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设计及操作研究复习过程
初中数学实验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实验教学设计
1.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主要目的是帮助初中学生巩固和应用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实验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验材料
- 实验
- 针
- 两支酒精灯
- 实验纸
3. 实验步骤
1. 使用酒精灯加热实验,使其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
2. 在实验纸上滴上一滴水,然后用针轻轻地戳破实验纸。
3. 观察水滴在实验纸上的行为,并记录下来。
4. 再次加热实验,使其温度升高一些。
5. 重复步骤2和3,并再次观察和记录。
4. 实验结果
根据观察和记录,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实验结果:
- 在较低温度下,水滴被纸吸附并扩散开来。
- 在较高温度下,水滴在纸上扩散的速度增加。
5. 实验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分析:
- 在较低温度下,纸的吸附作用较强,导致水滴被吸附并扩散
开来。
- 在较高温度下,水分子的热运动增加,水滴开始挥发并扩散,速度也加快。
6.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了温度对水滴扩散行为的影响,同
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这种实验教学设计有
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并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初中数学实验教学设计的简要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初中数学课堂的实验教学设计(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课堂的实验教学设计在当今的初中数学教育中,实验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关注。
实验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从初中数学课堂的实验教学设计的角度,探讨如何有效地运用实验教学方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1. 实验教学的内涵与价值实验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实验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活动。
实验教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1.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验教学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验教学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1.3 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观察、分析、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4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验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设计原则在进行初中数学实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遵循以下原则:2.1 目标性原则:明确实验教学的目标,确保实验教学活动有助于实现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2.2 学生中心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3 实践性原则: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
2.4 科学性原则:确保实验教学活动符合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5 启发性原则:通过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初中数学实验教学的设计流程在进行初中数学实验教学设计时,教师可遵循以下流程:3.1 确定实验主题: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实验主题。
3.2 设计实验方案:明确实验目标、实验步骤、实验材料和实验评价等,为实验教学活动提供具体指导。
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教案
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直观地了解三角形全等的概念,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三角形全等的概念2.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3.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三角形全等的概念,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2. 教学难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实验操作: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直观地了解三角形全等的概念和条件。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教师讲解:教师在学生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几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用三角形模型进行操作,观察并记录三角形全等的现象。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总结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4. 教师讲解:教师在学生实验操作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 练习巩固:布置一些有关三角形全等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三角形全等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小组讨论的活跃度: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3. 练习题的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三角形全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学生对三角形全等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提问、课后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三角形全等概念和判定方法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三角形全等的概念和条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初一数学实验教学设计与实施
初一数学实验教学设计与实施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旨在帮助初一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的内容是“测量和绘制长度、角度、面积”。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测量长度、角度以及面积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 准备测量工具:尺子、角度量、直尺、量角器。
- 准备测量对象:各种形状的图形、物体。
2. 实验操作:- 测量长度:用尺子测量不同图形的边长,记录测量结果。
- 测量角度:用角度量测量不同角度的大小,记录测量结果。
- 测量面积:用直尺测量不规则图形的边长,利用量角器测量角度,计算图形的面积。
3. 实验记录:学生根据实际操作的结果,将测量的长度、角度以及计算得到的面积记录在实验本上,并在图形旁边标明测量的工具和方法。
四、实验总结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对测量长度、角度和面积的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他们不仅熟练掌握了测量工具的使用,还能正确运用测量方法进行计算和记录。
此外,通过实验操作,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然而,在实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有些学生在测量过程中没有注意准确对齐测量工具,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还有些学生在计算面积时没有将单位标明清楚,影响了结果的准确性。
教师在实施实验时应注意提醒学生注意这些细节。
五、实验延伸为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延伸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继续提高其数学能力。
比如,可以设计一些团队合作的测量任务,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完成复杂的测量和计算,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实验评价本次实验设计合理,内容丰富,符合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要。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得到了巩固和拓展,实验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七、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不仅加深了对数学实验教学的理解,还学习到了如何合理设计实验步骤和评价实验效果的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实验课设计(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实验课设计第一篇范文在当前教育体系中,初中数学教学实验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其核心理念是将数学教学与实验操作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课程目标、内容安排、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对初中数学教学实验课进行详细设计。
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4.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原理的理解,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内容安排1.课程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对相关数学概念、原理进行讲解,为学生实验操作提供理论支持。
3.实验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探究问题解决方法。
4.结果分析: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数学规律。
5.拓展延伸:将实验结果应用于其他领域,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回顾整个实验过程,总结经验,提高自我认知。
教学方法1.问题驱动:以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互动交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知识的生成与传递。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原理。
5.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1.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合作、交流等。
2.结果评价:评价学生实验成果,如问题解决、规律总结等。
3.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提高自我认知。
4.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教学实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程目标、内容安排、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灵活组织教学活动。
以下是一个实例:1.课程导入:教师展示一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菜市场买菜如何计算总价?”引发学生的思考。
2.知识讲解:教师简要讲解相关数学概念,如“总价=单价×数量”,为学生实验操作奠定基础。
初中数学实验的教案设计
初中数学实验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边数的关系,体会数学与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 利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感受数学实验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 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索过程,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教学内容1. 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边数的关系。
2. 理解并掌握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多边形,引导学生观察多边形的特征。
提出问题:“你们能发现多边形的内角和与边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吗?”2.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选择几种不同边数的多边形,用剪刀剪出这些多边形,然后用量角器测量每个多边形的内角和。
3. 小组交流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讨论多边形内角和与边数的关系。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归纳总结实验结果。
4. 教师讲解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讲解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多边形内角和与边数的关系。
5.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多边形的内角和。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多边形内角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多边形内角和与边数的关系,以及数学实验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通过实验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边数的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多边形的内角和。
2. 学生能积极参与实验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2. 剪刀、量角器等实验工具3. 各种多边形的图片或实物六、教学建议1. 注重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2. 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实验活动中得到提高。
4. 适当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多边形的内角和与边数的关系,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实验的过程。
初中数学实验课教案
初中数学实验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探究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2.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的定义2. 多边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3. 实验操作:用剪刀剪出多边形,测量内角和外角的大小4. 结果分析:总结多边形内角与外角的特点和规律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多边形图片,如足球、自行车轮等,引导学生关注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
2.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用剪刀剪出一个多边形,如五边形、六边形等。
学生用量角器测量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的大小,并记录在实验表格中。
3. 结果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发现多边形内角和外角的特点和规律。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出多边形内角和外角的关系。
4. 知识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有这样的关系?学生通过推理、证明,进一步理解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的关系。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的关系,并强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认真程度和参与度。
2. 学生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的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
3.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实验课进行反思,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的关系,实验操作是否顺利,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次实验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资源1. 剪刀、量角器、实验表格等实验器材。
2. 多边形的图片和生活实例。
3. 数学教材和参考资料。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通过本节课的实验活动,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的关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初中数学模拟实验教案设计
初中数学模拟实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多边形的内角和,理解并掌握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猜测、推理、验证等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教学科目:初中数学2. 教学内容:多边形的内角和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多边形物体,如足球、篮球、自行车轮胎等,引导学生关注多边形的内角和。
1.2 学生分享对多边形内角和的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多边形内角和的定义。
2. 探究活动2.1 教师提出问题:“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多边形进行实验探究。
2.3 各组学生通过测量多边形的内角,记录数据并进行计算。
2.4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发现多边形内角和的规律。
3. 讲解与演示3.1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讲解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
3.2 教师通过几何画板或实物模型,演示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过程。
4. 练习与巩固4.1 教师给出一些多边形的图片,让学生计算其内角和。
4.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5. 总结与反思5.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
5.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运用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推理等方法探究多边形的内角和。
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五、教学资源1. 几何画板或实物模型2. 多边形的图片或实物3. 测量工具(如量角器)六、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参与,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问题。
2. 教师在讲解时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举例生动有趣。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可以适当调整练习的难度。
初中数学实验操作教案设计
初中数学实验操作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数学实验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2. 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自主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实验主题:探索三角形稳定性2. 实验材料:三角板、直尺、铅笔、剪刀、胶水等3. 实验步骤:(1)让学生用三角板和直尺画出一个任意的三角形。
(2)让学生将画出的三角形剪下来,并粘贴在另一张纸上。
(3)让学生用手指轻轻推拉三角形,观察三角形的稳定性。
(4)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画出三角形,并观察稳定性的变化。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实验操作:让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期间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观察与讨论: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的稳定性特点。
4. 总结与拓展:让学生总结实验结论,并尝试用其他方法验证三角形的稳定性。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实验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数学实验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实验。
2. 学生观察与思考的能力: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是否能够积极观察现象,发现规律,并能够进行合理的思考和分析。
3. 学生总结与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在实验结束后是否能够准确地总结实验结论,并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
五、教学建议:1. 注重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 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积极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4.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5. 课后鼓励学生进行数学实验的拓展研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数学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实践课教学设计(3篇)
第1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平方根的概念,理解平方根的性质,并能进行简单的平方根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平方根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2. 教学难点:平方根的性质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复习平方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平方的概念,即一个数乘以自己。
2. 提出问题: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4,那么这个数是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得出2和-2的平方都是4。
3. 引入平方根的概念: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4,那么这个数叫做4的平方根。
(二)探究平方根的性质1. 引导学生观察4的平方根2和-2,发现它们的平方都是4。
2. 提出问题:平方根有什么性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得出以下性质:(1)平方根的值是正数或0;(2)平方根的平方等于被开方数;(3)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4)0的平方根是0;(5)负数没有平方根。
3. 通过举例验证这些性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方根的性质。
(三)平方根的运算1. 引导学生回顾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为平方根的运算做准备。
2. 介绍平方根的运算方法:(1)求一个数的平方根,即找到一个数,使得它的平方等于这个数;(2)平方根的乘除法运算,即求两个平方根的乘积或商的平方根;(3)平方根的加减法运算,即求两个平方根的和或差的平方根。
3. 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平方根的运算方法。
(四)巩固练习1. 布置课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共同解决练习题中的问题。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平方根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2. 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提出改进建议。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怎么写数学实验课教案初中
怎么写数学实验课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魅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2. 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边数的关系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多边形物体,如足球、篮球、自行车轮胎等,引导学生关注多边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15分钟)(1)让学生任意画一个多边形,并数一数它的内角和。
(2)引导学生发现多边形的内角和与边数的关系,并总结出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
(3)让学生用剪刀将多边形分割成几个三角形,观察分割后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等于多边形的内角和。
3. 实践操作(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用硬纸板剪出不同边数的多边形,测量每个多边形的内角和,验证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次实验课的收获,反思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并提出疑问。
5. 作业布置(5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多边形,使其内角和等于某个特定的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理解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
2. 学生能运用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积极参与,动手能力强。
4. 学生对数学实验课有兴趣,能主动探索数学知识。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2. 硬纸板3. 剪刀4. 量角器六、教学建议1. 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时,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主发现规律。
2. 教师在实践操作环节要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教师要注重课堂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初中数学实验实训教案
初中数学实验实训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操作,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3. 使学生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并能运用全等条件判断三角形是否全等;4.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内容:1. 三角形全等的概念;2.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3. 运用全等条件判断三角形是否全等;4. 三角形全等的证明。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三角形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的特点;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全等三角形吗?二、实验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两个三角形(形状、大小相同),用尺子、剪刀等工具进行操作;2. 学生通过旋转、翻转、平移等方法,尝试使两个三角形重合;3. 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全等三角形的条件。
三、课堂讲解1. 讲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在平面内,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2. 讲解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SS(三边对应相等)、SAS(两边及夹角对应相等)、ASA (两角及夹边对应相等)、AAS(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4. 讲解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方法。
四、练习巩固1. 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判断三角形全等的练习题;2. 学生互相讨论、交流解题方法,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三角形全等的概念和条件;2. 提问:你们知道如何判断三角形是否全等吗?二、实验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两个三角形(形状、大小相同),用尺子、剪刀等工具进行操作;2. 学生通过旋转、翻转、平移等方法,尝试使两个三角形重合;3. 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全等三角形的条件。
三、课堂讲解1. 讲解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方法:SSS、SAS、ASA、AAS;2. 讲解如何运用全等条件解决实际问题;3. 讲解全等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练习巩固1. 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判断三角形全等的练习题;2. 学生互相讨论、交流解题方法,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初中数学实验操作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总结,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操作,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实验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
2. 教学难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处理,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总结。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提出本节课的实验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验操作(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2)分配任务: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协调本组的实验操作。
(3)实验步骤:①观察实验器材,了解其功能和操作方法。
②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③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
④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向教师请教。
3. 数据处理与分析(1)各小组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统计。
(2)分析实验数据,找出规律。
(3)总结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4. 交流与评价(1)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分享实验心得。
(2)教师对实验操作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3)学生自评和互评,提高实验操作水平。
5. 总结与反思(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反思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提出改进实验操作的建议。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观察、提问、实验报告、学生自评和互评。
2. 评价内容: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总结、实验报告的撰写。
3. 评价标准:(1)实验操作规范,数据记录准确。
(2)实验现象观察细致,数据分析合理。
(3)实验报告结构完整,语言表达清晰。
(4)学生自评和互评积极,勇于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初中生数学实践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实践性,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初中数学教学也不例外,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需要将数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设计富有实践性的教学活动。
本文以“三角形全等的证明”这一教学内容为例,阐述如何进行初中数学实践教学。
二、案例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践探究,使学生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案例实施1. 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全等现象,如:剪纸、拼图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2)小组合作,探究新知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SS、SAS、ASA、AAS),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① 小组讨论:分析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找出其适用条件。
② 小组汇报: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③ 实践应用:教师给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3)巩固练习,提升能力教师设计一系列三角形全等的证明题目,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4)总结反思,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提出拓展延伸问题,如: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三角形相似等。
2.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练习巩固法:通过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四、案例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通过实践探究,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2. 教学反思(1)注重实践性:将数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初中数学实验操作教案
初中数学实验操作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并理解平面几何中的基本概念,如点、线、面、角、三角形、四边形等。
2. 学习并理解立体几何中的基本概念,如点、线、面、体、角、棱柱、棱锥等。
3. 学习并理解代数中的基本概念,如数、式、方程、函数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实验操作(15分钟)1. 教师给出实验任务,如探究平面几何中的点、线、面的关系,立体几何中的棱柱、棱锥的特点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以便后续的分析和总结。
三、分析与讨论(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和特点。
2. 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3. 教师总结并强调实验中的重要知识点。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练习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3. 教师批改作业,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找出不足之处,制定改进措施。
3.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优秀学生,激励后进生。
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学生分析讨论的深度和广度。
3. 学生练习题目的完成情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数学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数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到数学现象,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同时,通过分析讨论,学生能够提高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运用数学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提高数学素养。
初中数学实验的教案怎么写
初中数学实验的教案怎么写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探究多边形的内角和与边数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 渗透数学转化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多边形的内角和定义2. 实验操作步骤3. 实验结果分析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多边形内角和与边数的关系。
2. 提问:你们认为多边形的内角和与边数有怎样的关系呢?二、实验操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领取一套多边形卡片。
2. 学生通过折叠多边形卡片,观察并记录不同边数多边形的内角和。
3. 学生填写实验记录表,包括多边形的边数和对应的内角和。
三、实验结果分析(15分钟)1.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多边形内角和与边数的关系。
2. 学生尝试用数学公式表达多边形的内角和与边数的关系。
3.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转化思想,推导出多边形内角和的公式。
四、拓展与应用(15分钟)1. 学生根据内角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特定多边形的内角和。
2. 学生尝试创造新的多边形,并计算其内角和。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多边形内角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本次实验的收获,分享自己的感悟。
2.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表现进行评价,强调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2. 学生实验结果的汇报质量3. 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数学实验,让学生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边数的关系,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操作步骤和观察结果,引导学生正确记录数据。
在实验结果分析环节,要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转化思想,推导出多边形内角和的公式。
通过拓展与应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本节课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初中数学实验的教案
初中数学实验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直观地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三角形的稳定性概念。
2. 实验操作:用小木棒、三角板等工具搭建三角形框架,观察稳定性。
3. 数据分析:测量三角形框架的边长和角度,分析稳定性与边长、角度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三角形的稳定性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 实验准备:分发实验器材,让学生两人一组,准备搭建三角形框架。
3. 实验操作:(1)让学生用小木棒、三角板等工具搭建三角形框架,注意观察框架的稳定性。
(2)让学生尝试改变三角形框架的边长和角度,观察稳定性是否发生变化。
4. 数据分析:(1)让学生测量三角形框架的边长和角度,记录数据。
(2)分析稳定性与边长、角度的关系,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5. 总结与反思:(1)让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归纳三角形的稳定性特点。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三角形稳定性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2. 学生数据分析的逻辑性和创新性。
3. 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深刻性和实用性。
五、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小木棒、三角板、量角器、直尺等。
2. 教学课件:三角形的稳定性相关图片和动画。
3. 参考资料:关于三角形稳定性的一些实例和研究成果。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实验操作的指导,确保学生安全、规范地进行实验。
2.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发现潜在的规律。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4.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体会三角形稳定性的重要性。
5. 适当增加实验难度,提高学生的挑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数学实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分析的过程中,深入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初中数学实验实训教案设计
初中数学实验实训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多边形的定义及基本性质;(2)学会使用量角器、直尺等工具测量多边形的边长、内角大小等;(3)能够运用多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过程,探索多边形的性质;(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3)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2)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共同进步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课题:探索多边形的性质2. 教学内容:(1)多边形的定义及基本性质;(2)多边形的边长、内角大小测量;(3)多边形性质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多边形图片,如正方形、长方形、五边形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特点;(2)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多边形的定义及基本性质。
2. 自主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量角器、直尺等工具测量多边形的边长、内角大小,并记录数据;(2)各组汇报测量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多边形的性质;(3)学生尝试用多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多边形的周长、面积等。
3. 合作交流(1)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选取一个多边形,用所学性质解决问题;(2)各组汇报实践活动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3)全班交流,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多边形的性质;(2)学生举例说明多边形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教师提出拓展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描述多边形的定义及基本性质;2. 学生能熟练使用量角器、直尺等工具测量多边形的边长、内角大小;3. 学生能够运用多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4. 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积极参与,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初中实验活动教案数学
初中实验活动教案数学年级:八年级教材:《数学》八年级上册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探究并证明勾股定理。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3. 感受数学实验的乐趣,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勾股定理的实验探究。
2. 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复习勾股定理的定义: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 提问:如何证明勾股定理呢?二、实验探究(15分钟)1. 分组讨论:让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如何通过实验来证明勾股定理。
2. 实验操作:每组选择一个直角三角形,利用绳子、直尺、量角器等工具,测量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和斜边的长度。
3. 数据记录:将测量得到的数据填入表格中。
三、数据分析(10分钟)1. 让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发现规律。
2. 引导学生进行平方和的计算,验证勾股定理。
四、证明勾股定理(10分钟)1. 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尝试证明勾股定理。
2. 引导学生运用几何画板或手绘图形,进行证明。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回顾上一节课的实验结果和证明过程。
2. 提问:勾股定理的应用有哪些?二、实际问题解决(15分钟)1. 出示实际问题: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长边是13米,短边是5米,求斜边的长度。
2. 让学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
三、拓展与应用(15分钟)1. 让学生思考:勾股定理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2. 出示拓展问题: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8厘米和15厘米,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勾股定理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教学评价:1. 学生能通过实验探究,验证勾股定理。
2. 学生能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对数学实验产生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初中数学动手实验教案
初中数学动手实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对称的概念,掌握对称的性质;(2)能够运用对称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2)学会用几何画板等工具进行数学实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材:《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08页“对称”。
2. 教学内容:(1)对称的概念及性质;(2)对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如剪纸、建筑、图案等,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从而引出对称的概念。
2. 探究对称性质(1)学生分组进行动手实验,利用几何画板等工具,画出各种对称图形,如轴对称和中心对称;(2)学生观察、分析对称图形的特点,总结出对称的性质;(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猜想、验证,加深学生对对称性质的理解。
3. 应用对称性质解决问题(1)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如对称剪纸、设计图案等,引导学生运用对称性质进行解决;(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展示解题过程和结果;(3)教师点评、指导,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4. 总结与反思(1)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对称概念和性质的理解程度;2. 学生运用对称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学生在动手实验、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沟通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2. 几何画板等软件工具;3. 剪纸、图片等教学素材。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操作、猜想、验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2. 鼓励学生运用对称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3. 注重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教学设计及操作研究上海市应昌期围棋学校陈骋提起实验,无论是中学生还中大学生都会本能地想到物理实验、化学实验和生物实验;说数学实验,他们都会表现出茫然和困惑。
那么,什么是数学实验,为什么要开设(做)数学实验呢?数学实验是高等数学教育改革的产物。
而在中学,数学教育所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同在大学的情形是基本一致的,它们的主要差异表现为中学生的知识面较窄、浓度较浅。
这样,中学开设数学实验在实验课题的选择上必须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马克思也曾说过:“一门科学,只有当它成功的运用数学时,才能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
无怪乎许多科学家认为对科学的分类应改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和哲学,即把数学从自然科学中剥离出来,认为数学和哲学都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
这些都预示着数学的地位已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中科院院士吴文俊在《数学教育不能培养数学家的要求出发》一文中指出:任何数学都要讲逻辑推理,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用数学去解决问题,解决日常生活中、其他学科中出现的数学问题。
学校给的题目都是有答案的,已知什么,求证什么都清楚的,题目也一定是做得出的,但是将来到了社会上,所面对的问题大都是预选不知道答案的,甚至不知道是否会有答案,这就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会处理各种实际数学总是的方法。
数学作为一门应用广泛的科学,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
数学思想方法划分为一般科学思想方法和数学中特有的思想方法,其中一般科学思想方法是基础。
我们可以把与学生数学认知结构形成有关的教学实验都构建为数学实验,由于初中数学的研究对象是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这就界定了其使用之素材与实验工具的范围。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数学思考的第四条“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初中教育处于基础教育的地位,这决定了数学在素质教育里如果要成为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必须从一般科学思想方法的猜想和实验出发逐步建立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数学实验的科学性和技术性才能准确地得以体现,它既是建立在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实际发展的基础上,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学生主体与客观性的统一。
数学实验教学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最后获得概念、理解或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过程。
在这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
在数学教学实验中教师仍然处于主导的地位,而学生则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
根据一年来的数学实验在教学实践中的尝试,通过有关的案例分析,就如何更好地开展数学实验,谈我们的如下看法:1、数学实验一般是以问题为载体来实施的。
为了增强学生运用数学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可给出一些小课题让学生独立实验,通过这些数学实验的实际操作,学生可逐步掌握数学验的方法,由于我们是以问题为载体来开展数学实验的,从而提高了学生做数学实验的兴趣,克服了为了数学实验而实验的问题,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2、数学实验应呈开放学习的态势。
由于解决问题的实验方法,呈现了相当的开放性,有些学生(或组)同时设计了几种不同的方法,并指出各种方法的优劣,体现了学生所具有的极大创新思维的潜力。
这种情况由于和长期以考试为中心而使学生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所有问题都有答案且只有一个标准答案。
”不同,学生没有了思想上的束缚,完全可以在他的研究实验领域内自由的驰骋,充分发挥他的想像力。
这种开放的、自由地进行数学实验操作,正是学生灵感火花、创新精神产生的前提条件。
3、数学实验应当更能体现学生的“做”数学。
多做数学习题是学好数学的有效途径,这是部分数学老师指导学生更好应试的“经验之谈”,多少有点应试教育的味道,而数学实验中的“做”,则主要是要求学生多动手、多上机,在老师指导下探索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失败和成功中获得真知。
数学中的很多问题和概念是可以由“做”数学实验来帮助加深理解的。
4、开展数学实验应当重视结果,但更应注重数学实验的过程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在初中里就让学生接触到数学实验,让他们通过自己选取课题,收集信息和数据,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数学实验解决问题,发现规律。
真正地感受一下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将产生巨大影响。
学生通过特定的数学实验,可以直观地了解非常抽象的数学内容,了解它的应用背景,化枯燥为有趣,这个过程会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实验的过程中也会遇到挫折和失败,这会使学生体会到研究的艰辛;让他们以小组合作方式来做实验,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在数学实验中,学生会充分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数学的和人文科学的来解决正在研究的问题,知识在他们眼里不再是相孤立的,而是相互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让学生通过数学实验获得上述感受和体验,正是开展数学实验的主要目的。
数学实验教学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并包含体现科学实验的一些要素:1、数学实验环境应能清晰地表达所研究的数学问题这种表达要符合数学的有关的约定。
2、数学实验环境应能迅速地提供大量有关数学概念和规则的正例,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和掌握规则。
3、实验条件或原始参数可(在一定范围内)任意设定,以探究、发现它们对结果的影响,探究和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而实验过程的中间数据和最终数据是可以测量的,在实验的动态过程中,测量数据的变化能即时得到反应,即具有实时反馈或同步互动的功能。
4、实验过程中可以随时添加某些可操控的数学元素,以帮助解决问题的探究。
5、实验通常是由学生直接操作的,而不是“眼看手勿动”只能观看的。
6、数学实验教学采取启发式、探究式和发现式的教学法。
教师通过启发式提问,在学生实验过程中起引导、辅导和帮助学习学习的作用。
7、与其它学科实验一样,学生实验前需要预习,实验后要完成实验报告。
数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严格的推量和证明。
而实验和测量总存在误差,因而实验决不能代替逻辑证明,但是逻辑证明的方法可以由实验发现。
数学实验只能提出一些猜想或假设,演绎能力的训练、逻辑推理能力的训练以及逻辑证明程序和方法的学习,还需通过实验以外的课堂教学进行。
数学实验教学只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式,决不要以实验教学代替演绎、推理、证明和练习的教学。
通过研究,我认为数学实验至少具有以下几个作用:1、激发兴趣的功能。
如教“轴对称图形”时,组织学生进行折纸、剪纸实验,学生能折、剪出多种多样的美丽的对称图形,看着自己的作品,学生往往会产生一种喜悦的心情,富有成就感,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
2、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源泉。
数学理论的抽象性,通常都有某种“直观”的想法为背景,作为教师,就应该通过数学实验,把这种直观的背景显现出来,帮助学生抓住其本质,了解它的变形和发展及与其它问题的联系。
例如,你能把一张三角形纸片剪成两个三角形,使它们恰好相似吗?教师就可通过实验——剪纸活动,使学生领悟其本质。
以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引发学生两点思考:一是能不能剪;二是若能的话,则如何剪。
学生一般会先从特殊三角形入手,能迅速给出解决,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能分割。
通过剪纸这一直观形象的实验来阐述形象的数学内容,这在教材中是很多的,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及“勾股定理”等等,通过这些实验操作,一方面使学生能更深入、更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另一方面,也使他们的思维方式不会犯浮夸和刻板的毛病,又能准确抓住事物的本质,提出符合实际的有创新的看法,数学实验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突破教学难点。
对于教学中一些疑难点,如不借助于一定的实验手段,就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也很难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例如:七年级(上)《13亿粒米到底有多大》教师设计实验步骤,学生开展活动:①先设计估算步骤,再根据步骤操作;②动手实验时,合理分工协作;③填写估算报告,并作好汇报准备;④合理评价实验过程及结果。
实验器材:米粒、天平、量筒、计算器、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
4、更加深刻揭示知识形成过程。
在教“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组织学生运用两个不同的圆纸片作相对运动的实验,通过量一量、比一比,学生能很自然地归纳总结出两个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同时对相应知识的形成过程也有了较深的了解。
5、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促成教学的良性循环。
数学实验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数学知识的一种有效方法。
学生在实验时要将课本知识与眼前现实结合起来,将以实验中获得的感性认识,通过抽象思维得到对概念、定理的深入理解。
在要求学生解决“不过河测河宽”的问题时,学生们集思广益,结合课本知识提出了不下五种的解决方法:①利用全等三角形;②利用三角形或梯形中位线定理;③利用等边三角形性质;④利用平行四边形性质;⑤利用相似三角形性质;⑥利用勾股定理;⑦利用三角函数。
通过这一问题解决,使学生对“不过河测河宽”所运用的相关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
“做然后知不足”,在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实验的同时,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学好数学的愿望,也促成数学教学的良性循环。
6、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应用意识。
通过数学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应用意识,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实验环境,使学生能受到必要的教学应用的实际训练。
例如,学校每年要举行运动会,运动会场地可组织学生来画,跑道的线宽、道宽的尺寸一般都有规定的标准。
当100m、200m、400m、800m等跑步项目终点位置确定时,其起点位置如何确定?相应的每跑道的前伸数如何确定?标枪、铅球、铁饼场地怎样画?相应的角度怎样确定?这些运用到的数学知识虽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并不简单,通过教师的指导,使学生领悟到跑道上也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
这样,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强化了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但是由于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和影响,加之我国现阶段初中数学教育的现状,目前数学课堂教学对数学实验普遍存在着重视不够,缺乏指导、实施困难等诸多不利因素、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认识上的不足。
在教育理论上传统的数学讲解式课堂模式,大容量、高强度、多反复的课堂训练模式在绝大多数数学教师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表现在担心数学实验花时较多,怕影响其教学的进度与质量,而数学实验教学与此则迥然有异,事实上,适当的数学实验不仅能提高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而且能提高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有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因此,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每一位教师都要建立正确的人才观,即什么是学生最重要的,什么是学生必须在基础教育阶段形成的且将来具有可迁移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