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法律援助专题(以建筑行业为例)
法律援助十大优秀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法律援助制度日益完善,为广大困难群众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在众多法律援助案件中,有一些案例因其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创新性和社会影响力而被誉为“优秀案例”。
以下是十大法律援助优秀案例,旨在为广大法律援助工作者提供借鉴,同时为广大群众普及法律知识。
二、十大法律援助优秀案例1. 案例一:李某讨薪案李某在一家私营企业工作,因企业拖欠工资,李某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援助。
援助律师在详细了解案情后,协助李某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
仲裁委员会依法裁决企业支付李某工资及赔偿金。
该案体现了法律援助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
2. 案例二:张某追索抚养费案张某与妻子离婚后,妻子拒绝支付孩子抚养费。
张某向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援助。
援助律师通过调查取证,证明妻子具备支付抚养费的能力。
最终,法院判决妻子支付张某孩子抚养费。
该案展示了法律援助在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方面的作用。
3. 案例三:王某工伤赔偿案王某在一家建筑工地工作时,不幸受伤,企业拒绝支付工伤赔偿。
王某向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援助。
援助律师通过调查取证,证明王某的受伤属于工伤。
最终,法院判决企业支付王某工伤赔偿金。
该案体现了法律援助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的作用。
4. 案例四:陈某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陈某居住在一家化工厂附近,因化工厂排放废气导致其身体健康受损。
陈某向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援助。
援助律师通过调查取证,证明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对陈某身体健康造成了损害。
最终,法院判决化工厂支付陈某环境污染损害赔偿金。
该案展示了法律援助在维护环境权益方面的作用。
5. 案例五:赵某非法集资案赵某因涉嫌非法集资被公安机关逮捕。
赵某向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援助。
援助律师在充分了解案情的基础上,为赵某提供法律咨询和辩护。
最终,法院依法判决赵某无罪释放。
该案体现了法律援助在维护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方面的作用。
6. 案例六:孙某家暴案孙某的妻子长期遭受家庭暴力。
法律援助十大案件之一(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工群体日益壮大,他们在城市中承担着大量的体力劳动,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由于农民工法律意识相对薄弱,常常在劳动过程中遭遇权益受损的情况。
为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应运而生。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法律援助案件为例,展示法律援助在保障农民工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案件详情1. 案件起因2018年,张某等50名农民工在一家建筑工地从事施工工作。
在工程完工后,承包方以各种理由拖欠工资,导致张某等农民工无法拿到应有的报酬。
经过多次协商无果,张某等农民工决定寻求法律援助。
2. 法律援助介入张某等农民工向当地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援助。
经审查,法律援助机构认为该案符合援助条件,指派了资深律师为其提供法律援助。
3. 律师调查取证律师在接受案件后,立即展开调查取证工作。
通过查阅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等证据,发现承包方确实存在拖欠工资的行为。
同时,律师还发现承包方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导致工程安全隐患。
4. 法律诉讼在充分准备后,律师代表张某等农民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承包方支付拖欠的工资,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 法院审理在审理过程中,承包方辩称由于市场行情不好,公司经营困难,导致无法按时支付工资。
但法院经审理认为,承包方拖欠工资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判决承包方支付张某等农民工工资及相应赔偿。
6. 执行判决判决生效后,律师协助农民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经过不懈努力,法院成功执行了判决,张某等农民工最终拿到了拖欠的工资。
三、案件评析1. 法律援助在保障农民工权益方面的作用本案中,法律援助为张某等农民工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使其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方面取得了胜利。
以下是法律援助在保障农民工权益方面发挥的作用:(1)提供专业法律咨询:律师为农民工提供专业法律咨询,帮助他们了解自身权益,为维权提供法律依据。
(2)调查取证:律师通过调查取证,收集证据,为农民工维权提供有力支持。
法律援助经典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工群体逐渐壮大。
然而,由于农民工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法律意识薄弱,在劳动过程中经常遭遇合法权益受损的情况。
为了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法律援助工作,通过设立法律援助机构,为符合条件的农民工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
本文将以一起农民工讨薪案为例,回顾法律援助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中的作用。
二、案情简介2018年,李某等50名农民工在江苏省某建筑工地打工。
在工程完工后,他们与建筑公司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约定工资每月支付一次。
然而,在工程完工后的第一个月,建筑公司仅支付了部分工资,剩余工资一直拖欠。
李某等农民工多次向建筑公司催讨工资,但均无果。
无奈之下,李某等农民工决定寻求法律援助。
他们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提出了申请,希望得到法律援助机构的帮助。
三、法律援助过程1. 法律援助申请农民工李某等50人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提交了法律援助申请,详细说明了他们的遭遇。
法律援助中心在审查了相关材料后,认为李某等农民工符合法律援助条件,决定受理此案。
2. 法律援助律师指派法律援助中心根据案件性质和律师的专业特长,指派了擅长劳动争议案件的律师张律师担任李某等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律师。
3. 案件调查取证张律师在接受指派后,立即与李某等农民工取得了联系,了解案件具体情况。
随后,张律师前往建筑工地进行了实地调查,收集了相关证据。
4. 起诉建筑公司在收集到充分证据后,张律师代李某等农民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建筑公司支付拖欠的工资。
在诉讼过程中,张律师积极应诉,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5. 法院判决经过审理,法院判决建筑公司支付李某等农民工拖欠的工资。
建筑公司不服一审判决,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
二审法院维持了一审法院的判决。
6. 执行判决在判决生效后,张律师协助李某等农民工向法院申请执行。
经过法院的努力,建筑公司最终支付了拖欠的工资。
四、案例分析1. 法律援助的重要性本案中,农民工李某等50人因缺乏法律知识和维权能力,在遭受拖欠工资的情况下,通过法律援助机构得到了有效的帮助。
法律援助公益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农民工张某,来自农村,于2018年2月到某建筑工地从事劳务工作。
张某与工地承包商签订了劳务合同,约定每月工资8000元,每月月底支付。
然而,由于工地承包商资金链断裂,导致工资无法按时支付。
张某多次与工地承包商协商,但均未得到解决。
无奈之下,张某向当地法律援助机构寻求帮助。
二、法律援助机构介入当地法律援助机构在接到张某的求助后,迅速成立了援助团队,对案件进行了全面调查。
经调查,援助团队发现以下事实:1. 张某与工地承包商签订了劳务合同,合同内容合法有效。
2. 工地承包商未按合同约定支付张某工资,已构成违约。
3. 张某在工地工作期间,已履行了合同约定的义务。
4. 工地承包商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普遍现象,严重损害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三、法律援助措施针对以上事实,法律援助机构采取以下措施:1. 指派专业律师为张某提供法律援助,协助其维权。
2. 向工地承包商发出律师函,要求其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张某工资。
3. 协助张某收集相关证据,包括劳务合同、工资支付凭证等。
4. 与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沟通,寻求支持。
四、案件进展在法律援助机构的帮助下,张某与工地承包商的纠纷得到了圆满解决。
具体进展如下:1. 工地承包商在律师函发出后,主动与张某协商,同意支付拖欠的工资。
2. 经协商,工地承包商一次性支付张某工资共计4万元。
3. 法律援助机构协助张某追回工资后,张某对法律援助机构表示感谢。
五、案件总结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农民工工资纠纷案,通过法律援助机构的介入,成功维护了张某的合法权益。
以下是本案的启示:1. 法律援助制度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农民工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应积极寻求法律援助。
2. 法律援助机构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农民工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3. 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4. 企业应遵守法律法规,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法律援助案件宣传稿子(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援助,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保障其合法权益。
近年来,我国法律援助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果,无数弱势群体在法律援助的帮助下,重拾生活的信心。
本文将带您走进几个典型的法律援助案件,感受法律援助的力量。
二、案件一:农民工讨薪维权【案例简介】张师傅是一名建筑工人,因施工方拖欠工资,生活陷入困境。
在了解到法律援助的相关政策后,他决定寻求帮助。
法律援助中心为他指派了一名律师,经过不懈努力,成功帮助张师傅追回拖欠的工资。
【案件回顾】张师傅在工地上辛勤劳作多年,却因施工方拖欠工资而陷入困境。
他四处奔走,却始终无法解决问题。
在走投无路之际,他得知了法律援助的政策,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了法律援助中心。
【法律援助过程】法律援助中心在接到张师傅的申请后,迅速为他指派了一名专业律师。
律师在详细了解案件情况后,制定了详细的维权方案。
首先,律师协助张师傅收集证据,包括工作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其次,律师与施工方进行沟通,争取达成和解;最后,在和解无望的情况下,律师代表张师傅向法院提起诉讼。
【案件结果】在律师的代理下,张师傅成功追回了拖欠的工资。
他感慨地说:“感谢法律援助,让我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三、案件二:妇女维权,维护家庭和谐【案例简介】李女士因家庭暴力而遭受身心折磨,在法律援助的帮助下,她勇敢地站了出来,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案件回顾】李女士与丈夫结婚多年,却因家庭暴力而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忍受了多年的痛苦后,她决定寻求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过程】法律援助中心在接到李女士的申请后,迅速为她指派了一名专业律师。
律师在详细了解案件情况后,协助李女士收集证据,包括病历、报警记录、证人证言等。
随后,律师代表李女士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并要求丈夫支付赔偿金。
【案件结果】在律师的代理下,李女士成功获得了离婚判决,并获得了赔偿金。
她表示:“感谢法律援助,让我重新拥有了幸福的生活。
全国法律援助百优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弱势群体权益保障问题日益突出。
为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我国法律援助制度不断完善,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本案例以一起涉及农民工权益的法律援助案件为例,展示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案情简介2018年,某建筑公司因资金链断裂,拖欠农民工工资300余万元。
涉及农民工50余人,其中不乏家庭困难、生活困难的弱势群体。
在多次讨薪无果的情况下,农民工们通过法律途径寻求帮助。
三、法律援助介入1. 受理案件法律援助机构接到农民工的求助后,迅速开展调查取证工作。
经核实,案件符合法律援助条件,决定受理此案。
2. 指派律师法律援助机构为农民工指派了一名专业律师,负责此案的法律援助工作。
3. 审查案件律师在详细了解案情后,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确定案件事实和证据。
4. 制定诉讼策略针对案件特点,律师制定了详细的诉讼策略,包括收集证据、起诉状撰写、庭审辩论等。
四、案件审理及结果1. 庭审过程律师代表农民工出庭应诉,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
在庭审过程中,律师充分展示了农民工的困境,有力地反驳了建筑公司的抗辩意见。
2. 审判结果经过审理,法院依法判决建筑公司支付农民工工资300余万元。
建筑公司不服判决,提起上诉。
二审法院维持原判。
3. 执行过程在案件执行过程中,律师积极与法院沟通,协助农民工顺利领取工资。
五、案例评析1. 维护弱势群体权益本案例中,法律援助机构充分发挥了法律援助制度的作用,为农民工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切实维护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2. 提高法律援助质量法律援助机构在指派律师时,充分考虑了律师的专业素养和办案经验,确保了案件质量。
3. 强化社会监督法律援助机构在办理案件过程中,注重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及时向社会公布案件进展,接受社会监督。
4. 优化法律援助服务法律援助机构在案件办理过程中,积极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等服务,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法律维护人民权益的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法律在维护人民权益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法律维护人民权益案例进行分析,以期展现法律的力量和正义的化身。
案例一:农民工讨薪案一、案情简介2019年,河南省某建筑公司承建了一项市政工程项目。
在工程进行过程中,该公司从各地招募了大量农民工参与施工。
然而,工程完工后,该公司却以各种理由拖欠农民工工资。
部分农民工在多次讨薪无果后,决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法律维权过程1. 咨询法律援助:农民工们首先向当地法律援助机构咨询,了解自己的权益和法律途径。
2. 收集证据:在法律援助人员的指导下,农民工们收集了与工资支付相关的证据,包括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
3. 提起诉讼:农民工们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建筑公司支付拖欠的工资。
4. 法院审理:法院受理了案件,并依法进行了审理。
5. 判决结果:法院判决建筑公司支付农民工拖欠的工资,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三、案例分析本案中,农民工们通过法律途径成功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以下是本案的几个亮点:1. 法律援助机构的积极参与:法律援助机构为农民工提供了免费的法律咨询和代理服务,保障了农民工的诉讼权利。
2. 证据收集的规范性:农民工们在法律援助人员的指导下,收集了规范的证据,为胜诉奠定了基础。
3. 法院审理的公正性:法院依法审理案件,判决结果公正,保障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二、案例二:消费者维权案一、案情简介2020年,某消费者在一家电商平台购买了一款手机。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手机出现了质量问题。
消费者多次联系卖家协商维修,但卖家以各种理由推脱,拒绝承担赔偿责任。
二、法律维权过程1. 联系消费者协会:消费者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寻求帮助。
2. 调查取证:消费者协会对手机质量问题进行调查,并收集相关证据。
3. 调解协商:消费者协会组织双方进行调解,但卖家仍然拒绝承担责任。
4. 提起诉讼:消费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卖家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援助典型案例作文(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援助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为广大弱势群体提供了法律帮助。
本文将通过对一起法律援助典型案例的分析,展示法律援助在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案例背景2019年,张某因与他人发生纠纷,被对方告上法庭。
张某家境贫寒,无力承担诉讼费用,便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援助。
经过审查,法律援助中心决定为张某提供法律援助。
三、案例经过1. 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律师为张某提供法律援助法律援助中心根据张某的案情,指派了一位有丰富经验的律师为其提供法律援助。
律师在接受指派后,立即与张某取得联系,了解案情,为张某制定诉讼策略。
2. 律师为张某收集证据,积极应诉律师在了解案情后,立即为张某收集证据,包括证人证言、相关合同、协议等。
在庭审过程中,律师凭借丰富的法律知识和经验,为张某进行有力辩护,成功驳回对方的诉讼请求。
3. 案件胜诉,张某获得赔偿经过法庭审理,法院判决支持张某的诉讼请求,判令对方赔偿张某经济损失。
张某在法律援助律师的帮助下,最终赢得了这场官司。
四、案例评析1. 法律援助助力维权,彰显公平正义本案中,张某因家境贫寒,无力承担诉讼费用,向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援助。
法律援助中心在了解案情后,迅速指派律师为其提供法律援助。
在律师的帮助下,张某成功维权,彰显了法律援助在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积极作用。
2. 法律援助助力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稳定本案中,律师为张某提供法律援助,积极应诉,成功驳回对方的诉讼请求。
这不仅维护了张某的合法权益,也维护了司法公正,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
3. 法律援助有助于提高公民法律意识,促进社会法治建设本案中,张某通过法律援助中心获得了法律帮助,提高了自身的法律意识。
这有助于广大公民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从而促进社会法治建设。
五、结论法律援助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为广大弱势群体提供了法律帮助。
本案通过分析一起法律援助典型案例,展示了法律援助在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积极作用。
法律援助讨薪优秀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日益凸显。
近年来,因欠薪问题引发的纠纷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和社会稳定。
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以XX市法律援助讨薪优秀案例为切入点,探讨法律援助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案例介绍2019年,XX市某建筑公司因经营不善,拖欠了50名农民工的工资共计60万元。
这些农民工来自全国各地,生活困难,无奈之下,他们向XX市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
XX市法律援助中心接到农民工的求助后,高度重视,立即指派了具有丰富劳动争议处理经验的律师担任法律援助代理人。
在律师的帮助下,农民工们成功讨回了欠薪。
三、案件过程1.收集证据律师在接受农民工委托后,立即展开调查,收集了拖欠工资的相关证据,包括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
同时,律师还向相关部门了解该建筑公司的经营状况,为后续维权提供有力支持。
2.调解协商在收集到充分证据后,律师与建筑公司进行了多次调解协商。
在律师的坚持下,建筑公司最终同意支付拖欠的工资。
3.提起诉讼在调解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律师代表农民工向XX市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
仲裁委员会依法审理后,判决建筑公司支付拖欠的工资。
4.执行阶段判决生效后,律师协助农民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在律师的努力下,建筑公司最终履行了判决,农民工成功讨回了欠薪。
四、案例分析本案中,XX市法律援助中心充分发挥了法律援助职能,为农民工提供了及时、高效的法律服务,维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
以下是本案的几个亮点:1. 快速响应,及时介入XX市法律援助中心接到农民工求助后,迅速指派律师介入,确保了案件得到及时处理。
2. 依法维权,维护劳动者权益律师在处理案件过程中,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为农民工争取到了最大利益。
3. 调解协商与诉讼相结合,提高维权效率律师在调解协商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专业优势,促使双方达成和解。
在和解无果的情况下,及时提起诉讼,确保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法律援助案例讨薪(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市某建筑公司(以下简称“建筑公司”)于2019年3月与张某签订劳动合同,约定张某在建筑公司从事建筑工人工作,合同期限为3年。
双方约定,张某每月工资为8000元,每月15日发放上个月工资。
然而,自2019年10月起,建筑公司未按时足额支付张某工资,张某多次向建筑公司催讨,但建筑公司以各种理由拖延支付。
无奈之下,张某寻求法律援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法律援助过程1. 法律援助申请张某在得知某市法律援助中心可以提供免费法律援助后,于2020年1月向法律援助中心提交了法律援助申请。
法律援助中心受理了张某的申请,并指派了一名专业律师为其提供法律援助。
2. 律师调查取证律师在接受指派后,立即与张某取得联系,了解案件情况。
随后,律师前往建筑公司进行调查取证,收集了建筑公司与张某签订的劳动合同、工资支付记录等相关证据。
3. 法律援助中心介入调解在律师的努力下,法律援助中心与建筑公司进行了多次调解。
在调解过程中,律师向建筑公司阐明了张某的合法权益,要求建筑公司支付拖欠的工资。
经过多次协商,建筑公司同意支付拖欠的工资。
4. 法律援助中心协助执行调解成功后,建筑公司仍然未履行支付工资的义务。
律师协助张某向法院申请了支付令。
法院依法发出支付令,要求建筑公司在规定期限内支付拖欠的工资。
建筑公司在支付令规定的期限内履行了支付义务,张某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
三、案件评析1. 法律援助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中的作用本案中,张某通过法律援助中心获得了免费的法律服务,最终成功讨回了拖欠的工资。
这充分体现了法律援助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中的重要作用。
法律援助可以帮助劳动者了解自己的权利,提高维权意识,同时为劳动者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和代理服务,帮助劳动者在诉讼过程中获得胜诉。
2. 劳动者维权途径的拓展本案中,张某在遭遇欠薪问题时,积极寻求法律援助,最终通过法律途径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这提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劳动者在遇到欠薪问题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权:(1)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首先尝试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争取达成一致意见。
法律援助经典案例范文(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争议案件日益增多,尤其是农民工、残疾人、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在劳动权益保障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
法律援助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弱势群体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本文将以某市法律援助中心成功调解一起劳动争议案为例,展示法律援助在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中的作用。
二、案例概述某市某建筑公司于2018年3月招聘了李某等10名农民工,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约定每月工资为5000元。
然而,在2018年10月,该公司以经济困难为由,拖欠了李某等10名农民工的工资,共计5万元。
农民工们多次与公司协商,但公司始终未支付工资。
无奈之下,李某等10名农民工向某市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
三、法律援助过程1. 接受援助申请某市法律援助中心接到李某等10名农民工的援助申请后,立即指派了一名具有丰富劳动争议处理经验的律师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
2. 调查取证律师在接受援助申请后,立即对案件进行了调查取证。
通过查阅劳动合同、工资支付记录等证据,律师发现该公司确实拖欠了李某等10名农民工的工资。
3. 法律咨询律师为李某等10名农民工提供了法律咨询,告知他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是与公司协商解决;二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三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 调解争议在律师的协助下,李某等10名农民工与公司进行了多次协商,但公司始终不愿支付工资。
于是,律师决定通过劳动仲裁委员会进行调解。
5. 仲裁结果经过劳动仲裁委员会的调解,某市某建筑公司最终同意支付李某等10名农民工的工资,并赔偿了相应的经济损失。
四、案例评析1. 法律援助中心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案中,某市法律援助中心为李某等10名农民工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帮助他们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
这充分体现了法律援助在维护弱势群体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
2. 劳动仲裁制度为解决劳动争议提供了有力保障本案中,律师通过劳动仲裁委员会的调解,成功解决了劳动争议。
建筑民工法律维权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然而,在建筑业的繁荣背后,建筑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却日益凸显。
本案例以XX市XX建筑工地为例,通过对一起建筑民工法律维权案件的剖析,旨在揭示建筑民工权益保障的现状,以及如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二、案例简介2019年,XX市XX建筑工地因拖欠民工工资引发了一系列纠纷。
张某等50余名建筑民工在工地辛勤劳作多年,但工资却一直未能按时发放。
在多次讨薪无果的情况下,张某等人决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三、维权过程1. 自行协商张某等人首先与工地负责人进行协商,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
然而,工地负责人以各种理由推脱,拒绝支付工资。
2. 寻求工会帮助协商无果后,张某等人向当地工会组织寻求帮助。
工会组织了解情况后,介入调解,但工地负责人仍然不予理睬。
3. 法律援助在工会组织的建议下,张某等人决定寻求法律援助。
他们咨询了当地法律援助机构,了解了自己的权益和维权途径。
4. 提起诉讼在法律援助机构的帮助下,张某等人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工地负责人支付拖欠的工资。
法院受理了此案,并依法进行了审理。
四、案件审理1. 法院调查取证法院受理案件后,依法进行了调查取证。
经调查,工地负责人确实拖欠了张某等人的工资,且拖欠金额较大。
2. 法院审理在审理过程中,法院依法听取了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和证据。
张某等人提供了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证据,证明自己确实为工地提供了劳动,并应获得相应的工资报酬。
3. 法院判决经过审理,法院认为张某等人的诉讼请求合法合理,依法判决工地负责人支付拖欠的工资。
五、维权结果法院判决生效后,工地负责人在规定期限内支付了拖欠的工资。
张某等人终于拿到了自己的血汗钱,维权之路终于取得了胜利。
六、案例分析1. 建筑民工权益保障现状本案反映了我国建筑民工权益保障的现状。
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旨在保障建筑民工的合法权益,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建筑工地仍然存在拖欠工资、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条件恶劣等问题。
十大优秀法律援助案例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援助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近年来,我国法律援助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法律援助案例。
本文将解析十大优秀法律援助案例,以期为我国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二、十大优秀法律援助案例解析1. 案例一:农民工讨薪案背景:某建筑工地拖欠农民工工资,导致农民工生活陷入困境。
援助过程: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通过调解和诉讼途径,成功帮助农民工追回工资。
解析:本案体现了法律援助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积极作用。
2. 案例二:残疾人维权案背景:某残疾人因交通事故受伤,对方赔偿不到位。
援助过程: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通过诉讼途径,成功为残疾人争取到合理的赔偿。
解析:本案体现了法律援助在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消除社会歧视方面的作用。
3. 案例三:妇女权益保护案背景:某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生活陷入困境。
援助过程: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妇女提供法律援助,通过诉讼途径,成功为妇女争取到人身安全保护令。
解析:本案体现了法律援助在维护妇女合法权益、消除家庭暴力方面的作用。
4. 案例四: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背景:某未成年人因盗窃罪被起诉。
援助过程: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通过辩护,成功使未成年人免于刑事处罚。
解析:本案体现了法律援助在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挽救失足少年方面的作用。
5. 案例五:知识产权保护案背景:某企业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被诉至法院。
援助过程: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通过诉讼途径,成功维护了知识产权。
解析:本案体现了法律援助在维护知识产权、促进科技创新方面的作用。
6. 案例六:环境保护案背景:某企业污染环境,被诉至法院。
援助过程: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通过诉讼途径,成功维护了环境保护权益。
解析:本案体现了法律援助在维护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
农民工法律维权十大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一:拖欠工资案【案情简介】李某是一名来自农村的建筑工人,在某建筑工地上从事体力劳动。
由于工地管理混乱,李某在工地工作期间,工资被拖欠长达半年。
李某多次向工地负责人讨要工资,但均未得到解决。
【维权过程】李某在无奈之下,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劳动监察大队在接到投诉后,迅速介入调查。
经调查核实,工地确实存在拖欠工资的情况。
在劳动监察大队的调解下,工地负责人同意支付李某拖欠的工资。
【案例启示】农民工在遇到拖欠工资的情况时,应第一时间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案例二:工伤赔偿案【案情简介】张某在某建筑工地上工作时,不慎从高处坠落,导致腿部骨折。
由于工地未为其购买工伤保险,张某的治疗费用和生活费都成了问题。
【维权过程】张某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要求工地支付其工伤赔偿。
劳动仲裁委员会在审理过程中,认定工地存在违法行为,判决工地支付张某工伤赔偿。
【案例启示】农民工在工作中发生工伤事故,应依法申请工伤认定,并要求工地支付相应的赔偿。
三、案例三: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案【案情简介】王某在某服装厂工作多年,由于工厂经营不善,老板以“优化结构”为由,违法解除与王某的劳动合同,并拒绝支付经济补偿。
王某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要求工厂支付其经济补偿。
劳动仲裁委员会在审理过程中,认定工厂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判决工厂支付王某经济补偿。
【案例启示】农民工在遇到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时,应依法申请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案例四:加班费纠纷案【案情简介】赵某在某电子厂工作,由于工厂生产任务繁重,赵某经常加班加点。
然而,工厂却以各种理由拒绝支付加班费。
【维权过程】赵某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要求工厂支付加班费。
劳动监察大队在调查核实后,责令工厂支付赵某加班费。
【案例启示】农民工在遇到加班费纠纷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要被用人单位的“潜规则”所蒙蔽。
五、案例五:拖欠工伤医疗费案【案情简介】孙某在某化工厂工作,不慎中毒,导致身体残疾。
十佳法律援助案例评选(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法律援助工作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表彰在法律援助工作中涌现出的优秀案例,激励法律援助工作者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现举办“十佳法律援助案例评选”活动。
以下是对评选出的十佳法律援助案例的详细介绍。
一、案例一:维权路上的“守护者”案例简介:某市法律援助中心接到一起农民工讨薪案件,涉案金额达20万元。
援助律师在详细了解案情后,迅速介入,通过法律途径帮助农民工成功讨回工资。
评析:该案例中,援助律师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农民工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切实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该案例体现了法律援助在保障弱势群体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案例二: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案例简介:某市法律援助中心援助一起未成年人遭受性侵案件。
援助律师在详细了解案情后,积极为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帮助其走出阴影,健康成长。
评析:该案例中,援助律师关注未成年人权益,勇敢地为受害者发声,展现了法律援助在维护未成年人权益方面的专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三、案例三:家庭暴力不再有“家”案例简介:某市法律援助中心接到一起家庭暴力案件,援助律师在详细了解案情后,迅速介入,通过法律途径帮助受害者摆脱家庭暴力,维护其合法权益。
评析:该案例中,援助律师关注家庭暴力问题,为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有效维护了家庭和谐稳定,展现了法律援助在维护家庭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案例四:维护妇女权益,助力脱贫攻坚案例简介:某市法律援助中心援助一起妇女土地权益案件。
援助律师在详细了解案情后,通过法律途径帮助妇女成功维护土地权益,助力脱贫攻坚。
评析:该案例中,援助律师关注妇女权益,为贫困妇女提供法律援助,展现了法律援助在助力脱贫攻坚、维护妇女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
五、案例五:守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案例简介:某市法律援助中心援助一起老年人赡养案件。
援助律师在详细了解案情后,通过法律途径帮助老年人成功维护赡养权益。
农民工法律维权案件(3篇)
第1篇原告:张某,男,汉族,1980年出生于河南省某县,农民,现住河南省某市某区某街道某号。
被告:某建筑公司,住所地:河南省某市某区某街道某号。
一、案件事实原告张某于2019年3月1日到被告某建筑公司从事建筑工地劳务工作。
双方口头约定,原告每月工资为6000元,每月支付一次。
原告于2019年3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被告处从事建筑工地劳务工作。
然而,被告仅支付了原告2019年3月至11月的工资,共计45000元,剩余一个月工资未支付。
原告多次向被告催要,被告以各种理由推脱。
无奈之下,原告向某市某区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2019年12月15日,某市某区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了原告的仲裁申请,并依法组成仲裁庭。
2019年12月30日,仲裁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
在仲裁庭审理过程中,被告未提出答辩意见。
2019年12月31日,某市某区劳动仲裁委员会作出仲裁裁决书,裁决被告支付原告工资15000元。
被告不服仲裁裁决,于2020年1月15日向某市某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争议焦点1.被告是否应支付原告剩余一个月工资?2.原告是否可以向被告主张赔偿金?三、代理意见1.被告应支付原告剩余一个月工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约定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本案中,被告与原告口头约定每月工资为6000元,被告仅支付了原告11个月的工资,未支付剩余一个月工资,违反了劳动合同约定,故被告应支付原告剩余一个月工资。
2.原告可以向被告主张赔偿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85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约定支付劳动报酬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相当于应付工资数额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的赔偿金。
”本案中,被告未支付原告剩余一个月工资,已构成违约,原告有权向被告主张赔偿金。
四、诉讼请求1.判令被告支付原告剩余一个月工资15000元。
法律援助信息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工群体在我国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然而,由于法律意识淡薄、经济条件有限等原因,农民工在遭遇劳动纠纷、工伤事故等问题时,往往难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政府积极推行法律援助制度,为广大农民工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法律援助案例为切入点,展示法律援助在农民工维权中的重要作用。
二、案例介绍案例一:某建筑工地农民工张三(化名)在工地受伤,雇主拒绝支付医疗费和赔偿金。
张三来自农村,为了生计来到某建筑工地打工。
在工作中,张三不慎从高空坠落,导致腿部骨折。
事发后,雇主以种种理由拒绝支付医疗费和赔偿金。
张三因无力承担医疗费用,生活陷入困境。
在了解到张三的遭遇后,当地法律援助中心为他提供了免费的法律服务。
援助律师详细了解了案件情况,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向雇主发出了律师函,要求其支付医疗费和赔偿金。
在援助律师的努力下,雇主最终同意支付张三的医疗费和赔偿金,张三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
案例二:某服装厂农民工李四(化名)因工作原因患职业病,却无法获得工伤认定。
李四在某服装厂工作多年,因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导致患有职业病。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李四无法获得工伤认定,无法享受工伤待遇。
在得知李四的遭遇后,当地法律援助中心为他提供了免费的法律服务。
援助律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提出了工伤认定申请。
在援助律师的帮助下,李四最终获得了工伤认定,并依法享受了工伤待遇,生活得到了改善。
三、案例分析上述两个案例充分体现了法律援助在农民工维权中的重要作用。
1. 提供免费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中心为农民工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使他们在遭遇劳动纠纷、工伤事故等问题时,能够得到及时、专业的法律帮助。
2. 提高农民工法律意识:通过法律援助,农民工对法律法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他们的法律意识,有助于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法律援助农民工讨薪案件(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由于农民工的法律意识相对较弱,部分用人单位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
为了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讨薪问题,并设立了法律援助机构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
本案涉及一名农民工,因拖欠工资问题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在法律援助机构的帮助下,成功讨回工资。
二、案件经过1. 纠纷起因2019年,张某(化名)来到某建筑工地打工,与施工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
合同约定,施工单位每月支付张某工资,共计2万元。
然而,施工单位在支付了前两个月工资后,便以各种理由拖欠张某工资。
2. 求助法律援助张某多次向施工单位催要工资,但均未果。
无奈之下,张某向当地法律援助机构寻求帮助。
3. 法律援助机构介入接到张某的求助后,法律援助机构立即指派律师介入调查。
律师了解到,张某与施工单位存在拖欠工资的事实,并收集了相关证据。
4. 谈判与调解在律师的指导下,张某与施工单位进行了多次谈判。
在谈判过程中,律师积极为张某争取权益,并要求施工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
经过多次协商,施工单位同意支付拖欠的工资,但要求张某放弃部分工资。
5. 案件判决考虑到张某的实际困难,律师建议张某放弃部分工资。
在律师的调解下,张某与施工单位达成一致意见,施工单位支付张某1.8万元工资。
6. 工资支付在律师的见证下,施工单位将1.8万元工资支付给张某。
三、案件评析1. 案件特点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农民工讨薪案件,具有以下特点:(1)涉及农民工群体,体现了法律援助机构对弱势群体的关爱。
(2)案件涉及拖欠工资问题,反映了用人单位对农民工权益的侵害。
(3)案件处理过程中,法律援助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农民工争取了合法权益。
2. 案件启示本案给我们的启示如下:(1)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增强其维权能力。
(2)加强用人单位的法制教育,提高其守法意识。
(3)充分发挥法律援助机构的作用,为农民工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
公共法律服务四大案例(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公共法律服务在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四个典型的公共法律服务案例,展现了公共法律服务在解决实际问题、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积极作用。
案例一:法律援助助力农民工讨薪背景:某建筑工地发生一起农民工讨薪纠纷,几十名农民工因为工资问题与工地老板产生矛盾,多次协商无果。
公共法律服务行动:当地法律援助中心接到农民工求助后,立即指派律师介入调查。
律师详细了解案情,向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并协助他们收集证据。
经过:律师代表农民工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依法判决工地老板支付拖欠的工资。
在律师的帮助下,农民工成功讨回工资,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结果:这起案件的成功解决,不仅让农民工得到了应有的报酬,还维护了建筑行业的劳动秩序,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案例二:法律顾问护航企业健康发展背景:某企业因经营不善,面临破产风险。
企业负责人在法律顾问的帮助下,寻求公共法律服务的支持。
公共法律服务行动:当地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帮助企业分析经营风险,制定应对策略。
同时,法律顾问协助企业进行债务重组,争取更多发展机会。
经过:在法律顾问的指导下,企业成功度过难关,实现了扭亏为盈。
企业负责人对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服务表示高度赞扬。
结果:这起案件的成功解决,不仅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还为企业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案例三:调解员化解邻里纠纷背景:某小区居民之间因邻里关系紧张,产生一系列纠纷。
居民们纷纷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站寻求帮助。
公共法律服务行动: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站指派调解员介入,了解纠纷原因,组织双方进行调解。
经过:调解员耐心倾听双方诉求,分析矛盾焦点,提出合理解决方案。
在调解员的努力下,双方达成和解,邻里关系得到改善。
结果:这起案件的顺利解决,不仅维护了居民的合法权益,还促进了社区和谐稳定。
案例四:法律顾问助力环境保护背景:某企业因环境污染问题,被当地居民投诉。
法律援助小分队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社会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弱势群体在法律维权方面面临着诸多困境。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法律援助工作,大力推动法律援助事业发展。
本案例以某市法律援助小分队为例,讲述他们在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方面所做的工作。
二、案例经过1. 案例一:农民工讨薪维权某建筑工地的农民工李某,因工地拖欠工资问题,多次与工地负责人协商无果。
无奈之下,李某来到当地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
法律援助小分队在了解情况后,立即指派律师为其提供法律援助。
律师在调查取证过程中发现,工地负责人确实拖欠了李某的工资。
律师代表李某向法院提起诉讼,经过多次庭审,法院最终判决工地负责人支付李某工资。
案件结束后,法律援助小分队还帮助李某追回了拖欠的工资。
2. 案例二:妇女维权某村妇女张某,因家庭暴力问题寻求法律援助。
张某的丈夫长期对她实施家庭暴力,导致张某身心受到严重伤害。
在法律援助小分队的帮助下,律师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并要求丈夫承担家庭暴力赔偿。
在庭审过程中,律师提交了相关证据,证明张某的丈夫确实存在家庭暴力行为。
法院审理后,判决张某与丈夫离婚,并要求丈夫支付张某精神损害赔偿金。
此外,法律援助小分队还协助张某申请了法律援助基金,用于支付医疗费用。
3. 案例三:残疾人权益保护某市残疾人李某,因意外事故导致下肢残疾,生活无法自理。
李某的家人因无力承担医疗费用,寻求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小分队在了解情况后,指派律师为李某提供法律援助。
律师调查发现,李某的意外事故是由于某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不到位造成的。
在律师的帮助下,李某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要求企业赔偿医疗费用及精神损害赔偿金。
经过审理,法院判决企业赔偿李某各项损失。
4. 案例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某市未成年人小王,因家庭暴力问题寻求法律援助。
小王的父母离异,母亲带着小王改嫁。
继父对小王实施家庭暴力,导致小王身心受到严重伤害。
在法律援助小分队的帮助下,律师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并要求继父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民工法律援助专题
(以建筑行业为例)
法律援助小组成员:
学法、知法、守法、
法律为你护身!
调查发现,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建筑业职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而建筑业是工伤风险高、农民工集中的行业,其中建筑业农民工遇到的三大主要问题主要有:
①欠薪事件多发
②安全事故频现
③工伤维权艰难
另据“关注新生代农民工计划”发布的《当代建
筑业欠薪机制与劳资冲突调研报告》显示,建筑工
人讨薪维权全额结算比例仅为56.5%,甚至有8%
的欠薪案例中,工人经过讨薪行动仍旧分文未获。
2014年,根据人社部等八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该年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依然集中在建筑施工企业。
此次专项检查中,共解决建筑企业拖欠的农民工工资94.29亿元,占解决被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的86.61%。
欠薪事件多发
拖欠工资要清偿,民工权益要保障。
建筑业何以成为欠薪“重灾区”?
①这源于工程发包环节多,持续时间长,很多工程要验收之后才能给付工程款,导致从事建筑业劳动的农民工经常无法及时足额拿到工资。
②建筑业包工制度和产业链自上而下的‘晚付制’,是农民工工资拖欠的重要原因。
③资金垫付是欠薪问题的根源。
建筑施工企业要想拿下项目,一般都需要先行垫付工程款。
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开发商屡屡拖欠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款,使得建筑方既垫付了材料款,还没办法拿到工程款。
由此以来,建筑施工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就变得再自然不过了。
①应杜绝房地产开发中的垫资施工行为;
②改革现有的建筑用工制度,取消劳务分
包,推动总包施工企业直接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
同;
③严格落实农民工工资专项保证金制度和“月
薪制”。
④严肃查处建筑业的违法转包行为,加大处
罚力度,采取降低资质等级、取消施工许可证等
手段从严处罚;
⑤严格落实“恶意欠薪入刑”与“建筑行业信用
系统管理制度”,建立劳动保障、住建、工商、公
检法、工会等部门对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联动
惩戒机制。
那么,如何减少欠薪行为呢?
有法有办法,
会富会发达。
安全事故频现
2015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168起、死亡219人,比去年同期事故起数减少75起、死亡人数减少68人(见图1、图2),同比分别下降30.86%和23.69%。
事故情况
2015年上半年,共发生10起较大事故,其中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4起,死亡21人,分别占较大事故总数的40.00%和52.50%;土方坍塌事故4起,死亡12人,分别占较大事故总数的40.00%和30.00%;钢结构坍塌事故1起,死亡4人,分别占较大事故总数的10.00%和10.00%;外脚手架坍塌事故1起,死亡3人,分别占较大事故总数的10.00%和7.50%。
(见下图)。
那么,为何建筑业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呢?
①“建筑施工企业存在工程项目层层分包、转包甚至资质挂靠等违法行为,导致施工安全监管不严和事故发生后责任分摊,从而使得无论是建设单位还是总包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劳务分包单位乃至包工头都对施工安全麻痹大意,更为重要的是几乎在每一次建筑业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中,工地的安全负责人都不在施工现场,甚至连安全员都不在现场。
”
②建筑业监理单位容易形成权力寻租现象。
“监理本来是受托于建设单位来监督总包单位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的,但却利用手中的监督权向总包或劳务分包公司进行权力寻租,导致对工程安全与质量问题包庇纵容。
当然,我们也不排除总包公司要求强行施工,以及劳务分包公司拒绝总包整改意见强行施工的现象。
”
那么,应如何有效防范建筑业安全事故的发生?
①施工企业直接招用工人,对工人进行培训,取消包工制度;
②在建筑施工现场必须有安全员或施工队长随同工人作业,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③采取对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的终身追责制度,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责任人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企业的项目领导。
学法有为,维权无畏!。
工伤维权艰难
由于建筑业生产经营特点和用工方式的特殊性,建筑工人的权益特别是工伤后的权益容易受到侵犯,工伤维权问题较为突出,其主要表现之一是工伤保险参保率低。
相关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近4500万人,其中3600万人是农民工,建筑业从业人员参保比例不到四分之一。
造成农民工维权难的原因?
①首先,农民工维权程序复杂、成本高;
②其次,劳动关系难以认定。
建筑施工企业层层分包、转包,用工很不规范,合同签定率非常低。
取证非常困难,尽管在证据上,有关部门已经为劳动者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但缺乏证据仍然是农民工工伤维权案件中具有共性的问题。
农民工普遍没有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有些甚至连工资表、工作证、服务证、登记表、报名表等都没有,发生纠纷后常常只能取得其他工友的证明。
而打工的流动性又使得工友们也不能常在一个地方,一旦工友已经到其他地方打工,开庭时无法出庭作证,原本已经少得可怜的证据更是几乎等于没有。
这些情况都导致了农民工劳动关系难以确认,因而也导致工伤难以认定;
③在工伤案件中,工人打一场漫长的“官司”,会耗去大量的精力,用人单位败诉后,最多只支付本应给付的工伤赔偿。
不少农民工因为这种原因,放弃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①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特别对一些农民工占大多数的行业来说,其主管部门要积极规范企业用工行为,把劳动合同的签定情况、参加社会保险情况等作为企业取得资质的指标;
②坚持部门配合的原则。
农民工分布点多面广,各个部门应在自己职责的范围内做好工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才能将农民工的各种问题解决在(事故)发生之前。
那么,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维权难的问题?关爱农民工,携手创繁荣。
关爱农民工,
携手创繁荣。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