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地质灾害监测方案
地质灾害监测方案实例
三峡库区巫山县青石(神女溪)滑坡专业监测预警实施方案单位:三峡库区巫山县青石(神女溪)滑坡专业监测预警实施方案项目负责:编写:审查:审定:总工程师:院长:单位名称目录一、前言........................................................... - 1 -(一)任务由来 (1)(二)现阶段监测工作情况介绍 (1)(三)专业预警监测目的与任务 (1)(四)自然地理及气象水文 (1)(五)滑坡体基本特征 (2)1 滑坡边界、规模、形态特征 ............................................................................................................... -2 -2 滑体特征............................................................................................................................................... - 2 -3 滑床特征............................................................................................................................................... - 2 -4 滑面特征............................................................................................................................................... - 3 -5 滑坡变形破坏特征............................................................................................................................... - 3 -二、监测执行的技术规范与依据........................................ - 4 -三、监测工作方案.................................................... - 5 -(一)监测工作布置原则 (5)(二)监测系统的功能 (5)(三)监测内容 (6)(四)监测方法及及技术指标 (6)(五)监测期限 (8)(六)监测频率 (9)(七)监测的等级 (10)四、监测工作实施技术设计........................................... - 11 -(一)监测系统基准网及监测网的建立、实施 (11)1 监测系统基准网及监测网的建立 ..................................................................................................... - 11 -2 基准网、监测网的实施..................................................................................................................... - 12 -(二)监测基准网施测 (16)1 平面控制测量..................................................................................................................................... - 16 -2 高程控制测量..................................................................................................................................... - 17 -3 坐标系统............................................................................................................................................. - 18 -4 控制网内业计算处理......................................................................................................................... - 18 -(三)变形观测点施测 (18)1 观测点平面位移测量......................................................................................................................... - 18 -2 观测点三角高程沉降测量 ................................................................................................................. - 19 -(四)远程红外摄影监控 (19)(五)地表变形拉裂缝观测点的建立及实施 (19)(六)巡查监测 (21)五、监测数据的整理及分析........................................... - 23 -(一)监测数据的整理 (23)(二)变形值的统计规律及成因分析 (24)(三)险情预警标准 (25)(四)监测信息报送 (26)(五)应急预案的制定 (28)(六)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28)(七)安全保证措施 (29)1 制度措施............................................................................................................................................. - 29 -2 物资保障措施..................................................................................................................................... - 30 -3 技术保障措施..................................................................................................................................... - 30 -六、人员与设备组织................................................. - 31 -(一)项目组主要人员组成 (31)(二)主要监测仪器设备投入 (31)七、提交成果资料................................................... - 32 -八、工作量统计..................................................... - 33 -(一)监测网建立工作量 (33)1、监测点类型及布设工作量 ............................................................................................................... - 33 -2、应急监测工作量............................................................................................................................... - 33 -(三)专业监测工作量 (34)附图:1、滑坡监测平面布置图2、滑坡监测典型剖面图一、前言(一)任务由来(二)现阶段监测工作情况介绍(三)专业预警监测目的与任务1、监测目的:(1)通过采用多方法多手段对青石村滑坡体进行应急抢险和预警监测,从而获得滑坡体整体发展变化趋势,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滑坡监测方案
滑坡监测方案滑坡是指地表或坡面上的土石物质因重力作用而发生向下滑动的现象。
滑坡频繁发生的地区对土地使用和人类居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滑坡监测和预警方案的制定对于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滑坡监测方案,并阐述其主要内容和实施步骤。
一、方案目标滑坡监测方案的目标是实时监测滑坡的发生和演变过程,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滑坡对生命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害。
二、监测方法1. 地形监测:利用高精度GPS、激光测距等技术对滑坡区域及其周边地形进行定期监测,以了解地形变化情况。
2. 环境监测:监测降雨量、地下水位、土壤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以判断滑坡发生的可能性。
3. 应力监测:利用应变计和压力传感器等设备监测滑坡区域的地下水压力和土体应力,以评估滑坡的发生风险。
4. 预警监测:将监测到的数据信息传输至监测中心,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及时发出滑坡预警,通知相关的部门和人员。
三、监测设备和技术1. 高精度GPS:用于地形监测,能够准确测量地表的位置和高度,并与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判断地形的变化情况。
2. 激光测距仪:用于地形监测,能够通过激光束测量地面或其他物体的距离,实现高精度的地形测量。
3. 应变计:用于应力监测,能够测量土体的应变变化情况,判断土体的稳定性。
4. 压力传感器:用于应力监测,能够测量地下水的压力,并监测水位变化,为判断滑坡风险提供参考。
5. 数据传输系统:通过无线技术或者互联网将监测数据传输至监测中心,保证数据的准确和及时性。
四、实施步骤1. 选择监测区域:根据滑坡的历史数据和地质条件,选择潜在的滑坡区域进行监测。
2. 安装监测设备:在选定的监测区域安装GPS、激光测距仪、应变计、压力传感器等监测设备,并将其与数据传输系统连接。
3. 数据监测和分析:定期收集和存储监测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以判断滑坡的发生风险。
4. 预警和应对措施:根据监测数据和预测结果,及时发出滑坡预警,并通知相关的部门和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疏散人员、修复道路等。
滑坡变形监测实施方案
滑坡变形监测实施方案一、引言。
滑坡是地质灾害中常见的一种,其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不可小觑。
为了及时发现滑坡变形的迹象,采取有效的监测措施,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监测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滑坡变形监测的实施方案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二、滑坡变形监测技术。
1. 定位监测技术。
定位监测技术是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卫星雷达干涉技术等手段,实现对滑坡位置的精确定位。
通过定期对滑坡位置进行监测,可以及时掌握滑坡的位置变化情况,为后续的监测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2. 地面变形监测技术。
地面变形监测技术是通过地面变形监测仪器,如倾斜仪、位移仪等,对滑坡周边地面的变形情况进行监测。
这些监测仪器可以实时监测地面的倾斜角度和位移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变化,就能及时报警,为滑坡的防范和治理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3. 遥感监测技术。
遥感监测技术是通过卫星遥感和无人机遥感等手段,对滑坡区域进行高分辨率的影像监测。
通过对滑坡区域的遥感监测,可以获取大范围、全方位的滑坡信息,为滑坡变形的监测和预警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三、滑坡变形监测实施方案。
1. 确定监测区域。
首先需要对滑坡区域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确定监测的范围和重点区域。
根据滑坡的规模和地质条件,合理划分监测区域,确定监测点位和监测方案。
2. 建立监测网络。
在确定监测区域后,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包括定位监测点、地面变形监测点和遥感监测点。
通过这些监测点的布设,可以实现对滑坡区域的全方位监测,为滑坡变形的及时监测提供数据支持。
3. 确定监测频次。
根据滑坡的特点和监测需求,确定监测的频次和监测时间。
一般情况下,对于高危险性的滑坡区域,监测频次可以适当增加,以确保对滑坡变形的及时监测和预警。
4. 建立监测预警机制。
在监测实施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预警机制,一旦发现滑坡变形的异常情况,及时启动预警机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应急处理和处置,最大限度减少滑坡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的危害。
滑坡的整治措施与滑坡的监测
滑坡的整治措施与滑坡的监测汇报人:目录•滑坡的整治措施•滑坡的监测技术•滑坡的预防措施•滑坡的应急处置01滑坡的整治措施修建在滑坡体外围,用以阻止水流入滑坡体,减少地表水对滑坡的渗透压力。
截水沟排水沟水平钻孔疏干设置在滑坡体内,引导滑坡体内的地下水和地表水排出,降低水对滑坡的静水压力。
在滑坡体内部钻孔,将地下水导出,降低地下水位,有效防止滑坡发生。
030201排水措施将滑坡体上部和后部的土体削去一部分,减小下滑力,同时将削下的土体堆在滑坡前部,增加抗滑力。
削坡在滑坡前部堆载土石,增加滑坡的抗滑力,同时减小下滑力。
反压削坡与反压工程一种常见的挡土墙形式,具有较高的抗滑性能和稳定性。
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用石头堆砌而成的挡土墙,具有就地取材、施工简单等优点。
石挡土墙将钢板桩打入滑坡体中,形成一道挡土墙,具有施工速度快、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
钢板桩挡土墙挡土墙工程将钢绞线或高强度钢丝绳穿过滑坡体内部,通过张拉和固定在稳定地层中,增加滑坡体的稳定性。
用钢筋混凝土或钢制成的杆状物,通过粘结力与岩土体锚固在一起,增加岩土体的稳定性。
锚索与锚杆工程锚杆锚索抗滑桩工程•抗滑桩:一种常见的滑坡整治措施,通过在滑坡体中设置桩体,将滑坡体的下滑力传递到稳定地层中,增加滑坡体的稳定性。
02滑坡的监测技术简易监测技术通过定期观测滑坡体上的观测点,记录位移、倾斜、裂缝等变化情况,评估滑坡的活动状态。
土体电阻法通过测量滑坡体不同深度土壤的电阻值,了解土壤含水量和位移情况,判断滑坡的发展趋势。
光纤传感技术利用光纤传感器对滑坡体的位移、应力、温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具有高精度、抗干扰等特点。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通过安装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和处理软件,实现滑坡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
自动化监测技术利用高精度GPS设备对滑坡体的位移、倾斜等进行实时监测,具有高精度、远程监控等特点。
高精度GPS测量通过将GPS接收机安装在固定基准点和滑坡体上,比较两者之间的位置差异,实现滑坡体的实时监测。
地质灾害崩塌、滑坡、地面塌陷监测
地质灾害崩塌、滑坡、地面塌陷监测①绝对位移监测:是根本常规监测方法,用监测点的三维坐标,得出测点三维变形位移量、位移方位与位移速率。
崩塌、滑坡的监测点分为地表和地下监测。
②相对位移监测:是了解灾害体变形部位点与点之间相对位移变化〔X 开、闭合、下沉、抬升、错动等〕的一种常用的监测方法。
主要用于裂缝、崩滑带、采空区顶底板等部位的监测。
③倾斜监测:是对地面及地下〔钻孔〕倾斜监测。
监测地面或建筑物的倾斜方向和倾角变化及崩滑体内〔钻孔〕倾斜变形。
④声发射监测:检测岩体破裂时产生的声发射信号。
采用声发射仪检测岩音频度[单位时间内的声射事件次数〔次/分〕]、大事件[单位时间内振幅较大的声发射事件次数〔次/分〕]、岩音能率[单位时间内声发射释放能量的相对累计值〔能量单位/分〕],用以判断岩体变形情况及稳定状况,并进展预测预报。
⑤应力监测:在地表或地下〔钻孔、平斜硐内〕埋设地应力计,测量灾害体内地应力的变化情况,分辨拉力区、压力区及压力变化,用以推断岩体变形。
⑥地下水监测:对测区内的地下水露头〔人工的和天然的〕进展系统的水位、水量、水温、水质等工程的长期监测〔有条件可以设置孔隙水压监测〕。
用以掌握区内地下水变化规律,分析地下水与地表水及大气降雨的关系,掌握地下水的动态特征,进展其与崩滑体变形的相关分析。
当崩塌、滑坡变形破坏与地下水具有相关性时,特别是在雨季或地表水位抬升时,假设崩滑体内有地下水时,应予以监测。
⑦地表水监测:监测崩滑体周围沟谷、溪、河的水位、流速、流量,分析其与地下水的联系和与降雨量的联系、分析地表水冲蚀与崩滑体变形的联系。
⑧气象监测:利用常规气象监测仪器如温度计、雨量计、蒸发仪等进展以降雨量为主的气象监测。
由于降雨是影响崩塌、滑坡、泥石流的主要环境因素,故应进展降雨量监测,并收集气温、河流水位的数据。
〔2〕泥石流监测泥石流监测内容,分为形成条件〔固体物质来源、气象、水文条件等〕监测、运动特征〔流动动态要素和输移冲淤等〕监测、流体特征〔物质组成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等〕监测。
滑坡位移监测方案
背景和目的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它对人类的生活和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及时发现并监测滑坡的位移变化,制定一套完善的滑坡位移监测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滑坡位移监测方案,旨在帮助相关地质工作者进行滑坡位移监测工作。
方案概述本方案结合地质工作实践,采用多种监测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将滑坡位移监测工作划分为实地调查、监测点布设、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四个阶段进行。
具体方案如下:1. 实地调查在开始滑坡位移监测之前,必须对滑坡进行充分的实地调查。
实地调查的目的是了解滑坡的地质特征、变形机制和环境因素等信息,为后续的监测点布设和数据分析提供依据。
实地调查应包括以下内容:•滑坡的地质构造特征:包括岩性、断裂带、节理、岩层倾角等。
•滑坡的地形特征:包括坡度、坡向、地貌等。
•滑坡的变形特征:包括已知或可观测到的裂缝、滑带、滑坡体变形等。
•滑坡周围的环境因素:包括水文地质条件、降雨情况、植被状况等。
2. 监测点布设根据实地调查结果和滑坡的特征,选择合适的监测点进行布设。
监测点的位置应涵盖滑坡的关键部位,以便及时掌握滑坡的位移情况。
监测点布设应符合以下原则:•选择稳定的地质体作为监测点,避免选择存在滑动倾向的地质体。
•监测点的周围环境稳定,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
•监测点之间要覆盖滑坡的关键部位,以保证所监测的位移数据具有代表性。
3. 数据采集采用多种手段对监测点进行数据采集,以获得准确的位移信息。
常用的数据采集手段包括:•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测量:利用GNSS接收器对监测点进行实时定位,获得位移信息。
•高精度测距仪测量:利用高精度测距仪对监测点进行定距测量,获得位移信息。
•断面测量:定期对滑坡体进行断面测量,获得位移信息。
•摄像监测:利用摄像设备对监测点进行长期拍摄,获得位移信息。
数据采集应定期进行,采集频率应根据滑坡的变化情况进行调整。
4. 数据分析通过对采集到的位移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滑坡的位移状态和变化趋势,为预测滑坡的发展趋势提供科学依据。
地质灾害监测方案
地质灾害监测方案1. 引言地质灾害是指在地质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或人类活动引发的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环境破坏的现象。
地质灾害的监测对于及早发现、预警和采取应对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地质灾害监测方案,包括监测目标、监测方法和监测体系等内容。
2. 监测目标地质灾害监测的目标是及早发现地质灾害的迹象,预测和预警地质灾害的发生,并在灾害发生前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灾害的损失。
具体的监测目标包括:1.地震监测:监测地震活动的强度、时空分布以及地震前兆,提前预警地震灾害。
2.滑坡监测:监测滑坡体的位移和变形,预测滑坡发生的可能性。
3.泥石流监测:监测降雨情况、地下水位变化和土体饱和度等,预测泥石流的危险等级。
4.地面沉降监测:监测地下水位变化和地下开采活动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5.地裂缝监测:监测地表裂缝的扩展和演变过程,预测地裂缝的危险程度。
3. 监测方法地质灾害监测主要通过物理、化学和遥感等方法进行。
具体的监测方法包括:1.地震监测:利用地震监测站网络监测地震波产生的振动、地壳变形和电磁场变化等信息。
2.滑坡监测:采用测量仪器(如位移传感器、加速度计等)监测滑坡体的位移和变形情况。
3.泥石流监测:利用降雨量监测站和流量监测站等设备,收集降雨和流量数据,并结合遥感技术进行综合分析。
4.地面沉降监测:采用全站仪、水准仪等仪器,定期测量地面沉降情况。
5.地裂缝监测:通过摄像机、GPS等设备实时监测地裂缝的扩展情况,并进行图像分析。
4. 监测体系地质灾害监测体系由观测设备、数据传输系统、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以及应急预警系统等组成。
具体的监测体系包括:1.观测设备:包括地震仪器、位移传感器、测量仪器等各种专业监测设备。
2.数据传输系统:采用无线传输、有线传输等方式,将监测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
3.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利用计算机和专业软件,对传输的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模型建立,提供灾害预测和预警。
4.应急预警系统:根据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实现对地质灾害的及时预警,并采取应急措施。
边坡监测实施方案
边坡监测实施方案一、概述。
边坡是指山体或河岸等地质体在重力和外力作用下,发生破坏或变形的现象,是造成山体滑坡、岩崩、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及时发现边坡的变形和病害,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必须对边坡进行监测。
本文档旨在制定边坡监测实施方案,确保边坡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监测内容。
1. 边坡形变监测,包括边坡的位移、变形、裂缝等情况的监测,采用全站仪、GPS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测。
2. 边坡地质灾害监测,通过地质雷达、地下水位监测等手段,对边坡的地质灾害风险进行监测和评估。
3. 边坡稳定性监测,采用倾斜仪、应变计等设备,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边坡的不稳定因素。
三、监测方法。
1. 定点监测,选择边坡上、中、下部位点进行监测,建立监测点位,对边坡进行定点监测。
2. 定时监测,按照监测计划,定期对边坡进行监测,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连续性。
3. 实时监测,利用现代化监测设备,对边坡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边坡变形和病害。
四、监测设备。
1. 全站仪,用于测量边坡的位移、变形等数据。
2. GPS,用于实时监测边坡的位置和变形情况。
3. 地质雷达,用于探测边坡内部的地质构造和裂缝情况。
4. 倾斜仪,用于监测边坡的倾斜情况。
5. 应变计,用于监测边坡的应变情况。
五、监测数据处理。
1. 监测数据采集,对监测设备采集的数据进行及时整理和归档,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监测数据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边坡的变形和病害,提出处理建议。
3. 监测报告编制,根据监测数据,编制监测报告,对边坡的监测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
六、监测责任。
1. 监测单位,负责对边坡进行监测工作,确保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准确性。
2. 监测人员,负责对边坡进行监测,及时发现边坡的变形和病害,提出处理建议。
七、监测成果应用。
监测成果应用于边坡的管理和防治工作,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地灾监测方案
地灾监测方案1. 引言地灾是指由于地壳运动、地质构造、气候变化等原因引起的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
地灾的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建立有效的地灾监测方案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地灾监测方案,通过采集地质数据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地质灾害的发生,并提供预警和应急措施。
2. 背景地灾监测是为了及时发现和预测地质灾害,以便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传统的地灾监测方法主要依靠人工巡视和经验判断,但这种方法存在盲区和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提高地灾监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需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
3. 设备与技术为了实现地灾的实时监测,需要采用一系列的设备和技术。
以下是常用的地灾监测设备和技术:3.1 全站仪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可以测量地面、建筑物等的位置和姿态。
在地灾监测中,全站仪可以用于测量地面的变形情况,例如山体滑坡时地面的位移和变形。
3.2 高频地震监测仪高频地震监测仪是用于监测地震活动的设备。
地震是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地震监测是地灾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频地震监测仪可以实时监测地震活动的强度和频率,以便预测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
3.3 GPS定位系统GPS定位系统是一种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准确测量物体的位置和速度。
在地灾监测中,GPS定位系统可以用于监测地面的位移和变形。
通过监测地面的位移,可以提前预警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
3.4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利用航空或卫星等遥感平台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和监测的技术。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地质信息,包括地貌、地表覆盖等。
地灾监测中,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对潜在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测和评估。
4. 数据分析与预警地灾监测设备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分析和处理,以便提供准确的预警和应急措施。
以下是常用的数据分析与预警方法:4.1 数据清洗与整理采集到的地灾监测数据通常会包含一些噪声和异常数据,需要进行清洗和整理。
通过使用滤波和数据处理算法,可以去除掉这些异常数据,从而得到更可靠和准确的数据。
滑坡的调查方法
滑坡的调查方法引言:滑坡是地质灾害中常见而严重的一种。
为了有效地进行滑坡的预测和防治工作,调查滑坡的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滑坡调查的一般步骤和常用方法。
一、滑坡调查的一般步骤滑坡调查的一般步骤包括前期准备、现场调查和数据分析三个阶段。
1. 前期准备:前期准备是调查工作的基础,主要包括获取滑坡相关的地质、地形、气象等背景资料,研究滑坡的发生机制和可能的危害程度,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范围。
2. 现场调查:现场调查是滑坡调查的核心环节,需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
以下是常用的现场调查方法:(1) 目视观察法:通过肉眼观察滑坡地区的地表特征,如滑坡体的形态、坡面的纹理、裂缝的分布等,以了解滑坡的特征和规模。
(2) 钻探取样法:通过钻探地下,获取滑坡体内部的岩土样本,并进行分析,以了解滑坡体的岩土工程性质和稳定性。
(3) 测量法:利用测量仪器,如全站仪、GPS等,对滑坡地区的地形进行测量,获取地形图和剖面图,以描绘滑坡地区的地形特征。
(4) 遥感技术:利用航空摄影、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获取滑坡地区的高分辨率影像,以分析滑坡地区的地貌和植被覆盖情况。
3. 数据分析:通过对采集到的滑坡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滑坡的成因、演化过程和危险性评估等结果,为滑坡的预测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二、滑坡调查的方法根据滑坡的类型和调查目的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滑坡调查方法。
以下是常见的滑坡调查方法:1. 地质调查法:通过对滑坡地区的地质背景进行调查,了解滑坡发生的地质条件和滑动面的性质,以揭示滑坡的成因。
2. 监测法:利用各种地质监测仪器,如倾斜仪、应变计等,对滑坡地区进行实时监测,获取滑坡的变形和位移信息,以预测滑坡的发展趋势。
3. 水文调查法:通过对滑坡地区的水文条件进行调查,了解滑坡与地下水位、降雨等水文因素之间的关系,以评估滑坡的危险性。
4. 数值模拟法: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滑坡进行模拟分析,模拟滑坡的发生过程和影响范围,以评估滑坡的危害程度和预测未来可能的滑坡事件。
滑坡自动监测实施方案
滑坡自动监测实施方案一、引言。
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对滑坡进行及时、准确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滑坡监测方法存在着监测点有限、监测频率低、监测数据获取不及时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滑坡自动监测实施方案。
二、监测设备选择。
在滑坡自动监测实施方案中,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
我们建议选择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的变形监测仪器,如倾斜仪、位移传感器等。
这些设备能够实时监测地表和地下的变形情况,为滑坡的预警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三、监测点布设。
在确定监测设备后,需要对监测点进行合理布设。
根据滑坡的地质特征和变形规律,选择合适的监测点位置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建议在滑坡的上、中、下部分分别设置监测点,以全面监测滑坡的变形情况,并且要保证监测点的分布均匀,以提高监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四、监测数据传输与处理。
监测设备采集到的数据需要及时传输和处理。
我们建议采用无线传输技术,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到监测中心。
监测中心应具备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的能力,能够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分析,及时发出预警信号。
五、应急预案制定。
针对监测到的滑坡预警信号,需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应包括人员疏散、财产保护、救援措施等内容,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滑坡灾害。
同时,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六、结语。
滑坡自动监测实施方案的提出,旨在提高滑坡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防范滑坡灾害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我们相信,通过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案和应急预案,可以有效减少滑坡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的威胁,实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目标。
滑坡监测技术方案
滑坡监测技术方案版权所有©广州中海达测绘仪器有限公司香港理工大学土地测量与地理资讯学系2009年3月15日目录1.背景32.滑坡监测目的、方案设计依据与原则32.1监测目的32.2监测方案设计依据42.3监测方案设计原则43.滑坡监测内容、方法和仪器53.1地表变形监测53.1.1常规精密大地测量技术53.1.2 GPS测量技术63.1.3 GPS与全站仪混合监测技术73.1.4实施与规范要求73.2滑坡深部位移监测103.2.1深部位移监测的方法与作用103.2.2测斜仪器103.2.3测斜仪的布置113.3地下水位动态监测123.4孔隙水压力监测123.5支护结构应力应变监测133.5.1 抗滑桩钢筋应力应变监测143.5.2抗滑桩侧土压力监测153.5.3 锚索应力监测163.6水库水位监测173.7地表裂缝位错监测173.8宏观地质调查174.集成GPS的多传感器滑坡自动化监测方案设计184.1系统框架结构184.2仪器的选择与布设184.3自动化采集系统方案214.4滑坡监测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234.4.1系统总体功能结构234.4.2地质地理信息管理244.4.3监测信息管理244.4.4监测信息分析255.GPS变形监测子系统265.1监测模式的选择265.2监测网的布设275.3系统结构设计285.3.1数据接收部分285.3.2数据传输与数据采集部分295.3.3数据处理部分315.4监测设备配置及其技术指标325.4.1测站设备配置325.4.2监控中心设备配置335.5安装与施工345.6测量更新频率及测量精度346.总结35附录1:香港理工大学安科GPS变形监测软件系统(GDMS)35附录2:多天线开关控制器1附录3:滑坡监测系统的远程数据采集解决方案3附录4:CX-3C型测斜仪使用技术要求6附录5:VI-600型固定式测斜仪使用技术要求9滑坡监测技术方案2009年3月25日(V 1.0)1.背景滑坡是指场地由于地层结构、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人工切坡几各种震动等因素的影响,致使部分或全部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地层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不良地质现象。
地灾三查工作方案
地灾三查工作方案地灾三查是指对地质灾害隐患点、易发地质灾害点和历史地质灾害点进行全面排查、调查和监测的工作。
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活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的自然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地质灾害三查工作是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减轻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地质灾害三查的意义、工作内容和具体方案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地质灾害三查的意义。
1.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地质灾害是一种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和危害性,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通过地质灾害三查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地质灾害隐患,减少地质灾害对人民的危害。
2.指导城乡规划建设。
地质灾害三查工作可以为城乡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避免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易发地质灾害点进行规划和建设,减少灾害的发生和损失。
3.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地质灾害三查工作有助于科学认识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和发展规律,为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减灾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地质灾害三查工作内容。
1.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
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潜在隐患点进行排查,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2.易发地质灾害点调查。
对已经发生地质灾害的地点进行调查,分析其形成原因和发展趋势,为预防和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3.历史地质灾害点监测。
对历史地质灾害点进行长期监测,掌握其动态变化情况,及时预警和采取防范措施。
三、地质灾害三查工作方案。
1.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成立地质灾害三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制定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2.加强技术装备支持。
配备先进的地质灾害调查和监测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3.加强人员培训。
组织地质灾害三查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地质灾害识别和评估能力。
4.加强宣传教育。
利用各种宣传途径,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5.加强监测预警。
地质灾害监测方案实例
三峡库区巫山县青石(神女溪)滑坡专业监测预警实施方案单位:三峡库区巫山县青石(神女溪)滑坡专业监测预警实施方案项目负责:编写:审查:审定:总工程师:院长:单位名称目录一、前言........................................................... - 1 -(一)任务由来 (1)(二)现阶段监测工作情况介绍 (1)(三)专业预警监测目的与任务 (1)(四)自然地理及气象水文 (1)(五)滑坡体基本特征 (2)1 滑坡边界、规模、形态特征 ............................................................................................................... -2 -2 滑体特征............................................................................................................................................... - 2 -3 滑床特征............................................................................................................................................... - 2 -4 滑面特征............................................................................................................................................... - 3 -5 滑坡变形破坏特征............................................................................................................................... - 3 -二、监测执行的技术规范与依据........................................ - 4 -三、监测工作方案.................................................... - 5 -(一)监测工作布置原则 (5)(二)监测系统的功能 (5)(三)监测内容 (6)(四)监测方法及及技术指标 (6)(五)监测期限 (8)(六)监测频率 (9)(七)监测的等级 (10)四、监测工作实施技术设计........................................... - 11 -(一)监测系统基准网及监测网的建立、实施 (11)1 监测系统基准网及监测网的建立 ..................................................................................................... - 11 -2 基准网、监测网的实施..................................................................................................................... - 12 -(二)监测基准网施测 (16)1 平面控制测量..................................................................................................................................... - 16 -2 高程控制测量..................................................................................................................................... - 17 -3 坐标系统............................................................................................................................................. - 18 -4 控制网内业计算处理......................................................................................................................... - 18 -(三)变形观测点施测 (18)1 观测点平面位移测量......................................................................................................................... - 18 -2 观测点三角高程沉降测量 ................................................................................................................. - 19 -(四)远程红外摄影监控 (19)(五)地表变形拉裂缝观测点的建立及实施 (19)(六)巡查监测 (21)五、监测数据的整理及分析........................................... - 23 -(一)监测数据的整理 (23)(二)变形值的统计规律及成因分析 (24)(三)险情预警标准 (25)(四)监测信息报送 (26)(五)应急预案的制定 (28)(六)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28)(七)安全保证措施 (29)1 制度措施............................................................................................................................................. - 29 -2 物资保障措施..................................................................................................................................... - 30 -3 技术保障措施..................................................................................................................................... - 30 -六、人员与设备组织................................................. - 31 -(一)项目组主要人员组成 (31)(二)主要监测仪器设备投入 (31)七、提交成果资料................................................... - 32 -八、工作量统计..................................................... - 33 -(一)监测网建立工作量 (33)1、监测点类型及布设工作量 ............................................................................................................... - 33 -2、应急监测工作量............................................................................................................................... - 33 -(三)专业监测工作量 (34)附图:1、滑坡监测平面布置图2、滑坡监测典型剖面图一、前言(一)任务由来(二)现阶段监测工作情况介绍(三)专业预警监测目的与任务1、监测目的:(1)通过采用多方法多手段对青石村滑坡体进行应急抢险和预警监测,从而获得滑坡体整体发展变化趋势,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工程边坡监测方案
工程边坡监测方案一、前言工程边坡是指由土石材料构成的自然边坡或人工挖方边坡,是工程建设中常见的地质灾害隐患地区。
为了保障工程的安全,需要对边坡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隐患。
本文将针对工程边坡监测的目的、方法和内容进行详细阐述,制定合理的监测方案,以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二、监测目的1、监测边坡稳定性,发现和评估边坡变形、裂缝、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工程的安全。
2、掌握边坡变形规律,为后续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3、积累边坡监测数据,为未来的工程建设和地质灾害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三、监测方法1、视觉监测:采用人工目视巡视的方法,对边坡进行定期的观测和录像,记录边坡表面的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可疑地质灾害隐患。
2、测量监测:采用现场测量仪器,如全站仪、GPS等,对边坡进行定期的测量监测,获取边坡的高程、坡度、位移等数据。
3、遥感监测: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和无人机技术,对边坡进行遥感监测,获取边坡的变形情况,为监测提供更为直观、快速的数据支持。
4、地质雷达监测:采用地质雷达技术,对边坡进行地下探测,获取边坡下部的土层结构和水文情况,为边坡稳定性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四、监测内容1、边坡表面形态:监测边坡表面的裂缝、塌方、水土流失等情况。
2、边坡变形信息:监测边坡的位移、沉降、变形速率等数据。
3、边坡水文情况:监测边坡的地下水位、降雨情况等数据。
4、边坡的地貌特征:监测边坡的地质构造、岩土性质等特征。
五、监测方案1、确定监测点位:根据边坡的实际情况,确定监测点位,布设监测仪器和设备。
2、制定监测周期:根据边坡的特点和工程建设的要求,制定合理的监测周期,每隔一定时间进行一次监测。
3、建立监测档案:建立完整的边坡监测档案,包括监测数据、监测记录、监测报告等内容。
4、责任分工:明确监测人员的职责和监测工作的责任分工,确保监测工作的有序进行。
5、监测报告:根据监测数据和情况,及时编制监测报告,分析边坡的稳定性和变形情况,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滑坡勘查实施方案
滑坡勘查实施方案一、前言。
滑坡是地质灾害中常见的一种,其发生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也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对滑坡进行勘查和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滑坡勘查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二、勘查前准备工作。
1. 收集地质资料,在进行滑坡勘查前,需要收集相关地质资料,包括地质地貌图、地质调查报告、地形图等,以便对滑坡地区有一个初步了解。
2. 制定勘查计划,根据收集到的地质资料,制定滑坡勘查的详细计划,包括勘查区域范围、勘查方法、勘查人员等。
三、勘查方法。
1. 野外实地勘查,选择合适的天气条件,组织勘查人员进行野外实地勘查,对滑坡地区进行详细的观测和测量,包括地形地貌、岩层构造、植被覆盖等情况。
2. 遥感技术应用,利用遥感技术,获取滑坡地区的高分辨率影像,通过遥感图像解译,获取滑坡地区的地质信息,为勘查提供重要依据。
3. 地质雷达勘查,利用地质雷达技术,对滑坡地区进行地下勘查,获取地下岩层构造、裂隙情况等信息。
四、勘查内容。
1. 地质构造勘查,对滑坡地区的地质构造进行详细勘查,包括断裂带、褶皱构造等情况。
2. 地下水勘查,对滑坡地区的地下水情况进行勘查,包括地下水位、地下水渗流方向等情况。
3. 滑坡体稳定性分析,通过野外勘查和实验室分析,对滑坡体的稳定性进行评估,确定滑坡的危险程度。
五、勘查报告。
1. 撰写勘查报告,根据勘查结果,撰写滑坡勘查报告,包括勘查过程、勘查结果、分析结论等内容。
2. 提出建议,根据勘查结果,提出滑坡地区的防治建议,包括加固措施、监测预警等建议。
六、总结。
滑坡勘查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综合运用地质勘查、遥感技术、地质雷达等多种手段,全面了解滑坡地区的地质情况。
只有通过科学的勘查和分析,才能为滑坡地区的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七、参考文献。
1.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手册》。
2. 《滑坡地质勘查技术规范》。
3. 《地质雷达勘查技术手册》。
地质灾害监测规定
地质灾害监测规定一、背景介绍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因素所引发的自然灾害,如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
这些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极大威胁。
因此,制定地质灾害监测规定十分必要,在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的同时,确保公众的安全。
二、监测区域划定根据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和频率,应该在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进行监测。
监测区域的划定可以参考历史灾害发生的分布情况、地质构造特征和地质条件等相关因素。
三、监测设备选择与安装1.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选择相应的监测设备,如地质雷达、地震仪、动力位移仪等。
2.监测设备的安装地点应该选择在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以便及时掌握地质灾害的发生情况。
安装位置的选定需考虑到设备的灵敏度和观测范围等因素。
3.监测设备的维护保养应定期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要进行设备的校准和故障排除,以防止因设备问题造成的监测误差。
四、监测数据收集与处理1.监测数据的收集应该按时进行,如地震监测需实时收集地震波形数据。
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监测需要不同的数据收集方法,可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和存储。
2.监测数据的处理应当经过科学分析,获取地质灾害的特征参数和趋势变化,以便及时预警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五、预警与应急响应1.地质灾害的监测数据分析应及时发布预警结果,并提供详细的预警信息和相关建议。
预警信息应准确、清晰地传达给相关部门和公众,以便采取应急措施。
2.相关部门和公众应加强地质灾害的防范意识,积极参与预警与应急响应工作。
各级政府应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确保预警信息的传递和执行效果。
六、监测结果评估与反馈1.监测结果的评估应综合考虑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人口密度、经济影响等因素,及时调整预警级别。
2.监测结果的反馈应向公众提供可靠的地质灾害信息,增加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能力。
同时,应将监测结果和经验总结及时反馈给地质灾害预警和应急管理部门,以便不断优化监测规律和提高预警准确性。
七、地质灾害监测的持续改进地质灾害监测工作应实践中不断改进,在技术、方法和管理等方面创新。
地质灾害应急监测方案
地质灾害应急监测方案我国幅员辽阔,地质和地理环境复杂,气候条件时空差异大,同时也是由于复杂的地质地貌条件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沉降、地裂缝等,具有分布广泛、活动频繁、危害严重的特点。
据国土资源部统计,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分布范围占国土陆地面积的44.8%,地质灾害对我国人民生命财产及国民经济的威胁极其严重,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那么地质灾害应该如何监测?让店铺给大家科普一下具体方法吧。
地质灾害监测任务和监测目标监测任务是在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实地勘查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水文、地质情况,依照各项规范要求,在地质灾害的关键点、特殊点上,采用表面位移、雨量、视频、地声/次声、泥(水)位等监测技术,对诱发灾害的各种物理参数进行远程自动实时监测,并与各级应急平台数据中心实时通信,通过专业监测预警软件系统进行预警分析,采用远程报警技术,对灾害体附近受威胁人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1)实现对地质灾害相关监测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计算、分析,实时掌握整体运行的安全状态;2)直观显示各项监测、监控信息数据的历史变化过程及当前状态,为管理人员提供简单、明了、直观、有效的信息参考;3)一旦出现紧急异常情况(如位移量或位移速率超过警界值),系统能及时发出预警信息;4)能实现安全监测系统的远程登录、远程访问、远程管理、远程控制和远程维护。
地质灾害监测联动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第一层,为监测地质环境的具体指标(如:地表形变监测、土体含水率、裂缝位移、地下水水位、大气参数、水雨情等)的前端采集器;第二层,为数据通信模块,支持上、下双向通讯,可选择采用GPRS/SMS/北斗卫星等通讯方式。
采集器所获数据可通过监测预警平台的通信模块,上行发送至监测控制中心后端接收器;第三层,为监测控制系统平台。
通过对各层设备和系统功能的整合,通过与GPRS/SMS/北斗卫星连接,在平台上实现对前端采集器的命令下发,上传监测数据的获取、处理、存储及管理,从而实现监测设备的实时联动。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中的监测与预警措施设计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中的监测与预警措施设计滑坡是指地表或地下的土体或岩石在受到外部力作用下,发生不稳定运动并沿着一定倾向面发展的地质灾害。
为了有效预防和减轻滑坡灾害,滑坡防治工程的勘查规范中必须包含监测与预警措施设计。
一、监测措施设计1.表面位移监测表面位移监测是滑坡工程监测的基础,它能提供滑坡体的位移变化情况。
在滑坡防治工程勘查中,应布置一定数量和密度的位移监测点以监测滑坡的活动情况。
常用的表面位移监测方法包括全站仪法、GPS法、遥感监测等。
在设计监测方案时,应考虑滑坡的特点和规模,确定监测点的位置和布设方式。
2.地下水位监测地下水位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地下水位监测是滑坡防治工程中重要的监测指标。
监测地下水位可以采用孔内压力计、水位计等设备,并确定监测孔的位置和数量。
通过连续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可以了解滑坡体的水分动态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地表水位监测地表水位监测用于了解滑坡附近河流、湖泊等水体的水位变化情况。
可以利用水位计、压力传感器等设备进行监测,通过监测结果可以判断地表水位升高是否对滑坡产生影响,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地表变形监测地表变形监测是指通过测量地表的倾斜、收敛、扩张等变形情况,判断滑坡体的变形活动情况。
常用的地表变形监测方法包括测斜仪、GNSS监测等。
在滑坡防治工程勘查中,应根据滑坡的规模和特点确定监测点位置和密度,并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
二、预警措施设计1.预警指标的确定根据滑坡的特点和监测结果,需要确定一些预警指标,从而实现对滑坡发展态势的监测与预警。
预警指标的选择应具备敏感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提前预测滑坡发展的危险性和可能发生的时间点。
常见的预警指标包括位移速率、倾斜率、地下水位等。
2.预警级别的划分根据预警指标的监测结果,应划分不同的预警级别,以便及时采取对应的措施。
预警级别划分应考虑滑坡规模、稳定性和威胁程度等因素。
常见的预警级别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不同级别对应不同的应急措施和疏散预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X滑坡地质灾害监测方案建设单位:编制日期:二零一四年月录第一章边坡监测与意义 (1)第二章滑坡概况介绍 (2)2.1滑坡立项背景 (2)2.1.1监测目标及任务 (2)2.1.2监测意义 (3)2.2滑坡自然环境概况 (3)2.2.1地理位置 (3)2.2.2气象水文 (3)2.2.3地形地貌 (4)2.2.4地层岩性 (4)2.2.5地质构造与地震 (4)2.2.6水文地质条件 (5)2.2.7人类工程活动 (5)2.3地质灾害特征及发展趋势 (5)2.3.1滑坡体概况 (5)2.3.2滑坡变形活动特征 (7)2.3.3滑坡稳定性分析 (8)2.3.4危害程度评价 (8)2.3.5小结 (9)第三章滑坡地质灾害监测方案 (10)3.1滑坡地质灾害现状与拟开展工作 (10)3.1.1 项目概况 (10)3.1.2 监测目的及依据 (10)3.1.3 监测设计原则 (11)3.2监测内容、方法及仪器 (11)3.2.1 GPS地表位移监测 (11)3.2.2边坡深部位移监测 (13)3.2.3监测精度等级 (14)2.4监测方案 (14)2.4.1 GPS地表位移监测 (15)2.4.2深部位移监测 (17)2.4.3降雨量监测 (18)2.4.4变形监测服务软件平台 (18)第四章主要软硬件参数指标 (21)4.1GPS监测仪器 (21)4.2深部位移测斜仪 (22)4.3一机多天线开关 (23)4.4数据处理软件 (25)4.5W EB查询子系统 (26)第五章方案预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边坡监测与意义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是地球岩石圈地壳表层,在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和影响下,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极大变化,从而给给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的、物质财富造成损失,使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灾害事件。
最近30多年来, 我国发生了很多危害影响相当严重的大型崩滑事件。
伴随这些滑坡灾害的直接危害,造成:1.对城乡工程建筑产生严重危害;2.对航运、铁路、道路交通及运输具有破坏性影响;3.给城乡居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4.危害厂矿、工商企业、科教单位, 给国家财产带来巨大损失;5.增大国家对工程建设、城镇迁址及移民的直接投入。
如三峡库区工程建设中, 因滑坡的防治问题近期专门投入40亿元。
除直接的危害以外, 滑坡灾害对人类社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还存在着深远的无形或隐伏的间接影响。
包括:增加城乡居民心理负担, 影响社会安定;灾害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间接的影响;水土流失、耕地损失, 城乡居民生存生活环境恶化;贫困山区贫困化加剧;加剧各种自然灾害, 引发次生灾害等。
第二章滑坡概况介绍2.1滑坡立项背景XX滑坡划分的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1)、重点防治区(I1),为该规划确定的需近期治理的重点防治点,直接威胁着X户居民的安全。
滑坡最早发现于年,后因工程施工对滑坡前缘进行了开挖;导致该滑坡体在年间变形活动加剧,曾多次出现窑洞坍塌、房屋开裂等情况,将其确定为一大型黄土古滑坡,指出该滑坡体处于蠕滑变形阶段,活动迹象明显,危害程度严重;并建议通过设置截排水措施、局部支护等工程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目前,滑坡变形活动迹象明显,发育有2处局部滑塌(带)、3条地面裂缝和多处建筑物开裂变形,在天然状态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暴雨、连阴雨及地震等极端自然条件下处于欠稳定状态;直接威胁当地居民安全,直接受威胁人数约,直接经济损失约,潜在经济损失可达,危害程度属特大级。
为了对该地质灾害体进行治理研究,并对该滑坡进行长期监测。
2.1.1监测目标及任务总的目标就是采取有效措监测手段提前监测该滑坡的变形,减缓滑坡对当地群众的威胁,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发展。
制定本次监测技术方案,具体任务有:(1)阐明布设原则及注意事项(2)基本查明监测项目区变形特点及规律;(3)初步分析滑坡的边界条件及滑坡变形速率;(4)初步查明滑坡的平面分布和剖面形态特征;2.1.2监测意义对滑坡地质灾害进行有效地监测,必将缓解当地群众对此滑坡的恐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宝鸡市金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此举也是贯彻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意义深远。
2.2滑坡自然环境概况2.2.1地理位置滑坡治理场地位于,滑体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07°08′16″,北纬34°22′51″, 交通便利,场地交通位置见图2.1。
滑坡治理场地交通位置示意图2.2.2气象水文1)气象地处中纬度地带,属典型气候类型。
其特点是冬寒干冷、四季分明。
常年主导风向为东风,西风次之,历史最大风速20m/s。
气温:区内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平均年较差℃,平均日较差℃,气温的时空变化较大。
降雨量:区多年平均降水量847mm,最大降水量mm(1981年),最小降水量mm,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全年降水量的60~70%多集中在月份,而冬春两季的降水量仅占全年总降水的10~15%左右。
滑坡隐患所在河谷阶地区降雨量约为mm,滑坡隐患区降雨量等值线见图2.2。
暴雨及连阴雨:高新区大部分降水以暴雨及连阴雨形式降落,暴雨多出现在7~8月份,次数较少,但强度颇大。
据气象资料,区内大到暴雨(≥25mm)年出现日数为21.8天,连阴雨(≥16天)平均每年出现3.3~3.8次,且连阴雨总是与暴雨相继出现,每年多集中在夏秋季。
大暴雨与连阴雨是区内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形成的主要诱发因素,因此,区内绝大多数滑坡、崩塌、泥石流均发生在夏秋两季。
图2.2多年降雨等值线图2)水文区地表河流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区内河流普遍切割较深,新老滑坡前缘形成临空面,诱发滑坡及崩塌,如地质灾害密集分布的宝鸡北坡地质灾害带。
滑坡治理场地即位于该地质灾害带中部,是区内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多年平均流量85.8m3/s。
洪水多发于7~9月份,占全年流量的63%。
12月至次年3月为枯水期,四个月的总流量仅占全年流量的4%左右。
2.2.3地形地貌区位于,,受构造控制从而形成南北隆起、中间低平、西窄东宽的河谷断陷盆地景观。
按地貌形态可划分为。
2.2.4地层岩性滑坡治理场地一带出露的地层主要为新近系碎屑岩层及第四系土层,主要特征分述如下:2.2.5地质构造与地震(1)地质构造区处于,区域构造略图见图2.3。
滑坡治理场地位于XX断裂。
各断裂特征如下:图2.3区域构造略图(2)地震地震危险性,主要来自东部、西部和南部各地震带的强震波。
据县志记载,自….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滑坡所在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度,设计地震分组为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设计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2.2.6水文地质条件滑坡隐患所在区域的地下水类型按埋藏条件和含水介质特征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新近系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
(1)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于。
,以潜水的形式存在,含水层为冲积或冲洪积砂砾卵石层。
根据现场调查访问,潜水位埋深因地而异,一般m。
潜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有降水入渗、河流侧渗、灌溉水入渗及侧向地下径流;在渭河南岸由南西向北东方向运移。
(2)基岩孔隙裂隙水主要分布于新近系碎屑岩层的构造裂隙带、风化壳中,以裂隙水为主。
受岩石的结构影响,其地下水补给条件差,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上部松散岩类孔隙水下渗补给,沿基岩风化裂隙、裂隙发育带径流,常以下降泉和渗水点的形式排泄。
水量受季节影响较大,遇降雨时水量剧增,排泄点多,直接影响斜坡的稳定。
2.2.7人类工程活动滑坡隐患所在塬边斜坡地带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对地质环境影响较严重,人类工程活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道路及居民房屋建设:场地周边公路、居民房屋及坡脚引渭渠建设对塬边斜坡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切坡开挖,工程开挖常形成高度各异的陡坎,成为潜在不稳定边坡,在强降雨及连阴雨作用下极易发生局部滑塌,进而影响整个滑坡体的稳定性。
(2)农业耕作活动农业耕作活动主要集中在黄土台塬上,在塬顶地势平坦开阔地带,土壤肥沃,普遍种植农作物和果木等。
2.3地质灾害特征及发展趋势2.3.1滑坡体概况1)滑体外部特征滑坡体位于,东西宽约500m,南北垂向投影长约450m,前后缘高差约180m,平面形态呈舌状。
受人类工程活动改造,坡面地形起伏较大,呈不规则阶梯状,滑体物质为表面滑坡堆积层和风积黄土层,厚度自上而下递增,一般厚约20~65m,体积约621×104m3,按滑坡体积划分为大型滑坡。
滑坡隐患体变形活动迹象明显,具有典型滑坡的一系列特征见图3.1。
滑坡体斜坡地形呈上陡下缓多级台阶状,上部地形坡度约45°~60°,下部地形坡度约15°~20°,滑坡前缘主要为滑坡堆积,呈鼓胀地形;总体地形坡度25º,局部地段陡坎发育,可分为三级台阶。
第一级台阶为滑坡前缘、第二级台阶位于滑坡中部宝陵公路所在平台,高程介于之间,为居民集中居住区,受人类工程活动改造,平台后方多为人工开挖边坡,高,坡度近直立,西侧北坡公园建设指挥部后方边坡发育有一处局部滑塌HT1;平台外侧与第一级平台之间为缓坡地形,前缘存在一定鼓胀现象,总体地形坡度约20°。
第三级台阶为滑体中上部上塬公路所在平台,高程介于之间,切坡修路形成高度m的近直立高陡边坡,坡面植被稀少,在降雨作用下,坡面不稳定土块塌落呈带状分布于公路内侧,道路外侧边坡拉张卸荷裂隙发育,与第三级平台之间地形坡度约45°~50°。
滑坡东侧以主滑方向近正南,约°。
2)内部特征及物质组成根据本次现场调查,滑坡体上部地层主要为层,下部地层为层。
3)滑坡区水文地质条件滑坡区地下水类型按埋藏条件和含水介质特征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新近系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
对滑坡影响最大的是新近系碎屑岩层以上的松散岩类孔隙潜水,该层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沿新近系碎屑岩接触面向下游运移,在滑坡前缘以下降泉水的形式排泄。
滑坡为一坡基式古滑坡,土质为受扰动的黄土状粉质粘土、砂砾卵石等组成,透水性好,地下水在中前部以泉水形式出露,地下水动态与区域地下水动态一致,1991年后因降水量偏少,水位呈波动下降趋势。
局部的上层滞水在接受降雨入渗、灌溉水入渗及侧向地下径流补给后,使坡体上的土体含水量增大,自重增加,强度显著降低,裂隙加大,在土体自重和上部荷载的作用下,造成坡体局部滑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