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崩塌_滑坡_泥石流灾害的时间分布特点_文宝萍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
(3)山前灾害带:
多地震、泥石流、滑坡以及冰雹等自然灾害。
3、自然灾害的成灾程度与人口数量的关系
自然灾害的成灾程度与人口数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部,使得成灾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
2.农作物成灾面积与播种面积的关系
③西部自然灾害区——西北河谷及山前绿洲地区 藏南谷地 内蒙古高原 藏北高原
2、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
(1)沿海灾害带:
多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涝、干旱、海水入侵、地震等自然灾害
(2)沿江灾害带:多暴雨、干旱、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①旱灾和涝灾:下游最频繁,中游次之,上游最少。
②滑坡、泥石流灾害:上游地区是沿江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最集中、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
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1)种类多:我国的自然灾害中,最主要的是气象、气候灾害,其次是地质地貌灾害。其中以洪涝、干旱和地震的危害最大。
(2)频率高:高于世界各国平均的频率
(3)分布范围广:
①西北、黄土高原和华北——春秋季的干旱;
②东部季风区,集中在七大江河流域——夏季的暴雨、洪涝;
③东北和西南林区——冬春季的森林火灾;
④西南、西北和华北的活动构造带——地震;
⑤青藏高寒地区——低温冻害和冰雪灾害;
⑥东南沿海地区——台风、风暴潮。
(4)地区差异大:
①东部自然灾害区——华北地区 沿海地区、江淮地区(华中区)、东北地区
②中部自然灾害区——北方农牧交错带 西南地区、贵州高原地区(湘黔桂川接壤地区)
我国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有东西分区、南北分带、亚带成网的特点。
课件4:2.2 中国的地质灾害
滑坡和泥石流是地球外力作用的结果,与重力、岩性、地 形、气候等密切相关, 其发生发展受断裂发育、岩石破 碎、地形高峻、暴雨集中等因素制约, 同时地震、火山 的发生往往诱发其发生. 一般说来, 地壳活跃的地带, 多断裂发育、岩石破碎、地形高峻、暴雨集中, 因而既 多火山、地震, 又容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 如我国青藏 高原东南部和横断山区,既多火山、地震, 又是滑坡和泥 石流的多发区, 且在地震发生的同时往往产生滑坡和泥 石流灾害, 可见地质灾害具有关联性.
西南
地貌
人员伤亡 3. 危害财产损失
交通受阻
图表导读 教材P35图2.15“四川省、重庆市滑坡和泥石流的分 布”该图表明川渝地区是我国滑坡和泥石流严重区.
原因为: (1)大巴山的南坡, 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 1000米左右, 是面积广大的大斜坡. (2)岷江和大渡河的上游区又是地势急剧下降的地区, 地质结构复杂, 地表结构不稳. (3)受西南降水系统的影响, 雨量丰富, 而且盆地边缘 植被破坏严重.
2011年,全国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403起,避免人员伤 亡34456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7.2亿元。3起重大地质 灾害分别是: 2011年5月9日发生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 市全州县滑坡事件, 造成22人死亡、1人受伤, 直接经 济损失350万元;2011年7月5日发生的陕西省汉中市略 阳县岩质崩塌事件, 造成18人死亡、4人受伤, 直接经 济损失1000万元;2011年9月17日发生的陕西省西安市 灞桥区的特大黄土滑坡事件,造成32人死亡、5人受伤, 直接经济损失5200万元.
基础梳理
一、地震灾害
1. 特点: ___范__围__广____、频度高、强度大、危害大.
西东 新疆
活动性断裂带
中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
第6卷第4期水土保持研究V o l.6N o.4 1999年12月R esearch of So il and W ater Conservati on D ec.,1999Ξ中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李 树 德(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北京 100871)摘 要 环境、生态、灾害是当前人类所面临的重大紧迫问题,同时也构成当代科学研究的最前沿课题之一。
我国滑坡和泥石流除在空间表现出明显的分布特征外,在时间上也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特点。
表现出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宏观动态特征不仅有其特殊的波动特性,而且还显示一定的周期性特征。
关键词 滑坡 泥石流 灾害The Tem pora l and Spac i a l D istr ibution of Landsl ideand D ebr is Flow D isa sters i n Ch i naL i S hud e(D ep art m ent of U rban and E nv ironm ental S ciences,B eij ing U niversity B eij ing 100871)Abstract Environm en t,eco logy and disaster are the th ree p ressing p rob lem s facing m ank ind now adays,and m eanw h ile they con stitu te the leading sub jects in cu rren t scien tific research.A part from the obvi ou s distribu ti onal p attern s,landslide and deb ris flow in Ch ina also show s certain regu larity in ti m e landslide and deb ris flow disasters,in o ther w o rds,no t on ly have show n m acro scop ic featu res,bu t have also show n certain cyclical character.Key words landslide deb ris flow disaster灾害是天体、地球大气系统中能量交换、物质运动在生态圈的一个客观事件。
2.3我国的地震、泥石流、滑坡
目前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 存在泥石流的潜在威胁。由 于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 进入20世纪后全球泥石流暴 发频率急剧增加,发生逾百 次
1970年 秘鲁的瓦斯卡兰山暴发泥石流, 500多万立方米的雪水夹带泥石, 以1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冲向秘鲁 的容加依城,造成2.3万人死亡, 灾难景象惨不忍睹。
2005年,雅加达西南部一个村庄 遭遇泥石流袭击,造成至少140人 死亡。
二、我国的滑坡和泥石流
我国为什么是泥石流和滑坡频发的国家?
原因:
自然因素: 多山的国家;雨量集中; 森林的覆盖率低 人为因素:
(1)不合理开挖:修建铁路、公路、水渠以及其它工程 建筑的不合理开挖。
(2)不合理的弃土、弃渣、采石:
试 分 析 我 国 地 震 灾 害
成因: 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 板块交会处 又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 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分布:西多动少 西部:
东部: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严重性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一、我国的地震灾害 我国地震的基本特点: 分布范围广 地震频率高、强度大 地震源浅、危害大
案例①——中国河北唐山地震
1976年7月28日,在中国河北省的唐山发生了
里氏7.8级强烈地震。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唐山市
区,即北纬 39.6°,东经118.2°。这是我国历
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灾害,北京市和天津市受
这是台湾 岛近百年来发生的最强烈的地震。该区有
许多活断层,导致断层沿线地区遭遇灾难性破坏。
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成灾机理、分布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复核OK)
图5
滑移式崩塌示意图
2015年9月10日5时38分
5.3膨胀式崩塌
在边坡卸荷作用下,卸荷裂隙一般在构造裂隙的基础上继承发 展,在危岩体压应力作用下,层面垂向裂隙贯通后危岩体底部发生剪 切破坏,形成崩落。崩塌区由边坡坡肩前缘向后扩展(见下图3) 。如 果危岩底部含有软弱或破碎夹层,软弱夹层的蠕变和超前风化,或危 岩底剪切带发育优势结构面或裂隙面,将加速危岩体底部的剪切破 坏。
2015年9月10日5时38分
5.滑坡的人为因素 违反自然规律、破坏斜坡稳定条件的人类活动都会诱发滑坡。例如: (1)开挖坡脚:修建铁路、公路、依山建房、建厂等工程,常常因使 坡体下部失去支撑而发生下滑。例如我国西南、西北的一些铁路、公路、 因修建时大力爆破、强行开挖,事后陆陆续续地在边坡上发生了滑坡, 给道路施工、运营带来危害。 (2)蓄水、排水:水渠和水池的漫溢和渗漏,工业生产用水和废水的 排放、农业灌溉等,均易使水流渗入坡体,加大孔隙水压力,软化岩、 土体,增大坡体容重,从而促使或诱发滑坡的发生。水库的水位上下急 剧变动,加大了坡体的动水压力,也可使斜坡和岸坡诱发滑坡发生。支 撑不了过大的重量,失去平衡而沿软弱面下滑。尤其是厂矿废渣的不合 理堆弃,常常触发滑坡的发生。 此外,劈山开矿的爆破作用,可使斜坡的岩、土体受振动而破碎产生 滑坡;在山坡上乱砍滥伐,使坡体失去保护,便有利于雨水等水体的入渗 从而诱发滑坡等等。如果上述的人类作用与不利的自然作用互相结合,则 就更容易促进滑坡的发生。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越来越多的工程活动破坏了自然坡体,因而近 年来滑坡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应加以重视。
2015年9月10日5时38分
(4)水文地质条件:水体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主要作用。它 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软化岩、土,降低岩、土体的强度,产生动水 压力和孔隙水压力,潜蚀岩、土,增大岩、土容重,对透水岩层产 生浮托力等。尤其是对滑面(带)的软化作用和降低强度的作用最突 出。 就第二个条件而言,在现今地壳运动的地区和人类工程活动的 频繁地区是滑坡多发区,外界因素和作用,可以使产生滑坡的基本 条件发生变化,从而诱发滑坡。主要的诱发因素有:地震、降雨和 融雪、地表水的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 刷;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上部堆载、爆破、 水库蓄(泄)水、矿山开采等都可诱发滑坡,还有如海啸、风暴潮、 冻融等作用也可诱发滑坡。
2.5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
年初: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21省 3月份以来:宁夏严重干旱 5.12:汶川特大地震 5月至9月:新疆出现历史上第二个严重 干旱年 6月上中旬:华南、中南地区发生严重 洪涝灾害。 8月30日:四川攀枝花—会理地震 9月 :台风“黑格比”严重影响两广地 区
9月下旬:四川发生严重暴雨洪涝和泥
范围
灾害种类
形成原因
东部
灾害 范围 区 中部
灾害种类
形成原因
①灾害强度:与之呈正相关; ②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受灾的绝 对数量大、但相对数量小; ③防灾抗灾能力:越强的地方,灾后恢 复越快,危害程度越低。
⑶我国直接损失的地域分异
地域分异 东部 中部
直接损失
大
西部
小,但资源、 环境破坏效应 最严重
中
灾害 区 海洋 东南 沿海
⑵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分异:
基本 指标 表现形式 及含义 与经济发展水平 的关系
损 失 程 度
绝 受灾人口、 对 受灾面积、 数 各种受灾 量 体破坏数 量与损毁 相 程度、灾 对 害造成的 数 经济损失 量
各指标的 统计数, 反应直接 损失 各指标损 失值与总 值之比, 反应相对 损失
人口和城镇密集、 经济发达、社会财 富密度高的地区, 绝对损失大。 上述地区人口多、 经济总量大,抗灾 减灾能力强,相对 损失小。
石流灾害。 10月末:西藏发生强降雪10万余人受灾 10月下旬至11月初:长江沿线及地区发 生严重秋涝
民政部发布:2008年我国 各类自然灾害造成88 928人死亡和失 踪;直接经济损失13 547.5亿元,比 2007年增加473.3%。
一、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1.种类多:
中国的地质灾害
东部:稀疏
以大兴安岭-张家口-榆林-兰州-昌都为界,东南密集,西北稀少
时间分布:
表现出常发性, 尤其是大雨、暴雨、久雨中更多
3.泥石流的类型
暴雨激发的黄土泥流 暴雨引发泥石流
华北和东北山地 黄土高原
冰川泥石流
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 川滇山地
降雨泥石流
三、地质灾害多发区——西南地区
(二)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 摧毁农田和房屋;造成人员伤亡; 危害铁路、公路和水利水电工程等
பைடு நூலகம்
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
思考我国 滑坡、泥 石流多发 的原因
2.滑坡、泥石流的时空分布特点:
时间上,爆发受连续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的激发,
发生的时间规律与集中降水的时间规律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空间上,主要分布在山区
3、我国滑坡的分布
以大兴安岭、太 空间分布: 行山、巫山、雪 西部:密集 峰山为界
中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成因类型
中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成因类型一、本文概述中国,作为世界上地形地貌最为复杂多样的国家之一,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这些灾害的发生,既有自然因素的作用,也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密切相关。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类型,以期为提高灾害防治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将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分类及特征。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系统梳理中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地理分布特点,揭示其空间分布规律。
我们将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深入剖析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气象水文条件等;人类活动则涉及土地利用、工程建设、采矿等。
文章将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揭示各成因类型对灾害发生的影响程度和机制。
文章将提出针对性的防灾减灾对策和建议。
通过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完善防治体系、提高公众防灾意识等措施,以期降低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概率和损失程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分析和深入研究,为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为推动中国防灾减灾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二、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类型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在中国广泛分布,其成因类型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和综合因素。
自然因素是导致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主要成因之一。
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气象水文条件等自然地理环境对灾害的发生有决定性影响。
例如,断裂带、褶皱带等地质构造活跃区,以及坡度陡峭、地形破碎的山地丘陵区,常常是崩塌、滑坡灾害的高发区。
强降雨、融雪、冰川活动等气象水文事件,也常诱发泥石流灾害。
人为因素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不合理的工程建设、过度开垦、采矿等人类活动,破坏了自然环境的稳定性,增加了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例如,在山区进行大规模的道路建设、房屋建设等工程,常常导致山体破坏,增加了滑坡和崩塌的风险。
资料4:我国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
⑴1949-1990年间,全国共发生重大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事件850余起,至少造成9595人死亡,受伤人数更多。
这些灾害涉及到全国27省(市、自治区)、366个市、县、乡(镇)。
每年给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0亿元左右。
四川是我国遭受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最重、频次最高的省份;其受灾频次约占全国总频次数的25%(滑坡、崩塌)至30%(泥石流)。
其次为云南、陕西、甘肃、青海、贵洲、湖北、北京、西藏、新疆。
即是说,西南三省、西北四省(自治区)是我国的重灾区、多发区。
其余省(市、自治区)属于发育微弱区或称少灾区。
⑵1949-1990年这42年来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地裂缝灾害对我国国民经济各个领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而且事实表明,这些灾害的发育程度和危害程度还有越来越强烈的趋势。
首先,我国铁路、公路及内河航运交通事业是受上述地质灾害危害最严重的部门,至少有17条重要铁路干线深受其害。
全国铁路沿线分布有大、中型滑坡1000余处,泥石流沟1386条。
其次,在山区资源开发和工程、矿山、城镇建设中,受到严重的危害。
我国至少有27座工厂、43座矿山、近千座水电站、水库因受滑坡、崩塌、泥石流危害或威胁已被迫停产、搬迁,甚至被毁坏。
地处山区的大、中、小城市,诸如重庆市、兰州市、攀枝花市、西昌市、东川市、十堰市、天水市、武都县、喜德县、得荣县、碧江县、巫溪县、云阳县、汉源县、金阳县、宁南县、元阳县等至少有44座,已多次受到滑坡、崩塌、泥石流的直接危害。
⑶滑坡、崩塌、泥石流是在特定的地质-地理环境中形成,并受降雨、地震、人为活动等诸因素影响而发展成为危害人民生命和经济建设事业的一种常见的自然-人为灾害。
因此,它们的形成和分布,既与地理-地质环境条件有关,又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有关;致灾因素既有自然规律一面,又有人为因素一面。
在我国现阶段,有时,人为因素可起主导作用。
鉴于上述诸因素中随机性不确定因素的普遍存在,给科学的预测预报工作带来因难,使之成为公认的难题。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ppt课件
汶川大地震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交流研讨:为什么我国的川、滇、黔地区多 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ppt课件
位于 板块 交界 处
地壳 活动 强烈
多地震
断裂发 育、岩 石破碎
季风 气候
暴雨 集中
滑坡、 泥石流 多发
ppt课件
同步提升:见学案
ppt课件
课堂小结
一、我国的地震灾害 1、我国地震灾害的基本特点 2、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 3、我国的地震分布
ppt课件
(一)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
ppt课件
ppt课件
1.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
(1)、位于板块交界处 (2)、处于两大地震带之间
2.青藏高原区、台湾地区多地震的原因
青藏高原区: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台湾地区: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环 太平洋地震带
ppt课件
异:泥石流:暴雨、冰川激发;岩石破碎 滑坡:暴雨下渗。
ppt课件
归纳:我国泥石流与滑坡灾害频发的共同原因 1、多山; 2、雨量集中; 3、森林覆盖率低; 4、人类不合理的活动。
ppt课件
(二)我国的泥石流与滑坡的分布
ppt课件
泥石流与滑坡的防御措施
1、预警; 2、陡坡禁采土石、滥砍; 3、植树造林
坡陡、碎石、少树、大雨
ppt课件
滑坡灾害
ppt课件
2、滑坡的形成原因
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地质灾害是指在地球表面发生的自然灾害,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震等。
然而,在不同的时间段中,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会有所不同。
尤其是在6月和7月这两个月份,地质灾害的发生次数差异更加明显。
本文旨在探讨6月和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
通过分析自然环境因素和地表过程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并为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提供可行的措施。
在自然环境因素方面,气候变化被认为是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6月和7月通常是气候变暖、降水增多的季节,降雨量的增加可能导致土壤水分饱和,增加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风险。
此外,地温的上升也可能引发地表运动,如地面沉降和地震活动,增加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
另一方面,地质构造对地质灾害的发生也起着重要作用。
地质构造包括地壳运动、断裂带分布等因素,它们会影响地质构造的稳定性,进而影响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
在某些地质结构较为复杂的地区,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相对较为频繁。
此外,地表过程因素也是导致地质灾害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降雨量的差异是影响地质灾害发生次数的重要因素,过多或过少的降雨都可能导致土壤饱和或干燥,从而增加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山体坡度也会影响地质灾害的发生,较大的坡度可能会导致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概率增加。
综上所述,6月和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包括气候变化、地质构造以及地表过程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自然原因,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应对地质灾害,减少其对人们生活和财产安全的威胁。
1.2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2. 正文2.1 自然环境因素2.1.1 气候变化2.1.2 地质构造2.2 地表过程因素2.2.1 降雨量2.2.2 山体坡度首先,我们将讨论自然环境因素对6月和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影响。
这些因素包括气候变化和地质构造。
工程地质知识:简述我国崩塌滑坡的类型和分布的区域性特点.doc
工程地质知识:简述我国崩塌滑坡的类型和分布的区域性特
点
我国崩塌、滑坡灾害的类型和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
简述如下:
(1)西南地区,含云南、四川、贵州、西藏四省(区)。
为我国崩塌、滑坡分布的主要地区。
该地区崩塌、滑坡的类型多、规模大、频繁发生、分布广泛、危害严重,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和人身安全的制约因素之一。
(2)西北黄土地区,面积达60余万平方公里,连续覆盖五省(区)。
以黄土崩塌、滑坡广泛分布,为其显著特点。
(3)东南、中南等山地和丘陵地区,崩塌、滑坡也较多,规模较小,以堆积层滑坡、风化带破碎岩石滑坡及岩质滑坡为主。
崩塌、滑坡的形成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密切相关。
(4)在西藏、青海、黑龙江省北部的冻土地区,分布与冻融有关、规模较小的冻融堆积层的崩塌、滑坡。
(5)秦岭大巴山地区,也是我国主要崩塌、滑坡分布地区之一。
堆积层滑坡大量出现,变质岩、页岩地区容易产生岩石顺层滑坡,对国民经济损失产生一定的影响。
尤其是该区的宝成铁路,自通车以来沿线的崩塌、滑坡年年发生,给铁路正常运营带来很多麻烦。
其中以堆积层滑坡为主,与修铁路时开挖坡脚有密切关系。
中国自然灾害类型分布特点及灾情
中国自然灾害类型分布特点及灾情 1.主要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 旱灾——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 洪涝灾害——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 地震灾害——台湾、华北、西北、西南 泥石流、滑坡——西南 台风——东南沿海 不同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 华北——旱涝、地震 华东、华南——台风、旱涝 西北——风沙、地震 西南——地震、滑坡、泥石流 东北——旱涝、低温灾害 2. 主要特点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广泛、灾种多样、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
(1)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 中国正好位于世界上两个典型灾害带的交汇处,灾害多发。
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全球多种自然灾害在中国都有发生,尤其以地震、干旱、洪涝、台风、风暴潮的危害最为严重。
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强度大。
全球20世纪发生的54起重大自然灾害中,我国占了8起。
我国灾种多、灾次频的原因可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概括。
我国处在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汇处。
我国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
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不稳定,尤其是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强弱、位置移动的快慢导致了我国不同地区频繁交替的旱涝灾害。
将这些影响灾害形成的因素与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地区对应起来,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规律,如:从夏季风的推进和锋面雨带的推移两个方面解释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震主要发生在华北、西北和西南板块活动地区;从地貌、气候和植被的影响方面解释滑坡、泥石流主要发生在西南区;从纬度与气候方面分析低温冷害主要发生在东北地区;从海陆位置和台风的形成机制来解释台风主要发生在东南沿海。
(2)成灾人口多,农业灾情严重 自然灾害的成灾程度与人口数量的关系 我国人口分布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沿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画一条人口分界线,此线东南集中了全国90%以上的人口,此线西北人口稀疏。
人口的这种不平衡分布,与水旱等自然灾害多发区相结合,使得我国成灾人口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河北、四川、湖北、安徽、湖南和江西等省。
中国的灾害
中国的地质灾害一、中国地质灾害基本概况1.地震灾害(1)我国地震分布特点:西多东少。
(2)四个地震多发区: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
地震带的分布基本上遵循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
(3)我国地震灾情特点:东重西轻。
2.滑坡、泥石流灾害(1)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山地面积广、山高谷深、地势陡峻、地质构造复杂、上层岩性相对松软、受重力和水力作用以及山地开发程度不断加大等影响。
(2)时间分布特点。
泥石流:与集中降水的时间规律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
滑坡:表现出常发性,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一般在雨季或春季冰雪融化时多发,尤其是大雨、暴雨、久雨中更多。
二、难点突破西南地区是地质灾害多发区,其中藏、滇是地震、滑坡和泥石流最为严重的省区。
三、中国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1.造成滑坡的主要原因:2.①组成山体的岩石是一些古老的岩系(如千牧岩、片麻岩等),经过多次地质构造运动的作用、破碎严重,容易发生滑坡。
②岩层的倾斜方向和山坡方向一致,往往会出现顺岩层滑坡的现象。
③地下水和地表水浸湿坡面物质,使其软化,降低了黏聚力,所以在大雨后和地下水丰富的地区容易发生滑坡。
此外,风化作用、人为因素和地震等也会促使滑坡发生。
2.形成泥石流的主要条件:①在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断裂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烈度大的地区,地表岩层破碎,山坡上有松散的土层和风化物质覆盖,为形成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
②有陡峻的地形,沟谷上游有一定的汇水面积,下游窄小,沟床纵剖面坡度较陡直。
③在中、上游地区有强大的暴雨或冰雪强烈消融及湖泊的溃决等形成给充沛的水源。
此外,强烈的地震、植被的严重破坏等,都可以引起泥石流的爆发。
中国的水文灾害一、中国水文灾害概况1.洪水灾害(1)分布特点: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
(2)暴雨洪水分布: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
(3)我国洪涝灾害的灾情特点: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而且损失大。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 讲义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讲义一、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
以下是我国自然灾害的一些显著特点:1、灾害种类繁多我国的自然灾害涵盖了气象灾害(如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寒潮等)、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海洋灾害(如风暴潮、海啸等)、生物灾害(如病虫害、森林草原火灾等)等多个领域。
几乎各种类型的自然灾害在我国都有发生,这使得我国面临着复杂多样的灾害威胁。
2、灾害发生频率高由于我国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复杂多变,许多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例如,洪涝灾害在我国南方地区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干旱在北方地区也时有发生。
地震活动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也较为活跃,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持续的威胁。
3、灾害分布地域广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差异较大,导致自然灾害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例如,东南沿海地区经常受到台风的侵袭,西南地区是地震和地质灾害的高发区,北方地区则容易遭受干旱和寒潮的影响。
4、灾害损失严重自然灾害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统计,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在数百亿元以上,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灾害事件中,如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造成的损失更是触目惊心。
5、灾害连锁性强一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会引发其他相关的灾害。
例如,暴雨可能引发洪涝灾害,进而导致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干旱可能导致森林火灾的发生,同时也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引发粮食减产等问题。
6、灾害的季节性和周期性许多自然灾害在时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比如,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夏季,干旱多发生在春季和秋季;台风主要在夏秋季节影响我国沿海地区。
这种季节性和周期性的特点为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二、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1、气象灾害的分布(1)暴雨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珠江流域、淮河流域等地。
16-17版:2.2 中国的地质灾害(步步高)
第二节中国的地质灾害[学习目标定位] 1.掌握我国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时空分布、成因和特点。
2.理解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形成的原因。
一、地震灾害1.我国是世界①________地震多发区,地震范围广、频度②______、强度③______、危害大。
地震规模西部地区④________东部地区,但经济损失和死亡人数东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地区。
2.我国地震⑤______多⑥______少,主要有⑦__________、新疆、华北和⑧________四个多发区。
3.地震灾情⑨______重⑩______轻。
原因是东部人口、建筑物以及城市等密集,西部人烟稀少,决定了我国地震灾情东部严重,特别是南北地震带、华北地区及⑪________的地震灾情最严重。
4.我国地震震源浅,烈度较高。
5.在因震死亡人数减少的同时,由于⑫________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⑬____________,故灾害经济损失有⑭________趋势。
思维活动1.我国地震多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二、滑坡、泥石流灾害1.在山高沟深、地势陡峻、地质构造复杂和上层岩性相对松软的地质地貌条件下,受⑮________或⑯________的作用,很容易形成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2.从时间变化看,具有与⑰________相对一致的季节变化。
3.从空间分布看,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山区,西南地区是重灾区。
在地域上具有广泛和⑱____________的分布特点。
思维活动2.我国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主要分布在什么区域?三、地质灾害多发区1.⑲____________是地质灾害多发区,其中⑳______、滇是最为严重的省区。
2.多发原因(1)自然原因:构造活跃,○21____________________,水源充足、多暴雨。
(2)人为原因:开发山区、破坏植被,建筑物、人、财产等趋于密集,建设者的○22____________和措施不到位。
探究点一我国的地震灾害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
中国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
钟立勋;文宝萍
【期刊名称】《现代化》
【年(卷),期】1991(013)006
【总页数】2页(P38-39)
【作者】钟立勋;文宝萍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42.2
【相关文献】
1.中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基本特征与防治途径 [J], 张业成
2.中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成因类型 [J], 刘传正
3.中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 [J], 张春山;张业成;张立海
4.青海省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J], 魏正发;曹小岩;张俊才;应忠敏;严慧珺;魏赛拉加
5.基于无人机低空航摄的典型地质灾害识别研究——以滑坡、泥石流、崩塌为例[J], 潘文明;王德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2中国的地质灾害 (2)
破坏严重, 20世纪我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 55万,占同期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
2、分布特点:分布不均匀,呈明显带状,西
多东少 。新疆、青藏、华北、台湾多发。
地震规模:西大东小
105°E是
我国地质构造的东西分界线正处于地形转折地
带,构造
105°E
运动强烈,
1985年7月15日 湖北鄂西土家 族苗族自治州
2005年6月30日 四川省泸定县
2007年7月31日 四川省达州市
暴雨引起15个乡75个村暴发滑坡
特大泥石流 大面积山体滑坡
讨论:
为什么泥石 流和滑坡在我 国分布较广?
归 纳
地质 地貌
我国山区面积广, 地表起伏大
位于板块交界处
加强重 力作用
多地震
灾情却东重西轻的原因:
虽然我国西部地震频次高,强度大, 但人口稀疏,资产密度小,因此灾情也 就相应小得多;而东部地区有着占我国 城市总数46%的城市,90%以上的人口, 又是我国经济发达、资产密集区,这就 决定了我国地震灾情必然是东部严重。
读图思考:我国近年来地震造成的死亡人口下降,但为什么经济损 失却上升?
灾情发展趋势
我国地震死亡 人口总体下降
经济损失迅速上升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了,灾害 的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科技的进步,地震的预测、建筑 物的加固、人的防震意识加强,使人员的伤亡减少。
2008年5月31日航拍,汶川县的山体在滑坡
时间: 2010年8月7日夜22点左右
地点: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
发生5.3级 地震,震源 深度7.0公 里。
时间:2011年3月10日12时5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