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配置力量的博弈与高等教育结构的建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配置力量的博弈与高等教育结构的建构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是三种资源配置力量(政府、高校与社会)博弈的结果,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成熟性,三种资源配置力量在博弈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对等的关系,这不仅影响着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而且对高等教育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重构政府在市场经济和法制框架下的行为,赋予高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科学合理地分类、定位高等学校,不断强化市场竞争机制,是制衡资源配置力量、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的关键。

[标签]资源配置力量博弈市场机制高等教育结构

作为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的高等教育,它的结构的形成不仅受到其内部高等学校之间关系的影响,而且高等教育系统外部的因素对其结构的形成也产生着重要影响。由于教育资源是高等学校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关键,高等教育系统内外各种因素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他们各自所拥有的资源配置力量来进行的。如何审视和制衡这些教育资源配置力量,构建我国合理有序的高等教育结构,是我们需要认真思索和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力量的种类

“高等教育资源通常是指维持、组成,参与并服务于高等教育系统的广泛资源,即人力、物力、财力和制度力等。”尽管我国高等教育自改革开放尤其是1999年扩招以来有了快速发展,但仍不能满足社会和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高等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按照主流经济学原理,凡属稀缺资源都有一个资源配置效率的选择问题。探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问题,首先就要涉及到资源配置主体的问题,即谁来配置以及如何配置教育资源的问题。

在计划经济年代,政府是唯一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体,设置多少学校和哪些类型的学校,举办哪些专业,各专业招多少学生以及学生毕业分配等,一切都由政府的计划决定,高等学校、企业、家庭和个人都无权过问。而这种资源配置格局的局限性是明显的,即教育资源量扩展的有限性和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低下。进入市场经济社会,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格局有了新的变化,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出现了不同的独立市场主体。当然,市场经济成熟的状况决定了市场主体独立程度。但是,不管怎么说,由政府一统天下的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局面已经过去,出现了政府、高校、社会三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力量制衡的格局。

1.政府力量

政府力量是指政府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上的基本方式和表现形式。它强调的是实现高等教育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最大贡献,保持高等教育与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而为高等教育提供法规、制度、经费等资源。尽管到目前为止,高等教育完全由政府包办的局面已经过去,出现了高等教育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我国是一个通过政府推动建立市场经济的国家,政府在配置高等教育资源过程中仍是最重要的主体。“从1990年到2000年,国家财政性经费投

入占整个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从98.3%下降到57.5%”,可见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比例与其他市场主体相比,仍处在首位。

2.高校力量

高校力量是指高校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上的基本方式和表现形式。它对内表现为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对外表现为输出教育服务,吸收优质教育资源等。各个高校在配置教育资源时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但在争取外在优质教育资源时也表现出竞争性。高校能够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本身内在的学术力量。高校学术力量产生的根源在于其组织与生俱来的专业化品质和学术本质。它的组织特性决定了它能够承担社会其他组织所不能替代的功能,使它有别于其他组织并长久存在。高等学校发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职能,其核心在于本身学术力量的存在和发挥。高校学术力量的作用发挥与市场的发育和法制化建设情况密切相关,即它本身要具有法人的独立地位,能够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

3.社会(市场)力量

社会力量是在配置高等教育资源过程中,与政府力量、高校力量相对应的概念范畴。它的主体是社会组织和个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各类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日趋明显。社会力量独立办学、校企合作办学日趋繁荣,也出现了社会中介组织积极参与高校教育质量评估的萌芽。从个人投资高等教育角度看,“从1990年到2000年,高等学校事业收入中学杂费收入比例从1.7%猛增到20。7%”;而且高教收费制度的改革,确立了学生消费主体的地位,他们通过选修课程,将会决定高校哪些领域和学科得到发展,从而引导着高等学校课程的扩展和收缩。

二、资源配置力量的博弈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影响

“从博弈理论看,形成博弈关系的前提是:一方面,各方都有自己独立的利益和目标,拥有独立作出决策的自主权;另一方面,各方的利益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一方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对方的行为和目标的实现。”以这个标准来衡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是唯一的教育资源配置主体,也就没有博弈关系的产生。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高校与社会(包括组织和个人)都成为了市场经济中具有一定独立程度的主体,他们在配置高等教育资源过程中形成了博弈关系。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成熟性,三种资源配置力量的主体在博弈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对等的关系,博弈的结果不仅影响着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而且最终对高等教育的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

1.政府与高校:主与从的博弈

“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行政决定、审批等仍然是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的主要手段,政府仍旧是高等教育资源(包括法规、制度、经费等资源)的主要供应者和高等教育事业的管理者,

高校则是在政府提供的资源环境下受调控管理的办学者。”然而,高等学校并不完全处于被控制地位,随着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职能转换以及高校依法办学主体地位的确立,尤其是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在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轴心”作用,使得高校在教育资源配置中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并在政府的政策框架内作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办学抉择。虽然政府与高校之间已经构成了博弈的关系,但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上的垄断地位,使得政府一方主导的权力过大而高校一方从属的色彩太浓。

在政府与高校的主与从博弈情形下,高等教育结构更多地以政府的意志为转移。一是通过集中力量,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及学科,如1978—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确立了96所全国重点高校;1984—1985年,国务院批准将10多所高校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并分别列入国家“七五”计划和“八五”计划;1984年、1986年和2000年国务院又先后批准在55所重点大学成立研究生院,并予以重点支持等。二是通过学位授权审核对高等学校实现办学分工。三是制定统一的办学质量评估体系,引导高等学校规范发展。可以说,高等教育结构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对高校的期望,政府分配给高校的职能、权力及资源决定的,体现的是政府的工作重点和行为导向。政府主导型造成的弊端是,高等学校办学模式单一,发展目标趋同,争合并、争改名、争招生指标和盲目追求升格等。

2.高校与高校:竞争中的博弈

高等学校是办学的具体实施者,每一所高校关注的目标是如何把握好自己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高校定位”问题),赢得最有利的发展空间。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高等教育资源总量是有限的,如何争夺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并促进自身的发展,是每个高校奋斗的目标。“在一个开放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各学校出于相互竞争的需要而不断扩张。””高等学校的“扩张”倾向,既可以表现在规模、专业覆盖面的扩大上,也可以表现在学术地位、社会知名度的提升上,其目的是为自己赢得最大的发展空间。这是高等学校发展的一条内在规律,也是一种必然趋势。

高等学校之间的残酷竞争造成了目前出现的高等学校之间的职责不清、盲目追求“高层次”、“大而全”和“升格热”等现象。一是受传统的“重学轻术”观念和“名分”思想的影响以及国家资源配置政策的约束,使得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纷纷趋向学术型。在高等教育系统中,高职拼命往学术性上靠,高专想方设法往本科院校行列挤,教学型高校趋向研究型,研究型高校又热衷于创办世界一流大学。二是受经济利益驱动,高等学校普遍追求“大而全”。自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以来,学费收入成为我国高等学校筹措办学经费的重要部分,在这种经济利益驱动机制的影响下,高等学校普遍求全求大,追求办学规模的扩张,热门专业一轰而上,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等学校相互抢夺生源,分工不清,培养目标不明确。三是以文凭为本位的社会风气助长了高等学校追求办学层次的“升格热”。目前,本科生的就业率高于专科生、研究生的就业率高于本科生的社会就业现象,使得许多高校(一般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学校)不是注重自身的发展特色,而是想方设法拼命追求办学层次的升格,来迎合社会的高层次的需求和消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