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小学低年级数学课
堂教学的策略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关于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摘要:
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知识与实际的特点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课堂教学要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创造生动有趣富有现实意义和挑战性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关键词:学习兴趣、数字教学生活化、主体性的发展
我从事教育工作已有三十七年了,在这几十年中,大部分时间教小学高年级,最近几年才教低年级数学。刚开始时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经过摸索反思发现,低年级数学教学与高年级数学教学有很多地方不能套用,因为低年级面对的是6至7岁刚入学的小学生,他们有的爱做小动作,有的爱到处观望,精力不集中,做出各种花样,导致课堂管理、授课较难。了解情况后,我开始把节奏放慢,一点点、慢慢地去影响、牵引学生改变不良习惯。在此,我想与大家交流几点看法:
一、课堂教学内容要少而精,让学生乐学
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小学阶段对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表现欲望很强,思维积极活跃。但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感知有明显的随意性与请错性,他们的感知活动较少,受目的控制较多,受兴趣控制,课堂上他们会玩玩这,玩玩那,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在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最好内驱动力,它能让“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如我在教学1的认识时,是这样安排的:
老师:同学们这节课有几个老师和你们一同学习
学生:一个老师。
老师:出示含有1的多种图画让学生说出来。指着早就摆在讲课桌上的计数器,问谁能用珠子表示出图画中的小狗(一只)。
老师:这个珠子用数字“1”表示。
老师:我再问小朋友们这个“1”像什么
老师:又出示一弯一直的小棒问同学哪个像“1”
学生:直的像“1”。
老师:练习写“1”(田字格走过)。
老师:发展练习进一步认识1。我们这些同学能用“1”表示吗(一帮小朋友)
学校里还有用“1”表示的吗
就是这样随时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习热情。
二、课堂教学紧紧围绕教学重点组织数学活动
组织数学活动与组织教学活动只有一字之差,这就是新的地方。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说出了数学教学的本质。有数学内容能让学生进行数学思考能让学生得到数学发展活动就是数学活动。既包括肢体活动,又包括心里活动。就包括发现式学习探索交流活动,有包括接受式学习的阅读。听讲等活动,都是围绕教学重点。如,我在教一年级加法的认识时,先从学生学过的数的合中入手,进行组织教学活动。而不是从分中进行组织教学活动的。
例:
1 □□ 1 3 □
\∕\∕\∕
2 4 5
5 4
∕\∕\
2 □□ 1
三、课堂教学也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体验和感悟
学生们认为只要解答好问题就可以了,就完成了学习任务。但是我们数学显然不只是让学生解决问题,做答案的,而是借这个机会让学生学习教学知识。老师就要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加深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如:15+2与15+20计算时有的学生通过摆小棒的摆法得出结果,老师追问摆小棒方法(谁和谁摆在一起)从而体验数位,理解单位相同的两个数才能直接合并的数学原理、理解到了数位为什么对齐。所以体验和感悟是小学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四、课堂数学也要抓住非数学内容的作用
非数学内容(课本中的画面和故事情境)反映了事情的真实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数学内容正是这节课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所以我们要分析哪些是数学内容,哪些是非数学内容。
例如:课本主题图中的田园风光图:
老师:你们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学生:小鸟,兔子……
树林里可能有小鸟,水里有小鱼,小鸡是谁家的,有没有人喂等等。非数学内容就干扰了数学学习。但老师一问:在这美丽的田园里有兔子,小鸡,你们能看看各有几只几只在一起的谁能几只几只的数一数小鸡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吗写三个2只我们怎样算从而开始了几个几的学习。就突出了现实情境中加数相同这个特点。让学生说3个2只这就是把生活语言变成数学语言,再联系乘法意义进行思考,正是解决简单问题的思路。让学生数一数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有几个,又从形式上加深了几个几的联系,这一切都为乘法意义的教学做了准备。
五、课堂教学更要重视创设情境内容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掌握知识和获取技能的主要原因是---良好的情境”。《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新课程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课堂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富有现实意义和挑战性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创设一个什么情境,开门见山也并不是消极的。从实质上讲,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师生关系和谐,生活、数学融为一体,知识、情境相统一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更好地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展。
六、课堂教学也要重视动手操作,小组交流的活动
学具操作是一种定向的心智活动,其方向决定于数学目标,其过程和结果要有利用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所以在学生动手操作前安排一个定向指导环节,一般是不可缺少的。例如:在教20以内的数的进位加法减法,既是10以内加法的延伸又是以后学习多位加法的基础,正是认知的生长处,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这一内容时,我充分运用了小棒学具,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动手操作。
就以9+4=13为例:
第一种:1、9根小棒和几根小棒凑成10根小棒
2、另一根小棒应从哪里来怎样摆
3、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怎样摆出来怎样列式
第二种:1、4根小棒和几根小棒凑成10根小棒
2、另6根小棒从哪里来怎样摆
3、最后结果是多少怎样摆出来怎样列式
再举调动学生动手的例子:
1、如果老师让你们摆出17根小棒,要求一眼能看出多少根,你们认为怎样摆有多少种摆法
2、以上这些摆法中相同的一步是什么(凑十)
通过以上动手和思考,要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这样一种认识,即是从(□)里拿出(□)与(□)凑成十再加上余下的(□)得(□)。并让学生自己说出这种拿法不是唯一的。这样不仅强化学生对凑十的认识,而且在认知的结合部加强了同化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