葶苈子及其混伪品的微性状鉴别
常用中药材的真伪鉴别

青黛:取0.5g加水10ml,振摇后放置片刻,水层不得显深蓝色,以此检查是否含有水溶性色素。
01
儿茶:其水浸出液用火柴杆沾之,使轻微着色,待火柴杆干后,再浸入浓盐酸中,立即取出,于火焰附近加热后,杆上发生深红色,以此检查儿茶素。
02
芦荟:芦荟的1∶100水溶液2ml,加等量饱和溴水,即有四溴芦荟混合甙的黄色沉淀生成。
石菖蒲与伪品水菖蒲
12菟丝子与伪品
正品为旋花科菟丝子的干燥成熟种子,伪品有“大粒菟丝子”,与正品比较其表面呈棕褐色,光滑,种子较大,且指甲按之即破(正品质坚硬难按破),加热蒸煮后无卷旋状的白丝露出(正品有“吐丝“)。
13海金沙与伪品
正品海金沙为其成熟干燥孢子,黄棕色,质轻光滑,浮于水面,无泥沙杂质,引燃时爆响为佳。而伪品则为掺杂黄泥沙细粉、滑石粉及火硝类海金沙,质重,手捻之有滑溜感,着火有爆鸣及闪光,入水有大量黄色沉淀。
掺羧甲基纤维素钠蜂蜜 鉴别时取此蜜50g加水100ml稀释,再取此液2ml加水至10ml摇匀,加铬变酸试液0.5ml水溶,加热10分钟,显紫红色者为掺入品。
掺海藻酸钠蜂蜜 鉴别时取此蜜适量放在手心中试之有黏滑感,纯蜂蜜则有黏滞感。理化鉴别:取此蜜10ml加水至100ml摇匀,以试剂调ph值为酸性,可见蜜中有胶状沉淀析出;或取上面检液1ml的氧化钙试剂,见有蓝绿色凝胶沉淀,即为掺入品。
大黄与混充品山大黄
正品为茜草科巴戟天干燥根。伪品羊角藤根,与正品比较其表面具深陷横纹(正品具纵皱纹),断面皮部薄而木质部大(正品皮部厚,紫色或谈紫色)。
巴戟天与伪品羊角藤根
正品为天南星科石菖蒲的根茎。伪品水菖蒲与正品的主要区别为根茎较组,常少分枝,且节间疏,其断面呈海绵样(正品质硬,断面纤维性)。
几种易混果实种子类中药的鉴别

几种易混果实种子类中药的鉴别作者:高晓明方成武刘信秋等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第17期摘要 [目的]鉴别几种易混果实种子类中药。
[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方法鉴别紫苏子、牛蒡子、芸苔子、车前子、菟丝子和韭菜子等几种果实种子类中药与它们的混淆品。
[结果]由于它们的形状、颜色和种皮特征等方面的不同,可准确鉴别正品与混淆品。
[结论]正品与混淆品虽然外形相似,但只要掌握鉴别要点,即可区分。
关键词性状鉴别;果实种子;混淆品中图分类号 S5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17-05416-02Abstract [Objective] To identity the easily confusable herbal seeds and fruits. [Method] Use morphological identification to identify Perillae Fructus, Arctii Fructus, Brassicae Campestris Semen, Plantaginis Semen, Cuscutae Semen, Allium Tuberosi Semen and their adulterants. [Result] Because their size, color, testa characteristics are different, genuine and adulterants can be distinguished correctly. [Conclusion] Although genuine and adulterants are similar in appearance,once you master the identification of key points, you can distinguish them.Key words Morphological identification; Fruits and seeds; Adulterant中药材的质量是确保临床用药和中成药生产的首要环节。
药象本草---葶苈子

药象本草---葶苈子葶苈子,药用来源较多,北方以一年生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的种子入药,习称北葶苈子,最为常见。
独行菜与荠菜非常相似,野外挖荠菜时很容易错把独行菜当成荠菜。
他们细微的区别是,荠菜颜色更鲜绿,生机更舒展,独行菜颜色略偏暗绿,生机略收藏。
荠菜的叶子,边缘裂痕几乎与中间叶脉垂直,外展气机互相抵消,整体气机更柔和中正,故口味更柔和清香。
独行菜叶子边缘的裂痕,则呈四十五度角斜向前方,气机锐利,不如荠菜柔和,故口感也大不如荠菜香柔可口。
其花序皆是顶生总状花序,小花微小色白,果实为小角果。
荠菜的角果是倒三角形,生机更旺盛。
独行菜的角果则是近圆形,生机更圆润封藏。
葶苈子,则是独行菜角果内的微小种子。
每枚角果内含两枚种子,扁卵圆形,长约一毫米,外表光滑,淡红棕色,气淡,味微辛辣,嚼之粘牙。
独行菜植株矮小,基生叶狭长多裂,气机舒展,而有收藏之力也。
茎多分枝,花序繁盛,气机开展有力也。
角果圆薄密布,每果内含两粒种子,类微型之肺,通人两肺之气也。
葶苈子,得独行菜舒展而能聚藏之气,性微辛温,其果状若微型之肺,正合于肺气开展而降之性也。
以其形微而质粘,气机滑利,善入阴分,故凡肺气壅滞,而有水湿痰浊闭阻肺内之时,葶苈子则以通于肺气,善入肺气之能,辛温滑利,通泄肺内有形痰湿之邪,泄之于大肠也。
葶苈子形微而气利,肺内痰湿壅滞,气机胶结不易通行之时,正可以微若无形之力,透入胶结之中,以柔弱而胜坚实,气机因之可复也。
仲景葶苈大枣泻肺汤,主治肺痈,喘不得卧,痰涎壅盛之证。
是善用葶苈者也。
肺主皮毛,而合于大肠,同时通于天地之气者也。
其寒闭于肌表者,急当开表通天气,宜麻黄也。
其痰壅于肺内者,急当泻肺通地气,宜葶苈也。
弱以胜强,即道德经所言,柔弱者生也。
葶苈之性,可与人生生之慧乎?。
常见中药饮片易混淆品、伪品的鉴别

根 的切 片。 为类 圆锥形 , 顶端有茎痕 , 周 围有瘤 状突起 , 质坚 硬 , 体重断 面灰黑色 , 俗称“ 铜皮铁骨” , 味苦回甜。 三七有止血 , 散瘀 , 消肿 , 定痛 的
功效 。 4 . 2 易混淆 品( 菊三七 ) 菊科植物菊三七 G y n u r a s e g e t u n( L o u r . ) Me r r 的根茎. 。 外表皮灰棕色或棕黄色 , 具瘤状突起 , 顶端 有茎 痕或芽痕 。切面
今日 健康
・
2 0 1 5年 6月J源自u n e 第1 4卷 第 6期
41 4・
J I N RI J I AN KANG
2 01 5 Vo 1 . 1 4 No . 6
常见 中药饮 片易混淆 品、 伪 品的鉴别
汤祖 华
( 泰兴市疾病 预防控制 中心 , 江苏
泰兴 , 2 2 5 4 0 0 )
5 . 2 伪 品
5 . 2 . 1 参薯
薯蓣科植物参薯 D i o s c o r e a a l a t a L . 块茎的切片。为不规
则形或类圆形 厚片, 直径 1 ~ 3 c m 。外表面类 白色。切面黄 白色 , 粉性 , 很 少散有的淡棕 黄色小 点, 质脆 、 易断 。气微 , 味淡。 5 . 2 . 2 木薯 大 戟科植物木薯 M a n i h o t e s e u l e n t a C r a n t z 块根的切片。
脓的功效。
1 半夏
1 . 1 正 品
4 三 七 4 . 1 正 品为为五加科 植物三七 P a n a x n o l 晒r e s n g( B u r k ) . F . H. C h e n
葶苈子的鉴别方法(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葶苈子的鉴别方法(有温度的中药宝典)葶苈子为较常用中药。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具有泻肺除痰、止咳定喘、利尿消肿的功能。
葶苈子为较常用中药。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具有泻肺除痰、止咳定喘、利尿消肿的功能。
用于痰饮喘咳、胸胁胀痛、水肿尿少等病症。
来源南葶苈子:为十字花科植物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L)webb.或北葶苈子独行菜Lepidium spetalum Willd.的种子。
产地与分布 1.南葶苈:主产江苏的邳县、淮阳、南通、安徽滁县及山东聊城等地。
此外,河北、山西、河南、陕西等省亦有分布。
2.北葶苈:主产河北的沧县、保定、承德及辽宁的海城、风城。
此外,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山西、甘肃等省区亦有分布。
鉴别要点南葶苈、北葶苈形状相似。
惟前者种子呈扁圆形、粒小,黄棕色至红棕色,密具疣状小点,气微,味微辛苦,略具粘性。
而后者北葶苈种子则呈扁卵圆形,粒较大,味微辛辣,粘性较强为异尔。
名典鉴别①《神农本草经》:“亭历味辛寒。
主癥癃积聚、结气……破坚。
生平泽及田野。
”②梁·《名医别录》:“葶苈生藁城平泽及田野立夏后采实,阴干。
”③陶弘景曰:“出彭城者最胜,今近道亦有。
母即公荠也。
子细黄至苦,用之当熬。
”④宋·苏颂曰:“今汴东、陕西、河北州郡皆有之,曹州者尤佳。
初春生苗叶,高六七寸,似芥。
根白色,枝茎俱青。
三月开花,微黄。
结角,子扁小如黍粒微长,黄色。
……许慎、郑玄注:皆靡草荠,葶苈之属是也。
一说葶苈单茎向上,叶端出角,粗且短。
又有一种狗芥草,叶近枝下作歧,生角细长。
取时必须分别此二种也。
”⑤明·李时珍曰:“按《尔雅》云:革,葶苈也。
郭璞注云:实叶皆似芥,一名狗芥。
然则狗芥即是葶苈矣。
盖葶苈有甜苦二种。
狗芥味微甘,即甜葶苈也。
或云甜葶是菥蓂子,考其功用亦似不然。
”⑥清·《本草从新》:“葶苈子有甜苦二种。
甜者力稍缓……子如黍米微长,色黄。
”快速鉴别 1.南葶苈子:种子呈长椭圆形,长约lmm,直径0.5mm。
蔓荆子、菟丝子及其混伪品的鉴别

c o mp a r e d b y s t e r e o s c o p e a n d s c a n n i n g e l e c t r o n mi c r o s c o p e( S E M) . R e s u l t s T h e r e w e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s a mo n g V i t i c i s F mc  ̄s , C u s c u  ̄e S e m e n a n d i t s
2 0 1 7年 第 2期
广 东
化
工
49
第4 4卷 总第 3 4 0期
www. g d c h e m. c o m
蔓 荆子 、菟丝子及其混伪 品的鉴别
蔡中齐 ,屈玟珊 2 ,高世 2 ,马鸿雁 2
f 1 .浙江 医药 高等 专科 学校 中药学 院 ,浙 江 宁波 3 1 5 1 0 0 :2 .广 东药科 大 学 中药学 院 ,广 东 广 州 I 5 1 0 0 0 6 )
[ 摘 要】 目的 为鉴别 蔓 荆子 、菟 丝子及 其 混伪 品提供 形态 学 依据 。方法 采 用体视 镜 及扫描 电镜 对 蔓荆子 、菟 丝子 及其混 伪 品等 6种果 实种 子类 中 药果 皮( 或种 皮) 表 面显 微及 超微 特 征进 行观 察 比较 。结果 蔓 荆子 及其 混伪 品 ,菟 丝子 及其 混伪 品之 间在 果皮 ( 或 种 皮) 表 面超 微 结构 上有 明 显差 别 。结论 蔓 荆 子、菟 丝子 及其 两者 的混 伪 品的表 面超 微结 构特 征可 作 为鉴别 依据 。 [ 关键词 】 蔓荆子 ; 菟丝子 ;混伪 品:扫 描 电镜 ;鉴别 [ 中 图分 类 P s ] T Q 【 文献 标 i  ̄q ] A 【 文 章编 号】 1 0 0 7 — 1 8 6 5 ( 2 0 1 7 ) 0 2 — 0 0 4 9 一 O l
10中药鉴定学2

第十章果实及种子类中药2类1.葶苈子 21)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或播娘蒿的干燥成熟种子。
前者习称“北葶苈子”,后者习称“南葶苈子”。
2)性状鉴别:“北葶苈子”:呈扁卵形。
表面棕色或红棕色;味微辛,遇水黏滑性较强。
“南葶苈子”呈长圆形而略扁。
外表棕色或红棕色。
气微,味微辛,略有黏性。
破碎后富油性。
3)化学成分:都有挥发油和强心成分。
含脂肪油、挥发油、生物碱(的药材是北葶苈子)。
南葶苈子的挥发油主要成分是(异硫氰酸苄酯)4)检查:膨胀度:北葶苈子不得低于12(的药材是北葶苈子);南葶苈子不得低于3.5)薄层鉴别:南葶苈子以槲皮素-3-O-B-D-葡萄糖-7-O-B龙胆双糖苷。
6)液相含量:南葶苈子以槲皮素-3-O-B-D-葡萄糖-7-O-B龙胆双糖苷。
2.桃仁 61)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干燥成熟种子(药用部位)。
2)性状鉴别:呈扁长卵形(的药材是桃仁)。
边缘薄。
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密布颗粒状突起(的药材是桃仁)。
3)化学成分:含①苦杏仁苷。
②维生素、③脂肪油。
4)薄层鉴别:苦杏仁苷。
5)液相含量:苦杏仁苷(①桃仁②苦杏仁)。
6)纯度检查:酸败度。
7)安全性检测:黄曲霉毒素限量检查(的药材有①桃仁②胖大海③酸枣仁④疆蚕)。
3.金樱子 81)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2)性状鉴别:为花托发育而成的假果,呈倒卵形,略似花瓶(的药材是金樱子)。
外表红黄色或红棕色,有突起的刺状棕色小点。
顶端有宿存花萼。
气微,味甘、微涩。
金樱子剥开外皮,内有多数淡黄色的小瘦果,外被绒毛。
3)化学成分:①金樱子多糖。
②苹果酸。
③鞣质。
4)薄层鉴别:金樱子对照药材。
5)紫外含量: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金樱子多糖。
4.沙苑子 91)来源为豆科植物扁茎黄芪的干燥成熟种子。
2)性状鉴别:药材略呈圆肾形而稍扁。
嚼之有豆腥味。
3)薄层鉴别:沙苑子对照药材、沙苑子苷4)液相含量:沙苑子苷5.巴豆:1)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的中药是巴豆)巴豆的干燥成熟果实。
葶苈子检验记录

检验结果:
3.检查:
膨胀度称取本品约0.6g,照膨胀度测定法测定,北葶苈子不得低于12。南葶苈子不得低于3。
检验结果:
检验结论:本品按《葶苈子内控质量标准》检验,结果规定。
备注:
检验人: 复核人:
中药原材料检验报告单
文件编号: 00检验单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 2 页 共 2 页
原辅料名称
葶苈子
来料批号
供货单位
供货数量
送检单位
原辅料库
送检数量
检验日期
年 月 日
报告日期
年 月 日
执行标准
《葶苈子控质量标准》
检验项目
标准规定
检验结果
项目结论
【性状】
【鉴别】
(1)
(2)
【检查】
膨胀度
北葶苈子 呈扁卵形,长1-1.5mm,宽0.5-1mm,表面棕色或红棕色,微有光泽,具纵沟2条,其中一条较明显,一端钝圆,另端尖而微凹,类白色,种脐位于凹入端,气微味微辛辣,粘性较强。
南葶苈子 呈长圆形略扁,长约1mm,厚约0.5mm。一端钝圆,另端微凹或较平截,味微辛、苦,略带粘性。
应符合规定
应符合规定
北葶苈子不得低于12。
南葶苈子不得低于3
结论:本品按《葶苈子内控质量标准》检验,结果规定。
检验人: 复核人: 负责人:
南葶苈子 呈长圆形略扁,长约1mm,厚约0.5mm。一端钝圆,另端微凹或较平截,味微辛、苦,略带粘性。
检验结果:
2.鉴别(1)取本品少量,加水浸泡后,用扩大镜观察,北葶苈子透明状粘液层较厚,厚度可超过种子的宽度1/2以上,南葶苈子透明状粘液层薄,厚度约为种子宽度的1/5一下。
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别及图片(1)

饮片的切面大多为横切面,特征非常重要,可通过 观察皮部与木部的比例,维管束的排列方式,射线的分
布,油点的多少等特征区别不同的品种及易混淆的饮片。
观察饮片横切面应注意区分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 物及蕨类植物,一般说来,双子叶植物根、根茎等,形成 层成环,呈放射状纹理,根茎、茎中央有髓。单子叶植物 根为内皮层环,皮部宽、中央有髓,中柱一般较皮部小, 如百部、麦冬等。单子叶植物根茎皮层及中柱均有维管束 小点散布。如白及。蕨类植物根茎、叶柄基部的中柱有一 定形状或分体中柱环列,如狗脊根茎饮片中柱呈圆形环, 紫萁贯众饮片叶柄基部中柱“U”字形,绵马贯众饮片叶柄 基部分体中柱环列等。
中药材的性状、 真伪鉴别
主讲:
MUBALAKEL
提
纲
一、中药饮片鉴别的目的意义
二、中药饮片性状鉴别的方法 三、中药饮片及其常见易混淆品的鉴别 四、中药饮片及其常见伪劣品的鉴别 五、其他特殊鉴别方法
一、中药饮片鉴别的目的意义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加工炮制后使其成为可直接配方 或制剂的药品,为了适应中药临床治病、防病及制药 的需要,中药饮片有生品和制品之分,每种中药材的 饮片规格少则一、二种,多则四、五种,由此可见, 中药饮片品种繁多。 如半夏,有生半夏、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竹沥
二、中药饮片性状鉴别的方法
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别,实际上就是传统的经验鉴别,
是用人的感官,采用看、尝、嗅、听、手摸及水试和火试
等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形状、规格、大小、表面或切面颜 色、特征、质地、折断现象、气味,主要工具有放大镜, 紫外光灯等。它简便易行,无论场地,即可进行,鉴别时 可运用植物分类学、解剖学的理论知识进行鉴别。
质地
中药饮片的质地与细胞组织的结构、细胞中所含的成分有一定的关
中药葶苈子的真假鉴别方法

中药葶苈子的真假鉴别方法
中药葶苈子的真假鉴别方法
葶苈子的真假鉴别方法
(1)取本品少量,加水浸泡后,用放大镜观察:北葶苈子透明状粘液层较厚,其厚度可超过种子宽度的1/2以上;其膨胀度不低于12。
南葶苈子透明状粘液层薄,厚度约为种子宽度的1/5以下,其膨胀度不低于3。
(2)取粉末约1g,置硬质试管内,加氢氧化钠1小粒,置酒精灯上灼热,放冷,加水2ml使溶解,滤过。
取滤液lml加5%盐酸酸化,即有硫化氢产生,通新制的醋酸铅试纸显有光泽的棕黑色。
另取亚硝基铁氰化钠1小粒,置白瓷板上,加水1-2滴使溶解,加上述滤液1-2滴,显紫红色。
(检查异硫氰甙类)
第1页共1页。
123.南北葶苈子的最新研究进展----周喜丹

葶苈子自宋代开始有“以水净过,日晒干”(《太平圣惠方》)、“去土”(《鸡峰普济方》)的记载,并出 现了“以水净过”、“净洗”到“酒洗”、“酒淘净”的演变[26]。无论是独行菜还是播娘蒿作药用,因其遇水 发黏,均无法用水淘洗,提示早期用水净制的可能不是目前的南、北葶苈子,可能是遇水不发黏的其它品 种。近代有“如太脏,可喷少量酒,用手搓擦,不可水洗,遇水则发黏”者和历史上明确记载“酒洗”、“酒 淘净”者,可能系同一品种。 3.2 炮制
南北葶苈子的最新研究进展
周喜丹,唐力英,周国洪,寇真真,王婷,王祝举*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北京 100700)
[摘要] 葶苈子为十字花科植物播娘蒿 Descurainia sophia (L.) Webb. ex Prantl. 或独行菜 Lepidium apetalum Willd.的干燥成熟种子,前者习称南葶苈子,后者习称北葶苈子。中医理论认为其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用于痰涎壅滞、咳喘痰多、喘息不得卧及水肿、悬饮、小便不利等,临床应用较广泛,本文从本草考证、 品种鉴别、炮制研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含量分析、毒性等方面就南葶苈子与北葶苈子近年来的研究 进展进行综述,为其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然《图经本草》又载:“又有一种狗芥草,叶近根下作歧,生角细长,取时必须分别此二种也”,说明 在宋代已经有一种长角果类型作为葶苈的混淆种类。在之后的本草中渐渐出现了甜、苦葶苈之说,但对两 者的区别众医家只停留在性味和功效上。寇宗奭在《本草衍义》中已明确将葶苈分成苦、甜二种,认为“葶 苈有甜、苦二种,其形则一也。经既言味辛苦,即甜者不复更入药也” [12]。王好古在《汤液本草》中指 出两者皆可入药,但主治不同,“苦甜二味,主治不同。仲景泻肺汤用苦,余方或有用甜者,或有不言甜 苦者。大抵苦则下泄,甜则少缓,量病人虚实用之,不可不审。本草虽云治同,而甜苦之味安得不异?[13]” 李时珍赞同王好古的说法,“甘苦二种,正如牵牛,黑白二色,急缓不同;又如壶卢,甘苦二味,良毒亦 异。大抵甜者下泄之性缓,虽泻肺而不伤胃;苦者下泄之性急,既泄肺而易伤胃,故以大枣辅之。[14]”李 时珍在甜、苦葶苈的植物来源上提出“实叶皆似芥,一名狗荠。然则狗芥即是葶苈矣。盖葶苈有甜苦二种。 狗芥味微甘,即甜葶苈也。或云甜葶苈是菥蓂子,考其功用亦似不然[14]。”谢宗万认为播娘蒿(DSW)的种 子可能是明代甜葶苈的一种[11],现在市场上的主流商品即为此种。但由于甜葶苈之说较为混乱,如菥蓂子、 荠菜子古今也有混称甜葶苈者,因此结合现时市场上的主流商品,只能说甜葶苈可能是播娘蒿(DSW)。
中药材:南葶苈子

中药材:南葶苈子药材名称:葶苈子-南葶苈子别名:甜葶苈、眉毛蒿、眉眉蒿、婆婆蒿、黄蒿、密密蒿、米米蒿、麦蒿、米蒿。
采收加工:翌年4月底5月上旬采收,果实呈黄绿色时及时收割,以免过熟种子脱落。
晒干,除去茎、叶杂质,放入麻袋或其他包装物,贮放干燥处,防潮、粘结和发霉。
药用部位:种子产地:江苏、山东、安徽。
此外,甘肃、河南、山西、陕西、河北、浙江等科:十字花科原植物:播娘蒿植物情况: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全体灰白色而被叉状或分歧柔毛。
茎上部多分枝,较柔细。
叶互生;2~3回羽状分裂,最终的裂片狭线形,先端渐尖;在茎下部的叶有柄,渐向上则渐短或近于无柄。
总状花序顶生,果序时特别伸长;花小;萼4,十字形排列,线形,先端渐尖,易早脱;花瓣4,黄色,匙形,较花萼稍长,先端微凹,基部渐狭而呈线状;雄蕊6,4强,均伸出于花瓣外,花丝扁平;子房圆柱形,2室,柱头呈扁压头状。
长角果,线形,长2~3厘米,宽约1毫米。
种子小,卵状扁平,褐色。
花期4~6月。
果期5~7月。
葶苈子-南葶苈子药材性状:长圆形而扁,黄棕色,微有光泽,长约1毫米,径约0.5毫米,一端钝圆,另一端近截形,二边往往不等长,中央凹入,种脐位于凹入处,但不甚明显,种子表面具有细密的网纹及2条纵列的浅槽。
气微,味淡,略带黏性。
优等品以粒均匀、充实、黄棕色、无杂质者为佳。
鉴别:取本品少量,加水浸泡后,用扩大镜观察,北葶苈子透明状黏液层较厚,厚度可超过种子宽度的1/2 以上。
南葶苈子透明状黏液层薄,厚度约为种子宽度的1/5 以下。
【本经下品葶苈味辛寒。
主症瘕积聚结气,饮食寒热,破坚逐邪,通利水道。
大室大适。
】味苦、辛,性寒,入足太阳膀胱经。
破滞气而定喘,泄停水而宁嗽。
《金匮》葶苈大枣泻肺汤(葶苈捣丸如弹子大,大枣十二枚),治支饮,喘不得息。
饮阻肺金下降之路,肺气壅碍,喘不得息。
大枣补脾精而保中气,葶苈泻肺壅而决支饮也。
又治肺痈,喘不得卧者。
以土湿胃逆,浊气痞塞,腐败瘀蒸,化而为脓;肺气阻格,喘不得卧。
葶苈子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XXXXXXXXXXX有限公司原料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1 品名:1.1 中文名:葶苈子1.2 汉语拼音:Tinglizi2 代码:3 取样文件编号:4 检验方法文件编号:5 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6 质量标准:7 检验操作规程:7.1 试剂与试药:甲醇、槲皮素-3-O-β-D -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乙酸乙酯、乙醇、三氯化铝、乙腈、醋酸、硫酸。
7.2 仪器与用具:电子天平、显微镜、水浴锅、马弗炉、聚酰胺薄膜、吹风机、三用紫外分析仪、展开缸、高效液相色谱、二氧化硫测定仪。
7.3 性状:取本品适量,自然光下目测色泽,嗅闻气味。
7.4 鉴别:7.4.1 取本品制片置10×10显微镜下做显微观察。
7.4.2 南葶苈子:取本品粉末lg,加70%甲醇2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槲皮素-3-O-β-D -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对照品,加30%甲醇制成每lml含9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7)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水(7: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2%三氯化铝乙醇溶液,热风吹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荧光斑点。
7.5 检查:7.5.1 水分不得过9.0 % (附录15第二法)。
7.5.2 总灰分不得过8.0 % (附录17)。
7.5.3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 %(附录17)。
7.5.4 膨胀度取本品0.6g,称定重量,照膨胀度测定法(附录57)测定。
南葶苈子不得低于3,北葶苈子不得低于12。
7.5.5二氧化硫残留量照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附录58)测定,不得过150mg/kg。
7.6 含量测定:南葶苈子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8)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1%醋酸溶液(11:8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
葶苈子(播娘蒿)生长过程及易混品图鉴

葶苈子(播娘蒿)生长过程及易混品图鉴▲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 (L.) Webb. ex Prantl. (张效杰绘)1.植株2.叶片3.萼片4.花瓣5.雄蕊6.雌蕊7.果实横切面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L.) Webb. ex Prantl.为十字花科植物,其种子入药习称“南葶苈子”,是中药“葶苈子”的来源之一。
01释名拉丁释名:播娘蒿:属名Descurainia为播娘蒿属(人) W.Descurain,1658-1740,法国药剂师;种加词sophia为贤人。
中文释名:葶苈,《急就篇》、《五十二病方》均作“亭历”;《别录》称作“丁历”,均为叠韵联绵词“滴沥”的书写变体。
本品功能利水,可治小便滴沥不下,故有此二名;因为草本植物,从“艹”则作葶苈。
02植物形态特征▲播娘蒿植株一年生草本。
株高30~70 cm。
植株幼时被灰黄色柔毛及分叉毛,老时毛渐少。
▲播娘蒿植株下部茎直立,上部多分枝,下部常为淡紫色。
▲播娘蒿的叶叶互生,下部稍有柄,上部叶无柄,2 至3 回羽状全裂或深裂,裂片纤细,近线形,两面密生灰黄色柔毛及分叉毛,老时几无毛。
▲播娘蒿的花伞房状总状花序顶生,果期极伸长;花小,多数;萼片4,倒卵状条形,长约2mm,上部有稀疏长柔毛,顶端有鳞片状附属物,开展,早落;花瓣4,黄色,匙形,短于或等长于萼片。
▲播娘蒿的果实长角果细圆柱形,成熟时果实稍呈念珠状;果梗纤细,在果轴上斜向开展。
种子多数,长圆形,长约 1 mm,淡红褐色,有细网纹。
03植物生长过程▲幼苗期一▲幼苗期二▲抽苔生长期▲花果期一▲花果期二04药材性状特征▲播娘蒿的种子(微距)▲播娘蒿的种子(显微)播娘蒿呈长圆形略扁,长约0.8~1.2mm。
表面棕色或红棕色,微有光泽,具纵沟2 条,其中1 条较明显。
一端钝圆,另端微凹或较平截,种脐类白色,位于凹入端或平截处。
气微,味微辛、苦,略带黏性。
混淆品▲北美独行菜的种子(微距)▲北美独行菜的种子(显微)北美独行菜略呈半圆形而扁,长1~1.5mm,光滑,红褐色,边缘有半透明狭翅,延至基部越宽。
葶苈子及其混伪品的微性状鉴别

葶苈子及其混伪品的微性状鉴别葶苈子为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Lepidium apetalum Willd. 或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 (L.) Webb ex Prantl 的干燥成熟种子。
前者习称“北葶苈子”,后者习称“南葶苈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下气行水、泻肺除痰、止咳定喘之功效。
葶苈子自古就有甜、苦之分。
甜葶苈即南葶苈,为播娘蒿种子;苦葶苈又称北葶苈,为独行菜种子。
在市场上两种葶苈子的混伪品较多,如北葶苈子与其伪品北美独行菜,南葶苈子与其伪品荠菜子、小花糖芥、蔊菜种子等。
基于中科院果德安教授“深入研究,浅出标准”的观点,课题组采用微性状鉴别法对葶苈子进行鉴别,试图采用快速、简洁、环保的方法区别葶苈子及其伪品。
北葶苈子南葶苈子一、北葶苈子及其伪品北美独行菜北葶苈子呈偏斜的椭圆形,较扁,长约1~1.5 mm,宽为0.5~1 mm。
在自然光下呈浅红色至黄棕色,种脐处呈白色稍尖,另一端顿圆。
种子两侧有较为明显的沟。
种皮表面具有近长方形或类圆形的小网格,网缘凸起,小网格在两侧面成轮状排列。
北葶苈子北美独行菜较扁,长约1~1.5 mm,宽为0.5~1 mm。
浅红色至黄棕色,种脐处呈白色稍尖,另一端顿圆。
两侧有较为明显的沟。
种皮表面小网格与独行菜相似,种子边缘有一圈较薄的刀口样角质透明细胞,弧形的一侧尤为明显。
北美独行菜二、南葶苈子及其伪品南葶苈子窄椭圆形,长0.8~1.2 mm,宽0.6 mm左右,厚0.4 mm 左右。
在自然光下种子呈淡红色至黄棕色,微有光泽。
种脐端呈截形并附生有白色物,另一端较为顿圆。
种皮表面具近长方形的小网格,网缘凸起,小网格长轴与种子的长轴垂直排列整齐。
南葶苈子伪品一:荠菜子窄椭圆形,稍扁。
长0.6~1.0 mm,宽0.4~0.6 mm。
呈黄褐色至红褐色。
种脐端有白色物。
种皮表面具近长方形的小网格,网缘凸起,小网格长轴与种子的长轴平行。
荠菜子伪品二:小花糖芥窄椭圆形。
有毒中草药之葶苈子

有毒中草药之葶苈子葶苈子为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Lepidium apetalum Willd. 或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 (L.)Webb ex prantl的干燥成熟种子。
有毒。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葶苈子的性质性味辛苦,寒。
①《本经》:"味辛,寒。
"②《别录》:"苦,大寒,无毒。
"③《药性论》:"味酸,有小毒。
"归经入肺、膀胱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肺、心、脾、膀胱四经。
"②《本草经疏》:"为手太阴经正药,亦入手阳明,足太阳经。
"③《本草求真》:"入肺,兼入胃。
"④《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经。
"功能主治下气行水。
治肺壅喘急,痰坎咳嗽,水肿胀满。
①《本经》:"主症瘕积聚结气,饮食寒热,破坚逐邪,通利水道。
"②《别录》:"下膀胱水,伏留热气,皮间邪水上出,面目浮肿,身暴中风热痱痒,利小腹。
"③《药性沦》:"利小便,抽肺气上喘息急,止嗽。
"④《开宝本草》:"疗肺壅上气咳嗽,定喘促,除胸中痰饮。
"⑤《伤寒类要》:"治肾瘅、唇干。
"⑥《纲目》:"通月经。
"葶苈子的性状①北葶苈子又名:苦葶苈。
为植物独行菜或北美独行菜的种子。
形如瓜子而扁,黄棕色,长约1.5毫米,宽约0.75毫米。
一端钝圆,一端渐尖而微凹,种脐位于凹入处,但不明显;扩大镜观察,表面多颗粒状细小突起,并有2条纵列的浅槽。
气微,味苦辛,有粘性。
以子粒充实、均匀、黄棕色、无杂质者为佳。
主产于河北、辽宁、内蒙古;此外,吉林、山西、甘肃、青海、黑龙江等地亦产。
②华东葶苈子又名:甜葶苈。
为植物播娘蒿的种子。
长圆形而扁,黄棕色,微有光泽,长约1毫米,径约0.5毫米,一端钝圆,另一端近截形,二边往往不等长,中央凹入,种脐位于凹入处,但不甚明显,种子表面具有细密的网纹及2条纵列的浅槽。
葶苈子的真伪鉴别

葶苈子的真伪鉴别
田兰馨
【期刊名称】《首都医药》
【年(卷),期】1978(0)6
【摘要】葶苈子的原植物种类较混乱,按地区使用习惯分为独行菜子(北葶苈子)、播娘蒿子(南葶苈子)两种正品,尚有7种其他植物的种子混作葶苈子使用。
为鉴别正品与混淆品种,本文对所提及9种种子的外形作了描述,并附图比较。
【总页数】4页(P42-44)
【作者】田兰馨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生物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5
【相关文献】
1.南北葶苈子的显微鉴别 [J], 武希桃;阙灵;丁锤;邵爱娟;韦颖;池秀莲;李颖;程蒙;李晓琳
2.葶苈子与车前子的真伪鉴别与临床应用 [J], 黄荐讴
3.现代分析手段在葶苈子鉴别中的应用 [J], 马梅芳;吕伟;高宇源
4.南葶苈子和北葶苈子的电镜扫描与理化鉴别 [J], 李连怀;张淑华
5.热重/差热分析法鉴别车前子和葶苈子的研究 [J], 张雪;李建涛;王琪;于雪妮;张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CTA UNIVERSITATIS TRADITIONIS MEDICALIS SINENSIS PHARMACOLOGIAEQUE SHANGHAI Vol. 26 No. 4 Jul.,2012
方药研究
葶苈子及其混伪品的微性状鉴别
曹海燕 周建理 杨青山
安徽中医学院现代中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 安徽 合肥 230031)
3 讨论
播娘蒿与荠菜的种子之间的主要区别在种皮表 面长方形网眼与种子长轴的排列方向不同,前者是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第 26 卷 第 4 期 2012 年 7 月
·99·
横向排列,而后者是纵向排列; 独行菜与北美独行菜 的主要区别是种子的边缘,后者有刀口样角质透明 的边缘,而 前 者 无。 除 北 美 葶 苈 子 以 外,谢 宗 万 等[4]做过葶 苈 子 扫 描 电 镜 观 察,在 植 物 学 界,郑 纪 庆等[5]也用 扫 描 电 镜 做 过 北 美 独 行 菜 种 皮 表 面 的 电子微形态特征,但喷金过后,种子边缘的特征不是 特别明显,并且不能见到种子真实的颜色。
细胞长轴与种子长轴垂直,既沿种子长轴横向 排列,少数为多边形。见图 1-2。 2. 1. 2 荠菜( Capsella bursa-pastoris ( L. ) Medic. ) 种子大 小 与 色 泽 与 播 娘 蒿 相 近,长 圆 形 略 扁,长 0. 7 ~ 1. 2 mm,宽 0. 5 ~ 0. 7 mm。种皮具网状纹饰, 网眼多数近长方形,长 10 ~ 24 μm,宽 8 ~ 16 μm。与 正品明显区别的是,细胞长轴与种子长轴平行,既沿 种子长轴纵向排列,少数为多边形。见图 1-3、图 1-4。 2. 1. 3 独行菜( Lepidium apetalum Willd. ) 种子 扁卵形,长 1 ~ 1. 4 mm,宽 0. 6 ~ 1 mm。表面棕色或 红棕色,微有光泽,种皮具网状纹饰,网眼为多边形, 直径 6 ~ 13 μm,网脊隆起。种脐微凹,类白色。见 图 2-1、图 2-2。 2. 1. 4 北美独行菜( Lepidium virginicum L. ) 种 子大小与色泽与独行菜十分相近,扁卵形,长 1 ~ 1. 5 mm,宽 0. 6 ~ 1 mm。种皮具网状纹饰,网眼为 多边形,直径 8 ~ 19 μm,网脊隆起。种脐微凹,类白 色。与正品明显区别的是,北美独行菜种子有刀口 样的边缘,宽约 20 μm,其外侧四分之三部分呈角质 样农本草经》,有 泻肺平喘、行水消肿的作用。2010 版《药典》[1]收载 十 字 花 科 植 物 播 娘 蒿 Descurainia Sophia ( L. ) Webb. ex Prantl. 及独行菜 Lepidium apetalum Willd. 的干燥成熟种子为其正品。前者习称“南葶苈子”, 后者习称“北 葶 苈 子 ”。 在 市 场 上 两 种 葶 苈 子 的 混 伪品较多,其中最难鉴别的是极似南葶苈子的同科 植物 荠 菜 Capsella bursa-pastoris ( L. ) Medic. 的 种 子,和 极 似 北 葶 苈 子 的 同 属 植 物 北 美 独 行 菜 Lepidium virginicum L. 的种子。笔者采用普通光学 显微镜对 上 述 种 子 进 行 微 性 状[2] 观 察,操 作 简 便, 区别特征明显。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及仪器 本实验所选材料均由安徽中医 学院中药与资源教研室收集,标本经周建理教授鉴 定,存放于安徽中医学院腊叶标本馆。播娘蒿、独行 菜、荠菜采自四川松潘; 北美独行菜采自安徽肥西。
所用仪器为普通生物显微镜( XSZ-G) ,电子目 镜( DCM-500) 放大倍数为 500 万像素。 1. 2 方法 每种种子随机选取干燥成熟种子 20 粒 用白乳胶粘在载玻片上,分别在显微镜 4 倍和 10 倍 物镜下按中药微性状鉴别观察法拍摄种子的多个不 同景深图像,用电脑软件进行景深合成,获得清晰的 高景深图像。种皮表面微形态特征描述术语参考刘 长江的标准[3]。
[基金项目] 科技部专项重点项目珍稀濒危和大宗常用药 用植物资源调查( 2007FY110600) [作者简介] 曹海燕,女,在读硕士生,主要从事中药鉴定与 生药绘图方面研究。 [通讯作者] 周建理,教授,硕士生导师。 E-mail: jlzhou55@ sina. com
2 结果
2. 1 种皮光学微形态特征 2. 1. 1 播娘蒿( Descurainia Sophia ( L. ) Webb. ex Prantl. ) 种 子 长 圆 形 略 扁,长 0. 7 ~ 1. 2 mm,宽 0. 5 ~ 0. 7 mm。表面棕黄色或棕红色,种皮具网状纹 饰,网 眼 多 数 近 长 方 形,长 14 ~ 26 μm,宽 7 ~ 12 μm。见图 1-1。
法在细小果实种子类药材的鉴别方面的独到优势。
中药主要来源于自然界的动植物,其中一些基 源并不单一,这些中药往往存在来源混乱、真伪难辨 等现象,由此导致质量很不稳定,极大地限制了其临 床上的应 用 效 果[6]。 特 别 是 在 细 小 果 实 种 子 类 中 药的鉴别上更为困难,笔者则是利用最新的数码景 深合成技术,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直观地拍摄到细 小种子表面的颜色和特征清晰的图片,这种光学微 形态方法用在中药材的鉴别中就是所谓的微性状鉴 别法。它所需仪器价廉、方法简单,充分展示了该方
【摘 要】 目的:鉴别葶苈子及其易混品。方法:采用微性状鉴别法。结果:葶苈子及其混伪品的光学微 性状鉴别特征明显,便于区别,并提出北美独行菜种子与北葶苈子的光学微性状区别特征。结论:微性状 鉴别法可准确区分葶苈子及其易混品。 【关键词】 葶苈子; 混伪品; 微性状鉴别 【中图分类号】 R284. 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861X( 2012) 04-00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