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古诗合集+译文

合集下载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9课《古诗三首》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9课《古诗三首》

古诗拓展
描写传统节日的名句。 春节: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苏轼《守岁》 元宵节: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清明节: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端午节: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其三)》 七夕: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林杰《乞巧》 中秋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9
古诗三首
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清明》。(重点)
3.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古诗中描写的节日情景。(重点) 4.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中国传统文 化的博大精深。(难点)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 (今属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改革家、 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少年时,他随父到南 北各地游历,了解民间疾苦。1070年,王安石被 任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同宰相,他不顾大 官僚地主的反对推行新法,后受到保守派的攻击, 被迫辞官,之后新法被废除。 王安石一生写了不少深刻反映人民疾苦和社会问 题的诗文,他常常运用散文的句法写诗,诗歌遒 劲清新,修辞凝练,对后来宋诗的发展有很大影 响。主要作品有《泊船瓜洲》《书湖阴先生壁》 《元日》等。元日》写于他拜相推行新政时。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 清明:我国传统节日,有扫墓、踏 青等习俗。 纷纷:多而杂乱。 欲断魂(hún):形容伤感极深, 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 借问:请问,询问。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的行 人个个落魄断魂。询问当地之人哪里可以买酒消 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

部编版语文1-3年级下册必背内容(古诗、课文、日积月累)

部编版语文1-3年级下册必背内容(古诗、课文、日积月累)
沿着长长的小溪,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小溪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抱着迷路的孩子,
冒着蒙蒙的细雨。
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
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顺着弯弯的小路,
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
小路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背着年迈的大娘,
踏着路上的荆棘。
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课内必背段落
2.《找春天》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啊,找啊。
5.守株待兔
《韩非子・五蠹(dù)》
宋人有耕(gēng)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shì)其耒(1ěi)而守株,冀(jì)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6.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túsū)。
千门万户瞳(tóng)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7.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hún)。
桃对李,柳对杨。莺歌对燕舞,鸟语对花香。
8、《人之初》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完整版)三年级语文古诗词及赏析

(完整版)三年级语文古诗词及赏析

部编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及译文所见作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振:振荡。

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⑷欲:想要。

⑸捕:捉。

⑹鸣:叫。

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诗词赏析这首诗描写了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细节,大声歌唱表现的是童心的自由自在,随后的闭口不言也是由于童心所致。

寥寥数语,不仅描绘了儿童瞬间的神态变化,刻画出一个活泼可爱的象,而且使整首诗充满情趣,很有韵味。

山行作者: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字词注释山行:在山中行走。

远上:登上远处的。

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石径:石子的小路。

斜:xiá为倾斜的意思。

深:另有版本作“生”。

(“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车:轿子。

坐:因为。

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白话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

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名句赏析——“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头。

“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

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石彻成的石屋石墙。

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

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

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

前两句所写的景物质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

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说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译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译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译文及赏析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

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赏析】第一首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

“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

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

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

这虽是粗笔勾画,笔底却是春光骀荡。

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

因为诗人把春风、花草及其散发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所以通过联想,可以有惠风和畅、百花竞放、风送花香的感受,收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在明丽阔远的图景之上,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

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

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

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

杜甫对燕子的观察十分细致,“泥融”紧扣首句,因春回大地,阳光普照才“泥融”;紫燕新归,衔泥做巢而不停地飞翔,显出一番春意闹的情状。

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

春日冲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

这也和首句紧相照应,因为“迟日”才沙暖,沙暖才引来成双成对的鸳鸯出水,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是那样悠然自适。

从景物的描写来看,和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

这两句以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与一、二两句粗笔勾画阔远明丽的景物相配合,使整个画面和谐统一,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

就诗中所含蕴的思想感情而言,反映了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的表露。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下册必背古诗18首详细讲解及欣赏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下册必背古诗18首详细讲解及欣赏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下册必背古诗18首三年级上册(9首) (1)1、所见 (1)2、夜书所见 (2)3、赠刘景文 (3)4、山行 (4)5、望洞庭 (5)6、饮湖上初晴后雨 (6)7、望天门山 (7)8、早发白帝城 (8)9、采莲曲 (9)三年级下册(9首) (10)1、三衢道中 (10)2、惠崇《春江晓景》 (11)3、绝句 (12)4、忆江南(其一) (13)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3)6、清明 (14)7、元日 (15)8、滁州西涧 (16)9、大林寺桃花 (17)三年级上册(9首)1、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于是马上停止唱歌,静悄悄地站立在树旁。

【注释】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振荡;回荡。

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林樾(yuè):指道旁成荫的树。

欲:想要。

捕:捉。

鸣:叫。

立:站立。

【简析】袁枚热爱生活,辞官后侨居江宁。

其主张抒写性情,所写多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

诗人在旅途的路上看见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

这一幕触发了诗人的诗兴,就写下了这一首“所见”。

2、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秋风吹来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注释】萧萧:风声。

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挑:挑弄、引动。

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篱落:篱笆。

【简析】这首诗是诗人客居异乡,静夜感秋所作,抒发了羁旅之愁和深挚的思乡之情。

草木凋零,百卉衰残,江上秋风瑟瑟寒,梧叶萧萧吹心冷。

诗中一个“送”字令人仿佛听到寒气砭骨之声。

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

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及日积月累(注释、译文)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及日积月累(注释、译文)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及日积月累(注释、译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及日积月累(注释、译文)在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古代的诗歌,这些诗歌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同时也培养了我们的审美意识。

今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些古诗,并给出相应的注释和译文。

1.《春晓》杜牧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春天的早晨,人们因为睡得太沉,没有察觉到天亮了。

到处都能听到鸟儿的清脆啼鸣声。

昨晚的风雨声还在耳边萦绕,花儿掉落的声音告诉我们,春天转眼间过去了多少。

译文:春天的早晨,沉睡不知天已亮,四处都是鸟鸣声。

夜来的风雨声,花儿纷纷落下,这一切又预示着春天即将过去。

2.《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床前明亮的月光,好像是地上的霜。

抬起头望着那明亮的月亮,不禁会低下头来思念故乡。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疑似地上铺满了白霜。

抬头望着那明亮的月亮,又不禁低下头来怀念故乡。

3.《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白天因为太阳的西沉而结束,黄河的水流入大海。

如果想要看得更远,就要再往上走一层楼。

译文:白天的阳光渐渐退去,黄河的水流向大海。

如果想要远眺万里山河美景,就要继续向上攀登一层楼。

4.《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鹅,鹅,鹅,它们的脖子弯成了天空的形状,高声歌唱。

它们的白羽毛漂浮在绿色的水中,红色的脚掌轻轻拨动着清澈的波浪。

译文:鹅,鹅,鹅,曲颈向天唱歌。

白色的羽毛在清澈的水上漂浮,红色的脚掌轻拨着水波。

通过学习这些古诗,我们不仅能欣赏到古代文人的才华,还能感受到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同时,注释和译文的提供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注释和译文是对古诗的解释,它们使得诗歌的意义更加清晰明了。

注释可以解释一些古代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古诗的内涵。

2020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必考必背古诗和译文汇总

2020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必考必背古诗和译文汇总

2020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必考必背古诗及译文汇总绝句[唐]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注释①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②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③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常双双出没。

惠崇春江晚景[宋] 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注释⑴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善画。

《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

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

⑵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

《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⑶芦芽:芦苇的嫩芽。

⑷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

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

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上:指逆江而上。

⑸归鸿:归雁。

破群:离开飞行队伍。

⑹依依:不舍之貌。

《楚辞》“恋恋兮依依。

”归人:回家的人。

刘长卿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⑺朔漠:北方沙漠之地。

杜甫诗:“一去紫台连朔漠。

”(8)更待:再等;再过。

三衢道中[宋] 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译文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注释①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

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②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日积月累注释译文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日积月累注释译文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日积月累注释译文1.古诗三首绝句[唐] 杜甫(fǔ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迟日:春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变湿软。

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译文】沐浴在春光下的江山显得格外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泥土随着春天的来临而融化变得松软,燕子衔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宋] 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惠崇是北宋名僧,能诗善画。

这首诗是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

《春江晚景》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一种肉味鲜美的鱼,有毒性。

上:指逆江而上。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三衢道中[宋] 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

三衢:地名,今浙江衢州一带。

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小溪泛尽: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

小溪,小河沟。

泛,乘船。

尽,尽头。

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

却,再,又。

阴:树荫。

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黄鹂:黄莺。

日积月累(11页)忆江南[唐] 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ān)。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注释】忆江南:唐教坊曲名。

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

”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

”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

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谙(ān):熟悉。

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江花:江边的花朵。

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

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古诗+注释+译文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古诗+注释+译文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古诗+注释+译文①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②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③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课本原诗】【注释】①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

《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

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

②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③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

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

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④上:指逆江而上【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课本原诗】【注释】①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

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②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③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

小溪,小河沟。

泛,乘船。

尽,尽头。

④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

却,再的意思。

⑤阴:树荫。

⑥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⑦黄鹂:黄莺。

【译文】梅子成熟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再走山间小路。

山路上古树苍翠,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课本原诗】【注释】①忆江南:唐教坊曲名。

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

”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

”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

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②谙(ān):熟悉。

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③江花:江边的花朵。

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2020部编语文】3年级(下册)全册古诗+注释+译文

【2020部编语文】3年级(下册)全册古诗+注释+译文

(1)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 (2)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3)独怜:唯独喜欢。 (4)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5)深树:枝叶茂密的树。 (6)春潮:春天的潮汐。 (7)野渡:郊野的渡口。 (8)横:指随意飘浮。
古诗大意:
最 是 喜 爱 涧 边 生 长 的 幽 幽 野 草 ,还 有 那 树 丛 深 处 婉 转啼唱的黄鹂。 春 潮 不 断 上 涨 ,还 夹 带 着 密 密 细 雨 。荒 野 渡 口 无 人 , 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含义:
原 比 喻 希 图 不 经 过 努 力 而 得 到 成 功 的 侥 幸 心 理 。现 也 比 喻 死 守 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2)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 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3)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 (4)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 俗 ,大 年 初 一 全 家 合 饮 这 种 用 屠 苏 草 浸 泡 的 酒 ,以 驱 邪 避 瘟 疫 , 求得长寿。 (5)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6)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7)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 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也作春联。
(1)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 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 (2)纷纷:形容多。 (3)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断 魂 :神 情 凄 迷 ,烦 闷 不 乐 。这 两 句 是 说 ,清 明 时 候 ,阴 雨 连 绵 ,飘 飘 洒 洒 下 个 不 停 ;如 此 天 气 ,如 此 节 日 ,路 上 行 人 情 绪 低落,神魂散乱。 (4)借问:请问。 (5)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部编版语文1-6年级下册古诗+译文全整理

部编版语文1-6年级下册古诗+译文全整理

部编版语文1-6年级下册古诗+译文全整理一年级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1、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2、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3、啼鸟:鸟的啼叫声。

4、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1、汪伦:李白的朋友。

2、踏歌:唐代一作广为流行的民间歌舞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3、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4、深千尺: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5、不及:不如。

译文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

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1、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2、疑:好像。

3、举头:抬头。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释1、寻:寻访。

2、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

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一般指的是贤士。

3、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4、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

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5、言:回答,说。

6、云深:指山上的云雾。

处:行踪,所在。

译文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行踪。

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1、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艇:船。

2、白莲:白色的莲花。

3、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4、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2023最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1-3年级课本古诗词集(原文+译文)

2023最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1-3年级课本古诗词集(原文+译文)

目录【一年级上册】 (2)画 (2)【一年级下册】 (2)静夜思 (2)池上 (2)小池 (2)【二年级上册】 (3)登鹳雀楼 (3)望庐山瀑布 (3)夜宿山寺 (3)敕勒歌 (3)【二年级下册】 (4)村居 (4)咏柳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绝句 (5)【三年级上册】 (5)山行 (5)赠刘景文 (5)夜书所见 (5)望天门山 (6)饮湖上初晴后雨 (6)望洞庭 (6)【三年级下册】 (6)绝句 (6)惠崇春江晚景 (7)三衢道中 (7)元日 (7)清明 (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一年级上册】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一年级下册】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明亮的月光洒在井上的栏杆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预习】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讲解

【预习】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讲解

【预习】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讲解知识点一、我会认鸳yuān(海鸳)海鸳是信天翁的别称。

鸯yāng(鸳鸯)惠huì(恩惠)崇chóng(崇尚)豚tún(海豚)减jiǎn(减少)二、我会写融(融化)(融合)(融通)燕(燕子)(乳燕)(燕窝)鸳(鸳鸯)(海鸳)(鸳凤)鸯(鸳鸯)(鸯锦)(鸯龟)惠(恩惠)(实惠)(优惠)崇(崇尚)(崇高)(崇拜)芦(芦苇)(芦柑)(芦荟)芽(发芽)(豆芽)(麦芽)梅(梅花)(杨梅)(腊梅)溪(小溪)(溪水)(溪谷)泛(广泛)(泛滥)(泛应)减(减少)(加减)(减肥)三、易错的字融:左下里面是“点、撇、横、竖”;崇:上下结构,下面是“宗”。

四、多音字行xíng(行走)háng(银行)得dé(得到)děi(我得)地dì(地球)de(高兴地)五、形近字芽(芦芽)牙(牙齿)庐(庐山)芦(芦芽)六、近义词融—溶暖—热满—遍欲—想尽—完添—增七、反义词迟—早香—臭暖—冷外—里(内)短—长晴—阴减—加晚—早八、诗意《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意思:春天来了,在明媚的阳光映照下,山河无比秀丽。

春风中飘散着花草的芳香。

溪边泥土湿软,小燕子翩翩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

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意: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回暖。

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三衢道中》诗意: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我)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投下的树荫,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许幽趣。

九、课文主旨《绝句》是诗人杜甫的作品,描绘了春日的草堂周围生机盎然的春色。

三年级古诗三首绝句_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三年级古诗三首绝句_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简介三年级古诗三首绝句电子教材点击图片,查看大图▼▼▼▼课文朗读点击上方绿标收听音频知识点一、我会认鸳yuān(海鸳)海鸳是信天翁的别称。

鸯yāng(鸳鸯)惠huì(恩惠)崇chóng(崇尚)豚tún(海豚)减jiǎn(减少)二、我会写融(融化)(融合)(融通)燕(燕子)(乳燕)(燕窝)鸳(鸳鸯)(海鸳)(鸳凤)鸯(鸳鸯)(鸯锦)(鸯龟)惠(恩惠)(实惠)(优惠)崇(崇尚)(崇高)(崇拜)芦(芦苇)(芦柑)(芦荟)芽(发芽)(豆芽)(麦芽)梅(梅花)(杨梅)(腊梅)溪(小溪)(溪水)(溪谷)泛(广泛)(泛滥)(泛应)减(减少)(加减)(减肥)三、易错的字融:左下里面是“点、撇、横、竖”;崇:上下结构,下面是“宗”。

四、多音字行xíng(行走)háng(银行)得dé(得到)děi(我得)地dì(地球)de(高兴地)五、形近字芽(芦芽)牙(牙齿)庐(庐山)芦(芦芽)六、近义词融—溶暖—热满—遍欲—想尽—完添—增七、反义词迟—早香—臭暖—冷外—里(内)短—长晴—阴减—加晚—早八、诗意《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意思:春天来了,在明媚的阳光映照下,山河无比秀丽。

春风中飘散着花草的芳香。

溪边泥土湿软,小燕子翩翩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

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意: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回暖。

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三衢道中》诗意: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我)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投下的树荫,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许幽趣。

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新教材)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新教材)部编版

我会认 我会写
xiōn
bèi
g兄 倍
兄独异佳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 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 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 举目无亲,做外乡的客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
两个“异”字连用,更能表达 作者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每逢佳节倍思亲
为什么诗人要向牧童询问酒家呢?
因为作者独身在外,又被雨给淋湿了,无处 躲雨,心情愁闷,想找个酒家,一来可以歇 歇脚,避避雨,二来可饮点酒,驱驱寒,借 酒驱散心中的烦闷。
你觉得这句诗哪个词用的最好?为什么?
“遥”,牧童以行动代替语言,用比回答 还要明确的手势,指向了远处,让人仿佛 看到了杏花林后面的小杜庄,让愁闷的诗 人有了企盼而变得振作起来。
我会认 我会写
t

屠ú 苏
旧符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爆竹声中一岁除
整 “爆竹”指的就是放鞭炮。“一岁 体 除”一年过去了。 感 知 在放鞭炮的声音中一年过去了。
春风送暖入屠苏
屠苏指屠苏酒,这是一种用屠苏草浸泡的药酒,在古 代,每到大年初一,全家都要暍屠苏酒,据说可以驱 鬼辟邪,让人一年都平安健康。人们喝下屠苏酒,就 叫“入屠苏”
是太阳刚出来时光辉灿烂的样子。 抹鼻涕 管弦 舞蹈 享乐 附庸 拳头 胚胎 规律 祸患 惩罚 迷恋
(4)“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是济南大明湖的一副七言对联,语言精练,对仗工整。上下联巧用两组数词,仅用了“四面荷 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几个最具特色的景观,就极其生动逼真地概括了济南古城风貌的秀美景色。这不仅是对大明湖 绮丽风光的精彩描绘,也是对风景如画的济南城的由衷赞美。 家破人亡 哀鸿遍野 民不聊生 内忧外患 登鹳雀楼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全册古诗翻译古文及名言积累翻译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全册古诗翻译古文及名言积累翻译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第四课 古诗三首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zhèn林樾yuè。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翻译第一二句: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第三四句: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第一二句: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第三四句: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第十七课 古诗三首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第一二句: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秋风吹来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第三四句: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q ín ɡ雨盖, 菊残犹有傲ào 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第一二句: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第三四句:一年中最好的光景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第一二句: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又回旋向北流去。

第三四句:两岸青山互相对峙美景难分高下,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语文园地六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liàn yàn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mǒ总相宜。

译文第一二句:在晴日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光彩熠熠,美极了;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

第三四句: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浓抹都显得十分自然。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及花开花谢(注释、译文)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及花开花谢(注释、译文)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及花
开花谢(注释、译文)
古诗: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注释:
- 鹤鸟飞翔的好景象,让登楼的人感叹。

- 在这里指黄河汇入渤海。

黄河因浊而黄,汇入海水后色泽逐渐淡化。

好比我们有时候原来很有朝气,后来没了激情。

-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语出南朝梁代文学家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深思熟虑,明辨笃行。

与群书仁人,修身齐家。

”此处表示不断追求进步,永不止步的精神。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注释:
- 明月在床前照耀,将地面照得银白色,让人怀疑地上结了霜。

- 看到明月高高悬挂在空中,会让人想起家乡的远方。

- 诗歌表达了人类千百年来对自然界的崇敬和向往。

花开花谢:
花开花谢,是自然规律。

生命有始有终,尽管往往令人不忍,
却也是生命的一种美。

如果认真品味,运用爱和智慧,从生命的角
度去看那花开花谢,想必必然会有收获。

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新教材)部编版1

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新教材)部编版1

【译文】 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 迎来新年,人们迎着和煦 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旭日的光辉普照着千家万 户,每年春节总要拿新桃 符换掉旧桃符。
思考并交流
诗中描写了春节的哪些风俗习惯?
诗中描写的春节的风俗习惯有:燃爆竹、饮 屠苏酒、挂桃符等。
诗的前两句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通过描写春节燃爆竹、饮屠苏酒的活动, 渲染了热闹欢乐的氛围。
西湖边轻歌曼舞无休无止。后两句以讽刺的语言写出当政者纵情声色,并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不漏声色地揭露了“游人
的氛围?衬托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们”的腐朽本质,也由此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全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冷言冷语的讽
刺,偏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作谩骂之语:确实是 讽喻诗中的杰作。
《清明》通过描写清明时节烟雨迷蒙,以 及诗人内心忧伤欲借酒消愁的心境,表达了 诗人孤身在外时内心的孤寂,以及对亲人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加、换、删、调、改。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其一
◇静:这湖面犹如镜子,静得连一丝微风都舍不得掠过,静得蜻蜓不知点水,静得佳人来此照面。
遥知/兄弟/登高处, 5、类型句子练习:
《元日》通过对春节热闹欢乐气氛的描写, 形象地表现了春天万象更新的景象,寄托了 诗人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
清明:我国传统节日,有扫墓、 踏青等习俗。 纷纷:多而杂乱。
欲断魂(hún):形容伤感极深, 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 借问:请问,询问。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古诗 文言文 日积月累背诵汇总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古诗 文言文 日积月累背诵汇总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背诵资料一、【古诗词】《绝句》[唐]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宋] 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lóu hāo)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衢道中》[宋] 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得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

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兔子。

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解释】: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元日》[宋]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唐] 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二、【日积月累】(一)《忆江南》[唐] 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另外两首)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二)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

[学步]:学习走路。

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滥竽充数:[滥]失实的,假的。

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

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掩耳盗铃:[掩]遮蔽,遮盖。

[盗]偷。

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自相矛盾:[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

[盾]保护自己的盾牌。

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描写了什么景色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描写了什么景色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描写了什么景色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分别描绘了春天的明媚风光、早春的江景以及初夏的宁静景色。

以下是每首诗的详细信息:一、《绝句》- 杜甫1.原文: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翻译:春天阳光普照,山河无比秀丽,清风拂面,送来花草的芳香。

泥土湿润,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慵懒的鸳鸯睡在温暖的沙滩上。

3.注释:迟日:春日。

泥融:泥土湿软。

4.赏析:此诗描绘了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明净绚丽的春景。

诗人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等,展现出明媚的大好春光。

全诗对仗工整,意境明丽悠远,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5.出处:收录于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6.作者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他的诗作大多反映现实生活,被称为“诗史”,风格沉郁顿挫,对后世影响深远,被称为“诗圣”。

二、《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1.原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2.翻译:绿色的竹林外,几枝桃花初放,江上的春水荡漾,一群鸭子在欢快地嬉戏,它们最先感知到春天江水已经变暖。

岸边长满初生的蒌蒿和刚刚发出嫩芽的芦苇,这正是河豚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3.注释:蒌蒿:一种草本植物。

芦芽:芦苇的嫩芽。

4.赏析:此诗为题画诗,诗人以三两枝桃花、江水中的鸭子等事物,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江景图。

全诗逼真地再现了画中江南早春的主要景物,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抒发了诗人惜春、喜春的感情。

5.出处:收录于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6.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文学家、艺术家。

他在古文方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为词人开辟豪放词风,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在书法方面与黄庭坚、米沛、蔡襄并称“宋四家”。

三、《三衢道中》-曾几1.原文: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注释:
①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②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③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常双双出没。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注释:
⑴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善画。

《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

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

⑵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

《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⑶芦芽:芦苇的嫩芽。

⑷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

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

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上:指逆江而上。

三衢道中
[宋]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译文: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注释:
①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

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②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③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

小溪,小河沟。

泛,乘船。

尽,尽头。

④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

却,再的意思。

⑤绿阴:苍绿的树阴。

阴,树阴。

⑥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⑦黄鹂:黄莺。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注释:
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2.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

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3.一岁除:一年已尽。

除,逝去。

4.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5.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6.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7.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也作春联。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注释:
⑴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

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⑵纷纷:形容多。

⑶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

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⑷借问:请问。

⑸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

受此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
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注释:
1.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

2.忆:想念。

3.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4.异乡:他乡、外乡。

5.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6.佳节:美好的节日。

7.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8.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

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