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教案-1古诗词三首人教【部编】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古诗词三首》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一课,包含了《静夜思》、《春晓》、《登鹳雀楼》三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词。
这些诗词都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
通过学习这些诗词,可以让学生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词基础,他们对于韵律、节奏有一定的感知能力,但对于诗词的意境、情感和背后的历史文化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挖掘。
此外,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也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理解诗词的大意和意境,了解诗词背后的历史文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理解诗词的大意和意境。
2.难点:深入理解诗词背后的历史文化,领略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表演等手段,营造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诗词的意境。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and 思维能力。
3.欣赏教学法: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诗词的文本、图片、音乐、视频等素材。
2.道具:准备与诗词相关的道具,如图片、卡片等。
3.场地:准备一个宽敞的教室,以便进行表演等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音乐等素材,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世界。
例如,播放《静夜思》的音乐,展示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想象自己身处夜晚,感受到诗人的孤独和思念。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背诵《1.古诗词三首》中的三首古诗词。
2.理解古诗词中的意义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1.古诗词三首》中的三首古诗词:《将进酒》、《静夜思》、《水调歌头》。
2.古诗词的解读和欣赏。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背诵并理解三首古诗词的意义。
2.教学难点:理解古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教学准备1.课本: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2.课件:包含古诗词的文字和图片。
3.音频设备:播放古诗词朗读的音频。
4.黑板和彩色粉笔。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10分钟)•利用音频播放《将进酒》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和情感。
•引导学生讨论古诗词带给他们的情感和思考。
2.学习古诗词《将进酒》(20分钟)•指导学生跟读古诗词,并解释其中的生僻词汇和意象。
•组织学生朗读古诗词,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课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理解《将进酒》中的情感和意义。
•班级展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第二课时1.复习《将进酒》(10分钟)•通过互动问答,复习学生对《将进酒》的理解和背诵。
2.学习古诗词《静夜思》(20分钟)•展示《静夜思》的文字和图片,引导学生想象诗人的场景和情感。
•学习生词和理解古诗词的意义。
3.课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段自己的感想和理解。
•学生互相交流并提出意见。
第三课时1.复习《静夜思》(10分钟)•学生互相背诵《静夜思》,加深对古诗词的印象。
2.学习古诗词《水调歌头》(20分钟)•展示《水调歌头》的文字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中的情感和意义。
•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中的音乐性和语言之美。
3.课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用现代语言解释古诗词的意义。
•学生展示解释成果并互相评价。
六、课堂总结•回顾学生在此次教学中的收获和进步。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教案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教案一. 教材分析《古诗词三首》是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第一课,本节课主要选取了三首古诗词:李白的《静夜思》,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杜甫的《春望》。
这三首诗都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通过学习这三首诗,可以让学生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古诗词也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
但是,由于古诗词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与现代文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词。
2.理解三首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学习古诗词的基本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词,理解其意境和情感。
2.难点:学习古诗词的基本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人的意境。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鉴赏教学法:通过对诗句的分析和解读,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诗歌的文本、图片、音乐等。
2.资料:准备相关的古诗词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音乐,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人的意境。
例如,展示《静夜思》的图片,播放相关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寂静的夜晚。
2.呈现(10分钟)呈现《静夜思》的文本,引导学生朗读并理解诗意。
解释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诗的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诗进行朗读和背诵。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表达方式。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 1《古诗词三首》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 1《古诗词三首》一. 教材分析《古诗词三首》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本节课主要选取了三首古诗词:李白的《静夜思》,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
这三首诗词都是经典之作,既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又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通过学习这三首诗词,可以让学生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词基础,他们对于韵律、节奏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但同时,他们对于古人的思想感情和诗词的深层含义还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诗词中的情感和意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词,理解诗词的大意和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感悟,体会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文学的热爱,感受古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词,理解诗词的大意和基本内容。
2.难点:感悟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深入理解诗词的深层含义。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感悟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同时,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深入理解诗词的深层含义。
在小组合作学习环节,让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诗词的原文和译文,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
2.音频:准备诗词的朗读音频,让学生在朗读时能够有一个准确的发音和节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三首古诗词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关于这些诗词的信息。
同时,播放诗词的朗读音频,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和节奏。
2.呈现(10分钟)呈现三首古诗词的原文,让学生自由朗读,注意生字的发音和词义的理解。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包含三首古诗:《春晓》、《静夜思》、《登鹳雀楼》。
这三首诗分别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夜晚的宁静以及登高远望的壮观景象。
通过学习这三首诗,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培养对古典文化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够理解简单的古诗内容。
但在古诗的鉴赏能力和朗读技巧方面,学生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此外,学生对古代诗歌的背景和文化内涵可能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以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歌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朗读、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和朗读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2.难点:欣赏和鉴赏古诗,了解诗歌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3.欣赏法: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欣赏古诗的美,培养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古诗的文本、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
2.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3.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古诗鉴赏资料和文化背景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轻松的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第一首古诗《春晓》,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标题、作者和背景。
然后逐句解读诗句,解释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朗读与背诵(10分钟)学生跟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
然后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1 古诗词三首》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1 古诗词三首》教案一. 教材分析《古诗词三首》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材中的一首诗歌单元,本单元选入了《春晓》、《静夜思》、《望庐山瀑布》三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词。
这些诗词都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
通过学习这些诗词,学生可以领略到古诗文的魅力,培养对文学的热爱,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和写作基础,对古诗文也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
但在理解和鉴赏古诗文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引导和帮助,使他们在理解和鉴赏古诗文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理解诗文的大意,掌握一些基本的文学鉴赏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古诗文,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高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诗文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文大意。
2.难点:欣赏和鉴赏古诗文,体会古诗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动画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诗意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古诗文的魅力。
2.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古诗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乐、动画等。
2.教材:准备《古诗词三首》的教材,供学生阅读和参考。
3.黑板:用于板书关键词和重点句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音乐、展示图片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诗意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分别呈现《春晓》、《静夜思》、《望庐山瀑布》三首古诗,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古诗词三首》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一课,本节课选入了三首经典的古代诗词,分别是李白的《静夜思》,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杜甫的《春望》。
这三首诗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佳作,既有深刻的意境,又有鲜明的意象,充满了诗人的激情和感性。
通过学习这三首诗,可以让学生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文阅读基础,他们对于韵律、节奏有一定的感知能力,但对于古诗文的意境、意象和诗人的情感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古代的历史背景、文化知识也较为陌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文的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讨论、思考,培养学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古诗文的意境美,感受诗人的激情和感性,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文的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
2.难点:理解古诗文的意境、意象和诗人的情感,对于古代的历史背景、文化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古诗文的意境中,启发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三首古诗,了解诗文的大意,准备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介绍,引导学生进入到古诗文的学习中。
可以引用一些与古诗文相关的趣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三首古诗,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文的内容。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三首教案
教案: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句的大意,体会诗中的意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诗的美,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内容:1. 学习《古诗三首》中的《泊船瓜洲》、《江雪》、《寻隐者不遇》三首古诗。
2. 掌握古诗的韵律、意境和诗人的表达技巧。
3. 通过对古诗的学习,了解古代诗人对自然景物、人生哲理的感悟。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句的意义,体会诗中的意境。
2. 教学难点:古诗中的字词理解,诗人的表达技巧和情感抒发。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2. 学生通过查阅字典、注释等资料,理解诗句的字面意义。
三、合作探讨(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诗句的意义和诗人的表达意图。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答疑解惑。
四、讲解与分析(10分钟)1. 教师对古诗进行详细讲解,包括诗句的字词意义、诗人的生平背景、意境特点等。
2.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抒发,理解诗中的哲理。
五、练习与巩固(5分钟)1. 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提高朗读水平。
2. 学生进行背诵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六、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板书设计:《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古诗词三首》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第一课,本节课选入了三首经典的古诗词:《春晓》、《宿建德江》、《望庐山瀑布》。
这三首诗内容丰富,意境优美,既有对大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有对作者内心情感的抒发。
通过学习这三首诗,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培养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词基础,他们掌握了基本的诗词韵律和节奏,但对于古诗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情感表达还需进一步引导。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感受诗中的意境。
此外,学生对于诗人的生平背景和创作背景的了解,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诗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理解诗词的基本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培养学生感受诗词意境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理解诗词的基本含义。
2.难点:体会诗词的意境,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营造生动的意境,帮助学生感受诗词的美。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
2.诗词卡片:打印三首诗词的文本,便于学生朗读和背诵。
3.相关资料:收集诗人的生平背景和创作背景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三首诗词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教师简介诗人及其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逐句朗读三首诗词,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
朗读过程中,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意境。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朗读诗歌,感受古诗之美;2.能够理解古诗的意境,能描述故事情节;3.能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诗歌描写的对象;4.能够初步体会古代文人情感表达方式,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读诗歌。
二、教学准备1.《古诗三首》教材相关课文;2.录音机、音响设备;3.打印好的《古诗三首》文本;4.图片、PPT等辅助教学工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音响设备播放《静夜思》原声音频,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并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营造宁静的学习氛围。
2. 学习《静夜思》1.课堂朗读:老师朗读《静夜思》,学生跟读;2.理解诗意:结合图片展示,学生讨论诗歌描写的景色,增进理解;3.默写训练:让学生尝试写出《静夜思》的几句诗句,检验理解程度。
3. 学习《春晓》1.课堂朗读:老师朗读《春晓》,学生跟读;2.情感表达:让学生思考诗歌中作者对春天的感受,开展情感交流;3.听课后感:学生用简短语言描述自己的春天感受。
4. 学习《登鹳雀楼》1.课堂朗读:老师朗读《登鹳雀楼》,学生跟读;2.诗歌背景:简要介绍《登鹳雀楼》的背景和作者,增加诗歌的历史感;3.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己认为的诗歌意义,各小组报告。
5. 总结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品味和理解古诗的韵味,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学习兴趣。
四、课后作业1.默写《静夜思》的前两句;2.描述一下你心中的春天;3.谈谈你对《登鹳雀楼》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注重情感体验和实际应用,学生在诗歌中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也开发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和表达能力。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积极,但还需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好诗歌的理解和背景知识,提高诗意理解的深度。
以上是本次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古诗三首》。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一课古诗词三首(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徐、篱”等6个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
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抓住关键诗句,体会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古诗,能背诵《宿新市徐公店》。
教学重点1.抓住关键诗句,体会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授课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出示课件2】课件展示春天美景图片。
教师导入:同学们,课件中展示春景美不美?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样的美景?你想到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描写春景的诗句?预设:词语:万紫千红、诗情画意……诗句: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今天,我们要跟随南宋诗人杨万里去欣赏暮春时节的乡村景色。
(板书:宿新市徐公店)2.认读“宿、徐”。
(注意指导把“宿”的平舌音读正确)3.解题。
你在哪里见过这两个字?知道它们的意思吗?预设:在招牌上见过“宿”,引导理解“宿”就是住宿、投宿,这里的“店”就是住宿的客店,就是现在的旅馆、酒店。
在同学等人的姓名中认识了“徐”。
“徐公”指一位姓徐的老人。
我们一起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宿新市徐公店: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出示课件3】4.读诗题。
现在请你根据诗题的意思把诗题读正确吧!宿/新市/徐公店5.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
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
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出示课件4】写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
诗人在外出的旅途中,经过新市,住在一间姓徐的人开设的客店里,农村美丽的风光和儿童嬉戏的情景,深深吸引了他,触发了他的诗兴。
1.古诗词三首(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教案:古诗词三首(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并理解三首古诗词的意境和主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体会诗词中的情感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内容:1. 学习三首古诗词:《春晓》、《静夜思》、《望庐山瀑布》。
2. 理解诗词的意境、主题和表达方式。
3. 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和优美语句。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正确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理解其意境和主题。
2. 难点: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和优美语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古诗词文本。
2. 学具:笔记本、文具、古诗词文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词,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 介绍本节课将学习的三首古诗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阅读三首古诗词,理解其大意。
2. 学生相互交流,讨论诗词中的疑问。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春晓》的意境和主题,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优美语句。
2. 讲解《静夜思》的意境和主题,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优美语句。
3. 讲解《望庐山瀑布》的意境和主题,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优美语句。
四、互动环节(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古诗词进行赏析,分享自己的感悟。
2. 邀请部分学生进行课堂展示,阐述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欣赏。
2. 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板书设计:1. 古诗词三首:《春晓》、《静夜思》、《望庐山瀑布》2. 意境和主题:对比分析三首诗词的意境和主题。
3. 修辞手法和优美语句:分析三首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和优美语句。
作业设计:1. 抄写《春晓》、《静夜思》、《望庐山瀑布》三首古诗词。
2. 选择一首古诗词进行赏析,写一篇短文。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对比分析三首古诗词的意境和主题,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新部编人教四年级下语文1《古诗词三首》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人教四年级下语文1《古诗词三首》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古诗词三首》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第一课,本节课主要选取了三首古诗词:李白的《静夜思》、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杜甫的《春望》。
这三首诗都是经典之作,既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又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通过学习这三首诗,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味,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古诗词,对古诗词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四年级的学生在理解力和鉴赏力上还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对于诗人的生平、写作背景等方面的了解还不够,这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补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理解诗词的大意,掌握诗词的基本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诗词的韵味,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理解诗词大意。
2.难点:领悟诗词意境,体会诗人情感,提高鉴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诗词的背景、诗意和艺术特色。
2.读书指导法: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背诵诗词。
3.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诗词中的意象、情感等。
4.比较法:对比分析三首诗词的异同。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诗词文本、图片、音频等资源。
2.教材:准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3.参考资料:收集有关三位诗人的生平、诗词创作背景等资料。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三首古诗词的标题,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相关信息,如诗人、诗意等。
然后简要介绍三位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逐一向学生展示三首古诗词的文本,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等。
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提示诗句中的重点字词,解释字词的含义。
1《古诗词三首》(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
四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杂、篱”等6个生字,会写“杂、稀”等1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背诵课文。
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想象画面,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情景。
教学重难点想象画面,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情景。
教学设计教学思路说明:教学设计一基于学情起点,引导学生学会想象和表达画面,初步体会诗歌情感。
教学时依照古典诗词教学的一般步骤,设计了诵读古诗、理解大意、想象画面、拓展延伸的教学板块,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了解古诗,感受古诗内在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对诗句所描述的画面展开想象,感受杨万里目睹暮春时新绿景色和儿童“追蝶”时的快乐与兴奋之情,感受范成大诗中田园生活的忙碌与闲趣。
《清平乐·村居》的教学立足于学生初次接触宋词,从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含义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想象并表达村居画面,体会词作中蕴藏的情感。
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杂、篱”2个字,会写“杂、稀”等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体会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背诵这首诗。
3.能想象并说出诗歌表现的情景,感受乡村生活的恬静安详。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感受乡村生活的恬静安详。
教学过程一、单元导入,营造氛围引入:今天,我们将开始新学期、新的单元的学习。
在这里,我们会偶遇纯朴的乡村,那一道道独特的风景,那一幅幅和谐的画卷,定会带给你别样的感受。
板书《四时田园杂兴》诗题,学生齐读诗题。
二、理解诗题,初读古诗1.借助注释,理解诗题。
(1)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和注释理解:“四时”,指四个季节,即春夏秋冬;“杂”,平舌音;“兴”在这里读第四声;“杂兴”,随兴而写的诗。
(2)介绍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系列古诗:范成大看遍了乡村四季不同的景色,写了一系列的《四时田园杂兴》,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的是初夏时节。
2.自由朗读。
(1)扫除读诗障碍,重点指导:篱:教写“篱”字,引导学生关注竹字头,出示图片理解词义。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三首》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三首》教案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包含了《春晓》、《绝句》和《寻隐者不遇》三首古诗。
这些古诗内容丰富,形式优美,能够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但对于古诗的理解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古诗。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
2.能够理解古诗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3.能够运用古诗中的词语和表达方式进行创作。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
2.难点:理解古诗的意境和表达方式,能够运用古诗中的词语和表达方式进行创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适合古诗意境的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诗。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创作教学法:鼓励学生进行古诗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对古诗的热爱。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包括古诗的文本、图片、音乐等。
2.教学卡片:用于学生朗读和背诵。
3.纸和笔:用于学生进行创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三个古诗。
2.呈现(10分钟)–展示PPT课件,呈现三首古诗的文本和图片。
–引导学生关注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朗读和背诵,互相交流对古诗的理解。
–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进行指导和反馈。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古诗创作,运用古诗中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学生进行创作,教师进行指导和反馈。
6.小结(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强调古诗的重要性和美感。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古诗词三首》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古诗词三首》一. 教材分析《古诗词三首》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主要包括《春晓》、《江南春》和《游子吟》三首古诗词。
这些古诗词都是经典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意蕴。
通过学习这些古诗词,学生可以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词阅读基础和理解能力,但对一些生僻词语和古文言文的理解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解释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内容和意境。
同时,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和情感体验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词,理解诗文内容,掌握生僻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诗文的结构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词,理解诗文内容,掌握生僻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教学难点:对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的理解,以及对诗文结构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表演等手段,营造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理解古诗词的意境。
2.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问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制作课件,包括诗文的图片、音乐、视频等素材,以及相关的练习题和拓展内容。
2.教学工具准备:准备黑板、粉笔、朗读设备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三首古诗词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优质课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优质课教案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 会认“杂、篱”等6个生字,会写“杂、稀”等14个生字。
2. 通过理解古诗词内容,体会乡村人家的生活。
3.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4. 培养学生通过理解情境,感悟诗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 通过理解古诗词内容,体会乡村人家的生活。
2. 培养学生通过理解情境,感悟诗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谈话引入,板书课题,简介作者,解释课题,引入新课1. 这节课我们学习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板书课题,课件出示课题,学生齐读)2. 简介作者。
(课件展示)3. 解释课题。
(课件展示)质疑,诗人为什么对农村生活那么情有独钟呢?让我们一同走进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去感受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色。
活动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诗句,读出节奏1. 自读古诗,读正确字音,学习生字词。
2. 听录音范读,感受节奏,画停顿,读出节奏。
3. 多种形式读古诗。
活动三:细读古诗,理解古诗大意1. 先学。
(1)请学生再读古诗,边读边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反馈理解的情况。
2. 后教。
全班交流,教师指点。
(1)“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①诗句中描述了哪几种景物?这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②学生说景物的特点。
师引:梅子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多美的景色呀!诗人把它凝练成一句诗就是——(生接读)“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你看,诗人抓住事物的特点,用短短的两句诗,就勾勒出了如此美妙的景色。
用换字法体会“肥”“稀”这两个字用在这里的准确性。
③现在,谁来把这句诗读给大家听,让我们从你的朗读声中也能感受到这种美?(学生读,评议)(2)“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①学生说诗句的意思。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古诗词三首》是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的第一课,本课选编了三个不同朝代的古诗词,分别是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宋代苏轼的《春日》,明代于谦的《石灰吟》。
这三首诗都是经典之作,语言优美,寓意深刻,适合四年级的学生阅读。
通过学习这三首诗,可以让学生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培养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对诗歌也有一定的接触和理解。
但他们在理解古诗词的深层含义和欣赏诗歌的美感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的意境,感受诗歌的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这三首古诗词;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体会诗词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欣赏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这三首古诗词;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体会诗词的意境。
2.难点:理解诗词的深层含义,感受诗歌的美。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诗词的基本内容、作者背景等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2.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4.欣赏法:欣赏诗词的意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诗词的文本、图片、音视频等资源。
2.教案:编写详细的教学计划,明确每个环节的内容和时间安排。
3.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4.教材:准备《古诗词三首》的教材,供学生阅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本课要学习的three ancient poems, and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登鹳雀楼》、《春日》、《石灰吟》三首诗的文本,让学生朗读并注意诗词的韵律和节奏。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含课后作业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含课后作业设计一. 教材分析《古诗词三首》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一课,本节课主要选取了三首古诗词:《春晓》、《鸟鸣涧》和《宿建德江》。
这三首诗都是描绘大自然美景和诗人内心情感的优秀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通过学习这三首诗,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味,培养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同时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古诗词,对古诗词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学生在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古诗词的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理解诗文内容,把握诗文主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理解古诗词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体会诗人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理解诗文内容,把握诗文主题。
2.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文内容。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诗文内容、图片、音乐等素材。
2.教材:准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
3.黑板:准备一块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三首古诗词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然后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气,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分别呈现三首古诗词,引导学生跟随课件朗读,注意诗句的韵律和节奏。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解释生词和句子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诗文内容。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古诗词三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词三首》的背景和作者,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掌握《古诗词三首》的内容,能够正确朗读并理解其中蕴含的意境。
3.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表达能力,通过朗读、鉴赏和仿写,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古诗词三首》的内容和背景知识。
2.提升学生朗读能力,理解古诗词的意境。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让学生正确理解《古诗词三首》的意义和情感内涵。
2.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表达和艺术欣赏。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古诗词三首》的相关图片和背景介绍。
2.教学素材:古诗词三首的教材及相关学习资料。
3.工具:黑板、粉笔、录音机等。
4.学生准备:提前让学生自学相关古诗词的背景知识。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静夜思》1.课前准备:简要介绍《静夜思》的背景,如作者、写作背景等。
2.学习内容:让学生朗读《静夜思》,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3.活动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静夜思》的理解与感悟。
4.思考题:请学生思考:诗人在写《静夜思》时,心情是怎样的?你有过类似的体会吗?第二课时:《登鹳雀楼》1.课前准备:介绍《登鹳雀楼》的背景和文学价值。
2.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朗读《登鹳雀楼》,让他们理解诗人的视角和情感。
3.活动设计:组织学生分角色表演《登鹳雀楼》,增强对诗意的理解。
4.思考题:请学生思考:《登鹳雀楼》描述了怎样的景色?你能在脑海中勾画出整个场景吗?第三课时:《悯农》1.课前准备:简要介绍《悯农》的背景及诗人的写作动机。
2.学习内容:学生朗读《悯农》,分析诗中表现的情感和内涵。
3.活动设计: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悯农》中的场景和情感。
4.思考题:请学生思考:《悯农》中的诗人为什么感叹农民的辛苦?这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联系?五、课堂作业1.背诵《静夜思》一首,并写一段心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教案-1古诗词三首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1.会认“徐、篱”等6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宿、徐”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并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读诗句,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4.想象诗句描写的情景,体会乡村生活的美好,感受诗中蕴含的情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1.想象诗句描写的情景,体会乡村生活的美好,感受诗中蕴含的情趣。
2.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描写乡村生活的诗句教学课时2课时(4)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小结。
(5)教师范写,学生观察、书空后临写。
(6)教师巡视指导。
3.出示全诗节奏,指名朗读诗句,检查自学情况。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2)学生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了解诗意,想象画面。
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
2.讨论、交流: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指出来,一起讨论、交流。
3.学习第一、二句。
(1)第一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①(理解字词)篱落:篱笆。
疏疏:稀疏。
径:小路。
深:深远。
②理解诗句意思时调一下顺序: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
(板书:篱笆径)过渡:这句诗描写的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看到的景象。
作者紧接着收回视线,从远望到了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2)齐读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板书:树头)①(理解字词)树头:树枝头。
未:没有。
阴:树荫。
②为什么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
)③理解诗句意思:叶子没有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
④可见这一天天气怎样?(丽日当空,地面上有斑驳的树影和星星点点的光斑。
)⑤教师: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农村景色图,这叫静态描写(板书)。
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又看到一幅更为活泼生动的画面,那就是后两句所表达的内容。
4.学习第三、四句,理解诗句。
(1)作者抓住了哪些对象?(板书:儿童黄蝶菜花)(2)(理解字词)走:跑。
急走:快跑。
处:地方。
寻:寻找。
(3)理解诗句意思: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4)课件出示后两句动画图,引导体会。
[这两句写了儿童捕蝶的情景。
“跑、寻”是动态描写(板书),儿童奔跑、扑蝶……读来使我们倍感亲切。
]5.指名读诗句,说说全诗的意思。
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枝上的叶子还没形成树荫。
儿童们奔跑着追逐黄蝴蝶,可是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它们了。
6.学生再次读诗句,说说自己眼前浮现的景象。
7.自由读全诗,体会诗人的心情。
(1)指名读全诗,齐读。
(2)讨论:诗中表达了什么心情?(板书:对乡村景色和儿童生活的喜爱)8.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
四、重点赏析,体会情感。
1.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什么时节的美呢?(多媒体出示填空)诗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来表现__________季节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心情。
2.诗中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充满了春的气息,特别是后两句,儿童捕蝶的画面跃然纸上,仿佛就在眼前。
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1)学生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预设:几个孩子在丽日当空、花香扑鼻的大好春光中,正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奔跑着,追逐着黄色的蝴蝶,我仿佛听到了孩子们的嬉笑声、欢呼声、失望的叹息声……(2)学生边想象画面边背诵。
(配乐)五、绘幅彩画,深化理解。
1.这首诗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情意盎然,充满童趣。
如果我们把这首诗画下来,要画哪些景物?(篱落一径树头儿童黄蝶菜花)2.在这些景物中,要用上哪些颜色?预设:黄(绿)3.学生自由动手绘画。
(配乐)4.小结:学习这首诗,我们看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扑蝶图,感受到了诗人对春天和乡村生活的爱,这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真是诗中有情,诗中有画啊!六、朗读背诵,体会感情。
1.指导学生背诵古诗。
2.指名背诵。
3.集体背诵古诗。
七、读写结合,布置作业。
1.练写本节课学习的生字。
2.背诵并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小练笔:以“捕蝶”为题目,按《宿新市徐公店》第三、四句的意思进行改写,描写儿童捕蝶这一场景,要注意动态描写,扣住“急走、追、寻”等字词展开想象。
第二课时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田园生活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教师导言: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宋朝范成大的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
3.学生齐读课题,释题。
杂兴:随兴而写的诗,没有固定的题材。
二、初读古诗,简介作者。
1.简介诗人范成大。
范成大,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其诗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
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
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四时田园杂兴》是范成大所作的一组大型田园诗,共六十首,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2.学生自由读古诗,勾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3.组内“开火车”读诗,交流学习,扫除障碍。
4.课件出示生字,指导读准字音。
杂兴稀蜻蜓5.指名读诗,相机正音。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回顾旧知:学习古诗不但要会读,还要弄清楚诗的意思,你觉得要读懂诗的意思,有哪些方法?(结合注释、查字典或资料、与同桌交流等)2.运用刚才我们找到的这些方法来理解这首古诗。
(教师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导)3.课件出示词语的意思,指导学生自学。
(1)词语意思。
①篱落:篱笆。
②蛱(jiá)蝶:蝴蝶的一种。
(2)引导学生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
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
这里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3)讨论、交流: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预设:诗中描写了梅子、杏子、麦花、菜花、篱笆、蜻蜓、蝴蝶,展现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四、再读古诗,回归整体。
1.学生比赛读古诗。
2.引导背诵。
(1)抓住诗中描写的景物的顺序背诵:梅子——杏子——麦花——菜花——篱落——蜻蜓——蛱蝶(2)练习背诵。
(3)指名背诵。
3.小结: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前两句写了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的画面。
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的景象。
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五、学以致用,自学诗词。
1.用同样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清平乐·村居》。
(1)学生自读,扫清字词障碍。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预设: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
最令人喜爱的是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的草丛中,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3)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预设: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向往之情。
2.展开想象,描述情境。
(1)过渡:这户人家虽然住的——“茅檐低小”,但周围的环境很美——“溪上青青草”,翁媪之间——“醉里吴音相媚好”,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作者辛弃疾看到此情此景,也陶醉在这样的画面之中了,请同学们选取课文中描写的一个情景,展开丰富的想象,把你从诗句中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写出来,或者选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和大家交流。
(2)交流,评价。
3.小结: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作者用精练、生动的语句,通过写景与叙事,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图。
这样的情景作者不但十分喜欢,而且非常——热爱、向往、羡慕。
六、想象画面,巩固练习。
1.背诵三首古诗词,想象画面。
2.抄写本节课学习的生字。
板书设计1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教学过程中,采取自读自悟、以读促学的方式,先让学生把古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然后再引导读懂诗意,理解诗中的情感,效果较好。
不足之处:没有很好地启发出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诗句的描述想象画面时,学生的语言还不够准确生动。
教学建议:指导学生读诗句想象画面时,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用生动的语言准确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