这节课的一个突出特点: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了,他们不再象过去一样听教师讲“现成”的几何,而是通过活动自己获取知识。
“问题情景-数学实验-课堂交流-课堂操作怀练习”代替了过去的“听讲-笔记-练习”。
课堂教学的模式由于引进计算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了发挥,同时经过从学的经验上升为理性思考的过程也变得有趣多了。
首先,学生从“听”数学的学习方式,改变成在教师的指导
下“做”数学。
过去被动地接收现成的数学知识,而现在象“研究者”一样去发现探索知识。
实践表明,通过实验,学生对有关知识的印象比过去死记硬背要深刻得多。
同时由于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猜想、验证、归纳、表述等活动,他们不仅形成对数学新的理解,而且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
其次,数学实验缩短了学生和数学之间的距离,数学变得可爱有趣了。
人们普遍认为数学之所以学,是因为数学的“抽象性”与“严谨性”,而这正是数学的优势。
正由于数学的抽象性,它才能高度概括事物的本质,也才能在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
正由于数学语言和推理的严谨,不管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当从定性研究进入定量研究时都要求助于数学。
那么数学就非得板起严肃的面孔,使人敬而远之吗?数学就不能深入浅出,使一般人容易理解吗?现在计算机创设的数学实验似乎开辟了这样一条新新路。
通过“问题情景——数学实验——课堂交流——课堂操作课堂练习”这种新的学习模式,学生可以理解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以及它的发现及完善过程,从感觉到理解,从意会到表述,从具体到抽象,从说明到证明。
一切都是在学生眼前发生的,抽象得易于理解,严谨得合情合理。
关于开放探索性问题,需要提供一个便于学生装探试环境,有时又需要创设富于启发性的问题情景。
有了计算机情况就和传统教学大不一样了。
提出同一个问题:“顺序连接四边
形各边中点围成什么图形?”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效果
就比过去灵活的多。
在“几何画板”的支持下,可以在屏幕上给出一个动态的四边形,它在运动的过程中忽而是凸四边形,忽而是凹四边形;四边中点连线组成的四边形也是不断变化的,可能是一般的平行四边形,也可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在这种情景下我们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因为为问题可以是非常开放的,我们可以通过设计数学实验引导学生探究怎样的条件将导致何种结论。
又如正方体的截面问题,在屏幕上我们问:“设想一把无比锋的刀,猛地朝一个正方体的物体砍下去,截面是什么图形?”给学生留出猜测的时间之后,让学生装操作计算机。
计算机可以用不同的速度对此动态模拟的图景,显示出不同形状的截面,并由此引发出一系列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有关截面的问题。
当然数学并非一切都要通过学生亲自实验,有的可以通过演绎推导,有的还要通过教师讲解才能领会的更深更透。
哪些适宜学生自己上机实验?哪些只需看教师的演示实验就可
以了?哪些根本无需实验?这需要认真研究。
引入数学实验并不等于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与学的关系还是那句老话: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所以光提数学实验是不够的,不必需强调“交流”,在实验基础上的交流。
最终学生要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解到应用,这就必需把数学作为语言符号化的存储在自己的大脑中。
因此“口头”到“笔
头”的表达与交流必不可少。
在交流的过程中,容易组织起不同意见的讨论甚至争辩,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启发诱导。
教师对问题的深刻阐述、机智的解题策略设计、对学生规律性错误的分析、对数学美的诠释都是宝贵的这些并没有被数学实验所取代,但只是在交流中这些才成为学生的需要,也才能在数学教学中发挥作用。
在这种教学模式里,实验与交流的完美结合突现了数学知识形成的完整过程,这里既有教学的个别化、小组的相互促进协作学习,又能利用全班集体环境的优势。
在这个模式中,从实验到交流的各个环节,教师的主导作用都是十分突出的,只不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但需要掌握一定的现代教学技术,而且更需要有现代的教育观念,坚实的数学功底和精湛的教育艺术。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支高素质的数学教师队伍是21世纪对数学教育的最重要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
2.《数学课程标准》
3.《第三种科学方法与计算数学》徐福臻著
4.《数学教育学》张奠宙唐瑞芬刘鸿坤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