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十八大前后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
十八以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取得的成就
十八以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取得的成就自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这是一场关系全局的战略性部署,是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部署。
通过不懈努力,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不断加大力度。
十八大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环境保护法修正案》、《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加强环境保护力度。
同时,我国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工作,推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取得显著成效。
在生态保护方面,我国建立了一系列自然保护区,加强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有效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我国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我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动节能减排,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整治力度。
通过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我国的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空气质量逐步提升,水质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同时,我国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了全社会共同治理的良好局面。
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加强了宣传教育工作。
我国通过开展环境教育、生态文明宣传等活动,增强了全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局面。
同时,我国还加强了对环境科技创新的支持,推动环保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推动建立全球生态文明体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积极贡献。
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成就,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借鉴。
总的来看,自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未来,我国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历程
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历程一、引言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
二、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生态环境保护进入了法制化阶段。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正式颁布实施,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
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条例》颁布实施,对资源税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正式颁布实施,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三、生态文明建设成果1. 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1980年森林覆盖率为12.7%,2000年达到17.4%,2018年达到23.04%。
2. 水资源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全国水资源总量和水质保持稳定,大江大河水质明显改善,城市饮用水源地达标率提高到93.4%。
3. 生态系统保护成效显著:我国建立了一批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区、湿地公园等,全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不断提高。
四、未来展望1. 继续加强政策法规制定和实施: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
2. 推动绿色经济转型:加快推进绿色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3.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公众环境意识和责任意识,推动形成人人参与、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良好氛围。
五、结语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在政策法规制定和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未来,我们应该继续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政策法规制定和实施,推动绿色经济转型,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近十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
近十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
1.环境质量改善。
中国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如减少污染排放、禁止毒品使用、开展生态补偿等,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2.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保护工作的同时,各地也开展了一系列生态建设、保护和恢复工作,有效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
3.资源利用效率提高。
在生产方式和消费习惯方面,中国开展了一系列节能减排和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的措施,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
4.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投身于生态建设和保护相关工作中。
5.企业生态责任意识增强。
国家加大对企业生态责任的监管和引导力度,越来越多的企业倡导“绿色发展”,实现了环保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6.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国际认可。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交流,推动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实践或成就
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实践或成就自十八大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就。
国
家不断加强生态环保工作,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推动可持续发展,建
设美丽中国。
首先,我国多项生态环保政策纷纷实施,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打击环境污染犯罪,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财政投入等。
这些政
策的出台,加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严肃性和责任感,为环保工作带来
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其次,在生态修复方面,我国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行生态补偿机制,大力落实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加快退城还林还湿地工作,加强生态保护与度假旅游示范区建设,重点治理长江经济带等,这些实践措施的推行,使得森林覆盖率和湿
地面积明显提升,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了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实惠。
再次,我们国家大力倡导低碳环保生活方式,提倡绿色出行、低
碳饮食等习惯,积极发展再生能源,鼓励绿色建筑等。
这推动了绿色
产业的发展,并有效削减了碳排放量,环保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最后,我们的社会文明建设,也在不断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
中不断自我升华,进一步弘扬环保文化、建立环保意识、弘扬生态道
德等,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然环境,加强环保意识,进一步
保护自然资源。
总之,自十八大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形成了多个领域重要成果,未来,我们还需通过继续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绿水青山、美丽中国更好地融入我们的生活。
党的18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
党的18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十年,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认识最深、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显著的十年。
中国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
十年来,74个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56%,也超过一半,重污染天数减少了87%;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重污染天数比2015年减少了51%。
我国是第一个治理PM2.5的发展中国家,被誉为全球治理大气污染速度最快的国家。
过去十年我国水环境质量发生转折性变化
上海的桃浦工业区是1954年建成的一个化学工业区,曾经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很重,这些年对腾退的污染地块进行有效的治理和修复,这个园区现在已经成为市中心很漂亮的绿地了,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成为上海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和生态修复的标杆。
彩鹮、长臂猿等濒危物种数量不断扩大
过去曾经被认为已经灭绝的彩鹮再次出现,海南的长臂猿也迎来了新的成员,“失踪”百年的极度濒危植物尖齿卫矛也再次被发现,112种特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实现了野外回归,它们种群都在不断地扩大。
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总结汇报
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总结汇报自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以来,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为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推动绿色发展的目标,并明确了要进行生态文明制度改革。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下面就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汇报。
一、理念与目标明确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的核心是转变发展方式。
我们明确了发展生态文明的理念,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创新驱动为支撑、以制度建设为保障。
同时,我们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绿色生活。
二、制度体系完善在制度建设方面,我们坚持以法治思维推进生态文明制度改革。
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我们加强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建设,包括建立了生态文明目标评价体系、生态环境监管体系、环境评价体系等。
三、政策措施得力在政策措施方面,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首先,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如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加强环境执法力度,推动生态补偿机制等。
其次,加大环保投入,提高生态保护的资金支持力度。
再次,推动绿色发展,鼓励采用清洁能源和绿色生产方式,加大环境技术创新力度。
四、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在宣传教育方面,我们加大了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
通过推出系列宣传片、举办主题活动、开展学校、企事业单位的环保教育等,大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特别是在网络宣传方面,我们加强了互联网生态建设,有效推动网络舆论引导。
五、示范项目建设有力在示范项目建设方面,我们大力推进了一系列生态示范项目,如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修复、海洋生态修复等。
通过这些示范项目的建设,有效推动了生态文明的实践经验总结和技术创新。
六、进一步挖掘潜力在深化改革方面,我们面对的问题依然严峻,需要进一步挖掘潜力。
十八以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取得的成就
十八以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取得的成就自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
这些成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强环境治理,实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治理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强了大气、水、土壤等各个领域的污染防治。
2013年以来,我国空气质量不断改善,PM2.5浓度下降了33%,城市优良天数比例提高了13.4个百分点。
同时,我国水环境也得到明显改善,全国地表水和饮用水水质稳步提升。
二、推动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我国积极开展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一批生态保护红线、禁止开发区域和生态补偿机制。
同时,在湿地保护、森林防火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超过10万个自然保护区,覆盖面积达到16.8%。
三、推进低碳经济发展中国政府积极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促进能源消费革命和产业转型升级。
截至2019年底,我国新能源装机容量已经达到了7.8亿千瓦,占全球总装机容量的30%以上。
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宣传和教育我国政府积极宣传和普及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在全社会形成了广泛的生态保护意识。
同时,加强环境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意识。
五、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支持并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环保组织和活动。
同时,在一带一路倡议中也注重推动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等理念。
综上所述,自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然而,在未来的工作中仍需不断努力,进一步加强环境治理、推动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加快低碳经济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宣传和教育,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南京市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南京市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南京市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
南京市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一方面,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和政策文件,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另一方面,南京市的公共交通系统不断完善,城市绿地面积逐年增加,环保措施得到加强。
南京市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1. 环境污染问题仍然严重,尤其是空气和水质污染;
2. 城市建设速度过快,土地资源消耗严重;
3.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突出,大量车辆排放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4. 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尚未达到最佳状态;
5. 绿色生产和消费水平较低。
南京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1.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严控工业和交通领域的污染排放,加强空气和水质治理;
2. 合理规划城市发展,避免过度开发建设,保护土地资源;
3. 加强公共交通建设,鼓励市民减少使用私车,提高城市交通的便利性和绿色性;
4.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科技创新和政策引导,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5. 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推动绿色生产和消费的发展,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通过上述对策的实施,南京市的生态城市建设将能够进一步提升,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百年来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和经验
调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 根本大计。”[6]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
严管、损害赔偿、后果严惩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基。古今中外,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文明的
2013 年 11 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紧 兴衰演替。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我国的楼兰
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古城就是由于生态环境恶化而衰落。坚持生态兴
(四)生态保护和恢复成就巨大
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过程 中,水土流失、河流干涸、森林面积减少、资源 消耗过大、生物多样性面临挑战等生态环境问题 日益突出。1956 年,我国建立第一个国家自然 保护区,1978 年决定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 建设工程,1981 年开启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之 后逐步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 生态保护重大工程,加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 设。通过构建严密科学的制度体系和实施严格有 效的治理,我国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 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我国人 工林面积由改革开放初期的 3.3 亿亩扩大到现在 的 11.8 亿亩,居世界首位。退耕还林工程累计造 林近 5 亿亩。2020 年,我国森林面积达到 2.2 亿 公顷,森林蓄积量达到 175 亿立方米。新中国成 立之初,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 8.6%,1978 年为 12.7%,2020 年达到 23.04%。2000 年到 2017 年, 我国贡献了全球 1/4 的绿色增量,在一定程度上 减缓了全球森林资源大幅下降的趋势。[12] 全国已 经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74 个,各类陆域自然 保护地面积已达 170 多万平方公里。[13] 我国已初 步建立了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体,湿地公园和 自然保护区并存,其他保护形式为补充的湿地保 护体系。根据 2013 年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 我国湿地总面积 5360 万公顷,纳入保护体系的 湿 地 面 积 2324 万 公 顷, 湿 地 保 护 率 达 43.5%。 与 2003 年相比,湿地保护率提高 13.0 个百分点。 2017 年,全国累计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12584 万公 顷,比 2000 年增加 4488 万公顷。[14] 全国荒漠化 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三个五年监测期“双减少”, 自 2004 年以来已经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 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中国防沙治沙的成果为 世界荒漠化防治提供了中国经验,为全球实现土 地退化零增长目标作出杰出贡献。[15] 加强生物多 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就,滇金丝猴种群及总体数 量已由 1996 年的 13 个种群 1000 到 1500 只,增
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性成就
03
5
生态文明建设合力增 强
生态文明建设合力增强
01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社会 共同关注的焦点
02
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都积 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这种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了推03ຫໍສະໝຸດ 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进一
步推动了中国的绿色发展进程
6
结语
1 总的来说,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 建设取得了显著的历史性成就
3
全球生态治理贡献突 出
全球生态治理贡献突出
1
中国不仅在国内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也在全球生态治理中发挥 重要作用
通过参与全球气候谈判、推动《巴黎协定》等国际合作,中国展现 了大国担当
2
3
同时,中国还积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环保援助和技术支持,帮助这 些国家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进一步推动全球绿色发展
新时代十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 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 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 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不断 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 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 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 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 伐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 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在新时代, 其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 的成就。这些成就的背后,是无 数人的付出和努力,以及国家对 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和战略 规划
结语
2
这些成就不仅体现在生态环境质 量的持续改善上,也体现在绿色 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全球生态 治理的贡献突出、生态文明制度 体系的更加健全以及生态文明建 设合力的增强等方面
3 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中国政府
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4
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一、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快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在这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用强有力的政策指令,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国家长治久安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国情,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重点,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着力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投入。
近年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支出上不断加大投入,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已经逐步形成了“绿色发展、低碳减排、节约资源、污染防治”的新型发展观念,并不断完善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制度和法律体系。
3、实施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改革措施。
我国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如: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加大能源节约和清洁能源使用,实施节水行动,改善自然生态,发展清洁生产,推行绿色农业,推进国土绿化,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强化生态文明教育,推动绿色消费,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等。
4、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取得了显著成效,空气质量有所改善,水质有所提高,国土绿化率有所提升,森林覆盖率有所改善,荒漠化控制取得了积极成效,水污染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建立,野生动物数量有所
增加等。
以上所述,就是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我们应该继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一个更加美丽的家园。
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实践或成就
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实践或成就引言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中国在十八大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实践和成就。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与意义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被纳入了中共十八大报告中。
中国作为人口众多的国家,经济和工业的快速发展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影响到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对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威胁。
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中国决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这一举措旨在通过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系统,推动经济的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实践与成就2.1 生态环境保护中国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被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意识得到了提高。
污染治理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大气、水质和土壤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具体措施和成就包括:1.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实施了一系列减排措施,包括加强工业企业排放标准、推广清洁能源等。
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重点城市的雾霾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
2.加强水环境保护,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加强水源保护区管理,推动水环境整治工程。
饮用水水质和水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
3.加强土壤保护与治理,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修复和治理受污染土壤。
农田土壤质量有所改善,农产品质量得到了提升。
2.2 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中国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加强了自然保护区管理,推广生态文明理念和实践。
全国范围内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得到了实施和推动。
具体措施和成就包括:1.建立自然保护区网络,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和监测。
加强对濒危物种和生态关键区域的保护,提高生物多样性。
2.推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增加森林覆盖率和草地面积。
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受到了有效保护和修复。
3.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推动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与启示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与启示作者:邓丽君来源:《人民论坛》2020年第29期【摘要】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认识最深、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好的发展“快车道”,生态文明建设逐渐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全方位和全过程,并取得历史性的显著成效。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绿色发展、改革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提高全民参与意识,不断把中国建设得更加美丽。
【关键字】新时代生态文明成就启示【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探索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在规律,在充分吸收中国古代生态智慧、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借鉴西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思想引领行动,价值决定方向,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逐渐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全方位和全过程,并取得历史性的显著成效。
一是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全国绿地面积明显扩大,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仅约8.6%提高到2019年的22.96%。
全国森林蓄积量逐年增加,草地累计退化速度放缓,全国农用地土壤环境状况总体稳定,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
全国水土流失、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呈现整体遏制、持续缩减、功能增强、效果明显的良好态势。
在水体治理上,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明显改善。
与2012年相比,2019年七大流域和西北诸河、浙闽片河和西南诸河流域水质明显改善。
湖泊富营养状况得到有效遏制。
在大气治理上,二氧化硫年均浓度明显下降。
目前我国环境质量整体呈稳中向好趋势。
二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新时代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认识程度之深、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都前所未有。
“四梁八柱”的构建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系统性、完整性,它从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三个方面分别建立起不同的环境治理制度。
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聚焦突出环境问题加强生态环保监督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议
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聚焦突出环境问题加强生态环保监督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议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8.11.19•【字号】•【施行日期】2018.11.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聚焦突出环境问题加强生态环保监督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议(2018年11月19日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动员全市各级国家机关和广大人民群众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议》、省人大常委会《关于聚焦突出环境问题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议》,进一步聚焦我市突出环境问题,加强生态环保监督,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我市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特作如下决议:一、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先后召开全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动员大会、河长制暨水环境提升大会、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推进会等,制定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签订“书记版”生态环保目标责任书,对全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具体部署,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目标任务。
2018至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事关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效,事关完善城市功能和提高城市首位度,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南京城近10年的发展文章
南京城近10年的发展文章
标题:南京城近10年的发展
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历经沧桑,如今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每一个黎明和黄昏。
过去十年,是南京飞速发展的十年,它如同一只破茧成蝶的蝴蝶,经历了痛苦的挣扎与等待,终于绽放出耀眼的光彩。
一、城市建设焕然一新
十年前的南京,或许还留有一些老旧、陈腐的痕迹,然而现在,这座城市已经脱胎换骨。
街道变得更加宽敞整洁,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现代与传统交织在一起,共同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城市画卷。
二、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南京一直致力于打造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
这十年间,绿化覆盖率大幅提升,玄武湖、紫金山等公园得到精心维护和改造,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市民们可以在闲暇之余,尽享大自然的美好。
三、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南京的经济实力在这十年间得到了显著提升。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南京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产业蓬勃发展,为城市的繁荣注入了强大动力。
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南京,这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在过去的十年里,文化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等文化设施日益完善,各种文化活动层出不穷,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精神生活。
五、社会民生福祉提升
南京始终把民生福祉放在首位,在这十年间,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市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幸福感满满。
六、展望未来
未来,南京将继续保持其强劲的发展势头。
在新的十年里,南京将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深化经济结构调整,繁荣文化事业,增进民生福祉。
我们相信,南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成就、经验与展望
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成就、经验与展望作者:秦书生,王新钰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02期[摘要]新时代十年来,我国围绕环境法制建设、环境政策规范和环境管理体制三个主要方面精准发力,环境立法逐步走向健全,环境政策规范不断完善,环境管理和执法效能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取得了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结合、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坚持垂直管理与统一监管相结合、坚持刚性约束与多元激励相结合等若干工作经验。
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仍需在制度内容丰富完善、制度整合衔接和制度执行落实等方面持续发力,协同推动生态文明制度的效能充分释放。
[关键词]生态文明制度;环境法制建设;环境政策规范;环境管理[中图分类号] D64;X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8-1763(2024)02-0001-08Achievement,Experience and Prospect of China’s System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EraQIN Shusheng, WANG Xinyu(School of Marxism,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110169, China)Abstract:During the past decade in the new era, China has made great efforts in three main aspects: environmental legislation has been gradually improved, environmental policy norms have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law enforcement efficiency have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constructing the system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ome working experience has been gained, such as adhering to the combination of top-level design and grassroots practice, overall promotion and key breakthroughs,vertical management and unified supervision, and rigid constraints and multiple incentive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new era and new journey, it is still necessary to make continuous efforts in enriching and perfecting the system content,integrating and connecting the system, and implementing the system, so as to jointly promote the full release of the efficiency of system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Key words: system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nvironmental legal system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policy norm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制度是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设立的系统,这个系统由一系列原则、规则、程序组成。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意见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南京市委员会,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10.15•【字号】宁委发[2013]56号•【施行日期】2013.10.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宁委发〔2013〕56号2013年10月15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走在生态文明新时代前列,建设“美丽中国”标志性城市,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意见》,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多年来,全市上下坚持“生态为基”方针,坚持“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道路,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
但是,随着南京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全市资源环境瓶颈约束日益明显,成为制约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的最大“短板”。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推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必然选择,是加快转变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改善生态环境、维护代际公平、改善老百姓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全市上下各级各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重要性和艰巨性,以更新的发展理念、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政策举措,将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坚持不懈,务求实效。
二、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基本方针,以优化空间发展布局、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把南京打造成自然生态与社会文明高度和谐统一、独具魅力的绿色都市,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南京政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国家统一和可持续发展
南京政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国家统一和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加剧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我国发展的必然要求。
南京市政府将不断推进城市绿化、保护生态环境、加强节能减排等各项措施,加快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推进国家统一和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提高环境质量作为首批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市,南京在城市绿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未来,南京将继续加大绿化投入,以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南京市政府还将在城市规划中融入生态保护理念,推进“水城共融、山城共融、林城共融”,打造绿色生态城市。
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切实保障大气、水、土壤等自然资源南京市政府将进一步完善各项环境保护制度,积极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在水环境保护方面,南京市将重点治理长江流域水污染,严格实行“一江一策”要求,建设环保执法检测机构,加快建设污水处理厂等环保基础设施,确保长江水质不断改善。
在大气环境治理方面,南京市将加强排放源头治理和大气污染监测,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建设,逐步减少各类污染物的排放。
在土壤保护方面,南京市将严格执行土壤污染防治法,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工作,实现“滇池模式”,严禁污染企业迁出污染,防止环境跨区域污染。
三、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南京市将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制定并执行中长期节能减排规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发展低碳经济,推广清洁能源,降低能源消费成本。
南京市政府还将鼓励企业采用污染物减排技术和设备,加快迈向绿色制造。
同时,在能源利用和排放产生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周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实现实际可行的生态平衡。
四、加强发展乡村旅游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南京市政府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扶持农民兴业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保障乡村旅游环境质量,加强旅游市场监管,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五、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公民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南京市政府将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发扬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引导全民关注环境问题,改变不良习惯,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述评
生态修复:中国积极推进生 态修复工作,通过植树造林、 湿地保护等措施,提高了生 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空气质量显著提升,PM2.5浓度下降 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水质优良率提高 土壤污染防治取得积极进展 自然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不断加大
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
森林覆盖率持续增长,荒漠化、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 湿地保护和恢复取得积极进展,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深入实施,生态安全屏障得到巩固
强化政策措施的 落实和监督
加强国际合作与 交流
推进制度创新
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 核制度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
推行生态补偿制度
强化科技支撑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 动绿色技术的创新和应
用
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科 技创新体系,鼓励企业
自主创新
加强国际合作,引进 国外先进的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 展的重要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保护生态 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绿色发展 的必然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全球 环境治理,促进人类命运共同 体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改善人民生活环境质量
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 性
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措施
实施严格的环 保法规和标准, 强化环境监管
推广绿色低碳 的生产方式和 生活方式
加强国际合作, 共同应对全球 环境挑战
01
0 2
0 3
0 4
THANKS
汇报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国生态文明建 设述评
汇报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顾十八大前后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
周质文(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学号:101292042)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我生在南京,长在南京,看着南京市高楼一座一座竖起,却又看着南京一天天被污染。
随着我的学识不断增长,我越来越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一个城市的重要性,了解到保护生态环境不能依靠先污染、后治理的老模式。
走在南京市里,看着日益增多的雾霾天气,秦淮河和金川河沦为臭名昭著的臭水沟,家里的灰尘掸走一层很快又覆满一层,越来越感受到改变发展模式,加大力度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性。
我上高中在南京市第一中学,地处繁华的新街口地区,我们每天上课的教学楼旁就是千年来默默守护南京城的秦淮河,讽刺的是恰恰是这条河给我们高中生活带来无尽的烦恼,因为她由于受到严重工业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记忆中清澈见底的秦淮河已经变成了一条看上去黑乎乎,漂满了各色垃圾、水藻和污物,散发出阵阵臭味,尤其在夏天的中午,臭气随热气上升,恰在我们下午的第一节课炎热的天气里我们不能打开窗户。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和治理,于是经常见到学校旁的秦淮河里有治理人员的身影,经过几年的治理,现在的一中学生们再也不用在炎热的夏季紧闭门窗,现在风吹河岸闻到的再也不是阵阵恶臭,河里再也不是漂满污物,恢复了往日的清澈,河两岸到了春天杨柳依依,景致也有几分迷人。
重要的是代表南京形象的秦淮河洗去了臭水沟的恶名,南京人终于看到了环境改善的希望。
同样是秦淮河,中华门外的外秦淮曾经是南京人夏季消暑嬉水的地方,然而随着南京市经济建设,来这里嬉水的人不见了,就连水里的鱼儿都消失了踪影,同样是污秽不堪,恶臭阵阵,路过的行人纷纷捂住口鼻,许多人甚至带著口罩。
同样是近年来政府加大力度治理,在环境保护方面加大投资,如今的外秦淮风光带建设取得一定成就,从中华门到武定门,人们可以在湖边漫步,各种水鸟也回到了这里,春天里鸟语花香,别有一番景致。
代表老南京形象的内秦淮也在近年经历了很大变化。
内秦淮在夫子庙地区,是老南京人的聚居地之一,老南京人的生活离不开秦淮河,在河里洗菜、洗衣服、洗澡,生活用水全靠这秦淮水。
然而,一方面人们环保意识淡薄,随着人口剧增,生活垃圾填满了河道,另一方面随着工业污染秦淮河水变得污浊不堪,又由于城市建设,老南京人被迫离开了秦淮河两岸,随着夫子庙地区越来越繁华,秦淮河越来越脏,老南京的民俗也越来越找不到踪影。
还得感谢政府在近年来的大力治理污染,让内秦淮恢复了往日的清澈。
现在,在夫子庙旅游风景区,乘坐画舫,在秦淮河中徜徉,体会老南京的韵味,成了南京市的一大旅游胜地。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我自小呼吸道不好,受不了空气污染,但在每年秋冬之交就会有大规模的焚烧秸秆的活动,产生了大量的空气污染物,让我的呼吸道饱受折磨,有时甚至严重到漫天呈灰黄色,人们连出门都不能的地步。
秸秆焚烧,主要原因有两点: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煤气使用日益广泛,农民朋友对柴草的需求下降;二、焚烧产生的草木灰的确是一种肥料,故而产生的焚烧农作物秸秆的行为。
所以这种行为屡禁不止,在我们国家的农业发展水平仍然较低的现实下,政府采取以下措施合理利用秸秆:一、机械化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用机械将秸秆打碎,耕作时深翻严埋,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将秸秆腐化分解。
另一种秸秆回田的有效方法是将秸秆粉碎后,掺进适量石灰和人畜粪便,让其发酵,在半氧化半还原的环境里变质腐烂,再取出肥田使用;二、过腹还田。
过腹还田是将秸秆通过青贮、微贮、氨化、热喷等技术处理,可有效改变秸秆的组织结构,使秸秆成
为易于家畜消化、口感性好的优质饲料;三、培育食用菌。
将秸秆粉碎后,与其他配料科学配比作食用菌栽培基料,可培育木耳、蘑菇、银耳等食用菌,能有效地解决近几年食用菌生产迅猛发展与棉籽壳供应不足的矛盾。
育菌后的基料经处理后,仍可作为家畜饲料或作肥料还田;四、制取沼气。
稻草秸秆等属于有机物质,是制取沼气的好材料。
我国的北方、南方都能利用,尤其是南方地区,气温高,利用沼气的季节长。
制取沼气可采用厌氧发酵的方法。
此方法是将种植业、养殖业和沼气池有机结合起来,利用秸秆产生的沼气进行做饭和照明,沼渣喂猪,猪粪和沼液作为肥料还田。
此种方式是生态农业良性循环的良好模式,它适应了现代化农村发展的需求,受到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五、用作工业原料。
农作物秸秆可用作造纸的原料,还可以用作压制纤维木材,能弥补木材资源的不足,减少木材的砍伐量,提高森林覆盖率,使生态环境向良性发展。
六、用于生物质发电。
将秸秆直接焚烧和将秸秆同垃圾等混合焚烧发电,还可以气化发电。
秸秆是一种很好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每两吨秸秆的热值就相当于一吨标准煤,而且其平均含硫量只有3.8‰,而煤的平均含硫量约达1%生物质的再生利用过程中,排放的CO2与生物质再生时吸收的CO2达到碳平衡,具有CO2零排放的作用,对缓解和最终解决温室效应问题将具有重要贡献。
这些方法有效的解决了部分焚烧秸秆的行为,近年明显感到空气质量有所改进。
综上所述,在十八大召开前后这些年在生态环境的建设上,政府不但加大了力度,也动足了脑筋,从加大治理力度和改变发展模式两个方面着手,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缩减治理成本,加强治理效果,取得不少收益,尽管近年来环境问题没有得到根治,不过我们要从自身做起,牢记十八大报告中的教导,做到生活垃圾不随意丢弃,集中处理,合理使用化学洗涤剂,加上政府部门的努力,中国的生态环境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