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度教改项目领域与建议方向
西南交通大学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原则意见-西南交通大学教务处

《西南交通大学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原则意见-西南交通大学教务处》摘要:西南交通大学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2)主干课程,专业核心课程(30学分左右)、双语教学课程、自学课程、研究型课程、主要实践环节,(3)毕业学分要求(含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自主研学学分)西南交通大学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讨论稿)为适应国家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对各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落实《西南交大“十一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化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决定进行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
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原则意见。
一、指导思想: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理念,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研究型人才。
2、继续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培养模式,按照“加强通识基础,拓宽学科基础,凝练专业主干,灵活专业方向”的总体思路,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贯通。
3、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逐步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自主研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精炼课堂教学,强化实践教学,多渠道搭建自主研学平台,突出学生获取运用知识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4、根据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性的需要和我校学科专业的不同特点,坚持分类指导,积极推进多规格、多类型、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为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
二、基本原则1、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为目标,重视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养与健康人格培育,重视传授宽厚新的综合基础知识,重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2、课程体系整合优化进一步处理好通识教育基础、大类学科基础、专业主干与专业方向课程的关系,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主干学科与相邻学科、课内与课外、教与学等方面的关系。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方案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方案教务处2015年11月目录一、指导思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作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评估指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评估重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核心任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组织机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审核评估领导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专项评建工作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审核评估项目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评估工作进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第一阶段:查找问题阶段(2015年11月-2015年12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第二阶段:自评自建阶段(2016年1月-2016年12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第三阶段:预评改进阶段(2017年1月-2017年9月)......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第四阶段:专家现场考察阶段(2017年下半年)........... 错误!未定义书签。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分解框架及主要支撑材料(供职能部门参考)

3)西南交通大学体育场馆等管理制度文件汇编
4)全校运动场地、各种体育设施在课内、课外利用程度及使用效果
5)犀浦新校区体育场馆占地面积、建设规划、经费投入及建设进展情况
6)2006年底全校计算生均运动场馆面积
7)其他(自行补充支撑材料)
14)西南交通大学向本科生开放的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简介
15)西南交通大学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开放指南
16)西南交通大学工业中心基本状况、教学运行、管理制度、使用效益等全面情况介绍
17)其他(自行补充支撑材料)
18)本节材料综述(自评及整改措施)
●图书馆状况(0.2)
图书馆
杨元
图书馆、各图书分馆、新校区建设指挥部、各教学科研单位资料室
1)西南交通大学师资队伍结构分析表
2)西南交通大学专任教师结构分析表
3)西南交通大学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花名册
4)西南交通大学基础课、专业课教师结构分析表
5)西南交通大学重点学科、新办专业教师队伍结构分析表
6)西南交通大学实验教学教师队伍结构分析表
7)西南交通大学学术梯队结构情况
8)西南交通大学骨干教师滚动式培养制度及资助计划
12)西南交通大学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博士后流动站一览表
13)西南交通大学近三年获准建立的新学科、新专业一览表
14)西南交通大学近三年组织或主持重大国际学术会议(论坛)情况表
15)西南交通大学有关签订国际合作办学的协议及办学情况的材料(如法国、加拿大、越南等)
16)西南交通大学有关签订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协议
4)各校区各类教室面积、硬件设施、容纳人数明细表
5)2006—2007学年度各校区各类教室排课及使用情况一览表
“电磁场”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及建议

“电磁场”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及建议收稿日期:2017-12-18基金项目:电磁场教学中引入example class 教学环节的探索与实践,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校级本科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201705014)作者简介:董亮(1979-),汉族,山东邹平人,博士,副研究员,主要研究:电磁场仿真计算,电磁兼容测试及分析。
“电磁场”是电子信息和电气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其学习的内容是后续《微波技术》、《电磁兼容》、《电机学》等后续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该门课程的教学对电子信息和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后期的学习都具有很大帮助。
本文研究了“电磁场”课程所固有的特点,分析了该课程的教学难点,结合国内外关于此类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情况,就教学方法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思路,希望以此为基础促进“电磁场理论”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课程特点在学习电的专业课中,场和路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两种方法,因为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大多数对于比较直观,“看得见”的路的概念比较清晰,也比较容易接受,因此普遍比较重视。
但是从电的传输和应用来讲,场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对于电气工程和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电磁场》非常有必要,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后期学习专业课中的物理概念,掌握其中的本质和精髓。
该课程的特点如下。
1.数学基础要求高。
“电磁场理论”主要涉及场与源的关系,它是以Maxwell 方程组为核心,因此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采用三维矢量偏微分方程组或积分方程组,而且对于不同煤质和不同坐标系,场量的描述方程也不相同。
课程中很多场的物理属性,必须建立在由数学推导得到的数学结论的分析的基础上,课程中涉及大量的计算公式,习题比较难做,需要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否则没有办法学好这门课。
2.概念性强,内容抽象。
电磁场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不同于其他简单的物质的概念,它“看不见,摸不着”,因此显得特别抽象,很多同学对其中一些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困难。
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建侯研究生创新实践项目实施方案

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建侯研究生创新实践培育项目实施方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持续提升我校研究生的学术竞争力、科技创造力和思想影响力,继续实施以“建侯课堂”为主要载体的“研究生学术素养提升计划”,集聚优质资源开展研究生学术活动,充分发挥科创竞赛、跨学科研究、成果转化与应用等在营造研究生科研创新氛围、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水平中的重要作用,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创新实践活动,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校设立专项资金,用于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
坚持“公正公开、注重创新、科学规范、宁缺勿滥”的原则,根据创新实践活动开展和项目申报情况,选定一定数量的项目进行培育资助。
第三条建侯研究生创新实践培育项目资助实行项目化管理,下设研究生科研创新竞赛培育项目、研究生跨学科创新培育项目、研究生创业培育项目。
第二章研究生科研创新竞赛培育项目第四条设立研究生科研创新竞赛培育项目旨在提高研究生综合实践能力,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及科研创新活动,提高我校研究生学科竞赛参赛质量及获奖等级,营造浓厚的研究生学科竞赛氛围。
第五条研究生科研创新竞赛培育项目适用竞赛范围为:国家部委及其下设机构、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性行业协会等主办的专业性、行业性研究生科技创新及学科竞赛。
四川省教育厅、团省委等主办的省级研究生科技创新及学科竞赛,若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经过研究生院认定后可纳入。
各类国际级研究生学术科技创新及学科竞赛,若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经过研究生院认定后可纳入。
我校举办(含主办、承办、合办等)的各级研究生科技创新及学科竞赛,经过研究生院认定后可纳入。
第六条研究生科研创新竞赛培育项目资助经费为0.5-2万元,主要用于申请团队或个人的报名费、差旅费、交通费、实验材料消耗费和其他必须的开支。
第七条研究生科研创新竞赛培育项目根据创新实践竞赛活动开展和项目申报情况,选定一定数量的项目进行培育资助。
第三章研究生跨学科创新培育项目第八条设立研究生跨学科创新培育项目旨在加强研究生跨学科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和支持研究生积极参加对科学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或具有应用前景的技术创新研究,鼓励自由探索,重点支持不同专业研究生跨学科联合申请的研究项目。
2018年度教学改革课题选题指南

2018年度教学改革课题选题指南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1-1.卓越财经人才培养计划的研究与探索1-2.复合型人才系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1-3.应用型人才系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1-4.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1-5.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1-6.校企、校际联合人才培养机制探索1-7.校园文化构建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1-8.学分制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1-9.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研究1-10.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培养模式研究1-11.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二、专业与课程建设研究2-1.重点专业(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2.专业动态调控机制的研究与探索2-3.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关系的研究2-4.各学科大类课程平台、课程群的整合优化研究2-5.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6.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7.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与实践2-8.基于问题设计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2-9.新生研讨课的开发与建设2-10.精品教材建设、应用的研究与实践三、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3-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3-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3-3.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3-4.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评价机制研究3-5.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改革研究与实践3-6.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研究3-7.思想政治理论课小班化研讨式教学探索3-8.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四、通识教育改革研究4-1.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识教育的理念与目标研究4-2.财经类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设置研究4-3.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探索研究4-4.通识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研究4-5.通识教育教学评价制度的改革与实践4-6.“互联网+”时代下通识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4-7.通识教育师资队伍的构建与培养研究4-8.通识教育实施效果研究4-9.通识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4-10.教育信息化与通识教育教学改革研究4-11.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衔接五、实践教学研究5-1.专业综合实验课程实验项目规划与设计5-2.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研究与实践5-3.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5-4.创新实验课程实验项目规划与设计5-5.创新实验课程研究与实践5-6.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5-7.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践研究5-8. 大学生竞赛活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5-9.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建设与保障机制研究5-10. 适应开放式教学的实验室建设、管理研究与实践5-11. 创新教育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5-12. 国内外创新教育的理念、模式与途径等的比较研究六、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保证体系6-1.现代大学制度中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与探索6-2.大类招生、培养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机制的研究与探索6-3.大类培养过程中学习管理制度的研究与实践6-4.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调查与研究6-5.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调查与研究6-6.完善学生学业评价与考核管理的研究与探索6-7.学生自主个性化学习管理的研究与实践6-8. 教材电子化和网络化建设的研究6-9. 课程考核方法的研究与应用6-10.教学信息化系统技术支撑与运行维护研究6-11.考务二级管理的实践与优化6-12.在线开放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七、教师教学发展研究7-1.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式与途径研究7-2.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7-3.教学名师成长机制与管理研究7-4.教师教学发展及服务支持体系研究7-5.教师职业发展体系的建设与研究7-6.教师评价与管理机制创新研究与实践7-7.信息化教学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与实践八、教学实践专项8-1.基于雨课堂、学习通等手段开展混合式教学实践九、其他专题9-1.申报者可结合教学实际,自行确定其他选题。
交通运输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研究——“互联网+”与“个性化教学服务”相结合

[收稿时间]2021-11-30[基金项目]2020年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教学改革项目“‘互联网+’与‘个性化教学服务’相结合的交通运输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研究”(20201128)。
[作者简介]陈韬(1981—),女,广西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2023年4University Education[摘要]课程组通过分析交通运输专业英语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教学、课程考核的特点,提出了针对不同基础学生的“互联网+”与“个性化教学服务”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从课前基础摸底、线上个性化教学服务与线下集中式教学设计、选取和推送个性化课程教学资源、构建专业术语词汇表学习模块、追踪学生阶段学习效果、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多维度综合考核等多个方面探讨了该教学模式的实现方法,为有效提高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质量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交通运输专业英语;“互联网+”;“个性化教学服务”[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3)07-0050-03交通运输专业英语是交通运输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之一,学习该课程能够为学生具备国际视野、掌握交通运输前沿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1]。
目前,部分交通运输专业英语课程仍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法,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为了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有不少学者对交通运输专业英语课程的新型教学模式进行了设计,但主要集中于结合专业定位及学生就业需求来探讨教学模式[2-5],较少从学生个体学习基础的角度来研究教学模式。
相比其他专业课,交通运输专业英语课程是基础英语与交通运输专业相结合的课程,其教学效果与学生的英语基础和专业基础有很大相关性,如果教学方法不当,则无法满足基础不同的学生学习需求。
借助互联网,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开展线上个性化教学服务与线下集中式教学相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研究,更易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
本文旨在紧密结合当代新工科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本”转变的要求,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研究并探索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资源,针对具备不同英语基础和专业基础的学生开展个性化教学服务,实现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向引导者和训练者的转变,提高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质量。
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RTP)申优模拟答辩安排

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RTP)申优模拟答辩安排
项目名称 侧限条件下路基压实土的残余应力试验分析 减隔震连续梁桥振动台试验数据测试 不同开挖工况下三线特大断面铁路隧道围岩变形特征研究 高速碎屑流耗能减速机理与防控设计试验研究 基于分形理论的钢筋电化学腐蚀研究 速度脉冲型地震动模型化及地震危险性研究 空心通风内墙蓄放热特性实验研究 基于紫外脉冲法的污秽绝缘子放电检测研究 适用于新型编组站的AGV运输车 分段间歇式轨道交通供电模拟系统 高速铁路弓网电弧在线监测系统 基于图像的营业执照信息提取系统设计 轨道车的非接触式分段移动供电系统 基于ZigBee的校园路灯智能管理系统 采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人脸识别的研究与实现 复杂环境下基于多传感器融合自主导航无人机设计 基于直方图分类的医学图像隐私保护算法研究与系统设计 面向大规模城市道路网络的分布式异构交通仿真系统关键技术开发 高铁旅客出行体验调查与客运产品优化研究 共享单车移动式清洁的运输设备空间研究与设计 废旧材料回收利用与公共设施设计研究 北宋遗存檐出实证研究 植物灵感GSH响应型纳米粒子用于构建抗凝血涂层研究 聚多巴胺改性PPTA及其抗紫外和抗菌性能的研究 基于纤维素气凝胶的染料吸附、降解及结构调控 构建具有力学自适应性的新型组织工程骨 Al/不锈钢激光-MIG复合焊接保护气成分优化研究 石墨烯@聚苯胺/环氧防腐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高性能耐热镁合金WGZ1152压缩变形机制的准原位研究 石墨烯基光催化降解气凝胶制备及性能研究 考虑湍流影响的轴向气流中柔性壁板 "慕课“技术下协作学习机制的研究和开发 复杂加载方式下SMP形状记忆行为的试验研究 划痕可视起点的临界参数自动识别软件开发 WFCTA的标定中的气溶胶模型和光电倍增管的性能研究 红薯山药复合功能性饮料的研制及其活性物质去氢表雄酮的提取优化研究 微流控双水相生物矿化制备海藻酸钙微球/微囊的研究 决明COTI3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构建及表达研究 细胞外微环境对内皮细胞行为的影响 电力驱动无人驾驶汽车的多车并行系统仿真与实现 基于VR的室内火灾逃生路径动态规划与人员疏散模拟分析 基于路缘石的城市地区车载Lidar点云的道路提取 张性断层边界破碎带隧道涌水特性试验研究 两轮自平衡小车的控制技术与实现 高速铁路路基级配碎石填料微冻胀试验研究 耗能装置类型及性能参数对自复位连续刚构桥抗震性能影响规律的研究 基于砂箱模型试验的筒型挡墙合理布置方式研究 强透水砂卵石地层沉降控制盾构同步注浆优化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U型梁温致应力空间分析及模拟 拼接式螺旋钢桩承载机理室内试验研究 指导教师 罗强 邵长江 王志杰、李春晓 张建经 李福海 杨成 余涛 李春茂 冯晓云 何正友 高国强 黄进 李砚玲 杨柳、史燕 张翠芳 邹应全 尹帮旭 熊耀华 刘澜 林青 向泽锐 张毅捷 杨志禄 杨静晖 王勇 智伟 杨涛 周祚万 尹冬弟 黄婷 李鹏 龚晖 阚前华 蒋晗 祝凤荣 郑良 孟涛 廖海 刘艳秋 张瑞 朱军 张同刚 廖昕 姚远 罗强 张育智 罗强 王士民 占玉林 刘凯文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申报书

员
情
况
姓名
年龄
专业技术
职务
行政
职务
所在
单位
主要教育研究领域
承担
工作
签字
1、
现状与背景分析(包括已有研究实践基础)
2、本项目的改革研究目标、内容、主要特色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3、本项目改革研究预期结果
4、本项目改革研究的总体安排和进度。
5、经费概算
项目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
签章
年月日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申报书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重点();一般()(请在对应括号内划√)
项目主持人:
单位名称:
电话:
申请日期:
西南交通大学教务处制
2009年6月
项目主持人情况
项目主持人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专业技术职务
行政职务
所从事专业
主要
教学
工作
简历
主要
教育
教学
研究
领域
及成果
项目主要成员情况
项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文件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文件西交希望〔2017〕19号关于印发《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2017-2018学年整体转型改革主要任务》的通知院内各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2017-2018学年整体转型改革主要任务》已经学院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1.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2017-2018学年整体转型改革主要任务2.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2017-2018学年整体转型改革主要任务的分解与细化3.《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2017-2018学年整体转型改革主要任务各单位负责项目一览表》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2017年9月13日主送:院内各单位。
抄送:院领导,存档。
学院办公室 2017年9月13日印发附件1: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2017-2018学年整体转型改革主要任务附件2: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2017-2018学年整体转型改革主要任务的分解与细化2017年转型改革工作的总体思路“深入推进转型改革,总结提炼相应成果,全力打造应用型大学”。
一、继续推进深度校企合作1、所有专业2017年必须实现有实际意义的全方位校企合作全覆盖。
2、已经有效开展全方位校企合作的专业,进行阶段性成果的总结提炼。
3、各专业努力拓展校企合作单位,且满足:其一、规模以上企业;其二、真正可以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合作的企业。
二、“以评促建”推进专业建设1、四川省应用型示范专业和集团重点专业、培育专业的建设。
(1)获得批准的四川省应用型示范专业,在重新梳理建设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建设,并取得阶段性、代表性成果。
评建办、教务处根据申报任务书对于阶段性推进进行检查督促。
(2)获得批准的集团重点专业、培育专业,在重新梳理建设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建设,并取得阶段性、代表性成果。
评建办、教务处根据申报任务书对于阶段性推进进行检查督促。
2、做好参评各专业的专业评估工作。
(1)对于2017年已经有毕业生的专业,组建由系部负责人领衔的迎评团队,本年度的四川省专业评估专业未涉及我院,各待评专业在完善顶层设计,做好2018年参加四川省专业审核评估的材料准备。
2018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2018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一、项目背景在当今社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正在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
针对广西地区高等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于2018年正式启动,旨在促进广西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
二、项目目标1.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改革工程项目,加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 推动教学改革和创新:鼓励高校探索适合自身特色和定位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支持高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推动师资队伍多元化和专业化发展。
三、项目内容1. 教学改革:鼓励高校开展探索性的教学改革项目,如创新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改革等,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2. 师资培训:通过举办教师培训班、学术讲座等方式,提高广西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3. 教学资源建设:提供项目资金,支持高校开展教学资源建设项目,如实验室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以满足教学需求。
4. 教学质量评估:建立教学评估体系,加强对高校教学质量的评估和监督,促进高等教育教学建设。
四、项目成效自2018年项目启动以来,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取得了明显成效。
各高校在教学改革和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创新课程开发、实践教学模式探索等;另高校教学资源日益丰富,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教学质量得到了提升。
五、个人观点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对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充满了期待。
只有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我相信,在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引领下,广西地区的高等教育将会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总结:通过本文对2018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全面介绍,相信读者已经对该项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将为广西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同时也将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公布四川省2013―2016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立项名单的通知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公布四川省2013―2016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立项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4.03.27•【字号】川教函[2014]156号•【施行日期】2014.03.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公布四川省2013-2016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立项名单的通知(川教函〔2014〕156号)各普通高校、独立设置成人高校:为进一步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厅组织启动了2013-2016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立项申报工作,全省103所普通高校和4所独立设置成人高校进行了申报。
经学校推荐申报、我厅形式审查、意见双向反馈和社会公示等程序,同意四川大学的《开放性、数字化、创新性基础医学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研究》等776个项目作为2013-2016年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予以立项。
各高校务必高度重视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应对立项项目给予资金、人员等条件支持,加强过程管理。
请各高校于2014年4月30日前在学校网站“教学改革”类建立相关链接或专栏,实时通报有关工作进展情况。
省教育厅将不定期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对不能正常开展工作的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撤销已立项的项目。
教学改革项目研究和实践的周期为2-3年。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组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原则上不能变更,对因特殊原因变更的,需经学校审查同意后报我厅高教处备案。
项目组应本着“边研究、边改革、边实践”的原则,切实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原则上,项目研究和实践周期内,项目组应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至少一篇与研究项目内容密切相关的论文。
项目完成后,项目组对应项目《申报书》改革措施、成果与特色、推广价值等,向学校提交结题报告。
2018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2018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8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一、项目背景2018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是广西教育部门为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而设立的专项资金项目。
该项目旨在提高广西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善,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项目目标1.提高教学质量:通过项目资金支持和教学改革项目的实施,促进广西高校课程教学的深化和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2.探索教学模式:鼓励高校教师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推动教学观念的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促进教学资源共享:倡导高校之间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项目重点领域1.专业建设:针对不同专业领域,引导高校深入研究和发展具有国际水平的课程设置和专业建设,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2.教学团队建设:鼓励高校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支持教师开展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和创新,提高教学效果。
3.实践教学:支持高校深化实践教学环节,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
四、项目成果截至目前,2018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通过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广西高校教学设施得到了进一步改善,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得到了提升。
另广西高校积极开展了教学改革实践活动,取得了一批教学成果和改革案例,促进了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教学改革的一员,我深切感受到了2018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所带来的影响。
项目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鼓励高校教师开展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和创新,推动了高校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整体提升。
我坚信,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广西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全面了解了2018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背景、目标和重点领域,以及取得的成果和个人观点。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任务书

1.办公及耗材
二、院筹
2.材料费
三、定向支持
3.会议费
4.差旅费
5.实验费
6.其他费用
五、签订任务书
项目负责人意见:
签字:
20年月日
项目承担单位意见:
教学负责人签字:(学院公章)
20年月日
学校意见:
负责人签字:(公章)
20年月日
附件一: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教育教学
研究与改革项目任务书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第一承担单位:
项目负责人:
项目所属领域:
起止期限:年月至年月
西南交通大学
2019年5月
一、项目的主要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1、项目的主要目的
2、主要研究内容(要解决的主要教学难点和问题,研究的创新点和内容等)
二、项目的考核指标
1、主要任务指标(重大及重点项目可包括各研究任务、实践环节等;一般项目主要为课程实践环节指标)
西南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201920192019年年年11一项目的主要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一项目的主要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一项目的主要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111项目的主要目的项目的主要目的项目的主要目的222主要研究内容要解决的主要教学难点和问题研究的创新点和内容等主要研究内容要解决的主要教学难点和问题研究的创新点和内容等主要研究内容要解决的主要教学难点和问题研究的创新点和内容等二项目的考核指标二项目的考核指标二项目的考核指标111主要任务指标重大及重点项目可包括各研究任务实践环节等
2、提交的成果及形式(重大及重点项目可包括:论文、专著、会议报告、教材、专利等数量、指标及其水平等;一般项目要求有面向全校的交流研讨会等);
三、项目执行期内年度计划及年度目标
西南交通大学关于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若干规定(理工类)

西南交通大学关于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若干规定(理工类)根据《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6]50号)、《教育部科技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技[2016]3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15]15号)、《财政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财科教[2016]19号)、《四川省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十六条政策》(川委办[2016]47号)等文件,为进一步完善学校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促进学校科技事业发展,作出以下规定。
一、预算调整第一条纵向项目总预算不变的,直接费用及其他支出预算调剂由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审批,报计划财务处备案执行;项目预算总额变化的需按规定程序报项目主管部门审批。
第二条纵向项目直接费用中的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其他支出的预算,可以调增也可以调减;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三项支出之间调剂使用,但不得突破三项支出预算总额;劳务费、专家咨询费和设备费支出预算可以调减,原则上不得调增。
第三条横向项目预算调整原则上不受以上限制;在项目合同中编制了预算的横向项目,预算调整原则上需经项目委托方同意。
二、间接费用管理第四条纵向项目在编制项目预算时,间接费用比例(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的比例)原则上按照:500万元以下的部分为20%,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为15%,1000万元以上的部分为13%。
第五条间接费用列支管理费和绩效支出及其它。
绩效支出分配与参加项目的科研人员在项目工作中的实际贡献挂钩,其它支出包括项目审计费用等。
第六条管理费由学校和二级单位按比例分配,绩效支出及其它由项目组分配。
具体分配比例(按实际到账间接费用进行切分)见附表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改革
2.新型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研究
院办校背景下,学院基层教学组织重构的研究与实践
学院办学教学管理模式与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探索
教学管理创新的研究与实践
教改信息化系统研究
13.课程建设
核心通识课程建设
混合式教学课程建设
学科竞赛类课程建设
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度教改项目领域与建议方向
领域
建议方向
1.“新工科”背景下的专业建设与教学研究
面向“一带一路”的铁路工程教育国际化研究与实践
面向新经济的轨道交通类专业改造升级探索与实践
互联网环境下新型工程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探索
3.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完善
对接外部评估的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优化研究
新型学生学习成果评价方法研究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
实习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
教学单位内部本科教学质量提升机制建设与完善
专业课程教学中学生学习成效多元化评价方法研究
基于教学设计与教学测量工具的教学试验研究
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跨学科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
7.创新创业教育
基于学科竞赛的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现状、问题与优化
产学研合作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基于高水平科研训练项目,提升学生学术科研能力
高水平国际学科竞赛拓展研究及参与实践
工程训练教学创新改革
创客教育研究
工科学生学科竞赛能力的构建与提升
8.以学为中心的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分享、共享与协作的线上/线下平台和模式的构建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设计研究
面向“掌握知识、磨炼能力、自适应学习”的三位一体的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教学中的新媒体应用研究
大学物理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9.基于“智美校园”教与学行动计划的教学研究
故土校园:现代技术与校园历史的碰撞
生态校园:让校园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场所
幸福校园: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让生活更美好
基于分享、共享与协作的线上/线下平台和模式的构建
10.培养方案修订与新专业孵化
培养方案整合升级研究与实践
新专业建设规划探索
第二、三课堂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在线与课堂学习深度融合的“微专业”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4.大学生学习与发展途径研究
学生学习模式与学习效果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学生学习兴趣的分析与研究
95后及00后大学生代际特征调查与研究
学生自主开课途径探索与效果研究
5.大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
大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写作类课程建设
阅读类课程建设
6.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若干基本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