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政治考点总结:质量互变规律

合集下载

《政治》考点解读:质量互变规律与社会主义制度

《政治》考点解读:质量互变规律与社会主义制度

《政治》考点解读:质量互变规律与社会主义制度专升本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次改变人生的机会,对于士兵来说更是如此。

小编在此整理了政治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士兵专升本军校考试大纲《政治》考点解读:质量互变规律【质量互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二。

它揭示了事物发展量变和质变的两种状态,以及由于事物内部矛盾所决定的由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发展过程。

这一规律,提供了事物发展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的观察事物的原则和方法。

2019年专升本军校考试大纲《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部分主要考点包括:掌握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理解世界多样性和物质统一性;了解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掌握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理解实践和认识的本质,掌握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理解真理的检验标准,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掌握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及其规律,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理解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的本质,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理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准维教育军队考试网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因矛盾引起的发展过程和状态、发展变化形式上具有的特点,从量变开始,质变是量变的结果,但量变不因质变而停止。

涵义①质――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质通过属性表现;把握质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起点。

张为臻②量――事物的规模、程度、运动速度的快慢、颜色深浅等可量化的规定性;把握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

③度――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

适度原则是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

④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⑤质变――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渐进过程的中断。

⑥量变和质变的区分标志――是否超出度。

【准维军考考点归纳】1、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因矛盾引起的发展过程和状态、发展变化形式上具有的特点,从量变开始,质变是量变的结果,但量变不因质变而停止。

质量互变规律的内容及应用

质量互变规律的内容及应用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二、质量互变规律的应用
• 在古代,一些思想家已经注意到了量变引起质变 的现象。
• 例如:
• 《老子》提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 土”。
• 《战国策》中说“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 古希腊的“谷堆论证”、“秃头论证” •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百尺高台起于垒土
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 事物的发展从量变开始,当量变达到一定的界限时,量变
就转化为质变,事物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旧质事物就变成 了新质事物。这是量变向质变的转化。在新质的基础上又 开始了新的量变。这是质变向量变的转化。量变引起质变, 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构成了事物无 限发展的过程。
误区!!!
• 误区一:量变一定会发生质变。 • 误区二:量变和质变是独立进行的。
质量互变规律应用的重要意义
1、要求人们要重视量的积累,注意事物 细小的变化;对于消极因素,要防微 杜渐。
2、坚持适度原则,不可揠苗助长急于求 成。
3、要根据事Biblioteka 的发展进程,不失时机地 促使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
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变化是有规 律可循的,而质 变量变就是其中 重要的一条规律。
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内容
1、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
•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
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 续性。
•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

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mutual change of quality and quantity,law of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它揭示了一切事物、现象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转化。

又称量变质变规律。

这一规律表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存在两种基本形式,即量变和质变,前者表现为事物及其特性在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是一种连续的、不显著的变化,后者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渐进过程的中断,是由一种质的形态向另一种质的形态的突变。

在事物内部矛盾的作用下,事物的发展从量变开始,当量变达到一定的界限时,量变就转化为质变,事物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旧质事物就变成了新质事物。

这是量变向质变的转化。

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了新的量变。

这是质变向量变的转化。

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构成了事物无限发展的过程.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

量变中有阶段性的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质,量,度质是指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另一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质和事物的存在时直接同一的。

这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其一,事物总是具有一定质的事物,不具有一定质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其二,质总是一定事物的质,脱离了一定事物的质也是不存在的。

事物的质的规律性是多样的。

质和属性不可分.质通过属性表现出来;属性则是一物与他物在相互联系中表现出来的质。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登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质和量是事物固有的两种不同的规定性。

质和事物是直接同一的,而量与事物的存在并不直接同一,相同事物可以有量的不同。

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度的极限叫关节点,超出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体,成为另一事物。

编辑本段理论发展在古代,一些思想家已经注意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现象。

《老子》提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考研政治-马原理】高频考点之(二)质量互变规律

【考研政治-马原理】高频考点之(二)质量互变规律

【考研政治-马原理】高频考点之(二)质量互变规律Hi 同学们上午好欢迎关注1.事物存在的质、量、度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基本形式。

其中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质是客观的、多样的,与事物具有直接同一性。

量则是事物存在和发展中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规定性。

量与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

因为事物虽然在量上有了变化,但事物的性质并不一定改变,因而事物量的变化和事物性质的改变不是一致的,因此量与事物不具有直接同一性。

度是指事物保持质不变的量的活动范围,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其两端是关节点。

事物的变化超出度的范围就会发生质变,一物就转化为他物。

度这一哲学范畴对我们实践活动有重要的启示,要求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必须掌握适度的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适度的原则对于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合理开发自然资源有重要指导意义。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可以而且应当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但不能无节制地过度索取。

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考研政治真题分析:重要考点,注意理解(2011年单选第1题) 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优选法。

对此,他解释道:“每只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短的粉笔头,但就这一点来说,愈短愈好。

但太短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

每断一次,必然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

因而就出现了粉笔多长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

”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

就是要( ) A 注重量的积累 B 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 C 坚持适度原则D 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答案】C 2.量变和质变及其关系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稳定性的不显著的变化,统一体还没有破裂,事物的变化还在度的范围之内,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原有连续性的中断,是事物从一种质态转变到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广东已处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1978——2007年,广东经济总量增长41倍,
1998年,广东经济总量超过新加坡; 2003年,广东经济总量超过香港; 2007年,广东经济总量超过台湾。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
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 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
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积 累
荀子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司马迁著《史记》用了15年 达尔文著《物种起源》用了20年 马克思著《资本论》用了近40年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田忌赛马
“今以君之下驷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 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事物次序的变动 ,会引起质变。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一个人从童年到少年、青年、壮年 和老年,从小学到中学、大学和研究生, 这些都是人一生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
“五四”运动使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民主革命总过 程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
我国改革开放从“部分先富”再走 向“共同富裕”就是从局部性部分质 变到全部质变。
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总的量变过程中阶段性和局 部性的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 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 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 互转化(质量互变规律)
(四)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 互转化(否定之否定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
课程 内容
1、基本概念 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3、方法论意义
——胡适

2017考研政治唯物辩证法重点:质量互变规律2

2017考研政治唯物辩证法重点:质量互变规律2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第 1 页 共 1 页 2017考研政治唯物辩证法重点:质量互变规律质量互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之一,是考研政治的一个重点和热点。

作者对质量互变规律进行相关分析,希望对2017考研的考生全面了解质、量、度的含义、概念、意义提供帮助。

各位考生首先了解质、量、度的含义以及量变、质变的相互关系。

一、质、量、度的含义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

度的极限交关节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

二、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三、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名言以及生活中的小常识考研政治马哲部分的考查往往与生活实际、名人名言相结合进行考查,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也应该积累一些名言,常识,从而全面应对考研政治。

1、生活中的小常识体现的质量互变规律①温度降低,当低于0℃时,水为冰;②绳子最大承重5公斤,超过5公斤绳子就断了;③适量饮酒有祛湿活血之效,过量人就会酒精中毒。

2、名人名言、成语体现的质量互变规律①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②过犹不及;③乐极生悲;④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⑤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四、经典习题1、下列名言中,与"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包含同一哲理的是(D)A.一夫当关,万夫莫开B.一叶落,而天下知秋矣C.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D.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质量互变规律相对于对立统一规律,较为简单。

2017考研政治:考研政治三十个俗语教给你马克思哲学原理

2017考研政治:考研政治三十个俗语教给你马克思哲学原理

考研政治三十个俗语教给你马克思哲学原理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解析:这个成语说明了人的能动作用受客观条件制约。

2、知人知面要知心解析:这个成语比喻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因为感性认识只是对事物表面的、片面的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是对事物内在的本质的认识。

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解析:这个成语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原理。

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又如,“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等同属此类。

4、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解析:这个成语违背了矛盾普遍性的原理,是用一种片面观点看问题,搞一点论,否定两分法。

又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等同属此类。

5、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解析:这个成语说明同一事物,由于个人的知识结构不同,看法也就不同。

例如,一张《清明上河图》,画家是从美学角度看的,经济学家是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史学家则是从社会历史角度看的。

6、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解析:这个成语说明物质和运动是密不可分。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运动也离不开物质。

7、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解析:这个谚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中现象与本质的这一对范畴。

8、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解析:这个谚语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它坚持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9、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解析:这个成语所体现的哲理是:①矛盾双方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②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得到发展。

10、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解析:这个成语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等成语也是这个道理。

11、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解析:这句话说明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1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解析:这句话都强调了任何事物都处在因果联系之中,要求我们自觉树立因果观念,增强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又如“未雨绸缪”、“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都是这个道理。

政治马原备考关键点:质量互变规律相关含义

政治马原备考关键点:质量互变规律相关含义

政治马原备考关键点:质量互变规律相关含义质就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

特定的质就是特定的事物存在本身,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某物之所以存在,之所以是它自己,并与他物相区别,就是出于它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

由于各种事物都具有自身的特定的质,因而世界上的事物呈现出五彩缤纷、千差万别的生动景象。

质和事物的直接同一,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说,事物总是具有一定质的事物,不具有一定质的事物是根本不存在的;其二是说,质又总是一定事物的质,脱离一定事物的质也是根本不存在的。

由于质与事物直接同一,因而它是事物内在的规定性。

这种内在的规定性只有通过这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关系,通过事物之间的区别才能表现出来。

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关系是复杂的,因而事物的质往往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属性或特性。

属性就是一事物与他事物在相互联系中表现出来的质。

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是多方面的,其中有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

不同的属性,对于确定事物的质具有不同的作用。

人们确定事物的质,要考虑到各方面的联系和作用,把握事物各方面属性的总和。

但是,要在事物的诸多属性中,确定哪些是对事物的质具有决定作用的本质属性,还必须考虑到社会实践的需要,把社会实践作为实际的确定者。

离开人类实践去确定事物的质,也就失去了实际的意义。

人们依据不同的质来区别不同的事物,那么,人们又怎样区分在质上相同的事物呢?这就必须由质的范畴进入到量的范畴。

量和质一样,也是事物所固有的一种规定性,它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例如,物体的大小,质量的疏密、等,都是事物量的规定性。

量的规定性又可区分为内涵的量和外延的量,外延的量是表示事物存在范围和广度的量,是可以用机械的方法来计算的量。

内涵的量是表示事物等级程度、构成方式、功能过程的量,它比外延的量更加深刻,是不能用机械的方法来加以计算的。

质和量是事物的两种不同的规定性。

2017考研政治 质量互变规律

2017考研政治 质量互变规律

2017考研已经拉开序幕,很多考生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考研复习资料。

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为考生准备了考研政治方面的建议,希望可以助考生一臂之力。

同时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考研集训营、专业课辅导、精品网课、vip1对1等课程,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

所谓质,就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也就是说明,质是用来区分不同事物的,所以说质是可以有多个的,因为事物彼此之间的区别是不止只有一个地方的。

也正是因为质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事物,它能够告诉我们这一事物是什么,不是什么,所以它是我们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

我们说质是用于区分不同的事物,而量它是用于衡量相同事物间的差别。

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也就是说质是定性的分析,量是定量的分析,质是说事物是什么,量就是它是怎么样的。

比如说苹果,不管是熟透的还是青涩的都是苹果,他们质是一样的,但是成熟的程度是不一样的,量是有差的。

所以说量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深化和精确化,只有正确的了解事物的量,才能正确估计事物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

也就是说同质会有不同的量,所以我们必须还要认清楚量的问题。

比如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就是没有正确的评估量的问题。

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

它的极限叫做关节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

这里其实表明了,度就是界限,度的极限是关节点,只有超过这个关节点,事物才会发生质变,形成新的质量统一。

比如说在水变成水蒸汽的过程中,0到100度这个范围是水维持自己性质不变的数量界限,也就是它的度,只有量积累到超出了100这个极限,也就是突破这一关节点的时候,那水才会变成水蒸汽,如果没有超出这个关节点,那是不会发生质变的。

而在水变成水蒸汽之后,就有了新的质量统一。

因此,认识了度,才能准确地把握事物的质,不会混淆不同的事物,认识了度,才能为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准则即适度原则,防止“过”或者“不及”。

质量互变规律(PPT50页)

质量互变规律(PPT50页)

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对一切事物都 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 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 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 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 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 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 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马克思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肯定→否定→ 否定之否定”的完整过程。
社会发展过程:
原始公有制
劳动发展过程:
原始统一
认识发展过程:
实践
私有制 体脑分离
认识
公有制 体脑统一
实践
否定之否定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完整过程与统一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肯 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完整过程。
哲学发展过程:
朴素唯物辩证法
二、否定之否定
1、否定之否定是 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完整过程与统一
否定之否定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完整过程与统一
一般公式: 肯 定
否 定 否定之否定
麦粒
植株
麦粒
否定之否定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完整过程与统一
事物发展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 定之否定的过程,显示了事物自我 发展的辩证性质,是真正的、自然 的、历史的和辩证的否定,是在更 高阶段上重新达到原来的出发点的 否定。
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正厅级女干部
◆质变引起新的量变,并为新的量变 开辟道路。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部 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三、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1、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2、适度的原则
适度的原则 要注意掌握分寸,“过犹不及”。
3、连续性与间断性相统一的原则
国 民 生 产 总 值

理解2017考研政治马原质量互变规律 需掌握适度原则

理解2017考研政治马原质量互变规律 需掌握适度原则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第 1 页 共 1 页 理解2017考研政治马原质量互变规律需掌握适度原则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唯物辩证法质量互变规律是考试频繁的考点,但是要理解好这个规律,必须先把握一个考点即适度原则。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分析一下这个适度原则如何理解,如何备考。

要理解适度原则,需要先理解什么叫质、量、度。

1.质事物的质是通过它的内在属性表现出来的。

既然质是决定事物的东西,那么就决定了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统一的。

有质,就有这个事物。

没有这个质,这个事物就不存在了。

人活着的时候,具备人的质,能直立行走,会思维,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人死了以后没了生命,就只是没有生命的物质而已,不再是人了。

认识质的意义:认识任何事物,首先要认识事物的质。

认识事物的质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和前提。

2.量光认识质还不能准确地把握事物。

还必须认识事物的量,不区分不同的身高,怎么量体裁衣。

量是事物质的外在表现的东西。

同样一种东西为什么不同,它们的外在表现不同。

作为外在表现的东西,量和事物是不直接同一的。

事物的量总是在不断变化的。

光认识质不足以准确地把握事物,还要具体到量,只有达到质和量的统一,才能准确地界定这个事物。

认识量的意义:一认识量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深入和精确化;二只有正确了解事物的量,才能正确估计事物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因为同质的事物因为数量不同,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往往不同。

做任何事情,既要有质的要求,又要有量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3.度理解质和量都是为了理解我们考试中的一个重要考点--度。

内在的质和外在的量是相统一的。

质和量是怎么统一的呢?要维持一个事物质的存在,是不是要有一个量的范围呀。

度就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

度不是一个点,是个范围。

这个范围的极限,也就是这个范围的两极叫关节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成为了他事物,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

这就要求我们做事情,必须在度的范围内活动,才能保证我们做的事情不变质。

政治知识:哲学常识之量变质变规律

政治知识:哲学常识之量变质变规律

政治知识:哲学常识之量变质变规律在事业单位等各种考试中,都会涉及到哲学部分的考察内容,哲学的考察也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那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量变质变规律作为一个频率较高的考察内容,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常识。

量变质变规律也称质量互变规律。

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之一。

在古代,一些思想家已经注意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现象。

《老子》提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古希腊哲学提出了某种元素的“凝聚化”和“稀薄化”导致形成不同质的事物的思想,在“谷堆论证”、“秃头论证”中讨论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那么我们来看一下什么叫量变质变规律。

一、质、量、度1.质:是指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另一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2.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相对于事物的质来说,量是事物外在的规定性,同一类事物可以有不同的量,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变化不影响事物的质。

3.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范围或幅度。

二、量变质变规律1量变: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

量变的特征是一种逐渐的、连续性的、不显著的变化,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相对静止状态的变化。

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统一、平衡、相对静止等都是事物处于量变阶段所显示出来的状态,比如吸烟者肺部毒素的增多,下雨时地面雨水的增多。

2.质变: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质变的特点是一种根本、显著的变化,是事物渐进过程的中断。

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统一物的分解或是相持、平衡、静止状态的破坏,都是事物在质变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状态,比如吸烟过多导致肺癌,下雨过多导致洪涝灾害等。

3.量变质变规律(1)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只有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引起质变。

例如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

考研政治马原重点考点解析:质量互变规律

考研政治马原重点考点解析:质量互变规律

考研政治马原重点考点解析:质量互变规律一、质量互变规律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事物质的规定性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并且通过事物的属性表现出来。

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

事物的质与量是统一的,这种统一在“度”中得到体现。

超出度的范围,一物就转化为他物。

“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防止“过”和“不及”。

事物的变化具体表现为质变和量变两种形式。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着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量变和质变相互依存、相互贯通,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二、“质与量”联系实际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政、外交、国防等不同场合发表重要讲话,广泛引经据典,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

根据“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命题人完全可以结合质量互变规律原理考点设计成选择题或分析题,值得引起考生的主义。

三、真题解析(2010年单选题第2题)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

”“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C. 量变必然引起质变D.有其因必有其果【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马哲中的质量互变规律。

【考研必读】考研政治: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考研必读】考研政治: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2017考研政治: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政治中的哲学一直以灰色难懂著称,唯物辩证法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考点,所以,小编今天就来和大家说说威武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辩证法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这个三辩证法规律在哲学上普遍性达到极限程度。

这是黑格尔在《逻辑学》中首先阐述出来的,恩格斯则将它从《逻辑学》中总结和提炼出来,从而使辩证法的规律变得更加清晰了。

辩证法规律揭示的全是极限本质之间的联系,是抽象程度最高的产物。

 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把握唯物辩证法的一把钥匙,回答的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问题。

对立统一规律就是矛盾规律。

矛盾对立面双方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斗争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限制,相互分离。

同一性与斗争性互相联结不可分割。

 2、内外因辨证关系原理。

矛盾是一切运动的根源,变化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自身内部的矛盾,在于矛盾双方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事物的发展是自己运动,自身内部的矛盾,即内因。

外部矛盾即外因。

内外因辨证关系原理,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政策,是内外因辨证关系原理的具体体现。

 3、矛盾的共性和个性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的共性是指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无处不在,事事有矛盾;矛盾无时不有,时时有矛盾。

矛盾的个性是指矛盾的特殊性,指具体矛盾及其方面各有特点。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就是一。

2017考研政治 马原知识点解析矛盾规律

2017考研政治 马原知识点解析矛盾规律

2017考研已经拉开序幕,很多考生不知道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考研复习资料。

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为考生准备了考研政治方面的建议,希望可以助考生一臂之力。

同时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考研集训营、专业课辅导、精品网课、vip1对1等课程,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

“对立统一规律”是黑格尔哲学的基本内核和线索,马克思批判性地继承了黑格尔哲学的“扬弃”(aufheben)思想并加以唯物主义的改造,形成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特质之一。

恩格斯在其著作《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将“对立统一规律”和“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一起作为唯物辩证法最基本的“三大规律”,初步形成了“矛盾”理论的原生形态。

毛泽东在其哲学著作《矛盾论》中将“对立统一规律”明确阐述为“矛盾”,并给出了矛盾的定义,比较准确地探讨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矛盾分析法,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学说的重要基础,也决定了我们目前所看到的教科书体系中对矛盾阐释的方式和呈现的面貌。

提醒同学们在学习“矛盾”规律时一定要首先紧扣概念,准确把握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本真内涵;其次要注意前后联系,尤其是与前面的“联系”和“发展”的联系,以及与后面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联系;再次是注重联系实际,提高辨识材料关键词的能力,灵活运用矛盾规律解答分析题。

学习“矛盾”规律,必须要把握的重要考点有:1.矛盾的定义矛盾是指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

简言之,矛盾即对立统一。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

要注意,矛盾是一种关系,是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这是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即事物究竟是如何相互联系的(既对立又统一),也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是促使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因此,矛盾作为一种关系而不是一个实物,总是成对出现的,即一对对矛盾。

政治知识:生活中的质量互变规律

政治知识:生活中的质量互变规律

政治知识:生活中的质量互变规律【导读】中公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政治知识《生活中的质量互变规律》,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精致”这个词现在越来越流行。

如果你活的比较精致,你到超市选购食品的时候都会有这样一个举动,就是拿起商品翻来覆去的找保质期及生产日期,如果这个食品在保质期内就可以大胆放心的消费,因为其根本性质并未发生变化,只是处于量变之中。

反之,如果超过保质期的话,你肯定大吃一惊,会对这个超市产生不信任感。

这就涉及到唯物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中,有两对概念是相伴始终的。

一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两对概念分别回答了两个不同领域的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回答的是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本原到底是什么?如果你认为这个世界是物质的即唯物主义,反之即唯心主义。

我们在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之后还不够,我们还想知道这个世界是个什么样的,处于什么状态的?于是,便有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辩证法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这个世界的事物是处于普遍联系,事物是不断运动向前发展变化的,反之,即形而上学。

比如“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西汉董仲舒曰:“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

分别用两种不同的观点看待这个世界,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形而上学。

而我们的唯物辩证法是考察的重中之重。

今天我们就剑指唯物辩证法之质量互变规律。

在学习量变和质变之前,需要了解这三个字的哲学内涵,即:质、量和度。

天底下的事物我们可以将其做个分类,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类即相同事物和不同事物。

问题来了,如何的区分相同事物和不同事物呢,即靠的就是质和量。

质是一事物区别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是区分不同事物的,比如“草萤虽耀而非火”萤火虫虽亮但是不是火,区分的依据就是质不同;而量是区分相同事物的,比如同样是两杯水,如何区分这两杯水,即看杯中的水量。

度即为了保持事物的性质不发生变化需要量的限度来维持,这个量的限度就是度的概念,类似于“保质期”。

考研政治 马克思主义哲学质量互变规律

考研政治 马克思主义哲学质量互变规律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质量互变规律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质量互变规律的复习技巧,更多考研冲刺经
验、考研备考指导等信息,请及时关注
经济类联考数学全程规划班
掌握经济类联考数学的复习方法,制定全复习规划
1
李擂
《考研经综数学导学讲义》

逻辑真题解析
了解逻辑真题的主要考查内容,试题结构,预测逻辑真题的命题趋向
和常见的解题思想。
32
刘京环
《考研管综初数强化讲义》
《管理类联考数学阅卷人核心笔记·数学》
逻辑强化
熟悉逻辑各题型的特点和表现形式,能熟练地运用各知识点和相关的逻辑
方法解题
16
饶思中
《考研管综逻辑强化讲义》
《管理类联考数学阅卷人核心笔记·逻辑》
《管理类联考数学阅卷人核心笔记·写作》
《管理类联考数学阅卷人核心笔记·写作》
冲刺串讲
各科冲刺串讲,系统串讲各科知识体系,指导考生针对核心考点进行深度
学习。
8
李擂
《考研经综数学冲刺讲义》
《经济类联考综合阅卷人核心预测4套卷》
逻辑冲刺
提高运用各种知识点和逻辑方法解答各种类型的逻辑题的综合能力;消灭
逻辑理解中的盲点和误区;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
4
饶思中
《考研经综逻辑冲刺讲义》
《经济类联考综合阅卷人考前8天写作大预测》
写作冲刺
掌握写作大小作文的模版,能利用模版衍生解决应试模版的能力,规范写

8
王诚
《考研管综写作冲刺讲义》
写作模考
通过应试技巧的学习,提供写作的速度,发现考试中的问题,及时解决,
提高考试分值
4
王诚
《考研管综写作4套卷》

公共基础知识考点 质量互变规律

公共基础知识考点 质量互变规律

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点:质量互变规律华图教育网整理了2017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等,希望帮助考生快速顺利的掌握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点。

公共基础知识考点:质量互变规律公共基础科目考察中,马哲地位至关重要。

而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对立统一规律,一直是马哲考察重中之重。

学好马哲,切忌单纯实记,一定注重理解。

本文就马哲常考点——质量互变规律,进行简单梳理。

一、质、量、度1.质,即性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万物之所以各有其特点,就在于各有其“质”。

因此,认识事物的质,是把不同事物区别开的依据。

2.量,即数量,是指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及构成成分的不同。

同一类事物所以能够予以区分,在于其“量”的不同。

3.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

简单理解,度,即程度、限度,事物的变化一旦突破了限度,性质就会发生改变。

例如,鲁迅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这句话中,对刘备的1厚道和诸葛亮的聪明进行过度夸大,使其超乎了人所具备的能力,而导致“似伪”“近妖”。

体现了适度的原则。

二、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1.质量互变关系量变是事物数量或程度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例如,“积少成多”,少变成多,仅仅是数量的变化,属于量变;而“聚沙成塔”,零散的沙子凝聚成了塔,沙子就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即质变。

二者辩证关系:①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的变化开始的,因此,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准备。

②事物的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的变化,因此,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方法论量变是前提,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重视量的积累。

量变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就要求我们坚持适度原则,做事情把握分寸、适可而止,防止发生质变。

三、例题解析【例题】(多选)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养成勤正衣2冠的习惯,能有效避免“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考研政治 辩证法23个原理

考研政治 辩证法23个原理

辩证法23个原理“一个一〞是指一个核心——矛盾;“两个二〞是指两大总特征:联系与开展;“三个三〞是指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认之否认规律;“四个四〞是指四对范畴:原因与结果、现实与可能、必然与偶然、现象与本质。

1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根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穿的性质和趋势。

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别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

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异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异和对立的同一;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所在。

反对只见对立、不见同一或者只见同一、不见对立的这种绝对化和片面化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2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开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处不在,无时不有。

但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即矛盾有其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个性也不能脱离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共性不能代替个性,个性具有共性容纳不了的内容;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的区分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开展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考研政治考点总结之“马原”部分必背原理:质量互变规律
1、总说
质量互变规律——解释事物发展的过程与状态(how)。

此考点选择题中出现较多,分析题也偶有涉及,需要背诵部分原理。

2、基本概念:质、量、度
(1)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规定性。

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

只有认识质,才能区别事物。

(2)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认识量的意义:一是,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做到“胸中有数”。

二是,只有正确了解事物的量,才能正确估计事物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

(3)度: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

它的极限叫关节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

认识度的意义: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不致混淆不同的事物;认识度才能为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准则即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考的比较多的原理)
3、质变与量变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的变化的两种运动状态。

(1)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2)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跳跃性。

(3)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变化是质变。

4、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
常见于主观题答题中使用的原理,特别是加黑的内容: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4)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

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5、质量互变规律原理
常见于主观题答题中使用的原理
(1)它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2)它是我们分析社会发展形式的基本理论工具,对于工作和生活中,要把远大的理想目标和科学的求实精神结合起来,既我们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3)它是指导我们从事一切实践活动的重要思想原则。

在实际反对因循守旧、止步不前,又反对急躁、陷于空想。

[文章来源:勤思考研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