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控制程序
产品质量控制标准及流程图解
产品质量控制标准及流程图解第1章产品质量控制概述 (4)1.1 质量控制概念与原则 (4)1.2 产品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4)1.3 产品质量控制的基本流程 (5)第2章质量管理体系建立 (5)2.1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5)2.1.1 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5)2.1.2 国家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5)2.1.3 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5)2.2 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5)2.2.1 确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6)2.2.2 组织结构设计 (6)2.2.3 资源配置 (6)2.2.4 过程策划与控制 (6)2.2.5 风险管理 (6)2.3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写 (6)2.3.1 质量手册 (6)2.3.2 程序文件 (6)2.3.3 操作规程 (6)2.3.4 记录文件 (6)2.3.5 工作指导书 (6)2.3.6 质量计划 (7)第3章设计质量控制 (7)3.1 设计输入质量控制 (7)3.1.1 设计输入要求 (7)3.1.2 设计输入评审 (7)3.1.3 设计输入验证 (7)3.2 设计过程质量控制 (7)3.2.1 设计策划 (7)3.2.2 设计评审 (7)3.2.3 设计验证与设计确认 (7)3.2.4 设计变更控制 (7)3.3 设计输出质量控制 (8)3.3.1 设计输出要求 (8)3.3.2 设计输出评审 (8)3.3.3 设计输出验证 (8)3.3.4 设计输出交付 (8)3.3.5 设计输出归档 (8)第4章供应商质量控制 (8)4.1 供应商选择与评价 (8)4.1.1 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 (8)4.1.3 供应商定点 (9)4.2 供应商质量控制方法 (9)4.2.1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9)4.2.2 过程控制 (9)4.2.3 成品检验 (9)4.3 供应商质量改进 (9)4.3.1 供应商质量培训 (9)4.3.2 质量问题反馈与改进 (9)4.3.3 质量激励机制 (9)4.3.4 定期召开供应商质量会议 (9)第5章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10)5.1 生产工艺质量控制 (10)5.1.1 工艺标准制定 (10)5.1.2 工艺参数监控 (10)5.1.3 工艺改进与优化 (10)5.2 在线检测与控制 (10)5.2.1 检测设备配置 (10)5.2.2 在线检测技术应用 (10)5.2.3 控制系统设计 (10)5.3 生产过程异常处理 (10)5.3.1 异常识别与报警 (10)5.3.2 异常原因分析与处理 (10)5.3.3 预防措施及改进方案 (11)第6章质量检验与验证 (11)6.1 检验计划与实施 (11)6.1.1 检验计划编制 (11)6.1.2 检验实施 (11)6.2 抽样检验方法 (11)6.2.1 抽样检验的基本原则 (11)6.2.2 抽样检验方法 (11)6.3 验证与确认 (12)6.3.1 验证 (12)6.3.2 确认 (12)第7章质量改进 (12)7.1 质量改进策略与工具 (12)7.1.1 质量改进策略概述 (12)7.1.2 常用质量改进工具 (12)7.2 质量改进项目的实施 (12)7.2.1 项目立项 (12)7.2.2 团队组建与培训 (13)7.2.3 改进措施制定 (13)7.2.4 改进措施实施 (13)7.3 质量改进效果的评估 (13)7.3.2 评估结果分析 (13)7.3.3 持续改进 (13)第8章售后服务质量控制 (13)8.1 售后服务流程设计 (13)8.1.1 流程概述 (13)8.1.2 流程细节 (13)8.2 客户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14)8.2.1 调查方法 (14)8.2.2 调查内容 (14)8.2.3 数据分析 (14)8.3 售后服务改进措施 (14)8.3.1 优化服务流程 (14)8.3.2 提高维修质量 (14)8.3.3 完善售后服务体系 (14)8.3.4 加强客户关系管理 (14)8.3.5 建立客户投诉处理机制 (14)第9章质量控制信息化 (15)9.1 质量数据管理 (15)9.1.1 数据采集与处理 (15)9.1.2 数据分析与挖掘 (15)9.1.3 数据可视化展示 (15)9.2 质量信息系统构建 (15)9.2.1 信息系统框架设计 (15)9.2.2 系统功能实现 (15)9.2.3 系统集成与优化 (15)9.3 互联网质量控制 (15)9.3.1 互联网技术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15)9.3.2 信息化平台建设 (15)9.3.3 智能化质量控制 (16)9.3.4 质量控制与智能制造的融合 (16)第10章持续改进与卓越绩效 (16)10.1 持续改进机制建立 (16)10.1.1 改进机制的内涵与目标 (16)10.1.2 持续改进的基本原则 (16)10.1.3 持续改进的方法与工具 (16)10.1.4 持续改进的实施步骤 (16)10.1.5 案例分享:某企业持续改进实践 (16)10.2 卓越绩效模式 (16)10.2.1 卓越绩效模式的起源与发展 (16)10.2.2 卓越绩效模式的核心价值观 (16)10.2.3 卓越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16)10.2.4 卓越绩效的实施策略 (16)10.2.5 案例分享:国内外卓越绩效企业实践 (16)10.3.1 质量控制发展趋势 (16)10.3.2 创新技术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16)10.3.3 大数据与质量控制 (16)10.3.4 质量控制与智能制造的融合 (16)10.3.5 企业质量控制的未来挑战与机遇 (16)第1章产品质量控制概述1.1 质量控制概念与原则质量控制是保证产品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满足既定标准的一系列措施。
产品质量控制流程
产品质量控制流程产品质量控制流程是一个企业为保证产品质量而制定的一系列控制步骤和程序。
下面将介绍一个常见的产品质量控制流程:1. 设定产品质量标准:企业首先需要明确产品质量标准,包括性能、外观、尺寸等各项指标。
这些标准通常基于客户需求、行业标准和法规要求。
2. 原材料采购:企业需要建立供应商评估机制,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并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
在采购过程中,可以进行取样检验、物理性能测试等,以确保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
3. 生产过程控制:生产环节是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企业应建立严格的生产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每一道工序都按照标准进行。
包括设备的校验与维护、操作员的培训与管理等。
4. 在线检验:在生产过程中,应设立在线检验点,对产品进行抽检,确保产品的关键指标符合标准。
在发现问题时,及时纠正并追溯产生问题的原因。
5. 终检:完成产品生产后,进行终检,对产品进行全面检查。
包括性能测试、外观检查、尺寸测量等,以确保产品全部符合质量要求。
6. 售后服务:产品交付后,企业应设立售后服务部门,及时跟踪用户对产品的反馈,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和处理。
同时,对产品的寿命、维修情况等进行统计和分析,为改进产品提供依据。
7. 不良品管理:企业应建立不良品管理制度,对于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进行分类、记录和分析,确保合格品与不良品的正常流向,以及持续改进产品质量。
8. 品质审核:企业需要定期进行品质审核,回顾和评估产品质量控制的有效性。
通过内部审核、外部审核等方式,识别问题和改进机会,持续提升产品质量。
9. 风险控制:企业应建立风险评估和控制机制,识别潜在的问题和风险,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和预防。
10. 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控制流程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
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引入新技术和方法,持续改进产品质量控制流程,提高产品质量。
以上是一个常见的产品质量控制流程。
企业在实施时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
标题:产品质量控制程序
引言概述: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是企业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可以确保产品符合标准和客户需求,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产品质量控制程序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质量标准的制定
1.1 确定产品质量标准的重要性
1.2 制定质量标准的原则和方法
1.3 定期审查和更新质量标准
二、原材料采购和检验
2.1 选择合格的供应商
2.2 制定原材料采购标准
2.3 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把关
三、生产过程控制
3.1 设立生产控制点
3.2 实施生产过程监控
3.3 及时调整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四、产品检验和测试
4.1 制定产品检验计划
4.2 实施产品检验和测试
4.3 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理和改进
五、质量反馈和改进
5.1 采集客户反馈和投诉
5.2 分析质量问题的原因
5.3 制定改进计划并持续优化产品质量
结论: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是企业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通过严格执行质量控制程序,可以有效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竞争力。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和产品特点,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质量控制程序,并不断完善和优化,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持续提升。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一、引言产品质量控制程序是为了确保产品在设计、生产、交付和售后服务的全过程中能够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流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产品质量控制程序的各个环节和具体要求,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二、质量控制程序的目标1.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并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2. 减少质量风险:通过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流程,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质量问题,降低质量风险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
3.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规范的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标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三、质量控制程序的具体要求1. 设计阶段:(1)明确产品设计要求: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明确产品的功能、性能、外观等设计要求。
(2)制定设计验证计划:制定产品设计验证计划,包括验证方法、验证标准和验证时间表。
(3)进行设计验证:根据设计验证计划,进行产品设计的验证,确保产品设计符合要求。
2. 采购阶段:(1)供应商评估: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包括其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等方面的考察。
(2)制定供应商管理程序:建立供应商管理程序,明确供应商选择、评估、监控和改进的要求。
(3)采购验收:对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进行验收,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3. 生产阶段:(1)制定生产工艺流程:根据产品特性和质量要求,制定详细的生产工艺流程,确保每个生产环节的质量可控。
(2)设立质量控制点:在关键的生产环节设立质量控制点,进行质量检验和测试,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3)制定产品检验标准:制定产品的检验标准,明确各项指标的要求和测试方法。
(4)进行过程监控:通过过程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异常,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4. 售后服务阶段:(1)建立客户反馈机制:建立客户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客户的意见和建议,以改进产品质量。
(2)处理客户投诉:对客户投诉进行及时处理,分析投诉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以提升客户满意度。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一、引言产品质量控制程序是一套旨在确保产品质量符合预期标准的管理流程。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可以有效地监控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的质量问题,从而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增强企业竞争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产品质量控制程序的各个环节和步骤。
二、质量控制程序的制定1.确定质量目标: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市场需求,制定明确的质量目标,包括产品质量指标、质量控制要求等。
2.制定质量控制计划:根据产品的生产过程和质量目标,制定质量控制计划,明确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和控制方法。
3.确定质量控制责任:明确各个岗位的质量控制责任,确保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和人员负责。
4.培训和沟通:对相关人员进行质量控制培训,确保他们了解质量控制程序的要求和执行方法,并与他们保持良好的沟通。
三、质量控制程序的执行1.原材料采购:建立供应商评估制度,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选择,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采购部门应按照质量控制计划的要求进行原材料的验收和入库检验。
2.生产过程控制:制定生产工艺流程和作业指导书,明确每个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和操作规范。
生产人员应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并及时记录相关数据。
3.产品检验:建立产品检验制度,对生产出的产品进行抽样检验,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检验部门应按照质量控制计划的要求进行产品的检验和测试,并及时记录检验结果。
4.不合格品处理:对于发现的不合格品,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返工、报废等。
质量部门应对不合格品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5.内部审核:定期进行内部审核,评估质量控制程序的有效性和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改进。
6.持续改进:根据内部审核和市场反馈的结果,对质量控制程序进行持续改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四、质量控制程序的监控和评估1.质量数据分析:对质量控制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趋势,发现潜在的质量问题。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引言概述:在现代制造业中,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控制程序。
本文将介绍产品质量控制程序的五个部分,包括供应商评估、原材料检验、生产过程控制、成品检验和售后服务。
一、供应商评估:1.1 供应商资质审核:企业应对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核,包括对其生产能力、质量管理体系、技术实力等方面进行评估,确保供应商具备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能力。
1.2 供应商质量管理:企业应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要求供应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其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1.3 供应商绩效评估:企业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绩效评估,包括对其产品质量、交货准时性、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供应链管理。
二、原材料检验:2.1 来料检验:对进货的原材料进行检验,包括外观、尺寸、化学成分等方面的检测,确保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
2.2 抽样检验:采用抽样检验的方式对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
2.3 记录和追溯:对原材料进行记录和追溯,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可追溯,便于后期质量问题的排查和处理。
三、生产过程控制:3.1 工艺控制:制定标准化的工艺流程,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
3.2 过程监测:通过设备监控和数据采集,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调整。
3.3 人员培训:对生产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生产过程的质量可控。
四、成品检验:4.1 外观检验:对成品进行外观检验,包括表面光洁度、尺寸精度等方面的检测,确保成品符合外观要求。
4.2 功能检验:对成品进行功能性能测试,确保成品的功能正常。
4.3 可靠性检验:对成品进行可靠性测试,包括耐久性、可靠性等方面的检测,确保成品的质量可靠。
五、售后服务:5.1 售后反馈:建立售后服务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处理客户的质量问题反馈。
5.2 售后追踪:对售后服务进行追踪和评估,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提高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质量。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引言概述:产品质量控制程序是企业为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和可靠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它涉及到从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到最终产品检验等多个环节,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客户需求。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产品质量控制程序的内容。
一、产品设计阶段1.1 产品规格的制定:在产品设计阶段,制定明确的产品规格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
这包括产品的功能要求、外观要求、尺寸要求等。
规格应该具体明确,能够被生产部门理解和执行。
1.2 设计验证和评审:在产品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设计验证和评审。
通过验证和评审,可以确保产品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这包括功能验证、可靠性验证、安全性评估等。
1.3 工艺设计和制程验证:在产品设计阶段,还需要进行工艺设计和制程验证。
工艺设计包括确定生产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等,制程验证则是验证工艺流程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二、原材料采购2.1 供应商评估和选择:为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企业需要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选择。
评估指标包括供应商的资质、质量管理体系、交货能力等。
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可以有效降低原材料质量风险。
2.2 原材料检验:在原材料进厂后,需要进行原材料检验。
检验项目包括外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物理性能测试等,以确保原材料符合规格要求。
2.3 原材料质量跟踪:企业需要建立原材料质量跟踪系统,追踪原材料的来源和质量信息。
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原材料质量问题,避免对最终产品的影响。
三、生产过程控制3.1 工艺参数的控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关键工艺参数进行控制。
这包括温度、压力、速度等。
通过合理控制这些参数,可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3.2 过程监控和调整:企业需要建立过程监控系统,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当发现过程异常时,需要及时调整和纠正,以防止不合格品的产生。
3.3 设备维护和保养:为了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企业需要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这包括设备清洁、润滑、检修等,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生产质量的稳定。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产品质量控制程序是企业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产品质量控制程序的标准格式,包括质量控制流程、质量控制指标、质量控制方法和质量控制记录等内容。
一、质量控制流程:1. 原材料采购: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采购时应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并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
2. 生产过程控制:制定详细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各个环节的操作规范和质量要求。
生产过程中进行严格的监控和检验,确保每一个环节符合质量标准。
3. 产品检测:对生产出的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的检测,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4. 不合格品处理:对于不合格品,应及时进行处理,包括修复、返工或者报废等,确保不合格品不流入市场。
5. 售后服务:建立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及时处理客户投诉和质量问题,并进行分析和改进措施。
二、质量控制指标:1. 外观质量:产品的外观应符合设计要求,包括颜色、形状、表面光洁度等方面。
2. 尺寸精度:产品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包括长度、宽度、高度等方面的精度。
3. 功能性能:产品的功能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包括使用寿命、承载能力、耐磨性等方面。
4. 可靠性:产品的可靠性应符合设计要求,包括抗震性、抗腐蚀性、防水性等方面。
三、质量控制方法:1. 抽样检验:对生产出的产品进行抽样检验,根据抽样结果判断产品是否合格。
2. 在线监测:在生产过程中设置在线监测设备,对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 故障分析:对不合格品进行故障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四、质量控制记录:1. 原材料检验记录:记录原材料的抽样检验结果和供应商信息。
2. 生产过程记录: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质量检测结果。
3. 产品检测记录:记录产品的抽样检测结果和产品编号。
4. 不合格品处理记录:记录不合格品的处理方法和结果。
5. 售后服务记录:记录客户投诉和售后服务处理情况。
通过以上的质量控制程序,企业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提高客户满意度,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一、引言产品质量控制程序是为了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产品质量控制程序的各个环节及其实施步骤。
二、质量控制程序的目标1. 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2. 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缺陷和浪费;3. 提高客户满意度;4. 保证产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三、产品质量控制程序的步骤1. 设定质量标准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客户的需求,制定产品的质量标准。
质量标准应包括产品的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2. 设计质量控制计划根据质量标准,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计划。
质量控制计划应包括产品的检验方法、检验频率、检验标准等内容。
3. 原材料采购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并与供应商签订合同。
对于原材料的采购,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确保原材料符合质量标准。
4. 生产过程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包括设定生产工艺流程、设备校验和维护、操作员培训等。
5. 检验和测试对生产出的产品进行检验和测试,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检验和测试方法应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质量标准进行选择。
6. 不合格品处理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应及时进行处理。
包括返工、报废等措施,确保不合格品不会流入市场。
7. 记录和分析对于每一批产品的质量控制过程进行记录和分析。
分析记录的数据,找出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8. 客户反馈和投诉处理对于客户的反馈和投诉,应及时进行处理,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提高客户满意度。
四、质量控制程序的监督和改进1. 监督建立质量控制程序的监督机制,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内部审核,确保质量控制程序的有效实施。
2. 改进根据监督和审核的结果,及时进行改进。
包括修订质量标准、优化质量控制计划、改进生产工艺等。
五、总结产品质量控制程序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步骤,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设定质量标准、制定质量控制计划、严格控制生产过程、检验和测试产品以及处理不合格品,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满足客户的需求和要求。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一、引言产品质量控制程序是为了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能够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提高产品质量,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产品质量控制程序的各个环节和具体步骤,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性。
二、质量控制程序的目标1.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
2. 降低不良率:通过有效的质量控制程序,减少产品的不良率,降低质量问题的发生。
3. 提高客户满意度:通过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提高客户对产品的满意度,增强客户信任和忠诚度。
4. 降低成本:通过有效的质量控制程序,减少产品的不良率和返工率,降低生产成本。
三、质量控制程序的步骤1. 设定质量标准: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客户要求,制定产品的质量标准和规范,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2. 供应商评估:对供应商进行评估,确保供应商能够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材料和零部件。
3. 原材料检验:对进货的原材料进行检验,包括外观、尺寸、化学成分等方面的检验,确保原材料符合质量标准。
4. 生产过程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对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包括设备的运行状态、操作人员的技能和操作规范等方面的控制,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5. 在线检验: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进行在线检验,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的检验,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确保产品质量。
6. 终检:对生产完成的产品进行终检,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的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7. 不良品处理: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分类和处理,包括返工、报废等,确保不良品不流入市场。
8. 数据分析和改进:对质量控制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不断优化质量控制程序。
四、质量控制程序的实施1. 质量控制团队:建立质量控制团队,包括质量经理、质量工程师和质量检验员等,负责制定和执行质量控制程序。
2. 培训和教育:对质量控制团队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有效执行质量控制程序。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一、引言产品质量控制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程序,确保产品在设计、生产、交付和售后服务过程中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
本文将介绍一个标准的产品质量控制程序,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持续改进。
二、程序概述本程序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 设定质量标准和要求;2. 设计产品质量控制计划;3. 实施产品质量控制计划;4. 监测和测量产品质量;5. 分析和改进产品质量。
三、设定质量标准和要求1. 确定产品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包括外观、功能、性能等方面;2. 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反馈,制定合理的质量指标和目标;3. 确定产品质量控制的基准和方法。
四、设计产品质量控制计划1. 制定产品质量控制计划,明确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2. 设计合理的检测和测试方法,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3. 制定质量控制文件,包括工艺流程、检验标准、操作规范等。
五、实施产品质量控制计划1. 培训员工,确保他们理解并遵守质量控制要求;2. 实施质量控制计划,按照设定的程序进行检测和测试;3. 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六、监测和测量产品质量1. 建立合理的监测和测量系统,对产品质量进行定期检查;2. 使用各种测量设备和工具,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3. 记录和分析质量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七、分析和改进产品质量1. 定期分析质量数据,评估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改进空间;2. 制定改进计划,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3. 持续改进产品质量控制程序,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八、总结通过以上步骤的实施,可以建立一个标准的产品质量控制程序,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持续改进。
这将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强客户的信任和满意度。
同时,还可以减少产品质量问题带来的损失和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声誉。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一、引言产品质量控制程序是为了确保产品在创造过程中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以提供高质量的产品给客户。
本文将详细介绍产品质量控制程序的各个环节和流程,确保产品的质量可控。
二、质量控制流程1. 原材料采购a. 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确保供应商具备相关资质和质量保证体系。
b. 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明确原材料的质量标准和交付期限。
c. 对每批原材料进行入库检验,包括外观、尺寸、化学成份等。
d. 对不合格的原材料进行退货处理,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解决问题。
2. 生产过程控制a. 制定生产工艺流程,明确每一个生产环节的要求和标准。
b. 设定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点,进行实时监控和检测。
c. 建立生产记录,记录每一个生产环节的数据和操作细节。
d. 对生产过程中浮现的异常进行及时处理和纠正,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3. 产品检验a. 制定产品检验标准和方法,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的检测项目。
b. 对生产出的产品进行抽样检验,确保符合质量标准。
c. 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分类和处理,如返工、报废等。
d. 对合格的产品进行标识,并进行产品追溯管理。
4. 内部审核a. 定期进行内部审核,评估质量控制程序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b. 检查各个环节的操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c. 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并跟踪整改情况。
5. 客户反馈和投诉处理a. 建立客户反馈和投诉处理机制,接收客户的反馈和投诉。
b. 对客户的反馈和投诉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回复客户并提供解决方案。
c. 对重大投诉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6. 定期评估和改进a. 定期进行产品质量评估,评估产品的质量水平和客户满意度。
b. 分析评估结果,找出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c. 制定改进计划,包括流程优化、技术改进等。
d. 跟踪改进计划的执行情况,确保改进效果的可持续性。
三、数据分析与统计为了确保产品质量控制程序的有效性,需要进行数据分析与统计,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产品质量控制程序介绍产品质量控制程序是指在产品开发与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达到预期标准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流程。
通过这一程序,企业可以监控和控制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交付的每个环节,以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本的产品质量控制程序。
步骤1. 定义产品要求在产品质量控制程序中,首先需要明确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标准。
这包括定义产品的规格、功能特性、性能指标等。
产品经理和工程师团队应与市场团队紧密合作,了解市场需求和客户期望,以便为产品设定合理的质量目标。
2. 设置质量控制点质量控制点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进行监控和控制的关键环节。
在这些关键点上,必须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和程序,并进行定期检查和测试。
对于不符合标准的产品,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和改进。
3. 供应商管理在产品质量控制程序中,供应商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企业需要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和审查。
只有确保供应商的质量控制能力符合要求,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
4. 原材料检验原材料是产品质量的基础,因此在产品质量控制程序中,必须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测试。
这包括对原材料的外观、尺寸、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方面进行检查,确保原材料符合产品质量要求。
5. 生产过程监控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每个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和控制,以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出现质量问题。
这可以包括对生产设备、工艺参数、操作人员等方面的监控和控制。
6. 产品检验和测试在产品生产完成后,需要对成品进行检验和测试,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这包括对产品的功能、性能、可靠性等方面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和分析,以便后续的改进和优化。
7. 客户反馈和投诉处理客户的反馈和投诉是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
企业应建立和完善客户反馈和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客户反馈和投诉,并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一、背景介绍产品质量控制程序是指为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和符合标准要求而制定的一系列操作步骤和管理措施。
通过严格执行质量控制程序,可以有效降低产品质量风险,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增强企业竞争力。
二、目的和范围产品质量控制程序的目的是确保产品在设计、生产、检验和交付过程中的质量要求得到满足。
该程序适合于所有涉及产品设计、生产和质量控制的部门和岗位。
三、质量控制程序的要求1. 产品设计阶段a. 设定质量目标: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制定产品质量指标和目标。
b. 制定设计规范:制定产品设计规范,明确产品的功能、性能、可靠性等要求。
c. 设计验证:进行产品设计验证,确保产品设计符合规范要求。
d. 设计变更控制:对设计变更进行管理,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影响分析。
2. 产品生产阶段a. 原材料采购:建立供应商评估和选择机制,确保原材料质量合格。
b. 生产过程控制:制定生产操作规范,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c. 设备维护保养:建立设备维护保养计划,确保设备状态良好。
d. 工艺改进:持续改进工艺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e. 废品控制:建立废品控制机制,降低废品率,减少资源浪费。
3. 产品检验阶段a. 进行抽样检验:按照抽样检验标准,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
b. 检验记录:对产品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建立检验报告和档案。
c. 不良品处理:对不合格品进行分类、追溯和处理,防止不良品流入市场。
4. 产品交付阶段a. 出货前检验:对产品进行最终检验,确保产品符合交付要求。
b. 出货记录:记录产品出货信息,建立出货档案。
c. 客户反馈:及时采集客户反馈信息,分析问题原因并采取改进措施。
5. 质量管理体系a.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符合ISO9001等相关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
b. 内部审核:定期进行内部审核,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c. 管理评审:定期召开管理评审会议,对质量目标和体系进行评估和调整。
质量控制流程
质量控制流程引言概述:质量控制流程是企业为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它涵盖了从产品设计、生产过程到最终交付的全过程,旨在确保产品符合客户需求和标准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质量控制流程的四个关键部分。
一、产品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1.1 确定产品规格和要求:在产品设计阶段,首先需要明确产品的规格和要求,包括功能、性能、安全性等方面。
通过与客户沟通和市场研究,确定产品的关键特性和目标。
1.2 设计验证和验证测试: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进行设计验证和验证测试是确保产品符合规格和要求的重要步骤。
通过使用模型、原型或模拟器,验证产品设计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同时,进行验证测试以评估产品的性能和功能是否满足预期。
1.3 设计评审和改进:在产品设计阶段,定期进行设计评审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措施。
通过团队成员的评审和反馈,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点,并及时进行相应的修改和改进,以确保产品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2.1 制定生产工艺和标准操作程序:在生产过程中,制定生产工艺和标准操作程序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
通过详细描述每个生产步骤的操作要求和工艺参数,确保生产过程的一致性和可控性。
2.2 进行过程控制和监测: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过程控制和监测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实时监测和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2.3 进行产品检验和测试: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产品检验和测试是确保产品质量的最终保障。
通过使用合适的检验设备和测试方法,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确保产品的性能和功能符合规格和要求。
三、产品交付前的质量控制3.1 进行最终产品检验:在产品交付前,进行最终产品检验是确保产品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口。
通过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确保产品的性能和功能符合客户需求和标准要求。
3.2 进行产品包装和标识:在产品交付前,进行产品包装和标识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标题:产品质量控制程序引言概述:产品质量控制程序是企业为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和可靠性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它涉及到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制造、质量检验以及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以确保产品在设计、生产和交付过程中的质量符合标准和客户需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产品质量控制程序的四个关键部分。
一、原材料采购1.1 供应商评估:企业应根据供应商的信誉、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能力等因素对供应商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将有助于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可控。
1.2 采购合同:在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时,应明确原材料的规格、质量要求和交付时间等关键信息。
同时,合同还应规定供应商的质量保证措施和违约责任,以确保供应商按照要求提供合格的原材料。
1.3 样品检验:在批量采购之前,企业应进行样品检验,以验证原材料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样品检验结果将作为是否继续与供应商合作的重要依据。
二、生产制造2.1 工艺规程: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工艺规程,明确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操作要求。
工艺规程应包括原材料的配比、生产步骤、工艺参数等详细信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2.2 生产设备管理:企业应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并建立设备管理记录。
同时,对关键设备进行校准和验证,以确保生产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3 过程控制:企业应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以确保产品在每个生产阶段的质量符合要求。
通过采集和分析生产数据,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异常,以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三、质量检验3.1 检验计划:企业应制定详细的质量检验计划,明确检验标准、方法和频次等。
检验计划应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客户需求来确定,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3.2 检验设备:企业应配置适当的检验设备,并对其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
检验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正确评估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3.3 检验记录: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检验记录系统,记录每次质量检验的结果和处理措施。
这些记录将为产品质量的追溯和问题分析提供重要依据。
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
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是企业保证产品质量稳定的重要环节。
该程序旨在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符合质量标准,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下面将详细介绍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的标准格式及其内容要求。
一、程序概述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采取一系列检测控制措施的规定和流程。
该程序包括了检测方法、检测设备、检测频率、检测标准、不合格品处理等关键内容,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二、程序内容1. 检测方法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首先需要明确使用的检测方法。
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确定适合的检测方法,如物理性能测试、化学成份分析、外观检查等。
确保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以便能够准确评估产品的质量。
2. 检测设备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需要明确使用的检测设备。
根据检测方法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检测设备,如仪器仪表、试验设备等。
确保检测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便能够正确执行检测工作。
3. 检测频率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需要确定检测的频率。
根据产品特性、生产能力和客户要求,确定检测的频率,包括每批次、每天、每周或者每月等。
确保检测的频率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以避免不合格品的产生。
4. 检测标准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需要明确检测的标准。
根据产品的质量要求和相关标准,制定适合的检测标准,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内部标准等。
确保检测标准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以便能够准确评估产品的合格性。
5. 不合格品处理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需要规定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
当产品未能通过检测时,需要明确采取的处理措施,如报废、返工、退货等。
确保不合格品的及时处理,以避免对客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6. 检测记录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需要规定检测记录的要求。
对于每次检测,需要记录检测结果、检测日期、检测人员等相关信息。
确保检测记录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以便能够进行质量分析和持续改进。
7. 质量培训产品质量检测控制程序需要包括质量培训的内容。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产品质量控制程序1.2. 质量控制程序概述质量控制程序是一个系统化的方法,用于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一致性和合格性。
该程序包含一系列的活动和控制措施,旨在发现和纠正任何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的问题。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产品质量控制程序的概述:2.1. 采购原材料质量控制在生产过程中,企业通常会采购大量的原材料。
质量控制程序的第一步是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符合质量标准。
这包括进行供应商评估和定期的原材料质量检验。
2.2. 生产过程监控质量控制程序的下一步是监控生产过程。
这可以通过使用各种监控工具和技术来实现,例如统计过程控制(SPC)和关键控制点(CCP)监控。
通过监控生产过程,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任何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的问题。
2.3. 产品检验和测试一个有效的质量控制程序必须包括产品检验和测试。
这可以通过使用各种技术和设备来实现,例如抽样检验、物理测试和化学分析等。
通过对产品进行检验和测试,企业可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并及时发现任何潜在问题。
2.4. 问题处理和纠正措施如果在产品质量控制过程中发现了任何问题,企业必须采取及时的纠正措施。
这包括追溯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以防止问题发生。
企业还应建立一个有效的问题处理和投诉管理系统,以便及时处理和解决客户的投诉和问题。
3. 关键步骤和要点以下是一个标准的产品质量控制程序中的关键步骤和要点:3.1. 制定质量标准和规范质量控制程序的第一步是制定明确的质量标准和规范。
这些标准和规范应基于客户要求、行业标准和法规要求等。
3.2. 培训生产人员为了确保质量标准的实施,企业应对生产人员进行培训。
培训内容应包括产品质量标准、质量控制程序和质量检验方法等。
3.3. 定期监督和审核企业应定期监督和审核质量控制程序的执行情况。
这可以通过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来实现。
通过监督和审核,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任何可能存在的问题。
3.4. 持续改进一个好的产品质量控制程序应该包括持续改进的机制。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产品质量控制程序是指企业为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提高客户满意度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流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产品质量控制程序的标准格式。
一、目的:产品质量控制程序的目的是确保产品在设计、制造、包装、存储和配送等各个环节中始终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和客户要求,以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二、范围:产品质量控制程序适用于所有涉及产品设计、制造、包装、存储和配送的部门和人员。
三、定义:1. 产品质量标准: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客户要求,对产品质量的各项指标进行明确和规定。
2. 检验:对产品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和测试,以确保其符合产品质量标准。
3. 不合格品: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产品或材料。
4. 纠正措施:对不合格品进行修复、调整或重新制造的行动。
5. 预防措施: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的措施,以防止不合格品的产生。
四、程序:1. 设计阶段:1.1 确定产品质量标准:根据客户要求和市场需求,制定产品质量标准,包括外观、性能、可靠性等指标。
1.2 设计验证:通过样品制作、功能测试等方式,验证产品设计是否满足质量标准。
1.3 设计审查:组织相关部门对产品设计进行审查,确保设计符合质量标准和法规要求。
1.4 设计变更控制:对产品设计的任何变更,需经过变更控制程序,确保变更后的设计符合质量标准。
2. 采购阶段:2.1 供应商评估: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包括其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等方面。
2.2 供应商选择:选择符合质量要求的供应商,并与其签订供货合同。
2.3 材料检验: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产品质量标准。
2.4 不合格品处理:对不合格的原材料,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如退货、索赔等。
3. 生产阶段:3.1 工艺控制:制定生产工艺流程,并确保操作人员按照规定的工艺进行操作。
3.2 过程检验: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抽样检验,检查产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3.3 记录保留:对生产过程中的检验记录进行保留,以便追溯和分析。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
产品质量控制程序一、背景介绍产品质量控制程序是指为了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以及满足客户需求而制定的一系列操作流程和标准。
该程序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加工、质量检验和售后服务等全过程,旨在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质量问题和客户投诉,增强企业竞争力。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确保产品质量稳定、一致,满足客户需求。
2. 原则:a. 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提升产品质量,满足客户期望。
b. 全员参与:全员质量意识,共同推动质量改进。
c. 持续改进:通过不断优化流程和方法,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d. 数据驱动:基于数据分析,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
三、程序步骤1. 原材料采购控制a. 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并签订供应协议,明确双方责任和要求。
b. 采购前进行供应商评估,评估指标包括供应商资质、产品质量、交货能力等。
c. 对进货的原材料进行检验,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指标,确保符合要求。
d. 建立原材料质量档案,记录供应商信息、检验结果等。
2. 生产加工控制a. 制定生产工艺流程和作业指导书,明确每道工序的要求和操作步骤。
b. 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c. 进行原材料投入前的检验,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d. 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抽样检验,检查产品外观、尺寸、性能等指标。
e. 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质量数据,用于分析和追溯。
3. 质量检验控制a. 建立质量检验标准和方法,明确检验项目和检验要求。
b. 对成品进行全面检验,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指标。
c. 对不合格品进行分类和处理,包括返工、报废等。
d. 对合格品进行标识和包装,确保产品出厂质量符合要求。
4. 售后服务控制a. 建立售后服务制度,包括客户投诉处理、产品质量追溯等。
b. 收集客户反馈和投诉,并及时回复和处理。
c. 对客户投诉进行分析和总结,采取措施预防类似问题的发生。
d. 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追溯和分析,找出根本原因并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产品质量控制程序
一、目的
通过对质量检验部门基本责权范围的规定,明确质量检验部门负责人及检验员的工作职责范围和工作程序,规范部门管理,严格把好采购、制造过程质量关,确保出厂的每件/台产品都达到合格的要求。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①质量检验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管理;②采购进厂的原材料、外购件、配套件、外协件的质量控制;
③仓库管理人员在收、发货时质量控制;④定型产品的图纸、明细及工艺的质量控制;⑤产品在生产加工装配和调试的质量控制;@产品出厂检验的质量控制;(7安装或指导安装过程的质量控制。
产品的设计、结构优化质量考核另行规定。
贴牌产品的质量纳入采购质量控制。
用户退回改用产品及零件质量的检验程序比照本办法相关条款执行。
三、职责
1、检验员在产品检验过程中必须遵守“三按、四知、五不准”原则,“三按”即:按图纸、按工艺和按质量标准;“四
会”即:会识图、会分析废品原因、会使用保养工量夹具、会正确评定产品质量;“五不准”即:不合格的原料不准投入、不合格的毛坯不准加工、不合格的零件不准装配、不合格的产品(成品)不准出厂、不合格的产品(成品)不准计算产值产量。
2、检验员要熟悉产品的主要性能和特点、技术标准,了解零件加工的工艺流程,重点加强对关键零件的形位公差及部件、组件、整机的装配质量检查,督促加工人员使用工装夹具,全面掌握产品的质量要求和岗位中所使用的技术资料。
3、合理维护、正确使用通用计量器具,以及专用验具、夹具、试验仪器或装置。
预防检验器具在检验过程中发生锈蚀、碰伤、形变等现象。
4、为确保检验人员的正常检验工作,检验员原则上不被抽调到供方进行质量检验,或被安排到厂外处理其它业务。
如有特殊情况需抽调检验员到厂外处理其它业务,须经质量部经理批准并做好人员调配工作,此时段出现的质量差错应由接替人员负责。
5、上道工序的零件在工序转移前须经检验员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的车间,同时提供详细的调度单(包括图号、数量等)。
下道工序的车间有权退回无检验合格标识和详细调度单的零件,若接收了不合格或没有调度单的
零件,则由接收的车间承担不合格零件的质量责任。
6、检查过程中检验员应按规定填写检验记录等质量证明凭据,做好检验标识。
各部门负责人是产品
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检验员无权对不合格品提出降级意见,均由产生不合格品的车间(部门)提出处置申请,在申请前连同纠错或补救方案及处理意见同时报技术部,由技术部提出处理意见。
7、在采购、生产、安装等过程中技术资料有改动,申请部门需要办理相关更改手续,经技术部具体经办人确认后,需审核人签字方可生效。
8、对已经确定为废品的进行标识和隔离。
四、程序
(一)原材料、外购件、配套件的质量检验
1、采购物品进厂后,采购人员应对照技术部门下达的采购联系函于 12 小时内自检完毕,自检合格后,提供送检单(注明送检数量型号、接口、尺寸、用户名称、供应商名称等信息)并附图纸(特殊结构定制)、技术参数,以及材质检验报告、合格证等质量证明文件的原件或复印件。
2、检验员按图纸或技术部门下达的采购联系函及有关检验标准对采购物品进行检测,根据检验规定确定全检或抽检的方式并做好记录,对照质量证明文件的内容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签字确认。
抽检要求的检验规定:送检数量
小于 20 件时采用全检方式;送检数量大于 20 件时采用抽检方式,按送检数量的
20% 进行抽检,但不得小于 20 件。
3、对检验不合格的采购物品,检验员须在送检单上注明不合格标识,采购部门不得办理入库手续。
不合格的采购物品由采购员办理退货手续并及时填写不合格品处置单。
4、检验完毕后,检验员应将送检单及质量证明文件在24 小时内交质量文员保存,质量文员对送检
结论及质量证明文件进行分类汇总及质量统计。
5、未经检验或无检验合格标识的外购物品保管人员不得发放,各车间不得领用,若接收了不合格的零件,则由接收的车间承担不合格的零件的质量责任。
6、未经检验人员签字的原材料、外购件、配套件不得入库,财务部不得付款;对暂时无法检测的项目,检验人员应在送检单上注明。
(二)齿轮、铸件、锻件、热处理件等外协件的质量检验
1、半成品外协加工件,外协加工前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送出外协。
按产品图纸采购的外协物品进厂后,采购人员应于12 小时内自检完毕,自检合格后,提供送检单(注明外协类型,送检数量、外协件代号、用户名称、供应商名称等信息)并附图纸,以及材质检验报告、合格证等质量证明文件的原件或复印件。
2、检验员按图纸及有关检验标准对采购物品进行检测,根据规定确定全检或抽检方式并做好记录,对照质量证明文件的内容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签字确认。
抽检要求的检验规定:送检数量小于20 件时采用全检方式;送检数量大于 20 件时采用抽检方式,按送检数量的 20% 进行抽检,但不得小于 20 件。
3、对检验不合格的外协物品,检验员须在送检单上注明不合格标识,生产部门不得办理入库手续。
不合格的外协物品由采购员负责处置(返修或退货)并及时填写不合格品处置单。
4、检验完毕后,检验员应将送检单及质量证明文件在24 小时内交质量文员保存,质量文员对送检
结论及质量证明文件进行分类汇总及质量统计。
5、未经检验或无检验合格标识的外协件保管人员不得发放,各车间不得领用,若接收了不合格的零件,则由接收的车间承担不合格的零件的质量责任。
6、未经检验人员签字的外协件不得入库,财务部不得付款;对暂时无法检测的项目,检验人员应在送检单上注明。
(三)生产加工及组装调试的质量检验
1、各生产车间在零件加工或总装时,应严格执行“三按” 、“五不准”要求,按工装工艺进行加工,执行自检、互检、交检制度,对自检合格的零件,由车间开出送检单,交检验员进行检验。
下道工序在接到上
道工序转来的零部件时应根据工艺、图纸要求复核尺寸,确认是否预留加工余量,如发现尺寸问题,将追
究上道工序质检员责任,如上道工序未送检将追究操作者责任。
2、对检验中发现的质量问题或违背工艺纪律情况或不按工装加工,检验员有权要求停止加工并及时
向质量部和生产部反映,责任车间应及时纠正;对已经发生的不合格产品,检验员应及时开具不合格处理单,产生不合格品的车间(部门)提出处置申请并报送技术部,由技术部经办人提出处理意见,经审核人签字判定是否能降级回用或报废,车间收到技术部对不合格品的处理意见后,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返工
后的产品检验员应重新检验,检验员无权对不合格品提出降级使用意见。
3、检验员应重点加强对关键件的形位公差及部件、组件、整机的装配质量检查,督促加工人员使用
工装夹具。
对批量生产的零件,必须坚持首检、巡检、终检制度,检验员在首件检查后须做好标识。
检验
员按图纸及有关检验标准对加工零部件进行检测,根据规定确定全检或抽检方式。
抽检要求的检验规定:
送检数量小于20件时采用全检方式;送检数量大于20件时采用抽检方式,按送检数量的20%进行抽检,但不得小于20件。
4、检验员在检验完毕后须在被检零件上做出“合格”或“不合格”标识,按规定要求填写检验记录。
检验单一式三份,一份交送检部门,一份交生产部,一份交质量部汇总、统计、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