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饮食文化中的道教色彩_张萍

唐代饮食文化中的道教色彩_张萍
唐代饮食文化中的道教色彩_张萍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 ournal of Lan zhou Univ.(S ocial S ciences) 2000,28(2):110-115 Vol.28No.2 2000P110-115

唐代饮食文化中的道教色彩

张 萍

(陕西师范大学唐史所,陕西西安 710062)

内容摘要:由于统治者的推崇,道教在唐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饮食当中,统治者将道教禁食

鱼、肉的教规推广到普通百姓之中,道教名词在菜肴中频繁出现,道教节日与节日饮食习惯传入

民间,道教养生食品受到普通百姓的推崇,这一系列现象反映出唐代饮食文化独具特色的一面。

关键词:唐代;饮食文化;断屠钓;养生;道教色彩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804(2000)02-0110-06

唐代饮食文化受道教影响都带有浓重的道教色彩。道教自东汉创立以来,一直在民间广泛传播,随着道教理论的不断完善,信徒日多,逐渐演变为中国土生宗教中最为重要的一支。唐朝建立以后,统治者为追尊自己的祖先,将老子李耳追命为李唐王朝的始祖,倍加推崇。唐高祖李渊即位不久,武德三年(公元620)即于晋州立老子庙 。637年下诏,命“道士、女冠宜在僧尼之前” 。666年更追尊老君为太上玄元皇帝 ,地位不断升高。到737年玄宗又下令“道士、女冠宜隶宗正寺,僧、尼令祠部检校” ,比作宗室皇亲,完全将老子列于本宗。由于统治者百般推崇,道教在唐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发展规模成为仅次于佛教的重要宗派。极盛时天下宫观达三千七百余所,遍布全国。其宗教典仪亦深入人心,受到善男信女的普遍敬仰,加之统治者政策上人为制约,一些道教习俗风靡全国,其中对饮食习惯影响最为深刻。

1.鱼、肉在饮食中受到多方限制

在道教教规之中,对信徒日常饮食有严格的约束,禁食荤腥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唐朝统治者为了达到追尊道教,亦即尊崇祖先的目的,将道教禁忌推行全国,使全国百姓都以此为约束,以示行动上的敬仰。734年十月特下令“每年正月、七月、十月三元日(道教节日,正元十五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起十三日至十五日,并宜禁断宰杀渔猎” 。844年四月又重申此制,“仍望准开元二十二年十月二十日敕,正月、七月、十月三元日各断屠三日” 。这样,政府以法令的形式推行全国,道教三元日成了普通百姓一般的禁忌日,即使不信教,亦须遵循此制,前后食素三天。

道教除禁止信徒食肉外,对吃鱼更有特殊的限制。中国古代即有传说,云“龙门山,在

收稿日期:1999-03-15.

作者简介:张 萍(1965-),女,黑龙江鸡东人,副教授,从事隋唐文化、社会生活史研究.

110

河东界。禹凿山断门一里余,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 道教形成以后,将此传说引入经典之中,认为龙多为鲤鱼转化而来,神圣不可侵犯。鲤鱼成为信徒们敬仰的圣物,称之为“赤鱼军公” ,若信徒轻易食之,便犯道教的大忌,而食之者亦将遭祸。由于道教对鲤鱼的崇拜,加之“鲤”与“李”谐音,唐代统治者更加严禁捕杀食用。731年正月下令“禁扌采捕鲤鱼” ,凡捕得鲤鱼者必须放生,街市有贩卖鲤鱼者杖六十 。

推而广之,唐代统治者制定出一系列条例,限制钓鱼食用,由禁食鲤鱼推广到限食一切鱼虾。纵观整个唐朝历史,此种禁令不胜枚举。619年正月,下令“自今以后,每年正月九日及每月十斋日,并不得行刑,所在公私宜断屠钓” 。707“遣使江淮,分道赎生,以所在官物充直(到江南水乡,主要以赎买放生鱼虾为主)” 。730年三月敕“诸州有广造筛沪取鱼,并宜禁断” 。747年正月再次下诏”今属阳和布气,蠢物怀生,在于含养,必期遂性。其荥阳仆射陂、陈留蓬池,自今以后,特宜禁断扌采捕。仍改仆射陂为广仁陂,蓬池为福源池。” 757年十二月敕“三长斋月并不斋日,并宜断屠钓,永为常式” ,等等。这种断屠钓比单纯断屠尤有胜之,它对江南水乡以鱼虾为生存根本的百姓来说,无疑是一种灾难,给江南百姓的生活造成极大不便。692年五月,诏令天下禁止屠杀及捕捉鱼虾,适逢此年江淮一带天旱饥荒,百姓不得捕捉鱼虾,致使“饿死者甚众” ,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707年再次断屠钓,“遣使者分道诣江、淮赎生”,中书舍人李义就上疏极力反对说:“江南乡人,采捕为业,鱼鳖之利,黎元所资。虽云雨之私,有沾于末利;而生成之惠未洽于平人。何则?江湖之饶,生育无限;府库之用,支供易殚。费之若少,则所济何成!用之倘多,则常支有阙。在其拯物,岂若扰人!且鬻生之徒,惟利是视,钱刀日至,网罟年滋,施之一朝,营之百倍。未若回救赎之钱物,减贫无之徭赋,活国爱人,其福胜彼” 。足见当时由于统治者盲目推崇道教,给百姓生活已造成诸多不便,致使朝臣官员对此等事情都纷纷上疏论谏。司马光在看到武后断屠杀诏令后颇为不愤地评论道:“(天)后禁屠捕而杀人如刈草菅,何以人而不如物乎!” 由于受上述禁令限制,在唐代百姓日常生活中,鱼、肉经常成为难入肴馔的珍稀。

2.道教名词在菜肴中频繁出现

随着道教宫观在全国的建立,道教典仪已深入人心。尤其是中古宗教“俗世化”倾向的发展,道教名词也随之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喜欢选用一些与道教有关的名词用于日常生活起居之中,道教名词开始频繁地出现在饮食、菜肴之中。这种情况在唐前尚且未见,而在唐代的菜谱中却经常出现“仙人”、“道人”以及与道教传说有关的名词。用道教名词命名食品、菜肴在唐朝非常流行,形成一种时尚,大体可分为如下三类: (1)直接称之为道人的。如《清异录》中载有一菜,名“菊道人” ,此菜肴制作方法今已失载。(2)用“神仙”、“仙人”命名食品、菜肴。道教修炼讲求羽化升仙,修成仙人是道士追求的目标,故用“神仙”、“仙人”命名的食品、菜肴时常可见,如“玉桂仙君” ,是一道用扇贝烧制而成的菜肴。“仙人鸾” ,又名乳沦鸡。“八仙盘” ,将整鹅剔分为八片烹制而成。“神仙粥”,一种药补兼食疗的米粥。“素蒸音声部” ,此食品虽未用仙人命名,但制成后形象仿“蓬莱仙人”,是一味面蒸食品拼盘,共计七十余人、物,形制别具一格。这些食品都是用“仙人”或象征神仙的形象命名的,道教色彩十分浓厚。(3)用道教传说或典故命名的食品、菜肴。道教讲求长生不死,所谓仙,按照《释名?释长幼》的解释即云“老而不死曰仙。仙,

111

迁也,迁入山也。”按照这一说法,唐人食品、菜肴中便产生了许多以“长生”、“长命”来命名的肴馔,如“长生粥”、“长命面”、“百岁羹”,等等。

韦巨源《烧尾宴食单》中尚有“御黄王母饭”,名称亦取自道教传说。王母又称金母、西姥,最早出现在《山海经》中。在《山海经》里,她被描述成一个豹尾虎齿而善啸的怪物,到了《穆天子传》中,则变成一个雍容平和、能唱歌谣的妇人。《汉武内传》更将其描绘成一位年约三十、容貌绝世的女神,将三千年结一次果的蟠桃赐给武帝。道教形成以后,将其拉入道教神祗系统,称其为东王公,即东华帝君的配偶,称东王公与西王母共理二气,分别掌管男仙、女仙的名籍。西王母成为人间崇拜的长生不老的象征。“御黄王母饭” 尤如今天的盖浇饭,遍“装杂味”,营养丰富,取“王母”命名,无疑有食后使人身体康健、长生不老的寓意。

唐韦巨源《烧尾宴食单》是708年韦巨源升任尚书左仆射时,向皇帝进献烧尾宴的部分内容,现存共计五十八道菜点,其中六道菜点的命名与道教名词有关,占现存整个菜单食品总数的十分之一左右,由此也可看出当时用道教名词命名食品、菜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也是唐代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

3.道教节日及节日饮食习惯引入民间

由于统治者对道教的推崇,许多道教习俗亦随之引入百姓日常生活当中,进而约定俗成,成为民间百姓共同的习俗。道教节日以及由道教传说引申而来的节日在唐代颇为流行,节日饮食习俗亦带入民间。

道教将上元(正月十五日)、中元(七月十五日)和下元(十月十五日)分别作为天官、地官和水官大帝的生日。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每到这个时日道观中都要设坛致祭,举行斋醮仪式,持斋素食者谓之“三官素”。唐代统治者推崇道教,将三元节进一步推广,令民间百姓亦恪守此道,三元日食素,禁捕杀渔猎。《册府元龟》卷53《帝王部?尚黄老一》曰:“(开元)二十二年(734)十月赦曰:道家三元诚有科戒,朕尝精意,祷亦久矣。而初未蒙福,念不在兹。今月十四日十五日是下元斋日,都内人应有屠宰,令河南尹李适之勾当,扌忽与赎取,其百司诸厨,(是)日有肉料,亦责数奏来,并百姓间是日并停宰杀渔猎等,兼肉料食。自今已后,两都及天下诸州,每年正月七月十月(三)元日,起十三至十五,并宜禁断。”除皇帝明令禁止外,出于求福的心理,唐代民间百姓也有过三元节的习俗。尤其上元节,更是热闹空前,祈求“天官赐福”,祝愿新的一年五谷丰登。今天上元节吃元宵的习俗在唐代就已出现。元宵又称“上元圆”,唐人称之为“粉团” ,吃粉团成为当时民间百姓过节的一份佳肴。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此日作为民间节日最早可上溯到汉末三国时期,据传亦与道教有关。据梁吴均《续齐谐记》载:“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之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急宜去;令家人各做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家,见鸡、狗、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代之矣。’今世人每至九日登山,饮菊花酒,妇人带茱萸囊是也。”费长房是道教中的人物,史载:“他从卖药壶公入山修道” 。东汉末年,此传说传开以后,人们为取吉利、避祸、长生不老之意,每到九月初九便纷纷登高、饮菊花酒。以后又发展到吃“重阳糕(高)”的习俗。

唐朝定重阳节为三大令节之一。《唐音癸签》载“遇逢诸节,尤以晦日、上巳、重阳为重。后改晦日,立二月朔为中和节,并称三大节”。每到此节,唐人均有登高、饮菊花酒、食米糕112

的习惯。《隋书?五行志》即记有“七日刈禾伤旱,九日食糕正好。” 的民谣,可见在隋朝就已约定俗成,流行民间了。《唐大典?膳部》亦记有宫廷中有食“九日麻葛糕” 的习俗。五代时京都阊阖门外张手美食店,每遇一节,便售一味特色佳味,每到重阳,即卖“重九米锦糕” 。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重阳节食糕在隋唐五代是非常普遍的,追根溯源仍与道教传说紧密相联。

4.道教养生食品深入人心

道教讲求养生,认为人的灵魂不灭。经过修炼可以达到羽化升仙,长生不死。炼制并服食丹药是其修炼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平时饮食也特别讲求营养。孙思邈就是唐代有名的道士,曾专门写有《千金食治》一书。据传他活到九十余岁,升仙而去。由于人们对神仙的向往与崇拜,因此对道教的饱食也颇为推崇,道教的养生学说也为人们所接受,道教信徒的许多饮食品种不断被引入民间,成为广大民众所喜食的佳肴。

青精饭又名乌饭,是道士斋日常食之物。它的制法是用南烛树茎叶浸米,待米变黑以后,上锅蒸制而成。最初是由道士发明,作修炼过程中补益身体的饭食。陆龟蒙有诗云:“乌饭新炊 月霍香,道家斋日以为常” 。由于南烛的食疗价值很高,孙思邈《千金药方》载云:“南烛煎益髭、发及容颜,兼补暖,又治一切风疾,久服轻身明目,黑发驻颜”。唐时及后世的一些清高、隐逸之士遁居深山穷谷,便纷纷做起了青精饭来。唐末皮日休专门为此赋诗云:“传得三元饣迅饭名(青精饭又名青精干石饣迅饭),大宛闻说有仙卿,分泉过屋舂青稻,拂雾飘衣折紫茎,蒸处不教双鹤见,服来惟怕五云生,草堂空生无饥色,时把金津漱一声” 。青精饭的制法唐时传入民间,百姓普遍会做,成为世俗民众补养身体的佳品,杜甫在久病之后就间蒸制青精饭,写道:“岂无青精饭,令我颜色好。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的诗句。

神仙粥,也是一款道士、修炼的人服食的粥品,唐代时流行民间,敦煌卷子中载有此粥方,“神仙粥:山药蒸熟,去皮一斤。鸡头实半斤,煮熟去壳,捣为末。入粳米半升,慢火煮成粥,空心食之。或韭子末二三两在内尤妙。食粥后,用好热酒,饭三杯,妙!此粥善补虚劳,益气强志,壮元阳,止泄精,神妙!”可见,食此粥可以益气壮阳,调补虚损,有益健康。

受这种道家饮食习惯的影响,唐代人无论是炊饭、烹茶、酿酒都喜欢在其中放入一些草药及营养价值较高的物品。这成为唐代饮食文化的一大特点。

饮食当中,“饧粥”就是一种加有杏酪、麦芽糖的甜粥。芳香甘美,营养价值较高,唐代人多在清明节食用,李商隐还专门写诗赞美此粥“粥香饧白杏花天,省对流莺坐绮筵,今日寄来青已老,凤楼迢递忆革秋革迁” 。白居易在翰林院,一次,皇帝赐予他“防风粥一瓯”,这也是用中草药煮成的营养粥,制法“剔取防风五合余,食之口香七日” 。此外,《云仙杂记》记有“洛阳人家寒食煮扬花粥” 。吴地之人,采茶叶煮粥,为茗粥,储光羲即有《吃茗粥作》“淹留膳茶粥,共我饮蕨薇” 。在唐代有关这方面的具有食疗价值的粥品非常多,孙思邈《千金食治》、昝殷《食医心鉴》等书上均有记载,多达几十款。此外,汤饼(今天的面条)、米饭中也时常加入营养物品,在唐代饮食中也非常普遍。

酿酒当中加入中草药更是唐代酿酒业的一大特色。唐人喜饮酒,但过分饮酒对身体有害。道教养生学说普及以后,人们在酿酒过程中也喜欢加入一些草药、鲜花、果皮等,以中草药的补益作用来缓解酒对人体的侵害。故唐代配制酒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品种多,技术也不断进步。唐代是我国配制酒大发展的时期,节日饮的特种酒,如元日屠苏酒、端午蒲黄酒、重

113

阳菊花酒都是配制酒。唐宪宗在宫中采凤李花为原料,酿造李花酒,取名“换骨醪” 。岐王李范死后,仅陪葬就有药酒三十余种 。唐代人普遍崇尚药酒,把药酒列为上等佳酿,认为“高人酒味多和药”,这种酒只有世外高人才配饮用。因此,文人骚客也纷纷效仿,煮酒和药。招待客人用,“药酒欲开期好客”,平时饮用有“酒香和药熟”。在唐代,药酒已开始走出单纯以治病防病为目的的补酒系统,更趋向风味化、多样化,不仅健身,且求味美。许多名酒在酿造过程中都加入了药物。新丰酒,产于新丰(今陕西临潼),是唐代的一种名酒,王维曾赞“新丰美酒斗十千”。李白在诗文中也写道“买酒入新丰”。它在酿造中就加入了麻油、川椒、葱白等原料,改变了黄酒一成不变的味道,形成了自己的特殊风味 。兰陵酒,明清以后称东阳酒。它是唐代的一味名酒,李白写有“兰陵美酒郁金香”。它在酿造的过程中也加入了蓼汁等草药。明清以后,东阳酒则不再配以草药,据李时珍说,东阳酒之所以味美,是因为酿酒所采用的水源较好,用药反而不好,唐人在酿制兰陵酒时之所以用药,完全是受道教养生学说误导的结果。除此之外,唐代人所制酒曲全部用蓼、苍耳汁拌造而成,中草药汁取代了水的作用,所以,唐代人所酿酒中全部含有这两味草药,这是唐酒的重要特征。实践证明,蓼、苍耳汁加入酒中能促进酵母和各种酶的繁殖,这一发明在酿酒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至今仍被延用,这无疑也得益于道教发展的结果。

唐代饮食文化这种鲜明的道教色彩,一方面同统治者人为地推崇道教,推广、普及道教有直接关系。另一方面,道教在自身的发展进程中也在不断吸收、接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丰富、发展自己,走出封闭的象牙塔,接近市民、接近百姓,逐渐为民间百姓所接受。这是唐代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唐文化的重要特色,在中国文化史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宋以后,宗教寺院成为市民百姓娱乐活动的中心,商贸的集散地,其导源均在唐代。唐代统治者的提倡和开放性的宗教政策对其发展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注 释:

唐会要?尊崇道教[M].

唐会要?僧道立位[M].

唐会要?僧尼所隶[M].

! ? #唐会要?断屠钓[M].

太平广记?龙门[M].

酉阳杂俎[M].广动植之二?鳞价篇.

旧唐书?玄宗纪上[M].

通鉴?则天后长寿元年[M].

通鉴?中宗景龙元年[M].

!?#?清异录,卷下[M].

水族加恩簿.引清异录,卷上[M].

开元天宝遗事,卷上[M].

汉书?方术传下[M].

隋书?五行志上[M].

唐大典?膳部[M].

清异录,卷下[M].

114

全唐诗?四月十五日道室书事寄袭美[M].

全唐诗?润卿遗青饣迅饭兼之一绝聊用答谢[M].

杜诗详注赠李白[M].北京:中华书局,1985.

全唐诗?评事翁寄赐饧粥走笔为答[M].

云仙杂记校注,卷5[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云仙杂记校注,卷1[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全唐诗,卷136[M].

云仙杂记校注,卷7[M].

旧唐书?睿宗诸子传[M].

林洪.新丰酒法?说郛[M].

Taoist Flavor of the Tang Dynasty's Food Culture

ZH A N G P ing

(Histor y Institute of the T ang Dy na st y,Shaanx i N or mal U niv ersity,X i'an,710062,China)

Abstract:Taoism dev elo ped a lot during the T ang dy nasty because the rulers held it in high esteem.In such a situation T aoist practice and rules such as pr ohibitio n of fish and m eat w er e ex tended to the diet am ong the rank and file,and Taoist term s w ere frequently used in nam ing dishes.Taoist festivals and its dietar y habits were also intro duced into the co mmon people.Thus T ao ist foo d and drink became po pular,and such phenomena feature the foo d culture of the Tang dy nasty.

Key words:the Tang Dynasty;foo d culture;quit butcher ing and fishing;keep in goo d health;T aoist flavo r

(责任编辑:徐 实)

115

中国饮食文化史简谈

中国饮食文化史 (2009-12-19 14:19:10) 转载▼ 标签: 文化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饮食文化大国,饮食一直是其文化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很早就牢固地树立了“ 礼乐文化始于食”、“民以食为天”等观念,食是人之大欲。鉴于此,中国自古就十分注重饮食文化的研究。 一、商周时期 商周时期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不少诗句反映当时黄河中下游的人们饮食习俗和饮食文化。周公旦所著的早期礼制全书《周礼》,对周代初期的官制进行全面描述。据该书记载,为王室服务的天官大冢宰中,与制作和供奉饮食有关的人员就达2332人,分为22种官职,并且书中还出现了“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等饮食的名称。稍后的《礼记》在其《月令篇》、《礼运篇》、《内则篇》等中又有许多有关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饮食文化的记叙,其中提到周代“八珍”及周代的风味小吃饵(点心),成为中国有关方面的最早记录。 与黄河中下游地区饮食文化相对应,人们也开始研究和记录长江中下游的饮食文化,如屈原及其弟子的作品总集——《楚辞》中,就有许多作品是歌颂当时楚国的酒与食品,特别是宋玉的《招魂》中提到许多食品和饮料名称,被誉为中国最古的菜谱。在战国末期又出现了专门的烹饪著作——《吕氏春秋·本味篇》,篇中记叙了商汤以厨技擢用伊尹的故事及伊尹说汤的烹饪要诀:“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机,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该烹调理论成为中国以后几千年饮食烹调的理论依据。 二、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中国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便促进国内各地各民族的饮食文化的交流,相应地饮食文化研究也上了一个新台阶,特别是追求长寿等道术的流行更进一步促进食疗理论的发展。 在秦汉时期的许多词赋中都大量记叙当时的饮食物品,如: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枚乘的《七发》、杨雄的《蜀都赋》等。在王褒的《憧约》、史游的《急就篇》及一些字典(杨雄的《方言》、许慎的《说文解字》、刘熙的《释名》)中也提及了当时的饮食文化内容。其中王褒的《憧约》中有“烹荼”、“买茶”的文字,是“荼”发展为“茶”字的最早由来。并且出现了研究食疗的专著,主要有《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和《山海经》等,为以后食疗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黄帝内经》为世人假托“黄帝”所作。全书24卷,共81篇,是中国较早的医学典籍。该书在《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医学的目的是“不治已病,而治未病”;《生气通天论》中提出要维持健康,保持长寿就必须调和五味;《汤液醪体论》中提到酒在治疗疾病中的效用;《藏气法事论》中论述了饮食和养生的关系,提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配,气味合而服之,以养精益气”的养生理论,成为后来的中医“三分治疗七分养”的理论依据。此外,《内经》还提供了治疗颜面神经障碍、孕妇胃膈闷胀、消渴病人的口感不适、妇女血枯等病若干具体方剂。

唐朝饮食文化

唐代的饮食文化 [摘要]由于统治者的推崇,道教在唐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唐代饮食文化中也具有了浓厚的道教色彩。虽然唐代人们食用的蔬菜主要来自园圃的供应,然而采食野菜仍是当时饮食生活的重要内容人们一来利用野菜充饥,二来也为自己的食物增添新爽的口味。在唐代,唐朝饮食文化与外国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呈现出一幅丰富多彩的图景,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饮食生活模式的基础。 [关键词]唐代;饮食;文化;道教;野菜;酿酒;胡食 一、唐代饮食文化中浓厚的道教色彩 唐朝建立后,统治者因为自己姓李,于是将老子李耳追命为李唐王朝的始祖,倍加推崇道教,使道教在唐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仅次于佛教的重要宗派。因此,一些道教的习俗风靡了全国,道教对唐代的饮食也有了深刻的影响。 1.鱼、肉在饮食中受到多方限制 道教的教规对信徒的日常饮食有严格的约束,禁食荤腥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唐朝统治者为了追尊道教,将道教的禁忌推行全国,使全国百姓都以此为约束。734年十月特下令“每年正月、七月、十月三元日起十三日至十五日,并宜禁断宰杀渔猎”。这样,大唐的百姓即使不信教,也必须遵循此制,前后食素三天。 道教经典中认为龙多为鲤鱼转化而来,神圣不可侵犯,食之者将遭遇大祸,加之“鲤”与“李”谐音,唐代统治者于是严禁捕杀食用鲤鱼。731 年正月唐玄宗下令“禁捕鲤鱼” ⑵,凡捕得鲤鱼者必须放生,街市有贩卖鲤鱼者杖六十⑶。推而广之,唐代统治者更是制定出一系列条例,限制钓鱼食用,将禁食鲤鱼推广到限食一切鱼虾。因此,在唐代鱼类经常成为难入肴馔的珍稀。 2.道教名词在菜肴中频繁出现 道教名词频繁地出现在饮食、菜肴之中的情况在唐代前基本没有,然而在唐代的菜谱中却经常出现,形成一种时尚,。用道教名词命名食品、菜肴大体可分为如下三类:(1)直接称之为道人的,如“菊道人”⑷。(2)用“神仙”、“仙人”命名,如“玉桂仙君”⑸、“仙人鸾”、“八仙盘”、“神仙粥”等等。(3 )用道教传说或典故命名。道教讲求长生不死,所谓仙,按照《释名·释长幼》的解释是“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按照这一说法,唐人食品、菜肴中便产生了许多以“长生”、“长命”来命名的肴馔,如“长生粥”、“长命面”等等。 3.道教节日及节日饮食习惯引入民间 由于统治者对道教的推崇,道教节日在唐代颇为流行,节日的饮食习俗也被带入了民间。道教将上元、中元和下元分别作为天官、地官和水官大帝的生日,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唐代统治者将三元节进一步推广,下令民间百姓也必须遵守三元日食素并且禁捕杀渔猎的规定。今天上元节即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执教:弘文学校邵琳班级:七(4)班 一、内容主旨 唐朝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发达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唐朝又以兼容并包的开放政策吸纳外来文化之精华。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灿烂的中华文明深深地影响了友好邻邦,是中国成为东方文化的渊源,对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教学目标 了解遣唐使、鉴真东渡、唐与新罗的交往、玄奘西行等史实,思考并认识外交的开放与唐朝国力强盛之间的关系。 能通过地图、文献等材料获取所需的历史知识。从《西游记》与真实的玄奘西行故事对比中理解文学艺术作品的证史价值。 感受历史人物的毅力与品质;感受开放交流、兼容并包吸收外来文化对于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重点难点 重点:中日文化交流 难点:玄奘西行 四、教学过程 导入: 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引出主题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设计意图:以流行语激发学生兴趣,开门见山。 环节一:多国使者的大聚会——世界汇聚长安城 地图册p10《唐朝中外交流图》 提问:找出唐朝时与中国交往的国家和地区有哪些? 仅凭地图好像并不能充分证明唐朝一定和这些地区有往来,我们还可以补充什么材料呢?提问:那么为什么能有这么多的国家甚至远及非洲欧洲的国家与唐朝有所交流呢?通过材料概括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活跃广泛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地图、文献史料等材料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寻找唐朝文化交流昌盛的原因。 环节二:一群人的研学旅行——唐风洋溢“日朝”城 教师讲述遣唐使故事。 提问:同学们的印象中觉得日本有哪些方面是受到唐代文化影响的呢? 简单讲述日本学习唐朝的各方各面:建筑、文字、服饰等。 仿照日本对于唐朝的学习,学生自主完成唐朝与新罗的关系的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日本与新罗对于唐朝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初步感受先进文明对于其他文明的深刻影响。 环节三:两个人的佛法无边——佛法无边“日印”行 教师讲授鉴真东渡的故事,了解鉴真对于日本佛教的影响。

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自古以来,饮食文化不断发展,丰富多彩,各地的特色小吃多种多样,还有融合了各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传统。现代,随着经济的发展,绿色饮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 中国人善于在极普通的饮食生活中咀嚼人生的美好与意义,哲学家更是如此。庄子认为上古社会最美好,最值得人们回忆与追求,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可以“鼓腹而游”,也就是说吃饱喝足之后能充分享受人生的乐趣。先秦哲学家中最富于悲观色彩的庄子尚且如此。那么积极入世的孔子、孟子、墨子、商鞅、韩非等人就更不待言了。 中国人对付鬼神也像处理人际关系一样,总是通过食物来疏通关系。西洋人悼念亡者一束鲜花就可以了,中国人不成,事死如生,活人吃什么,祭祀死人至少是同待待遇(一般还要高一档)。古代祭祀鬼神都有食物,而且根据鬼神的贵贱亲疏和他企盼的大小决定祭祀食品的丰俭。这完全与老百姓对付骑在他们头上的官吏一样,因此有人说祭祀不过是人对鬼神的贿赂。 中国的饮食,在世界上是享有盛誉的,华侨和华裔外籍人在海外谋取生,经营最为普遍的产业就是餐饮业.有华人处应有中国餐馆,中国的饮食可以说是“食”满天下.这一现象早在本世纪初时,就被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敏锐地观察到了。孙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一书中说:“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各国所不及。”孙中山先生的这一论述十分正确,而事实上确如孙中山先生所言,中华文明到了近代,被西方文明冲击得七零八落,有识之士莫不诊脉问疾。然而中国餐馆则大异其趣,居然能够登陆欧美,遍布全球,所向披靡,至今世界上几乎每一个角落都有中餐馆。这种强烈的反差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但是并没有一个较有说服力的解释。我们认为,中国餐馆能够遍布世界各地不是一个孤立和偶然的现象,其中的原因与中国饮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因而探讨一下中国饮食文化的某些特征,将有利于我们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又说,“人生在世,吃穿二事”,说的直接些就是一种“吃”的文化。中国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中国有着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中餐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可以简单概括成八个字:精致、悦目、坠情、礼数。这八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总之,中国的饮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 以热食、熟食为主,也是中国人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这和中国文明开化较早和烹调技术的发达有关。中国古人认为:“水居者腥,肉臊,草食即膻。”热食、熟食可以“灭腥去臊除膻”(《吕氏春秋.本味》)。中国人的饮食历来

浅谈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浅谈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中华各族人民几千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了注重色、香、味、意、形的中国菜特点;在与外域的友好交流中不断丰富着自己的饮食文化,并深深影响着东亚地区的饮食文化。中国有句俗语:民以食为天。在人们对吃的孜孜追求的几千年里,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中国也获得了“烹饪王国”的美誉,成为世界三大美食国之一。 一、先秦时期四大菜系的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南北两地各自与当地少数民族融合,差异渐显,北方形成了中国最早的地方风味菜鲁菜;南方,占有“鱼米之乡”的楚人利用优越的自然资源,再与南夷特色相结合,形成了苏菜的雏形。 而在西部,李冰治水后的“天府之国”吸引了大量移民,与古蜀国的饮食习俗相结合,形成了川菜的雏形。相比之下,粤菜的出现相对较晚,汉高祖被册封为越南王时,利用珠江三角洲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可供食用的动植物品种繁多,水陆交通四通八达的优势,建立了岭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饮食比较发达,使“飞、潜、动、植”皆为佳肴,并流传至今,形兼收并蓄的饮食风尚,产生了粤菜。 二、秦汉的饮食文化——传统饮食文化形成时期 秦汉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期,整个中华民族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态势,此间我们与外域的交流日益频繁,引进了繁多的食物品种。张骞出使西域后,通过丝绸之路引进了石榴、葡萄、胡桃、西瓜等水果,黄瓜、菠菜、胡萝卜、芹菜、扁豆、大葱等蔬菜,丰富了我们的饮食文化。 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豆腐也在此时被端上饭桌,据史料《本草纲目》的记载是刘姓嫡亲淮南王刘安首创。另外,我现在常用的酱油、豉、醋等都是这个时期产生的,东汉的豆豉应经开始大量产生,人工酿造的食醋也是在汉代产生的,当时称为“酢”。酱油则称之为清酱。 餐饮礼仪也随之建立起来了,比如如果有客人在调和菜汤,主人就要道歉,说是烹调得不好;如果客人喝到酱类的食品,主人也要道歉,说是备办的食物不够。吃饭完毕,客人应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盛行瞻债物的碟子交给旁边伺侯的主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品尝美食是很享受的一件事,所以很多繁文缛节在当今社会已经不讲究了。 三、传统饮食文化的高峰——唐宋 作为中国人最引以为豪的一段历史,饮食文化在发达繁荣,兼容并包的唐宋自然也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而发展起来,达到一个高峰。 唐代,麦、稻的地位逐渐上升。唐初期,麦作为一种主粮是比较奢侈的,且被认为是“杂种”。唐代中期以后,由于城市人口的增长、饼食的普及,对麦作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唐德宗建中元年实行的“两税法”已明确将麦作为征收的对象,麦取得了与粟并驾齐驱的地位。宋代的主粮跟唐代大同小异,只是稻子变得越发重要,最终取得了现代作为中国主要谷物的地位。 过分讲究饮食的现象也尤唐为甚,菜肴分高、中、低三个档次。高档为宫廷宴用菜,最有名的要数烧尾宴了,烧尾宴是指士人刚做官或做官得到升迁,为应付亲朋同僚祝贺,必须请一顿饭。尚书令左仆射韦巨源在家设“烧尾”宴请唐中

谈谈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看法

谈谈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看法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一个小孩子生下来,亲友要吃红蛋表示喜庆。“蛋”表示着生命的延续,“吃蛋”寄寓着中国人传宗接代的厚望。孩子周岁时要“吃”,十八岁时要“吃”,结婚时要“吃”,到了六十大寿,更要觥筹交错地庆贺一番。这种“吃”,表面上看是一种生理满足,但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它借用吃的形式表达了一种丰富的心理内涵。 吃的文化已经超越了“吃”本身,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通过中西交流,我们的饮食文化又出现了新的时代特色。如于色、香、味、型,当然还讲究营养,就是一种时代进步。十大碗八大盘的做法得到了改革,这也是十分可喜的。但是,中华饮食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碰撞中,应该有一个坚固的支点,这样它才能在博采众长的过程中得到完善和发展,保持不衰的生命力。我觉得,这个支点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特质,也就是中华饮食文化需要探索的基本内涵。因此,对于中华饮食文化基本内涵的考察,不仅有助于饮食文化理论的深化,而且对于中华饮食文化占据世界市场也有着深远的积极意义。 我认为,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来讲,可以概括成四个字:精、美、情、礼。这四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 精。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内在品质的概括。孔子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反映了先民对于饮食的精品意识。当然,这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些贵族阶层。但是,这种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

从饮食文化看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融合

从饮食文化来看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 系别: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2010年上海世博会既是一次国际文化盛会,也是一次美食盛宴,为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交流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平台。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饮食观念、内容、烹调方法以及方式等方面。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西方的饮食文化也在不断地融合,相互之间形成了优势互补的趋势。本文主要以通过上海世博会这一美食盛会为契机,比较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进而来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上海世博会;饮食文化;差异;文化融合 上海世博会在持续六个月的精彩运营后,完美的落下帷幕,其出色的餐饮服务无疑是精彩的一笔。世博会也是一次名副其实的美食博览会,游客既可以品尝到中国各地的美味佳肴,也可以一尝来自世界各国的风味餐饮,这给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平台。世界博览会是各种新思想、新创造、新理念充分展示的盛会,也是多元文化跨国界交流的平台,人们在大饱口福的同时,思维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中国饮食学习了西方的科学营养知识,吸收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合理成分,西方饮食业也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和精华,充实了新的内容。总之,中西方餐饮不论是从饮食意义烹饪过程饮食习惯还是饮食方式等各方面,都将赋予新的丰富而独特的饮食 文化内涵。 一、上海世博会饮食情况 上海世博会不仅是一次世界经济、文化和科技博览会,而且还是一场名副其实的美食博览会。在这里,既可以品尝到中国各地的美味佳肴,也可以一尝来自世界各国的风味餐饮。许多国内外游客来到世博的目的是了解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像日本馆、意大利馆、卢森堡馆等许多国家馆内备有餐厅,包括横跨几大洲的各类美食,从日本顶级大厨带来的日本料理到法国馆提供的正宗法式浪漫大餐。为了能更好地展现美食的世界风味,除了快餐的洋品牌引进外,餐饮中心里还专门设立了世界风味美食区,由法国、土耳其、日本、东南亚等诸国的美食构成。世博快餐包括了十多家全国乃至全球闻名的快餐品牌,从汉堡炸鸡到馄饨面条,各种口味供人选择。世博会也为中国餐饮走向世界提供了一个绝好机会,改变了外国人对中餐的传统印象,让世界更真实、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饮食文化。在世博会的供餐上,中西餐结合,凸显丰富多元的饮食文化中国八大菜系、意大利甜品、美国汉堡、法式大餐、日本和牛、土耳其烤肉、德国啤酒、泰国咖喱、新加坡小吃、挪威三文鱼、韩国泡菜、比利时巧克力等等,各国美食尽展风貌,各显特色。上海世博会展示了全球饮食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部编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一、教学目标: ⒈知识识记: (1)了解长安城的布局,知道长安既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开放性的国际大都会。 (2)了解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认识我国的经济、文化在唐代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朝政府采取鼓励对外交往的政策,这些都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⒉能力培养: (1)通过图片等直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通过学生的讲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⒊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1)通过对玄奘、鉴真等不畏艰险,出国远行,学习交流的事迹介绍,启发学生不怕困难险阻、勇于开拓以及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唐代的强盛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从而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认同情感。 (3)玄奘、鉴真等人热心于文化交流,成为中外交往的友好使节,其业绩值得后人景仰。 4.重点、难点突破措施: (1)利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再现历史情境,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充分阅读教材,提高自学能力、概括能力。

(3)组织学生讨论,发表对历史人物、事件的看法,明确文学作品和历史现实之间是有区别的。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播放动画片《西游记》的主题歌《一个师傅仨徒弟》。提问:歌中的“唐三藏”指谁?“西天取经上大路”中的“西天”指哪里?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西游记》是以玄奘西行天竺求学问取真经为背景而虚构的一部小说,故事中的唐僧原型就是历史上的玄奘,《西游记》中有关唐僧的描绘与玄奘一样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第五课《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就会给你答案。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展示学习目标) 2.学生认定目标 (1)了解长安城的布局,知道长安既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开放性的国际大都会。 (2)了解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遣唐使等史实,认识我国的经济、文化在唐代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政府采取鼓励对外交往的政策,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3)对图片等内容进行观察、想象,用语言叙述,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4)学习玄奘、鉴真等不畏艰险、勇于开拓以及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并在今后的学习中发扬光大。 (5)明确唐文化远播东西方各国,对许多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 3.导学达标: (一)唐都长安 唐朝的都城在哪里?今天的哪个城市?讲明长安城和西安城的规模的不同。(今西

中国饮食文化发展历史

茶文化 包括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都喜爱品茗。有的地方把饮茶品茗作为一种艺术享受来推广。各国的饮茶方法相同,各有千秋。中国人民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习惯,这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明和礼貌。 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茶文化 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茶文化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茶文化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唐代为克服九难,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三不点”为茶不新、泉不甘、器不洁,是为一不;景色不好,为一不;品茶者缺乏教养举止粗鲁又为一不,共为三不。碰到这种情况,最好是不作艺术的品饮,以免败兴。 酒 中国是酒的王国。酒,形态万千,色泽纷呈;品种之多,产量之丰,皆堪称世界之冠。中国又是酒人的乐土,地无分南北,人无分男女老少,饮酒之风,历经数千年而不衰。中国更是酒文化[1]的极盛地,饮酒的意义远不止生理性消费,远不止口腹之乐;在许多场合,它都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一种文化消费,用来表示一种礼仪,一种气氛,一种情趣,一种心境;酒与诗,从此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仅如此,中国众多的名酒不单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美的启示与力的鼓舞;每一种名酒的发展,都包容劳动者一代接一代的探索奋斗,英勇献身,因此名酒精神与民族自豪息息相通,与大无畏气概紧密相接。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酒魂!与欧洲标榜的“酒神”,甚称伯仲。似乎可以认为,有了名酒,中国餐饮才得以升华为夸耀世界的饮食文化。 酒,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像冰;它缠绵如梦萦,狠毒似恶魔,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它无所不在,力大无穷,它可敬可泣,该杀该戮;它能叫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它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无忌,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最底处,叫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 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世界文化现象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西方的酒神精神以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之神狄奥尼苏斯为象征,到古希腊悲剧中,西方酒神精神上升到理论高度,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使这种酒神精神得

我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解

我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解 摘要:中国是文明古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芝地。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历史悠久的区域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关键字:中国饮食文化;特点;食具研制;食物器皿;营养保健;饮食审美;影响;弊端 人生在世,吃穿二事,很早我们就只到了这句话。人虽然作为高级动物,但仍需要与普通动物一样:“吃”。古人就有:“民以食为天”之说,见面常问“吃过没有?”足见饮食文化的地位。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要,也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然而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饮食观念和饮食习俗,最终形成不同的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拨打精深。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待发展、演变和积累过程中,中国人从饮食结构、食物制作、食物器具、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民俗,最终创造了具体独特风味的中国饮食文化,成为世界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西方的一些国家汇集着各国的移民,深受各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博采众长,并结合自己的饮食习惯,形成精巧专维、自成体系的饮食文明。 一、饮食结构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多样,气候条件丰富,动植物品类繁多,这都为我国的饮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不断选育和创造了丰富多样的食物资源,使得我国的食物来源异常广博。从先秦开始,中国人的膳食结构就是以粮、豆、蔬、果、谷类等植物性食料为基础,主、副食界线分明。主食是五谷,副食是蔬菜,外加少量的肉食。据《武林旧事》记载的一次盛宴便举例菜肴有200多道,其中,以猪、鸭、鱼、吓等物经烤煮等诸多工艺制作成的有41道,有42道果品和蜜饯,有20道多类蔬菜,有29道各类鱼干,有17种饮料,还有59道点心等。所涉及的食物种类繁多,天上地下水生陆长和各种生物几乎无所不食,形成了令人眼花缭乱的饮食结构。可见,在南宋时期中国的饮食文化趋于成熟。据调查中国人吃的蔬菜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实际上,在中国人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我国的主食以稻米和小麦为主,另外小米、玉米、麦芥、土豆红薯和各种藻类也占有一席之地。除了米线以外,各种面食,如馒头、面条、油条以及各种粥类、饼类和变化万千的小吃类使得人们的餐桌丰富多彩。 二、食物制作 中国传统菜肴对于烹调方法极为讲究,常见的方法有:煮、蒸、烧、炖、烹、煎、炒、炸、烩、爆、溜、卤、扒、酥、焖、拌等。而且长期以来,由于物产和风俗的差异,各地的饮食习惯和品位爱好迥然不同,源远流长的烹调技术经过历代人民的创造,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菜系,如闽菜、川菜、粤菜、京菜、鲁菜、苏菜、湘菜等等。各色菜系的制作方法更有特色:京菜的涮、烤;湖北菜得煨、滑;四川菜则以味多、味广、味重、味辣及多变为特色······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口味饿精美。而美味的产生,又在于五味的调和。同时,追求色、香、味、形、艺的有机统一。中国的饮食强调味道,口感

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案

第五课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新课程标准 1、了解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说出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知道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故事,找出鉴真与玄奘的共同之处。 3、了解长安城的城市建设布局特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基本史实。 难点:牢记鉴真、玄奘的历史功绩。 ⊙解析与点拨 例1 简述唐朝时中日友好交往的情况。 解析:唐朝是我国封建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时期,唐朝又是对外交往发达的时期,其中与日本、朝鲜、印度、阿拉伯等国家的交往尤为密切。在中日友好交往史上,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相互交流和学习。日本至今还保留着中国的某些文化、建筑风格和生活习俗,由此可见。中日交往源远流长。 答案:①中日之间的来往:日本十多次派出“遣唐使”到中国学习等。②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仿唐制进行改革;依照汉字的偏旁创造日本文字。在建筑式样上模仿唐朝的风格;保留着唐朝的风俗习惯。③在文化交流方面:日本的阿倍仲麻吕和唐朝高僧鉴真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④经济交流:唐朝和日本贸易频繁。 例2 唐都长安的特点

解析:长安城虽然规模宏大,经济繁荣,能“海纳百川”,但它仍然是个典型的传统古典都市。居民住在一个个封闭的“坊”中间,商业只是在市中进行,不是到处可以开店铺。市由官吏管辖,日中击鼓开市,日落鸣钲闭市,街上也一样,日落时街鼓擂动,行人就不能在街上逗留。总之,唐长安还是个限制很多的城市,不仅与现代的城市不同,与后来宋、元、明、清的城市也不同。 例3 唐朝时对外交往频繁,各国使臣、商贾、学者、僧人往来甚多,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威望,如果用唐朝著名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两句话来形容非常确切,你知道是哪两句吗?仔细想想并讨论唐朝时期外交活跃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恩题考查的是有关唐朝的外交往来情况,更确切地说是考查唐朝的对外交往整体上是什么情况。第一问考查认识能力,是对本课内容的宏观认识考查;第二问则是考查归纳概括能力,即为什么唐朝有那么活跃的对外交往,由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一问题旨在考查归纳概括知识是否全面细致。 答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原因:①唐朝政治统一,经济繁荣,对亚洲各国有很强的吸引力。 ②唐朝国内交通发达使对外交往成为可能。 ③唐政府对外政策开明,既鼓励唐朝商人去外国经商,又鼓励各国商人来中国贸易,使对外交往成为现实。

中国饮食文化特点

中国饮食文化特点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 教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着五千年文明古国美誉的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和积累过程中,中国人从饮食结构、食物制作、食物器具、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民俗,最终创造了具有独特风味的中国饮食文化,成为世界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中国饮食文化也在逐渐影响着西方的一些国家的饮食文化,逐渐渗透融合、博采众长,形成精巧专维、自成体系的饮食文明。 二、中国饮食文化的大致特点: 第一,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我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第二,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第三,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第四,注重情趣。我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狮子头”、“叫化鸡”、“龙凤呈祥”、“鸿门宴”、“东坡肉”…… 第五,食医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中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一个小孩子生下来,亲友要吃红蛋表示喜庆。“蛋”表示着生命的延续,“吃蛋”寄寓着中国人传宗接代的厚望。孩子周岁时要“吃”,十八岁时要“吃”,结婚时要“吃”。这种“吃”,表面上看是一种生理满足,实际上,

浅谈隋唐市民饮食文化.doc

浅谈隋唐时期市民的饮食文化 摘要:饮食是人类活动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几千年来的饮食习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这些饮食文化在我们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也影响了我们当代人的饮食习惯。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隋唐时期的饮食,这得益于隋唐高度发达经济、开放的思维和与周边民族的深入交流以及水路交通的便利。正是在这种条件下隋唐的饮食文化也随之发展到一个新高度。饮食品种繁多,制作精细;酒和茶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烹调技术的发展和调料的增加,再加上域外和周边国家的饮食文化,使隋唐饮食文化丰富多彩。也许正是因为隋唐时期在物质文化已经达到很高的成就,所以才有了值得人们铭记的精神食量。此文我们就了解一下那些从外面传入的饮食对隋唐饮食的影响。(此文外来传入的饮食统称胡食) 关键字:隋唐饮食胡食多民族影响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中占据不可或缺的位置,由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在翻阅了众多的中国饮食文化的书中,关于隋唐饮食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胡食的介绍,所以隋唐饮食中的胡食就是这灿烂的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在隋朝期间,胡食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到了大唐盛世,我国已形成了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这为各民族的饮食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得各民族饮食文化交流空前频繁,饮食习惯也在这交流中逐渐互相吸收和融合。胡食是隋唐和域外各国饮食文化交流的成果,也是唐代饮食的一大特点。胡食种类丰富、影响深远,在长安的大街小巷十分盛行,比比皆

是。这些外来的食物,在唐朝的接受度很高,受到许多人的喜爱,慢慢流行于唐朝社会,构成了唐代饮食风俗的一大特色。“饮食胡风”在唐代社会十分兴盛,《旧唐书.舆服志》记载的“贵人御撰,尽供胡食”就是当时的兴盛场景。在胡食的影响下,当地饮食习惯与胡食进行融合、变化,最终与本民族的饮食文化一起流传下来。通过查阅史料,我们发现,传入中原地区的胡食的种类繁多,极大程度上丰富了当时人们的饮食习惯。以下来具体介绍下当时传入的胡食的种类。一、面食类 在唐代,西域传入的面食的种类非常多,有胡饼、蒸饼、饆饠、汤饼、笼饼等。这里面的许多面食甚至发展成了中原人的主食,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先的饮食结构。特别是饼类强烈影响了当地的饮食风俗,其种类繁多,在这里择主要的几样介绍。 1.胡饼 在众多的胡食中,最流行的就是各色各样的胡饼。唐代的胡饼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烧饼,它外面上芝麻,中间加馅,在炉中烤制而成。都城长安盛行胡饼,市场之中到处都有定点供应的“胡麻饼店”和流动商贩制作的胡饼。而且价格便宜,史料记载:“开元中,长安物价大减,两市卖二仪饼,钱数对”。当时的长安最负盛名的胡饼店是长安辅兴坊,而当时传为一时美谈的是白居易亲自制作胡饼送给万州刺史杨敬之。他将辅兴坊与自己所做的胡饼相比较,作了一首七言绝句:“胡麻饼样学京师,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这首诗中我们可以领略到胡饼的味道、特色。这也说明胡饼确

餐饮文化唐朝各种宴会的特点组图

餐饮文化唐朝各种宴会的特点组图 唐朝宫廷宴会 据《全唐志·膳》记载道:“宴分三级,下为‘韵宴’,菜鲜肉肥,羹药柔滑;中为‘诗宴’,翅羹多汁,玉盤上餐;上为‘文宴’,金碧集聚,鹿以肉鲜”(宴会分为三级,最低级的是“韵宴”,菜和肉都很鲜美,汤很滑;中等的是“诗宴”,鱼翅与汤都美味,在用玉做的盤子上用餐;上等的是“文宴”,餐具都用金和玉制成,能品尝鹿肉的鲜美),而根据《全唐志·宫膳》中提到说:“圣上後房共食,以後房妃子为裸,食材各异,皆置其上,圣上临之,食也”(皇上和後宫们一起用餐,後宫的

妃子们必须裸体,往身上放各种美味的东西,让皇上品尝),这些都是比较基本的知识。 唐玄宗餐桌上的秘密 盛唐时期的皇帝,品世间之美味,饮天下之琼浆,吃的是中华文明的成果,喝的是饮食文化的精粹。谈起舌尖上的中国,不得不提及唐玄宗的餐桌,上面的美味佳肴不但能拴住玄宗的胃,而且能俘虏贵妃的心。如果不管窥一下这桌美餐,简直是对古代饮食文化的阄割。 唐代帝王的御膳,由尚食局负责,除了奉御等管理人员外,单操刀掌勺的主食就有十六人,主膳有八百四十人之多,这些从全国各地招募而来的食神,拿出浑身的解数,为自己的主子奉上一桌桌精美的膳食,保障遵守春肝、夏心、秋肺、

冬肾的食禁。 唐玄宗的饮食习惯,与其执政风格相一致,前期会吃,后期胡吃,开元年间较为节检,天宝年间趋向奢侈。开元七年(公元719年),他看到一个卫士将剩饭倒入下水道,差一点杖杀之。而到了天宝年间,他赏赐安禄山的美味,却无法用金钱衡量之。不过,无论繁简,他的口味仍以胡食为主,面食多吃饼,肉食多吃鹿羊。 《旧唐书》说“贵人御馔,尽供胡食”,胡饼是唐玄宗不可或缺的餐桌食品。这种以面粉、芝麻、洋葱为主料的食物,是当时餐桌上的时尚,唐玄宗更是陪爱有加。天宝十五载(756年)六月,唐玄宗西逃走到咸阳集贤宫,没有东西吃,就是用“胡饼”充的饥。《通鉴》说:日向中,上犹未食,杨国忠自市胡饼以献。看来,杨国忠是非常清楚主子饮食的爱好,虽然逃跑中条件艰苦,他还是找了多个门店,弄到了主子喜欢的食物。 说到胡饼,让人想起了唐玄宗当潞州别驾时,与长安豪家弟子饮酒的故事,《唐语林》说,唐玄宗当时连饮三银船,“尽一巨馅,乘马而去”。这个巨馅到底是什么食物,一时难解。后来发现,这个巨馅的关键是“巨”,在胡食系列中,只有《酉阳杂俎》所记载的“毕罗”,与之吻合。《酉阳杂俎》描述这种食物时用“形粗大”三个字,所突出的就是“巨”。这种食物在当时的长安是非常流行的一种小吃,由波斯传入,内

中国饮食文化论文

摘要: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科技、 文化等方方面面的信息, 蕴藏着我国先人留下的许多宝贵遗产。 早在两千六百多年前先人就 提出“民以食为天” ,在多方探讨食品原料的同时,也在关注食品的滋味及其营养价值,力 求做到尽善尽美。 同时我国自古就十分注重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不但将自己的名特 食品源源不断的传到海外, 也从周边国家引进了一些新的食物品种和饮食方法, 从而为丰富 多彩的中华美食锦上添花。 从先秦到现在随着朝代的更替, 中国的饮食情况也发生着翻天覆 地的变化。 关键词 :变化; 交流; 饮食; 、, 、- 前言: 目前,全世界各大城市几乎都有不同规模、不同风味的中餐馆,生意也都分外红火。 “吃在中国” 已成为天下人的共识, 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但中国饮食的发展史却鲜为人 知,这篇文章正是探讨中国饮食历史, 帮助人们了解中国饮食的发展历史。 从先秦到写到民 国,随着阅读的深入,会将您带入一个伴随着时代变迁的,异彩纷呈的“吃的世界”里。 正文: (一)、先秦 先秦是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仅从炎、 黄二帝 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也近三千年之久。 其中 主要分为:炎黄时期、尧舜禹时期、夏商周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 1、炎黄时期 当时的社会已有相当多的人口, 为了维持生 计, 身为部落首领的炎帝尝遍百草并创制了 耒、耜、犁、镰等农具,还教会了部民们因地制宜种植植物。炎帝也因此被称为“神农氏” 与此同时另一个部落的首领皇帝也基于同样的原因, 在教其部落成员驯养家禽、 家畜种植五 在炎黄时期,人们的主要肉类食品是猪、羊、鱼,粮食是粟、稻,蔬菜是白菜、芥菜和 油菜,水果是桃、李、梨,而饮料,除了白开水便是茶。具体吃法,不外乎烤、煮、蒸三种。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已经出现了油和盐。人们不仅懂得了“烹” ,还知道了“调” ,使饮食摆脱 了蒙昧而走向光明,人们进入了烹调时代。 2、尧舜禹时期 在这个时期, 中国古代国家已经形成。 舜在位期间发生了一次特大水患, 严重地威胁着 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禹用疏导的方法治理了水灾, 为恢复和发展生产创造了条件, 并引 导炎黄子孙一改过去以狩猎和采集为主的生活方式,走上了以农为本的道路。 在饮食方面,尧舜禹时期和炎黄时期相比,已发生相当大的变化。 其具体表现,主要有 以下几点: ① 在烹饪时完全摈弃了以往的烧石烤法,而普遍采用了煮蒸方式。因为此时制陶业已 十分发达,陶 制品的质量也大大提高。 ② 碎石工具已经出现。如:杵臼、石棒、石盘。它们可以将粮食脱皮,尔后再捣碎或 砸碎,吃起来 更方便些。 ③ 出现了素食。但此时素食只是供奴隶食用的粗劣食品。 ④ 诞生了“五味调羹” 。“羹”即菜汤,最早的羹是黄帝首创的“大羹” 。而“五味调 羹”,则 论吃的历史 学院及专业 : ********** 班级: ******** 学号 : ********** 姓名: ***

唐朝的饮食文化的几个特点

唐朝的饮食文化的几个特点研究 一、唐代饮食文化中浓厚的道教色彩 唐朝建立后,统治者因为自己姓李,于是将老子李耳追命为李唐王朝的始祖,倍加推崇道教,使道教在唐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仅次于佛教的重要宗派。因此,一些道教的习俗风靡了全国,道教对唐代的饮食也有了深刻的影响。 1.鱼、肉在饮食中受到多方限制 道教的教规对信徒的日常饮食有严格的约束,禁食荤腥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唐朝统治者为了追尊道教,将道教的禁忌推行全国,使全国百姓都以此为约束。734年十月特下令“每年正月、七月、十月三元日起十三日至十五日,并宜禁断宰杀渔猎”。这样,大唐的百姓即使不信教,也必须遵循此制,前后食素三天。道教经典中认为龙多为鲤鱼转化而来,神圣不可侵犯,食之者将遭遇大祸,加之“鲤”与“李”谐音,唐代统治者于是严禁捕杀食用鲤鱼。731年正月唐玄宗下令“禁捕鲤鱼”⑵,凡捕得鲤鱼者必须放生,街市有贩卖鲤鱼者杖六十⑶。推而广之,唐代统治者更是制定出一系列条例,限制钓鱼食用,将禁食鲤鱼推广到限食一切鱼虾。因此,在唐代鱼类经常成为难入肴馔的珍稀。 2.道教名词在菜肴中频繁出现 道教名词频繁地出现在饮食、菜肴之中的情况在唐代前基本没有,然而在唐代的菜谱中却经常出现,形成一种时尚。用道教名词命名食品、菜肴大体可分为如下三类:(1)直接称之为道人的,如“菊道人”。(2)用“神仙”、“仙人”命名,如“玉桂仙君”、“仙人鸾”、“八仙盘”、“神仙粥”等等。(3)用道教传说或典故命名。道教讲求长生不死,所谓仙,按照《释名·释长幼》的解释是“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按照这一说法,唐人食品、菜肴中便产生了许多以“长生”、“长命”来命名的肴馔,如“长生粥”、“长命面”等等。 3.道教节日及节日饮食习惯引入民间 由于统治者对道教的推崇,道教节日在唐代颇为流行,节日的饮食习俗也被

最新中国饮食文化起源

中国饮食文化起源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中国人自古就有句俗话“名以食为天。”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饮食业随着在不断的发展着。 从食物摄取的角度讲。中国先有巢氏之名:当时人们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饮食状况是茹毛饮血,不属于饮食文化。而后燧人氏:钻木取火,从此熟食,进入石烹时代。自此奠定了人类饮食史上的一次大飞跃的物质基础。.再后出现的伏羲氏、.神农氏、.黄帝等更是发展到了不仅懂得了烹还懂得了调。自后进入周秦时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成形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自产的谷物菜疏基本都有了,但结构与现在不同。到汉代中国的饮食文化日趋丰富,这都归功于汉代中原与西域饮食文化的交流。唐宋:饮食文化的高峰,过分讲究。“素蒸声音部、罔川图小样”,最具代表性的是烧尾宴。明清:饮食文化是又一高峰,是唐宋食食俗的继续和发展,同时又混入满蒙的特点,饮食结构有了很大变化,主食:菰米已被彻底淘汰,麻子退出主食行列改用榨油,豆料也不再作主食,成为菜肴,明代又一次大规模引进,马铃薯,甘薯,蔬菜的种植达到较高水准,成为主要菜肴。肉类:人工畜养的畜禽成为肉食主要来源。满汉全席代表了清代饮食文化的最高水平。 从物质文化的角度讲,中国饮食文化是指原料的生产、加工和进食的方式。从精神文化的角度讲,中国饮食文化是指人们在食物原料的生产、加工和进食过程中的社会分工及其组织形式、价值观念、分配制度、道德风貌、风俗习惯、艺术形式等。中国饮食文化就是中国人在长期的饮食时间活动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国的饮食结构中国的饮食结构中国的饮食结构中国的饮食结构:中国人的饮食生活逐渐形成了以谷物为主食,以其他肉类、蔬菜、瓜果为副食,以茶、酒等为饮料的饮食结构。 (一)中国饮食文化的3个基本特征 1、中国饮食文化有着漫长的发展历程、身后的文化积淀和稳定的结构体系; 2.、中国饮食文化涉猎学科门类繁多,博大精深,堪称独秀于世; 3、中国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强大的兼收并蓄的能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二)中国饮食文化萌芽阶段的基本特点 1、在整个中国饮食文化史中,萌芽阶段的发展历程可谓最为漫长,最为艰难; 2、以火熟食和陶器发明,是中国原始饮食文化发展史中的重要里程碑,其不仅结束了人们茹毛饮血的时代,更重要的是使中国社会文明出现了一次大的飞跃。 (三)中国饮食文化形成阶段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1、烹饪工具分门别类;烹饪原料品种繁多; 2、烹饪工艺已趋精致;烹饪名家纷纷涌现; 3、食礼规定下的饮食结构;八珍及南北食风; 4、宴饮制度下的燕乐侑食。 (四)中国饮食文化在发展阶段取得了重大成就,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原料范围进一步扩大,品种进一步增多,域外原料大量引进,海产品大量使用; 2、植物油用于烹饪,使烹饪工艺的某些环节出现了新的变化; 3、铁质烹饪器具的使用,实现了中国烹调工艺的又一飞跃; 4、瓷器和高桌座椅的普及,开始了中国餐具瓷器化合餐饮桌椅化新时代; 5、饮食名品多如繁星,拉开了伺候中国餐饮业通过名品刺激消费、在竞争中产生 的帷幕; 6、宴会盛行,奠定了中国传统宴会的基本模式; 7、烹饪专著大量涌现,食疗食养理论进一步发展,大大丰富了这一时期的饮食文化研究内容。 (五)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风味流派是指中国饮食文化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相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