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青年编辑培养途径及方法的思考
指导培养青年教师的计划(精选5篇)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指导培养青年教师的计划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计划,就是在准备做计划吧。
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指导培养青年教师的计划制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指导培养青年教师的计划篇1青年教师的培养关乎学校发展大计。
为了落实学校的发展规划,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促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以满足学校可持续发展,特制定青年教师培养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教师终身学习的思想,从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需要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根据教师的具体实际情况,使培训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
二、培养目标1、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理论素养,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很好地履行岗位职责。
2、加强对教材教法的研究,提高教师的学科专业研究能力。
3、提升、锻炼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功,促进青年教师的全面发展,形成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
成为业务骨干。
三、培养要求1.服从学校安排,积极主动参加相关内容的培训。
2.培养期间,自觉遵守各项纪律,认真听课,并做好记录。
3.按时完成各项培训任务,并提交学习心得及其它相关材料。
四、培养内容:1、政治思想理论:党的有关教育路线、方针、政策和时事政治等。
2、教育教学管理: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师德师风建设等。
3、教学基本技能:①书写能力:含钢笔字、粉笔字、板书设计等。
重点提高教师板书,板画的能力。
②语言表达能力③备课与说课④课堂教学能力⑤教学分析、总结反思能力⑥专业技能:分析教材能力,地理教学理论知识。
4、教育科研能力:选题、立项、开题、过程研究、总结及论文撰写。
5、班主任工作及育人艺术。
五、具体任务1、第一年,熟悉教育教学工作,敬业爱岗。
熟悉教材,理解课程标准,掌握教学基本功,处理好师生关系,具备驾驭课堂能力。
2、第二年,完全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关于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
关于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思考作者:王青林来源:《中国大学教学》2013年第06期摘要:本文根据经济多元化、多样化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多类化、多样化需求,提出创新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探讨了以应用为主导的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结构、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以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产学研合作平台的打造,以及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革新教学方法和评价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的问题,力求推动特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经过近20年的高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了大众化时代。
1999年开始,随着第二次全国性院校调整,我国出现了一大批新升普通本科院校。
截至2012年,我国新建(或新升格)本科院校已达325所,独立学院303所,在校本科生人数达全国本科在校生人数的一半以上,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有生力量,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地域分布来看,60%以上的新建本科院校位于地市级城市,生源也多来源于地方。
推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与发展,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优化人才培养层次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特色办学,也有利于提高地市、县市和广大农村人口接受高等教育比例,缩小城乡高等教育的差别,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经过10多年的研究和探索,我国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培养目标和定位上,广大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已基本取得了共识:即以“应用”为主导,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培养现代技术的应用者、实施者和实现者。
应该说,这一共识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与“普通本科人才培养”区别开来,具有明显的特色,基本体现了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思想。
但是,随着经济的多元化、多样化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也呈现出多类化、多样化的特征。
新闻出版培训心得体会总结
新闻出版培训心得体会总结篇一:新闻培训班心得体会心得体会20XX年10月,我参加了新闻出版局举办的全区报社总编室主任岗位培训班。
这次在学习班系统学习了《新闻出版法律法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策划》,《全媒体管理和媒体转型》和《如何强化总编室在整个采编业务中的主导地位》等,作为新闻从业者,可以说对我的触动很大。
作为一名党培养的少数民族新闻从业者,我最要做得就是要坚定信念,长期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实践。
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个别媒体工作者以新闻报道为名搞新闻敲诈,丧失了新闻从业的基本道德;有的同行、媒体竟然为了轰动效应或绩效考核接连出现捏造事实的虚假报道。
这些事情实质上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根底不牢有直接关系。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是要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只有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坚持学习,核心要旨是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实质。
我们要重点学习领会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坚持新闻党性原则、坚持党管媒体的重要论述,充分认识严格遵守中央的政治纪律、宣传纪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面向未来,直面网络带来的新的舆论生态环境。
无论舆论生态环境怎样变化,无论信息传输技术怎样发展,有一个根本是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这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任何以这种理由或那种借口企图偏离和脱离实事求是的言行,最终都是违背新闻传播规律,不可取的。
全媒体环境下,作为传统媒体,报纸宣传工作面临着变化变革的重大任务。
自治区新闻出版局这次组织的主题学习培训活动很有必要,通过聆听各位老师的讲解,个人体会到,目前在实际工作中,报纸宣传工作创新面临如下几个急需突破的制约因素。
首先是报纸新闻工作者能力不足的问题。
在信息过剩时代,作为传统媒体的采编人员,要让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增强竞争力,一是要有强烈的新闻作品意识。
没有新意不是合格的新闻作品,没有创新不是合格的新闻作品,没有个人特色不是合格的新闻作品,对受众没有吸引力不是合格的新闻作品。
青少年成长中的抽象思维培养
标题:青少年成长中的抽象思维培养摘要:本文将探讨抽象思维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分析如何通过教育和家庭环境等手段培养青少年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应用抽象思维。
一、抽象思维的重要性抽象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帮助我们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解决复杂的问题。
对于青少年来说,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世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抽象思维的途径1.教育引导: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通过问题解决、项目合作、批判性思维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锻炼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2.阅读与讨论:鼓励青少年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包括科学、哲学、历史等,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定期组织讨论活动,让学生们分享阅读心得,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3.实践操作:通过动手实践,如科学实验、编程、设计制作等,让学生们在操作中锻炼抽象思维能力。
这些活动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4.家庭环境: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面对困难时鼓励他们寻找解决方案,而不是简单地寻求帮助。
5.社交互动:与同伴的交流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抽象思维能力。
通过讨论、辩论等方式,让他们学会倾听、理解他人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判断。
三、抽象思维的应用1.决策制定:在面对问题时,青少年应学会运用抽象思维分析问题原因、研究解决方案,并评估各种方案的优劣,从而做出明智的决策。
2.创新思考:抽象思维鼓励人们跳出固有思维模式,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青少年应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发现新的可能性,激发创新精神。
3.解决问题:抽象思维有助于青少年在面对复杂问题时,通过分析、推理、归纳等手段,找到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案。
4.批判性思考:在面对权威和传统观点时,青少年应学会运用抽象思维进行批判性思考,对信息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估,形成自己的观点。
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途径和方法研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国家的发展与振兴已成为每个公民的责任,尤其是青年一代更是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是当前社会教育工作亟需解决的问题。
如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一项需要系统性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一、培养公民责任感在当今社会,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首先要具备的是公民责任感。
只有让青年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一份子,是复兴伟业中的一员,才能真正激发其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热情。
在教育教学中,可以通过加强国家发展历程的教育、让学生深刻了解国家的历史,了解国家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抱负。
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的重大事件和重大政策,启发他们思考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国家的发展变化,从而使其真切感受到自身作为国家建设者的责任。
二、培养创新精神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是创新精神。
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动力,而只有具备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才能在国家发展的浪潮中脱颖而出。
培养创新精神已成为当前教育的重要任务。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传统的知识学习中解放出来,鼓励他们自由地思考问题,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创新科技活动、创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创新能力的机会,从而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三、培养全球视野四、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结一致,形成强大的合力,才能攻克一个个艰巨的任务。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注重培养其团队合作能力。
在教学中,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团队合作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他人合作、相互协作,并在团队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学校可以加强学生组织的建设,让学生在学生组织中锻炼团队合作的能力,培养领导力和组织能力。
只有在团队中学会合作,才能更好地发挥个人的作用,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青少年如何培养科学思维
青少年如何培养科学思维科学思维作为一种思考方式,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培养科学思维能够帮助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难题,以及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变化。
本文将介绍青少年如何培养科学思维,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建议。
一、培养观察力和好奇心观察力和好奇心是科学思维的基石。
青少年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的环境和现象,培养对事物的敏感性和好奇心。
可以参与各种科学实验和探索活动,观察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从而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二、鼓励提问和独立思考鼓励青少年提出问题,并帮助他们寻找答案。
在面对问题和挑战时,引导他们思考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
可以通过与他们进行讨论和互动,激发思维的火花,培养科学探究和推理能力。
三、培养实验和探索的习惯实验和探索是科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鼓励青少年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如水的沸腾点、光的折射等,用实际操作去验证和验证自己的想法。
同时,也可以参观科学博物馆、参加科学展览和讲座,拓宽视野,增加对科学的认识和兴趣。
四、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是科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解决数学问题、逻辑谜题和推理题,锻炼青少年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可以鼓励他们运用逻辑和分析的方式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思维灵活性和判断力。
五、关注科学研究和创新成果将青少年与前沿的科学研究和创新成果联系起来,可以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鼓励他们阅读科学杂志、参加科技竞赛,了解最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进展,并尝试将自己的创意运用到实际中。
六、尊重失败和错误科学思维需要勇于尝试和接受失败。
在培养科学思维的过程中,要鼓励青少年从失败中学习,勇于承认错误,并找出改进的方法。
通过培养积极的心态和抗挫折能力,可以不断提升科学思维的质量和深度。
七、实践与应用将学到的科学思维应用到实践中是巩固和提高的有效途径。
可以鼓励青少年开展科学项目、参加实验班或加入科学俱乐部等活动,培养实践和应用科学思维的机会。
参加科技期刊编辑培训心得体会
参加科技期刊编辑培训心得体会篇一:做好科技期刊编校工作的几点体会龙源期刊网 .cn做好科技期刊编校工作的几点体会作者:李剑来源:《科技传播》XX年第22期摘要编校质量是期刊质量评价的一项关键性内容,编校质量较低成为不少期刊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如何提高编校质量,一直是各个期刊编辑部努力的方向。
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总结出几点提高科技期刊编校质量的几点体会:保持崇高的责任感,克服职业倦怠;严格落实编校制度,提升编校质量;创新学习形式,始终跟上业务的新要求;加强编辑队伍建设,保持队伍的旺盛活力关键词科技期刊;编校质量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XX)127-0036-01质量是学术期刊的生命,也是学术期刊研究的永恒主题。
而在这其中,下面我结合《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编校工作实际,就提高期刊编校质量谈几点体会。
1 保持崇高的责任感,克服职业倦怠编辑工作繁杂、日复一日地重复性劳动易使编辑产生职业倦怠。
我刊通过老编辑讲座、加强岗位培训等多种形式让全体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学术期刊是展示学术研究成果、加强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做好编校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在这样的基础性认识之上,进一步引导编辑人员将做好本职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贯穿到编校的全过程。
在接收作者来稿时,首先查阅稿件是否存在抄袭剽窃、拆分发表、重复发表等学术不端行为,重复率较高的稿件直接退稿。
在回修、编校过程中沉心宁静、细细修改,对优秀的稿件精益求精,对质量稍差的稿件,加大编校工作力度,反复修改,对每一校次的稿件都做到心无旁骛的审阅[1]。
2严格落实编校制度,提升编校质量编校质量的提高与审稿、改稿、校稿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密不可分。
为确保编校质量,我编辑部严格落实三审制、三校一读制及作者自校制。
责任编辑初审稿件时格筛选,对达不到发表要求的稿件坚决退稿。
外审专家审稿时实行双盲法,确保审稿质量并约定审回时间。
同时建立了审稿专家激励评价制度,对不能胜任审稿工作的专家及时更换。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初探] 青少年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初探] 青少年如何培养创新能力【摘要】政治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一个综合素质的最好体现,更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核心。
【关键词】初中政治创新能力培养新课标指出:创新能力是人们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主渠道。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最好体现,更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核心。
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必须从小抓起。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笔者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经过深入思考,认为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营造创新氛围。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同学间相互尊重、相互激励,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帮助学生培养乐于提出新问题,养成质疑的习惯,对学生的创新成果给予适当奖励,即使是尚未成熟的创造性设想,也要积极支持,努力保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学校要在教室、图书馆、实验室、饭厅等公共场所书写宣传创新的标语,介绍有创新精神的人物的事迹,形成激励创新的环境。
2.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是通往创造世界之门的第一步。
人类通过观察自然去改造自然。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应立足于大自然。
我们目前对科技的观察以及在科技方面的创新大部分来源于实验室。
其实,参加社会实践、深入工厂、农村第一线去观察也很有必要,至少可以知道我国科技水平在生产第一线的应用情况,知道科技创新对工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有的学校举行春游或秋游活动也很不错,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适应大自然的能力,组织学生去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旅游,让孩子开阔眼界,引导孩子融入自然,进行动态观察与比较,培养学生观世间风云、察万物瞬变的能力,可以增强其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
3.引导放射思维。
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求异思维,鼓励学生遇到问题深入思考,打破常规,力求从其他角度解决问题;启迪学生逆向思维,让学生从反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思维的方向变了,就易于产生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鼓励学生多采用求同思维,激发学生用多种方法,寻求更多的解决问题的空间,多1种途径解决同一个问题。
高校青年教师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青年教师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高校青年教师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当今的知识信息时代,高校对青年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的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
我们知道培训既是满足教师个体自我需要的内在动力,又是实现高校人力资源开发、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
此外教师培训对推动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所以在高校青年教师的培训需求迅速扩大的同时,随之而来的高校青年教师的培训问题也日益明显。
因此本文从政府、高校、教师自身三个方面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培训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改善高校青年教师培训效果的若干对策。
高校教师培训工作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学校实力、增强学校竞争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高等学校要发挥知识人才宝库的作用和多学科的综合优势,成为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摇篮、知识创新的中心和动力源、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关键在于拥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而在整个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比重最大;所以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实力尤为重要。
同样由于社会环境、自身经历、知识结构以及素养等因素,青年教师也具有不可避免的缺点和局限性。
因此,高校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掌握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增强职业道德素养和责任感,掌握课堂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由于高校资源分布不均衡,教师参与培训的机会和负担的培训费用不平衡,加之在实际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职培训的效果难以如愿。
所以本文围绕高校青年教师的培训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高校青年教师培训的重要性(一)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一个立足于了解教师的培训需求,设计培训方案、培训实施、培训效果的评估等全过程的培训,能提高教师培训的专业性并且能投其所好。
同样一个全方位、多环节、多层次、多渠道有机结合的动态管理培训模式,能够不断提升青年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加速迈向专业成熟的进程。
所以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不仅是创新教师教育体系的有效途径,而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手段。
浅论生本课堂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及途径
浅论生本课堂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及途径作者:蔡碧辉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下)》 2017年第10期蔡碧辉摘要: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以生为本、学为中心、能力为重”教学变革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一项内在要求。
本文结合日常的课堂教学,从引趣激疑、善于解疑、巧于设疑三方面阐述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从营造民主课堂、构建探究性学习课堂空间、倡导开放式教学培养发散性思维三方面来论述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生本课堂;创新思维能力;方法;途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既是我们素质教育的永恒主题,更是我们今天“以生为本、学为中心、能力为重”教学变革背景下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一项内在要求。
这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运用一系列恰当的方法和途径。
一、创新思维能力在生本课堂教学中的培养方法1.“引趣激疑”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前提何为“引趣激疑”?“引趣激疑”就是通过创设课堂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在兴趣中发现问题、探讨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是创新思维的先导。
激发学生在“兴”中求“思”,在“思”中探“疑”。
心理学研究表明:怀疑易引起人的定向探究反射。
因此,在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应注意不失时机的“引疑”-----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解放战争”时,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是敌我双方的那些将领等历史人物、尤其是想知道战争中的一些具体战役以及它们战斗细节,而对当时的历史背景及其失败的根源等问题就知之甚少。
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多搜集一些双方将领的轶事和能体现战争细节的战斗故事,以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绘声绘色地给学生介绍,以激发学习兴趣。
同时,在已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下重点介绍国民党军队人数、装备等等方面的巨大优势,并不失时机的引出国军失败战争结果。
让学生在这种“优势”与“结果”的强烈反差对比下去主动提出疑问:国军为何失败?从而引导学生对决定战阵胜败关键的根本原因的思考。
青年节青年人如何在科技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
青年节青年人如何在科技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当今时代,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
青年节作为青年人的节日,我们应当思考,青年人如何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勇立潮头,发挥重要作用。
青年人拥有着充沛的精力和无限的创造力,这是他们在科技创新中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青年人对新知识、新技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敏锐的洞察力。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青年人能够迅速捕捉到前沿科技的动态,紧跟时代的步伐。
他们敢于尝试新事物,不怕失败,这种敢于冒险的精神为科技创新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要在科技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扎实的知识基础是必不可少的。
青年人应当在学校和日常的学习中,努力掌握科学理论和专业知识。
无论是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还是计算机、生物、工程等应用学科,都要认真钻研,为日后的创新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青年人不能满足于课堂所学,还应积极拓展知识面,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参加学术讲座和研讨会等方式,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创新思维是科技创新的灵魂。
青年人要学会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敢于提出独特的见解和想法。
在面对问题时,不能局限于常规的解决方案,而要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运用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方法,寻找创新的突破口。
此外,培养创新思维还需要注重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和机遇,通过想象构建出未来的可能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科技创新的关键环节。
青年人应当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可以通过参加学校的实验室项目、企业的实习或者创新创业竞赛等途径,积累实践经验。
在实践中,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发现理论与实际的差距,从而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创新思路。
团队合作在科技创新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技创新往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的人才共同协作。
青年人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高校新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需求及培养途径
高校新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需求及培养途径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是质量,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而教学质量取决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水平。
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学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和新生力量,其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高校的内涵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然而,大部分青年教师尤其是新进青年教师由于缺乏教育培训经历,教学经验不足,往往教学掌控能力薄弱,教学质量不佳,影响高校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策略一、新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薄弱原因分析(一)教学理论知识空白当前高校办学已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高等教育的“质量革命”需要高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所谓高水平师资即教师既应具备丰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又要具有良好的教学专业技能。
青年教师作为高校师资队伍中的主力军,多毕业于国内外一些高水平大学,具有学历高、专业知识深厚的优势,知道要“教什么”,但绝大多数青年教师为非师范院校毕业。
(二)教学技能培训效果不佳为提高新入职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帮助他们适应教育教学岗位工作,增强教育教学技能,各高校在新教师入职后都会安排岗前培训,岗前培训内容以教育理论知识为主,缺乏教学组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等方面的教学法知识培训。
多数高校岗前培训集中在开学前1-2周进行,为完成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必修学时,各门课程安排极为紧凑,主要课程从早到晚连续性开课,新进教师缺乏吸收和内化知识的思考时间,不少新进青年教师反馈岗前培训类似走过场,只为完成任务,且岗前培训多以理论灌输为主,培训方式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新进青年教师通过岗前培训提升教学能力的收效甚微。
(三)教学成长欠缺适应期新进青年教师在刚入职时,尚处于由学生向教师角色的转换阶段,高校应提供一定时间让青年教师领悟教师角色及对角色初步开展实践活动,帮助青年教师稳步提升教学能力以胜任教师角色。
培育世界一流期刊背景下青年编辑的成长策略
收稿日期:2020-08-19基金项目:江苏省期刊协会2020年度资助课题:“媒体融合背景下江苏高校学报影响力提升策略”(2020JSQKA09)。
作者简介:刘晓艳,女,河海大学期刊部《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主任,编辑,博士,主要从事编辑学研究。
培育世界一流期刊背景下青年编辑的成长策略刘晓艳(河海大学期刊部,江苏南京210098)摘 要:培育一流科技期刊需要一流的编辑人才,本文在分析培养青年编辑意义的基础上,给出青年编辑应具备的几种能力,包括扎实的职业基本功,基于大数据的选题策划能力、宣传推广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等,并探讨了青年编辑提升能力的途径以及编辑部及期刊管理部门在青年编辑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以期能为青年编辑的成长提供参考。
关键词:青年编辑;一流科技期刊;编辑培养;自我提升中图分类号:G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1)06-0063-04 2019年8月,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树立了目标、提供了遵循原则。
随后,不同学者对《意见》进行了解析,并围绕如何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进行了探讨[1,2]。
孙涛从评价体制及管理体系等方面提出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需要解决的问题[3];刘华鲁从“六大关系”角度阐述建设一流科技期刊的途径[4]。
肖宏指出培养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需要建设四大能力:战略规划能力、内容质量保障能力、出版传播能力、经营发展能力[5]。
上述研究主要是从外部因素提出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建议,但是对于内部因素———编辑的培养问题研究很少。
科研需要优秀的青年科学家,期刊界同样也需要优秀的青年编辑人才[2]。
编辑人才培养是锻造一流编辑队伍的核心[6]。
青年编辑是科技期刊建设的生力军和骨干力量[7],因此对青年编辑的培养十分重要。
本文通过分析青年编辑培养的重要性,提出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背景下青年编辑应具备的几种能力,并探寻青年编辑自我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以期为青年编辑的培养提供参考。
创新思维论文(通用3篇)
创新思维论文(通用3篇)创新是一个国家走向繁荣的源动力,习总书记提到“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
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
回顾近代以来世界发展历程,可以清楚看到勇于创新创造的民族禀赋成就了辉煌灿烂的中华5000年文明。
16世纪以前世界上最重要的300项发明和发现中,我国占173项,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我国古代在天文历法、数学、农学、医学、地理学等众多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文学艺术领域,中国为世界奉献了唐诗、宋词、元曲等诸多人类文明宝库里的瑰宝。
一、创新的内涵和作用创新是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其包含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
创新能力是指根据具体的目标任务,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能力由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技能等内容组成。
创新思维是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中产生新的有意义的成果。
它的本质是实现创新活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飞跃。
创新意识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这当中表现出的愿望、意向和设想。
创新意识具有新颖性、社会历史性、个体差异性。
创新精神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的事物的精神,需要具有高度敬业的精神和责任感。
创新精神是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
关于铁路新入职青年职工提素成才新途径的思考
关于铁路新入职青年职工提素成才新途径的思考
随着社会的发展,铁路交通事业日益繁荣发展,交通运输领域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来
越高。
如何培养和提高铁路新入职青年职工的素养和能力,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
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铁路新入职青年职工的提素成才新途径:
一、创新培训模式,提高职工技能
职工培训是企业管理人才的主要方式。
针对新入职青年职工,企业应该开设针对性的
培训课程,将培训重点和内容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提高职工实际能力。
同时,应该创新
培训模式,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给予职工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二、注重晋升机制,激励职工积极性
注重企业内部人才晋升机制的制定和完善,可以让职工认识到自己的发展前景,增强
职工的归属感和责任心,从而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同时,为职工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让他们能够从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和技能。
三、推行员工分享和课程评价,提高学习效果
将员工分享作为培训的重要环节,聚集员工的智慧,让职工互相学习和交流,提高培
训的效果和满意度。
同时,引入课程评价机制,让职工对培训课程进行评估和反馈,不断
改进和提高培训效果。
以上三个方面,可以为铁路新入职青年职工提供更加有效的素成才新途径,提高职工
职业素养和工作技能,为企业管理人才提供有力支持,推动铁路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
青少年科学兴趣与创新思维提升的科学实践探索-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青少年科学兴趣与创新思维提升的科学实践探索-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如下:青少年科学兴趣与创新思维提升的科学实践探索是一篇关于青少年发展中科学兴趣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以及科学实践在提升青少年创新思维中的应用的长文。
本文旨在探讨青少年科学兴趣与创新思维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科学实践作为促进青少年创新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
青春期是人生中最关键的发展阶段之一,青少年对于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兴趣和认知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科学兴趣的培养不仅能够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还能够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学习经验和机会。
科学兴趣的培养有助于青少年积极投入到科学实践活动中,进而培养其创新思维。
此外,科学实践还能够让青少年通过实际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思考问题背后的科学原理。
通过这种方式,青少年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本文将探讨科学实践对青少年创新思维的促进作用,并重点关注科学实践在提升青少年创新思维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实证研究和个案分析,我们将分析科学实践对青少年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效果,并探讨科学实践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对于青少年的影响。
同时,本文还将总结已有研究的结果,提出对未来科学实践在青少年创新思维提升中的可能启示,并对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通过本文的撰写,旨在为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学生提供关于青少年科学兴趣和创新思维提升的科学实践探索的有价值的参考。
希望通过科学实践的推广和应用,能够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创新思维的发展,培养更多对科学感兴趣并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为未来的科学领域做出贡献。
1.2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目的和总结四个方面。
首先,我们将对青少年科学兴趣与创新思维提升的科学实践进行探索和研究。
青少年时期是培养兴趣和发展创新思维的关键时期,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青少年科学兴趣的重要性,以及科学实践对青少年创新思维的促进作用。
为培养新时代人才做出贡献 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新时代,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已经成为国家发展和建设的关键,也是各行各业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作为整个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应该为培养新时代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下面我们来探讨如何在不同的领域中为培养新时代人才做出贡献。
一、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老师是最直接接触学生的人,他们对于培养新时代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老师们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通过组织教育教学研讨会、开展教学改革等途径,在教育领域为培养新时代人才做出更多的贡献。
二、科研领域在科研领域,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重要力量。
他们通过开展前沿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为社会提供新知识、新技术,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科研人员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带领学生参加科学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学精神,引导他们成为未来的科学家和技术人才。
三、文化领域在文化传承和创新领域,艺术家、作家、历史学家等文化工作者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他们的作品和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为人才培养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还可以激发青年学子的文化自信和创新思维。
文化工作者还可以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开展文化交流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和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造力。
四、社会领域在社会领域,企业家、社会活动家、志愿者等社会各界人士也可以为培养新时代人才做出贡献。
企业家可以通过开展校企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职业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提高就业竞争力;社会活动家可以通过组织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展社会公益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志愿者可以通过与学生开展互动交流、共享社会经验等,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培养新时代人才是全社会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为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独立思考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能力
独立思考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能力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至关重要。
在现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而独立思考正是一种重要的培养途径。
本文将从独立思考的定义和重要性、培养独立思考的方法以及青少年创新思维能力的意义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独立思考的定义和重要性独立思考是指个体在面临问题或者任务时,以自主、批判性思维为基础,运用个人的经验、知识和逻辑来进行分析、评估和决策的过程。
独立思考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是激发创新和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
独立思考能力对青少年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培养了青少年的自主性。
青少年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需要主动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这种主动性对于他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次,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了青少年的批判性思维。
青少年在思考问题时需要进行分析和评估,不再盲目接受他人观点,从而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
最后,独立思考能力在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他们才能有勇气和动力去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并从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
二、培养独立思考的方法为了培养青少年的独立思考能力,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首先,鼓励青少年自主学习。
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材料,让他们有机会进行自主选择和探索。
同时,我们还可以给予他们一定的决策权,例如在选修课程上的自由选择,从而激发他们主动思考和做出决策的能力。
其次,引导青少年进行多样性思考。
多样性思考是独立思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使青少年从不同的视角和角度去思考问题,提出多样化的解决方案。
我们可以通过让他们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活动来培养他们的多样性思考能力。
第三,培养青少年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是指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的能力,它是独立思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培养青少年的批判性思维,我们可以通过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评估问题来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关于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职教育必修课的思考(之三)
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关于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职
教育必修课的思考(之三)
岳平
【期刊名称】《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20)4
【摘要】要从高职院校的实际出发,结合高职生的特点,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强化创新创业价值目标引导,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强化创新创业技能训练,强化创新创业机制激励,强化创新创业环境建设.
【总页数】3页(P1-3)
【作者】岳平
【作者单位】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河北,邯郸,056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0
【相关文献】
1.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时代和发展之需——关于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职教育必修课的思考(之一) [J], 岳平
2.创新创业教育是实现多赢之举——关于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职教育必修课的思考(之二) [J], 岳平
3.刍议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实效的途径——对《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的若干思考 [J], 李卫宏;祝捷;黄建平;赵毅
4.关于应用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途径的思考——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例 [J], 包本刚; 程智开; 谭娟; 谭明
5.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思考与途径 [J], 王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青年编辑培养途径及方法的思考
作者:于红
来源:《编辑之友》2010年第09期
学术期刊作为学术研究的信息载体,承担着繁荣学术、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历史使命。
人们常说,质量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而要提高刊物的质量,关键是重视编辑人才队伍的建设。
青年编辑承上启下,是我国期刊未来发展的希望。
因此,探讨青年编辑素质培养途径及方法是当今重要课题之一。
一创新青年编辑培养途径及方法的必要性
随着科研评审机制的改革和学术生态的改善,学术期刊的竞争日趋激烈,只有真正具有学术公信力和良好学术声誉的期刊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就要求作为学术期刊的编辑必须全面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编辑出高质量、适用性强的学术期刊。
(一)创新培养途径及方法是提高青年编辑素质状况的需要
编辑是智力劳动者,编辑工作是一项特殊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期刊编辑除要求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外,还应兼备自身复合型人才,通外语,具现代意识,精计算机。
另外,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也是新时期青年编辑必须掌握的技能。
因此,培养一支专业水平高、业务技能强、综合素质优良的编辑队伍,无疑是学术期刊持续发展,不断创新的保证。
(二)创新培养途径及方法是提高学术期刊质量的需要
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学术期刊业务的核心和实质是学术编辑人才的竞争。
高质量的学术期刊同样需要具备高素质的编辑人员,作为期刊编辑,若缺乏对相关专业学科发展态势的判断力和统领全局的广阔的学科发展视野,不能掌握现代编辑技能,就会导致高质量稿件流失。
因此,不断加强学术期刊编辑队伍建设,对提高我国学术期刊发展水平,创建一批能跻身于世界先进期刊行列,具有国际影响的权威期刊至关重要。
(三)创新培养途径及方法是提升我国出版业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并承诺对外开放书报刊的分销业务。
由此而来,中国的市场已不仅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国外出版集团正在进入中国市场,并且随着中国出版业的进一步开放,外资进入中国出版的领域将更广、更多。
因此,中国出版市场的封闭性、区域性正在被开放性、国际性所取代。
与此同时,中国的出版物有着越来越多的国际需求,不仅要考虑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还要考虑如何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
因此,面对深刻的
变革,青年编辑要从传统编辑转变为现代编辑,不断加强对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要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国际竞争意识。
二目前青年编辑培养教育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短期行为和突击式
虽说新闻出版总署培训中心或部分期刊社每年也都有详细的培训计划,但都属于短期培训,再加上编辑工作的特殊性、期刊出版的连续性,使得部分编辑无暇参加。
另外,也有经费原因,使一些编辑想参加而不能参加。
当然,还有一些青年编辑缺乏忧患意识,安于现状,形成了观念上的近视,对于参加培训不积极,有的也只是应付式参加一些突击式培训。
长此以往,不利于造就大批高层次的编辑人才,难以满足期刊发展的需要。
而且,这种短期培训没有长远考虑,使培训缺乏制度化、规范化。
(二)培训教育不成体系
目前对青年编辑的培训,期刊社都少有作出近期或长期规划。
有的只是短期培训,而培训内容重复的多,大多是基础理论知识培训,缺乏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不同专业编辑方面的引导,培训项目也往往集中在几个重要科目上,、教育培训未形成一个体系。
另外,培训内容关注到编辑人员的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问题的也少。
三创新青年编辑培养途径及方法的基本思路
整体目标应当是在新闻出版署的统筹组织和指导下,以各个期刊社为基础,以各地培养中心为骨干,以相关专业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建立起教育手段先进、教育内容丰富的,针对青年编辑教育培训任务的一个教育体系。
(一)应当坚持的原则
1突出主体。
加大对青年编辑的培养,是各个期刊社的重要职责之一。
因此,期刊社应当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一重任。
首先,领导应重视,认识到青年编辑的培养不仅是提高其本身素质的需要,也是提高期刊质量,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其次,应做到资金落实到位,专款专用,以保障青年编辑参加培训的机会。
2整合资源。
现阶段若在出版系统内自上而下建立一套专门的青年编辑培训机构难以做到,而且各个期刊社自身状况及发展目标各不相同。
但是,新闻出版署可以号召各地出版部门因地制宜,按照青年编辑培训规划总体要求,将各地有效的编辑教育培训资源有机地统一起来,合理整合,优化利用。
譬如,可几家期刊社联合办班,既可降低培训成本,又拓宽了视野。
3创新培训内容。
在培训内容上,期刊社应根据自身特点,对青年编辑进行科学、系统的培训,除了要求青年编辑掌握与自己工作密切相关的编辑出版现代化的各项技术与能力外,还需要求他们具备正确的发展史观、科学的质疑能力和实证精神以及良好的心理状态与自我压力调适能力。
4完善培训机制。
编制青年编辑长期和短期培训规划,既要重视青年编辑岗前培训,更要重视其在岗培训;既要加强青年编辑的内部培训,又要鼓励和支持他们积极参加外部培训;既要加强国内培训,又要适当开展国外培训。
对学有所成的青年编辑给予一定的激励,包括物质的奖励、岗位的调整、职务的晋升等,使他们能学以致用、学有提高,从而提高青年编辑参加培训学习的积极性。
(二)创新培训途径和方法
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这一科学概念,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创新”有了更深刻和全面的认识。
因此,创新青年编辑培训方法和途径,提高其综合素质,也是当今亟须解决的课题之一。
在人才培训途径上,力求渠道的多样化。
笔者认为,应调动国家、高校、企业和个人几方面的积极性,同时引入市场机制,可共同出资在当地创建编辑培训中心,整合出版界实践专家与出版学界知名学者的力量,实现资源的共享。
在人才培养方法上,要特别重视个性化和协作性教育、终身教育和高素质编辑队伍的建设。
在具体实施上,要规范青年编辑培养的运行机制:确立和分解人才培养目标计划,建立起由上而下层层负责的组织保证机制,同时制订出完善的管理办法。
在培训的形式上也可多进行多元化尝试,如建立青年编辑业务进修班制度。
各编辑部应派一些有培养前途的青年编辑进入有关高校或当地编辑培训中心进修,有条件可出国进修,还应鼓励青年编辑在职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当今时代,要想成为合格的跨世纪的青年编辑,没有较高的理论素养是不行的,在知识结构上没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也是不行的。
另外,期刊出版部门要尽量安排青年编辑多参加一些学术交流会、座谈会等活动,让他们深入到科研集体中,加强与学界的沟通,加强与作者、读者和同行之间的交流,感受科学精神,取他人之长,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
另外,还可利用现代网络远程教育方式,如在培训中心做一些网络课程,以备一些确实不能脱产学习的青年编辑进行学习培训。
(三)创新培训内容
20世纪80年代以来,编辑出版界提出了“学者型编辑”(编辑学者化)的口号。
由“学者型编辑”向“学习型编辑”的转变,是构建学习型社会对编辑出版界的要求。
由此可见编辑尤其是青年编辑树立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如此,也要求面对新世纪的编辑培训要自觉增强创新意识,注
重对青年编辑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培养,而不是单一的传授知识而是培养青年编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创新思维变成一种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在培训内容上,笔者建议可由新闻出版总署统一协调,每年发布各省市的培训课题计划,由青年编辑自由选择自己相关专业的培训。
在具体的课题设置上,一方面,基础教育课程中应加强经济管理、艺术美学、哲学基础、科学研究方法、心理学等方面内容。
可适当减少事实性知识,同时增强原理性知识,将人文素质知识与专业课程的比例提高到一半以上,尽可能增加调查研究、实际操作、模拟训练、案例分析、讨论研究的内容,利用青年编辑求知欲强、好奇心强等特点,把追求出版真理作为主要动机,使敢于质疑、善于钻研的品质贯穿于实践,重视提升其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另一方面,设立各大专业分科编辑出版学的培训班,结合本专业的情况,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由该分支学科专家讲授,可介绍本分支学科当前最新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动态,引导青年编辑重视自己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理论前沿问题,拓宽其视野,激发其求知欲,启迪其创新思维。
还有,编辑部门应组织外出培训的编辑学成归来后,将所学内容对本部门的其他青年编辑进行培训传授,或者有接受培训机会的青年编辑回部门后都应做一个报告总结。
如此,一方面是对自己所学知识有一个消化,另一方面也让未有机会参加培训者间接接受培训,从而可形成一个培训链,使青年编辑的培训内容多元化、制度长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