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社会组织形象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什么是社会组织的形象?社会组织形象具有哪些特点?
社会组织形象,简称组织形象,是组织的客观状态在公众心目中的综合印象,即公众对组织的客观状态所作的概括而又抽象的反映。
特点:1 组织形象的客观性(体现在:1 组织形象的原型是原型是客观的 2 组织形象形成的过程是客观的 3 组织形象形成后的状况是客观的); 2 组织形象的主观性(组织形象的主观性是指客观的组织形象中所包含的公众认知方面的人为因素); 3 组织形象的相对稳定性(只是相对的);4 组织形象的阶段性; 5 组织形象的整体性(组织形象的整体性,首先是指组织形象本身具有整体性;其次是指组织形象在表现上具有整体性)。
2 构成组织形象的要素有哪些?其中软、硬要素各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软要素与硬要素,软要素主要是指组织中与人有关的要素,硬要素组织中与物有关的要素。
其中,软要素包括:1 组织成员的数量与质量; 2 组织的群体心理氛围; 3 组织的方针政策和管理水平; 4 组织的道德形象。 硬要素包括:1 组织的地理位置; 2 组织的建筑群落和环境布置; 3 组织拥有的生产、技术设备; 4 组织的生活娱乐设施(影响力逐渐减弱); 5 组织的资金状况(资金状况是组织最有说服力的实力形象)。 6 组织的产品(1 质量是销量的基础;2 质量是组织的生命); 7 组织的无形资产。
3 什么是公众印象?公众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三个主要成分(或要素)都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所谓印象,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记忆中所保留的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公众印象是指组织在与公众交往的过程中,公众记忆中所保留的有关组织的形象。
公众印象形成过程包含着三个主要成分(或要素),它们是认知的对象,即被印象者;认知的主体,即印象者,以及交往的情景。
1 被印象者 在一般的人际交往中,被印象着就是被形成印象的人。在组织与公众的交往关系中,被印象者指的则是在公众的头脑中形成印象的组织。虽然一般的人际交往和组织与公众交往中的被印象者的内涵有所不同,但在印象形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基本相同的。被印象者的外部表现,即谈吐、举止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兴趣、爱好、态度等等,都为印象者提供了形成印象的信息。
2 印象者 也叫知觉者,在公众印象形成过程中,印象这也就是公众。由于印象是在印象者头脑中形成的,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印象者的心理状态和信息加工过程的影响。
3 交往情景 人们的交往总是在特定的情景下进行的,因此交往情景同样在人们印象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低估
的作用。同一类事物,在不同的情景下,往往会给人留下不同的印象。
4 公众印象形成有哪些特点?简述公众印象形成的各种模式。
特点:1 一致性; 2 评估性(评估是印象形成中最重要的、最有影响力的方面。); 3 描述中心词的作用
模式:1 累加模式 这种模式把人们形成印象的过程看作是一个评分的过程。它假设,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对交往者的印象是由各种评价要素构成的。这些评价要素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人们的印象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评分的过程。
2 平均模式 心理学家后来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认为,累加模式对印象形成过程的描述尚不够准确,因而提出了平均模式。该模式认为,人们是通过把所有评估值平均起来而形成一个总体印象的。在平均模式中,所追加的新信息的效用取决于它比已有的印象更好一些还是更坏一些。这一方式能使人们更加清楚地了解每增加一个积极或消极的评价要素,对整体评价的影响程度。
3 加权平均模式 这是对平均模式的修改。按照这个模式,交往者在形成印象(在对评价要素的分值进行平均打分)是,往往对那些他认为特别重要的评估要素给予了较大的权重,用于突出这些评价要素的作用。在人际交往形成印象的过程中,人们总是会对以下几方面的评价给予较大权重。首先,与可信度较低的信息渠道相比,人们会对可信度较高的信息渠道的评价信息予以较大的权重;其次,与积极的特质相比,人们会对消极的评价予以更大的权重,这是因为,人们在形成整体印象时,对消极信息比对积极信息会给予更多的注意;第三,人们会特别注意那些与自己所要达到的目的和所进行的判断有关的信息;第四,人们往往会给予同先前印象一致的信息更大的权重;第五,同以后形成的印象相比,人们会对早先形成的印象予以更大的权重。
5 简述公众印象与组织印象的关系。
公众印象与组织形象是相辅相成的,公众印象是形成公众对组织印象评价的基础,同时组织形象又是公众印象的综合。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公众印象就是组织形象。这主要是因为:
一 公众印象往往是一种个体印象,是处于思维、情感和行为的互动之中的认识个体的整合过程。而组织形象则是在公众个体互动、逐渐形成群体共识的基础上,对组织印象的社会整合过程。
二 公众在对组织形成某种印象之后,由于认识能力和接触范围的限制,往往怀疑自己的认知是否可靠,进而产生与他人交流、切磋的心理需要。在公众间相互心理作用的影响下,许许多多的个体印象经过存同去异、精炼和强化,最终形成对
组织的共识。这样,经过公众个体印象的社会化,组织形象就获得了抽象、概括的含义。
6 什么是优先效应?它对公众印象有什么影响?
优先效应也叫首因效应,又称第一印象,是指人们在初次交往中留下的深刻印象,并由此对以后交往产生的影响。
心理学家认为,第一印象形成的影响,对人们评价交往者具有很大的作用。
7 简述近因效应产生的条件,以及它与优先效应的区别。
近因即最近获得的印象,近因效应是指最近的印象对人造成的影响,它往往会冲淡过去获得的有关印象,对优先效应形成冲击。
条件 1 当最后的信息逐渐不引起人们注意的时侯,如果要求人们在最后印象之前回忆有关一个人的特征,其中最近提到的特征便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2 每当对一个人的特征进行详细描述和判断以后,那么,以前对他形成的印象就会相应减弱。
3 如果对人们预先提出警告,说明了产生某些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的危险性,也会削弱优先效应的作用。
4 在开头的信息与最后的信息之间有较长时间的间隔,或者在中间插入其他的与形成印象无关的工作任务,也会削弱优先效应,并显示出新近效应。
区别 起作用的条件不同;如果多种信息连续的被人感知,人们一般对第一种信息印象较深,这是优先效应;如果多种信息不连续的被人感知,则最近(后)的信息会给人留下较深刻的印象,这是近因效应。一般说来,人们在与陌生人打交道时,优先效应影响较大;而在与熟人打交道时,近因效应影响较大。
8 晕轮效应有哪些表现?举例说明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的具体表现。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过程中从交往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总体特征,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对象的认知偏差或倾向。
表现:移情效应(爱屋及乌),名片效应,名人效应。
举例:在现实生活中,“晕轮效应”常常使得人们对其他人产生偏见。例如,在招聘中,如果有两个应聘者,而招聘人对其中一个人有着良好的第一印象,对另一个人的印象是中性的,人们往往会把自己喜欢的人想象的比印象中性的人有更多的技能和发展的可能性,更适合此项招聘的工作。此外,“晕轮效应”还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对亲人或朋友予以特别对待的原因:我们对这些人形成的积极印象使得我们对他们的个别特征或能力也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这种情况在我们认为自己是公道的、不偏不倚的情景中也常常会发生,因为我们很难意识到它的存在。
9 什么是刻板效应?刻板效应大致在哪些情况下产生?
刻板效应又叫刻板印象或
定型作用,是指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对于某一类事物或人所持有的共同的、固定的、笼统的看法和印象。
一 由认知主体类型造成
二 通过第三条渠道得到的信息而形成的。第三条渠道既包括大众媒体传播中的书籍、报纸、杂志、电视、电影,也包括小道消息、谣言、诽谤、社会舆论,等等
三 由历史的原因造成的
信息闭塞和信息失真是导致刻板印象出现的主观原因。
10 什么是投影效应(自比效应)?投影效应在人际交往中会产生什么作用?
投影效应是精神分析的一个术语,是指人们与他人交往并形成形象时,以为他人也具备了与自己相似的特征
由于投影效应的作用,人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人格歪曲和偏见。
11 印象管理指的是什么?简述国外最具代表性的印象管理理论。
所谓印象管理,是指交往者通过对自我形象的塑造和修饰,以期在他人头脑中形成良好印象的过程。
理论
一 符号相互作用论
根据这种理论,印象管理对于改善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非常有效的。这种理论认为,人从出生开始,便产生了相互交往的需要,并通过语言、姿态、等抽象符号进行沟通。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渐渐意识到自己的外观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渐渐学会了“从他人的角度”来观察问题。这种看待问题的方法,不仅使他知道了如何同他人交往,而且学会了如何调整自身的行为,以便更加符合社会对他的要求。当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给其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时,还能及时的修正错误,力争重新树立良好形象。随着人的个性不断成熟,这种印象管理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强。
二 自我表现论
这种理论把社会交往类比为舞台表演。它认为,在这个表演过程中,每一个人都按照一定的“脚本”来行动。当然,“脚本”是经过仔细选择的、而且能够充分表现自我。
三 情景认同论
这一理论认为,印象管理是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每一个社会背景中,每一个人际交往的场合,都存在着一种希望得到众人认同的社会行为形式,这种行为形式就叫做情景认同。而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都努力创造着对他们自己来说最恰当的和最令人满意的情景认同。