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病虫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甘薯病虫害
一、甘薯病害
1、甘薯黑斑病
甘薯黑斑病又称黑疤病,俗称黑膏药、黑疮。是甘薯的主要病害之一,各甘薯产区均有发生。此病不仅在大田为害严重,还导致烂苗床,烂窖,减产严重,而且病薯含有毒素,人食用后引起头晕,牲畜食后会引起中毒,严重的可引起死亡。
症状
甘薯黑斑病在育苗期、大田期和贮藏期均能发生,主要为害薯苗和薯块。用带病种薯育苗,或带有病土、病肥的苗床上育苗,都能引起种薯及幼苗发病。薯苗受害多在苗的基部和其白色部分开始发病,初形成黑色圆形小斑点,稍凹陷,病斑逐渐扩展,以致包围整个薯苗基部形成黑根,湿度大时,根腐烂表面生有黑色刺毛状物。地上部病苗衰弱,叶片发黄,发病严重时薯苗枯死。病苗栽到大田后,病重的不能扎根,基部变黑腐烂,枯死,造成田间缺苗断垄。病轻的在与表土层交接处长出少数侧根继续生长,但植株衰弱,结薯少而小。薯块受害,多在伤口(虫口或自然伤口等)处出现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中间凹陷,病健交界处轮廓清楚。病部组织坚硬,薯肉呈墨绿色,味苦,变色组织可深入薯皮下2~5mm,有时深达20~30mm。贮藏期间,病斑大,扩展快,常成大片包围整个薯块,使薯块腐烂,甚至造成烂窖。潮湿时,病斑表面常产生灰色霉层和黑色刺毛状物,湿度大时,在刺毛状物顶端附有黄色腊状小点。薯拐受害,常变褐色或黑褐色,中空或表皮龟裂,但薯拐上绿色秧蔓一般不发病。
发生特点
甘薯黑斑病菌是真菌,为子囊菌长喙壳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 Ell.et Halsted)侵染所致。甘薯黑斑病菌主要以厚壁孢子、子囊孢子、菌丝体等在贮藏病薯和大田及苗床土壤、粪肥中越冬,为翌年发病的初侵染来源。病薯、病苗是病害近距离及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带菌土壤、肥料、流水、农具及鼠类、昆虫等都可传病。病原菌主要从伤口侵入,此外,病原菌也可从芽眼、皮孔等自然孔口及幼苗根基部的自然裂伤等处侵入。育苗时,病薯或苗床中的病菌直接从幼苗基部侵染,形成发病中心,病苗上产生的分生孢子随浇水而向四周扩展,使秧苗发病越来越重,甚至因种薯种苗腐烂造成烂苗床,严重影响育苗数量和质量。栽植后,病苗病情持续发展,病重苗短期即可死亡,轻病苗上的病菌可蔓延到新结薯块上侵染,形成病薯。收刨、运输过程中易造成大量伤口,至贮藏期间,温、湿度适宜,薯块大量发病,造成烂窖。
黑斑病的发生受温度、湿度及品种抗病性等影响较大。土温在15~30℃都适合发病,温度低于8℃高于35℃病害停止发展。贮藏期的发病温度最低为9~10℃,最适温度为23~27℃,种薯入窖初期,薯块呼吸强度大,散发水分多,温度高,病菌极易萌发侵入,常引起冬前烂窖。苗床期湿度大,病苗基部产生菌量大,可随浇水向四周传播,引起再侵染。大田期则随土壤湿度提高病害加重。甘薯品种间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异,一般薯皮厚,薯肉坚实,水分少,味较淡,愈伤组织形成快的品种抗病性强。此外,连作病重,轮作病轻。
防治方法
根据黑斑病的传播途径,结合防治实际,应采用以繁育无病种薯为基础,培育无病壮苗为中心,安全贮藏为保证的综合防治策略。
1、建立无病采苗圃和无病留种地
建立无病采苗圃和无病留种地的要求是:秧苗、土壤、粪肥不带菌,并防止农事操作传
入病菌。(1)采用高剪苗,或在春薯蔓上剪蔓插植夏薯,收获时留下做种。因为绿色部分带菌少,伤口愈合快,高剪苗再结合药剂浸苗,就能获得无病秧苗。(2)留种地要选三年未栽甘薯的生地。(3)施用无病净肥。(4)留种地收获种薯,要单收单运单藏,收获运输工具及贮藏窖物应不带菌,必要时可用药剂消毒。
2、种薯的安全贮藏
做好安全贮藏,是防止种薯传病的关键措施。贮藏期的病菌来源,主要是田间的带病薯块及旧窖中的残存病菌。一旦贮藏期间的温、湿度适宜可促使病害发展。因此薯块入窖后,初期应注意降温排湿,当气温下降时,应及时封窖防冻,严格控制窖温在10~14℃。黑斑病发生严重的地区,种薯入窖前,可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浸种5分钟,凉干后再入窖。
3、培育无病壮苗
(1)精选种薯育苗时,做到种薯三选,即出窖时选,浸种时选,苗床排种时选。严格剔除病、虫、伤及受冻薯块。
(2)种薯消毒种薯消毒处理可采用温汤浸种和药剂浸种。
温汤浸种:薯块在51~54℃温水中浸10分钟,可杀死附着在薯块表面及潜伏在种皮下的病菌。由于种薯下水后要大量吸热降温,所以应将水温调节在56~58℃。种薯下水后使水温降至51~54℃范围内,保持温度浸种10分钟,捞出后立即上苗床排种盖土。温汤浸种适用于火炕育苗,并注意不同品种的耐热性,以免影响发芽。
药剂浸种:因地制宜地选用浸种药剂种类。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浸种10分钟;或80%“402”乳油1500倍液浸种10分钟;或50%代森铵200~300倍液浸种10分钟。浸种液一次配药可连续浸种薯10~15次,较温汤浸种简便易行。药剂浸种不仅防病效果好,而且还有促进出苗及生长的作用。
(3)加强苗床管理育苗时尽量采用新苗床,旧苗床应清除全部旧床土,更换新土,并喷药消毒,且施用无菌净肥。采用高温育苗时,种薯上床后,立即把苗床温度升到35~38℃,保持4天,以促进伤口愈合,控制病菌侵入。此后苗床温度降至28~32℃,出苗后,保持苗床温度在25~28℃。
4、药剂浸苗
将薯苗捆成小捆,在药剂中浸秧苗基部,具有消毒防病作用。(1)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浸薯苗5分钟;(2)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浸薯苗2~3分钟;(3)10%双效灵水剂400~500倍液浸薯苗10分钟。
2、甘薯软腐病
甘薯软腐病俗称水烂病,是甘薯贮藏期发生普遍、扩展迅速、为害最重的一种传染性病害,常在贮藏期发生腐烂,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症状
薯块发病,初期组织软化,淡褐色,后变深褐色水渍状病斑,常呈大片组织湿腐状腐烂,皮层破裂处流出黄褐色汁液,整个薯块在短期内迅速腐烂并带有酸霉味,表面生有灰白色霉状物,霉状物顶端布满黑色球状小粒点。发病严重时引起全窖薯块腐烂,后期病薯失水干缩成僵薯。
发生特点
甘薯软腐病病原为真菌,接合菌亚门黑根霉菌Rhiopus nigrcans Ehr.。软腐病菌的腐生能力较强,分布极为广泛,寄主范围也较广,除甘薯外,还可为害多种作物的果实,花和贮藏器官。病原菌以孢子囊经气流及农事操作等传播,一般从薯块端部或其它部位的伤口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