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工作历史沿革精选 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元
• 宋保密制度:枢密院专管机要文书的官 员不准私出访问,也不准接见客人。
• 元公文署押、照刷、磨勘、注销等制度
▪ 明: 批红:根据皇帝亲批字样或奉旨由司礼监太
监替皇帝批答章奏。
票拟(条旨):百官奏章先由内阁大学士用 小纸条写上初步处理意见,贴在文书上供皇帝 参考。
引黄:对皇帝所收到的群臣章奏,撮其大要 写于黄纸,贴于封面或正文之前。
• 1927-1945年进行了三次“文书改革” 运动。
适应洋务运动的发展,不仅清王朝各级 政府普遍有了完整的秘书机构,一些厂 矿企业中也设有文书档案机构。
二、辛亥革命时期的秘书工作
▪ 湖北军政府设立秘书处,并设立文书局。 都督府等机构设立了秘书官(员)、监 印员等秘书人员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
– 总统府下设秘书处,设秘书长一人。各省都 督府设秘书厅(处、局)划文书局(部)
太史,左、右、内、外四史,椽史, 掌节, 守藏史等
▪ 出现了一些处理行政事务的专门文书 如:典志、诰、命、谕等
典:上古帝王分布政令、法典的文书。 命:下达文武百官的文书。 诰:君王对臣下的命令。 谕:君王对臣下的训示。
▪ 逐步形成了一些秘书工作制度 西周至春秋时期:副本制度、保密
制度、用印制度等
--《尚书》孔氏传
• “古代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 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
--《汉书.文帝本纪》
▪夏 《吕氏春秋.先识览》:夏太史令终古
带“图法”投商。
➢ 早期“巫”、“史”不分
二、奴隶社会时期的秘书工作
▪ 随着国家职能的发展,秘书工作逐步完善、 成型 如: 有了专门的机构及官员配置
商末周初:秘书机构--太史寮 天府
• 陈寿《三国志》中提到“公文”一词 • 曹丕《典论.论文》 • 陆机《文赋》 • 挚虞《文章流别论》 • 刘勰《文心雕龙》
对公文体裁辨析和分类研究
第二节 近代中国的秘书工作
一、晚清时期的秘书工作
秘书工作开始参照外国制度 ▪ 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后改外务部),下
设“司务厅”掌管办理外事文书往来与一应秘 书工作。 ▪ 各省设“咨议局” ▪ 1911年5月《内阁属官制》规定内阁设“承宣 厅、制诰局”,负责秘书工作。陆军部首先设 置“承政司”,下设“秘书科”等四科。 ▪ 地方总督、巡抚等大员身边设“秘书员”
– 出现公务秘书和私人秘书 – 文书工作进行了各种改革
《公文程式条例》
三、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秘书工作
• 为适应对外交往的需要,国务院设有各 种专门的外事秘书,如英文秘书、日文 秘书。
• 培养官吏的学校里设置了公文课程。 《公文程式》(直隶法政专门学校编制)
四、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秘书工作
• 政府设立了一整套秘书机构,各级政府都 设有专门的秘书工作机构 秘书处 秘书室 秘书长 秘书 录事 事务员 书记员
第六章 秘书工作历史沿革
第一节 我国古代秘书工作
一、秘书与秘书工作的起源
古代秘书名与实不符,主要从现代 秘书的基本职能去考察。
▪ 传说中的黄帝时代
• 仓颉造字,任黄帝的史官。《汉书.古今人表》
• “龙……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联命”
--《尚书.尧典》
“纳言,喉舌之官。听下言纳于上,受上言宣
于下。”
(二)秘书工作制度
文书工作制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保密制度 一文一事制 贴黄、引黄制 行移勘合制度
行文制度 三省制度 文书立卷制 限期承办制 批红、票拟制(条旨制) 限期承办制 催办制等
▪ 秦汉: • 对公文的名称、用途,甚至用语都作了
严格的规定。
《秦律》“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 请,毋羁请。”
“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 民称之为陛下,其言曰‘制诏’”
三、封建社会时期的秘书工作
• 古代官职的职责范围与现代有所不同, 把某个职位比为秘书职位,某个机构比 为秘书机构,有时可能不完全准确。
• 同一官名,同一机构,朝代不同其职掌 权限也有变化。如“尚书”
为了限制秘书弄权,历代帝王往往不 断设立新的秘书机构,于是数千年封建 社会中重复出现一现象:某一时期大权 在握的官员,往往是前一时期皇帝秘书 的较低的内廷官,到下一时期,又逐渐 被新起来的皇帝秘书取代。
限期承办制度:小事5日,中事10日,大事 20日,限期内完成,误期受罚。
行移勘合制
秘书的选拔、使用、考核、监察制度
隋唐、宋元、明清都有严格的秘书选 拔、选拔、使用、考核、监察制度
• 唐:官吏铨选标准:身、言、书、判。 身,体貌丰伟;言,言辞辩正;书,文笔
流畅,文字楷法遒美;判,文理优长和实际工 作能力强
(一)秘书人员、机构和职责
秦以后从中央到地方(郡、县)形成了一 支庞大的秘书队伍,主要有:
御史大夫 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郎)、 主玺令史、谒者令、中书令(中书监、中书侍 郎、中书舍人)、黄门侍郎、翰林学士
长史、主簿、记室令史、掌书记、令史、书 吏、 ➢ 幕僚 清末幕僚兴盛及幕学产生:绍兴师爷, 幕馆,《幕学举要》、《入幕须知》等
考核制度:德、行 德的标准是“四善”,德、慎、公、勤 行的考核标准有27条
• 明:明朝规定,四品以上的官员,九年 任满时自我鉴定,由皇帝亲自考核裁决 优劣。五品以下的在一考、再考、通考 后,由吏部、都察院再出题考核,之后 再鉴定工作成绩。
考试内容有三项:文理粗晓、行移得 当、书札不谬。
(三)公文写作和理论研究
• 秘书机构主要有: 西汉成帝 “尚书台”(后改为“尚书省”) 魏文帝 “中书省”、“门下省” 隋唐 “中书省”、“门下省”、“学士院” (翰林院) 宋 “中书省”、“门下省”、“枢密院” 元 “中书省”、“行中书省”、“行枢密院” 明 “内阁”(设中书科、诰敕房、制敕房)、 “通政使司”、“司务厅”、“尚宝司” 清 “内阁”、“翰林院”、“军机处”(设方
--蔡邕《独断》
• 有专门的文书传递制度 “邮”、“亭” 后代改为“驿”、“驿站”
▪ 唐: • 对公文的用纸、撰制用语、折叠、誊写、用印、
封存装、收发、登记、移交有明确的细则 “凡拜免将相,号令征伐,皆用‘白麻’”
• 贴黄制度:贴黄,公文如有变动,可另写小块 黄纸补贴。
• 保密制度:唐对中书舍人有四禁“一曰漏泄, 二曰稽缓,三曰违失,四曰误忘。”凡泄密者 轻则杖责,重则绞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