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笔记

合集下载

中医传承自学笔记摘抄(3篇)

中医传承自学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中医基础理论1. 中医理论体系中医理论体系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

这些理论构成了中医学的核心,是中医传承和发展的基石。

2. 阴阳五行阴阳五行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核心概念,阴阳代表着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五行则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及其变化规律。

阴阳五行理论贯穿于中医的各个方面,指导着中医的辨证施治。

3. 脏腑经络脏腑经络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脏腑包括心、肝、脾、肺、肾等,经络则是指运行气血的通道。

脏腑经络理论解释了人体生理、病理现象,为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4. 气血津液气血津液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物质基础,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津液是人体内外的液体,包括血液、淋巴液等。

气血津液理论解释了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生理现象。

5. 病因病机病因病机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病因包括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逸等,病机则是指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

病因病机理论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中医诊断方法1. 四诊中医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形态等外在表现来诊断疾病;闻诊是通过闻患者体味、呼吸、语音等来诊断疾病;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主诉、病史、生活习惯等来诊断疾病;切诊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脉象、穴位等来诊断疾病。

2.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是中医诊断方法中的重要内容,包括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八纲辨证将复杂多变的疾病归纳为八个基本类型,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3. 经络辨证经络辨证是中医诊断方法的一种,通过观察经络的异常变化来诊断疾病。

经络辨证有助于了解疾病的本质,为中医治疗提供指导。

三、中医治疗方法1.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方法之一,通过针刺、艾灸等方法刺激人体的穴位,调节气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中药疗法中药疗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运用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等理论,达到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扶正祛邪的目的。

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笔记,DOC

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笔记,DOC

中医基础理论1.帝曰: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

肾者主蛰,封藏之3.脉者血之府也。

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

上盛则气急、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

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

4.五脏者身之强也。

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

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

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

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

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

得强则生,失强则死。

5.阴中有阴,阳中有阳。

平旦(3-5)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9.血有余则怒,血不足则恐。

中药学1.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2.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紫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荆芥:发表散风,透疹消疮,炒炭止血防风: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羌活:祛风散寒,胜湿止痛。

白芷:解表散风,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葛根: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淡豆豉:解表除烦清热药清热泻火药: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秦皮:清热燥湿,解毒止痢,止带明目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椿皮:清热燥湿,止带止泻,收敛止血清热解毒药: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射干:清热解毒,祛痰利咽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消肿马勃:清热解毒,利咽止血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鸦胆子:有小毒。

中医基础理论学霸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学霸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学霸笔中医主治记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特点1.整体观念:完整性:人自身统一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2.辨证论治:证:即证候=病机(本质、内涵)(1)同病异治的本质:证候/病机不同(2)异病同治的本质:证候/病机相同3.症:症状和体征,人体对疾病的反应的表象。

病:疾病。

病理变化的全过程证: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个阶段的病理概括。

能反映疾病本质的是:证候。

补中益气汤之升阳药:黄芪、升麻、葛根、柴胡。

第三章阴阳学说1.概念:核心词:相互对立、关联有形属阴,无形为阳(联想气血,气属阳,血属阴)2.阴阳的属性:(1)相对性:(2)可分性(昼夜、五脏、四季分阴阳):比如:脾为阴中至阴;冬天为阴中之阴,春天为阴中之阳,夏天为阳中之阳,秋天为阳中至阴;前半夜阴中之阴,后半夜阴中之阳;水火阴阳征兆,左右阴阳之道路。

(3)可转化3.基本内容:阴阳一体观对立制约(阴平阳秘动态平衡):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互根互用(谁也离不开谁):阴在内,阳之守也....;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无阳则阴无以化...交感互藏(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高端项目中心消长(在一定范围内,量变):消长平衡:四季中:冬至阳生,夏至阴生,春分秋分阴阳各半;一天中:子时(半夜11点-1点)阳生;午时阴生相互转化(条件:重或极,质变)自和与平衡4.应用:(1)用于说明人体结构:背为阳,腹为阴。

(2)阐述病理变化(3)疾病诊断: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4)指导治疗:确定治则,调整阴阳。

(5)指导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5.确定治则:损其有余=实则泻之阴胜则寒:实寒—寒者热补其不足=虚则补之之阳胜则热:实热—热者寒之阴偏衰:阴虚虚热—补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病治阴(治啥补啥)-阳中求阴(求啥补啥)阳偏衰:阳虚虚寒—补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病治阳(治啥补啥)-阴中求阳(求啥补啥)代表方:金贵肾气丸、右归丸第四章五行学说1.概念:五行特性;升腾(火)、生化(土)、生发(木)五行归类:注重五音2.五行内容(1)相生:生理:母子关系异常:母病及子、子病及母、(2)相克:生理:所胜及所不胜病理:相乘(过克)、相侮(反克)(3)五行生克制化:相生相克之间的平衡。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精华版】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精华版】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精华版】一、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它将宇宙间的事物和现象归纳为阴阳两种相对的属性,并通过五行(木、火、土、金、水)的生克关系来解释事物的变化和相互关系。

1.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方面,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标志,阴阳失调则会导致疾病。

2.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将事物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相生关系表示事物之间的促进作用,相克关系表示事物之间的制约作用。

五行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五行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脏腑经络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

1. 脏腑学说脏腑学说将人体分为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并详细描述了它们的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

脏腑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脏腑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经络学说经络学说将人体分为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它们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

经络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经络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病因病机学说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病因学说和病机学说。

1. 病因学说病因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内外因素密切相关。

内因包括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和脏腑功能失调,外因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疠。

病因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病因,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病机学说病机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由于人体气血运行失常、脏腑功能失调、经络阻滞等原因引起的。

病机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病机,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四、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方法,它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环节。

中医基础理论读书笔记(精选5篇)

中医基础理论读书笔记(精选5篇)

中医基础理论读书笔记(精选5篇)中医基础理论读书笔记篇1中医基础理论读书笔记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主要介绍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这本书的作者是李东恒,他是一位著名的中医专家,也是《伤寒杂病论》的作者之一。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病因病机、养生防病等方面。

其中,阴阳五行是中医的基本理论,它强调了人体的阴阳平衡和五行的生克制化。

藏象则是中医的独特概念,它指的是人体的五脏六腑、经络和气血的运行。

气血津液则是指人体内的精气血津液,它们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

病因病机则是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和分析,它强调了疾病的起因和演变过程。

养生防病则是中医的预防和治疗原则,它强调了保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医的独特魅力。

中医强调了人体的整体性和平衡性,它注重从整体上把握人体的健康状况,而不是简单地治疗疾病。

同时,中医也强调了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性,它认为预防和治疗是同等重要的,只有通过预防和治疗才能真正地保持身体健康。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我意识到自己在中医方面的知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水平。

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养生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只有保持身体健康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总之,《中医基础理论》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它不仅介绍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医的独特魅力和重要性。

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水平,为更好地维护身体健康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医基础理论读书笔记篇2《中医基础理论》读书笔记《中医基础理论》是一本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吴显才、李经纬、邓铁涛、欧明主编的教材。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中医对人体构造和功能的理解,以及中医诊断、预防和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潘毅中医基础理论课堂笔记(1)

潘毅中医基础理论课堂笔记(1)

五行传变:传:按相生关系传或相克关系传。

一个脏有病都可以传到其他的脏,传的概率不同,容易往那里传不容易往那里传有什么好处呢?预防性治疗。

比如肝血虚补血考虑到住心传变,即便没有也加上一两味补心血的药物,心血充实了不容易传(意见性的),但肝火可犯胃、心、肾我防不过来,犯到那里再说吧,肝火就清肝火,我不能分散药力啊,如果心肝脾肺肾我都管理一下,管不了那么多。

控制疾病的传变: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金匮工略》特指有肝气郁结,肝气郁结容易犯脾,肝血虚不容易犯脾。

治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心—苦、喜肾---咸、恐肺—辛、忧脾—甘、思肝---酸、怒辨证即是认证识证的过程。

证是对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反映的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这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全面情况)。

所谓辨证,就是根据四诊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部位:例某个关窍有病找到他的主管。

经络的病找到经络,经络也跟脏腑相关。

性质:一般是偏寒、热邪正关系:一般讲的虚实中医诊断:定性+定位阴虚(阴虚则热):低热、手足心热、午后潮热、盗汗、口燥咽干、大便干、颧红、心烦失眠、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阴虚严重者可导致亡阴证,症状为:汗热而黏、呼吸短促、身畏热、手足温、躁妄不安、渴喜冷饮,或面色潮红、舌红而干、脉细数无力。

此属体液大量消耗而表现出的阴津枯涸的病变,为危重证候,应及时予以滋阴补津。

阳虚(阳虚则寒):主证,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

气虚:在阳虚的基础上割出来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谈、脉弱(无力),纯粹是功能减退。

(功能减退+寒象=阳虚)血虚:指血液亏虚,脏腑、经络、形体失养,以面色淡白(不华)或萎黄,唇舌爪甲色淡,头晕眼花、视物模糊、两目干涩、夜盲、心悸多梦,失眠、手足发麻,皮肤干燥、毛发不荣、妇女月经量少、色淡、后期或经闭,脉细等为常见证候。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要点笔录(1)李本强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色:一是整体观点,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归纳。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采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经过剖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由、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归纳、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依据辨证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因为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响性不一样,或处于不一样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一样,因此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一样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因为出现了同样的证,因此就采纳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经过经络纵横宽泛地散布,以贯穿内外上下,运转气血津液,滋润并调理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阴阳是对自然界互相关系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峙双方属性的归纳,并含有对峙一致的内涵。

阴和阳,既能够代表两种互相对峙的事物和权力,又能够代表和用以剖析同一事物内部互相对峙的两个方面。

9.阴阳的对峙限制: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失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 、“阳生于阴,阴生于阳”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中医基础理论》要点笔录(2)李本强11.阴阳的转变:“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含:①阴阳的对峙限制;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变;⑥阴阳的自和与均衡。

13.“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医基础理论_最全笔记 2

中医基础理论_最全笔记 2

中医基础理论_最全笔记 2宝子们!今天咱来整理一下这中医基础理论的最全笔记哈。

咱就直接开整啦!一、中医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咱都知道哈,中医那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

从远古时期,那时候的人们就开始尝试用各种方法来对付疾病啦。

比如说,他们会观察动物受伤后吃了啥草就好了,然后自己也试试,这就慢慢有了药物的发现。

二、中医的基本概念。

1. 阴阳学说。

阴阳这玩意儿,可有意思啦。

它就像一对好兄弟,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

比如说,白天为阳,夜晚为阴;热为阳,寒为阴。

而且呀,阴阳还可以相互转化呢,就像冬天到了春天,寒冷的阴就慢慢变成温暖的阳啦。

在人体里面,阴阳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阴阳平衡了,人就健康;不平衡了,那就容易生病。

2. 五行学说。

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啦。

它们之间也有各种关系,相生相克。

木生火,就像钻木取火一样;火生土,火烧完后的灰烬就是土嘛。

相克呢,金克木,就像金属做的斧头可以砍树。

在人体里,五脏也和五行相对应,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通过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我们可以了解人体各个脏腑之间的联系呢。

三、人体的构成与功能。

人体就像一个超级精密的机器,各个部分都有自己的作用。

先说脏腑吧,五脏六腑那可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它们主要是储存和化生精气的。

比如说心,它就像一个小水泵,不停地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肝呢,就像一个大仓库,储存着血液,还能调节人体的情绪。

六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它们主要是负责消化、吸收和排泄的。

像胃,就是一个大口袋,把我们吃进去的东西先装起来,然后慢慢消化。

除了脏腑,人体还有经络呢。

经络就像一条条高速公路,把气血输送到身体的各个角落。

穴位就像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通过刺激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治疗各种疾病。

四、病因与发病。

人为什么会生病呢?这原因可多啦。

有外感六淫,就是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邪气。

比如说,冬天出门不穿厚衣服,就容易感受寒邪,然后就会感冒、发烧啥的。

方剂学笔记整理 (终极版)

方剂学笔记整理 (终极版)

方剂学笔记整理 (终极版)方剂学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学科,涉及方剂的组成、功效、配伍等方面。

在总论部分,我们介绍了一些重要的方书,如《伤寒杂病论》、《五十二病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以及方剂的基本结构和方剂变化形式。

同时,我们也介绍了常用的治法和方剂比较。

解表剂是一种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的方剂,分为辛温解表剂、辛凉解表剂和扶正解表剂。

其中,麻黄汤是一种常用的辛温解表剂,可以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其组成包括麻黄、桂枝、杏仁和甘草。

临床表现为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等。

在方剂学中,君臣佐使药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君药是治疗主病或主证起主要作用的药物,臣药则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或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包括佐助药、佐制药和反佐药。

使药则是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或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也是方剂学中的重要内容。

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

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方剂的分类和比较。

例如,肾气丸和六味地黄丸加桂枝、附子的用法,小承气汤和厚朴三物汤的药量加减变化,以及理中丸和理中汤的剂型更换等。

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方剂学。

方剂学重点整理考试时间:2011-01-05 9:00-11:00,中药081班1210.方解:麻黄辛苦性温,属于肺、膀胱经,善于开腠发汗,祛除表面的风寒;宣肺平喘,开闭郁之肺气,故用作君药。

然而,单用麻黄发汗只能解卫气之闭郁,不能透营达卫,因此需要配合桂枝,解肌发表,温通经脉,既助麻黄解表,使发汗之力倍增,又畅行营阴,使疼痛之症得以解除。

杏仁则降利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以恢复肺气之宣降,加强宣肺平喘之功,是为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为佐药。

炙甘草能调和麻、杏之宣降,又能缓和麻、桂相合之峻烈,使汗出不致过猛而耗伤正气,是使药兼佐药之用。

四药配伍,表寒得散,营卫得通,肺气得宣,则诸症可愈。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1、《素问·生气通天论》:“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2、《素问·五脏生成篇》:“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3、怒伤肝、怒则气上;喜伤心、喜则气缓;思伤脾、思则气结;忧伤肺、悲则气消;恐伤肾、恐则气消,惊则气乱。

4、十二经络体表分布:在四肢:太阴、阳明在前缘;少阴、太阳在后缘;厥阴、少阳在中线。

在头面部:阳明经行面部、额部;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后头部;上阳行于头后侧部。

躯干部:手三阳均行经肩胛部;足三阳则阳明行于胸腹,太阳行于背部,少阳行于肋部;足三阴均行于腹部。

循行于腹部的经脉,由内向外的排列顺序为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十二经脉流注次序:起于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最后又回到肺经。

十二经脉走向、交接规律手三阴经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趾走向腹腔、胸腔,交手三阴经,这样“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地循行。

奇经八脉的主要作用:①进一步密切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②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正经气血有余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而当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则可由奇经溢出,予以补充。

③奇经八脉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奇恒之腑关系较为密切,在生理、病理方面有一定的联系。

督脉称“阳脉之海”。

任脉称“任主胞胎”。

冲脉称“十二经脉之海”,又称“血海”。

跷脉的基本功能:一是主司下肢运动,可使下肢运动灵活矫捷。

二是司眼睑的开合。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正经别行分出,深入躯体内部,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共1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单元总论细目一:方剂与治法一、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方从法出”。

二、常用治法1.汗法汗法主要适用于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

2.和法通过和解或调和以祛邪愈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和法主要有和解少阳、透达膜原、调和肝脾、疏肝和胃、分消上下、调和肠胃、表里双解等。

3.下法适用于胃肠有实邪阻结,大便不通,或泄泻不爽,以及瘀血、结痰、积水肿胀等证。

4.消法通过消食导滞,软坚散结使体内气、血、痰、水、食、虫等积聚而成的有形实结缓消渐散的一种治疗方法。

5.吐法极易损伤胃气,所以非实邪壅塞且病势急剧者不宜使用。

体虚、新产和孕妇,即使有实邪壅塞,亦须慎用。

6.清法适用于火热或热毒在里所致的各种病证。

7.温法通过温里、祛寒、回阳等治疗各种寒证的方法。

8.补法补法一般是在气、血、阴、阳不足且无邪实的情况下使用的,以免闭门留寇,但扶正又可祛邪。

细目二:方剂的组成与变化一、方剂的基本结构方剂的一般结构,大体分为君、臣、佐、使四个部分。

1.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注:每一方中必须有君药。

君药的药味较少,其用量相应要大。

2.臣药有两种意义。

(1)辅助君药加强对主病或主证的治疗作用的药物。

(2)针对主要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3.佐药有三种意义。

(1)佐助药: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或针对某一症状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

(2)佐制药: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

(3)反佐药:病重邪甚时,为防止拒药,配用的与君药性质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4.使药有两种意义。

(1)引经药:用以引领方中诸药至病所或特定部位的药物。

(2)调和药:用以调和方中诸药的药物。

二、方剂的变化形式1.药味加减的变化指通过调整方剂的组成药物,以适应病情变化和治疗需要的方法,习称“随证加减”。

方剂学笔记完美版

方剂学笔记完美版

方剂学笔记完美版第一章解表剂概说一、概念: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解表剂。

二、立法依据:解表剂是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因其轻而扬之”的原则立法,属八法中的“汗法”。

三、功用:解表剂总的功效是:发汗、解肌透疹、消痈。

四、适应范围:主要用治表证,凡风寒所伤或温病初起,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痢疾等病初期,见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苔薄白、脉浮等表证者,均可用解表剂治疗。

1、小儿麻疹:麻疹以透为顺,本法具有辛散发表作用,可使疹毒由肌表向外透达。

2、痈疮肿毒:初期病位在表,且多见恶寒、发热等表证,使用本法可促进痈肿消散。

3、水肿:初起而见有发热、脉浮等表证者,多为风湿之邪束于肌表,肺失宣降,通调水道功能失调,水液留于肌肤而为水肿。

本法发汗解表,宣通肺气,使在表之邪随汗而解。

表证病性有寒热之别,患者体质有强弱之异,故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三类。

六、注意事项:1、解表剂多为辛散轻扬之品,不宜久煎,否则药性耗散,解表作用减弱。

2、解表剂宜温服,服后可饮适量热水,并宜加衣盖被以助取汗,但以遍身微似有汗为佳,若汗出不彻,则病邪不解;汗出太过,又可耗伤津液,甚至造成亡阳危候。

3、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南方地带或夏季气候炎热,人体腠理疏松,易出汗,故使用解表剂,用量不宜过重,亦不宜用较峻烈的发汗剂;北方或冬季较寒冷,使用本类方剂,用量宜重,并选用发汗力较强的方剂,以免汗出不彻。

4、若表邪未解,而又见里证者,一般原则应先解表后治里;表里并重者,则应表里双解。

若外邪已入里化热或麻疹已透,疮疡已溃,虚证水肿,吐泻失水等,不宜使用本类方剂。

5、本类方剂,一般宜饭后服用,服后禁食生冷、油腻之品,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

第一节辛温解表麻黄汤《伤寒论》方歌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方剂学笔记整理

方剂学笔记整理

方剂学与中医学的联系
方剂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临床用药的必备基础。
方剂学通过对中药的配伍、用量、用法等方面的研究,体现了中医学的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 方剂学的发展推动了中医学理论的完善和发展,为中医学的传承和创新 提供了有力支持。
方剂学与中医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中医学的完整体系。
药量:根据病情和体质调整,遵医嘱
方剂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煎煮方法:根据方剂的组成和功效,选择合适的煎煮器具,注意火候和煎煮时间,煎煮完成后 需过滤药渣,只取汤汁服用。
服用方法: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服用时间和次数,一般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 用。对于特殊病情,需遵医嘱。
注意事项:避免与食物产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注意保存方式,避免受潮和发霉;对于有毒 性的药物,需特别注意用量和使用方法,避免中毒。
方剂的组成和 变化方剂的源自本组成君药:针对主病 或主证起主要治 疗作用的药物
臣药:辅助君药 治疗主病或主证 的药物,或针对 兼病或兼证起主 要治疗作用的药 物
佐药:协助臣药 加强治疗作用的 药物,或直接治 疗次要症状的药 物
使药:引导药物 直达病所的药物, 或调和药性的药 物
方剂的加减变化
方剂加减变化的概念:在原方的基础上,根据病情需要进行药物增减、药量调整等变 化,以更好地适应证候。
砂锅:传统煎 煮器具,适用 于大多数中药
煎煮
不锈钢锅:现 代常用煎煮器 具,耐腐蚀、
易清洗
陶瓷锅:保温 性能好,适用 于长时间煎煮
玻璃锅:透明 度高,方便观 察中药煎煮过

方剂的煎煮用水
煎煮用水选择:最好使用自来水或井水,避免使用蒸馏水。 用水量控制:根据方剂的种类和药材的质地,控制好水量,一般以淹没药材为宜。 煎煮器具:最好使用砂锅或不锈钢锅,避免使用铁锅或铜锅。 煎煮时间:根据方剂的种类和要求,控制好煎煮时间,一般以煮沸后30分钟至1小时为宜。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

《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1)魏晋隋唐时期:《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纯干货)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纯干货)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纯干货)中医学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

基本内容阴阳之间相对立,依存互根不分离,消长转化并发展,阴平阳秘为目的。

人身阴阳为生理,阴平阳秘为和气。

调理阴阳救偏弊,虚实寒热定根基。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奇恒之腑:脑、脉、骨髓、胆、女子胞。

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

五脏所主:1、心位胸中外护包,血脉神志汗液晓,开窍于舌华在面,君主之宫藏神要记牢。

2、肺司呼吸主降宣,卫气外布皮毛间,通调水道开窍鼻,古人又谓水上源。

3、脾为中焦主运化,统血肌肉四肢间,开窍于口华在唇,后天之本仓廪官。

4、肝为胁部主藏血,疏泄又分两种说,一说消化主情志,一说消化主疏泄。

其华在爪主筋健,开窍于目记心田。

5、肾为腰部主藏精,生殖发育是本能,纳气生髓又主骨,主水开窍二阴经。

其华在发通于脑,开窍于耳记心中。

左肾右命根基在,先天之本不可轻。

六腑中清之腑为之胆,水谷之海在胃间,受盛之腑为小肠,传化糟粕大肠间,气化津液为膀胱,上焦如雾精气漫,中焦如沤浮游谷,下焦如渎水莫断。

脏腑之间关系心血肺气紧相依,心血脾胃不可离,生成运转不可息,心肝血液不可离,心火肾水相交济,各少其位为不及,心中无水火上炎,肾中无火水凌心,肺气脾血土生金,肺气宣发脾健运。

肝血肺气相互根,肺肾水病卧不稳。

肝主疏泄脾统血,相互依赖病郁结。

脾肾为本先后天,前因后果必有缘,肝肾精血又同源,相互依存为本根。

心与小肠热必降,肺与大肠咳不畅。

脾升胃降气正常,胆与肝脏互影响,肝失疏泄湿热旺,肾与膀胱气化常。

一有病变尿不利,气化不利膀胱伤。

腑与腑经以通畅,一不通畅即有伤。

气血津液气:真气者受之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宗气积于胸中,出喉咙,贯心脉,行呼吸,肺吸入之气与脾胃水谷之气结合而成。

宗气积胸出喉咙,呼吸贯脉不留停。

营气脾胃水谷精,调和五脏六腑经。

方剂学习笔记-整理

方剂学习笔记-整理

方剂学习笔记-整理方剂学是中医药学中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涉及到中药方剂的组成、功效和使用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研究方剂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药的配伍规律,并提高临床运用中药方剂的能力。

方剂的定义和分类方剂是中医药学中指代由中药组方而成的药物组合。

根据不同的配伍原则和治疗目的,方剂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经典方剂、医家方剂、方剂变法等等。

其中经典方剂是指历史上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并被广泛应用的方剂。

方剂的组成和配伍规律方剂的组成主要由各种中药组合而成,每种中药都有其独特的性味和功效。

在方剂的组方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病症和治疗目的,合理选择中药,并根据中药的性味、归经等特点进行配伍。

方剂的配伍规律是方剂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包括药物配伍的禁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药物对病症的疗效增强或减弱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研究和研究方剂的配伍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方剂的功效和使用方法。

方剂的功效和应用方剂的功效是指方剂在治疗疾病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不同方剂具有不同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症状。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剂进行治疗。

方剂的应用需要考虑到患者的病情、体质和调理等方面。

在使用方剂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剂量和使用方法,并对患者进行监测和调整。

方剂学的重要性方剂学是中医药学中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它对于提高中医临床治疗水平、发展中医药产业以及保护和传承中医药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方剂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中药方剂,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

总之,方剂学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通过研究方剂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中药方剂,提高中医药的临床治疗水平。

方剂学的研究和应用有助于推动中医药的发展和传承,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参考资料:- 张恩溥,黄国熙,李振洲. 中医基础理论教程[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李冀平. 中医药学方剂学[M].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 丁志勇. 中医药学方剂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中医方剂学知识点归纳,课堂笔记

中医方剂学知识点归纳,课堂笔记

第一单元总论(一)方剂与治法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方从法出,法随证立2.常用治法(1)汗法: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汗法不以汗出为目的,主要是通过出汗,使腠理开、营卫和、肺气畅、血脉通,从而能祛邪外出,正气调和。

汗法主要治疗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凡是腠理闭塞,营卫郁滞的寒热无汗,或腠理疏松,虽有汗但寒热不解的病证,皆可使用汗法治疗。

由于病情有寒热,邪气有兼夹,体质有强弱,故汗法又可分为辛温发汗、辛凉发汗,或与补法、下法、消法等配合使用。

使用汗法要注意:辨清病邪的性质;中病即止,慎勿过量;兼顾兼夹病证;不宜久煎。

(2)吐法吐法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以及毒物等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痰涎壅盛的癫狂、喉痹,以及干霍乱吐泻不得等,属于病位居上,病势急暴,内蓄实邪,体质壮实之证。

使用吐法要注意:因吐法易伤胃气,体虚气弱、妇人新产、孕妇等均应慎用;吐后应调养脾胃。

(3)下法:下法是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

凡邪在肠胃而致大便不通,燥屎内结,或热结旁流,以及停痰留饮、瘀血积水等形症俱实之证,均可使用。

由于病情有寒热,正气有虚实,病邪有兼夹,所以下法又有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之别,并可与其他治法结合运用。

使用下法要注意:辨清病情之属性;中病即止,顾护正气。

(4)和法:和法是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

和法既能祛除病邪,又能调整脏腑功能,且无明显寒热补泻之偏,性质平和,全面兼顾,适用于邪犯少阳、肝脾不和、肠寒胃热、气血营卫失和等证。

和法的分类较多,其中主要有和解少阳、透达膜原、调和肝脾、疏肝和胃、分消上下、调和肠胃等。

(5)温法:温法是通过温里祛寒的作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类治法。

中医基础理论_最全笔记 2

中医基础理论_最全笔记 2

中医基础理论——导论何谓中医学(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的健康、疾病、预防的生命科学。

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学的思维方法。

集结于汉族地区传统医学(traditional medicine)中医学学科属性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何谓中医基础理论(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中医基础理论是对中医学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研究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一门学科是指导中医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元气论Essential Qi Theory、阴阳五行学说Yin-yang Theory and Five Phase Theory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visceral manifestation气血津液Qi,Blood, Fluid and Humor经络meridian and collateral体质constitution中医学对人体病理的认识:病因cause of disease、发病occurrence of disease、病机mechanism of disease治则治法therapeutic principle and therapeutic method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中医学奠基、形成阶段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的标志《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补充《内经》的不足。

《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辨证论治基础。

《神农本草经》:奠定中药学理论的基础。

晋、唐时期:学科分化、临床发展专科专著问世,学科不断分化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探讨病因病机和临床证候学的专著。

▪医学教育规范化:设立太医署宋(金)元时期:学派涌现、理论突破学派:金元四大家(four medical schools)——刘完素(刘河间)(寒凉学派the school of cold & cool ) 主火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从火化”——张从正(张子和)(攻下派the school of purgation ) “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汗、吐、下”——李东垣(李杲)(补土派the school of invigorating the earth ) “脾胃一虚,百病乃生”、“健脾养胃”、“甘温除热”——朱丹溪(朱震亨)(滋阴派the school of nourishing yin )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滋阴降火”明清以降:中医学的综合和集大成集大成:集成性著作涌现1温病学说形成明·吴又可:著《温疫论》一书,首先提出了“戾气”学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基础理论1、帝曰: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

通于冬气。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2、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脾胃者,食廪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

3、脉者血之府也。

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

上盛则气急、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

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

4、五脏者身之强也。

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

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

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

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

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

得强则生,失强则死。

5、阴中有阴,阳中有阳。

平旦(3-5)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1-3),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

6、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7、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其高者,因而越之。

其下者,引而竭之。

中满者,泻之于内。

其有形者,渍形以为汗。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其慓悍者,按而收之。

其实者,散而泻之。

8、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就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精神乃央。

9、血有余则怒,血不足则恐。

中药学1、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2、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3、砒石:0、002-0、004g,雄黄:0、05-0、1g,巴豆:0、1-0、3g甘遂:0、5-1g,鸦胆子:0、5-2g,川乌:1、5-3g,雷公藤:10-25g,雷丸:6-15g,牛黄入丸散0、2—0、5g,麝香入丸散0、06—0、1g不宜入煎剂,朱砂入丸散或研末冲服0、3—1g忌火煅,羚羊角磨汁或研粉服0、3—0、6g克,煎服1—3g,巴豆内服剂量0、1-0、3g;甘遂入丸散剂0、5-1g解表药辛温解表药: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紫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香薷:发汗解表,化湿与中,利水消肿荆芥:发表散风,透疹消疮,炒炭止血防风: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羌活:祛风散寒,胜湿止痛。

白芷:解表散风,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苍耳子:有小毒。

祛风除湿,通窍止痛辛夷: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辛凉解表药: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舒肝解郁牛蒡子:疏散风热,利咽透疹,解毒散肿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止痉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凉血止血菊花:疏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葛根: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淡豆豉:解表除烦清热药清热泻火药: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解毒消痈,引产淡竹叶:清热除烦,通利小便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清热燥湿药: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秦皮:清热燥湿,解毒止痢,止带明目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椿皮:清热燥湿,止带止泻,收敛止血清热解毒药: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痈散结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紫花地丁: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穿心莲:清热解毒,燥湿消肿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散肿,清肝泻火定惊贯众:有小毒。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射干:清热解毒,祛痰利咽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消肿马勃:清热解毒,利咽止血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鸦胆子:有小毒。

清热解毒,治痢截疟,腐蚀赘疣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土茯苓:清热解毒,通利关节熊胆: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清热凉血药: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玄参:清热凉血,滋阴解毒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赤芍:清热凉血,祛瘀止痛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水牛角:清热凉血解毒清虚热药:青蒿:清虚热,除骨蒸,解暑,截疟白薇:清热凉血,利水通淋,解毒疗疮地骨皮:凉血退蒸,清肺降火银柴胡:退虚热,清疳热胡黄连: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泻下药攻下药: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芒硝:泻下软坚,清热芦荟:泻下清肝,杀虫润下药:火麻仁:润肠通便郁李仁:润肠通便,利水消肿峻下逐水药:大戟:有毒。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甘逐:泻水逐饮,消肿散结芫花:有毒。

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牵牛子:泻下逐水,祛积杀虫。

巴豆:有大毒。

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蚀疮祛风湿药祛风湿散寒药独活:祛风湿,止痹痛,解表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消骨梗,消痰水蕲蛇:有毒。

祛风通络,定惊止痉木瓜:舒筋活络,除湿与胃祛风湿清热药秦艽:祛风湿,止痹痛,清虚热,退湿热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桑枝:祛风通络,利关节豨莶草:祛风湿,通经活络,清热解毒祛风湿强筋骨药五加皮:祛风湿,强筋骨,利尿桑寄生: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安胎。

化湿药藿香:化湿解暑止呕佩兰:化湿解暑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湿厚朴:燥湿行气,消积平喘砂仁: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安胎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草豆蔻:燥湿行气,温中止呕利水渗湿药利水消肿药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猪苓:利水渗湿泽泻:利水渗湿,泻热利尿通淋药车前子: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滑石:利水通淋,清解暑热,收湿敛疮木通:利尿通淋,通经下乳,除弊通草:清热利湿,通气下乳瞿麦:利尿通淋,活血通经萹蓄:利尿通淋,杀虫止痒石韦:利水通淋,清肺止咳,止血利湿退黄药茵陈蒿:清利湿热,利胆退黄金钱草:除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虎杖: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祛痰止咳温里药附子:有毒。

回阳救逆,助阳补火,散寒止痛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肉桂:助阳补火,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吴茱萸:小毒。

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疏肝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气与中高良姜:散寒止痛,温中止呕丁香:温中止呕,散寒止痛,温肾助阳理气药橘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青皮:疏肝理气,消积化滞枳实:破气除痞,化痰消积木香:行气止痛,止泻沉香: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川楝子:有小毒。

行气止痛,杀虫疗癣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荔枝核:行气散结,散寒止痛佛手:疏肝解郁,理气与中,燥湿化痰薤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青木香:行气止痛,解毒辟秽,消肿柿蒂:降气止呃消食药山楂:消食化积,行气散瘀神曲:消食与胃麦芽:消食健胃,回乳消胀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鸡内金:消食健胃,固精止遗,化结石驱虫药苦楝皮:有毒。

杀虫疗癣槟榔:驱虫消积,行气利水雷丸:有小毒。

杀虫止血药凉血止血药:大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小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利尿地榆:凉血止血,解读敛疮槐花:凉血止血,清肝明目侧柏叶: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化瘀止血药:三七: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茜草:凉血化瘀止血,通经蒲黄:化瘀止血,利尿收敛止血药: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仙鹤草:收敛止血,补虚消积,止痢杀虫血余炭:收敛止血,化淤利尿温经止血药:炮姜:温经止血,温中止痛艾叶: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活血化瘀药活血止痛药: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

郁金:活血行气止痛,解郁清心,利胆退黄,凉血姜黄:活血行气,通经止痛乳香: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五灵脂:活血止痛,化瘀止血活血调经药:丹参: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桃仁:有小毒。

活血化瘀,润肠通便益母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泽兰:活血祛瘀,利水消肿,调经牛膝:活血通经,补益肝肾,利尿通淋,引血下行鸡血藤:行血补血,舒经活络,调经王不留行:活血通经,下乳消痈,利尿通淋活血疗伤药:骨碎补:活血续伤,补肾强骨血竭:活血疗伤,止血生肌儿茶:活血疗伤,止血生肌破血消癥药: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水蛭:有小毒。

破血逐瘀消癥化痰止咳平喘药化痰药:半夏:有毒。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天南星:有毒。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白附子:有毒。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解毒散结白芥子:温肺化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旋复花:降气化痰,降逆止呕白前:降气化痰前胡:降气化痰,宣散风热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川贝母: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消肿散结浙贝母:清热化痰,开郁散结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竹沥:清热豁痰,定惊利窍天竹黄:清热化痰,清心定惊海藻:消痰软坚,利水消肿昆布:消痰软坚,利水消肿胖大海:清肺化痰,利咽开音,润肠通便止咳平喘药杏仁:有小毒。

止咳平喘,润肠通便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百部:润肺止咳,杀虫紫苑:润肺化痰止咳款冬花:润肺化痰止咳枇杷叶:清肺化痰止咳,降逆止呕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葶苈子: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白果:有毒。

敛肺定喘,止带缩尿安神药重镇安神药:朱砂:有毒。

镇心安神,清热解毒磁石: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定喘龙骨: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琥珀:镇惊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养心安神药:酸枣仁:养心安神,益肝敛汗柏子仁:养心安神,润肠通便远志:宁心安神,祛痰开窍,消散痈肿合欢皮:安神解郁,活血消肿夜交藤:养心安神,祛风通络平肝熄风药平抑肝阳药: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牡蛎: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代赭石: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熄风止痉药:羚羊角:平肝熄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钩藤:熄风止痉,清热平肝天麻:熄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地龙:清热熄风,通络平喘,利尿全蝎:有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