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豆激酶溶栓功效及开发应用前景_郭颖

合集下载

纳豆激酶分离纯化及体外溶栓和溶血作用研究

纳豆激酶分离纯化及体外溶栓和溶血作用研究

纳豆激酶分离纯化及体外溶栓和溶血作用研究纳豆是日本的传统大豆发酵食品,由纳豆芽孢杆菌发酵而成,在日本已食用近千年。

1987年,须见洋行等经过对上百种食物的筛选,首次发现纳豆含有溶解血栓纤维蛋白的成分,并命名为纳豆激酶(nattokinase,NK)。

研究表明,NK 是纳豆发酵过程中纳豆芽孢杆菌分泌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1]。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NKc具有很强的体内外溶栓作用,与传统的容栓剂相比,NKc具有易提取、成本低廉和能口服吸收溶栓等优点,因而可能成为新一代的溶栓药物[2-4]。

为了对NKc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室在研究NKc纤溶活性之后,进一步对其体外溶栓和溶血作用进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菌株:为本实验室自日本纳豆分离纯化菌种,保存于养琼脂斜面,营养琼脂配方为:细菌培养用胰蛋白胨(bacto-tryptone),1%;细菌培养用酵母抽提物(b acto-yeast extract),0.5%;NaCl,0.5%;细菌培养用琼脂粉(bacto-agar powd er),1.5%PH7.2。

纳豆、纳豆提取液:按文献[5]介绍方法制备。

血平板:用生理盐水配制1%琼脂,加入新鲜脱纤兔血,混匀倾注平板,冷却凝固即成。

主要试剂:凝血酶、纤维蛋白原、标准尿激酶(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蚓激酶(30×104 U•粒-1,北京百奥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牛血清白蛋白(上海生化试剂公司);低相对分子质量标准蛋白质(兔磷酸化酶:Mr97.4×103,牛血清白蛋白:Mr66.2×103,兔肌动蛋白:Mr43.0×103,牛碳酸酐酶:Mr31.0×103,胰蛋白酶抑制剂:Mr20.1×103,鸡蛋清溶菌酶:Mr14.4×103)(上海生化试剂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2 方法1.2.1 NKc分离纯化纳豆提取液经35%~75%饱和度硫酸铵分段盐析,离心收集沉淀,用50mmol•L-1磷酸缓冲液(PH 7.4)溶解,充分透析后获得纳豆激酶粗酶(NKc),再经Sephadex G-100葡聚糖凝胶柱(1.0cm×60cm)层析,分管收集纤溶活性较高部分,脱盐,冷冻干燥后获得层析纯纳豆激酶(NKc),SDS-PAGE电泳检测纯度。

纳豆激酶溶栓怎么样

纳豆激酶溶栓怎么样

纳豆激酶,是纳豆菌发酵而产生的一种活性物质酶,它可以从食品纳豆中提取,具有溶解血栓、降低血粘度,改善血液循环、软化并增加血管弹性的作用。

血栓的形成原因
由于现代人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高脂肪、高糖、高蛋白质饮食充塞人们的餐桌,大量的营养物质进入人体后,机体来不及代谢和消耗,于是过剩的营养物质只得在血液中游荡,形成机体不需要的“垃圾”。

大量的“垃圾”在血管中流动,引生摩擦,极易擦伤动脉血管。

当血管被擦伤后,人体中的免疫细胞、血小板等会纷纷被动员起来,去修复损伤的血管。

往往在血管的受损处修复后,血小板与血液中的纤维蛋白、红细胞缠绕在一起,形成日后会演变成血栓的斑块。

斑块的产生会导致血管壁变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变窄,最后形成血管栓塞。

血栓一旦形成,就会严重威胁到人的生命,只有将血栓溶解后,才有可能让生命之河重新畅通。

纳豆中的精华——纳豆激酶,有着意想不到的溶栓效果,它不但没有一般溶栓药物的不良反应,不会引起栓子的脱落,而且溶性效果比药物更胜一筹。

纳豆激酶为什么能有效地溶解血栓?原因是:
1、纳豆激酶本身具有纤溶酶的功能,能直接降解血栓;
2、纳豆激酶还能激活和转化成尿激酶,起到间接溶栓的作用;
3、纳豆激酶还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纤溶酶,使已形成的纤维蛋白或血栓溶解。

总之,纳豆激酶有着良好的血栓降解功能,不仅溶栓速度快,而且不会使整个血栓脱落下来形成新的危险。

纳豆激酶的功效与作用

纳豆激酶的功效与作用

纳豆激酶的功效与作用
纳豆激酶是一种纳豆在发酵过程中生成的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对于心脑血管疾病以及三高人群来说是一种特别有效的缓解剂,因而被应用于许多药物以及保健品上。

纳豆激酶无论是营养成分还是作用功效都比较出色,也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那么,纳豆激酶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呢?
1、纳豆激酶最显著的作用功效就是溶栓作用,能够将人体血液中的血栓溶解,这也是纳豆激酶用于药理作用的最主要功效原因。

2、纳豆激酶对于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具有抑制生长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在于纳豆激酶在人体能产生一种吡啶二羧酸的杀菌物质,从而发挥纳豆激酶的抗菌作用。

3、纳豆激酶能够不受胃液强酸的影响,直接到人体的肠道内发挥作用,促进调节肠胃,滋润通便,达到排毒养颜的功效作用。

4、纳豆激酶可以有效降低血液的粘稠度,改变血小板的凝度,减小血液对心脑血管的压力,有效保护心脑血管,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脑溢血等各类心脑血管疾病。

5、纳豆激酶能够降血脂和血压、同时消除多余的胆固醇,对三高人士而言,是一种很好的调节剂,缓解三高症状。

6、除此之外,纳豆激酶能有促进肝脏细胞再生,提高肝脏功能,增强肝脏排毒能力,从而预防和改善脂肪肝,发挥解酒护肝的功效。

纳豆的功能与开发应用前景

纳豆的功能与开发应用前景

3 1 本 研 究 确 定 的 以碎 米 综 合 利用 制 取 低 聚 异 麦 . 芽糖 的最佳 工 艺 路线 、 艺 流程 、 艺技 术 参 数 , 工 工 在 企业 现 有 生产 设备 条 件 下 ,提取 大 米 高蛋 白和低 聚 异麦 芽 糖 ,制 取 的低 聚 异麦 芽糖 其 有 效成 分 低 聚异 麦芽 糖 总含 量 ( ,以干 基计 ) 5 , % ≥ 0 异麦 芽 糖 、 潘 糖、 异麦 芽 三糖 合 计含 量 ( , % 以干基 计 ) 3 , 到 ≥ 5达 低 聚异 麦芽 糖 行业 标 准 ,感 官 、理 化卫 生 指标 达 到
8%, 5 因而 营养 更 容 易 吸收 , 10 在 0 g食 品 的可 食 部
通过人体实验发现纳豆酶能使纤维素酶原 ,尿 激 酶 原激 活 成纤 维 蛋 白溶 酶 和 尿激 酶 而促 进 溶血 栓
效 果 。 同时 发现 纳 豆激 酶 可 以激 活血 浆 中组 织 溶血
维普资讯
离 的异黄酮类物质 , 该物质 和上述酶一样 , 对活性氧 ( 自由基 ) 具有解毒作用 , 因而对人体抗癌、 防止衰老
有 明显 疗效 。
2 纳 质。因而具有 降血压、 抗肿瘤 、 抗氧化性 、 溶血 栓等
作用 。 1 纳豆 的 营 养 价值 纳 豆 在 制 作 过程 中 ,原 料 大 豆所 含 的氨 基 酸 , 高 蛋 白不 仅 没 减少 ,经 发 酵使 大豆 蛋 白质 分 解 ,纳 豆 的 消 化 率 大 大 提 高 ,从 原 来 的 5 % ,提 高 到 0
分的营养中 ,纳豆 比蒸 煮的大豆 的蛋 白质高 0 5 、 .g
纤 维 高 0 2 、 高 2 rg 铁 高 1 3 钠 高 l 、 .g 钙 0 、 a .mg、 mg 钾 高 9mg 维 生素 B 0 、 2高 0.7 。 4 mg 纳 豆里 还含 有 很 多对 人 体 有益 的酶 ,如过 氧化

纳豆激酶是什么揭示纳豆激酶的两大作用

纳豆激酶是什么揭示纳豆激酶的两大作用

纳豆激酶是什么揭示纳豆激酶的两大作用纳豆激酶是在纳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

这种酶可以有效溶解血栓,降低血液浓度,软化血管,是有益健康的物质。

此物一般不会有副作用,长期食用可以有效预防一些疾病。

纳豆激酶其实就是一种枯草杆菌蛋白激酶,是在纳豆发酵过程中由纳豆枯草杆菌产生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

这种蛋白酶可以有效溶解血栓,降低血液浓度,促进血液循环,软化血管,是对身体有益的成分。

纳豆激酶和其他溶栓药物相比,成本要低的多,而且安全环保,口服效果明显,溶栓活性高,还能持续作用很长时间,即将成为一种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新型溶栓药剂,对预防治疗心脑血管栓塞及老年痴呆等方面都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纳豆激酶的两大作用是什么呢?此酶是活性氧,自由基的天然清除剂。

活性氧和自由基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纳豆激酶中的超氧化物,皂甙,维生素E及卵磷脂等物质可以很好地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并减少血管细胞的损伤,促进脂肪代谢,维护血管舒缩功能,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问题有显著的疗效。

纳豆激酶还能快速溶解血栓,激活自身尿激酶,有效清理血管壁上粥样斑块,促进心肌供血,并能分解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降低血脂。

血流畅通了,心脑梗的危险也就随之降低了。

但是这种东西虽好,也不是惹人都能适用的。

孕妇一般就不能食用,手术前后2周也不可以食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速度。

还有其它与血液聚集相关的病症也必须遵医嘱食用。

如果出现血管破裂,意外事故等情况也要避免使用。

纳豆激酶经实验数据显示一般没有什么副作用,适量食用可以有效防治一些疾病。

作为保健品的纳豆激酶,可以说是人们养生的好伴侣。

只要坚持使用,相信大家都能更加健康长寿。

纳豆激酶药用研究与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纳豆激酶药用研究与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纳豆激酶药用研究与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计划栓塞性疾病严重地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尤其是心脑血管栓塞性疾病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最严重而又常见的疾病之一。

血栓症日渐成为死亡率占首位的病症。

溶解血栓是治疗这一类疾病的重要手段。

因此,对溶栓药物的研究已被广为重视。

链激酶(SK) 、尿激酶(UK) 作为第一代溶栓药物在临床上广为应用,但它们均对纤维蛋白无特异性选择作用,容易引起全身性纤溶激活并伴有出血倾向、半衰期短等缺点。

同时SK还具有抗原性并有过敏性反应。

而作为第二代纤溶药物的tPA 尽管对纤维蛋白有很高的选择性,但临床上为了取得较好的溶栓效果而应用大剂量(100mg) 从而部分失去了对纤维蛋白的选择性。

因此依旧会导致出血等副作用。

此外临床上试用的第二代新药还有茴香酰纤溶酶原-链激酶复合物、重组单链尿激酶和葡激酶。

但茴香酰纤溶酶原-链激酶复合物对纤维蛋白的选择性并未能证实;重组单链尿激酶溶栓效果慢且易造成出血;葡激酶虽然具有较强的纤维蛋白选择性,但由于其为细菌成分,因此也具有抗原性。

尽管这些溶栓药物的纤溶作用优于第一代溶栓药,但它们依然具有纤维蛋白特异性差、体内半衰期短、生产成本高、需大剂量连续用药等缺点。

鉴于此,开发新型溶栓药物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目前,纳豆激酶(NK) 作为来自于食品,高效安全并可直接由消化道吸收,起到溶解纤维蛋白作用的纤溶1酶,正在成为当今溶栓药研究的焦点。

1、药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将纳豆和纳豆的提取物置于人工制作的纤维蛋白平板上有明显的溶圈,显示出明显的溶纤作用,精制品的单位酶活约为5280u/mg。

在食用纳豆的人的血浆中观察到纤维蛋白溶解活性, 并在食用2,8h后活性逐渐提高。

在NK 服用者的血中观察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优球蛋白的纤溶活性( EFA) 以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OP) 的变化发现,ELT大大降低,而EFA提高,且在口服后第4d 达到最高,并可维持到第8d;同时FOP 在口服后第一天即迅速达到最高值。

纳豆激酶 最被看好的天然溶栓酵素

纳豆激酶 最被看好的天然溶栓酵素

纳豆激酶——最被看好的食物溶栓酵素!由血栓引起的血栓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病,最常表现为心肌梗死、缺血性脑梗死,是中老年人易发的疾病之一,而且目前青年人的发病数量也在上升。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病的人数超过1200万人。

其中在美国,男性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高达27%,女性则为44%。

在我国,每年需要进行溶血栓治疗的人数超过300万,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约为200万人,占因病死亡总人数的40.07% ,其比例远高于癌症,居各类死因之首。

毫无疑问,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最大敌人,而血栓则是其最大的帮凶!在同这个帮凶的斗争过程中,溶栓剂是人类所能依靠的单一而有限的力量。

溶栓剂也即抗血栓药物,它们主要通过纤溶酶原激活剂,使纤维蛋白溶解酶原转化成纤维蛋白溶解酶而发挥溶解血栓的主体物质——纤维蛋白的作用。

在临床尤其是心梗、中风的急诊救治处理中,溶栓剂是每个医生在制定抗血栓形成的治疗策略时所首要考虑的一个药物,因为他们知道,与阿司匹林等抗凝剂及其他各种凝血因子抑制剂相比,溶栓剂虽然存在种种弊端和缺陷,但其毕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医生的施救意愿——溶解新鲜血栓、使血管再通。

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保住生命这一单纯而又朴素的医疗诉求,于是,传统溶栓剂的种种不足便日益凸显。

虽然从第一代溶栓剂链霉素问世至今,人类已经耗去了80个春秋,但溶栓剂依然无法克服半衰期短、需要大量连续用药以及特异性差等一系列不足与缺点。

相对于半衰期短等不足而言,特异性差更显“刺眼”!所谓特异性差,也就是说这些溶栓药在溶解血栓的过程中,不加选择和区分,在激活血栓表面的纤溶酶原的同时也激活了血浆中游离的纤溶酶原,其结果往往会造成全身性出血的严重后果。

2010年8月,美国JohnsHopkins大学的科学家对静脉内溶栓药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他们发现,与未接受该种治疗的同年龄组的病人相比,接受溶栓治疗的7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在治疗后30天内死亡的可能性要高40%。

纳豆激酶主要有六大功效

纳豆激酶主要有六大功效

纳豆激酶主要有六大功效1、溶解血栓、预防和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纳豆激酶可以溶血栓,非常适合心脑血管疾病人服用。

血管是人的生命之河,血管在人体中长达9万公里,涉及到人体的每一个部位。

由于作为生命河流的血管每时每刻受到血液的“冲刷”和“摩擦”,因此很容易受到损伤,导致血管壁变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变窄,血管栓塞,血管破裂出血,最后形成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脑梗塞、脑溢血等多种致命的疾病,甚至死亡。

人的血管栓塞,就意味着人的生命之河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血管栓塞需要疏通,能在“血栓出现前的状态中”我们就抓住机会,对血管进行疏通和预防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血栓的溶解药物都不太理想,但自从从纳豆当中提取出了这个纳豆激酶以后,使避免血栓的形成有了希望。

纳豆激酶能直接分解血栓,具有强大的溶栓作用,是唯一口服速效的溶栓性食品。

纳豆激酶最好在早上和晚上这两次饭后进行食用。

因为血栓类疾病,心肌梗塞,往往是在上午或夜间发作,食用纳豆激酶产品2-8小时血栓溶解的速率比较高,比较快。

所以早晚两次服用纳豆激酶可以有效预防此类疾病的发作。

医学理论研究和临床证实,纳豆激酶是心脑血管疾病人的最新希望,纳豆激酶预防心脏病的效果已经得到美国的FDA的认可。

2、可以预防治疗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危及人的生命,严重影响人的生命质量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自高血压有统计以来,近五到十年,我国的高血压患者每年以2%-3%的速度在递增,目前全国患有高血压患者达2亿多人。

那么,高血压患者不仅易患冠心病,而且还会危及大脑和肾脏组织,引起脑中风和肾功能减退等严重性疾病。

高血压一旦形成是比较难逆转的,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控制血压,如果高血压得不到控制,将会造成血管的收缩异常,或者出现脑梗塞。

目前解决高血压的这些药物效果看上去都很明显,但是副作用也都非常大,也就是说他们解决的都是一种只是在控制,并不能从身体上的根本来进行逆转。

那么比如说有一些高血压,如果男性长期服用它,会影响到性功能障碍,还会导致肝肾受损。

新型溶栓剂纳豆激酶的研究进展

新型溶栓剂纳豆激酶的研究进展

新型溶栓剂纳豆激酶的研究进展【摘要】纳豆激酶是一种由纳豆菌产生的具有强烈纤溶作用的丝氨酸蛋白酶,与传统的一些溶栓剂相比,其具有安全性好、成本低、经口服后可迅速入血、纤溶活性强、作用时间长等优点。

有望被开发为新一代的口服抗血栓药物。

本文就纳豆激酶的结构、理化性质、活性测定方法,作用机制以及开发现状和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血栓;纳豆激酶;活性测定;溶栓功能【Abstract】 Nattokinase is a kind of serine proteinase that has strong fibrinolytic activity produced by Bacillus subtilis (natto).As compared with some traditional thrombolytics,nattokinase possesses the advantages of safety,low cost,and effective by oral administration etc.Some advances in nattokinase research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mainly its structure,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biological function of dissolving fibrin, activity assay method and its prospect.【Key words】 thrombosis;nattokinase;activity assay;dissolve fibrin血栓疾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包括心血栓、脑血栓、肺栓塞和末梢动静脉血栓等常见疾病。

据估计,全世界有血栓性疾病患者约1500万人,其中每年死于心脑血栓疾病的就高达1200万人。

神奇的溶栓物质—纳豆激酶

神奇的溶栓物质—纳豆激酶

神奇的溶栓物质—纳豆激酶
神奇的溶栓物质—纳豆激酶
纳豆经过纳豆菌发酵产生丰富的纳豆激酶,纳豆充分搅拌后产生的黏黏拉丝的物质是黏蛋白,是营养的精华所在,有效的保护好纳豆激酶的活性。

纳豆激酶是目前为止最有效的溶栓物质,其溶栓效果是尿激酶的19倍,每克纳豆中所蕴含的纳豆激酶相当于1600IU尿激酶的溶栓效果。

纳豆激酶对血栓的作用时间长,尿激酶在人体内作用时间仅仅4-20分钟,而纳豆激酶作用却长达12小时,所以建议早晚必备食用纳豆。

纳豆激酶的发现
198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一位日本学者突发奇想,将纳豆发酵物和尿激酶分别滴到人工血栓平板上。

2个小时后,纳豆发酵物竟然把血栓溶解掉。

偶然无处不在,一种全新的溶栓物质,就这样被发现了,这种物质提取于纳豆,故称之为——纳豆激酶。

纳豆激酶最新研究进展

纳豆激酶最新研究进展

纳豆激酶最新研究进展纪红蕊【摘要】纳豆激酶是一种由纳豆菌或纳豆产生的碱性丝氨酸蛋白酶,能直接降解血中纤维蛋白原及激活纤溶酶原为纤溶酶,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大量的药理药效研究表明,纳豆激酶纤溶活性强、稳定性好、副作用小,是较为理想的溶栓药物之一,但仍存在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问题.综述了纳豆激酶的理化特性、药理药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纳豆激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期刊名称】《亚太传统医药》【年(卷),期】2010(006)005【总页数】3页(P144-146)【关键词】纳豆激酶;理化特性;药理作用【作者】纪红蕊【作者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心脑血管血栓是引起中老年人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因素。

溶解血栓是治疗这一类疾病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研制抗血栓药物已成为各国医药界的研究热点[1]。

纳豆是日本的传统食品,已食用千年,1987年日本的Sumi H 等人[2]首次发现纳豆含有溶解血栓纤维蛋白的成分,是一种由纳豆菌或纳豆枯草杆菌产生的碱性丝氨酸蛋白酶,并将其命名为纳豆激酶(Nattokinase,NK)。

随后,很多学者对NK的结构、药理学药效、临床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具有纤溶、降胆固醇、降血脂、降血压、抗菌和抗氧化等多方面作用[3]。

NK有望成为新型溶栓药物制剂[4]。

目前,日本、韩国、朝鲜已有多家生产NK的药品和保健品公司。

现就其多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纳豆激酶的理化特性NK是一种碱性丝氨酸蛋白酶,呈单链多肽结构无二硫键,溶于水,呈白色或淡黄色,在280nm处有吸收峰。

根据不同的测定方法,其分子量有明显差异,在27 300-35 000之间[2、5]。

但根据 DNA 序列[6],推断出 NK 序列为一条由 27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单链多肽,准确分子量为27 728。

其保守催化活性部位存在于His64、Asp32、Ser221,与底物的结合部位为Leu64、Ser125、G1y127。

纳豆激酶的溶栓作用及行业发展

纳豆激酶的溶栓作用及行业发展

食品对于人类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饮食者, 人之命脉也”,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寓医于食”的传 统,世界卫生组织(WHO)近年对影响人类健康的众 多因素的评估结果也表明:膳食营养因素的影响(13%) 略低于遗传因素,食物中蕴含的活性物质,对于人体 健康状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速发展的食品科学技术推动了食品种类的复杂 化和营养全面化,促进了食品产业的繁荣发展,延长 了人类寿命。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 食品行业发生了技术性变革,研究方向逐渐由宏观营 养分析转向特定、微观营养成分的提取,健康需求更 加明确。
作者简介:吴 丹(1994—),女,硕士,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应用微生物及实验室安全管理。 58 / 现代食品 XIANDAISHIPIN
Industry Review 行业综述
健作用有一定的认识,并且自觉提高食用纳豆的意识。 发挥溶栓作用。而 NK 却是直接通过与纤维蛋白交联 日本全民食用纳豆不到 10 年,就成为了世界上公 而实现降解作用 [5-6]。NK 不仅可以直接作用于纤维蛋
心 脑 血 管 病(CVD) 是 严 重 危 害 人 类 健 康 的 常 可以看到,通过静脉注射,NK 的纤溶能力是血纤维蛋 见疾病,其包括:高血脂症、高血压、心脏病、缺血 白溶酶的 4 倍以上 [8];通过临床试验可以看到 [9-10],健
行业综述 Industry Review
doi:10.16736/41-1434/ts.2019.21.021
纳豆激酶的溶栓作用及行业发展
Thrombolytic Effect of Nattokinase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 吴 丹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1 纳豆与纳豆激酶的认识

新型溶栓剂——纳豆激酶

新型溶栓剂——纳豆激酶

新型溶栓剂——纳豆激酶
迟东升;阮新民;陈可冀
【期刊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
【年(卷),期】2007(28)4
【摘要】纳豆激酶是一种由纳豆菌产生的具有强烈纤溶作用的丝氨酸蛋白酶,与传统的一些溶栓剂相比,其具有安全性好、成本低、经口服后可迅速入血,纤溶活性强,作用时间长等优点.有望被开发为新一代的口服抗血栓药物.现就纳豆激酶的结构、理化性质、药理学作用及机理、分离纯化、活性测定方法以及开发现状和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总页数】6页(P545-550)
【作者】迟东升;阮新民;陈可冀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心脏中心,广东,广州,510105;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心脏中心,广东,广州,510105;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心脏中心,广东,广州,5101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7.3
【相关文献】
1.一种新型重组抗体导向溶栓剂的体外溶栓研究 [J], 万海英;刘征辉;顾津明;朱明清;李佩霞;阮长耿
2.葡萄球菌激酶作为新型溶栓剂的研究进展 [J], 刘明河
3.新型冠心病溶栓剂—蛇毒制剂(综述) [J], 邓新
4.ASSENT-1:一种新型溶栓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价 [J], 刘彦波
5.新型溶栓剂葡萄球菌激酶的研究进展 [J], 董晓明;刘明河;朱圣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纳豆, 纳豆激酶, 溶栓酶
Abstr act :Na ttokina s e is a n a c tive ing re d ie nt of tra d itiona l J a p a ne s e food na tto, c onta ining a fib rinolytic e nzyme tha t e ffe c tive ly b re a ks d own thromb us . Due to its s ma ll mole c ula r we ig ht a nd d ig e s tib ility, na ttokina s e is the hots p ot of ne w g e ne ra tion me d ic ine tha t d is s olve s thromb us . In this a rtic le , the func tions of na ttokina s e we re introd uc e d a nd the a p p lic a tion wa s p ros p e c te d .
1 纳豆激酶溶栓特性
1.1 血栓的形成
收稿日期: 2006- 09- 07 作者简介: 郭颖( 1982- ) , 女, 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蛋白质资源
开发利用。 基金项目: 辽宁省教育厅 A 类科技项目( 2004D229) 。
动脉硬化症的演变过程是多方面的。患者可能 仅在心脏冠状动脉中发生局部的血栓或凝块, 从而 导致心脏病; 或在颈动脉的分枝中形成导致中风; 又 或在四肢血管中形成引起肺栓塞。凝块的主要成分 是纤维蛋白, 就其结构及组成来看, 它们由丝状纤维 蛋白构成。血栓的形成主要是通过纤维蛋白的逐渐 堆积和( 或) 使人体不能有效地将丝状纤维蛋白分解 为其产物。
自然存在的溶血栓酶产生于血管内的内皮细 胞。随着年龄的增长, 这些酶的生成速度减慢, 血液 趋于凝结, 这样导致凝块产生。凝块可以在任何年龄 段形成, 因而近年来血栓栓塞症及其治疗方法受到 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 即使年轻人也可以使用纳 豆或纳豆激酶作为预防血栓的药物。
1.2 纳豆激酶的溶栓机理
研究表明, 纳豆激酶能直接溶解纤维蛋白和作 用 于 血 纤 维 蛋 白 溶 酶 间 接 溶 栓[1]。在 凝 块 溶 解 过 程 中 ,
226 2007 年第 03 期
综述
过刺激血纤维蛋白溶酶原的产生来促进纤维蛋白溶 解[7]。因为在体外实验中 , 纳豆激酶比血纤维蛋白溶 酶更有效的抑制纤维蛋白, 所以, 纳豆激酶是更有效 的纤溶药物。 1.4.4.2 大蒜 油炸蒜和生蒜都能显著增加血清中纤 溶物质的活性, 并且将纤维蛋白原和血纤维蛋白肽 减少 10%。被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的链激酶和血 纤维蛋白肽 Bβ15- 42 也 被 增 加 近 10%[8]。 但 是 由 于 大蒜本身的特殊性质, 很难处理及保存, 所以目前市 场上理想的大蒜产品还少之又少。 1.4.4.3 人参 人参能抑制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 白。据报道, 草本植物的作用机理是促进尿激酶催化 作 用 下 的 纤 维 蛋 白 溶 解[9]。由 于 人 参 的 草 本 植 物 性 质 决定了产量上的限制。
1.3 传统溶栓疗法
传统溶栓疗法是针对急性心脏病突发而就诊的 患者通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来治疗的。主要溶栓药 物是组织型血 纤 维 蛋 白 溶 酶 原 激 活 剂 ( t- PAs) , 如 变 性 剂 、激 活 剂 及 几 种 其 衍 生 物 , 包 括 尿 激 酶 、链 激 酶 和葡激酶。t- PA 是治疗突发性心脏病的主要药物。传 统的溶血栓或凝块降解的疗法, 每年对数以百万计 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进行治疗, 其将死亡率减少了 30%~50%, 这一数字说明只有部分患者从中受益, 为 其它疗法留有空间。
关于血管堵塞引起的心脏病和中风的成因有几 种其它学说, 能够被接受的解释是动脉堵塞变硬, 血 小板粘性增大, 释放血小板衍生物, 导致动脉血管壁 上的平滑肌细胞增生扩散。这样增加了平滑肌细胞 向血小板和脂质的渗透性, 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随 着低密度脂蛋白增加, 它进一步向动脉血管壁渗透。 动脉壁上的血小板形成良性肿瘤 ( 一种单克隆突变 体) 。纤维蛋白过剩、自由基分子、慢性炎症、胆固醇 氧 化 、低 密 度 脂 蛋 白 氧 化 、环 境 中 的 碳 氢 化 合 物 和 其 它因素加剧了病变。
Key wor ds:na tto; na ttokina s e ; thromb olytic e nzyme
中图分类号: TS201.2+5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 1002- 0306( 2007) 03- 0225- 04
纳豆是将蒸煮后的大豆接种纳豆芽孢杆菌发酵 制 成 的 , 具 有 很 丰 富 的 营 养 价 值 , 富 含 蛋 白 质 、各 种 氨 基 酸 、维 生 素 、矿 物 质 , 是 一 种 很 具 价 值 的 营 养 食 品, 早在伊多时代后期( 1600~1868) 已成为日本 文 化 的一部分。1987 年日本须见洋行博士发现纳豆中的 强纤 溶 物 质 纳 豆 激 酶 ( Nattokinase, NK) [1]。 纳 豆 激 酶 因与链激酶、尿激酶等溶血栓药物具有同样的功能 而得名,也因其开发为溶栓药物的巨大潜力备受世界 瞩目。经过 20 年来各国研究人员的努力, 目前纳 豆 激酶的生化特性、溶栓作用机制和分离纯化方法已 经被人们所了解, 纳豆激酶类药品及保健食品的研 究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另两类治疗药物分别是抗血小板凝结药物和抗 凝血剂。
1.4 纳豆激酶与其它溶血栓药物的比较
纳豆激酶( Nattokinase, NK) 较之传统纤溶 性 药 物纳豆激酶在几个方面具有优势, 纳豆激酶属于口 服药, 这样就比注射针剂更具有安全性, 同时也减轻 了 肾 脏 的 负 担 。 纳 豆 激 酶 分 子 量 远 远 小 于 尿 激 酶 、t- PA, 是 一 个 单 链 蛋 白 , 易 被 人 体 吸 收 , 且 作 用 时 间 长 ( 大于 8h) , 因此有可能成为口服性药物; 与传统纤溶 性药物相比, 纳豆激酶作用下纤溶蛋白衍生物产生 过 程 可 持 续 8h, 一 定 条 件 下 持 续 12h; 据 相 关 报 道 , 纳豆能阻止血凝并且促使已经存在的凝块消溶; 纳 豆激酶属微生物产品, 可以通过液体发酵生产, 造价 低廉。 1.4.1 溶栓剂 1.4.1.1 血 浆 酶 原 活 性 组 织 (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s, t- PA) 这 是 当 患 者 突 发 心 肌 梗 塞 或 中 风 入 院 治 疗 时 所 使 用 的 溶 血 栓 方 法 , t- PA 在 病 症 开 始 发作后 3~6h 内有效[3]。这种药物的价格相当昂贵, 每 剂可达 2200 美元, 然而当有不易溶的血栓存 在 时 , 这种紧急救治的有效与否尚无定论。当与肝磷脂联 合使用时, t- PA 比溶栓酶或尿激酶更加有效。在许多 情况下, 紧急入院治疗会因时间延误而使治疗无效。 而纳豆激酶作为一种保健食品, 起到了日常预防的 作用, 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生命无谓的损失。 1.4.1.2 尿激酶( Urokinase, UK) 在治疗中, 尿激酶常 被用作溶纤维素丝氨酸蛋白酶, 控制心房室内血液 凝块通过Ⅳ导管流出, 血栓在心脏、血管或肺部得以 消溶。但作为丝氨酸蛋白酶它会涉及到肿瘤的生长 和转移。利用尿激酶抑制剂治疗早期癌症的研究正 在展开。它的优点是无抗原性, 无热原性, 可连续用 药半个月以上, 缺点是选择性差, 治疗的同时会降解
2007 年第 03 期 225
食品工业科技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of Food I ndustry
综述
纳豆激酶催化尿激酶原转变成尿激酶, 同时催化了 纤维蛋白降解为其它产物, 并将血纤维蛋白溶酶原 ( 血浆酶原) 转化为血纤维蛋白溶酶。纳豆激酶也增 加了血纤维蛋白溶酶组织中的活性物质, 进一步促 进纤维蛋白的溶解和凝块的缩小, 通过减少血栓的 形成降低血小板沉积速度, 使动脉硬化有所改善。
综述Vol.28,NFra bibliotek.03,2007
食品工业科技
纳豆激酶溶栓功效 及开发应用前景
郭 颖, 孔繁东, 祖国仁, 季 瑛 ( 大连轻工业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辽宁大连 116034)
摘 要: 纳豆激酶是日本传统食品纳豆中的活性成分之一, 具有强 效 溶 血 栓 作 用 , 因 其 分 子 量 小 、易 吸 收 且 安 全 , 目 前 是 新一代溶栓药物研究关注的热点。本文在介绍纳豆激 酶的溶栓作用基础上, 简要概括了纳豆激酶的开发应 用前景。
血纤维蛋白原。尿激酶的半衰期为 4~20min, 而纳豆 激酶的活性可持续 8~12h[4], 从这个意义上讲, 纳豆激 酶更加经济。从功效方面看, 纳豆激酶抑制纤维蛋白的 效果较尿激酶或血纤维蛋白溶酶更好, 且相对耐热。 1.4.1.3 链 激 酶 ( Streptokinase, SK) 链 激 酶 常 用 于 急 救,作为 IV 溶血栓剂。它每次治疗约为 200 美元的价 格 更 加 合 理 , 其 药 效 比 t- PA 长 ( 约 12h) [5], 据 报 道 较 t- PA 引起的出血量少。链激酶被用于治疗早期心肌 梗塞, 特别是在发作 6h 内入院治疗的急性早期 心 肌 梗塞, 它也被用来治疗急性肺部血栓和组织动脉血 栓[3]。SK 的优点是有效, 其冠脉开通率为 50%; 缺 点 是抗原性强, 易引起变态反应, 还可能出现低血压, 即 副 作 用 过 大 、禁 忌 症 多 , 连 续 用 药 不 可 超 过 7d, 对 于治疗中风不如 t- PA 有效。 1.4.1.4 蚓激酶 ( Lumbrokinase) 它是采用生化 分 离 技术从特殊蚯蚓中分离出来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 具有激活人体内的纤维蛋白溶酶原和溶解体内血栓 的作用。在兔体内试验, 蚓激酶不仅抑制血栓形成, 而且有很好的溶解血栓作用; 在大鼠实验性脑缺血 中应用, 蚓激酶可溶解血栓, 改善脑缺血状况。中科 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江中制药厂共同研制了新一代 全 天 然 抗 血 栓 药— ——江 中 博 洛 克 为 肠 溶 衣 胶 囊 , 解 决了溶栓剂口服无效的问题, 进人胃内后不被破坏, 既保证了疗效, 又服用方便。但是它的副作用也很明 显, 容易导致出血等。 1.4.2 血小板凝结抑制剂 1.4.2.1 阿斯匹林 较其它药物更广泛的被应用于防 止周期性中风。阿斯匹林通过减少血小板凝结和抑 制血液凝块来发挥药效。阿斯匹林不可逆地抑制环 氧酶 , 促进凝血噁烷 A2( TA2) 的产生。TA2 是血小板凝 结和血管收缩的引导物。人体每天摄入 30mg 阿斯匹 林就可以完全抑制血小板环氧酶。 1.4.2.2 其它常规血小板凝结抑制剂 有研究逆向测 试了单独使用阿斯匹林能否更好的抑制血小板凝结 和心肌梗塞, 同时研究了阿斯匹林联合其它药物的 作用, 但结果尚未可知[6]。 1.4.3 抗凝血剂 1.4.3.1 香豆素衍生物 香豆素衍生物 ( 杀鼠灵和血 液 防 凝 剂 ) 影 响 血 液 凝 块 形 成 速 度 的 因 素 是Ⅶ、Ⅸ、 Ⅹ和Ⅱ( 凝血素) 。结果发现 , PT 和 PTT 的 转 化 主 要 通过抗凝血剂实现, 而不是通过抗血小板凝结药物。 服 用 香 豆 素 衍 生 物 的 患 者 需 要 通 过 控 制 PT 和 PTT 来优化给药量, 以防止过量出血。 1.4.3.2 肝磷脂 肝磷脂抑制血栓症是通过使 X 失活 和抑制凝血素转化为血栓来完成的。X 的活化阶段 是凝血过程的限速步骤。 1.4.4 天然产品 1.4.4.1 菠萝蛋白酶 已有报道证明, 菠萝蛋白酶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