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的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制造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的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1-8-8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作者:杨克[摘要] 制造业经济发展主要是人力资源,技能型人才对制造业发展起到决定作用。如何培养企业急需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具有关键作用。

[关键词] 制造业技能型职业教育

制造业企业的人力资源一般可分为研发人员、生产人员、营销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等,而生产人员中包括工程师、技术员、技术工人和非技术工人。制造业领域的职业教育,主要承担培养制造业企业生产人员中技能型人才的任务。这种类型的人才,运用所掌握专业知识和通过实践练习而形成的系统的操作技能或行为模式,在企业直接从事生产活动,主要是技术工人。

一、制造业发展需要继续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对技能型人才产生大量的需求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凭借着市场需求巨大、低成本生产要素、相当实力的产业基础和生产能力等综合优势,初步确立了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重要地位,如中国家电企业在同跨国企业的竞争中学习、发展、壮大,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成为家电产品的世界制造大国。然而在国际分工中,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2000年,中国劳动力密集型的低技术产品出口占全球比重为16.4%,由1990年的全球第八位升到第一位,占全国制造业出口比重达到44.3%。从比较优势指标来看,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最高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ComparativeAdvantage, 简称RCA值),其中服装及服饰、旅游用品、鞋类列前三名,RCA值分别达到6.39、5.33和4.93,显示出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优势;中国在RCA值高于“2”的15类产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了11类。中国制造业要想继续发挥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必将对技能型人才产生大量的需求。

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到“十五”末,预计我国汽车工业的技能人才需求总量将增长20%~25%,其中,高级技能人才所占比重增长15%~20%,特别是技师、高级技师的需求将翻一番。电子信息行业的调研显示,按照根据产业发展规模和全员劳动生产率估算人力资源需求总量的惯例,根据电子信息产业(包括信息产品制造和软件业)销售收入与人均劳动生产率保守的估算,我国到2010年劳动生产率可能达到美国2000年的水平,即80万元/年/人,届时,从业人员数可能到725万人,将比2004年增加约200万人。

二、制造业技术进步,对技能型人才的结构提出了综合性的要求

在现代制造业,大量高科技产品不断出现、高技术含量的设备不断应用,工作岗位从劳动密集型逐渐向知识密集型转变,企业对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的技术能力及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知识技能结构已难以满足工作的要求。技术的发展,使人与技术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这突出表现在人与其所使用的生产机器设备,以及生产过程的关系上。在以连续生产为特征的现代企业,如化工厂和钢铁厂等,人往往面对的是一系列的电子仪表和监视器,而企业具体生产的是钢铁还是化工原料则成了次要的东西。对制造企业的技术工人来说,准确描述一系列的工作原理变得不那么重要,而通过显示器显示的内容确定一系列参数并及时准确做出反应则变得更为重要。

现代制造企业已经实现或正在逐步引入“以人为中心”的生产技术,传统岗位分工被灵活、

整体、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综合任务”所代替,这对技能型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有适应岗位要求的职业技能,而且要有职业发展能力和多种复合型技能。而多种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在生产过程和产品中的综合应用,也对技术复合性的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劳动组织方式的变革,对技能型人才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制造业要想满足消费者日趋多样化的需求,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必须将先进的技术、主动性的劳动组织构架与人的智慧充分结合。进入21世纪,人类正迈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1) 企业经营从“产品导向”转为“顾客导向”型。当前,企业赖以生存的市场正表现出全球化、变化快、非中介、网络化和电子商务等特征,这就使企业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生产和提供用户最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活动中去。(2) 企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建立在泰罗(F. W. Taylor)科学管理原则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基础之上的、以增加物质财富为最终目的大批量生产方式,正在被以“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和“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简称AM)为代表的灵活多变、适应性强、个性化的柔性生产(Flexible Manufacturing)方式所取代;相对于传统工业的“金字塔”型组织管理模式, 精益生产方式条件下的企业是一种“扁平化”的组织,企业的每一个体都是创造性的个体。(3)企业的产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的盈利不在于产品的量的多少,而在于产品的质的方面的个性化和多样化。(4)企业的组织形式是学习型的,企业集团化结成了紧密合作的伙伴关系和并行关系,组织结构属于网络结构,企业不但是良好的经济组织,而且是一个良好的学习组织,“学习型企业”和“知识型员工”代替了传统的企业和员工。

过去那种泰罗式的大批量、标准化生产方式,需要20%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来管理其他80%的人;而现在要求每个人都成为自主管理的一个工作小组的成员,每个人都需要具备创业、解决问题和自我管理的技能。团队工作更要求提供职工人际交往的能力。灵活性、多技能、顾客导向、团队工作和创业能力正在成为现代企业员工的重要技能。这些变化使得企业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1)大量先进设备,如自动化生产线、数控机床、机器人的应用,使人的工作性质从以体力操作劳动为主向知识、信息处理及脑力劳动为主;(2)工作范围拓宽,专业间业务交叉,人员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复合型人才需求骤增;(3)传统制造业以个人分工、独立和串行操作为主的生产方式,逐渐向团队工作和并行生产方式为主转变;(4)制造业的服务特征日趋明显,每个员工和部门都要按照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工作;(5)现代制造业强调在劳动中促进人类个人化的发展,强调以人为本,通过内在和外在的因素来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这样,就需要新一代的技能型人才具有协同能力、沟通交际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服务社会能力等关键能力。

四、持续提高核心竞争力,需要建立稳定的、职业发展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队伍

中国要想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必须持续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建立职业发展能力强、相对稳定的技能型人才队伍,是中国制造业实现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由于工资福利待遇低和劳动强度大等原因,制造业企业的技能型人才在企业连续工作的时间比较短。如在纺织行业,人才流失的情况相当严重,特别是民营企业,员工的流失率可以高达25%,且很大一部分是具备一定管理经验和专业技术特长的中坚力量。在发达地区,纺织行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