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 2.4美国农业区位因素
美国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美国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优越的自然条件:
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水源充足,降水丰富,夏季潮湿等。
交通运输便利
五大湖以及密西西比河航运,与发达的公路和铁路相连接,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地广人稀
中部平原原来只是茫茫旷野,欧洲人到来之后才逐渐开发成谷物生产基地。
由于地广人稀,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使得这里的谷物生产比起欧洲有着很大的竞争优势。
现在,美国人口虽然在增多,但是城市化水平很高,广大农村依然人烟稀少。
高度发达的工业:
美国发达的工业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以及电力、化肥、农药等。
现在,这里的谷物生产的各个环节,都由机械作业。
农业机械化向大型宽、幅、高速联、合作业方面发展。
有的农场播种、施肥、喷洒农药等,还使用飞机作业。
农业科学技术先进
美国发达的工业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以及电力化肥、农药等。
现在,这里谷物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有机械作业。
中部平原上的商品谷物农业是离不开美国先进的农业科技。
美国政府为促进农业的发展,在全国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农业部设有农业科技研究中心,各洲有农学院和农业试验站,各县有农业推广站并拥有一批农业推广员。
这个系统免费向所有的农场主提供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
市场广阔。
高中地理 2.4 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美国农业生产专门化课件2 湘教版必修3
美国的地形
美国本土气候类型
美国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1. 本土位于北纬25°~49°之间,热量充足 2. 降水适宜 3. 中部平原广阔,地势平坦 4. 土壤肥沃 5. 密西西比河、五大湖利于灌溉 6. 地广人稀,利于农业商品经营
水陆交通便利
机械化
1900年,美国农民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8%,到21世纪初, 该比例下降到不足3%。 现在生产 3500升玉米不到5分钟,曾经需要35~40小时。
5、美国农业的发展政策对我国借鉴意义
我国发展农业生产,也必须制定一系列保护耕地和农业生产环境 的政策、法规和计划,推广大量农业新技术,采用因地制宜、切 合实际的对策,以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5页活动题:
1、一方面,滥用化肥、农药会污染大气、土壤、水源以及农产 品,另一方面,随着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卫 生标准要求提高,故不能滥用化肥、农药。
“处方”农业
3、政策 限耕政策 休耕政策
补贴政策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4 、保护性耕作 免耕:播种前不单独进行土壤耕作,作物生长期间不进
行土壤管理而在茬地上直接播种。 休耕:指在同一块土地上种一年停一年,第三年再耕种 轮作:在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或年度间轮换种植
不同作物或复种组合的一种种植方式。
• 目的: 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三、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背景: 过度垦荒和破坏植被导致“黑风暴”
2、对策:
有机农业——在肥料的利用上,不是大规模投施化
生态农业 肥,而是使用粪肥和绿肥,这样避免了土壤的酸化
有机农业 节水农业
,板结及环境污染,做到秸杆还田,补偿土壤有机
美国农业带分布及其原因,美国农业和中国农业的区别
美国农业带分布及其原因,美国农业和中国农业的区别1、乳畜带:分布在美国东北部地区以及五大湖沿岸地区,因为该地区气候冷湿,有利于牧草生长,为牲畜提供了充足的饲料,并且靠近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市场大。
2、小麦带:分布在美国中央大平原的中部和北部地区,因为该地区地势平坦,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3、玉米带:分布在乳畜带以南,小麦带之间,因为该地区热量充足,光照资源丰富,无霜期长,春夏降水多,秋季降水少。
一、美国农业带分布及其原因1、乳畜带(1)分布地点:乳畜带分布在美国东北部地区以及五大湖沿岸地区。
(2)原因:该地区土地贫瘠,不适合种植谷物,同时该地区气候冷湿,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为牲畜提供了充足的饲料,并且靠近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市场大。
2、小麦带(1)分布地点:小麦带分布在美国中央大平原的中部和北部地区,其中北部地区种植春小麦,中部地区种植冬小麦。
(2)原因:该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势平坦,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3、玉米带(1)分布地点:玉米带分布在乳畜带以南,小麦带之间。
(2)原因:该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气候温和适中,无霜期为160-200天左右,年降水量为500-600mm,有利于玉米的生长。
4、棉花带(1)分布地区:棉花带分布在北纬35°C以南的东部地区。
(2)原因:该地区热量充足,光照资源丰富,无霜期长,在200天以上,春夏降水多,秋季降水少,有利于棉花的生长、成熟和收获。
5、亚热带作物带(1)分布地区:亚热带作物带主要分布在美国南部密西西比河沿岸地区、墨西哥湾沿岸平原地区。
(2)原因:该地区地广人稀,光热资源充足,并且靠近密西西比河,水资源充足。
6、水果和灌溉农业带(1)分布地区:水果和灌溉农业带主要分布在美国太平洋沿岸地区南部。
(2)原因: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地区,为夏季高温少雨的地中海气候,主要适合葡萄、柑橘等亚热带水果的生长。
7、畜牧和灌溉农业带(1)分布地区:畜牧和灌溉农业带主要分布在西部落基山和高原盆地。
必修三第二张第四节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以美国农业为例(会考)
第四节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农业为例(理科)【学习目标】1、以某区域为例,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部门2、掌握美国农业布局特点及其农业区位条件3、以美国为例会分析某一地区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知识结构】一、1 写出农业区位因素:自然: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土壤、灌溉水源社会经济:交通,市场,科技,机械化水平,劳动力,政策,工农业基础、地价2 农业地域类型包括: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混合农业等二、读美国地形和气候图,回答问题1.据图描述美国的地形特点并分析其对农业的影响。
地势呈三大纵列带, 高 低。
东部是较低的阿巴拉契亚山,中部是中央大平原,西部是落基山脉。
地形复杂多样,利于发展多种农业;中部平原面积广大,利于发展 ;西部山地面积大,(降水较少,)适合 和 发展。
2.读图分析 美国中部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利:自然:大部分属于温带和亚热带,水热条件配合较好;中部平原地势开阔平坦,土壤肥沃;河湖众多,灌溉便利社会经济:经济效益:经济基础好,利于农业发展(首要因素);交通运输,发达便捷;政策法规的支持;技术先进;市场广阔;地广人稀不利:冬季 ,易发生 冻害;夏季降水集中,易发生 。
三、农业生产的地区专门化1.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 。
意义: 充分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优势,更好的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
目的是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美国东北部五大湖附近的农业带为_______, 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3.美国中部平原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_,种植的农作物是 和 写出其农业生产的突出特征(从生产规模、机械化水平、商品率等方面)。
4.畜牧和灌溉农业区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是5.在图中找出棉花带的位置,分析其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
1.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 充足,利于棉花的生长;秋季降水少多晴天,利于棉花的采摘。
结合美国气候和地形分布图,分析美国农业带分布的区位条件
西部工 业区
工业部门
工业中心
钢铁、汽车、化学等 纽约:芝加哥 工业
发展条件
煤、铁矿丰富; 多优良海港、 河港
石油、飞机、宇航、 休斯敦 电子等工业
石油资源丰富
宇航、电子、机械制 洛杉矶
造等工业
旧金山世界资源环境的影响
世界部分国家平均能 源消费
这两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结合美国气候和地形分布图,分析美国农业带分布的区 位条件
农业带 乳畜带
玉米带
棉花带
小麦带
形成原因
交通便利,人口多,市场需求大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密西西比河的灌溉条 件好 光照充足,灌溉条件好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降水少,适合耐旱的 小麦生长
畜牧和灌 以高原、山地为主,降水少,适合放牧
溉带
亚热带 降水多,气温高 作物带
美国农业的两大特征是什么
1、生产的专业化——便于充分利 用自然条件,大规模的使用机械化, 提高生产效率
2、机械化程度高——科技发达、 地广人稀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 品出口国。
小麦、玉米、大豆、棉花 是美国四大农作物,出口 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但是 美国需进口热带经济作物
美国工业区的比较
工业 东北部 工业区
美国是世界最大资源消耗国、废物排放国
美国
• 玉米大豆双第一,棉麦肉蛋奶富足; • 工业发达无人比,产品多数居前列; • 工业城市有无数,全部落实到地图; • 高新技术美国始,比尔盖茨人共知; • 电子中心旧金山,人称硅谷各国传; • 能源消耗温室气,影响世界数第一; • 超级大国谁抗对?拉登敢把世贸毁!
美国农业带分布及其原因
美国农业带分布及其原因1、乳畜带:乳畜带是美国最大的农业带之一,以东北部地区和五大湖沿岸地区为主。
这一地区的气候冷湿,有利于牧草生长,为牲畜提供了充足的饲料。
同时,靠近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市场广阔,有利于乳畜产品的销售。
乳畜带的发展促进了当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繁荣。
2、小麦带:小麦带分布在美国中央大平原的中部和北部地区,地势平坦,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这些条件有利于小麦的生长,使得小麦带成为美国重要的粮食产区。
小麦带的丰收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还可供出口,对全球粮食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3、玉米带:玉米带位于乳畜带以南,小麦带之间,热量充足,光照资源丰富,无霜期长,春夏降水多,秋季降水少。
这些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玉米的生长,使得玉米带成为美国玉米的主要产区。
玉米带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美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了农业产值。
4、棉花带:棉花带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地势平坦,雨热同期,土壤肥沃。
这些条件有利于棉花的生长,使得棉花带成为美国重要的棉花产区。
棉花带的繁荣不仅满足了国内纺织业的需求,还促进了美国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5、亚热带作物带:亚热带作物带位于东南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种植水稻、茶叶等亚热带作物。
这些作物的种植丰富了美国农业的产品种类,提高了农业产值。
6、冬小麦带:冬小麦带分布在中部地区,纬度较高,气候适宜,适合冬小麦的生长。
冬小麦带的丰收保证了美国国内粮食供应,降低了粮食进口依赖。
7、混和农业带:混和农业带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地区,既种植粮食作物,也发展畜牧业。
这种多元化的农业模式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8、小麦和林牧业区:小麦和林牧业区位于西北部地区,地势较高,气候适宜,适合小麦和林牧业的发展。
这一区域的农业发展对美国粮食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9、畜牧和灌溉农业区:畜牧和灌溉农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地势较高,气候干旱,适宜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这些地区的农业发展保障了美国国内肉类、乳制品等产品的供应。
高中地理必修三课件-2.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湘教版
为名,向外推销剩余农产品等。
3.市场广阔
4.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
小结 二广人稀,有利于大规模进行和机械化 3.消费市场广阔 4.国家政策支持 5.科技水平高,专业化程度高
第四节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 展-以美国为例
农业生产条件
农业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一、自然条件
平原面积广阔 1.地形:
平原面积广, 地势平坦开 阔,有利于 农业机械化 耕作和大规
模经营
2.气候:
大部分处于 温带和亚热 带,水热条 件好,适宜 种植多种作
物
密西西比河, 五大湖作为
灌溉水源
3.水源:灌 溉水源充足。
密西西比河流域, 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黑土层深厚肥沃且 生产力高,是世界 三大肥沃黑土区之
一
4.土壤:黑土广布,土 壤肥沃
二、社会经济条件
材料:
美国有长达 500多万公里的夜 面公路和大量专 用车辆以及冷藏 载重汽车,从而 可以保证各种农 产品尤其是易腐 产品的远途运输
。
1.交通便利发达
人口密度小,地 广人稀
气候 自
地形
然 条
件
土壤
水源
市场 美
国
社 政策
农
会
业 生 产 条
经 济
科技
条
件
交通
件
劳动力
谢谢
对农业来说发展 ,劳动力缺乏, 为大规模机械化 生产提供了可能 ,农业生产率高
,商品率高。
2.地广人稀,有利于大规模进行和机械化
美国政府规定:农业部长有权从每年的关税中拿出三分 之一的款项来鼓励农业出口和扩大国内消费。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课件: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共33张PPT)
1、限耕政策 2、休耕政策 3、补贴政策 4、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1、查阅资料,解释什么是免耕,休耕和轮作。它 们符合美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吗?为什么?
免耕:播种前不单独进行土壤耕作,作物生长期 间不进行土壤管理而在茬地上直接播种。 休耕:指在同一块土地上种一年停一年,第三年再 耕种。 轮作:在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或年度间轮换 种植不同作物或复种组合的一种种植方式。
有机农业——在肥料的利用上,不是大规模投施化肥而 是使用粪肥和绿肥,这样避免了土壤的酸化,板结及环境 污染,做到秸杆还田,补偿土壤有机质肥力,维护农业生 态环境向良好方向发展.
节水农业——就是充分利用降水和可利用的 水资源,采取水利和农业措施,提高水的利 用率和利用效率的农业。也就是节水灌溉农 业和旱地农业的结合。
2.中央大平原贯通南北,地势低平
3.中部: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农业 机械 耕作和大规模经营; 西部:高原山地海拔较高,热量不足, 降水较少,适宜发展以牧牛为主的畜 牧业。
二、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概念:指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 产品。
优点: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发挥农业机械 和技术的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
农业区位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位置、地形、河流、 气候、土壤等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 科技、劳动力等
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美国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图1—2 图3
1. 本土位于北纬25°~49°之间,气候适宜, 热量充足,降水丰富。
2.中部平原广阔,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美国的农业政策对我国有哪些借鉴意义?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耕地,维护土地肥力;调动农 民生产的积极性;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高考地理一轮必修3第2章第4课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思维过程】本题主要考查美国农业和气候的特点。
第(1)题,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
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
土壤、水源等。新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 日照时间长,地势较为平坦;美国棉花带纬度低,
光热资源充足,位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所以两
者相似的自然条件是光照充足、地形平坦、生长期 长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 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我国新疆地处内陆,农 业机械化水平较低,所以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美国优越的生产条件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如下所示:
1.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形成 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能充分利用优势的农业 自然条件,并借助社会经济条件使农业生产取 得最大效益。具体如下所示:
2.案例:美国农业带的分布及形成条件
农业带 代号 名称
分布范围
形成的条件
①
纬度高,气候湿冷,有 东北部和 利于多汁牧草生长;靠 乳畜带 沿五大湖 近东北部工业区,人口 各州 稠密,有巨大的消费市 场 中部和北 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小麦带 部 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玉米带
(1)老凹坝乡发展立体农业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是什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和农业 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第(1)题,立体农业的发展需要 满足一定的地形和气候条件。老凹坝乡地形以山地 为主,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水热条件充足。
答案:(1)山地多,河谷海拔较低,相对高差大;亚 热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丰富;纬度较低,有高大 山脉阻挡冷空气南下,冬季气温较高,基本不受寒 潮影响。
结合甲、乙两地位置和地形特征进行分析:甲位于
大陆西岸,位于地中海气候区,附近有加利福尼亚 寒流经过,夏季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冬季该地 受盛行西风影响,较为温暖,同时北部有高大山脉 的阻挡;乙位于大陆东岸,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附
地理必修Ⅲ湘教版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课件 (共21张PPT)
----以美国为例
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1.自然因素
位置:北纬25度-49度,大部分 属温带和亚热带.
地形:为三大纵列带,在落基山脉和阿巴拉 契亚山脉之间,是广阔的平原,地势平坦开 阔,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机械耕作和大规 模经营。
活动 1、从水热条件分析,美国那些地区适宜发 展种植业?
1、 含义:指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 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 2、目的:根据不同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 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对种植业和畜牧 业进行合理布局,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3、主要的专业化生产区
4、意义
可以充分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优势,更好地利用农 业科学技术和农业装备,提高农3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分别指出美国的乳畜带,小麦带,玉米带和 棉花带分布的大体范围.
2.根据美国的自然条件,分析美国的农业生 产地区专门化形成是否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 方向.
农业带 乳畜带
小麦带
位置
东北部和 五大湖沿 岸
中部和北 部地区
生产条件
热量不充足,土地较贫瘠,利 于多汁牧草生长;接近东北部 工业区,市场需求量大
2.图2-21中的箭头表示农药污染物的迁移, 据图说出农药污染的积聚过程.
大面积喷施农药,会污染大气、水源、土壤以 及农产品,这些农产品通过食物链逐级传递、积 聚,最后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
美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政策: 1.限耕政策
2.休耕政策. 3.补贴政策. 4.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免耕:保护为土地资源不再耕作的一种方式。
休耕:为保护耕地,恢复土壤肥力,暂时不进行耕作 的一种农业耕作方式。
轮作:在一块田地上轮换栽种几种作物,以改善 土壤肥力,减少病害。
美国农业带分布的原因
美国农业分布情况是:东北部—乳畜带;东部—棉花带;东南部—亚热带作物带;中北部—春小麦、玉米带;中部—冬小麦带;中南部—混和农业带;西北部—小麦和林牧业区;西部—畜牧和灌溉农业区;西南部—地中海农业区
美国农业专门化地区的划分充分考虑市场需要,如乳畜带分布在五大湖沿岸和东北部沿海地区(这里有美国最大的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对乳,肉等产品的需求量)
美国西部地势较高且少雨适合畜牧业
西南部为地中海气候、东南部和亚热带气候类似所以种植对应的农作物。
春小麦和冬小麦的分布是根据纬度决定的,东部地势平坦多雨适合棉花生长。
美国农业生产特点
不知道你问的是商品谷物农业还是大牧场放牧业或者是乳畜业,我把他们总共的特点综合起来给你。
优势特点:
一:世界领先的水平的农业现代化和生产率
二:以高度商业化的家庭农业为基础(商品率高)
三:农业生产高度区域化和一体化
四:资金多样化(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完善)
五:自然优势,亚热带湿润气候(从高中地理就可以找到)
弱势特点:
一:大量消耗能源,能源利用率低
二: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大
三:大量农作物用于制作乙醇,农产品的供求平衡不稳定
四:农业生产在品种多样性方面缺乏,加大了生物病害的风险
五:农业用地、耕地和农民不断减少,农民老龄化趋势严峻。
高二地理《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教案
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状元笔记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土壤)和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政策、科技等)。
市场也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突出。
美国农业生产有两大特点:一是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二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美国农业生产专门化的形成和分布都是综合考虑了地形、气候、土壤、人口、经济等多种因素,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条件的结果。
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有:实行限耕政策;实行休耕政策;实行补贴政策;实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基础整理新-课-标-第- 一-网本节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美国农业生产条件,二是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三是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综合探究1.我国东北中部的松辽平原是玉米的集中产区,共自然条件可以与美国的玉米带相媲美,被称为中国的“玉米部”,比较中美两国“玉米带”在生产上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表2-4-2中国玉米带与美国玉米带比较表项目纬度地形土壤有机质无霜期(天)降雨量(㎜)玉米面积比重玉米单产(千克/公顷)美国玉米带370N~450N平原台地3%~6%160~200500~70050%7500中国玉米带420N~460N平原台吉2%130~145450~65050%~60%6750(2)根据表中资料,分析中美两国“玉米带”生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X|k |B| 1 . c |O |m相同点:两者均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和商品率较高的商品谷物农业;两地均有适合农业发展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适于玉米生长;两地的种植结构都以玉米为主,玉米面积比重在50%以上;玉米单产较高。
不同点:经营方式不同,我国玉米带的农场为国营大农场,美国的农场一般为家庭经营,美国玉米带的区域专业化和经营专业化以及现代化程度均高于我国;此外我国玉米带所处纬度相对较高,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单产相对较低;同时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土地价格低。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1.自然条件(1)气候: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水热条件配合较好。
(2)地形:中部是广阔的平原,地势平坦开阔。
(3)土壤肥沃。
(4)水源: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提供充足的水源。
2.社会经济条件(1)经济效益:影响农业区域专门化的决定性因素。
(2)交通运输条件、国家的政策与法规等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温馨提示] 分析农业生产条件,要综合考虑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特别是要关注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生产布局和农作物种类及生产规模的影响。
如粮食直补,刺激了粮农种粮积极性,则属于社会经济条件中政策与法规的影响。
二、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1.含义:指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
2.依据:不同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
3.划分:A乳畜带,B玉米带,C小麦带,D棉花带,E畜牧和灌溉农业带等。
4.目的:对种植业和畜牧业进行合理布局,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5.作用:充分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优势,更好地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装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思考启迪]为何实现农业生产专门化就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示:实现农业生产专门化:①可以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优势;②能够有效地充分发挥大型农业机械的作用;③便于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三、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背景由于过度垦荒和破坏植被,引发“黑风暴”。
2.尝试(1)目的:寻求适宜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保护生态环境和消费者的安全,实现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2)方式: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等。
3.政策法规如限耕政策、休耕政策、补贴政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等。
[教材P52(上)活动]1.中部和北部:小麦带。
乳畜带以南,中部北纬40度~北纬45度:玉米带。
东南部北纬35度以南:棉花带。
乳畜带以南棉花带以北:混合农业带。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 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教材图表解读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教材图表解读教材P51图2-17 美国本土地形
[图表展示]
[解图精要]
1.看美国本土的纬度位置及所跨纬度,思考为什么适宜栽培多种农作物?
2.看美国本土的海陆位置,结合所处的大气环流,思考降水量具有怎样的空间变化规律?对农业生产类型有何影响?
3.看美国本土的主要地形区的分布,从地形、土壤、多种经营等角度对比东部平原丘陵区和西部高山高原区在发展农业上的优缺点。
4.看美国本土的河湖分布,分析其对种植业发展的影响。
[图表应用]
1.美国本土的地形特征怎样?
【提示】地势东西高、中间低。
东部是低矮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是宽阔的中央大平原,西部是高大的落基山脉。
2.美国西部的高山、高原区是怎样形成的?有何特点?
【提示】是由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相碰撞,美洲板块受挤压上拱形成的。
形成年代晚,山脉海拔较高,山脉之间分布有宽广的盆地和高原,有丰富的金属矿。
3.美国东部的阿巴拉契亚山脉有何特点?
【提示】形成年代早,久经侵蚀,海拔较低,多在1000米以下,山脉北
部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4.美国中部平原有何特点?对气候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航运便利。
中部平原贯通南北,冬季来自极地的冷气流可长驱南下,到达墨西哥湾沿岸,形成大风、雪、寒潮天气;夏季来自墨西哥湾的暖湿气流可自由北上,使本区中部和东部普遍暖热。
地理必修3第二章 第四节
(5)种植历史悠久,有丰富的生产经验
(6)水陆交通便利
1、什么是免耕、休耕和轮作?它们符合美国农
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吗?为什么?
1、免耕:为保护土地资源不再耕作的一种方式 2、休耕:为保护耕地,恢复土壤肥力,暂时不进行耕 作的一种农业耕作方式 3、轮作:在一块田地上轮换栽种几种作物,以改善 土壤肥力,减少病害 意义:最大限度地降低水、风对土壤的侵蚀, 保护了耕地,提高了土壤肥力,符合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中 低 纬 度
注意纬度
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一) 自然条件 本土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湿润。 2、气候:
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一) 自然条件 3、降水
少
多
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一) 自然条件
3、地形
三大纵列带
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会经济条件?
(二)、社会经济条件
思考:运用有关资料(教材P52)分析美国农业生产发展的社
3、实行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目的:
根据不同地区 自然和社会经济 条件的特点, 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对 种植业 和 畜牧业 进行合理布局,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农业生产应怎样布局?
Ⅲ? ?
Ⅰ?
Ⅱ?
?
讨论
结合地形,气候,土壤,水源,市场等条
件,确定乳畜带、小麦带、玉米带和棉花
带的大概位置、范围及其形成原因。
800 600 400 200
世界 50 0 2.5 中国 美国
想一想
760
美国农业生产如此发 达,你能运用区位分析 法进行分析吗?
(每10个农民可以养活的人口数)
怎样分析区域农业发展因素
气候、地形、 自然因素: 降水、土壤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②了解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
③了解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美国本土地形、气候的判读,培养学生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关于美国农业发展方面的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
③运用知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④通过对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的分析,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②增强对资源环境、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美国农业生产的条件、特点、问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教学难点】
①美国农业的生产条件
②美国主要农业带的空间分布
③把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完善和深化理论,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教学方法】
学生读图、分析、合作交流;辩论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演示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我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有五千年的历史,但农产品出口率较低。
而美国不仅是农业生产大国,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播放幻灯片:美国农产品出口占世界同一产品总出口量比重),美国的农业发展道路与世界许多国家一样,经历了曲折复杂的道路。
今天,我们一起来以美国为例探讨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板书】第二章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
【师】假如你是一个农场主,为了很好地发展农业生产,你认为将具备哪些条件? 【生】学生回答。
【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农业生产条件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
其中的,自然条件主要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土壤等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条件、市场、技术、国家的政策与法规等。
接下来,我们一起先分析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板书】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1、自然条件
2、社会经济条件
【师】请同学阅读课本P51内容、《美国地形图》、《美国气候类型分布图》以及幻灯片资料,分析美国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问题:
1、美国本土大部分处在什么纬度?对美国农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2、美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地形分为哪几大地形区?平原面积约占土地面积的
几分之几?这样的地形对发展农业生产有何优越性?
3、平原上有哪一条大河流通过?它对农业生产的发展有何重要作用?
总结:
水热条件适宜——(纬度位置)
地势平坦广阔——(平原面积占全美的二分之一,有利机械化作业)
土壤肥沃——(温带草原气候区的黑土和密西西比冲积平原的沃土)
水源充足——(密西比河流经,五大淡水湖附近)
【师】思考P52活动。
【生】思考回答。
【师】补充总结。
活动:
1、美国中部和东部地处亚热带和温带,夏季热量条件充足,东部低矮的山地对来自大西洋的水汽阻挡不显著,夏季降水较多,水热条件配合较好,适宜发展种植业。
2、中央大平原贯通南北
3、中部: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机械耕作和大规模经营;
西部:高原山地海拔较高,热量不足,降水较少,适宜发展以牧牛为主的畜牧业。
【过渡】农业生产条件,除了自然条件以外,还有同样重要的社会经济条件。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52内容及幻灯片材料,分析影响美国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
【生】思考回答。
【师】总结。
归纳总结: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交通运输条件:运输网络完整而便捷
先进的技术和机械
国家的政策与法规扶持
【过渡】我们分析了美国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那么美国农业到底有什么特点?
【板书】二.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师】阅读课本P52,从书中找出“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含义,依据,目的,意义。
【生】阅读回答。
【师】让我们一起看看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具体表现。
活动:对照课本P53图2-19,找出图中各序号所代表的农业带名称,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生】思考回答。
【师】归纳总结。
农业带
分布范围形成的条件
代号名称
①乳畜带东北部和沿五大湖
各州
纬度高,气候湿冷,有利于多汁牧草
生长;靠近东北部工业区,人口稠密,
有巨大的消费市场
②小麦带中部和北部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③玉米带乳畜带以南,中部
40°N~45°N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夏季高温,雨
热同期
④棉花带东南部35°N以南热量充足,光照丰富
⑤水果和
灌溉农
业带
太平洋沿岸
和地中海气候区
夏季高温少雨,有利于糖分积累
⑥畜牧和
灌溉农
业带
西部落基山
和高原盆地
地广人稀,草场广阔
⑦混合农
业带
乳畜带以南
棉花带以北
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⑧亚热带
作物带
墨西哥湾沿岸气候湿热,雨热同期
【小 结】
学习本节内容后,请你谈谈美国农业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其中最具现实借鉴意义的是什么特点。
请谈谈你的体会。
【板书设计】
§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
【作业设计】
读下面的某国轮廓图,完成下列问题: (1) 从图中国家的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属于
亚热 带和 温 带(温度带)
,发展农业生产的 热量 条件较为优越。
(2)填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农业区(带):
① 乳畜带 ,② 玉米带 ,③ 春小麦带 ,④ 棉花带 , ⑤ 畜牧和灌溉农业带 ,⑧ 冬小麦带 ,⑨ 水果和灌溉农业带 。
(3)填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海域名称:
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自然
条件
社会 经济
气候:水热适宜 地形:中部大平原 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
市场:追求效益
交通:发达 政策:完善 技术:推广
因地制宜 合理布局
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乳畜带
小麦带
春
冬
玉米带 棉花带
⑥墨西哥湾,⑦大西洋。
(4)⑨农业带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该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南北纬30°-40 °的大陆西岸。
(5)从地形和气候条件来分析⑤农业区(带)形成的原因。
西部高大的山系阻挡了来自太平洋上的暖湿气流,降水稀少,形成干旱、半干旱区,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需要灌溉才能发展农业。
【课后反思】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全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它直接关系着60多亿人口的衣食住行问题。
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借助直观的图片或资料,帮助学生进行学习。
本节课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结构合理,教学目标突出。
在教学过程中,本人着眼于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地理问题,注重了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课堂上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课堂气氛活跃,可以看出只要我们引导得好,学生就一定能发挥出他们的最大潜力。
在知识处理过程上,本人还应注重学生研究问题能力的培养,在知识过渡上,还应注重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