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妇产科医院评审评价标准

合集下载

三级妇产科医院评审标准

三级妇产科医院评审标准

三级妇产科医院评审标准〔征求意见稿2021〕为全面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逐步建立我国医院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医疗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治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平安,改善医疗效劳,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和义务,提高医疗行业整体效劳水平与效劳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效劳需求,在总结我国第一周期医院评审和医院治理年活动等工作经验根底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在关注医疗质量和医疗平安的同时,紧紧围绕医改中心任务,结合公立医院改革总体设计,将评价的重点放在革新效劳治理、加强护理治理、城乡对口支援、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推进标准诊疗和单病种费用操纵等工作落实情况。

同时,针对群众体贴的热点、焦点咨询题,重点考核反映医院治理理念、效劳理念的制度、措施及落实情况,以及医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情况、辐射作用等。

促使医疗机构改变旧有的思维模式和治理习惯,坚持“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走以内涵建设为主、内涵和外延相结合的开展道路。

本标准是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的根底上,增加了具有妇产科医院特点的内容。

本标准共7章66节。

第一章至第六章共61节标准,其中核心标准28条,用于医院自我评价与革新,并作为对三级综合医院实地评审之用。

第七章共5节监测指标,用于对医院医疗质量与平安信息进行日常监测与追踪评价。

名目三级妇产科医院评审标准〔征求意见稿2021〕第一章坚持医院公益性一、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和医疗机构设置的定位和要求(一)维持适宜规模、临床科室一、二级诊疗科目设置、人员梯队与诊疗技术能力符合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标准;妇产科专业技术水平与质量处于本省前列。

(二)医技科室效劳能满足临床科室需要,工程设置、人员梯队与技术能力符合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标准;重点科室专业技术水平与质量处于本省前列。

(三)医院有担当本辖区〔省、自治区、直辖市〕妇产科专业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疗的设施设备、技术梯队与处置能力,可提供24小时急诊诊疗效劳,并能同意外辖区转进患者效劳。

河北省三级医院评审标准

河北省三级医院评审标准

河北省三级医院评审标准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医院评审工作成为了保障医疗质量、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

河北省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的制定,旨在对三级医院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评价,促进医院的持续发展和改进,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一、医疗服务能力1、科室设置医院应具备齐全的临床科室,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等,并能提供相应的专科诊疗服务。

各科室应配备专业的医疗团队和先进的医疗设备,以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

2、医疗技术医院应掌握并开展一系列先进的医疗技术,如微创手术、介入治疗、器官移植等。

鼓励医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研究和应用,推动医疗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3、医疗质量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对医疗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监控和评估。

加强病历书写规范,确保病历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严格执行医疗核心制度,如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等,保障医疗安全。

二、医疗队伍建设1、人员配备按照医院的规模和业务需求,合理配备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药师、技师等。

各科室应具备一定数量的高级职称人员,以保证医疗技术水平。

2、教育培训医院应为医务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

鼓励医务人员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3、医德医风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建立患者投诉处理机制,对医务人员的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三、医院管理1、组织管理建立健全医院的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加强医院领导班子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

2、医疗安全管理制定并完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医疗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建立医疗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及时有效地处理医疗纠纷。

3、财务管理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收支行为。

加强成本核算,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信息管理建立完善的医院信息系统,实现医疗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管理。

三级医院等级评审实施方案

三级医院等级评审实施方案

三级医院等级评审实施方案
一、背景
为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和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国家和地
方政府对医疗机构的等级评审工作进行了不断完善和强化。

其中,
三级医院等级评审是重中之重,其评审结论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发展
规划和管理权限,因此必须采取科学严谨的评审方法,确保评审结
果公正准确。

二、评审标准
(一)基本条件
1.医院名称、类型、所属地区、注册资本、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病床数、医生数、执业护士数等基本信息要真实、准确、完整。

2.医院必须具备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其聘任应符合国
家相关规定。

3.医院必须具备完整的医疗科室、医技科室、医学部和后勤保
障部门。

其中,医疗科室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医技科室包括:临床化验室、临床检验室、
医学影像科等;医学部必须包括医学教育和医学研究两部分;后勤
保障部门包括药库、卫生材料科、设备科、病案统计室、环境卫生
科等。

4.医院必须具备相应的医疗设备和先进的医疗技术。

设备包括:CT、MRI、核磁共振等大型高端设备以及消毒设备、呼吸机、血透设
备等常见设备。

最新三级妇幼保健院等级医院评审标准核心标准

最新三级妇幼保健院等级医院评审标准核心标准
儿童高热惊厥、心力衰竭、新生儿危重症的急诊服务流程、服务时限和获得院内关连部门连贯服务有明文规定,并执行。
本院确定的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服务时限和获得院内关连部门连贯服务有明文规定。
急诊抢救团队涉及科室至少每半年一次进行“落实急诊服务流程、服务时限和获得院内关连部门连贯服务措施”的再培训与教育。
实施三步核查,正确即时记录。
(1)第一步:麻醉实施前: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
【C】
有维护服务对象合法权益的相关制度并得到落实。
【B】符合“C”,并
医务人员尊重服务对象的知情选择权利,对服务对象或其近亲属、授权委托人进行病情、诊断、医疗措施和医疗风险告知的同时,能提供不同的诊疗方案。
【A】符合“B”,并
服务对象或近亲属、授权委托人对医务人员的告知情况能充分理解,并在病历中体现。
3. 7. 1.1
贯彻落实《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实行“首诉负责制”,设立专门部门统一管理服务对象和医务人员投诉,及时处理并反馈。(★)
医德医风办
【C】
有专门部门统一管理投诉。
有投诉管理相关制度及明确的处理流程。
有明确的投诉处理时限并得到严格执行。
【B】符合“C”,并
实行“首诉负责制”,科室、职能部门处置投诉的职责明确,有完善的投诉协调处置机制。
至少同时使用两种身份识别方式,如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年龄、病历号、床号等(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相关人员熟悉上述制度和流程并履行相应职责。

三级妇产科医院标准指南(2023年版)

三级妇产科医院标准指南(2023年版)

三级妇产科医院标准指南(2023年版)三级妇产科医院标准指南(2023年版)一、前言为了规范我国三级妇产科医院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院评审办法》等相关法规,制定本标准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三级妇产科医院,旨在为医院提供全面、科学的建设和管理依据。

二、总体要求2.1 医院规模三级妇产科医院应具备一定的规模,以满足区域内妇女保健和医疗服务需求。

床位设置不得少于100张,且根据实际情况适度扩展。

2.2 科室设置医院应设有妇产科、儿科、内科、外科、中医科、急诊科、预防保健科、康复科、检验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基本科室,并根据需要设置其他相关专业科室。

2.3 医疗设备医院应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满足妇产科及相关科室的诊断和治疗需求。

主要包括:妇科腹腔镜、宫腔镜、镜、超声诊断仪、胎儿监护仪、高压氧舱、磁共振成像仪、计算机断层扫描仪、直线加速器等。

三、妇产科专业要求3.1 妇产科病房妇产科病房应设有产房、手术室、分娩室、新生儿室、妇产科重症监护室等,并配备相应的医疗设备。

病房设施应满足舒适、安全、便利等要求。

3.2 妇产科诊疗技术医院应具备以下妇产科诊疗技术:1. 各类妇产科手术:如剖宫产、子宫切除术、卵巢切除术、输卵管术等。

2. 高风险妊娠管理:如子痫前期、胎盘植入、胎儿生长受限等。

3. 胎儿监护:胎心监测、超声检查等。

4. 产前诊断:染色体异常、遗传性疾病等。

5. 妇产科内分泌疾病诊治:如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征、更年期综合症等。

6. 妇产科感染性疾病诊治:如盆腔炎、宫颈炎症等。

3.3 妇产科人才培养医院应重视妇产科人才的培养,拥有一支专业、敬业的妇产科团队。

医师应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且经过规范化培训。

四、管理与服务4.1 质量管理医院应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医疗服务安全、有效。

主要包括:医疗质量监控、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医疗质量改进等。

4.2 患者服务医院应提供优质的患者服务,主要包括:预约挂号、就诊导引、病情解释、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等。

2023年最新三级妇产科医院标准

2023年最新三级妇产科医院标准

2023年最新三级妇产科医院标准本文档旨在提供2023年最新的三级妇产科医院标准,以便医院管理者和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以下是标准的主要要求:1. 基础设施和设备- 三级妇产科医院应具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以确保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 所有设备和设施应保持良好状态,并按时进行维护和更新。

- 医院应提供宽敞、明亮、清洁的病房和手术室,以确保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 医院应配备足够数量和合格的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和技术人员。

2. 专业人员和团队- 医院应拥有经验丰富、熟练并持有相关认证的妇产科医生和护士。

-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妇产科团队,包括妇产科医生、产科护士、助产士和其他专业人员。

- 团队成员之间应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以确保高效的医疗服务。

3. 医疗服务和治疗范围- 三级妇产科医院应提供全面的妇产科医疗服务,包括孕前、孕期、分娩和产后护理。

- 医院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处理各类妇产科疾病和并发症。

- 医院应提供先进的治疗手段和技术,包括手术、内窥镜技术和介入治疗等。

- 医院应积极推广妇女保健和健康教育,提供相关的咨询和指导服务。

4. 质量管理和安全措施-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定标准操作规程和流程,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 医院应定期进行内部和外部的质量评估和审核,以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 医院应建立并执行感染控制和预防措施,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以上是2023年最新的三级妇产科医院标准要求,医院管理者和从业人员应根据这些标准进行规划和实施,以提供高质量的妇产科医疗服务。

注意:本文档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实施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具体情况进行确认。

最新三级妇幼保健院等级医院评审标准核心标准

最新三级妇幼保健院等级医院评审标准核心标准
制度、方案、标准、措施符合法律法规、规范及相关规定,且符合本区域实际。
【B】符合“C”
职能部门定期检查、分析、反馈,提出改进措施,持续提高管理水平。
2.3.2.1
协助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建立辖区内提供妇幼健康服务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并对其开展的服务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
保健科
【C】
保健科
【C】
有辖区保健重点环节如降低非医学指征剖宫产率、出生缺陷防控、孕产妇死亡评审、围产儿死亡评审、新生儿死亡评审、5岁以下儿童死亡评审、危重孕产妇的转运及急救等的管理制度与措施,并落实。
有辖区重点人群如高危孕产妇、危重孕产妇、高危儿童等的管理方案与措施,并落实。
有辖区保健重点科室如孕产群体保健科、儿童群体保健科、妇女群体保健科、信息管理科、健康教育科等的管理标准与措施,并落实。
定期分析妇幼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
定期分析妇幼健康服务状况,进行需求分析。
定期分析妇幼健康管理信息,对辖区妇幼健康服务进行全面、动态监管。
形成报告,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2. 5. 3.2
开设孕妇学校(育儿学校),将促进自然分娩、母乳喂养等列入其常规教学内容。(★)
三级妇幼保健院等级医院评审标准
共44条核心标准
1.1.3.1
围绕妇女儿童健康开展服务,不得向综合医院模式发展。强化公共卫生责任,突出群体保健功能。(★)
办公室、保健科
【C】
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开展服务,妇产科、儿科床位不少于全院总床位的80%,且不得设置与妇女儿童健康无关的科室。
强化公共卫生责任,院长为第一责任人,院长及业务院长熟悉公共卫生政策。
【B】符合“C”,并

三级专科医院 评审标准

三级专科医院 评审标准

三级专科医院评审标准三级专科医院评审标准。

三级专科医院是医疗卫生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评审标准直接关系到医院的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

为了确保三级专科医院的建设和运行符合规范,以下是三级专科医院评审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医疗设施和设备。

1. 医疗设施应符合国家卫生部门的相关规定,建筑结构安全、通风良好、卫生条件优越;2. 医疗设备应齐全、先进、技术先进、能够满足各类疾病的诊疗需求;3.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和更新机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更新换代。

二、医疗人员队伍。

1. 医院应有一支具备丰富临床经验和专业技术的医疗团队,包括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等;2. 医院应有完善的医疗人员培训和考核机制,确保医疗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医疗技术不断提升;3. 医院应有科学合理的医疗人员编制和配置,保证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三、医疗质量管理。

1.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临床路径管理、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医疗纠纷处理等;2. 医院应加强医疗质量监测和评估,定期进行医疗质量评估和医疗服务满意度调查;3.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反馈机制,及时处理医疗质量问题和改进医疗服务。

四、医院管理。

1.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2.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确保医院的经济效益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3. 医院应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便捷性。

五、医院文化建设。

1. 医院应倡导和营造良好的医院文化氛围,弘扬医德医风,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2. 医院应注重医患沟通和医疗服务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就诊体验;3. 医院应加强医疗服务宣传和教育,提高社会公众对医院的认知和信任度。

综上所述,三级专科医院评审标准涉及医疗设施、医疗人员队伍、医疗质量管理、医院管理和医院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要求医院在各个方面都能够做到规范、科学、高效。

只有如此,才能够确保医院的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三甲医院评分标准

三甲医院评分标准

(一)医疗服务(20 分)能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和康复医疗服务。

1.在高质量综合性医疗服务的基础上,提供高水平的专科服务。

承担危(wei)险重症和疑难病诊治任务,开展双向转诊。

2.有足够的医疗服务辐射能力,年出院病人中应有一定比例来自医院所在地以外的地区或者省。

3.按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当地急诊医疗网,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能配合急救中心迅速做出应急反应,承担灾害事故的紧急救援任务,并能接受成批伤病员进行院内急救。

4 .开展心理卫生、遗传找寻门诊服务和支持、指导社区医疗、护理、康复医疗服务。

(二)教学科研(15 分)1.承担高等医学院的临床教学和实习,能培养高级临床医学人材。

并承担二级医院技术骨干的临床专业进修任务。

2.承担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科研课题。

(三)业务技术指导(10 分)履行对下级医疗机构技术指导是医院的职责和义务,建立时常性技术指导与合作关系,匡助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解决疑难问题,培养卫生技术和管理人材。

完成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或者支农工作。

(四)预防保健(5 分)1.开展健康教育2.承担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预防保健,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工作。

3 .参预城市初级卫生保健工作。

医院科室设置应与其功能、任务和规模相适应。

职能科室的设置应符合精简、高效的原则,适应管理工作的需要。

业务科室应在《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指导下和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加强专科建设,部份一级科室实行二级分科,突出专科优势。

(一)临床科室(20 分)1.一级专业科室应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及当地《医疗设置规划》的规定。

2.二级专业科室内科:应至少设7 个科室,下列科室中地个为必设科室:心血管、消化、呼吸、血液、神经内科、肾内、内分泌等专业科室。

外科:应设普外、心胸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骨科等专业科室。

妇产科:应妇科、产科、计划生育等专业科室。

儿科:应设儿内、新生儿等专业科室。

三级医院评审标准

三级医院评审标准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一、医院功能与任务(50分)(一)医疗服务(20分)能提供全面连续的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和康复医疗服务。

1、在高质量综合性医疗服务的基础上,提供高水平的专科服务。

承担危急重症和疑难病诊治任务,开展双向转诊。

2、有足够的医疗服务辐射能力,年出院病人中应有一定比例来自医院所在地以外的地区或省。

3、按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当地急诊医疗网,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能配合急救中心迅速做出应急反应,承担灾害事故的紧急救援任务,并能接受成批伤病员进行院内急救。

4、开展心理卫生、遗传找寻门诊服务和支持、指导社区医疗、护理、康复医疗服务。

(二)教学科研(15分)1、承担高等医学院的临床教学和实习,能培养高级临床医学人才。

并承担二级医院技术骨干的临床专业进修任务。

2、承担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科研课题。

(三)业务技术指导(10分)履行对下级医疗机构技术指导是医院的职责和义务,建立经常性技术指导与合作关系,帮助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解决疑难问题,培养卫生技术和管理人才。

完成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或支农工作。

(四)预防保健(5分)1、开展健康教育。

2、承担当地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预防保健,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工作。

3、参与城市初级卫生保健工作。

二科室设置(30分)医院科室设置应与其功能、任务和规模相适应。

职能科室的设置应符合精简、高效的原则,适应管理工作的需要。

业务科室应在《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指导下和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加强专科建设,部分一级科室实行二级分科,突出专科优势。

(一)临床科室(20分)1、一级专业科室,应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及当地<</font>医疗设置规划>的规定。

2、二级专业科室内科:应至少设7个科室,下列科室为必设科室:心血管、消化、呼吸、血液、神经内科、肾内、内分泌专业科室。

外科:应设普外、心胸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骨科等专业科室。

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细则

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细则

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细则一、概述。

三级医院是国家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重要的医疗救治、医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医学教育等多项重要职责。

为了确保三级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评审标准细则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对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细则进行详细介绍。

二、医疗技术水平。

1. 三级医院应具备一流的医疗技术水平,包括先进的医疗设备、先进的医疗技术和专业的医疗团队。

医院应当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技术水平的领先地位。

2. 医院的医疗团队应当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三、医疗服务质量。

1. 三级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医疗服务流程、医疗服务标准和医疗服务评价等方面。

医院应当定期对医疗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2. 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医疗服务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患者的投诉,并对投诉进行跟踪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并进行改进。

四、医疗安全管理。

1. 三级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的医疗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医疗风险评估和控制等方面。

医院应当加强对医疗安全的监测和管理,确保患者的医疗安全。

2. 医院应当加强对医疗器械和药品的管理,确保医疗器械和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五、医院管理水平。

1. 三级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的医院管理体系,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和绩效评价等方面。

医院应当加强对医院管理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医院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2. 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的医院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医院内部各项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六、医院文化建设。

1. 三级医院应当倡导和建设积极向上的医院文化,包括医德医风、服务理念和团队精神等方面。

医院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

2. 医院应当加强对患者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和满意度。

七、结语。

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细则是三级医院管理和发展的重要依据,只有严格执行评审标准细则,才能确保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细则

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细则

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细则一、医院规模和设施。

1. 三级医院应具备完善的医疗设施和设备,包括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能够满足各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求。

2. 医院应具备完备的科室设置,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骨科、眼科、耳鼻喉科等,能够全面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

3. 医院应具备良好的医疗环境和卫生条件,包括整洁的病房、洁净的手术室、舒适的候诊区等,能够给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体验。

二、医疗质量和安全。

1.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规范的医疗流程、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评估机制,确保医疗质量稳步提升。

2.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医疗差错预防和纠正机制,确保患者的医疗安全。

3.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监测和评估体系,包括定期的医疗质量评估、医疗质量报告和医疗质量改进计划,确保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三、医疗服务和管理。

1.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包括规范的就诊流程、高效的医疗服务和贴心的患者关怀,确保患者满意度持续提升。

2.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医院管理制度,包括科学的管理体系、规范的管理流程和高效的管理团队,确保医院的良好运转。

3.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医疗信息化系统,包括电子病历、医疗影像存档和检索系统等,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四、人才队伍和培训。

1.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包括科学的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确保医院的人才储备和队伍稳定。

2.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医务人员培训机制,包括定期的培训计划、系统的培训课程和有效的培训评估,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

3.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机制,包括定期的学术讲座、学术交流和学术合作,提升医院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五、医疗费用和收费。

1. 医院应建立透明公正的医疗收费制度,包括合理的医疗服务定价、规范的医疗费用清单和公开的收费标准,确保患者的权益。

2.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医疗费用管理机制,包括严格的费用控制、规范的费用核算和合理的费用分配,确保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版)

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版)

附件1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为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卫妇幼发〔2015〕54号)精神,加快建成功能健全、服务完善、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更好地履行妇幼公共卫生职能,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虽,保证医疗保健服务安全,提高妇幼保健机构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在总结以往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和日常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从妇幼保健院发展方向、辖区业务管理、服务流程、服务质虽与安全、社会评价等多角度对妇幼保健院实施考评;充分体现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为妇女儿童提供安全、便捷、优质的妇幼健康服务,保障妇女儿童健康。

本标准共6章68节,设置320条标准与监测指标。

第一章至第五章共61节277条标准,用于对三级妇幼保健院实地评审,并作为妇幼保健院自我评价与改进之用。

第六章共7节43条监测指标,用于对三级妇幼保健院的运行、服务质H与安全指标的监测与追踪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三级妇幼保健院,其他妇幼保健机构可参照使用。

特别说明:在本标准中引用的疾病名称与ICD-10编码米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疾病和有关健康I可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第二版(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编译)。

在本标准中引用的手术名称与ICD-9-CM-3编码采用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国际疾病分类手术与操作》第九版临床修订本2011版(刘爱民主编译)。

第一章保证妇幼保健院正确的发展方向一、坚持妇幼卫生工作方针,保证正确的发展方向(一)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

(二)是由政府举办、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公共卫生性质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三)以妇女儿童为中心提供妇幼健康服务,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责任,突出群体保健功能。

2 附件1: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介绍

2 附件1: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介绍

附件1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为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卫妇幼发…2015‟54号)精神,建立完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更好地履行公共卫生职能,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保证医疗保健服务安全,提高妇幼保健机构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在总结以往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和日常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

为进一步解读评审标准,为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加强行业监管与评审工作提供参考,支持妇幼保健机构开展自我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活动,特制定本细则。

一、本细则适用范围《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适用于三级妇幼保健院,其他妇幼保健机构可参照使用。

本细则共设置6章68节320条标准与监测指标。

第一章至第五章共61节277条566款细则,用于对三级妇幼保健院实地评审,并作为妇幼保健院自我评价与改进之用;在本说明的各章节中带“★”为“核心条款”,共41条。

第六章共7节43条监测指标,用于对三级妇幼保健院的运行、服务质量与安全指标的监测与追踪评价。

二、细则的项目分类(一)基本条款适用于所有三级妇幼保健院。

(二)核心条款为保证妇幼保健院的功能定位正确、医疗保健服务质量与安全,对最基本、最常用、必须做到的标准条款,且若未达到合格以上要求势必影响妇幼公共卫生、医疗保健服务质量与安全的标准,列为“核心条款”,带有★标志。

(三)可选条款主要是指由于区域卫生规划与妇幼保健院功能任务的限制,或是须由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审批,不是由妇幼保健院自行决定即可开展的项目。

第一章至第五章各章节的条款分布见表1。

表1 第一章至第五章各章节的条款分布三、评审结果表达的方式(一)评审结果采用A、B、C、D、E五档表达方式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E-不适用,是指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妇幼保健院功能任务未批准的项目,或同意不设置的项目。

2023年最新三级妇产科医院标准

2023年最新三级妇产科医院标准

2023年最新三级妇产科医院标准本文旨在提供2023年最新的三级妇产科医院标准,以帮助医院管理者和相关从业人员了解并满足这些标准。

以下是标准的主要要求:1. 基础设施要求- 医院必须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宽敞的诊疗区域、手术室、产房、孕妇住院区等。

- 设施应符合医疗卫生要求,包括通风、照明、供水等方面。

- 需要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器械,以支持妇产科手术和诊疗工作。

2. 人员要求- 医院必须有专业的妇产科医生和护士,具备相关的资质和经验。

- 医生和护士应参加定期培训,以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

- 医院应有足够的人员配备,以满足日常工作和紧急情况的需求。

3. 服务质量- 医院应提供全面的妇产科服务,包括妇科疾病诊断和治疗、孕产妇护理、婴儿护理等。

- 医院应采用规范的操作流程和诊疗方案,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性。

- 医院应提供良好的医患沟通环境,关注患者需求和意见反馈。

4. 设施管理和卫生控制-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设施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维护、消毒灭菌、废物处理等。

- 医院应实施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以防止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 医院应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和评估,确保医疗环境的卫生安全。

5. 知识管理和研究- 医院应建立知识管理系统,收集、整理和传播妇产科最新的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

- 医院应积极参与妇产科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医院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请注意,以上是2023年最新的三级妇产科医院标准的主要要求。

具体的细节和要求可能因地区和法规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实施这些标准之前,请务必与当地的卫生主管部门进行确认和了解相关的具体要求。

谢谢阅读本文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级妇产医院评审标准(2011版)一、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一)资源配置1.实际开放床位、重症医学科实际开放床位、急诊留观实际开放床位、待产与分娩床位。

2.全院员工总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其中:医师数、护理人员数、医技人员数、助产人员数)。

3.医院医用建筑面积。

(二)工作负荷1.年门诊人次、健康体检人次、年急诊人次、留观人次。

2.年住院患者入院、出院例数,出院患者实际占用总床日。

3.年住院手术例数、年门诊手术例数。

4.年分娩例数、新生儿数。

(三)治疗质量1.术中手术冰冻病理切片与石蜡病理切片诊断符合例数。

2.恶性肿瘤手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例数。

3.住院患者死亡与自动出院例数。

4.住院手术例数、死亡例数。

5.住院危重抢救例数、死亡例数。

6.急诊科危重抢救例数、死亡例数。

7.新生儿患者住院死亡率。

(四)工作效率1.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

2.平均每张床位工作日。

3.床位使用率。

4.床位周转次数。

(五)患者负担1.每门诊人次费用(元),其中药费(元)。

2.每住院人次费用(元),其中药费(元)。

(六)资产运营1.流动比率、速动比率。

2.医疗收入/百元固定资产。

3.业务支出/百元业务收入。

4.资产负债率。

5.固定资产总值。

6.医疗收入中药品收入、医用材料收入比例。

(七)科研成果(评审前五年)1.国内论文数ISSN、国内论文数及被引用数次(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发布信息为准)、SCI 收录论文数/每百张开放床位。

2.承担与完成国家、省级科研课题数/每百张开放床位。

3.获得国家、省级科研基金额度/每百张开放床位。

二、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一)住院重点疾病:总例数、死亡例数、二周与一月内再住院例数、平均住院日与平均住院费用。

1.产前出血性疾病2.产后出血3.产褥感染4.妊娠合并心脏病5.盆腔炎性疾病6.异位妊娠ICD-10: O00(不包括: 剖宫产切口妊娠ICD-10:O00.805)7.剖宫产切口妊娠ICD-10: O00.8058.女性生殖器脱垂ICD-10: N819.直肠阴道隔子宫内膜异位症ICD-10: N80.410.卵巢恶性肿瘤ICD-10: C5611.妊娠滋养细胞疾病ICD-10: O0112.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ICD-10: N98.113.重度子痫前期ICD-10: O14.10114.早产ICD-10: O60.115.多胎妊娠ICD-10: O3016.胎膜早破ICD-10: O4217.妊娠合并糖尿病ICD-10: O2418.新生儿窒息ICD-10: P2119.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P2220.恶性肿瘤术后化疗ICD-10: Z51.103(二)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预期再手术例数、平均住院日与平均住院费用。

1.子宫切除术ICD-9-CM-3:68.4-68.72.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切除术ICD-9-CM-3:68.213.盆底重建术ICD-9-CM-3:70.794.剖宫产术ICD-9-CM-3:74.0-74.2,74.45.产钳助产术ICD-9-CM-3:72.0- 72.36.卵巢癌减灭术ICD-9-CM-3: 68.8X017.子宫颈根治性切除术ICD-9-CM-3:67.4X058.乳腺癌根治术ICD-9-CM-3:85.45029.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ICD-9-CM-3:68.3110.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11.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12.宫腔镜电切术13.阴式子宫肌瘤切除术(三)麻醉1.麻醉总例数。

2.由麻醉医师实施镇痛治疗例数。

3.由麻醉医师实施心肺复苏治疗例数。

4.麻醉复苏(Steward苏醒评分)管理例数。

5.麻醉非预期的相关事件例数。

6.麻醉分级(ASA病情分级)管理例数。

(四)住院患者安全类指标1.孕产妇危重抢救例数、死亡例数。

2.新生儿窒息数及复苏成功率。

3.各类别早产儿/低体重儿抢救成功率、死亡率、自动出院率。

4.各类别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率、死亡率。

5.各类别分娩方式新生儿产伤发生率。

6.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7.医院内跌倒/坠床发生率及伤害严重程度。

8.择期手术后并发症(肺栓塞、深静脉血栓、败血症、出血或血肿、伤口裂开、猝死、呼吸衰竭、骨折、生理/代谢紊乱、肺部感染、人工气道意外脱出)发生率。

9.盆腔手术的相关安全指标,如:盆腔感染、内出血、盆腔临近脏器损伤等。

10.因用药错误导致患者死亡发生率。

11.输血/输液反应发生率。

12.手术过程中异物遗留发生率。

13.医源性气胸发生率。

14.医源性意外穿刺伤或撕裂伤发生率。

15.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

16.多胎妊娠(非自然)。

三、特定病种质量监测指标(一)剖宫产质量控制标准ICD-9-CM-3:74.11.实施母婴情况评估,符合剖宫产指证。

2.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应用时机。

(1)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的种类选择;(2)在胎儿娩出(断脐带)后即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3)手术超过三小时加用抗菌药物一次;(4)术后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的时间。

3.再次手术率。

4.评估产后出血量。

5.手术后并发症(包括新生儿)。

6.为患者提供剖宫产术的健康教育。

7.切口愈合:II/甲。

8.术后7天内出院。

9.住院费用。

10.患者对服务满意程度评价。

(二)异位妊娠ICD10 O001.患者病情评估。

2.患者首次血常规、尿hCG和/或血βhCG及超声检查完成的时间。

3.药物保守治疗规范(有适应征、无禁忌症者)。

4.手术的时机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的合理性。

5.自体输血。

6.手术并发症。

7.为患者提供有关异位妊娠的健康教育,书面告知术后随访与病情监测注意事项。

8.切口Ⅰ/甲愈合。

9.平均住院日与费用。

10.患者对服务满意程度评价结果。

(三)宫颈癌ICD-10 C53.9021.实施宫颈癌FIGO/或TNM分期以及术前的风险评估。

2.按照宫颈癌分期确定手术适应症、选择手术方案。

3.预防性抗菌素选择与使用时机。

4.依据术后病理分期,制定术后规范化宫颈癌综合治疗方案。

5.宫颈癌术后DVT等并发症的预防及再手术。

6.输血量≤400m。

7.为患者提供宫颈癌术前、术后、出院时健康教育。

8.切口甲级愈合。

9.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

10.患者对服务满意程度评价结果。

11.术后随访。

(四)子宫肌瘤ICD10:D251.实施病情评估,有适应证,合理的术式选择。

2.术前住院时间。

3.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应用时机。

(1)术前预防性抗菌药物的种类选择;(2)在手术前一小时内开始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3)手术超过三小时加用抗菌药物一次;(4)术后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的时间。

4.手术并发症。

5.术后有关子宫肌瘤的健康教育。

6.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

7.患者对服务满意程度评价结果。

(五)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母婴阻断1.乙肝HBV母婴阻断。

(1)孕妇体内乙肝病毒含量风险评估。

2.孕期核苷类抗病毒药物选择及应用时机(有适应症,无禁忌症)。

3.分娩方式的选择(有适应症,无禁忌症)。

4.产时降低传播的措施。

5.生后阻断的措施。

6.母乳喂养的选择(有适应症,无禁忌症)。

7.宫内感染符合临床诊断指标。

8.丙肝母婴阻断。

9.孕妇体内丙肝病毒含量风险评估。

10.孕期核苷类抗病毒药物选择及应用时机(有适应症,无禁忌症)。

11.分娩方式的选择(有适应症,无禁忌症)。

12.产时降低传播的措施。

13.生后阻断措施。

14.母乳喂养的选择(有适应症,无禁忌症)宫内感染符合临床诊断指标。

15.梅毒(ICD-10)。

16.艾滋病HIV(ICD-10)。

四、重症医学(ICU)质量监测指标(一)非预期的24/48小时重返重症医学科率%。

(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

(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

(四)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性感染率‰。

(五)导尿管相关的泌尿系感染率‰。

(六)重症患者预期死亡率与实际死亡率(APACHE II评分)%。

(七)重症患者压疮发生率(APACHE II评分)%。

(八)各类导管管路滑脱与再插率%。

(九)人工气道脱出例数。

五、合理用药监测指标(一)抗生素处方数/每百张门诊处方。

(二)注射剂处方数/每百张门诊处方。

(三)药费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重。

(四)抗菌药占西药出库总金额比重。

(五)常用抗菌药物种类与可提供药敏试验种类比例。

六、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监测指标(一)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

(二)留置导尿管所致泌尿系感染‰。

(三)血管导管所致血行感染‰。

(四)手术部位感染%(按手术风险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