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建设规划

合集下载

庐江县在合肥市政协关于 (2)

庐江县在合肥市政协关于 (2)

庐江县关于“打造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情况汇报2017年,安徽省、合肥市明确提出打造“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对整个环巢湖流域提出了高标杆的发展定位。

对省、市的决策,我们坚决拥护赞成,作为拥有公里湖岸线的庐江更是希望纳入“科创走廊”统一规划范围,同步建设实施。

一、庐江县基本情况庐江县地处皖中,北濒巢湖,南近长江,西依大别山脉。

面积2348平方公里,辖17个镇,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人口120万,是合肥“南大门”,也是合肥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

资源丰富,已探明矿藏33种,其中铅、锌矿储量居全省首位,明矾石储量位于全国第二,并被中矿联授予“中国温泉之乡”,其中汤池温泉涌量、水温、化学成份稳定,被赞誉为华东第一泉。

市第十次党代会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一个副中心、三个基地、一个枢纽”(新兴中心城市南部副中心和现代产业基地、旅游度假基地、农创新高地和合肥南部交通枢纽)定位,充分发挥区划调整后续效应,主动承接合肥辐射带动,大力实施“工业立县”战略,突出招大引强,强化项目带动,优化产业升级,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水产基地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全国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县、皖江示范区建设先进县、全省文明县城、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全省森林城市,进入中部百强县和全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十强。

近年来,我县加快创新转型升级步伐,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2016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45.32亿元、增长10.1%,财政收入26.8亿元、增长7.3%,固定资产投资338.7亿元、增长16.7%,规模以上企业565家,规上工业总产值235亿元、增长1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42亿元、增长11.3%,外贸进出口总额1.35亿美元。

去年我县经济总量,在全省61个县(市)的排名从第15位跃升为第13位。

巢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巢湖市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项目工程变更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巢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巢湖市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项目工程变更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巢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巢湖市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项目工程变更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巢湖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12.31•【字号】巢政办[2013]149号•【施行日期】2014.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巢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巢湖市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项目工程变更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巢政办〔2013〕149号)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有关部门、直属机构: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巢湖市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项目工程变更管理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3年12月31日巢湖市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项目工程变更管理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项目工程变更行为,保证工程质量,合理控制工程成本,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实施,根据《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合肥市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资金拨付管理办法的通知》(合政办[2013]18号)及《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合肥市市级投资建设项目工程变更管理规定的通知》(合政办[2013]3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项目是指全部或部分使用合肥市本级财政资金,中央和省补助资金(含国债资金)以及用财政资金作为还款来源或还款担保的借贷性资金的建设项目。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项目建设单位是指负责组织项目建设的市重点局、市住建局、市水务局、市林业局、市国土局、市城管局、市农委、市交通运输局、居巢经开区等单位。

本办法所称牵头审查单位是指负责牵头组织变更审查的市住建局、市水务局、市重点局、市发改委等单位。

市住建局牵头审查由其实施项目的工程变更工作;市重点局牵头审查由其实施项目的工程变更工作;市水务局牵头审查由其实施项目的工程变更工作;市发改委牵头审查上述三局外实施项目的工程变更工作。

《合肥巢湖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年)》.doc

《合肥巢湖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年)》.doc

《巢湖市城市总体规划(年)》巢湖市城乡规划局二〇一〇年九月六日《巢湖市城市总体规划(年)》(草案摘要)一、规划概述(一)规划期限规划基期年,近期至年,中期至年,远期至年。

(二)市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规划近期年,市域人口万人,城镇人口万人,城镇化率达。

规划中期年,市域人口万人,城镇人口万人,城镇化率达。

规划期末年,市域人口万人,城镇人口万人,城镇化率达。

(三)城市性质皖江北岸核心城市,合肥经济圈副中心城市,以休闲旅游为主要特色的滨湖宜居城市。

(四)城市职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之一;皖江北岸重要的交通枢纽,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和休闲旅游服务中心;市域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

(五)城市规模规划近期年,巢湖城市人口规模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为平方米人;规划中期年,巢湖城市人口规模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为平方米人;规划期末年,巢湖城市人口规模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为平方米人。

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一)市域城乡统筹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为指导,制定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措施和目标,努力实现经济实力雄厚、社会事业进步、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

促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以大项目为突破口,增强县域农村经济的内在活力,推动县域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和小城镇发展。

促进市域城镇功能的逐步完善和城镇化水平的稳步提升,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加快重点城镇的建设,增强城镇辐射力和吸引力。

积极推进公共财政向农村的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的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的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的蔓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进程。

综合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制定“巢湖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指标体系”,为巢湖市城乡经济社会及城镇现代化建设提供“量化目标”指引。

2017年省科技创新战略与软科学研究专项项目下达表

2017年省科技创新战略与软科学研究专项项目下达表
安徽行政学院(安徽
经济管理学院)
光娅
4
2019.12
安徽行政学院
55
1706a02020055
资源型城市普惠性幼儿园科技普及知识现状 和政策建议的研究
铜陵市教育科学研 究所
黄素华
4
2018.12
铜陵市科技局
安徽农业大学
孟枫平
20
2019.12
安徽农业大学
33
1706a02020033
促进县域创新驱动发展与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
江激宇
15
2018.12
安徽农业大学
34
1706a0202003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实证研 究一一以徽墨歙砚为例
合肥工业大学
吴椒军
5
2018.12
合肥工业大学
安庆师范大学
丁仕潮
4
2019.12
安庆师范大学
25
1706a02020025
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成长机制与政 策设计
安徽财经大学
冯德连
4
2019.12
安徽财经大学
26
1706a02020026
安徽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十周年评估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彭小宝
10
2018.1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7
1706a02020027
安徽省科学技术情 报研究所
赵今明
10
2018.12
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3
1706a02020003
SPD模式下的临床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创新 研究
安徽省立医院
谷玮
4
2019.12
安徽省立医院

巢湖市高科技产业招商地图及招商方案绘制

巢湖市高科技产业招商地图及招商方案绘制

巢湖市高科技产业招商地图及招商方案绘制随着国家对高科技产业的支持和推动,巢湖市也逐渐成为了一个高科技产业的热门招商地。

为了更好地吸引国内外高科技产业的投资,巢湖市政府积极制定了巢湖市高科技产业招商地图及招商方案,为招商工作提供了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一、巢湖市高科技产业招商地图巢湖市高科技产业招商地图是针对巢湖市高科技产业优势、发展方向、技术研发机构、产业园区、科技人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和评估,而编制的一份综合性的招商地图。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巢湖市高科技产业优势巢湖市位于江苏省南部,地处长江和淮河两大经济带的交汇处,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同时又处于国家“一带一路”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

这些优势为巢湖市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此外,巢湖市拥有丰富的科技人才资源,与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有着广泛深入的合作,为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巢湖市高科技产业发展方向巢湖市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方向主要是科技型企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智能制造。

其中,科技型企业包括信息化、生物化工、新医药等领域。

新材料方面重点发展高性能复合材料、特种金属材料、功能材料等,新能源领域是新能源汽车、储能电池、高效光伏发电等,智能制造则包括智能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

(三)巢湖市高科技产业技术研发机构巢湖市拥有众多科技研发机构,其中包括了中国科学院计算物理所巢湖分所、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巢湖分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江苏省生态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等。

这些机构为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科研条件,同时也为招商引资提供了技术合作和交流的平台。

(四)巢湖市高科技产业产业园区巢湖市已建成的高科技产业园区包括了巢湖高新技术产业园、绿色智能制造产业园、巢湖生产力促进中心等。

这些产业园区为高科技企业的孵化和快速发展提供了集聚和服务平台,是招商引资的理想选择。

(五)巢湖市高科技产业科技人才巢湖市高科技人才培养基地主要包括了云集软件学院,安徽佳电通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等,在招生、教学、科研等方面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培训出丰富的科技型人才和管理人才。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建设创新发展四个支撑体系实施意见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建设创新发展四个支撑体系实施意见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建设创新发展四个支撑体系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05.13•【字号】皖政〔2017〕76号•【施行日期】2017.05.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建设创新发展四个支撑体系实施意见的通知皖政〔2017〕76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关于加快建设技术和产业创新体系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建设平台和企业创新体系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建设金融和资本创新体系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建设制度和政策创新体系的实施意见》(简称“创新发展四个支撑体系”)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2017年5月13日关于加快建设技术和产业创新体系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研发转化、捕捉寻找、路演展示、向往汇聚机制,畅通技术研发、成果转移转化、企业孵化、产业形成渠道,加快建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技术和产业创新体系,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着力完善重大技术研发转化机制1.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市场导向明确的科技项目,由企业牵头、政府引导、联合高校院所实施。

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支持企业建设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等,自主开展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装备的研发攻关,着力构建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支持优势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引进行业领军企业。

鼓励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

全面落实国家支持企业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

2.激发高校院所源头创新活力。

加快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支持建设多学科、多领域、多主体交叉融合的国际前沿综合性研究实验平台,集聚高端创新要素,增强原始创新能力。

合肥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建设规划

合肥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建设规划

合肥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建设规划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按照“中国创湾,全球智廊”的总体定位,以创新转型升级发展为导向,以优化和增强科技创新供给为抓手,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一条主线”,紧扣现代科技和生态文明“两大主题”,坚持三个统筹,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实现生产空间高效、生活空间宜居、生态空间优美,把长廊建成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美丽家园;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培育一批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结合历史传承、特色文化打造特色长廊;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科学规划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实现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发展,强化区域协同协作和创新合作机制,构建开放高效的创新资源共享网络,以协同创新牵引长廊发展,打造全国一流、全球知名的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不断提升合肥经济实力、创新动力、开放活力、人文魅力、环境吸引力和品牌影响力,成为全国科技生态深度融合发展的示范区、中国参与全球科技发展的新平台、安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发动机。

(二)基本原则。

国际视野,合肥特色。

积极吸纳和借鉴国际区域创新发展的成功经验,用国际思维、国际理念、国际规则引领发展,以国际化创新平台为载体,加强与国内外高端研发机构和大企业集团的战略合作,加速各类创新资源的集聚融合,进一步融入全球创新体系,提升创新发展国际化水平。

生态优先,深度融合。

要把科技与生态的深度融合作为建设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的首要原则。

在坚守生态红线的前提下,要一手抓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一手抓生态环境建设,改变科技与生态“两张皮”的现象。

既要用最新的科技创新成果推动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又要用不断改善的生态环境来吸引高端人才、科研机构、企业等创新要素集聚,由此促进科技与生态的深度融合与双赢发展。

改革引领,重点突破。

加大科技创新改革力度,坚持问题导向,按照先易后难,补齐发展短板,率先在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环节突破,尽快构筑包括源头研发、孵化培育、转化应用、科技中介、公共服务等在内的系统的科技创新体系,由此显著提升科技创新资源的整合运用能力和整体综合效益,进而实现“生活愉快”和“创新愉快”的有机融合。

安徽巢湖经开区2023-2024年度土地征收、报批、供地、卫片...

安徽巢湖经开区2023-2024年度土地征收、报批、供地、卫片...

安徽巢湖经开区2023-2024年度土地征收、报批、供地、卫片...安徽巢湖经开区2023-2024年度土地征收、报批、供地、卫片文档一、前言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土地资源管理法规,依法行使土地管理职能,保障国家、市、区经济发展,根据巢湖市经济开辟区委员会工作部署及要求,特制定本文档。

二、项目基本情况本项目立足于巢湖市经济开辟区,计划将一块用地x㎡开辟为工业用地,用于进行x产业。

项目占地范围:x街道x社区,座落于巢安高速路南侧。

三、土地征收为保障项目的正常进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有关规定,对涉及项目用地进行征收,征收范围详见x图。

四、土地报批1、用地用途审核经过相关部门审核,确立用途为工业用地。

2、立项申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要求,提出项目立项申请,并提交相关资料。

3、推进工作3.1 土地审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经过会议审批,报送县级以上土地管理主管部门审批。

3.2 环评审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交环保部门审批。

五、土地供应1、招拍挂本项目的用地供应采用招拍挂方式,具体招拍挂流程见x文件。

2、出让合同签订供应确定后,出让人与买受人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及相关补充协议,合同内容详见附件。

六、卫片批后工作1、卫片立项依据《卫片方案编制与监测规定》等要求,进行卫片立项。

2、采集卫片基础数据采集卫片基础数据包含卫星图象、摄影飞行图象及现场数据等内容。

3、卫片制图处理卫片基础数据,成图后形成卫片图件及相关产品。

七、总结1、本文档所涉及简要注释如下:土地征收:指国家或者依法设立的土地征收机构在符合法定条件、程序和标准的情况下,对土地使用权人的允许或者依法代替允许,实现土地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规定的集体所有。

土地报批:土地报批是政府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的用途、面积、价格等因素进行相关监管,确保土地使用符合规定。

巢湖市区目前发展规划方案

巢湖市区目前发展规划方案

巢湖市区目前发展规划方案1. 引言巢湖市位于中国安徽省中部,是该省重要的城市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巢湖市区发展迅猛。

为了更好地推动巢湖市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的改善,制定一个全面的发展规划方案势在必行。

2. 发展目标巢湖市区的发展规划方案的首要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具体目标如下:1. 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市民的收入水平。

2. 建设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提供高质量的住房、教育、医疗和交通服务。

3.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提高巢湖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4. 提升城市品质和文化底蕴,打造巢湖市的旅游和文化名片。

3. 经济发展规划巢湖市要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力度。

具体规划如下:1. 支持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提升巢湖市的产业竞争力。

2. 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持续增长。

3. 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和创业创新支持,搭建创新创业的平台和资源。

4.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巢湖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现代化城市的重要保障。

具体规划如下:1. 加大城市交通建设力度,包括道路、桥梁、公共交通等,提高市民出行便利性。

2. 提高供水、排水、供电和供热等公共设施的建设水平,确保市民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3. 加强教育、医疗和文化设施的建设,提供高水平的教育和医疗服务,提升市民的居住和生活质量。

5. 环境保护规划巢湖市的环境保护是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具体规划如下:1. 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整治力度,提高巢湖水质和空气质量。

2. 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保护好巢湖湿地和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3. 推动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实现低碳绿色发展。

6. 城市品质和文化建设规划巢湖市要提升城市品质和文化底蕴,需要加强城市景观规划和文化建设。

具体规划如下:1. 打造宜居城市环境,注重绿化和景观建设,提供多样化的休闲娱乐设施。

巢湖开发规划方案-最新版

巢湖开发规划方案-最新版

巢湖开发规划方案1. 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也在不断地加快。

作为安徽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巢湖具有优越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同时也面临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方面的问题。

本文旨在提出巢湖市的开发规划方案,以促进巢湖市的经济和城市建设发展。

2. 巢湖市的基础情况分析2.1 自然环境巢湖地处中国东部,为长江流域上游;地势阔佃呈矩形埂地,东部毗邻皖南山区,西部近淮河平原,南面与安徽省马鞍山市相连,北面与湖北省武当山市对接。

巢湖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旅游资源等。

2.2 经济状况巢湖市是安徽省的一个重要的县级市,它的经济以农业和渔业为主,同时也发展了一定的轻工业和加工业。

然而,巢湖市的经济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规模偏小、产业结构单一、科技创新不足等。

2.3 城市建设巢湖市作为一个县级市,城市规模相对较小,城市建设还需要不断地完善。

城市的生活和交通设施不够完善,市容市貌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3. 巢湖市的发展规划方案3.1 经济发展规划经济发展是巢湖市未来发展的核心,因此,巢湖市需要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拓宽产业结构,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巢湖市应该优先发展以工业、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为主的产业。

3.2 城市建设规划城市建设是巢湖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巢湖市应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生活和交通设施,同时提高城市的建筑和市容市貌。

此外,巢湖市还应该加强文化和体育设施的建设,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3 生态环境规划生态环境是巢湖市的重要资源之一,巢湖市在经济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巢湖市应该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监测和环保技术支持,提高环保水平;加强资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处理,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论本文提出了巢湖市的开发规划方案,旨在促进巢湖市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

未来的巢湖市应该加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安徽省的一个重要城市。

环巢湖旅游发展规划报告

环巢湖旅游发展规划报告

旅游规划重估巢湖规划范围界定本规划范围包括两个层次:(1)规划核心层以巢湖780平方公里水域为核心,包括合肥滨湖新区、巢湖市区、庐江县城以及大圩乡、长临河镇、中庙街道、黄麓镇、烔炀镇、中焊镇、柘皋镇、银屏镇、槐林镇、散兵镇、盛桥镇、白山镇、同大镇、三河镇、严店乡等环湖周边乡镇,面积2600平方公里,是环巢湖旅游发展的主体区域(以下统称“巢湖国际旅游度假区”)。

(2)规划联动层以巢湖国际旅游度假区为核心,统筹考虑巢湖流域及周边旅游资源状况,范围涵盖合肥市区、肥东县、巢湖市、庐江县、肥西县、长丰县以及周边的和县、含山县、无为县等县市,面积12500平方公里,是环巢湖旅游发展的联动区域(以下统称“泛巢湖”)。

发展背景解读(1)融入“长三角”——融入、对接、转型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时指出:“安徽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

具体说来,安徽要着力建设面向长三角的优质农产品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产业集聚基地、劳务输出基地、旅游休闲五大基地。

凭借区位优势和自身发展,2010年合肥被正式吸收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会员城市,跻身“长三角俱乐部”,为合肥承接产业转移,分享中国最活跃、中国最大城市经济带内群体增长的要素资源和经济机会创造了条件。

特别是为承接旅游业发展,建设长三角地区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创造了条件。

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将为合肥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高层次的区域合作平台和巨大的客源市场。

在此环境下,合肥应积极发挥旅游业作为先导产业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通过进一步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和旅游产业体系,提高宣传营销水平,重点培育生态休闲、人文体验、红色旅游等新产品,率先在旅游产业层面实现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积极打造成长三角地区一流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结论】新平台,要求合肥融入长三角旅游发展大格局,与沪、宁、杭等旅游名城等高对接,实现合肥旅游发展的转型升级。

巢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巢湖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的通知

巢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巢湖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的通知

巢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巢湖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巢湖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12.04•【字号】巢政[2006]70号•【施行日期】2006.12.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巢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巢湖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的通知(巢政〔2006〕70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市开发区管委会:《巢湖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已经第33次市长办公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六年十二月四日巢湖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实现跨越式发展、构建“和谐巢湖”的关键时期。

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巢湖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对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提升我市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安徽省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及2020年远景展望》和《巢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一)发展基础“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科技工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市”主题,坚持“加强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巢”战略,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凸显,为“十一五”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初步建立。

“十五”期间,我市与中科院、科大、南大等全国著名科研院校建立了校市长期合作关系,成功举办了三届科技项目对接会和两次科技专家论坛。

建成了巢湖科技信息网站,构建了网上技术市场,组建了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进一步增强了科技服务手段,畅通了科技成果引进转化服务渠道。

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至2005年底,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5万人,拥有独立科研机构5家,省级技术中心13家,其中,华星化工技术中心被国家人事部授予博士后工作站。

2018巢湖规划:推进半岛科学城规划7号线延至巢湖

2018巢湖规划:推进半岛科学城规划7号线延至巢湖

2018巢湖规划:推进半岛科学城规划7号线延⾄巢湖不!得!了!巢湖空间规划公布打造全国著名滨湖旅游度假地启动特⾊⼩城镇建设规划推进半岛科学城规划155个⽼旧⼩区改造2018年是巢湖⾼速发展的⼀年!区域发展启动并完成⼀批重⼤规划编制⼯作启动巢北产业新城总体规划及启动区详细规划⼯作,完善巢北区域专项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作;完成巢湖市空间规划编制⼯作;启动编制巢湖市⽣态⽹络规划;启动打造特⾊⼩城镇前期规划编制⼯作。

持续推进城市及乡镇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作;持续推进重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编制⼯作;启动九街⼗⼋巷概念性⽅案编制⼯作,并完成两条历史街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作。

继续推进精品城市建设继续推进精品城市的各项⼯作。

主要是第⼆批精品道路的施⼯图设计,对三中路、官圩路精品道路进⼀步谋划。

以及谋划官圩环岛绿道和北郊(龟⼭⾄郁⾦⾹⾼地)环⼭绿道建设,卧⽜⼭公园⼆期提升改造,放王岗⽂化公园项⽬,裕溪河公园(襟湖公园段)地标性景观塔。

继续推进特⾊⼩(城)镇建设按照“标准版、升级版、精品版”的总体思路,继续开展特⾊⼩(城)镇整治提升规划,按精品版重点打造环湖7镇,按标准版整治建设其他6个乡镇。

在“两治理⼀加强”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开展柘皋、黄麓、烔炀等古镇古街和全国重点镇的特⾊风貌提升⼯程,全⾯打造千年柘皋古镇、黄麓“书⾹⼩镇”、烔炀“传奇⼩镇”,同时结合5A景区创建,着重发展中庙“⽂旅⼩镇”。

响应巢湖湾“科创⼤⾛廊” 推进半岛科学城规划配合合肥市规划局完成巢湖半岛总体发展规划,完成半岛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编制等⼯作;按照“美国加州有硅⾕,中国合肥有巢湖”的定位要求,主动对接省、合肥市有关部门,谋划巢湖湾“科创⼤⾛廊”规划编制⼯作。

继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作以“⽣态优先、绿⾊发展”为宗旨编制与启动⼀批具有“城乡特⾊、地域特点”绿⾊村庄。

根据《巢湖市市域乡村布点规划》,我市共布点115个中⼼村,⽬前尚有22个中⼼没有组织规划编制⼯作,计划2018完成余下22个美丽乡村中⼼村规划编制⼯作。

巢湖开发规划方案 (2)

巢湖开发规划方案 (2)

巢湖开发规划方案概述巢湖是安徽省的一座淡水湖泊,位于安徽省中东部,涵盖了滁州、合肥、蚌埠、亳州、淮南、淮北等6个市州。

巢湖是淮河水系的支流,也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源地之一。

巢湖水域面积约为4500平方公里,陆域面积约4000平方公里,总面积约8500平方公里。

巢湖周边是安徽省的重点经济发展区域,依托于巢湖这一自然资源,确定巢湖未来的开发规划方案非常重要。

发展目标•坚持创新发展,建设巢湖特色市场经济体系,形成以先进制造业、生物科技、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巢湖地区经济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

•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城市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保护巢湖的生态环境,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

开发方向发展先进制造业注重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重点发展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高端制造业,增强巢湖地区的产业竞争力。

发展生物科技积极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等领域,加快推广生产新技术、新品种,在生物科技领域实现巢湖的特色发展。

发展信息技术利用巢湖区域优势和信息化技术优势,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进程,增强巢湖地区的信息化程度。

发展服务业提高巢湖地区服务业的发展水平,重点发展特色旅游、休闲、娱乐等服务业,扩大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推动巢湖经济的转型升级。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注重巢湖地区发展的软实力,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建设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增强巢湖地区整体文化水平和软实力。

发展重点巢湖生态保护巢湖是淮河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源地之一,保护巢湖地区生态环境是巢湖开发规划的重中之重。

加强环保治理,保护巢湖生态环境,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严格查处,切实维护巢湖的水质和湖泊生态环境。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的建设,推动巢湖地区的经济发展。

此外,加强市政建设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推进城市现代化。

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加快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关于赴外学习

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加快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关于赴外学习
全 国 第2 5 位 , 实现 “ 七 网 ” 同建 、 “ 七 业 ” 同兴 须 要 坚持 高 点起 步 、 高 端 集 聚 、 强 化 创 新 驱 动 ,推 动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实 现 新 跨 越 。 作 为 首 府 ,打 造 全 区创 新 发 展 首 善 之 区 , 需 要 大 力 加 强 知 识 产 权 工 作 :1 . 以和 林 格 尔新 区建 设 为 契机 ,依 托 大 数 据 后 台 资 源承 接 国 家

推 动 知识 产 权 事 业 快 速 发 展 。 合 肥 市 :以 创 建 国 家 科 学 中 心 为 契 机 , 发 挥 中
轮科 技 革命和 产业 变革 重大 挑战 ,把 知识 产权 作
为调 结构 、转 方式 、提升 核心 竞争 力 的重要 途径 , 潆
国科技 大学 、中 国科 大先 进技 术研 究院 等顶 尖科 研
重大科研项 目;2 . 发挥 内蒙古籍 中科 院院士优 势,组建科 学研 究院 ,创建 国家实验 室;3 .
设 立 知 识 产 权 运 营基 金 , 开展 专利 产 品 质 押 贷 款 ;4 . 成 立 专利 行 政 执 法 局 ,加 强知 识 产 权 保 护 ;5 . 完 善 知 识 产 权 服 务 平 台 ,培 育 知 识 产 权 密 集 型 企 业 ,提 高专 利 成 果 转 化 率 ,打 造 全 区科 技 创 新 高地 。
专 利6 . 8 件 ;2 0 1 6 年 ,烟 台 市 G DP 完成 6 9 2 6 亿 元 ,预
国际 尖端 科研 领域 实施 大科 学研 究 。中科 大先 进技 术研究 院建有5 个 国家级 工程 技术研 发中心 ,研 发项
算收 入5 7 7 . 1 亿 元 ,其中工业 增加值 完成3 5 3 2 亿元 , 占总量的5 1 %,工业增加值在全 国排 第8 位。 青 岛市 :依托国家海洋科研技术 ,发挥青岛海尔 、 中国中车等一大批制业造领军企业的研 发实力 ,打造

基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背景的产业选择路径研究——以巢湖市为例

基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背景的产业选择路径研究——以巢湖市为例

基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背景的产业选择路径研究——以巢湖市为例摘要:合肥市获批三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并提出建设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

巢湖市位于合肥市主城区南缘,地处巢湖北岸科创走廊的核心区域,随着合肥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进程的推进,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本文以产业机遇、产业基础、市场潜力、资源禀赋等几个角度出发,构建了巢湖市主导产业选择路径框架。

定量和定性分析的结果表明:最后建议将生命健康、科技研发服务、文创旅游、智能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作为未来一段时间的主攻方向。

关键词: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技创新、巢湖市、产业选择路径2017年初,合肥市获批全国三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随后,安徽省、合肥市将建设“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作为重要的战略部署。

地处环巢湖核心区域的巢湖市,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也肩负着使命。

1 综合性国家科学建设背景下的巢湖市发展机遇从全球产业发展形势来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孕育来临,世界已经进入以创新为主题和主导的发展新时代,城市核心竞争力从“资本控制能力”向“科技创新能力”转移[1]。

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正在逐步转变传统制造业主导发展格局,强化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科创+制造产业发展,且出现了“向南向东”发展的态势。

巢湖市环湖、近主城、多镇园,转型升级压力小,有望成为未来科创服务产业发展的主战场。

从国际化水平提升的角度来看,《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将合肥定位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城市。

与同为长三角副中心的南京、杭州相比,合肥在进出口总额、外贸依存度、交通国际化、城市知名度和文化国际化等一些重要指标上明显落后,国际化程度严重不足。

文化旅游业通常被作为一地提高国际化程度的突破口[2]。

整个合肥市最有希望打造为文、旅、创融合的对外开放窗口地区即是巢湖北岸。

从引导省内人口回流的角度来看,安徽全省目前以异地城镇化为主,每年外出打工近千万。

巢湖北岸科技创新走廊跨越发展战略路径

巢湖北岸科技创新走廊跨越发展战略路径

巢湖北岸科技创新走廊跨越发展战略路径
王岚;刘广宇
【期刊名称】《规划师》
【年(卷),期】2018(034)0z1
【摘要】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是合肥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全国性产业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巢湖北岸作为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的核心区域,区位、政策与生态优势突出,面临着实现跨越性发展的挑战.文章在分析国内外著名科技创新区域发展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发展战略与巢湖北岸发展实际,进一步提出了明晰发展方向、搭建创新空间、配套设施体系和完善创新服务等发展措施,为巢湖北岸科技创新走廊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总页数】5页(P73-76,86)
【作者】王岚;刘广宇
【作者单位】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研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
【相关文献】
1.跨越式发展战略与科技创新 [J], 易培强
2.以酒泉为重点的河西走廊地区风电产业跨越式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J], 郭继强
3.长江北岸沿江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初探——关于巢湖地区沿江乡镇的调查 [J], 江春
4.注重发展战略引领,探索国有集团企业跨越式发展路径——菏泽JD集团发展战略梳理案例分析 [J], 刘传坤
5.依靠科技创新推动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在“中国国际农产品深加工—食品工业成果展览暨发展战略研讨会”政府论坛上的讲话 [J], 李学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巢湖科创产业园设计招标

巢湖科创产业园设计招标

一、招标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巢湖市科学技术局批准,现对巢湖科创产业园设计项目进行公开招标。

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1. 项目名称:巢湖科创产业园设计项目2. 项目地点:巢湖市XX街道3. 项目概况:巢湖科创产业园位于巢湖市XX街道,规划占地面积约1000亩,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

项目分为研发中心、孵化器、办公区、展示中心、配套设施等五大功能区。

本次招标内容包括产业园整体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

4. 招标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项目可行性研究及规划;(2)建筑设计(含室内外装修设计);(3)景观设计;(4)绿色建筑设计;(5)项目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6)施工图设计及深化设计;(7)招标人要求的其他设计内容。

5. 招标方式:公开招标6. 招标文件获取时间: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3年X月X日,每日上午9:00至11:30,下午14:00至17:00(北京时间,节假日除外)。

7. 招标文件获取地点:巢湖市XX街道XX大厦XX室8. 招标文件售价:人民币500元/套,售后不退。

9. 投标保证金:人民币10万元。

10. 投标截止时间:2023年X月X日14:00(北京时间)。

11. 投标地点:巢湖市XX街道XX大厦会议室。

12. 开标时间:2023年X月X日14:30(北京时间)。

13. 开标地点:巢湖市XX街道XX大厦会议室。

二、投标人资格要求1.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持有有效的营业执照,注册资金不少于1000万元人民币。

2. 具有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或相关资质。

3. 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4. 近三年内完成过类似项目的设计工作,并取得良好的业绩。

5. 拥有稳定的技术团队,具备承担本项目的综合能力。

6. 投标人须具有良好的履约能力,无不良记录。

三、招标文件内容1. 招标文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招标公告;(2)招标文件;(3)投标须知;(4)投标文件编制要求;(5)合同范本;(6)附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建设规划合肥市科技局2017年4月1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合肥当前正站在一个新的创新历史起点上,省市领导提出建设合肥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是一项大的战略举措,对提升合肥、安徽创新驱动有着重大意义。

一、建设意义合肥定位是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合肥是省会省城市中唯一完整拥有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城市。

大湖与创新是合肥两张靓丽的名片。

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已在科技创新的成果、主体、平台、生态环境等方面初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创新体系,这为建设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与生态正呈现出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的发展态势。

从全球范围看,当前在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两者之间面临一种两难境地,而科技创新为治理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思路、新技术和新模式;生态环境不仅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基础的物质和材料,更成为科技创新研究的重要对象和关键领域。

科技与生态两者相互融合,共同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从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看,良好的生态环境能为创新创业者提供更为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促使其获得更多的创造性成果,从而推动科技创新事业的迅速发展。

现代科技与生态文明的融合是合肥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合肥科教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同时,合肥是全国唯一环抱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的省会城市,生态环境本底良好,具有优越的发展空间。

当前,合肥在科技创新与生态、生活、生产的关系上存在融合深度不够、共生形态不强的现象,这已经制约了合肥在国家乃至全球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提升。

因此,建设合肥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不仅是推动安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合肥全面加速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全国性产业创新中心的重大战略举措,更是探索构建科技与生态深度融合发展新模式和新路径、引领科技与生态实现双赢发展的关键抓手和空间载体,其将为合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动力转换和质量效益持续提升提供重要的科技创新支撑,这对于合肥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实现“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发展目标、加快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副中心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建设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有利于将合肥创新、生态、产业三大优势有机整合。

合肥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对资源、能源平衡和环境承载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节能减排、环境整治等将面临更多考验,城市发展空间明显不足,加速科技与生态的融合已经迫在眉睫。

合肥在继续夯实“创新高地”的同时,必须研究和探索环巢湖区域的开发利用,在确保巢湖“一湖清水”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找出一条科技与生态有机融合的创新发展之路。

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巢湖生态资源利用率不高,巢湖这一合肥最大的生态资源在创新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没有得到显著提升、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特别是在生态与科技深度融合上没有发挥关键作用,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科技创新支撑力不强。

二是科教资源创新辐射力不强,创新对生产、生活、生态的影响力不够,科技金融、科技中介等服务功能仍需完善,为科技创新服务的各级各类公共设施仍要加大建设力度。

三是各类创新要素集聚力较弱。

科技创新资源“碎片化”、“孤岛化”现象依然存在,科技创新资源的整合运用能力和整体综合效益仍需提高。

相关案例借鉴:美国硅谷科技园区。

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中部的旧金山湾附近,区域总面积约4800平方公里。

硅谷模式的关键是建立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不寻常的伙伴关系,在发展建设上采用了细胞式生长的路径:产业发展带动人口集聚和空间拓展,使硅谷由一个个分散布置的独立小镇连成成片的城镇群。

每个城镇均具有相对完整的结构与功能,由核心向外布局商业服务业区、科研办公区、居住区以及产业区等功能片区,如同一个个“细胞”。

各“细胞”由生态廊道相隔,是城市用地增长的弹性化边界,主要交通干线以“TOD”模式将各“细胞”串联起来。

英国M4高科技走廊。

M4高科技走廊被描绘为英国的硅谷,其空间范围从伦敦向南、沿着M4高速公路直到海滨城市布里斯特,是由一批中小城市连缀而成的高新科技产业聚集区。

M4走廊的交通条件极好,是很多大科技公司如Cisco、微软、惠普等的总部所在地,一大批科技精英人群聚集在此。

这里也由此成为英国最有活力的科技发展区。

M4走廊的重点功能区包括高科技产业园区、物流园区、生活配套设施以及空港区等,共同构成了英国的科技创新中心。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

以杭州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为主体,东西向长约30公里,南北向宽约7公里,总面积约224平方公里。

空间范围东起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经未来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西至浙江农林大学,是一条东西向的带状科技创新集聚区。

其空间布局为“一带、三城、多镇”,其中“一带”是东西向的主轴发展带,“三城”包括浙大科技城、未来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多镇”即走廊沿线具备不同功能的特色小镇和创新区块。

在发展路径上,主要是强化需求导向的创新链、拓展高端融合的产业链、部署渠道活跃的资本链、打造外联内畅的交通体系、导入高品质的服务功能和完善保障机制。

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

该走廊是G60高速公路的松江段,全长40公里,区域面积约283平方公里,形成了“一廊九区”的建设框架。

“一廊”:东起临港松江科技城,西至西部科技园区,形成产城融合的科创走廊;“九区”包括临港松江科技城板块、洞泾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松江新城总部研发功能区、松江新城国际生态商务区、国家级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松江出口加工区、松江大学城双创集聚区、松江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园区、松江西部科技园区。

国内外典型科技创新走廊的发展建设经验及对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的启示包括以下方面。

科技生态融合。

根据科技人才流动的相关理论可知,科技创新在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下能够取得更优秀的绩效和成果。

国内外的科技创新走廊基本上都位于生态环境优美的区域,这为区内企业和居民提供了优质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保证了科技创新走廊拥有“第一资源”和“天然吸引力”。

辐射影响巨大。

已有的典型科技创新走廊都具有明确的地域空间,尽管其物理空间规模有限,但其创造的无形辐射影响空间巨大,都成为一个区域、国家乃至全球性的科技创新发源地。

创新要素集聚。

科技创新走廊的本质是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集聚和整合各类科技创新要素,串珠成链,把产业、技术、科技和人才等创新要素通过轴线或者轴带有机串联和融合起来。

服务设施完善。

强调以人为本,在保护好区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不断完善科技中介、交通、居住、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娱乐等服务设施,消除创新创业人员的后顾之忧。

二、关于建设思路的考虑(一)建设思路。

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按照“中国创湾,全球智廊”的总体定位,以创新转型升级发展为导向,以优化和增强科技创新供给为抓手,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一条主线”,紧扣现代科技和生态文明“两大主题”,坚持三个统筹,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实现生产空间高效、生活空间宜居、生态空间优美,把长廊建成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美丽家园;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培育一批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结合历史传承、特色文化打造特色长廊;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科学规划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实现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发展,强化区域协同协作和创新合作机制,构建开放高效的创新资源共享网络,以协同创新牵引长廊发展,打造全国一流、全球知名的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不断提升合肥经济实力、创新动力、开放活力、人文魅力、环境吸引力和品牌影响力,成为全国科技生态深度融合发展的示范区、中国参与全球科技发展的新平台、安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发动机。

(二)基本原则。

国际视野,合肥特色。

积极吸纳和借鉴国际区域创新发展的成功经验,用国际思维、国际理念、国际规则引领发展,以国际化创新平台为载体,加强与国内外高端研发机构和大企业集团的战略合作,加速各类创新资源的集聚融合,进一步融入全球创新体系,提升创新发展国际化水平。

生态优先,深度融合。

要把科技与生态的深度融合作为建设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的首要原则。

在坚守生态红线的前提下,要一手抓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一手抓生态环境建设,改变科技与生态“两张皮”的现象。

既要用最新的科技创新成果推动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又要用不断改善的生态环境来吸引高端人才、科研机构、企业等创新要素集聚,由此促进科技与生态的深度融合与双赢发展。

改革引领,重点突破。

加大科技创新改革力度,坚持问题导向,按照先易后难,补齐发展短板,率先在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环节突破,尽快构筑包括源头研发、孵化培育、转化应用、科技中介、公共服务等在内的系统的科技创新体系,由此显著提升科技创新资源的整合运用能力和整体综合效益,进而实现“生活愉快”和“创新愉快”的有机融合。

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要科学编制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建设规划,对发展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进行细化落实,形成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

同时,要处理好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分步分区实施建设。

近期建设要明确重点,确保能看到实效,远期建设要可行,由此确保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得到科学规划和有序建设。

(三)发展定位。

1、科技生态深度融合发展的示范区要紧扣科技与生态两大关键命题,贯彻两者深度融合发展这一核心建设脉络,打造世界级的科技生态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

要学习借鉴美国硅谷-旧金山湾的成功发展模式和经验,在巢湖湾打造中国内陆地区创新第一湾。

要加快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和重大项目布局,密切跟踪国际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前沿,未雨绸缪,超前布局,抢占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力争做全球科技创新领域的领跑者。

2、中国参与全球科技发展的新平台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位于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合肥市,这就要求其要能够代表中国参与到全球科技发展的竞争与合作中。

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要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要面向全球吸引和整合创新资源,积极引进世界一流创新创业人才。

要鼓励和支持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利用全球创新资源,联合建立国际化研发机构和开放式创新平台,加快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

要引导各级各类创新要素在科创走廊的集聚交融,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联盟和全球性的科技创新高地。

3、安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发动机“十三五”期间,安徽全面融入长三角,正站在新的发展历史起点上,迫切需要新的创新动能和创新载体。

因此,建设合肥环巢湖科技创新走廊既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安徽省的具体落实,又是安徽全面融入长三角、持续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发动机和主引擎。

4、合肥全力提升城市能级的着力点国家科学中心的获批建设标志着合肥已经逐渐实现“创新高地”的战略目标,但是,基于巢湖这一合肥最大生态资源的“大湖名城”的战略目标仍需努力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