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今《中国古代的生态保护意识》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0届青岛胶州市实验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届青岛胶州市实验中学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古代先哲于吟咏山水中寄情自然,在文字遗存中,常体现出贴近生活、亲近自然的情趣,也透露出对绿色生态、自然环保的意识。
唐李章《春游吟》中“美人摘新英,步步玩春绿”的诗句,体现出对“春绿”的欣赏。
元稹《早春寻李校书》写道:“江弄琼花散绿纹……撩乱芳情最是君。
”能够“撩乱芳情”,使诗人满心欢悦的正是春光绿色。
其实,唐人诗作中对“绿”的赞美,并不仅仅表现为对“春”的热情,往往还深含着一种对自然的亲和之心和爱重之情。
没有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深入理解,笔端不可能生出如此生动的文字;而在这种观察和理解的背后,是对自然的倾心热爱。
在“绿”色背景的衬映下,又有“白鹭”“黄鹂”富有生机的歌舞。
钱起《山中酬杨补阙见过》有诗句“幽溪鹿过苔还静,深树云来鸟不知”。
绿色之中,也有斑斑鹿迹和翩翩鸟影。
爱惜和保护生态环境,在唐代开明士人中可以说已经形成了某种共识。
郎士元诗句“门通小径怜芳草”,皇甫曾诗句“独悲孤鹤在人群”,都隐约体现了这种意识。
而对于生态的破坏,有识见的诗人是取否定态度的。
韦庄《天井关》说到修筑关城而使当地植被和相关自然生态受到破坏性影响的情形:“太行山上云深处,谁向深云筑女墙……斫开树绿为高垒,截断峰青作巨防。
”如果以生态保护的眼光观察,应当看到这是对“斫开树绿”“截断峰青”的批评,也曲折表达了保护自然生态的观念。
又如寒山诗:“昨见河边树,摧残不可论。
二三余干在,千万斧刀痕。
霜凋萎疏叶,波冲枯朽根。
”“霜凋”“波冲”当然是自然因素,但“千万斧刀痕”显然是人为的“摧残”。
王建《题金家竹溪》说到“山头鹿下长惊犬,池面鱼行不怕人”,实际上涉及人和野生动物的关系。
他的《寄旧山僧》中“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竿头乞活鱼”等诗句,则表扬了保护动物,爱助生命的行为。
韦应物在《虞获子鹿》中还写道,有人畜养捉获的小鹿,园中虽有美草清流,然而“谁知其思,岩谷云游”?小鹿内心的愿望,还是渴望回到自然的天地。
2025届江西省部分校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江西省部分校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024.10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大自然中所有的物种都处在一个巨大的和谐与多重的平衡之中,它们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纵观整条生命锁链,也许我们并无依据,更无资格界定谁是“害虫”。
自然界的任何物种都必须同时具备“自主生长”与“自我保护”两种能力。
两者缺一不可。
任何物种生存当各怀绝技,互利互惠,正像那句德国谚语:“蜜蜂盗花,结果却使花开得更茂盛。
”其防卫又各有绝招,有的长刺,有的含毒,有的恶臭,有的干脆以极大的繁殖力,产下成千上万的后代,只要有一二成活就不会绝种。
凭借着这两种天赐本领,在天敌存在的环境里,每个物种才能有效地抵御各种侵害,在大自然中立足,生生不息,并与其他物种动态平衡,偕同繁衍。
人类不断地将原本野生的植物移入田园。
受到特殊保护的植株也逐渐自行解除武装,退化自我防卫能力,完全依赖人类的庇护。
它们按照人类的意愿,使自己长得叶肥、果大、粒饱、味美、株高,奉行“全力发展,不要防卫,依靠保护”的政策,使自己成为“不设防”的物种。
它们这种体态特质不仅满足了人类的口福,也成了各种动物伺机捕食的首选目标。
许多农作物原始的野生形态本非这般招摇。
经过人类调教,它们现行的生存状态,实乃生命之大忌。
这等于把自己的软腹部完全坦露给对手,又怎能不招引大批天敌蜂拥而至呢?对此局面已经难以招架的人类,无奈之际,将其统称“害虫”。
可见,是先有人类育出无防卫能力的肥美之物,然后才引出“害虫”概念。
倘它们仍是旷野中的野麦、野菜,怕什么害虫吗?对付害虫,我们人类重要的法宝——杀虫剂也越来越失灵了。
我们的对手不仅是一个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群体,更是一个繁殖周期短、迅速更新的种群。
不管人类施用什么药剂也只能灭其一部,留下来的却成了抗药性一代胜过一代、为害能力越来越强的品种。
王子今《中国古代的生态保护意识》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来就十分重视天人关系,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关注天人关系的观念在中国古代社会有广泛深刻的影响。
汉初名臣晁错在一篇上奏皇帝的文书中发表了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见,其中说:让德政普及,使得天上的飞鸟、地下的水虫草木等都为其蒙被,然后才能使得“阴阳调”“风雨时”,维持良好的生态秩序。
这种试图以人为因素影响“天”的意志的主张,其实体现了比较开明的生态意识。
汉宣帝时,御史大夫魏相上书引述《明堂月令》的内容,主张顺应阴阳四时执政。
他说:执政者的行为“奉顺阴阳”,则“风雨时节,寒暑调和”,五谷丰登。
所谓“风雨时节”,是汉代民间对理想生态的习惯表达形式。
汉代铜镜铭文中常见“风雨时节五谷熟”“风雨时节五谷成”等文句,都表达了同样的社会愿望。
中国古代生态保护意识较早成熟,正与农耕生活对自然生态条件的高度依赖有关。
这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本身就具有科学意义。
中国早期的农学和医学,正是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得以发达的。
在反映中国古代生态保护意识的种种文化遗存中,如果剥去神秘主义的外壳,可以发现其科学思想的内核。
《孟子•告子上》说,齐国都城临淄附近的牛山曾经草木茂美,但因为位于都市的近郊,人们随意砍伐,还能够茂美吗?当得到雨露的润泽,又会生长新芽嫩枝,然而在这里放牧牛羊,就又变得光秃秃的了。
所以说,得到滋养,万物都会生长;失去滋养,万物都会消亡。
孟子富有哲理的名言“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包含着生态平衡的思想。
古人认为山林可以保持水土、调节气候。
如果斩伐林木没有“时禁”的话,是会导致水旱之灾的。
可见古人很早就已经发现山林植被有涵养水分、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水的作用。
古代护林的礼俗制度还包括定时采伐,以保护山林的再生能力;禁止野焚,以保护山林以及鸟兽昆虫;禁止砍伐幼树,以保护山林的天然更新。
成书于东汉的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了“自粪”的概念,应与人工施肥不同,是指动植物死亡之后重新返回土壤,为新的生命提供养分。
古人的环保意识说明文阅读原文及答案
古人的环保意识说明文阅读原文及答案《古人的环保意识》说明文阅读原文环境污染或许是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物,环境保护则是古往今来永恒的话题。
中国古代就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很多方面都体现出古人强烈的环保意识。
传说从五帝时起,国家就设置了虞、衡机构。
虞、衡就是专门负责环保工作的。
据史料记载,舜帝时代,为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舜任命了九官二十二人,其中之一便是虞官伯益。
伯益负责管理草木,治理山泽。
这人很了不起,除了本职工作以外,还喜欢狩猎,喜欢与鸟兽打交道,谙熟鸟语兽习,把驯养鸟兽作为业余爱好。
到了大禹时代,伯益又协助大禹治水、开垦种植、熟化土地等。
南方的水稻就是从那时开始大面积种植的。
衡是虞的下设单位,它的工作比较具体,有林衡、川衡等。
林衡负责巡视山林,植树造林,调拨护林人员和相关物资,还负责实施对相关人员的奖罚;川衡主要整治江河湖泊,保持水系畅通,既要抗旱,又要排涝。
林衡和川衡在虞的领导和协调下,还要进行一些合作,譬如养山涵水、导流山洪等。
中国古代环保法令多以诏令、礼、律、禁令等形式下达。
其中诏令毫无疑问是国家法律,不得违抗。
礼多是民间的约束或叫规约,律和禁令可能是地方政府颁布的,也可能是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
春三月,山林不登斤,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gǔ,捕鱼的网),以成鱼鳖之长。
据说此禁令产生于大禹时代,最迟也在先秦。
这和今天实施的季节性封山育林、江河禁捕如出一辙。
《礼记》里的规定就更加具体,什么时候可以伐木,什么时候可以捕鱼,什么时候可以网鸟,什么时候可以逮兽件件桩桩说得清清楚楚。
不仅定性,而且量化;不仅制约黎民百姓,皇家也不例外,违者必究。
《荀子王制》更是将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了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的先进理念,如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
这些规定,并非哪一朝代所有,而是各朝各代都以国家的法律形式诏令天下,如秦代的《秦律田律》、宋代的《宋大诏令集》等。
实用类文本阅读:生态保护(阅读答案及解析)
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材料一:荒漠化是全球生态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被称为“地球的癌症”。
为了“治病”,联合国于1994年大会通过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2015年,联合国又确立了一个“世界目标”:到2030年实现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的目标。
荒漠化和土地退化也成为中国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生态威胁,影响超过4亿人口。
土地荒漠化、沙化是沙区经济发展滞后、农牧民生活贫困的主要根源,过度开垦、放牧、滥挖采也加剧荒漠化程度。
目前全国贫困县中,290个县在沙区,约占总数的35%。
在发展中,中国坚持把“治沙”和“治穷”结合起来,沙区成为精准扶贫的一块主阵地,努力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统一。
“中国获得2017年‘未来政策奖’银奖释放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就是一个易受荒漠化和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可以找到一个睿智且行之有效的方式,来应对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凭借这些努力与成就,中国以及其他的‘未来政策奖’获得者,都在全球环境保护中发挥着引领者的作用。
”世界未来委员会理事会理事兼副主席亚莉珊德拉·王德尔女士说。
(摘编自李慧《2017年“未来政策价格”的启示》,2017年8月23日《光明日报》)材料二:可可西里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瑰宝。
可可西里生态保护及修复的过程是相当艰辛的,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从偷猎屡禁不止,到现在的零杀戮、零开采;从藏羚羊濒临灭绝,到种群日益壮大开始自然迁徙,再到雪豹、野牦牛、野驴等频频出现,这背后,是一个个把生死置之度外的“索南达杰”式环保卫士的艰辛努力,是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基层管护员,从一级级管理处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科技工作者的倾情付出,是从法治到政策、机制,以及人的环保意识等整个生态链的梳理和重构。
申遗成功将本就名声在外的可可西里再次推上了国际舞台,提升了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美誉度、知名度和关注度,也使得中国为保护可可西里的种种付出,更加具有全球意义。
保护好可可西里的生态环境,让稀有的生物物种得到恢复和再生,是中国对全球生态安全的贡献。
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调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调研考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道德物化”是指把抽象的道德理念通过恰当的技术设计,使之在人工物的结构和功能中得以体现,从而对人的行为产生道德意义上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传统的道德教化途径是从人的角度着手,使道德规范内化于人心;而“道德物化”则是从外在环境着手,把道德规范外化到人工物的构造之中。
其实,“道德物化”思想的萌芽在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并且在后来以不同的形态在一些学者的思想中不断出现,比如中国古代的“藏礼于器”思想和后现代思想家福柯的“微观权力”思想中都包含有“道德物化”的成分,只不过尚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系统化的表述,也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关于“物化”一词本身,也需要做一点讨论。
提到“物化”,人们往往会习惯性地想到卢卡奇的“物化”概念,从而直觉地产生一种抵触心理。
卢卡奇的“物化”概念指的是,现代社会中人被外物所奴役,人与人的关系变成物与物的关系。
这种“物化”是需要被克服和超越的。
但是,道德的“物化”强调将抽象的道德理念在具体的人工物构造中得以体现,从而对人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引导,此处的“物化”具有正面的意义。
(摘编自张卫、王前《道德可以被物化吗?——维贝克“道德物化”思想评介》)材料二:近年来,道德物化思想颇具影响,它最早是由汉森·阿克特豪斯提出,而后主要由他的学生维贝克继承与发展。
尽管维贝克受到过诸多思想的启发,但他直接继承的是唐·伊德的后现象学思路。
伊德认为人的当代处境,表现在人总是受到技术调节,扼要地讲,就是技术无时无刻不在调节我们的微观知觉。
以视觉为例,在使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天体时,人的视野发生了很大改变。
有些图像信号被边缘化,隐没在背景下,群星看不到了;而有些信号则被放大,呈现在焦点中,人们看到了月亮上的环形山。
可见,望远镜的放大—缩小结构对视觉知觉进行了整理,在此过程中,技术对视觉进行了建构。
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包括四道大题,共22道小题。
共6页。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回收。
一、积累与运用(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15分)①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②我们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绿色成为生态文明的“底色”。
③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4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让“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建设者、保护者、受益者”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我们___________要做生活环境的保护者,更要做历史文化的传承者。
(1)信步江南,采莲女的歌声能否让你轻声吟sòng()《诗经·关雎》中那句“□□□□,君子好逑”;(2)行至塞北,当你看到漫天的飞雪,能否想起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3)泛舟海上,文天祥《过零丁洋》中“□□□□□□□,□□□□□□□”那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概,能否激荡在你的心胸;(4)走过古战场,能否与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这两句一起感慨世事变迁,朝代更迭。
让绿色成为生态文明的底色,让历史文化可以跨越千年再现。
保护环境,传承文化。
让我们可以与古人共赏一样的山水,共同吟唱一样的壮美景色。
(节选自李非燃《让绿色成为美丽中国底色》,有删改)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1)吟sòng()(2)更迭()2.材料第一段中有一句标点符号有错误,请找出并写出修改意见。
(2分)第____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A.虽然B.不仅C.尽管D.如果4.下列短语结构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2分)A.生态环境B.美丽中国C.传承文化D.豪迈气概5.补全材料第二段中的名句,使文段更优美通畅。
2025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5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2025届河北省邢台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O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中华伟大文化对于新时代砥砺前行的重要作用,而总书记提到的这片辽阔土地所孕育的、令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心驰神往的大漠孤烟、江南细雨、黄河九曲、奔流长江、良渚、二里头、殷墟甲骨、三星堆等等,都是纪录片人的创作富矿。
2023年,纪录片行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坚定文化自信,承担起传承历史、传播文化、记录时代的重要使命,记录下国家行进步伐何以坚实、有力量、见风采、显底色,持续推动文化繁荣、创作繁荣。
②记录中国积极拥抱世界,担当大国责任之姿。
2023年纪录片搭建文化对话交的桥梁,国际合作灵动多样,出海态势欣欣向荣,结出累累硕果。
传播视角方面,重视全球视野,《当法老遇见三星堆》在文化互鉴角度揭示不同文明背景下相同的热爱,《下一站出口》邀请外籍青年走进、体验真实的中国。
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总复习质量测试(二模)试题(二)
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总复习质量测试(二模)试题(二)本试卷由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组成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研究和处理天人关系的过程中,我国古人提出了内涵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形成了独特的生态伦理观,为我们今天进行生态伦理研究、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人类永续发展提供了宝贵思想资源。
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的核心内容以“参赞化育”为主旨的儒家生态伦理观。
“参赞”,是指人对天地宇宙运行的参与、调节;“化育”,是指宇宙万物的演化与发育。
儒家认为,世间万物皆自然所生,人作为自然所生之物应从属于自然、参与自然的演化与发育。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既然世间万物皆天所生,在地位上就应彼此平等。
作为万物的一员,人并没有什么特殊,不能高居于万物之上,主宰万物。
人有人之性,物有物之性。
人只有“参赞化育”,才能促进人与物、物与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以“道法自然”为内核的道家生态伦理观。
道家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与规律,先于天地而存在,由道而生万物。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既然万物为道所生,那么,“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庄子》),宇宙万物都有独立而不可代替的价值。
人类的活动应该遵循和效法天地、自然的运行之道,即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以“众生平等”为要义的佛家生态伦理观。
佛家认为“一切众生,贵贱不足”(《摩登女经》),强调世界上万物和人均为平等关系。
坚持“众生平等”,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和谐稳定运行的前提与保障。
从“众生平等”的基本立场出发,佛家劝导人们爱物厚生、慈悲为怀,提倡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提倡天人和谐、人际和谐,等等。
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的当代价值我国传统生态伦理观的当代价值,表现在它既能为现代生态伦理学提供精神养分,也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资源。
统编版语文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2025学年)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人各有志。
”志,就是人的志向,是人们所追求的理想和抱负。
志向是人生的航标,一个人能否成就一番事业,往往取决于他的志向。
人有了志,就会产生一种力量,推动自己不断进取,克服困难,实现理想。
志向可以激发人的潜能,使人超越自我,达到更高的成就。
志向的力量是巨大的。
古往今来,无数杰出人物都是因为有了伟大的志向,才成就了非凡的事业。
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甘受宫刑之辱;曹雪芹为了完成《红楼梦》,历经磨难;毛泽东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领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
他们的志向使他们超越了常人,成为了一代伟人。
那么,我们如何树立正确的志向呢?首先,我们要明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从而确定自己的志向。
其次,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目标,将个人的理想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
最后,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志向。
【乙】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志向”这一概念的理解似乎越来越模糊。
许多人认为,只要有兴趣,就能成功。
然而,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兴趣固然重要,但志向才是决定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的根本因素。
兴趣是人们追求志向的动力。
当我们对某个领域产生浓厚兴趣时,我们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
然而,仅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
兴趣只是志向的起点,而志向才是我们追求目标的动力。
志向决定了我们的方向。
一个人如果没有明确的志向,就会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碰壁。
而有了志向,我们就能明确自己的目标,为之努力奋斗。
正如古人所说:“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那么,如何树立正确的志向呢?首先,我们要明确自己的兴趣所在,找到自己的特长。
其次,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目标,将个人的理想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
最后,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志向。
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茶出中国”,诸多文物和文献见证了中国茶文化的起源。
中国西南地区发现距今3500万年的宽叶木兰古植物化石,证明宽叶木兰是茶树物种的始祖。
茶学界认为,2000万年前中华木兰就已出现在云南。
贵州的晴隆茶园里发现距今100万年的茶树籽化石,表明中国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
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距今8000年的茶籽,表明当时的东部沿海地区是有茶树存在的,而且先民们已经在探究茶籽及茶的用途。
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发现距今6000年的人工种植茶树根遗存,虽然山茶属树木的木材结构非常近似,具体的树种识别有一定困难,但是其木材结构与栽培茶树一致,具有山茶科才有的茶氨酸,证明这些山茶属树根为茶树根遗存。
在先秦文献考古文物出现之前,《晏子春秋》中“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五卵,茗菜而已”的文句,就记录了晏子在齐国为国相时的饮食情况,有人指出,“茗”应是苔菜之物。
东周邾国故城遗址出现了原始青瓷碗的植物残渣,经过科学检测,研究者认定碗内遗存的是煮过或泡过的茶叶残渣,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茶叶实物遗存,这个发现可以解释《晏子春秋》中的“茗菜”是茗菜,即茶。
邾国故城遗址发现茶叶的时间,与晏子记载的时间比较接近,所以考古新发现的文物可以印证文献的可信性,对于我们研究先秦时期的相关文献起到文物证史的作用。
三国与六朝时期,《广雅》记载的茶饮是加了葱、姜、橘子的,这种像煮羹一样的茶饮,口味比较浓郁辛辣,陆羽在其所著的《茶经》中就批评了这样的饮茶方式,人们的饮茶习惯也由此变成了清饮。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以茶待客的行为,《茶经》引《桐君录》中的记载:“交、广最重,客来先设。
”茶具的发展历经一个过程。
在唐代,占主导地位的茶艺是煎煮法,陆羽在《茶经》中专门为其设计了整套茶具二十四器,使作为饮食工具的茶具开始了专门化的进程。
《古人的环保意识》阅读理解题附参考答案
《古人的环保意识》阅读理解题附参考答案《古人的环保意识》阅读理解题附参考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古人的环保意识环境污染或许是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物,环境保护则是古往今来永恒的话题。
中国古代就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很多方面都体现出古人强烈的环保意识。
传说从五帝时起,国家就设置了虞、衡机构。
虞、衡就是专门负责环保工作的。
据史料记载,舜帝时代,为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舜任命了九官二十二人,其中之一便是虞官伯益。
伯益负责管理草木,治理山泽。
这人很了不起,除了本职工作以外,还喜欢狩猎,喜欢与鸟兽打交道,谙熟鸟语兽习,把驯养鸟兽作为业余爱好。
到了大禹时代,伯益又协助大禹治水、开垦种植、熟化土地等。
南方的水稻就是从那时开始大面积种植的。
衡是虞的`下设单位,它的工作比较具体,有林衡、川衡等。
林衡负责巡视山林,植树造林,调拨护林人员和相关物资,还负责实施对相关人员的奖罚;川衡主要整治江河湖泊,保持水系畅通,既要抗旱,又要排涝。
林衡和川衡在虞的领导和协调下,还要进行一些合作,譬如养山涵水、导流山洪等。
中国古代环保法令多以诏令、礼、律、禁令等形式下达。
其中诏令毫无疑问是国家法律,不得违抗。
礼多是民间的约束或叫规约,律和禁令可能是地方政府颁布的,也可能是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
春三月,山林不登斤,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gǔ,捕鱼的网),以成鱼鳖之长。
据说此禁令产生于大禹时代,最迟也在先秦。
这和今天实施的季节性封山育林、江河禁捕如出一辙。
《礼记》里的规定就更加具体,什么时候可以伐木,什么时候可以捕鱼,什么时候可以网鸟,什么时候可以逮兽件件桩桩说得清清楚楚。
不仅定性,而且量化;不仅制约黎民百姓,皇家也不例外,违者必究。
《荀子王制》更是将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了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的先进理念,如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
古人的环保意识阅读附答案
古人的环保意识阅读附答案 环境污染或许是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物,环境保护则是古往今来永恒的话题。
中国古代就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很多方面都体现出古人强烈的环保意识。
传说从五帝时起,国家就设置了虞、衡机构。
虞、衡就是专门负责环保工作的。
据史料记载,舜帝时代,为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舜任命了九官二十二人,其中之一便是虞官伯益。
伯益负责管理草木,治理山泽。
这人很了不起,除了本职工作以外,还喜欢狩猎,喜欢与鸟兽打交道,谙熟鸟语兽习,把驯养鸟兽作为业余爱好。
到了大禹时代,伯益又协助大禹治水、开垦种植、熟化土地等。
南方的水稻就是从那时开始大面积种植的。
衡是虞的下设单位,它的工作比较具体,有林衡、川衡等。
林衡负责巡视山林,植树造林,调拨护林人员和相关物资,还负责实施对相关人员的奖罚;川衡主要整治江河湖泊,保持水系畅通,既要抗旱,又要排涝。
林衡和川衡在虞的领导和协调下,还要进行一些合作,譬如养山涵水、导流山洪等。
中国古代环保法令多以诏令、礼、律、禁令等形式下达。
其中诏令毫无疑问是国家法律,不得违抗。
礼多是民间的约束或叫规约,律和禁令可能是地方政府颁布的,也可能是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
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gǔ,捕鱼的网),以成鱼鳖之长。
据说此禁令产生于大禹时代,最迟也在先秦。
这和今天实施的季节性封山育林、江河禁捕如出一辙。
《礼记》里的规定就更加具体,什幺时候可以伐木,什幺时候可以捕鱼,什幺时候可以网鸟,什幺时候可以逮兽件件桩桩说得清清楚楚。
不仅定性,而且量化;不仅制约黎民百姓,皇家也不例外,违者必究。
《荀子.王制》更是将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了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的先进理念,如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
山东省烟台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诊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烟台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诊断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①近期,王峰团队的百万字人工智能小说《天命使徒》面世引发关注。
联想到去年由清华大学沈阳团队创作而成的人工智能短篇小说《机忆之地》,可以看到,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革命性变化,新一轮的人工智能发展,似乎开始朝向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高峰攀登。
②面对人工智能,艺术家似乎很难有护城河。
青年科幻作家慕明在小说集《宛转环》的《自序:从猿到神》里想象到,60年后,曾经坚固的“写作”观念早已崩塌,“当风格转移的算法成功实现中文自然语言应用,无论是博尔赫斯还是汪曾祺,曾被看作写作者指纹的语言风格被抽象、编码”,可以运用到任何原始文本之中。
因此,无论是布局谋篇还是词句段落,人工智能都能用自己的方式阅读、思考和创作。
到那时,“写什么”“如何写”的方法论问题已经解决,而难住人工智能的将是“为什么写作”这个哲学命题。
③就现实而言,不难发现人工智能正在对写作领域进行“包抄”。
2017年,微软小冰出版了现代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至今人工智能已能写出较为优秀的诗歌和散文作品。
而在网络文学、科幻文学等创作中,不少作家都将人工智能作为工具来收集、整合资料,并让其承担撰写情节大纲、激发叙事灵感等功能。
更不用说在更宽泛的写作领域,人工智能对各类制式写作的驾驭已经炉火纯青……对此,文艺创作者们的态度是复杂微妙的:重复性工作日渐被人工智能取代,但它永远也不可能取代人类无穷无尽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2020-2021学年昆明三中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2021学年昆明三中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摘编自2020年8月6日《中国青年报》,制图:孙山)材料二:立德树人工作一直摆在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位置。
怎样立德树人,如何把握立德树人在新时代的重大任务,是当前必须明确的问题。
立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是国家的德,要让受教育者“明大德”,要有全局意识和大局观念,学习黄大年主动放弃国外优厚待遇,用实际行动践行科技报国的理想信念;教育青年要志存高远,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报效祖国,在党和国家需要的时候,毅然挺身而出,主动扛起责任,挑起担当,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智慧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是社会的德,要教育和引导受教育者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身的奋斗目标,引导受教育者把人民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试金石。
第三是个人的德,也是私德,“严私德”的首要任务是爱国,必须旗帜鲜明地与国家站在一起,其次要教育引导青年敬业、勤业、精业、诚信、友善,常怀一颗感恩之心,积极主动地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
树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是为谁树人,这是“树人”的根本和基础。
立德树人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广泛开展思想政治课教育,厚植爱国情怀,保证树人的方向。
二是如何树人。
必须通过教育来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提高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思维,切实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应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教育,让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共同发展,共同发挥“树人”功能。
三是树什么样的人。
要树立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让广大青年自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2020年秋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主题阅读
第六单元主题阅读古人的环保意识(节选)包光潜环境污染或许是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物,环境保护则是古往今来永恒的话题。
传说从五帝时起,国家就设置了虞、衡机构。
虞、衡就是专门负责环保工作的。
据史料记载,舜任命了九官二十二人,其中之一便是虞官伯益。
伯益负责管理草木,治理山泽。
到了大禹时代,伯益又协助大禹治水、开垦种植等。
南方的水稻就是从那时开始大面积种植的。
衡是虞的下设单位,它的工作比较具体,有林衡、川衡等。
林衡负责巡视山林,植树造林,调拨护林人员和相关物资等;川衡主要整治江河湖泊,保持水系畅通,既要抗旱,又要排涝。
林衡和川衡在虞的领导和协助下,还要进行一些合作,譬如养山涵水、山洪导流等。
中国古代环保法令多以诏令、礼、律、禁令等形式下达。
其中诏令毫无疑问是国家法律,不得违抗;礼多是民间的约束或者叫规约;律和禁令可能是地方政府颁布的,也可能是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
“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ɡǔ),以成鱼鳖之长。
”据说此禁令产生于大禹时代,最迟也在先秦。
这和今天实施的季节性封山育林、江河禁捕如出一辙。
《礼记》里的规定就更加具体,什么时候可以伐木,什么时候可以捕鱼……桩桩件件说得清清楚楚。
不仅定性,而且量化;不仅制约黎民百姓,皇家也不例外,违者必究。
这些规定并非哪一朝代所特有,而是各朝各代都以国家的法律形式诏令天下,如秦代的《秦律·田律》、宋代的《宋大诏令集》等。
中国古人环保意识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古人崇尚自然、自给自足、不轻易杀生的理念深入人心;二是国家颁发律令,主导环保,促进了民间的环保习惯的形成。
1.【词语辨析】下面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管理草木B.治理山泽C.整理江河D.颁发律令2.【整体感知】下列对全文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介绍中国古代的环保机构。
B.介绍中国古代的环保法律。
C.介绍中国古人的环保理念。
D.介绍中国古人的环保意识。
3.【综合判断】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舜帝时代,伯益负责管理草木,治理山泽,协助大禹治水。
2020-2021学年武汉市建港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武汉市建港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不是个好儿子贾平凹①在我四十岁以后,在我几十年里雄心勃勃所从事的事业、爱情遭受了挫折和失意后,我才觉悟了做儿子的不是。
母亲的伟大不仅因为生下血肉的儿子,还在于她并不指望儿子的回报,不管儿子离她多远又回来多近,她永远使儿子有亲情,有力量,有根有本。
②七年前,父亲作了胃癌手术,我全部的心思都在父亲身上。
父亲去世后,我仍是常常梦到父亲,父亲依然还是有病痛的样子,我醒来就伤心落泪,要买了阴纸来烧。
在纸灰飞扬的时候,突然间我会想起乡下的母亲,又是数日不安,也就必会寄一笔钱到乡下去。
寄走了钱,心安理得地又投入到我的工作中了,心中再也没有母亲的影子。
③老家的村子里,人人都在夸我给母亲寄钱,可我心里明白,给母亲寄钱并不是我心中多么有母亲,完全是为了我的心理平衡。
而母亲收到寄去的钱总舍不得花,听妹妹说,她把钱没处放,一卷一卷塞在床下的破棉鞋里,几乎让老鼠做了窝去。
我埋怨过母亲,母亲说:“我要那么多钱干啥?零着攒下了将来整着给你。
你们都精精神神了,我喝凉水都高兴的,我现在又不至于喝着凉水!”去年回去,她真的把积攒的钱要给我,我气恼了,要她逢集赶会了去买个零嘴吃,她果然一次买回了许多红糖,装在一个瓷罐儿里,但凡谁家的孩子去她那儿了,就三个指头一捏,往孩子嘴一塞,再一抹。
孩子们为糖而来,得糖而去,母亲笑着骂着“喂不熟的狗”,末了就呆呆地发半天愣。
④小时候,我对母亲的印象是她只管家里人的吃和穿,那时少粮缺柴的,生活苦巴,我们做孩子的并不愁容满面,平日倒快活得要死,最烦恼的是帮母亲推磨子了。
常常天一黑母亲就收拾磨子,在麦子里掺上白包谷或豆子磨一种杂面,偌大的石磨她一个人推不动,就要我和弟弟合推一个磨棍,月明星稀之下,走一圈又一圈,昏头晕脑的发迷怔。
磨过一遍了,母亲在那里筛箩,我和弟弟就趴在磨盘上瞌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来就十分重视天人关系,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关注天人关系的观念在中国古代社会有广泛深刻的影响。
汉初名臣晁错在一篇上奏皇帝的文书中发表了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见,其中说:让德政普及,使得天上的飞鸟、地下的水虫草木等都为其蒙被,然后才能使得“阴阳调”“风雨时”,维持良好的生态秩序。
这种试图以人为因素影响“天”的意志的主张,其实体现了比较开明的生态意识。
汉宣帝时,御史大夫魏相上书引述《明堂月令》的内容,主张顺应阴阳四时执政。
他说:执政者的行为“奉顺阴阳”,则“风雨时节,寒暑调和”,五谷丰登。
所谓“风雨时节”,是汉代民间对理想生态的习惯表达形式。
汉代铜镜铭文中常见“风雨时节五谷熟”“风雨时节五谷成”等文句,都表达了同样的社会愿望。
中国古代生态保护意识较早成熟,正与农耕生活对自然生态条件的高度依赖有关。
这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本身就具有科学意义。
中国早期的农学和医学,正是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得以发达的。
在反映中国古代生态保护意识的种种文化遗存中,如果剥去神秘主义的外壳,可以发现其科学思想的内核。
《孟子•告子上》说,齐国都城临淄附近的牛山曾经草木茂美,但因为位于都市的近郊,人们随意砍伐,还能够茂美吗?当得到雨露的润泽,又会生长新芽嫩枝,然而在这里放牧牛羊,就又变得光秃秃的了。
所以说,得到滋养,万物都会生长;失去滋养,万物都会消亡。
孟子富有哲理的名言“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包含着生态平衡的思想。
古人认为山林可以保持水土、调节气候。
如果斩伐林木没有“时禁”的话,是会导致水旱之灾的。
可见古人很早就已经发现山林植被有涵养水分、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水的作用。
古代护林的礼俗制度还包括定时采伐,以保护山林的再生能力;禁止野焚,以保护山林以及鸟兽昆虫;禁止砍伐幼树,以保护山林的天然更新。
成书于东汉的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了“自粪”的概念,应与人工施肥不同,是指动植物死亡之后重新返回土壤,为新的生命提供养分。
这样的认识,类似今天循环经济的思想。
中国古代的劳动者还创造了充分利用生态条件的经营形式。
《农政全书》记载,人们在塘岸上设置羊圈,每天扫羊粪于塘中,以为草鱼的饲料,而草鱼的排泄物又可以饲
养鲢鱼。
《广东新语》《湖雅》等著作也记述了水塘上中下层鱼混养的方式,有的学者指出这是对水体的一种立体开发,对自然资源的一种综合利用。
总之,我们在总结中国文化对于世界文化宝库的贡献,不应当遗忘有关生态保护的思想和礼俗构成,因为这些文化遗产的存在,不仅标志着我们民族的历史成就,而且对于增强今天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启示与借鉴价值。
(节选自王子今《中国古代的生态保护意识》)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汉初晁错发表的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见,主张用人为因素影响“天”的意志,体现了较开明的生态意识。
B.汉代魏相提出的顺应阴阳四时的执政主张与汉代铜镜铭文中常见的文句,是民间对理想生态的习惯表达形式。
C.古人很早就发现山林可以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因而认为山林植被可涵养水分,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水。
D.东汉初期提出了类似今天循环经济的思想,中国古代的劳动者还创造了充分利用生态条件的经营形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主要从执政观念、山林保护、农业生产等方面阐述了天人和谐的观念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B.文章围绕天人关系,引用了较为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来阐明自己的观点,材料典型,很有说服力。
C.第二段引用晁错、魏相的奏章内容和汉代铜镜铭文内容,旨在阐述我国古代生态保护意识成熟的根源。
D.“自粪”及分层混养的生产方式是天人关系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是对古代生态保护意识认识的深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如果农耕生活对自然生态条件的依赖不强,我国古代生态保护意识的成熟就可能晚
些。
B.在我国的各种文化遗存中,科学的生态保护思想意识都包裹着一层神秘主义的外壳。
C.古代护林的礼俗制度,保护的不仅是山林,还有山林中鸟兽昆虫,体现出生态平衡的思想。
D.当前“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是对我国古代生态保护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1.A(3分)(B项错误,“风雨时节”,是汉代民间对理想生态的习惯表达形式,而非“汉魏相提出的顺应阴阳四时的执政主张”;汉代铜镜铭文中常见的文句,可看作民间对理想生态的习惯表达形式。
C项逻辑关系颠倒,原文说“古人认为山林可以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可见古人很早就已经发现山林植被有涵养水分,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水的作用”。
D项错误,原文是说《太平经》是早期道教经典,而不是“东汉初期”)
2.C(3分)(晁错、魏相的奏章内容和汉代铜镜铭文内容不是来论证生态保护意识成熟的原因,而是用以阐述天人和谐的观念在朝廷施政方面的影响)。
3.B(3分)(根据原文,“各种文化遗存”有误,“都包裹一层神秘主义的外壳”说法绝对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