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教案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教案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教案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教案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明透、背桶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古诗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作者对农民的同情。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指导学生观素描图,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课时划分:两课时

2019年5月21日第十四周星期四第一节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说说

小朋友,我们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从哪儿来的?

二、学习古诗《锄禾》

1、出示古诗图文:看图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解题:唐代诗人李绅写的。

锄:锄头,这里表示动作。禾:禾苗。“锄未’是什么意思呢?

3、讲读诗句第1句。

(l)自读。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2)看图理解;”日当午“:太阳当头照的意思。”汗“;汗水。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

(3)这幅图以及第一句诗说明了什么?应该怎样朗读呢?

(4)小结:古诗1、2两行写了农民顶着烈日在内田间辛勤劳动的情景,这是诗人所看到的。

4、讲读第2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自己边读边想;这句诗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说一说。

(3)指导朗读。

(4)小结:这两行告诉我们粮食来得不容易,这是诗人所想到的。

三、巩固诗意,练习背诵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轻声地和老师一起说。

3、指名说。

4.背诵表演古诗.

5.这首《锄禾》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四、指导写字

1.“禾”独体字,与“木”比较,书写时笔画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

“午”独体字,与“干”、“牛”相比较.

“粒”左窄右宽。

“辛”、“苦”:这两个字都有一长横,要写得稳而长。

2、师范写’禾、粒、辛、苦“

3、生描红、临写。

教学后记:学生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学会要爱惜粮食。2019年5月21日第十四周星期四第二节

第二课时

一、课前说说:

我们吃的粮食来之不易,平时要怎么样做?

二、指导看图

问:这幅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三、讲读诗句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粟:小米。泛指谷拉.

子:这里读第三声,也指谷粒.

2、体会”春--秋“、”种--收“、”一粒粟--万颗子“的对比,感受农民一年到头的辛劳和取得丰收的不易.(指导朗读)

3、联系词句,学会扩展成语,积累成语.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精耕细作、千仓万箱

4、可是面对一片丰收,农民为什么会出像诗句中的悲惨象呢?

5、学习”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四海:普天下,全中国。无闲田:没有丢弃不种的田地。

犹饿死:还是饿死了。

6、指导朗读.

体会”无闲田“与’犹饿死”的强烈对比,让学生感受遍地丰收景象与农民怕死荒野这两幅图,在心中激起“为什么”的疑问。

7、此时此刻,你们想说什么?想问什么?

8、小结:农民在黑暗的社会里受到剥削阶级的残酷剥削,过着悲惨的生活。

三.巩固诗意,指导背诵

四、指导写字

1、收:左窄右宽.

夫:注意撇捺的舒展与平稳。

闲:“门字框”要写得舒展些.

2、师范写,生描红,仿写。

教学后记:学生对旧社会的农民的悲惨生活,懂得粮食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要爱惜粮食,不吃剩一粒米饭。

学前班语言活动教案《悯农》

学前班语言活动教案《悯农》 百手整理起驾为您 活动目标: 1 理解古诗的内容,能按古诗的韵律、节奏朗诵,体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 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萌发幼儿热爱农民的情感。 活动准备:古诗挂图,小朋友的书。 活动过程 一、分组引导幼儿讨论 1 白米饭从哪里来的? 2 是怎么来的?容易吗? 二、教师朗诵古诗,解释诗意。 1、“锄禾日当午”中的“锄”是锄草的意思;“禾”是指庄稼。“日当午”指到了中午,太阳当头照。 2、“汗滴禾下土”是农民的汗水一滴滴地到禾苗下面的土里。形容农民劳动很辛苦。 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盘”指碗,“餐”指粮食,“皆”是都的意思,谁知道碗里的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种出来的。 三指导幼儿朗诵: 1韵律节奏为:每一句的前两字相连,后三字相连,中间略停顿。2重音字为:日、午、土、餐、粒粒。辛苦。 四.结合学古诗,带幼儿去田间观察农民劳动的情景,从而帮助幼儿自然而然地习得古诗。 五、教育幼儿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黄梅调《古朗月行》 一活动目的:1感受黄梅戏曲调清新婉转的特点。2学习用“填词”的方式改编戏曲,尝试为黄梅戏曲调配新词。3萌发幼儿喜爱黄梅戏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1黄梅戏《打猪草》选段的录音带及伴奏带。2幼儿已听过黄梅戏曲调。3幼儿已熟练掌握多首五言绝句。 三活动过程:(一)听黄梅戏:放录音《打猪草》选段,让幼儿感受原曲。师:“这是一首什么曲子?你们喜欢听吗?”“为什么觉得很好听呢?”(幼儿自由讲述,引导其感受黄梅戏的特点。) (二)哼唱黄梅戏 引导幼儿用衬词随乐哼调感受黄梅戏曲调的韵味。 (三)学唱黄梅戏

古诗《悯农》教案

悯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 通过诵读,使学生感受农民劳动辛苦,粮食来之不易。 3. 渗透爱惜粮食的思想教育。 4. 积累古诗,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教学重点: 培养读诗兴趣,感受农民劳动辛苦,懂得粮食来之不易。★教学难点: 感受诗的节奏美,韵律美,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今天,陆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想请小朋友们帮我解决一下。你们愿意吗?(出示“一碗打倒的饭”图)学生观察。 这就是向老师遇到的难题,有个孩子每天吃饭都吃不完,而且漏得满桌子都是。我想请会讲道理的小朋友替陆老师给他讲讲道理。(,, 这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2. 师出示“辛苦”,教读。 3. 你们见过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粮食吗?老师带来了一幅图,就是农民伯伯平常劳作的情景,请小朋友翻开书,看看图上都画了什么? 二、观察图画: 1.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农民伯伯在锄草,他很辛苦。)2.再次齐读“辛苦”,并贴在黑板上。 3.你怎么看出农民伯伯很辛苦?(头上的汗珠一颗颗地往下掉。)4.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配这幅图的诗——《悯农》。跟老师一起写写“农”。(师写,生书空。) 全班齐读课题。 三、学习生字: 1.听范读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古诗,要听清字的读音,用右手的食指指着字,看谁最认真? 2.小朋友们也想自己来读一读这首诗吧,好,自由读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把它圈起来,想办法解决。 3.指名读诗。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是怎么做的? 你可真会学习!掌握了方法,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 这首诗里,你们有不认识的字吗?指名问,指名答。 原来遇到了不懂的字还可以问老师,问同学,问爸爸妈妈,, 4.老师把古诗里的生字宝宝都请到了幻灯片上,请看(出示幻灯),用上你喜欢的学习方法,先自由读读生字,看谁读得最认真? 指名读生字。

古诗二首(悯农)

《古诗二首》导学案 班级姓名评价家长签字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两首古诗,体会这两首诗描写的不同情境和抒发的不同情感。 2.学会生字,理解生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发挥小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全力以赴,尽最大能力完成今天的学习任务,感受成功。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运用习得的古诗学习方法,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2)通过查字典或有关资料,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在后面我的“疑问处”。 (4)学有余力的同学提前进入探究点的探究,检测一下自己的自学能力。 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四川绵州昌隆县人(今四川省江油市)。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大李杜”,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李绅(772-846),唐代诗人字公垂,无锡(今江苏省无锡市)人。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悯农》诗二首,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 2、预习自测 (1)比一比,再组词

蒲()悯()粟()炉()郎()犹()铺()闽()栗()芦()朗()忧()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秋浦(pú pǔ)赧郎(nǎn hǎn) 紫烟(zǐchái)无限(yín xiàn) (3)查找有关劳动的诗歌写在下面的空白处。(至少两首) 我的疑问: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问的问题写下来,等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课内探究 1.我思考,我收获: 学习建议: 请同学们用2分钟左右时间认真朗读古诗,并结合预习中自己的疑问开始下面的探究学习。 2.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自读古诗,了解每句诗的意思,然后在小组内交流,(默读课文,在书上做好批注笔记。用时5分钟) 探究点二:对比两首诗,找出它们的异同。(解决途径:思考《秋浦歌》描绘了怎样的一幅场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悯农》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小班教案:古诗悯农

小班教案:古诗《悯农》 【活动目标】 1、在初步了解诗意的基础上学习有表情地朗诵古诗。 2、尝试用配乐诵读、歌唱等方式学习古诗,激发吟唱古诗的乐趣。 3、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要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师:小朋友,你们今天早饭都吃些啥呀? 师:那你们知道你们早上吃的馒头、粥都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呢? 师:告诉你们吧,它们都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瞧!农民伯伯来了。 2、:农民伯伯在干什么呀? 3、师:古时候有一个小朋友叫李绅,他看到农民伯伯这么辛苦的劳动就写下了一首古诗,名字叫《悯农》,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学习古诗,初步理解诗意。 1、完整欣赏古诗一遍。

2、师:这首古诗名字叫什么? 3、师:那这首古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逐句讲解并学念古诗。 :图上有谁?他在干什么?小朋友看,挂在天空中红红的是什么呀?那 你们知道什么时候的太阳最红最热? 老师小结:中午的太阳火辣辣的照着大地,农民伯伯还在田里锄草松土。 齐念第一句诗句,并学做农民伯伯除草的动作。 :你们看农民伯伯的脸上都流出了什么?汗水一滴滴都滴到哪里? 老师小结:太阳火辣辣的照着,一会儿工夫农民伯伯的脸上就流出了汗,一滴一滴滴到了在禾苗下面的土里,农民伯伯辛苦不辛苦? 齐念第二句诗句,并学做农民伯伯擦汗的动作。 :这是什么?谁知道我们每天吃的饭是从哪里来的? 齐念第三、四句诗句,并学每天吃饭的动作和牢记在心的动作。。 4、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整的念一念, 5、师:小朋友念得真不错,如果配上音乐来念一念会怎么样呢。

6、师:小朋友念得真棒,都像一个个小诗人了。下面我们再把刚才的动作加上去念一念。 7、师:刚才我发现有几个小朋友朗诵非常好,我们请他们上来表演, 三、引用《月亮婆婆喜欢我》的曲调学习用歌唱古诗,萌发喜欢古诗的情感。 1、师:老师还把这首好听的古诗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一起来听听。 2、幼儿学习歌唱《悯农》。 四、教育幼儿要从小爱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师:小朋友,我们学了这首古诗后,知道每天吃的饭是从哪里来的?农民伯伯这么辛苦的劳动,那我们小朋友吃饭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 :小朋友看,这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你喜欢哪个小朋友?为什么? 五、结束。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去把今天学的这首古诗念给后面的客人老师听听。

古诗《悯农》教学设计

古诗《悯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农、午、汗、粒、辛”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体会劳动人民的辛苦,学会珍惜粮食。 教学重点: 1.会认5个字。 2.朗诵、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使学生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初步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看古诗中的图片,教师描述:唐朝有一位诗人叫李绅,他也是朝廷的一个大官。有一年夏天,他来到郊外的农村,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田间干活,不由得吟诵到:(教师范读古诗) 2.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悯农》。板书课题,认识生字“农”,强调读准后鼻音。齐读课题。

二、认读生字,初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圈出生字,读准字音。 2.同桌合作,互相读一读生字,正音。 3.多种形式的读生字卡片,检查认读。 4.再读古诗,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 三、诵读感悟 1.下面让我们跟随着诗人一起到田间去看一看。(学生看书上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全班齐读 3.现在,你和诗人就在田间,你想对这位老农说些什么? (让学生跟随诗人一起去看看、想想,就能很快理解诗句的意思,读出的诗句也很有感情了) 4.是啊,这么炎热的夏天,老农还在锄禾,他身上的汗珠直往下滴,滴落在禾苗下的土地里,多么辛苦啊!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这两行诗。 5.我们吃的米、面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三、四行诗。指名回答。 6.是啊,我们碗里的米饭每一粒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行。 (联系生活实际,想想农民种田时的情景,让学生懂得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古诗《悯农》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古诗《悯农》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1、在初步了解诗意的基础上学习有表情地朗诵古诗。 2、尝试用配乐诵读、歌唱等方式学习古诗,激发吟唱古诗的乐趣。 3、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要爱惜粮食。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师:小朋友,你们今天早饭都吃些啥呀? 师:那你们知道你们早上吃的馒头、粥都是用什么做出来的 呢?(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继续提问,直至幼儿答不出) 师:告诉你们吧,它们都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瞧!农民伯伯来了。 2、(出示农民锄地的图片):农民伯伯在干什么呀? 3、师:古时候有一个小朋友叫李绅,他看到农民伯伯这么辛苦的 劳动就写下了一首古诗,名字叫《悯农》,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学习古诗,初步理解诗意。 1、(出示视频)完整欣赏古诗一遍。 2、师:这首古诗名字叫什么?(出示ppt1) 3、师:那这首古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逐句讲解并学念古诗。 (出示Ppt2):图上有谁?他在干什么?小朋友看,挂在天空中红红 的是什么呀?那

你们知道什么时候的太阳最红最热? 老师小结:中午的太阳火辣辣的照着大地,农民伯伯还在田里锄 草松土。 齐念第一句诗句,并学做农民伯伯除草的动作。 (出示Ppt3):你们看农民伯伯的脸上都流出了什么?汗水一滴滴 都滴到哪里? 老师小结:太阳火辣辣的照着,一会儿工夫农民伯伯的脸上就流 出了汗,一滴一滴滴到了在禾苗下面的土里,农民伯伯辛苦不辛苦? 齐念第二句诗句,并学做农民伯伯(jy135幼儿教育 https://www.360docs.net/doc/657345424.html,)擦汗的动作。 (出示Ppt4):这是什么?谁知道我们每天吃的饭是从哪里来的? 齐念第三、四句诗句,并学每天吃饭的动作和牢记在心的动作。。 4、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整的念一念,(完整朗诵两遍) 5、师:小朋友念得真不错,如果配上音乐来念一念会怎么样呢。(配乐朗诵两遍) 6、师:小朋友念得真棒,都像一个个小诗人了。下面我们再把刚 才的动作加上去念一念。(加上动作配乐朗诵两遍) 7、师:刚才我发现有几个小朋友朗诵非常好,我们请他们上来表演,(个别幼儿表演) 三、引用《月亮婆婆喜欢我》的曲调学习用歌唱古诗,萌发喜欢 古诗的情感。 1、师:老师还把这首好听的古诗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一起来 听听。(老师示范唱) 2、幼儿学习歌唱《悯农》。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说课稿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说课稿 老师们: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二册第二十课《古诗两首》。 一、教材分析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我们的教材安排的古诗内容的学习,数量虽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材料。本课《锄禾》和《悯农》两首古诗,都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每首诗都是五言绝句。两者相比,《锄禾》难度较之《悯农》稍大些。我准备按顺序先教学《锄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基本学习古诗的方法,接着再学《悯农》。然后再以一首带多首,放手让学生学习补充的两首诗歌《咏鹅》、《春晓》。当然,这两首古诗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难易适中,既培养了孩子的自学能力,又是对古诗的积累。所以,学好古诗《锄禾》是本课教学的关键。根据教材的难易和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我分两教时进行教学。第一教时:把《锄禾》作为范例进行教学,充分解剖,充分展示学习过程;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学《悯农》,补充学习《咏鹅》、《春晓》。这样安排简洁、紧凑而又有所侧重。

下面我重点来分析一下《锄禾》这首古诗。(出示课件画面并板书:锄禾) 《锄禾》是学生在小学课本中学到的第三首古诗。在这之前所学的《画》和《古郎月行》两首古诗,意思浅显易懂,而《锄禾》这首古诗也比较简单,但在理解意思时必须适当调换词语的顺序。那么,正确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也就是本课教学难点之一。从内容上看,《锄禾》的前两句描写农民在烈日下挥汗锄禾的劳动场面;后两句通过反问告诉人们粮食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使学生能够自主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同情。 根据教材特点和大纲要求,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结合课后的练习题,同时针对我校一年级小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第一课时的五个教学目标: 1、掌握5个生字:禾、午、粒、辛、苦,着重理解“锄禾”“当”、“皆”“辛苦”这些字词的意思。(智能目标) 2、能说出这首古诗的意思。(智能目标) 3、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熟练背诵古诗。(技能目标) 4、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技能目标) 5、懂得农民劳动的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教育学生尊重农民的劳动,爱惜粮食。(情感目标)

古诗《悯农》教案

《悯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激发学生 学习古诗的兴趣。 2.通过诵读,使学生感受农民劳动辛苦,粮食来之不易。 3.渗透爱惜粮食的思想教育。 4.积累古诗,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 ★教学重点: 培养读诗兴趣,感受农民劳动辛苦,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教学难点: 感受诗的节奏美,韵律美,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陆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想请小朋友们帮我解决一下。你们愿意吗?(出示“一碗打倒的饭”图)学生观察。 这就是向老师遇到的难题,有个孩子每天吃饭都吃不完,而且漏得满桌子都是。我想请会讲道理的小朋友替陆老师给他讲讲道理。(……这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2.师出示“辛苦”,教读。 3.你们见过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粮食吗? 老师带来了一幅图,就是农民伯伯平常劳作的情景,请小朋友翻开书,看看图上都画了什么? 二、观察图画: 1.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农民伯伯在锄草,他很辛苦。) 2.再次齐读“辛苦”,并贴在黑板上。 3.你怎么看出农民伯伯很辛苦?(头上的汗珠一颗颗地往下掉。) 4.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配这幅图的诗——《悯农》。跟老师一起写写“农”。 (师写,生书空。) 全班齐读课题。 三、学习生字: 1.听范读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古诗,要听清字的读音,用右手的食指指着字,看谁最认真? 2.小朋友们也想自己来读一读这首诗吧,好,自由读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把它圈起来,想办法解决。 3.指名读诗。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是怎么做的?

你可真会学习!掌握了方法,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 这首诗里,你们有不认识的字吗?指名问,指名答。 原来遇到了不懂的字还可以问老师,问同学,问爸爸妈妈…… 4.老师把古诗里的生字宝宝都请到了幻灯片上,请看(出示幻灯),用上你喜欢的学习方法,先自由读读生字,看谁读得最认真? 指名读生字。 5.小老师们教得真好!请你们同桌之间也互相读一读,注意用手指指着字读。 齐读。 6.这些生字娃娃又交上了新朋友,你能把它们读出来吗?(出示词语:悯农、日当午、谁知、汗滴、粒粒、辛苦) 7.现在这些生字都躲到诗里面去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抽生读课文,其他小朋友用手指着书,认真听,听他哪个字音读准了,哪个跟你不一样,等会儿请你给他指出来。 8.齐读古诗。 四、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1.刚才我们一起学了生字,读了古诗,同学们学得特别好,下面,请你们再读这首古诗,从古诗中你知道了什么? 2.抽生答。(……我知道了农民伯伯很辛苦) 3.你从哪些诗句中感受到了农民伯伯很辛苦?自己读一读。 重点指导: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 指导方法:先通过做锄草的动作体会辛苦应表现得行动缓慢,吃力,在朗读时语气应重而稍慢,基本领悟即可。 4.师范读全诗。 听了老师读古诗,你们发现了什么?原来读古诗是有节奏的(幻灯出示《悯农》的朗读节奏) 5.指名读,齐读。 6.能背的同学背一背,不会背的同学可以再看看书。 五、拓展延伸: 1.同学们,你们读得真好。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农民劳动的辛苦。那么当你面对农民辛苦劳动的成果——粮食时,你想对大家,对自己说些什么呢?(粮食来之不易,同学们爱惜粮食) 2.诗人李绅还写了另外一首《悯农》(春种一粒粟),让我们来读读吧!(幻灯出示) 3.通过学习古诗,我们知道了农民劳动的辛苦。 4.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收集了自己喜欢的古诗,你能背一背吗? 指名背古诗。

《悯农》教学设计

《悯农》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简析: 歌曲《悯农》内容选自同名经典古诗,体现了音乐与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的完美结合。歌曲为二拍子,旋律流畅优美,以中速吟唱,情感真挚。歌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农民在烈日下辛勤耕作的艰辛,说明了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应爱惜粮食的道理。 二、教学对象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模仿能力较强,他们与生俱来的爱唱、爱跳的天性能很好地帮助自己将自身学习音乐、感受音乐和创造音乐的潜能挖掘出来。尤其是当动静相结合的教学活动与他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达成一致的时候,往往能触动起他们极大的音乐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通过诵读、吟唱、表演等丰富有趣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能有韵律、有情感地吟诵古诗《悯农》,能准确、流畅地演 唱歌曲《悯农》,能进行歌曲《悯农》的动作创编并乐于参与表现;使学生懂得珍惜劳动果实,爱惜粮食的道理,培养和激发学生用音乐语言传承和热爱祖国经典文化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 、能用真挚的情感吟诵古诗《悯农》。 2、能用有气息支持的声音流畅地吟唱歌曲《悯农》

五、教学难点:附点音符和八分音符旋律的正确演唱。 六、教学媒体: 钢琴、教学光盘、音乐等 七、教学过程: (一)感受古诗歌曲:《悯农》 播放歌曲《悯农》,教师带领学生自然地摆动身体,初步感受歌曲韵律,以愉快的心情进入音乐课室。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熟悉《悯农》音乐旋律及本课学习内容) (二)吟诵古诗:《悯农》 、请个别学生朗诵唐诗《悯农》; 2、引导学生模拟古诗人吟诗作对的情形及神态,有节奏地朗诵《悯农》; 3、和学生一起在《悯农》音乐的伴奏下,有感情地朗诵《悯农》,同时对学生渗透热爱祖国经典文化及告诫学生要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教育。 (设计意图: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通过吟诵诗歌,充分调动和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三)吟唱古诗:《悯农》 、引导学生用跟唱法,学唱歌曲《悯农》 要求:随范唱小声跟唱,找出演唱有困难的小节或乐句。 2、反复听难点乐句的演唱三次,再请学生试唱

幼儿园古诗悯农教案

幼儿园古诗悯农教案

幼儿园古诗悯农教案 让幼儿引导幼儿感知故事中的韵律美,培养幼儿从小懂得爱惜粮食,珍惜成人的劳动。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感知故事中的韵律美。2.培养幼儿从小懂得爱惜粮食,珍惜成人的劳动。 二、活动准备: 悯农图一张,小朋友吃饭图一张。 三、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猜图意 提问: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你觉得这是什么时候?请幼儿说说图上的内容 二感受古诗特点,理解古诗内容

1.帮助幼儿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思。 师;这幅图可以用一幅图来表达,他的名字叫《悯农》。 教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解释古诗的含义:中午太阳红红照在地上,农民在松土除草,汗水一点一点禾苗下面的土地里,谁知道碗里的饭呀,颗颗粒粒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 2.教育幼儿要懂得爱惜粮食、尊重劳动成果。 提问; 听了这首古诗后你有何感想?小朋友以后进餐时该如何做? 我们今天吃的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出力、流汗种出来的,所以,我们要爱惜粮食,热爱农民伯伯。 三学习依据对古诗的理解,用不同的声调、语气朗诵古诗 1.根据图片,幼儿跟着教师朗诵。 2.幼儿有感情地、完整的朗诵古诗。 3.请部分幼儿表演朗诵古诗。

四分析人物行为,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教育 出示图片二,观察图上小朋友的行为,说一说她这么做对不对?为什么?我们该怎么做?幼儿讨论 小结:我们要爱惜粮食,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四、延伸活动 比一比以后谁吃饭最干净,不浪费粮食?比一比以后谁洗手不浪费水? 师生一块布置环境“我是节约的好宝宝”,把幼儿生活当中节约的镜 篇二 活动目标: 1、在会朗诵基础上,理解诗的大意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理解诗中“辛苦”一词,并能说一句话,发展幼儿词汇的运用能力。 3、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萌发幼儿热爱农民的情感。

学前班古诗悯农教案与反思

学前班古诗悯农教案与反思译诗 烈日当空时在田间锄草,汗珠一滴滴掉在庄稼下面的土地上。有谁知道那盘中的饭食,每一粒都蕴含着农民的千辛万苦。 注释 悯:怜悯。 禾:禾苗。 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的土。 日当午:太阳当头直晒的时候,指中午。 汗滴:汗水往下落。 盘中餐:碗里的饭食。餐,饭。 皆:都是。 作者简介 李绅,字公垂,排行二十,生于唐大历七年(772年),祖籍安徽毫州。父李晤,历任金坛、乌程(今浙江吴兴)、晋陵(今常州)等县令,携家来无锡,定居梅里抵陀里(今无锡县东亭长大厦村)。李绅幼年丧父,由母教以经义。15岁时读书于惠山。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了千古传诵的《悯农》诗2首,内有“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句,被誉为“悯农诗人”。

贞元二十年(804年)李绅再次赴京应试,未中,寓居元稹处。曾为元稹《莺莺传》命题,作《莺莺歌》,相得益彰,流传后世。元和元年(806年)中进士,补国子监助教。后离京至金陵,入节度使李掎幕府。因不满李掎谋叛而下狱。李掎被杀后获释,回无锡惠山寺读书。元和四年赴长安任校书郎,与元稹、白居易共倡“新乐府”诗体 (史称新乐府运动),作有《乐府新题》20首。元和十四年升为右拾遗。元和十五年任翰林学士,卷入“朋党之争”,为李(德裕)党重要人物,任御史中丞、户部侍郎等要职。与李德裕、元稹被誉为“三俊”。长庆四年(824年),李党失势,李绅被贬为端州(今广东肇庆)司马。放逐期间,李绅写了不少描绘路途艰险、发泄心中怨气的诗文。自宝历元年(825 年)至太和四年(830年),李绅历任江州刺史、滁州刺史、寿州刺史,处境有所改善。 太和七年,李德裕为相,起用李绅任浙东观察使。开成元年(836年)任河南尹(管理东都洛阳的长官),旋又任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宋毫汴颖观察使。开成三年八月,编《追昔游诗》3卷,并作序。诗序历述从少年起至入汴止的经历。开成五年任淮南节度使,后入京拜相,任中书情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继又晋升为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封赵国公。居相位4年。会昌四年(844年)因中风辞位。后又出任淮南节度使。会昌六年病逝扬州,终年74岁,归葬于故

悯农教学设计思路

篇一:悯农(二)教学设计 悯农(二)教学设计 浯潭小学黄梅芳 教材分析 《悯农(二)》是唐朝诗人李绅写的《悯农》组诗中的第二首,入选五年级下册“劳动”主题单元。诗歌通俗易懂,意在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教育学生尊敬劳动者。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背诵诗歌。 2、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赏析诗歌的语言特点。 3、了解古代劳动人民悲惨生活,教育学生尊敬劳动人民,尊敬劳动成果。教学重难点 尝试自读,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设计理念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瑰宝,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高年级的诗歌教学应从语言文字入手,反复咀嚼、品味、朗读。立足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引领学生自主习得古诗词,注重情感体验,感同身受地与文本进行对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导入 1、复习《悯农(一)》 2、板书课题,学习“悯”字。 (设计意图:《悯农》是一首组诗,联系旧知有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悯”字的学习意在培养高年级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和习惯。) 二、初读求节奏 1、谁来给大家流利地读读古诗? 2、古诗文是有韵律的,自己试着有节奏地读一读。 3、配乐范读古诗。 (初读环节通过流利读、节奏读、配乐读这三个坡度地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三、品读悟情感 1、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有哪些学习古诗的好办法。 2、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注释。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试着读懂诗句的意思。 4、交流汇报 (1)交流一、二行诗 ①指名读,交流诗句的意思。 ②赏析诗句的语言特点,我们还知道哪些含有数字夸张的诗句? ③语言训练:仔细观察图,说说从春种到秋收需要经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④男、女生轮读这两行诗。 (2)交流三、四行诗 ①交流诗句的意思 ②这两行诗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我们还知道哪些含有对比的诗句?③创设情境对话:粮食都到哪儿去 ④观察图,了解时代背景 ⑤语言训练:被活活饿死的农民,临死前会说什么?

幼儿园大班古诗教案——悯农

幼儿园大班古诗教案:悯农 幼儿园大班古诗教案: 悯农 设计意图: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幼儿不知道粮食是从哪里来的,更有一些幼儿不爱惜粮食,用餐时饭粒经常掉得满地都是,为了让幼儿知道:每天吃得饭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懂得粮食来之不易,要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使幼儿萌发热爱农民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在会朗诵基础上,理解诗的大意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理解诗中“辛苦”一词,并能说一句话,发展幼儿词汇的运用能力。 3、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萌发幼儿热爱农民的情感。 活动准备: 挂图42号、古诗、小米粒的头饰若干。 活动方法: 直观教学法、提问讲解法、游戏法。 活动难点: 1、理解诗的大意和所表达的情感。

2、学会运用辛苦一词。 活动过程: 一、幼儿念儿歌《大馒头,哪里来》,引出主题。 1、大馒头是从哪里来的? 2、农民伯伯种出来容易吗? 附: 大馒头,哪里来? 大大馒头哪里来?白白面粉做出来。 白白面粉哪里来?黄黄小麦磨出来。 黄黄小麦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 农民伯伯劳动忙,大家都要爱惜粮。 二、出示挂图,朗诵古诗,解释诗意。 1、指导幼儿朗诵韵律节奏及重读音(日、午、土、餐、粒粒、辛苦)。 2、当太阳最热的时候,有一位农民伯伯还在田里锄草,他的汗一滴滴掉到土里。唉,谁知道我们碗里的饭,都是农民伯伯一粒粒辛苦劳动出来的。 3、“锄禾日当午”:“锄”指锄草的动作,“禾”指庄稼,“日当午”指到了中午太阳当头照。中午太阳 当头照的时候,农民在地里松土、锄草。“汗滴禾下土”:农民的汗水一滴滴都滴在禾苗下面的土里,形容 农民劳动很辛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悯农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语文教案-悯农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Language Lesson Plan-Minong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语文教案-悯农 悯农(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禾、日、午、下、土、中”这6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汗、谁、知、盘、粒、辛、苦”的读音。 2.理解每行诗的意思和全诗内容,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内容。 (二)能力教学点 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学习生字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会看图,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懂得农民劳动的艰辛,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爱惜粮食。实践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理解古诗内容,学习生字 难点:会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解决办法:教师要通过范读,领读,指导学生读好古诗,结合看图,体会诗意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学习生字时,先让学生自学,然后进行猜字、抢读、找朋友的游戏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借助拼音读熟课文,理解字、词意思,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练习背诵 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分析字形、学习生字,并练习默写古诗 (二)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是一首古诗,全诗共4行,两句,有两幅插图,第一句讲农民头顶烈日,在田间辛勤劳动,第二句讲作者看到农民辛苦劳动后的感想:粮食来之不易,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艰辛劳动之苦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启发谈话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教案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 教案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明透、背桶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古诗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作者对农民的同情。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指导学生观素描图,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课时划分:两课时 2019年5月21日第十四周星期四第一节 第一课时 一、课前说说 小朋友,我们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从哪儿来的? 二、学习古诗《锄禾》 1、出示古诗图文:看图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解题:唐代诗人李绅写的。 锄:锄头,这里表示动作。禾:禾苗。“锄未’是什么意思呢? 3、讲读诗句第1句。 (l)自读。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2)看图理解;”日当午“:太阳当头照的意思。”汗“;汗水。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 (3)这幅图以及第一句诗说明了什么?应该怎样朗读呢? (4)小结:古诗1、2两行写了农民顶着烈日在内田间辛勤劳动的情景,这是诗人所看到的。 4、讲读第2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自己边读边想;这句诗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说一说。 (3)指导朗读。 (4)小结:这两行告诉我们粮食来得不容易,这是诗人所想到的。 三、巩固诗意,练习背诵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轻声地和老师一起说。 3、指名说。 4.背诵表演古诗. 5.这首《锄禾》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四、指导写字 1.“禾”独体字,与“木”比较,书写时笔画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 “午”独体字,与“干”、“牛”相比较. “粒”左窄右宽。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教案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教案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教案(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和农民劳动的辛苦,要尊重农民,爱惜粮食。初步了解诗人所反映的当时的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生字卡片、插图、小黑板 主要板书计划 20古诗两首 锄禾悯农 日当午汗滴春 一粒盘中餐辛苦 秋万颗 饿死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描红、仿影、临写、朗读 课外: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古诗吗?能背诵吗?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板书:古诗两首。解释“古诗”的意思。诗歌以“首”为单位。 3、先学《锄禾》 二、初读指导 1、板书:锄禾,领读。解释字意。 2、教xx读、领读全诗。 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教师用小黑板揭示:锄禾当午粒粒辛苦盘皆 (1)自由拼读,读准字音。 (2)指名认读,提醒学生前鼻音的字。 (3)怎么记住这些字?学生自主学习,然后交流。 4、指导朗读,注意重音和停顿。 5、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三、精读训练 1、指导看书上的图。这幅图上,天空中、地面上各画的什么?自由说说图意。 2、当众交流。 3、教师讲“当”、“正是”等字词意思。板书:日当午汗滴盘中餐辛苦 4、讲解。 5、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四、作业 1、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后再组词。 2、读拼音,写汉字。

3、用“辛苦”说、写一句话。 4、用自己的话讲〈锄禾〉的意思。 5、背诵〈背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朗读《锄禾》。 2、用自己的话把《锄禾》这首古诗的意思讲一讲。 二、初读指导 1、板书课题,领读。农民什么地方值得人们同情呢? 2、教xx读,领读。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收闲田农夫粟犹自由拼读,读准字音。熟记、练写生字。 (2)指导朗读,注意多音字,重音和停顿。 (3)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三、精读训练 1、教师介绍xx。 2、学生查字典,弄懂“无”和“犹”的意思。 3、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的所以讲一讲。同桌试讲,共同纠正。 结合讲解板书:春一粒秋万颗饿死 4、检查试讲情况,指名讲解。 5、观察课本上的插图,说说图意。

学前班语言活动教案《悯农》

学前班语言活动教案《悯农》 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的内容,能按古诗的韵律、节奏朗诵,体验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2 懂得粮食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萌发幼儿热爱农民的情感。 活动准备:古诗挂图,小朋友的书。 活动过程 一、分组引导幼儿讨论 1 白米饭从哪里来的? 2 是怎么来的?容易吗? 二、教师朗诵古诗,解释诗意。 1、“锄禾日当午”中的“锄”是锄草的意思;“禾”是指庄稼。“日当午”指到了中午,太阳当头照。 2、“汗滴禾下土”是农民的汗水一滴滴地到禾苗下面的土里。形容农民劳动很辛苦。 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盘”指碗,“餐”指粮食,“皆”是都的意思,谁知道碗里的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种出来的。 三指导幼儿朗诵:1韵律节奏为:每一句的前两字相连,后三字相连,中间略停顿。2重音字为:日、午、土、餐、粒粒。辛苦。 四.结合学古诗,带幼儿去田间观察农民劳动的情景,从而帮助幼儿自然而然地习得古诗。 五、教育幼儿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黄梅调《古朗月行》 一活动目的:1感受黄梅戏曲调清新婉转的特点。2学习用“填词”的方式改编戏曲,尝试为黄梅戏曲调配新词。3萌发幼儿喜爱黄梅戏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1黄梅戏《打猪草》选段的录音带及伴奏带。2幼儿已听过黄梅戏曲调。3幼儿已熟练掌握多首五言绝句。 三活动过程:(一)听黄梅戏:放录音《打猪草》选段,让幼儿感受原曲。师:“这是一首什么曲子?你们喜欢听吗?”“为什么觉得很好听呢?”(幼儿自由讲述,引导其感受黄梅戏的特点。)

(二)哼唱黄梅戏 引导幼儿用衬词随乐哼调感受黄梅戏曲调的韵味。 (三)学唱黄梅戏 1教师填词范唱黄梅调《古朗月行》(用古诗《古朗月行》作词匹配黄梅戏《打猪草》曲调演唱)。2提问: “刚才老师唱的黄梅戏和你们听到的黄梅戏有什么不一样?”(曲调一样,歌词不一样)“你最喜欢哪一句呢?我们一起来学学吧?” 3幼儿随乐完整跟唱。4鼓励幼儿为古诗创编表演动作。5幼儿自由找空间边表演边演唱。6师幼共同随乐表演唱古诗。妈.咪.爱.婴.网.幼儿园教案频道(四)探索用其它五言绝句填词演唱。 1讲解填词的基本方法(让原来曲子的节奏和旋律不变,加进自己喜欢的五言绝句演唱)。2幼儿尝试唱古诗。3全体幼儿演唱自己用古诗匹配的黄梅戏,鼓励幼儿大胆表演。 (五)游戏“猜一猜”。 1简单介绍戏曲中的角色“生”和“旦”及其动作特点。2教师表演“生”和“旦”的典型动作,让幼儿猜一猜是哪个角色的动作。3幼儿学做“生”或“旦”的动作。4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动作随乐出活动室

古诗主题教案《悯农》素材

古诗主题教案《悯农》素材 译诗 烈日当空时在田间锄草,汗珠一滴滴掉在庄稼下面的土地上。有谁知道那盘中的饭食,每一粒都蕴含着农民的千辛万苦。 注释 悯:怜悯。 禾:禾苗。 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的土。 日当午:太阳当头直晒的时候,指中午。 汗滴:汗水往下落。 盘中餐:碗里的饭食。餐,饭。 皆:都是。 作者简介 李绅(772-846),字公垂,排行二十,生于唐大历七年(772年),祖籍安徽毫州。父李晤,历任金坛、乌程(今浙江吴兴)、晋陵(今常州)等县令,携家来无锡,定居梅里抵陀里(今无锡县东亭长大厦村)。李绅幼年丧父,由母教以经义。15岁时读书于惠山。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了千古传诵的《悯农》诗2首,内有“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句,被誉为“悯农诗人”。 贞元二十年(804年)李绅再次赴京应试,未中,寓居元稹处。曾为元稹《莺莺传》命题,作《莺莺歌》,相得益彰,流传后世。元和元年(806年)中进士,补国子监助教。后离京至金陵,入节度使李掎幕府。因不满李掎谋叛而下狱。李掎被杀后获释,回无锡惠山寺读书。元和四年赴长安任校书郎,与元稹、白居易共倡“新乐府”诗体

(史称新乐府运动),作有《乐府新题》20首。元和十四年升为右拾遗。元和十五年任翰林学士,卷入“朋党之争”,为李(德裕)党重要人物,任御史中丞、户部侍郎等要职。与李德裕、元稹被誉为“三俊”。长庆四年(824年),李党失势,李绅被贬为端州(今广东肇庆)司马。放逐期间,李绅写了不少描绘路途艰险、发泄心中怨气的诗文。自宝历元年(825 年)至太和四年(830年),李绅历任江州刺史、滁州刺史、寿州刺史,处境有所改善。 太和七年,李德裕为相,起用李绅任浙东观察使。开成元年(836年)任河南尹(管理东都洛阳的长官),旋又任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宋毫汴颖观察使。开成三年八月,编《追昔游诗》3卷,并作序。诗序历述从少年起至入汴止的经历。开成五年任淮南节度使,后入京拜相,任中书情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继又晋升为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封赵国公。居相位4年。会昌四年(844年)因中风辞位。后又出任淮南节度使。会昌六年病逝扬州,终年74岁,归葬于故乡无锡。赠太尉,溢文肃。作品流传至今的有《追昔游诗》3卷、《杂诗》1卷,收录于《全唐诗》。另有《莺莺歌》,保存在《西厢记诸宫调》中。 赏析 前两句既是对第一首的补充描写,表明那广种、丰收,都洒满农夫的汗水;又以“汗滴”与米粒相似为契机,引出后两句:“盘中”的“粒粒”米,来自农夫的滴滴汗,可是又有谁知道呢? 这两首诗一作《古风二首》。《唐诗纪事》卷三九载李绅曾以此诗谒吕温,温读之,预言必为卿相。据此推测,此诗当作于早年。李锳《诗法易简录》称“此种诗纯以意胜,不在言语之工。”其实不仅命意高卓,而且笔力简劲,构思新颖,表现有力。第一首用前三句渲染广种、丰收,满眼富足景象,第四句突然反跌,令人惊心动魄。第二首以“盘中”映照“田间”,以粒粒饭映照滴滴汗,“谁知”一问,悲愤欲绝。用寥寥四十字概括了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形象鲜明,激情喷涌,因而千百年来,传诵不衰。

古诗二首 悯农

古诗二首悯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及正确书写诗中的生字、新词。 2、读懂诗句,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以及抒发的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读懂诗句,体会诗中描写的情境以及抒发的感情。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谁还记得《锄禾》这首古诗?能给大家背一背吗? 2、这首诗选自《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首,板书课题:悯农(二) 二、自主学习。 (一)自学提纲 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借助工具书,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二)学生进行自学,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三、合作探究 1、检查读。(小组合作) 2、理解词语的意思:(同桌交流) 粒:像米一样细小而成颗粒状的东西。 粟:谷子,小米。这里泛指粮食的种子。 颗:小而圆的东西。闲:无事可做;空闲。 夫:和农组成农夫,意思是:农民。犹:还。 饿:肚子里没有食物。死:没有了生命。 四海:我国古代认为中国大地四面有大海,所以用"四海"或"四海之内"指全

国或全世界。 3、提出不懂的地方,全班交流质疑。 4、师生共同介绍作者:李绅是唐代诗人。《悯农二首》是李绅流传下来的最杰出的作品,思想内容深刻,对比鲜明,富有哲理。 5、学生独立想象,畅所欲言。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 春种一粒粟:春天种下一粒谷物的种子。 秋收万颗子:秋天收下千颗万颗的粮食。 四海无闲田:天底下没有一亩闲荒的土地。 农夫犹饿死:仍然还有不少农民吃不饱肚子而被饿死了。 6、结合发言,适时引导学生品析诗句,深化理解与体会。 (1)“春种”“秋收”概括了什么? (2)从“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写出了什么? (3)从前三句中,你读出了怎样的画面? (4)可农夫的结果又是什么? (5)议议:这真是触目惊心!一个“犹”字,发人深思:到底是谁剥夺了他们的劳动成果,陷农夫于死地呢?(学生回答后,指导朗读,读出悲愤与同情)(6)体会:从这首诗中,你又读出诗人怎样的情感?(学生回答) 四、拓展延伸。 1、对比读。 2、议议:这两首古诗描写的情境与抒发的的情感有何不同? 《秋浦歌》描写的冶炼工人一边挥汗如雨地工作,一边情绪高昂地放歌的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抒发了作者对创造性的劳动的质朴的劳动者的由衷的赞美和钦佩之情。 《悯农》描写了农夫们一处辛苦耕种,开垦了所有的土地,获得了丰收,结果却饿死的情景,写出了旧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抒发了诗人对社会不平的强烈愤慨,以及对劳动人民的的真挚同情。 五、小结: 同样是描写劳动者的劳动,《秋浦歌》带给我们的是劳动的火热与激情,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