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教案 北师大版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_历史教案

三、学法指导 1.老师指导学生回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北方民族 大融合,南方经济大开展。引导学生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思索 这一阶段的时代特征与本课内容“魏晋南北朝文化”的内在因果 联系,使历史学问建立在科学系统之上。这一系统相识可概括为 下述相识图式:
二、教法建议 1.老师可生动介绍引言中关于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和太阳系 中有一颗小行星均以祖冲之命名的令中国人深感傲慢的事实,启 发学生对祖冲之这位世界文化名人及以他为代表的魏晋南北朝优 秀科技成果的重视。 2.老师应谨慎说明本课标题。说明标题中的“承上启下” 的 内涵是指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上承两汉、下启隋唐,是一个重要的 转折时期。 3.老师应引导学生回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南 方经济大开展的总趋势,思索这一历史趋势与本阶段重要科技成 就的取得有何内在联系。老师可依据学生答复的详细状况做必要 的阐释或补充,并投影构造图示。4.老师可支配学生谨慎阅读教 材,自己概括归纳祖冲之的主要成就及著作,并找出他在数学方 面的最主要成就。
第1页 共5页
邃的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学、机械制造方面均有过重要奉献。 其中推算圆周率准确到小数点以后七位数字是他最主要的奉献。 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圆周率及推算涉及困难的数学概念和方法,是本课的难点。 老师应使学生相识祖冲之利用并开展了刘徽的“割圆术”,经过 高位数字的极艰辛、繁琐的推算,最终取得光耀世界的先进成果。 要充分利用发挥活动与探究 1 及“奇妙的小棍”的作用。
2.本课课文中介绍的古代科学家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 治学和做人的品质,老师应指导3]下一页
第4页 共5页
第5页 共5页
6.“贾思勰和《齐民要术》”一目,可先让学生回忆两件中 国古代在农业、畜牧业方面为世界作出奉献的史实,说明中国自 古有兴旺的农业。然后老师先简介贾思勰的生平事迹,再让学生 阅读课文,概括《齐民要术》的内容及评价。老师可做些必要的 补充说明。
精品初中历史 《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教案1 (1)

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学习目标:1.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艺术和思想成就: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妇史箴图》、《洛神赋图》;范缜与《神来论》;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2.认识: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字造型艺术,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重点: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难点: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是本课的难点。
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①东晋著名书法家______集书法之大成,代表作______,有______美誉,他被后人称为______。
②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著名的画家是东晋的______,他的代表作是______和______。
③南朝著名思想家______,他撰写的______系统得阐述了无神论思想。
④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统治者让人开凿石窟,雕造佛像,留下了辉煌的石窟艺术,最为著名的有山西大同的______和河南洛阳的______。
合作探究1.王羲之和顾恺之的主要成就是什么?2.你怎样看待佛教盛行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影响?精讲点拨1.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字造型艺术,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使我国的书法升华为一种高级艺术形式,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王羲之的书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突出的艺术成就,世称“唐诗、晋字、汉文章”。
2.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都是闻名世界的古代艺术宝库,它们以令人惊叹的浩大工程、无比雄伟的气魄和优美动人的艺术形象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
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书法成为一种艺术是在()。
A.西汉B.东汉末年C.东晋D.西晋2.《神灭论》倡导的是()。
A.唯心主义B.唯物主义C.信仰佛教D.信仰道教3.开凿石窟的最初目的是()。
A.统治者宣传佛教B.灭教C.显示劳动人民的智慧D.保留文化遗产4.“遒媚劲健,绝代更无”这是后人对哪位书法家作品的称赞()。
A.王羲之B.顾恺之C.张择端D.赵孟頫5.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分别位于哪两个省?()A.陕西、河南B.山西、河南C.甘肃、陕西D.山西、甘肃二、材料题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他认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互相结合的,有了肉体,才有精神;肉体死了,精神也随之消失。
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教案(精选3篇)

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教案(精选3篇)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教案篇1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教材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上承秦汉,在数学、农学和地理学等方面的成就超过了前代,这些成就为隋唐时期我国科学技术的富强奠定了基础并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时期,数学、农学等成就在当时的世界也处于领先地位。
本课主要介绍祖冲之推算圆周率、《齐民要术》和《水经注》这三个主要的科技成就。
课标要求:知道《水经注》《齐民要术》等重要著作。
叙述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教学目标:(一)学问与力量:1.通过本课教学使同学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育同学的归纳总结和动手力量; 2、从优秀历史人物和文化成果中汲取精神养分,提高自身素养和文化修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教学,使同学熟悉: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珍贵财宝,我们应为此深深感到傲慢与骄傲。
2、还应让同学明白刻苦钻研是胜利的秘诀,培育同学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教学难点:圆周率的概念及其推算方法教学方法:三五x课堂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解释课题:我国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虽然发生分裂,但是由于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南方经济大大开发,南北经济的进展,共同促进了这一时期的科技文化富强。
课题“承上启下”的涵义是指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不但在我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上也得到重视。
2、导入新课:1967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觉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祖冲之星”。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教案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2)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的主要成就;(3)了解魏晋南北朝对后世文化发展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深入探究魏晋南北朝文化的发展脉络;(2)学会分析魏晋南北朝文化特点的方法,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品质;(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二、教学内容1. 魏晋南北朝历史背景简介(1)魏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2)社会风气与民族融合。
2. 魏晋南北朝文学成就(1)诗歌:建安七子、正始诗风、山水田园诗派等;(2)散文:笔记小说、志怪小说等;(3)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等。
3. 魏晋南北朝艺术成就(1)绘画:人物画、山水画、宗教画等;(2)书法: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3)音乐:琴棋书画、宫廷音乐、民间音乐等。
4. 魏晋南北朝哲学思想(1)玄学:老庄哲学、竹林七贤等;(2)佛教:佛教文化的传入与本土化;(3)道教:道教的发展与影响。
5. 魏晋南北朝文化对后世的影响(1)文化传承与创新:汉字、诗词、绘画等;(2)社会风气:儒雅之风、清谈之风等;(3)民族融合与地域文化:中原文化、江南文化、东北文化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成就及其特点。
2. 教学难点:魏晋南北朝文化成就的历史背景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魏晋南北朝历史背景、文化成就及特点;2. 讨论法:分组讨论魏晋南北朝文化成就的内涵与意义;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历史人物、事件的文化价值;4. 比较法:比较魏晋南北朝文化与其他历史时期的差异。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问;2. 知识掌握:学生能准确理解并描述魏晋南北朝文化成就;3. 能力培养: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4. 情感态度:学生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认同。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教案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2)掌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的主要成就;(3)了解魏晋南北朝对后世文化发展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展示等方式,深入探究魏晋南北朝文化的发展脉络;(2)学会分析魏晋南北朝文化成就的历史背景和原因;(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综合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丰富多彩和独特魅力;(2)认识到文化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魏晋南北朝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地位和作用;(3)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魏晋南北朝历史背景概述(1)魏晋南北朝的时间范围;(2)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特点。
2. 魏晋南北朝文学成就(1)诗歌:建安七子、正始诗歌、太康诗风等;(2)散文:魏晋南北朝散文的特点和发展趋势;(3)小说: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兴起和发展。
3. 魏晋南北朝艺术成就(1)绘画:顾恺之、张僧繇等代表画家及作品;(2)书法:王羲之、王献之等代表书家及作品;(3)音乐:魏晋南北朝音乐的特点和影响。
4. 魏晋南北朝哲学思想(1)玄学:老庄学派、竹林七贤等;(2)佛教:魏晋南北朝佛教的传入和本土化;(3)道教:道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和影响。
5. 魏晋南北朝文化对后世的影响(1)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的影响;(2)魏晋南北朝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魏晋南北朝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的主要成就;(2)魏晋南北朝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魏晋南北朝文化特点的深入理解;(2)魏晋南北朝文化成就的历史背景和原因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魏晋南北朝历史背景、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的知识;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魏晋南北朝文化特点和成就的看法;3. 展示法:学生展示魏晋南北朝文化相关的研究成果或作品。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教案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背景,掌握其主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 深入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特点,包括哲学、宗教、艺术等方面。
3. 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文化的学习,认识其在中国历史中的承上启下作用。
二、教学内容1. 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背景:三国鼎立、西晋统一、南北朝分裂等。
2. 魏晋南北朝的主要文化现象:玄学、佛教、道教、文人山水画等。
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代表性人物:曹操、诸葛亮、王羲之、顾恺之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背景、主要文化现象及代表性人物。
2. 教学难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特点及其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背景、文化现象和代表性人物。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典型文化案例,如王羲之的《兰亭序》。
3. 比较法:比较魏晋南北朝与之前、之后历史时期的差异,突出其承上启下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魏晋南北朝的主要历史事件、文化现象和代表性人物。
3. 分析:分析魏晋南北朝文化的特点,及其对中国历史的承上启下作用。
4. 案例分析:以王羲之的《兰亭序》为例,深入剖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特点。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将魏晋南北朝文化与唐宋文化进行对比,分析其间的传承与发展关系。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魏晋南北朝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价值,分享各自的见解。
七、教学互动1. 提问环节:学生在课堂上提问,教师解答。
2. 小组合作:分组进行魏晋南北朝文化主题的研究,共同完成研究报告。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作业的质量和完成情况。
3. 研究报告:评价学生分组合作完成的研究报告的深度和广度。
九、教学反思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
教学设计5: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课程标准〗知道《水经注》《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重要著作。
知道《九章算术》,讲述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祖冲之最早把圆周率的数值推算到小数点后七位,叙述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史实。
知道《水经注》《齐民要术》是中国古代地理学、农学的重要著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阅读质疑的能力,并通过阅读质疑获取历史信息。
学习制作图表法。
通过制作三国两晋南北朝科学技术成就的表格,培养学生制作图表的能力。
学习讨论法。
讨论“祖冲之、贾思勰和郦道元为什么能在科学技术的道路上获得成功”,通过讨论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并体会祖冲之、贾思勰、郦道元在科学研究中刻苦钻研、注重实践的科学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数学成就领先世界,了解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增强民族自豪感。
通过对祖冲之、贾思勰和郦道元等古代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的学习,突出他们注重实践、刻苦钻研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爱祖国、爱科学及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帮助学生树立热爱科学,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难点理解这一时期我国科学技术领先世界的原因。
〖教学过程〗提问(电脑投影)1.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2.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主要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小结(略)。
导入新课(通过投影示意图,边讲边导)师:人口的南迁,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北方的民族融合又推动了北方经济的发展。
南北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这一时期科技文化的繁荣。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文化是我国科技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它上承大一统的秦汉文化,下启封建文化的高峰隋唐文化,其科技成就处于领先世界的地位,艺术成就也异彩纷呈。
讲授新课生:朗读课前提示(略)。
师:好!我们一同带着课前提示中的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本课共分三目,分别从数学、农学和地理学方面阐述了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
七年级历史上册《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教案、教学设计

3.论述题: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谈谈魏晋南北朝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邀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本节课的学习心得,然后我对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和强调。此外,我会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
最后,我会强调魏晋南北朝文化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对我们今天的文化生活的影响。通过这样的总结,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激发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2.终结性评价:通过期末考试、课后作业等方式,检验学生对魏晋南北朝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
3.情感态度评价: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态度,评价学生对魏晋南北朝文化的认同感。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在历史学科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但针对魏晋南北朝这一特定时期,学生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在知识储备上,学生对古代文化、历史人物及事件的认识多停留在表面,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交融、思想变革等深层次问题,可能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
2. **深入探究**:选择一个魏晋南北朝文化成就作为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要求学生撰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短文,阐述该文化成就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历史意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此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深度思考和研究能力。
3. **创意表达**:鼓励学生发挥创意,选择一个魏晋南北朝文化元素,如诗歌、绘画、雕塑等,进行再创作。可以是绘画、书法、诗歌创作,或者是制作一个简短的视频介绍。通过创意表达,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增强对文化成就的感悟。
4. **小组讨论记录**:要求学生整理并提交小组讨论的记录,包括讨论主题、主要观点、争议问题及解决方案。这有助于学生回顾和总结小组合作的过程,促进知识的共享和交流。
第24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历史教案)教案

第24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历史教案)教案第24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第24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教案之一科技与思想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和阅读使学生掌握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柱经》;范缜和《神灭论》教师指导学生制作《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成就简表》通过学生总结“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几位科学家,他们各有哪些重要的成就”这一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归纳整理所学知识的能力;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范缜和《神灭论》以及佛教与反佛教的斗争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现象、本质的能力,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生模拟范缜与有神论者的辩论,使学生了解一些辩论的基本方法并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研究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圆周率、《齐民要术》和《水柱经》内容和世界领先地位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科技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如数学、农学、地理学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并在不少领域居世界先进地位。
使学生认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方面的光辉成就,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和智慧,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盛行教师首先提问:佛教是何时传入我国的,又是何时开始流传的?朝代僧尼佛寺南朝宋齐梁陈3.6万人3.2万人8.2万人3.2万人1,900多所2,000多所2,800多所1,200多所北朝北魏中北魏末北齐北周7.7万人200万人200万人近100万人6,400多所3万多所3万多所1万多所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图表:并继续提出问题:通过此表你可以看出什么?(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为什么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教师在学生讨论的结果上总结魏晋佛教盛行的原因:魏晋南北朝时,因为战乱频繁,政局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以信佛来寻找精神上的寄托;加上统治者的大力推行,可以利用佛教麻醉人民,维护其统治。
因此,佛教空前盛行。
学生继续进行讨论:人民信教的结果是什么?(人民信教的结果是,不但没解救痛苦,反而加重了负担,因此不断有人反对佛教)2、范缜和《神灭论》教师让学生模拟范缜和有神论者的论战,在辩论中阐述范缜的主要论点。
初中历史《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等。
2. 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并通过适当拓展背景材料,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 还应让学生明白刻苦钻研是成功的秘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王羲之的行书教学难点:圆周率的概念及其推算方法和对书画的鉴赏一、导课以猜谜语的方式导入,爷爷参加了100 米赛跑(打一古代科学家的名字:祖冲之)二、授课1、解释课题:我国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虽然发生分裂,但是由于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南方经济大大开发,南北经济的发展,共同促进了这一时期的科技文化繁荣。
课题“承上启下”的涵义是指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不但在我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上也得到重视。
2、导入新课:1967 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紫金山天文台将该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祖冲之星”。
祖冲之有哪些突出的贡献?他生活的时代,还有哪些重要的科技成就问世?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3、24 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3、祖冲之和圆周率,思考回答:(1)祖冲之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什么叫做圆周率?祖冲之推算出的圆周率是多少?这项成就领先于世界多少年?(2)祖冲之采用什么方法计算圆周率?(3)祖冲之取得重要的成就的原因?祖冲之最值得学习的地方是什么?4、贾思勰和《齐民要术》,思考并回答:贾思勰是怎样写成《齐民要术》一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部书对于农业生产有什么作用?影响怎样?历史地位怎样?有指导作用。
直到北宋年间政府仍用来指导农业生产。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初中历史关于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的教案设计

初中历史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的教案设计初中历史关于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的教案设计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历史关于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的教案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学习目标:①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等。
②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从优秀历史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取精神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
学习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难点:圆周率及推算涉及的复杂数字概念主方法学习过程:1、自主学习课文正文和小字部分,完成下列题目。
填空:①祖冲之的生活时代是______,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经后的第______位,也就是在______和______之间,项成果领先于世界近______年。
②北朝的______写了《齐民要术》一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重要地位。
③北魏的______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写的______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1、合作探究祖冲之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你认为他最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是什么?3、课堂检测选择题:(1)它的作者是贾思勰,它是我国现在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它是()。
A、《齐民要术》B、《水经注》C、《本草纲木》D、《天工开物》(2)下列著作由北朝人撰写的是()。
①《缀术》②《水经注》③《齐民要术》④《论衡》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3)下列不属于《齐民要术》内容的是()。
A、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B、要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C、农业生产要要遵循自然规律D、总结了我国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文化进步发展的主要客观因素包括()。
①南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②江南经济的开发③佛教的盛行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③①(2)下列关于祖冲之的叙述,正确的是()。
教学设计1: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等。
2、能力目标: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从优秀历史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收精神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
当代青年应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科技传统,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二、本课重点和难点:第21课、22课均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属姐妹篇。
其中本课重点介绍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展现了本时期我国在数学、农学、地理学等方面的突出成就。
“祖冲之和圆周率”是本课的重点。
祖冲之是十分博学和深邃的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学、机械制造方面均有过重要贡献。
其中推算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七位数字是他最主要的贡献。
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圆周率及推算涉及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方法,是本课的难点。
教师应使学生认识祖冲之利用并发展了刘徽的“割圆术”,经过高位数字的极艰苦、繁琐的推算,终于取得光耀世界的先进成果。
要充分利用发挥活动与探究1及“神奇的小棍”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和经济。
今天,我们来学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部分。
我们说,魏晋南北朝文化的特点是承上启下。
承上:指上承两汉;启下,指下启隋唐。
那么,这一时期的文化成就有哪些?又为什么会有承上启下的特点?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就来学习内容。
[板书]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一、祖冲之和圆周率1.祖冲之生平[教师讲述]祖冲之(429~500),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
他的主要成就在自然科学方面。
祖冲之是世界上著名的大科学家。
他的彩色大理石雕像镶嵌在俄罗斯莫斯科大学“世界大科学家陈列”的走廊上。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教案)

(1)结合两则材料写出“这部书”指的是哪一著作?
(2)材料二中这位科学家生活在什么朝代?
(3)材料一这部著作在我国科技史上有何地位?
教学 反思
教学内容 教学时间 教 学 目 标 内 容 要 求
第 21 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一)
序号 教具
NO。27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刻苦钻研是成功的秘诀,培养学生的 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2、知识与技能:说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数学、地理、农学三方面的科技成就。培养 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和动手能力。 3、过程与方法:本课始终贯穿学生的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以诱思教学为主线。 重点: “祖冲之和圆周率”. 难点:圆周率及推算涉及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方法.
重 难 点 教学流程 导入 (2 分钟)
教
学生阅读导读框内容 预习问题与展示内容
学
内
容
教法学法设计
1、指出祖冲之生活的朝代和称谓。他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你认为他最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是什么?
预习 一、祖冲之和圆周率(数学) 展示 生活朝代: (15 分钟) 称谓: 祖冲之 突出贡献: 精神品质: 预习 内容怎样?有何地位? 展示 二、贾思勰和《齐民要术》(农学) (10 分钟)
贾思勰生活的朝代、称谓: 《齐民要术》的内容和价值: 2、指出贾思勰生活的朝代、称谓。他著的农学著作是什么?
预习 的? 展示 三、郦道元和《水经注》(地理学) (10 分钟)
郦道元生活的朝代、称谓: 《水经注》的内容: 达标测试: 一、选一选:
3、郦道元生活的朝代、称谓。他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推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 数字的科学家是 A、张衡 B、祖冲之 C、贾思勰 ( D、郦道元 )
2、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的作者是( A、郦道元 B、贾思勰 C、王叔和 D、葛洪 (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教案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教案第一章:魏晋南北朝文化背景介绍1.1 时期划分:公元220年-589年,分为魏、晋、南北朝三个阶段。
1.2 历史背景:秦汉统一局面结束,进入封建社会分裂时期。
1.3 地理环境:北方战乱不断,江南地区相对稳定。
1.4 民族融合:汉族、鲜卑族、藏族、羌族等民族文化交融。
第二章:政治制度与行政管理2.1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体制:封建君主制、世族政治。
2.2 行政管理:州、郡、县三级制,地方官吏选拔制度。
2.3 世族势力与宫廷政治:九品中正制、士族崛起。
第三章:经济发展与农业技术3.1 农业发展:耕作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建设。
3.2 手工业:陶瓷、纺织、金属工艺等技术发展。
3.3 商业贸易:市场经济逐渐形成,货币流通。
第四章:思想文化与宗教信仰4.1 儒家思想:玄学、理学、心学等学派兴起。
4.2 道教:道教教义的发展,符咒、道教艺术。
4.3 佛教:佛教文化的传入与影响,佛教艺术与建筑。
第五章:文学艺术与科学成就5.1 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等体裁的发展。
5.2 艺术形式: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艺术成就。
5.3 科学技术:天文学、数学、医学等领域的进步。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思想文化与宗教信仰、文学艺术与科学成就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对这个时期的历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认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第六章:魏晋南北朝的儒家思想与礼制6.1 儒学的演变:从汉儒到魏晋玄学,再到南北朝儒学的新发展。
6.2 礼制的改革:魏晋南北朝时期礼制的变化与影响。
6.3 儒士阶层的地位:儒士在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作用。
第七章:佛教的传播与道教的改革7.1 佛教的传入与影响: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传播及其文化意义。
7.2 道教的改革与发展:道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改革及其宗教实践。
7.3 宗教文化与艺术:佛教与道教艺术在魏晋南北朝的兴起。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教案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教案一、教学背景在中国历史上,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关键时期,既顺承了汉朝文化的优秀传统,又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出现了鲜明的特点。
本教案旨在通过对魏晋南北朝的文化特点进行探究,以期为学生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帮助。
二、教学目标1.了解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经济状况;2.探究魏晋南北朝文化的特点和表现形式;3.学会对文化现象进行理解和分析,形成自己的文化观。
三、教学内容1. 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经济状况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政治状况非常动荡,经济也处于不景气的状态。
在这个时期,政治家、文化名流和百姓们都在探索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文化精神。
为了更好地理解魏晋南北朝的文化特点,必须先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政治经济状况。
2. 魏晋南北朝文化的特点和表现形式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逐渐朝着人文主义的方向发展。
在文学、艺术、哲学、科学等各个领域都出现了重要的成就。
关于这个时期的文化特点和表现形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1)文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成就非常辉煌,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学作品和文学家。
在这个时期,文学家们普遍具有高超的诗才和散文才华,如曹操、曹植、陶渊明、左思、刘义庆等。
其中,陶渊明的田园诗和左思的《三国演义》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风格丰富多样,包括绘画、雕塑、建筑、音乐等各个方面。
其中,绘画和雕塑成就最为显著。
代表作品包括吴道子的《唐玄宗出马图》、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等。
(3)哲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成就非常突出,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哲学家和学派。
其中,以玄学为代表的道家和儒家学派影响最为广泛。
著名的哲学家有王充、贾思勰、范阳扶等。
(4)科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主要表现在医学和天文学两个方面。
医学方面,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医学家和医学家,如《伤寒论》的张仲景、《金匮要略》的王叔和、《千金方》的孙思邈等;天文学方面,以邓衍为代表的“古代双曲面”理论影响深远。
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教案

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通过教学和阅读使学生掌握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
能力方面:1、教师指导学生制作《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成就简表》通过学生总结“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几位科学家,他们各有哪些重要的成就”这一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归纳整理所学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了解一些辩论的基本方法并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研究问题的能力。
思想方面:通过对圆周率、《齐民要术》和《水经注》内容和世界领先地位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科技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如数学、农学、地理学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并在不少领域居世界先进地位。
使学生认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方面的光辉成就,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和智慧,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郦道元和《水经注》教学方法:采用讲述法为主,结合阅读、讨论等方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的状况,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一时期的科学文化的发展状况。
一、大数学家祖冲之和圆周率(板书)1、祖冲之与圆周率(板书)首先提问:祖冲之有什么成就?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进行总结。
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率。
祖冲之在刘徽等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胆的设想,反复的实践。
他认真钻研古代天文、数学文献,注意吸取前人的成果,终于用割圆术,计算圆内接正10000多边形面积的方法,求得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
论文集《缀术》是当时数学领域的最高成就。
同时他在天文历法、机械制造等方面也都有巨大贡献。
为了表彰他的贡献,前苏联莫斯科大学“世界大科学家陈列”的走廊上镶嵌着他的彩色大理石雕像;月球上的一座环行山也用他的名字命名。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为什么祖冲之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呢?(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小字,帮助学生总结出答案: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反复实践等)二、贾思勰和《齐民要术》(板书)1、贾思勰(板书)指导学生在阅读教材后介绍贾思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通过教学和阅读使学生掌握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
能力方面:教师指导学生制作《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成就简表》通过学生总结“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几位科学家,他们各有哪些重要的成就”这一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归纳整理所学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了解一些辩论的基本方法并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研究问题的能力。
思想方面:通过对圆周率、《齐民要术》和《水经注》内容和世界领先地位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科技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如数学、农学、地理学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并在不少领域居世界先进地位。
使学生认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方面的光辉成就,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和智慧,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郦道元和《水经注》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述法为主,结合阅读、讨论等方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的状况,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一时期的科学文化的发展状况。
一、大数学家祖冲之和圆周率
1、祖冲之与圆周率
首先提问:祖冲之有什么成就?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进行总结。
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率。
祖冲之在刘徽等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胆的设想,反复的实践。
他认真钻研古代天文、数学文献,注意吸取前人的成果,终于用割圆术,计算圆内接正10000多边形面积的方法,求得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
论文集《缀术》是当时数学领域的最高成就。
同时他在天文历法、机械制造等方面也都有巨大贡献。
为了表彰他的贡献,前苏联莫斯科大学“世界大科学家陈列”的走廊上镶嵌着他的彩色大理石雕像;月球上的一座环行山也用他的名字命名。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为什么祖冲之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呢?(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小字,帮助学生总结出答案: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反复实践等)
二、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贾思勰
指导学生在阅读教材后介绍贾思勰。
2、《齐民要术》
指出“齐民”和“要术”的含义后提问:这部书的内容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它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农作物的种植、家畜家禽的饲养、农产品加工等许多方面。
这些经验在当时世界上是先进的,它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巨著之一。
三、郦道元和《水经注》
1、郦道元
北朝的时候,还出了一位著名的地理学家,这就是郦道元。
(指导学生看书,了解)
2、《水经注》
首先指出:《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的重要著作。
之后出示《水经》与《水经注》的区别图表。
并提出问题:从原书和注解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总结学生的答案: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经过长期观察考证,为《水经》一收作注。
名为注释,实际上是颇具匠心的再创作。
《水经注》以全国水道为纲,详细地记叙了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物产、矿藏、风俗以及历史沿革等,他涉猎的书籍非常广泛,仅注中所引的就有437种。
《水经注》至今仍是研究我国古代地理的重要著作,这对我们今天制定城建规划,兴建水利工程,考古、从事历史研究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因此,这部书不仅为地理学家所重视,也为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农田水利学家、城建科学家所重视。
同时,为这部书的文字优美,具有文学价值,因此也受到文学家的重视。
最后列出下面的图表,让学生依据本节课所学的有关内容,进行填充。
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一帆风顺,合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