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增分强训(四) 生态类
浙江专用2024高考生物考前增分专项练辑综合模拟卷六

(浙江专用)2024高考生物考前增分专项练辑综合模拟卷(六)考生留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2024·浙江稽阳联考)下列物质中含元素种类最少的是( )A.腺嘌呤B.NADPHC.甘油D.RuBP答案 C解析腺嘌呤的元素组成为C、H、O、N,NADPH的元素组成为C、H、O、N、P,甘油的元素组成为C、H、O,RuBP的元素组成为C、H、O、P,故选C。
2.(2024·浙江金华十校联考)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双缩脲试剂可用于蛋白质的检测B.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加氧气运输C.组成毛发和指甲的蛋白质像一个表面粗糙的球D.蛋白质是多肽链结合其他物质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答案 A解析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可用于蛋白质的检测,A项正确;血红蛋白是蛋白质结合Fe2+形成的,B项错误;组成毛发和指甲的蛋白质是纤维状的,C项错误;蛋白质一般是由一条或几条多肽链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D项错误。
3.如图装置可用于探讨萌发的小麦种子的呼吸方式及其产物(呼吸底物都为糖类),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装置甲可用于探究细胞呼吸是否产生热量B.装置乙有色液滴不移动,说明种子萌发只进行需氧呼吸C.装置丙可依据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D.3个装置中的种子都必需进行消毒处理,并设置比照试验答案 C解析装置甲中含有温度计,可用于探究细胞呼吸是否产生热量,A项正确;装置乙中,若有色液滴不移动,说明气体的量没有变更,说明种子萌发只进行需氧呼吸,B项正确;装置丙中澄清石灰水可检测二氧化碳的有无,因此该装置可用于探究萌发种子的细胞呼吸是否产生二氧化碳,因酵母菌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均产生二氧化碳,因此不能依据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C项错误;微生物也会进行细胞呼吸,所以三个装置中的种子都必需进行消毒处理,都须要设置比照试验,D项正确。
2024高考生物历年真题生态与环境专题全解

2024高考生物历年真题生态与环境专题全解生态与环境一直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生物考试中常见的考点。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本文将对2024年高考生物历年真题中关于生态与环境专题的题目进行全面解析。
通过对真题的剖析和详细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的知识。
【题目1】某地方的一片森林被山火烧毁,为了恢复森林的生态环境,这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请结合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这些措施的作用和意义。
解析:当森林被山火烧毁后,需要采取措施进行生态环境的恢复。
采取的措施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灭火救援:在森林火灾发生时,需要第一时间组织灭火救援行动,控制火势的扩大,减少破坏。
这对于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
2. 种植植被:在森林烧毁后,可以采取种植植被的措施,例如人工种植树木、草地等,以帮助恢复植物多样性,重建森林生态系统。
这可以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促进各类生物的繁衍和生存。
3. 控制人类活动:为了保护恢复中的森林生态系统,应该限制人类活动的干扰,如控制砍伐、放牧等,避免对新生植被的破坏。
这有助于新的生态系统逐渐形成和发展。
综合来看,上述措施采取的作用和意义是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帮助恢复植物多样性,并限制人类活动的干扰,促进新的生态系统的发展。
【题目2】某草原地区发生连续干旱,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结合生态学的理论,分析草原生态系统恢复的措施和策略。
解析:在草原地区发生连续干旱导致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时,恢复生态系统的措施和策略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资源管理:针对干旱情况,可以进行水资源管理,包括合理利用和分配水资源。
例如,在水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建设灌溉系统、蓄水池等来保证植物的水分供应,从而维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
2. 植被恢复:草原的植被对生态系统起着重要的维持和恢复作用。
在干旱后,可以通过种植抗旱植物、采取合理的放牧管理等措施来恢复草原植被。
高考生物 考前增分专项练 简答题规范练 专练4 生态与环保(B组)(含解析)

专练4 生态与环保(B组)1.(2019·浙江五校联考)如图是一种新型农业生态模式,人们将农作物的秸秆和人畜粪便等废弃物放入沼气池中进行发酵,将发酵产生的沼气作燃料,沼液、沼渣作肥料。
请据图回答:(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家禽、家畜属于________,流向它们体内的能量是农作物通过________固定的太阳能。
被家禽、家畜摄入的能量,小部分会随其粪便排出,大部分通过________作用流入其体内。
(2)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生物中次级生产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消费者光合作用同化(2)逐级递减(3)食用菌、家禽、家畜、人、沼气池中的异养微生物解析(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家禽、家畜以农作物为食,属于消费者,流向它们体内的能量是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被家禽、家畜摄入的能量,小部分会随其粪便排出,大部分通过同化作用流入其体内,用于自身呼吸及生长、发育和繁殖。
(2)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图示生物中次级生产者有食用菌、家禽、家畜、人及沼气池中的异养微生物。
2.图甲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a~e代表过程,A~C代表能量)。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______(填图甲中字母),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则这一过程中,生产者CO2的吸收量将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的能力逐渐增强。
(2)图乙中的A表示鼠同化的总能量,B的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生物含答案

生物学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结构与功能观”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其内涵是“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功能的实现一般依赖于特定的结构”。
下列叙述不符合该观点的是()A.溶酶体膜内侧的蛋白质可防止溶酶体膜自身被酸性水解酶水解,保证溶酶体能发挥正常功能B.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网架结构,有利于维持细胞形态和参与细胞运动C.DNA 的双螺旋结构为DNA 的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D.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2.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CO 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B.人体成熟红细胞进行细胞呼吸时,葡萄糖分子中的能量主要以热能的形式散失C.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化分解时,O 2的消耗量与CO 2的产生量一定相等D.细胞呼吸除了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还是生物体内物质代谢的枢纽3.谷氨酰胺是人体内的一种氨基酸,具有去除自由基、抗氧化等作用。
人体内由谷氨酸合成谷氨酰胺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谷氨酰胺是人体的一种必需氨基酸B.由谷氨酸形成谷氨酰磷酸的过程是细胞内的放能反应C.该过程中的ATP可来自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生物D. 抑制谷氨酰胺分解可能有助于对抗衰老4. 科学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正确结论的得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用同位素标记法可证明 DNA 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B. 利用PCR 技术可扩增血液样品中极少量的DNAC. 建立单基因遗传病患者的系谱图可计算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D. 建立数学模型可研究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5. 某雌雄异株的二倍体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 型,该植物的基因对花色的控制关系如图。
高考生物 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生态系统的结构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专题27 生态系统的结构【高频考点解读】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热点题型】题型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例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B. 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 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 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答案:B【提分秘籍】1.生态系统的组成(1)两大部分组成: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
(2)四种基本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关系如下:2.各种成分相互关系【高考警示】(1)生产者≠绿色植物硝化细菌等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原核生物和蓝藻等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也属于生产者;而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2)消费者≠动物秃鹫、蚯蚓、原生动物等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
(3)分解者≠细菌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是自养型,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
【举一反三】如图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B. 丙属于次级消费者C. 丙可以为甲提供无机盐D. 丙不属于食物链答案:B题型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例2、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3个不同种群的生长繁衍情况,已知种群C 是自养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该生态系统中种群A的生物体型一定是最大的B. 种群A个体数大增,使种群B个体被大量捕食,这是种群B在甲→丙段时间内个体数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C. 种群B在丙处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衰退型D. 在该生态系统中,C的有机物总量一般比B多但肯定比A少答案:B【提分秘籍】1.食物链类型食物链包括三种类型:捕食链、寄生链和腐生链。
高中生物所涉及的食物链,实际上是捕食链,是由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通过食物关系形成的。
2.食物链(网)结构分析(1)表现形式: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中间不能有任何间断。
高考生物专题《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真题练习含答案1.[2024·浙江1月]白头叶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通过多年努力,其数量明显增加。
下列措施对于恢复白头叶猴数量最有效的是()A.分析种间关系,迁出白头叶猴竞争者B.通过监控技术,加强白头叶猴数量监测C.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白头叶猴栖息地D.对当地民众加强宣传教育,树立保护意识答案:C解析: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以概括为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大类,就地保护是指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公园等,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白头叶猴栖息地是恢复白头叶猴数量最有效的措施,C符合题意。
2.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A.“磨山可供旅游休闲”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包括食用、药用等,大于它的间接价值C.外来物种的盲目引入可能会导致物种的灭绝,使生物多样性丧失D.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主要是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答案:B解析: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磨山可供旅游休闲”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A正确;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包括食用、药用等,小于它的间接价值,B错误;外来物种的盲目引入会降低生物的多样性,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能会导致物种的灭绝,使生物多样性丧失,C正确;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2)易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3)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D正确。
3.[2024·广东珠海模拟]珠海横琴滨海湿地公园总面积约392公顷,公园建设主要围绕生态修复、鸟类招引等重点项目进行。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鸟类招引可增加湿地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B.生态修复可使红树林恢复力稳定性逐渐增强C.蓄洪防旱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湿地公园的稳定性越高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答案:A解析:鸟类招引可增加生物种类,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A正确;生态修复可使生物种类增加,使红树林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B错误;蓄洪防旱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错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越高,D错误。
2025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12种群和群落

专题强化练(十二)种群和群落一、单选题1.(2023·广东深圳高级中学校考模拟预测)一只穿山甲每年能够吃掉大约700万只白蚁和蚂蚁,被称为“森林卫士”。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非法猎捕、栖息地丧失等原因,我国野生穿山甲的数量大量减少,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科研人员利用红外相机长期监测,发现在广东乌禽嶂山区的60 km2调查区域内有61只中华穿山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乌禽嶂山区调查区域内穿山甲的种群密度约为1只/km2B.栖息地丧失会挤占穿山甲的生态位C.非法猎捕是影响穿山甲的非密度制约因素D.在乌禽嶂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穿山甲的最有效措施解析:调查区域内穿山甲的种群密度为61÷60≈1只/km2,A项正确;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B项正确;非法猎捕属于密度制约因素,C项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是保护穿山甲的最有效措施,D项正确。
答案:C2.(2023·广东统考二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信息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中国科学家基于人工智能图像识别和检测技术而研发出“虫脸识别”技术,能够让机器自动化识别当前拍摄的照片中害虫的种类、数量。
关于该技术的论述,错误的是()A.根据同一特征识别同种幼虫和成虫B.可用于蝗虫等迁飞性害虫的监测工作C.需多个采样点的数据评估虫害等级D.有利于防止盲目大量使用农药灭虫解析:有些昆虫如蛾、蝶的成虫与幼虫在形态结构差别很大,因此不能根据同一特征识别同种幼虫和成虫,A项错误;机器自动化识别当前拍摄的照片中害虫的种类、数量,可用于蝗虫等迁飞性害虫的监测工作,B项正确;采样点越多,所采集的数据越接近实际情况,因此为避免偶然性,需多个采样点的数据评估虫害等级,C项正确;机器自动化识别当前拍摄的照片中害虫数量,可以有效提供相应数据,适当适量使用农药,有利于防止盲目大量使用农药灭虫,D项正确。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课时-走近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新人教

法则的补充完善;病毒在免疫中以抗原的身份出
现。
5.如何用实验探究某一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
是RNA?
提示 用DNA酶处理病毒的遗传物质,再侵染 宿主细胞,若有病毒增殖,说明遗传物质为
RNA,反之则为DNA;也可用RNA水解酶做相
同处理。
.
19
对位训练
3.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分为甲、
乙、丙三种类型,最常见的是甲型。甲型流感病
.
10
误区警示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差别:原核细胞没
有成形的细胞核(即没有核膜)。
2.正确识别带有菌字的生物:凡是“菌”字前面有
“杆” 字、“球”字、“螺旋”及“弧”字的
都是细菌,如破伤风杆菌、葡萄球菌、霍乱弧菌
等都是细菌。乳酸菌是一个特例,它本属杆菌但
往往把“杆”字省略。青霉菌、酵母菌、曲霉菌
.
31
知识综合应用 重点提示
通过“原、真核细胞的图解辨析”的考查, 提升“能用图解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内容” 的能力。 典例分析
(2008·上海高考改编)下面是两类细胞的亚显 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
32
(1)甲图细胞属于
细胞,判断的理由是
。
(2)甲、乙两图的细胞均有的结构名称是核糖体、
视野 亮度
少
暗
多
亮
.
物镜 与玻 片的 距离
近
远
视野 范围
小
大
25
4.污物位置的快速确认方法
动—在装片上 移动装不 片动 —转动目不 动 镜— 动 — 在在目物镜镜上上
不可能在以光镜上 方法规律 ①高倍镜的使用“四字诀” 找: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并调节至清晰。 移:将观察点“移”到视野中央。 转:“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调:调节细准焦螺旋及光圈,使物像清晰。 ②移装片的方向:物像偏离哪个方向,装片应向 相同的方向移动,原因是显微镜成倒立的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观大题·增分强训(四)生态类1.(2019·浙江选考)药物A由于某种原因随着污水进入并影响湖泊生态系统。
该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在食鱼鸟类体内检测到较高浓度的药物A,该药物会使鸟类产生不良反应,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_________。
生物残体、粪便等主要在湖泊的________层被分解者分解。
(2)若含药物A的污水大量流入该湖泊,使某些藻类种群大暴发,造成水体的____________现象,会导致鱼类大量死亡,并可能由于____________作用使该生态系统远离稳态。
(3)若药物A只是抑制某种雌鱼的生殖能力,导致出生率降低,则该鱼类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将下降,最终导致种群密度下降。
(4)若对该湖泊进行污水处理使其净化,则水体中鱼类种群数量将以________增长方式恢复。
答案:(1)生物放大底泥(2)富营养化正反馈(3)自然增长率(4)S型2.近年来,由于进入TM湖的污水增多,该湿地水体的重金属污染加剧。
研究人员发现可通过定期收割、处理湖中沉水植物的地上部分,修复镉等重金属对水体的污染。
(1)此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碱蓬、柽柳等,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
(2)沉水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其根部能从底泥和水中吸收镉等重金属离子,净化水体,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3)研究者从TM湖取底泥、水,用来培养本地沉水植物黑藻和菹草。
测定两种植物的生长率和不同部位的镉富集系数和镉迁移系数(指由根系向地上部分的迁移能力),结果如图和表。
沉水植物镉富集系数镉迁移系数地上部分根部黑藻0.33 0.41 0.79菹草0.21 1.01 0.21综合分析以上结果,研究者认为黑藻是更适合修复镉污染水体的物种,其理由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富集镉的沉水植物必须及时收割并作无害化处理,一是因为镉等重金属能够通过__________________逐级积累和浓缩,在高营养级生物体内富集。
二是因为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可使镉等重金属又回到水体而造成对水体的二次污染。
解析:(1)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碱蓬、柽柳等,这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2)沉水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其根部能从底泥和水中吸收镉等重金属离子,净化水体,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3)由曲线图和表格可知:黑藻的生长率大于菹草且黑藻地上部分对镉的富集能力强于菹草,故黑藻是最适合修复镉污染水体的物种。
(4)富集镉的沉水植物必须及时收割并无害化处理,一是因为镉等重金属能够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积累和浓缩,在高营养级生物体内富集。
二是因为通过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植物体和动物死亡腐烂后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返回水体而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
答案:(1)水平(2)生产者间接(3)黑藻的生长率大于菹草黑藻地上部分对镉的富集能力强于菹草(或答黑藻的迁移系数高)(有利于收割地上部分进行处理)(4)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或答:微生物对死亡动植物的分解作用)3.放牧强度可影响人工草地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图1是亚热带某人工草地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牧草净光合产量(净光合产量=光合作用合成量-呼吸作用消耗量)的变化图,G0为不放牧,G1~G3为放牧强度逐渐增强。
据图回答:(1)与放牧草地相比,8月份不放牧草地净光合产量明显偏低的原因有____________(多选)。
A.过多枝叶对下层植物有遮光作用B.植株衰老组织较多C.缺少动物粪尿的施肥作用D.草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加快(2)5~10月份的最适放牧强度是________(从G0~G3中选填),______月份可被初级消费者利用的总能量最多。
(3)在牧草上喷32P标记的磷肥,检测32P在初级和次级消费者中的放射强度,结果见图2。
其中A消费者处于第______营养级。
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中,生产者体内的32P除被消费者利用外,还有部分进入________。
(4)据图1分析,为使牧草净光合产量维持在最高水平,4~10月份需要采取的放牧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与放牧草地相比,不放牧导致草原植物更新慢,植株衰老组织多;过多的枝叶对下层有遮光作用,导致净光合产量相对低;同时还缺少一些放牧动物粪尿的施肥作用,也降低了净光合产量。
(2)分析图1,5~10月份中,大约每个月份不同放牧强度下都是G2时净光合产量最高,所以G2为最适放牧强度;其中6月份净光合产量最高,所以6月份可被初级消费者利用的总能量最多。
(3)放射强度相对值标志着不同营养级同化量的相对值。
分析图2可知:A、B两消费者放射强度相对值都有先上升再下降的曲线,但是,A消费者的放射强度先出现“先增先降”,B消费者的放射强度后出现“后增后降”,这可以推测B消费者以A消费者为食,可推出A消费者为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
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所以生产者中的放射物质除被消费者利用外,还有部分进入分解者体内。
(4)分析图1可知:在4月份不放牧净光合产量最高,5~10月份中,每个月份都是G2时净光合产量最高,所以可以在4月份不放牧,5~10月份中放牧强度维持在G2水平,从而可以使牧草净光合产量维持在最高水平。
答案:(1)ABC(2)G2 6(3)二分解者(4)4月份不放牧,5~10月份放牧强度保持在G2水平4.(2019·门头沟区一模)种植水生植物是富营养化水体修复的重要方法,研究人员选取挺水植物黄菖蒲,漂浮植物凤眼莲、浮叶植物黄花水龙和沉水植物苦草四种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对某富营养化水生生态系统的修复效果和净化机制。
(1)在该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各种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这种空间分布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这些水生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中的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了________。
(2)研究人员通过实验,获得了种植四种不同水生植物后某富营养化生态系统中总氮的浓度变化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对总氮去除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去除率最大达到________。
(3)水体富营养化会造成藻类的大量繁殖,而水生植物可以通过与藻类植物________,从而抑制藻类植物的过渡生长。
(4)水生植物可向发达的根系输送氧气,在根际形成氧微环境,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加强了相关微生物对水体中N的________。
(5)富营养化水体修复是当前水环境治理中的重点,请你根据生态学相关知识,提出两条具体治理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该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各种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这种空间分布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这些水生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中的生产者,该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了群落。
(2)分析曲线可知,种植四种不同水生植物对总氮去除效果最好的是黄菖蒲,去除率最大达到(18-3)÷18=83.3%。
(3)水体富营养化会造成藻类的大量繁殖,而水生植物可以通过与藻类植物竞争,从而抑制藻类植物的过度生长。
(4)水生植物可向发达的根系输送氧气,在根际形成氧微环境,为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加强了相关微生物对水体中N的吸收和利用。
(5)富营养化水体修复的治理措施:从控制和消除外源污染入手,尽量控制进入湖内的污染物,同时清淤挖泥、引水冲污;利用藻类、有效微生物群、各种高等水生植物(水生维管束植物)及陆生植物等重建水生生态环境,使湖泊恢复其应有的功能。
答案:(1)垂直生产者群落(2)黄菖蒲83.3%(3)竞争(4)吸收和利用(5)从控制和消除外源污染入手,尽量控制进入湖内的污染物,同时清淤挖泥、引水冲污;利用藻类、有效微生物群、各种高等水生植物(水生维管束植物)及陆生植物等重建水生生态环境,使湖泊恢复其应有的功能5.(2019·葫芦岛一模)恢复生态学( Restoration Ecology)是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技术和方法及其生态学过程和机理的学科。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各项事业日新月异,举世瞩目,但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亟待恢复:(1)生态系统之所以会因外界干扰而受到破坏,是因为外界干扰因素超过了一定限度,从而使生态系统丧失了______________。
(2)按照生态恢复的群落演替理论,一个生态系在受到破坏或恢复过程中所发生的演替属于群落的________演替,在此过程中人类活动往往会使其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____进行。
(3)生态位( Ecological Niche)是指在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根据生态位理论,在受损生态系统的重建时,要避免引进食物及生存环境等特性相同的动物,以避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一个受损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原貌往往是极其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实践中人们主要是对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
一个生态系统的修复是否成功,最终要看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是否能够保持长期稳定。
解析:(1)生态系统之所以会因外界干扰而受到破坏,是因为外界干扰因素超过了一定限度,从而使生态系统丧失了自我调节能力。
(2)一个生态系在受到破坏或恢复过程中所发生的演替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在此过程中人类活动往往会使其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3)根据生态位理论,在受损生态系统的重建时,要避免引进食物及生存环境等特性相同的动物,以避免种群之间的直接竞争。
(4)一个生态系统的修复是否成功,最终要看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否能够保持长期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